福建省三明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福建省三明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ID:694956

大小:52.43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1-05-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2021学年下学期学段考试 高一语文科试卷 本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主观表述题必须分点作答,未分点作答者,该小题将被判定为零分,切记,切记! 2.主观题答题必须字迹工整,书写潦草者,该小题将被另外扣分。 一、《红楼梦》阅读(20 分) (一)选择题(14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2 分) A.宝玉问黛玉“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黛玉笑道:“谁知他竟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他藏奸。”黛 玉于是把始末告诉宝玉,宝玉方知缘故,因笑道:“我说呢,正纳闷‘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原来是 从‘小孩儿口没遮拦’就接了案了。”“小孩儿口没遮拦”这件 指的是前儿在宴会上行酒令时失于检点随口说出《西厢记》《牡丹亭》中的句子,后宝钗真 诚劝告,解了黛玉的疑癖。 B.凤姐以“一夜北风紧”句开了个好头。大家争先恐后,大展其才。尤其是湘云、黛玉、宝琴三个,更是 你争我抢,毫不相让。评判结果,自然又是宝玉落第,李纨于是罚他到栊翠庵向妙玉求一枝红梅来。宝玉 果然不负众望,取来一大枝梅花。于是邢岫烟、李纹、宝琴、宝玉各作了一首“咏红梅花”。 C.年节将至,黑山村的庄头乌进孝到荣国府上租。一张单子里还可以找到海参、大对虾、干虾这些东西。 这说明贾府的田庄延绵百千里,都达到了海边的渔村了,可贾珍还不高兴:“如今你们一共只剩下八九个 庄子,今年倒有两处报了旱涝,你们又打擂台,真真是又教别过年了。”这说明原来贾府在那里的庄园比 现在还要多,此外,这么多东西和往年比起来算是少的。 D.贾母尤其喜爱宝琴,大家都以为这会引起黛玉的醋意。谁知林黛玉对待宝琴,直是亲姊妹一般。那宝琴 年轻心热,且本性聪敏,自幼读书识字,今在贾府住了两日,见林黛玉是个出类拔萃的,便更与黛玉亲敬 异常。宝玉看着只是暗暗纳罕。 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2 分) A.探春理家有眼光,有魄力,她于千头万绪中发现了不少的弊端,如姑娘丫头们的油脂粉钱,园子的管理 费等。她当机立断,兴利除弊。但其庶出的地位,暂摄家政的身份,决定了她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 B.赵姨娘的弟弟赵国基死了,探春照旧例给银二十两,赵姨娘来哭闹,说她对舅舅刻薄,说自己连袭人也 不如了,因为袭人母丧时给银四十两。这下伤了探春的自尊心,因为她是不承认赵姨娘是她的母亲的。 C.甄家派人送了礼单过来。在贾母处,有几个甄家体面的婆子,说甄家也有一个宝玉,不仅长相与贾宝玉 一样,脾气性格也无二致。贾母听说后,十分高兴,宝玉却既向往又有些迷惑,竟先在梦中到了甄府,梦 见了甄宝玉。醒后方知道是镜中自己的影子。 D.一天,宝玉到蘅芜苑看望了湘云,又到潇湘馆看黛玉。遇到雪雁穿着单薄,在回廊上做针线,宝玉摸了 一下她的衣服,便被雪雁训了一顿,坐在山石上发呆。雪雁听说后回来劝慰。雪雁故意说黛玉明年春天或 秋天要回苏州。宝玉听了,如雷轰顶,呆呆地回到怡红院,后来失去知觉。幸亏宝玉见到紫鹃才哭了出来, 而且他抓住紫鹃,死也不放手。 3.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2 分) A.宝玉祭完了晴雯,只听花影中有人声,走出来细看,却是林黛玉,满面含笑,口内说道:“好新奇的祭 文!”宝玉请黛玉进行删改,黛玉建议他把“红绡帐里”改为“茜纱窗下”,宝玉不禁深表赞同,灵感一 动,便改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黛玉听了,忡然变色,心中有无限的狐疑乱 拟。 B.香菱告诉宝玉,薛蟠要娶夏家的贾金桂。宝玉冷笑道:“虽如此说,但只我听这话怎么倒替你耽心虑后 呢。”香菱听了,不觉红了脸,也为自己的未来担忧起来。 C.“还提什么念书,我最厌这些道学话了。更可笑的是八股文章,拿他诓功名混饭吃也罢了,还要说代圣 贤立言。”宝玉下学后来到潇湘馆。提到读书,宝玉说了上面一番话,黛玉却说八股文章中也有近情近理 和清微淡远的,不可一概抹倒,还劝他读书取功名,宝玉觉得不堪入耳,心中纳闷。 D.迎春嫁给孙绍祖以后,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孙绍祖好色好赌,对迎春非打即骂,还说贾赦收了他五千两 银子等等。王夫人等人知道后,无不难过落泪,却也无可奈何。仍命人收拾紫菱洲房屋,命姊妹们陪伴, 又吩咐宝玉不许在老太太跟前走漏一些风声。 4.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2 分) A.甄宝玉从小和贾宝玉一样,喜欢和姐妹们玩耍,无论谁劝都不能改。后来得了一场大病,竟在梦里来到 太虚幻境,看见那无数的女子,多变成了鬼怪似的。醒来后竟改了脾气,之前喜欢的一概不要了,惟有念 书为事,而且渐渐地还能帮着料理些家务了 B.北静王赠予宝玉的那块“玉”在晚上的时候放光,凤姐说:“这是喜信发动了”,这里说的喜信是指家 长们已经议定了宝玉与宝钗的婚事。 C.黛玉与探春、湘云在闲聊间说到南方。众人走后,黛玉归房,此时已是林鸟归西,夕阳西坠,黛玉由南 方联想到自己寄人篱下的孤凄。翻出宝玉送的旧手帕,上面有自己题的诗,且泪痕犹在,触物伤情,感怀 旧事,又是珠泪连绵。 D.因为贾政升官做了郎中,王子腾送戏来贺喜,又恰逢宝钗生日,所以大家着实高兴。那天贾家上下一片 热闹,大家都聚在贾母身边,宝钗更是打扮得宛如嫦娥下界。 5.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2 分) A.贾政升了江西粮道。即将赴任之时,贾母郑重地和他说起宝玉的病只有娶了一个金命的人(即宝钗)为 他冲喜才能好。袭人听说这件事后,深怕一件事会伤害三个人。贾母等人也踌躇起来。幸亏王夫人想出一 个“调包计”来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B.怡红院海棠花枯死又荣发,贾赦、探春等觉得这不是一个好兆头,贾母却执意认为这是好事。黛玉听说 是喜事,心里触动很是高兴。凤姐见花开得奇怪,私下里告诉袭人铰块红绸子挂上辟邪,宝玉却在此时将 通灵宝玉丢了。 C.怡红院枯了一年的海棠突然开了。宝玉见到花开,心中涌现无限丘壑,竟然在匆匆换衣后把通灵宝玉给 丢失了。贾母知道以后,命令贾琏悬赏巨资找玉,有人模仿通灵宝玉制作了一块假玉送到贾府,大家都辨 不出真假,而宝玉睡眼朦胧之中,却知道这不是自己的玉。 D.因天冷,袭人等拿了雀金裘给宝玉穿。这件衣服勾起了他对晴雯的思念,一整天闷闷不乐,终于焚香祭 奠了一回,才算心安。祭完晴雯,宝玉来到潇湘馆,对黛玉房中新挂一幅《斗寒图》,赞叹不已。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2 分) A.柳湘莲向宝玉说起自己定亲一事。宝玉笑道:“大喜,大喜!难得这个标致人,果然是个古今绝色,堪 配你之为人。”湘莲却因此怀疑起尤三姐的为人,并说荣国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 儿都不干净。宝玉听后,羞红了脸。柳湘莲自惭失言。 B.凤姐担心张华掌握了自己的把柄,对自己不利。因此悄命旺儿遣人寻着了他,或说他作贼,和他打官司 将他治死,或暗中使人算计,务将张华治死,方剪草除根,保住自己的名誉。但旺儿领命回家细想:人已 走了完事,何必如此大作,人命关天,非同儿戏。于是在外躲了几日,回来告诉凤姐张华已死。 C.凤姐装病,不和尤二姐吃饭了。每日只命人端了菜饭到他房中去吃,那茶饭都系不堪之物。平儿看不过, 自拿了钱出来弄菜与他吃,或是有时只说和他园中去顽,在园中厨内另做了汤水与他吃,也无人敢回凤姐。 只有秋桐一时撞见了,便去说舌告诉凤姐。凤姐听了,把平儿骂了一通。平儿也不敢多说,自此远着了尤 二姐,心中暗恨秋桐。 D.尤二姐终于不堪凌辱,吞金而逝。贾琏大恸,找凤姐要银两治办棺椁,只得了二三十辆幸亏平儿偷出了 二百两银子给贾琏,尤二姐才得以完葬。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2 分) A.史湘云在宝玉等人生日宴上喝醉酒,便在园中山后一块青板石凳上睡着了。她头枕着一包芍药花瓣,四 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手中扇子落在地上,身边蜂围蝶绕。虽然香梦沉酣,她口中还唧唧嘟嘟说着酒令 B.贾蓉为贾琏出主意:在贾府附近买上一所房子,择个日子偷偷把尤二姐娶过去,瞒着凤姐,不许走漏风 声。他认为即使过了一年半载被发现,就说凤姐总不能生育,原是为子嗣起见,才私下在外面作成此事, 那时候生米做成了熟饭,凤姐只能罢了。 C.一天,湘云看见柳花飘舞,便填了一首《如梦令》,引起众人填词的兴趣。经过抓阄,宝玉拈了《临江 仙》,黛玉拈了《唐多令》。宝钗仅以一句“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便赢得了众人一致好评。 D.宝玉生日,妙玉送来生日贺笺,署名“槛外人”,宝玉不敢贸然回复,本想去问黛玉,却遇上宝钗。宝 钗给他出主意:妙玉赞赏诗句“总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故自称“槛外人”,回帖署名“槛 内人”才能应她的心意。 (二)精彩片段赏析(6分) 【原文】黛玉哪里坐得住,下身自觉硌的疼,狠命的撑着,叫过雪雁来道:“我的诗本子。”说着又 喘。雪雁料是要他前日所理的诗稿,因找来送到黛玉跟前。黛玉点点头儿,又抬眼看那箱子。雪雁不解, 只是发怔。黛玉气的两眼直瞪,又咳嗽起来,又吐了一口血。雪雁连忙回身取了水来,黛玉漱了,吐在盒 内。紫鹃用绢子给他拭了嘴。黛玉便拿那绢子指着箱子,又喘成一处,说不上来,闭了眼。紫鹃道:“姑 娘歪歪儿罢。”黛玉又摇摇头儿。紫鹃料是要绢子,便叫雪雁开箱,拿出一块白绫绢子来。黛玉瞧了,撂 在一边,使劲说道:“有字的。”紫鹃这才明白过来,要那块题诗的旧帕,只得叫雪雁拿出来递给黛玉。 紫鹃劝道:“姑娘歇歇罢,何苦又劳神,等好了再瞧罢。”只见黛玉接到手里,也不瞧诗,挣扎着伸出那 只手来狠命的撕那绢子,却是只有打颤的分儿,那里撕得动。紫鹃早已知他是恨宝玉,却也不敢说破,只 说:“姑娘何苦自己又生气!”黛玉点点头儿,掖在袖里,便叫雪雁点灯。雪雁答应,连忙点上灯来。 黛玉瞧瞧,又闭了眼坐着,喘了一会子,又道:“笼上火盆。”紫鹃打量他冷,因说道:“姑娘躺下, 多盖一件罢。那炭气只怕耽不住。”黛玉又摇头儿。雪雁只得笼上,搁在地下火盆架上。黛玉点头,意思 叫挪到炕上来。雪雁只得端上来,出去拿那张火盆炕桌。那黛玉却又把身子欠起,紫鹃只得两只手来扶着 他。黛玉这才将方才的绢子拿在手中,瞅着那火点点头儿,往上一撂。紫鹃唬了一跳,欲要抢时,两只手 却不敢动。雪雁又出去拿火盆桌子,此时那绢子已经烧着了。紫鹃劝道:“姑娘这是怎么说呢。”黛玉只 作不闻,回手又把那诗稿拿起来,瞧了瞧又撂下了。紫鹃怕他也要烧,连忙将身倚住黛玉,腾出手来拿时, 黛玉又早拾起,撂在火上。此时紫鹃却够不着,干急。雪雁正拿进桌子来,看见黛玉一撂,不知何物,赶 忙抢时,那纸沾火就着,如何能够少待,早已烘烘的着了。雪雁也顾不得烧手,从火里抓起来撂在地下乱 踩,却已烧得所余无几了。那黛玉把眼一闭,往后一仰,几乎不曾把紫鹃压倒。 (节选自第九十七回) 8.黛玉焚稿,恰如其分的表现了此时此刻黛玉的心境,并使其思想性格又一次得到了升华,请结合上文情节 加以分析,写一段不少于 200 字的赏析片段。 二、现代文阅读Ⅰ(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9-12 题。 材料一: 《红楼梦》后四十回缺失,就像断臂的维纳斯,有着神秘莫测的残缺美。事实上,每个人心中都有一 个完整的维纳斯,也有一部完整的《红楼梦》。只是《红楼梦》的续写有的过于乌托邦,有的令人肝肠寸 断;有的过于随性,有的比较专业。然而,于各人而言,总归是美的。 在后四十回中,读者最关心的必定是钗黛二人的结局。“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是判词所预设的 结局,由此看来,这两个人的下场必定是悲剧的,至于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悲”法,却各家有各家的说法, 像宝玉遗弃宝钗,像钗黛沧落教坊。这些都应和了原著的悲剧走向,不像后来有些续本的大团圆结局,虽 然给人不少喜感,但是读来无味,如果这样,《红楼梦》就丧失了应有的艺术价值,就不能算是一本奇书。 如今人们接触最多的程高本结局是黛玉早死,宝玉出家,宝钗守寡。高鹗所续的结局虽然凄凉,但还未到 苍凉的程度。所谓苍凉就是一种放下书后,仿佛置身空旷的天地之间,低头一声惆怅,仰天泪流满面,静 静地思考历史的长度与人生的厚度的感觉。 至于《红楼梦》中的二线人物,在前八十回中大多指明了结局。大纲已出,但是细节之处着实值得遐 想创作一番。原著暗指的结局符合现实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的审美,这种“美”的源头——《红楼梦》十 二曲就像是整本书的骨架,贯穿全书,如若续写不当,就会使全书的美畸形。 (摘编自李相《红楼未完,残缺之美》) 材料二: 残缺是相对于圆满、完整而言的,它是部分的空白和不在场,是整体的未完成或已失去的状态。残缺 美是以残缺为审视对象,从美感的角度对残缺进行的审美体验。从某种意义说,残缺因素是审美情感发展 的动力因素,有了它,主体的审美体验才会变得深刻而持久。为什么残缺会使人产生审美体验呢? 从审美心理角度讲,残缺美是残缺物在人们心中趋于完美化的心理作用的结果。“格式塔心理学”认 为,人类心理上有一种出自本能的“完形倾向”,总是想将残缺的物体完整化、完善化,人们通过感官知 觉所得到的是一个个“完形”。当人们看到一个不规则,不完满的形状时,会产生一种内在的紧张力,迫 使大脑皮层紧张地活动,以填补“缺陷”使之成为“完形”,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这是一种“完形化” 的心理趋势,这是一种对物体或事物进行理想化再造的过程,人们能在这种“再造”之中获得一种愉悦感。 从审美主客体的关系来说,一方面,文学作品是审美主体感知欣赏的审美对象,它对读者的认知心理 有着重要的影响。众所周知想象是艺术创作和鉴赏的重要品质,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没有想象也就 没有文学作品的欣赏。完整的文学作品会给读者以完美的赏识,残缺的作品也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文学 作品的残缺会给读者留下一个思索的空间,引发读者无穷无尽的想象。而无穷无尽的想象,可以使欣赏者 能动地把审美对象加以改造或创造,从而产生新的形象。 另一方面,从审美主体来说,文学作品欣赏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受众通过再创造出一个新的形象, 以达到赏心、悦目、怡情的目的。这个新形象本质上不背离审美对象的形象内涵,但又不等同于审美对象, 它具有更新的内容与更深的意蕴。所谓“有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指的就是这个艺术规律。 歌德曾经说过:“优秀作品无论你怎么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曹雪芹凭借“半部《红楼梦》”蜚 声文坛,他的作品也是残缺的,但带给读者的却是回味无穷的美。可见,残缺能给予读者更多的再创作空 间,使文学作品具有更大价值的美感。 《摘编自李建群周合军《论文学作品中的残缺美》) 材料三: 每次与人谈到《红楼梦》八十回后的修补复原问题,很多人总是说《红楼梦》八十回后应该有多种结 果,而不需要有一个唯一的结果与答案,还拿罗丹“断臂的维纳斯雕像”来做比喻。我认为把《红楼梦》 八十回后的残缺比作罗丹“断臂的维纳斯雕像”那是一点也不妥的。 《石头记》脂砚斋批注里多次提到“百回大文仅此一见”,明确地告诉你《红楼梦》是百回大文。曹 雪芹死后,一百二十回程高本《红楼梦》印刷流传,开始广为世人接受。后来的续书也不知有多少,多不 被读者接受,读者唯独接受程高本后四十回,这样更可证明程高本后四十回是含了曹雪芹二十回的一些原 笔与原意的。周汝昌先生考证过程高本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是皇家殿印,意即是皇帝要看的书。为了面 世,程高聪明地进行了粉碎与增添。 由此可以告知大家,《红楼梦》不是“断臂的维纳斯”,“断臂的维纳斯”也不是《红楼梦》,它们 是两个独立的作品,两种艺术的表达方式,而且是不可能复制的两种表达方式。罗丹的“断臂的维纳斯雕 像”以断臂的形式,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意蕴与艺术魅力,可以说已然成为一个全新而完整的美学作品。而 《红楼梦》在它完整的状态下,遭遇到当时皇权的粉碎,破坏毁灭了曹雪芹艺术作品的完整性。 《红楼梦》被皇权恶意粉碎成了一百二十回,幸亏有学人搜罗整理校对出了带脂砚斋批注的八十回《石 头记》,我们才得以知晓《红楼梦》的真面目,才最终使我在十四岁那年发现程高本《红楼梦》后四十回 中隐藏了曹雪芹原笔,并开始十年如一日地为实现修补复原出它们这个梦想而博读杂书,以立志成为作家 的方式抵达曹雪芹的精气神韵,最终修补复原出了《红楼梦》八十回后的二十回,完成发表了《红楼梦八 十回后真相复原》这一我个人认为横空出世之作。 (摘编自唐国明《〈红楼梦〉不是“断臂的维纳斯”》) 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在《红楼梦》八十回后续本中,黛玉和宝钗悲剧的结局更符合“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判词的预设。 B.审美主体感知审美对象获得深刻而持久的审美体验,是由于审美对象处于未完成或已失去的残缺状态。 C.材料一指出《红楼梦》具有残缺美,材料二从理论上阐释了《红楼梦》等文学作品具有残缺美的内在原 因。 D.材料三认为程高本后四十回暗含了曹雪芹二十回的一些原笔与原意,这与材料一当中的观点是一致的。 10.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完整的《红楼梦》,这与人类心理上本能地想将残缺的物体完整化、完善化有关。 B.高鹗所续的《红楼梦》结局虽然未到苍凉的程度,但仍然比有些续本的大团圆结局更具有艺术价值。 C.残缺的作品能给读者无穷无尽的想象,这有助于读者能动地改造或创造审美对象,从而产生新的形象。 D.“有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红楼梦》,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与众人完全不同的林黛 玉。 11.下列说法中,能够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2 分) A.残缺结构是文学无言的意义建构方式,也是文学超越语言表达本身,达到无限的审美境界的途径。 B.“残缺的艺术”在于它唤起了审美主体的无限想象空间,并由此带来艺术作品的转机和创新的可能。 C.美的残缺,则是美的中断、美的危机和美的破坏,不能获得更高层次上的情理之中的审美意趣。 D.残缺要恰到好处地昭示美,必须处于节制谨慎的度中,而度的差异导致了美感有无和深浅的不同。 12.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 分) 13.材料三作者能修补复原出《红楼梦》八十回后的二十回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要分 析。(6 分) 三、现代文阅读Ⅱ(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4-16 题 钦差大臣 (俄)果戈理 相关剧情 在外省的一个小城中,钦差大臣微服私访的消息引起了市长和其他官员的惊慌混乱。 人物 市长安东·安东诺维奇,法官阿姆摩斯·费多洛维奇,慈善医院院长阿尔杰米·菲力普维奇, 督学鲁加·鲁基奇。 市长 诸位,我所以请你们来,是因为我要把一个极不愉快的消息告诉你们。钦差大臣快要到我们这 儿来了。 法官 什么,钦差大臣? 慈善医院院长 什么,钦差大臣? 市长 从彼得堡来的钦差大臣私行察访来了。还带着秘密使命。 督学 哎哟,天呀,还带着秘密使命! 市长 现在,我要把安得烈·伊万诺夫维奇·奇密霍夫寄给我的信念给你们听。这是他信上写的:“爱 友、亲家、恩师台鉴:弟所急需奉告于吾兄者,近闻有某大员奉旨来省视察,对于我县,尤为注意。(意 味深长地跷起拇指)虽该大员以常人面貌出现,然弟之消息,确系来自可靠方面。弟知吾兄与世相同,亦 有小过,盖因吾兄系聪明人也,凡财物到手,均不欲其有所遗漏……故敢奉劝吾兄,诸事务宜留意。” 法官 是的,这是稀有的事,简直少有。一定事出有因。 督学 为什么呢?这为什么呢?干嘛钦差大臣要到咱们这儿来? 市长 考虑也好,不考虑也好,可是诸位,我已经预先通知你们了。——要小心啊!就我自己这方面 说,我已经大致安排好了,而且我也劝你们安排一下。阿尔杰米·菲力普维奇,尤其是您!没有疑问,这 位路过的大员一定会先去视察您所管理的慈善医院——所以您得把什么都弄得像样儿:病人的帽子要干净, 不要让病人弄得跟铁匠似的,像他们平常那样穿家里的衣服。 慈善医院院长 嗳,这不要紧,大概可以让他们戴上干净睡帽的。 市长 是的,而且在每张床上挂上一块拉丁文或别种什么文写好的牌子……这是您这方面的事情。写 上病名,什么时候得的病,哪一月,哪一日……糟糕的是,您的病人抽那样强烈的烟草,谁走进去都要直 打喷嚏。不错,病人还是以少为妙;要不然,马上就会被认为管理不善﹐或是医生无能。 慈善医院院长 哦!关于治疗,我自有办法:越近乎自然越妙;我们不用贵重药品。人是单纯的东西: 如果他要死,他就会死;如果他要好,他就会好。 市长 阿姆摩斯·费多洛维奇,我也要劝您注意您的法院。在您的前厅,诉讼人常常进进出出的那个 候审室里,法警们养了许多鹅,它们就在人脚下穿来穿去。当然,从事这种家庭副业是值得奖励的,为什 么法警们就不能养呢?不过,您要知道,在这种地方,这是很不体面的……我早就想对您提起这一点,可 是,不知怎的我倒忘了。 法官 那么,我今天就叫人把它们全赶到厨房里去。您要是高兴的话,请过来吃顿便饭。 市长 此外,还有一件糟糕的事情,是您把各种破烂不堪的东西全晾在法庭上,还把打猎用的长鞭子 在放公文的橱上。我知道您喜欢打猎,不过您最好暂时把它收起来;等钦差大臣走了以后,您可以把它再 挂上去。还有您那位陪审官……当然,他是个博学多才的人,可是,他身上发出的那股子怪味儿,就好像 他刚从酿酒厂里出来似的——这也是不好的。我早想对您提起这件事,可是不记得让什么事一岔,就给忘 了。要是真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他天生就是这么一股子怪味的话,那是有法儿治的。可以劝他吃葱、吃蒜, 或是吃别的什么东西。 法官 不,这股子味儿是弄不掉的。他说,他小时候摔了一跤,从此以后,他身上就发出一股烧酒味 儿。 市长 我只是叫您留意罢了。至于说到内部的安排和安得烈·伊万诺夫维奇·奇密霍夫信上所提到的 小过,我是没有什么可说的。而且说起来也奇怪,没有一点罪恶的人连一个也没有,这是上帝安排定的, 伏尔泰要反对也是没有用的。 法官 罪恶各有不同。我公开和大家说吧,我受贿赂,但是,那是什么样的贿赂?几条小猎狗。这完 全是另一回事。 (有删改) 14.下列对戏剧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钦差大臣微服私访的消息引起了市长和其他官员的惊慌混乱”,市长称这为“极不愉快”的消息,这 说明这些人平时工作没有尽到职责。 B.市长要求“病人的帽子要干净”,而慈善医院院长菲力普维奇却说“大概可以让他们戴上干净睡帽的”, 这说明他狂妄自大,无视市长要求。 C.“人是单纯的东西:如果他要死,他就会死;如果他要好,他就会好”,这种荒谬的言论,深刻暗示了 沙俄统治时期底层百姓生命的微贱。 D.把贪赃枉法说成“小过”,并公然宣称“没有一点罪恶的人连一个也没有”,这说明市长正试图以颠倒 是非的荒谬言论掩盖自己的罪恶。 15.下列对戏剧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意味深长地跷起拇指”是舞台说明,作者通过这个舞台说明,形象地写出了市长自以为得到可靠消息 时的得意神态。 B.“当然,从事这种家庭副业是值得奖励的,为什么法警们就不能养呢?”用反问句式,刻画出了市长平 易近人、体恤下属的性格特征。 C.慈善医院的院长本该善良仁爱,但菲力普维奇却阴险残忍,作者这样安排暗含对比,形成了强烈的讽刺 效果。 D.《钦差大臣》被誉为“含泪的笑”,一方面是因为它强烈的讽刺性,一方面是因为它揭露的社会现实引 发了人们的悲伤。 16.《钦差大臣》是一部讽刺当时俄国社会现实的喜剧。节选的这部分文字揭露了当时俄国什么样的社会现 实?请加以分析。(6 分) 四、课内文言文(共 20 分) (一)选择题(12 分,每小题 2 分)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越国以鄙.远 ②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③外.树怨于诸侯 ④遂散.六国之从 ⑤蚕.食诸侯⑥此 其志不在小. ⑦籍.吏民,封府库 ⑧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⑨故能明.其德 ⑩常以身翼.蔽沛公 A.①⑦/②⑧/③⑤④⑩/⑨/⑥ B.①②/⑦⑧/③⑤⑩/④⑥/⑨ C.①⑥/②⑦⑧/③⑤/④⑨/⑩ D.①②⑧/③⑤⑩/④⑨/⑥/⑦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B.①今逐客以.资敌国 ②振之以.威怒 C.①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②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 D.①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②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同的一组是( )(2 分) A.妇女无所幸。 吾属今为之虏矣! B.居则曰:“不吾知也!” 不然,籍何以至此? C.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夫子之谓也。 D.臣之所好者,道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一项是( ) ①可怜..焦土 ②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③沛公居山东..时 ④将军战河北.. ⑤视为止,行为..迟 ⑥不胜 杯杓.. ⑦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⑧气候..不齐 ⑨暴霜露..,斩荆棘 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A.①④⑥⑩⑧ B.②⑥⑦⑩⑧ C.③⑥⑧⑩ D.②⑥⑦⑨ 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③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④谁为.大王为 此计者 ⑤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⑥不足为.外人道也 ⑦若属皆且为.所虏⑧如今人方为.刀俎 ⑨何辞 为. ⑩客何为.者 A.①/②④③⑧⑤⑥/⑦/⑨⑩ B.①/②④/③⑧⑩/⑤/⑥/⑦/⑨ C.①⑤/②④③/⑧⑥/⑦⑨/⑩ D.①⑤/②④/③⑥⑩/⑦⑧/⑨ 22.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妃嫔媵嫱:在文中指六国王侯的宫妃,她们各有等级,其中妃的等级比嫔、嫱高,媵是陪嫁的人。 B.《答司马谏议书》中的“司马”指代收信对象的官职。“谏议”是劝谏的意思,“书”提示了文体是“书 信”。《阿房宫赋》和《赤壁赋》的“赋”也标明了文体是“文赋”。 C.“丹青”中丹、青本是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丹青成为 绘画艺术的代称,后也可指代史册、史籍。 D.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谓。当时平民用黑巾裹头,称为“黔首”,后来成了平民的代称。 (二)课内重要句子翻译(18 分,每小题 3分) 2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5)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 (6)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 五.名篇名句默写(8 分,每小题 1 分) 2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为打消弟子在谈论个人志向时的疑虑,说,“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劝诫皇帝要不骄不躁,恪守职分,虚怀若谷,从谏如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句是从反面以水为例表达了积累的重要性,而李斯 在《谏逐客书》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水为例说明君王应重视接 纳人才。 (4)李斯在《谏逐客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说明了“真秦之声”。 (5)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强调自己虽想解释,但对方终究不会考虑自己建议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谏逐客书》中,李斯认为如果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却客疏士,那么最终结果会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燕赵的灭亡令人同情,因为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 (8)《阿房宫赋》中杜牧用夸张、衬托的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从渭河水面上漂浮物的角 度,极言宫女之多。 六、古代诗歌阅读(6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25-26 题。 桂枝香 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晩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 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2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故国”点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晚秋”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肃为 写景抒怀奠定基调。 B.“似、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全片由远而近, 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 C.作者举了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的例子,他们的奢靡生活,使得国家灭亡,而且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继续 着。 D.本词立意新颖,直抒胸臆,境界开阔,风格高峻,《古今词话评价》为: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 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 26.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 分) 七.写作(60 分)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21 年春节前夕,某中学为重温诗词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特地组织学生在线学习并仔细品 味李白杜甫诗歌。 材料二:2019 年 11 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强调,高考评价体系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 求融入考试的各个环节,其中不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查是重中之重。 材料三:2017 年年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到“文化自信”,要求“理解、认同、热爱 中华文化”“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 某中学组织“致敬经典,传承文化”专题讨论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演讲稿,谈谈你的感受与 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同学们请注意:写作内容满分 55 分,书写满分 5分,书写工整得 5 分,字迹潦草 3 分以下,涂改 1处扣 1 分,直至扣完) 下学期学段考试高一语文试卷答案 一.(一)1.C【解析】C 项乌进孝到的不是荣国府,而是宁国府。 2.D项【解析】D 项中的“雪雁”应为“紫鹃” 3.B【解析】香菱并未担忧自己的未来,反而埋怨宝玉。) 4.答案:D【解析】D项中的“宝钗”应为“黛玉”,这天独缺了宝钗。 5.答案:A【解析】A项想出调包计的是凤姐。 6.答案:A【解析】A 项柳湘莲说的是宁府。 7.答案:D【解析】D项是遇到刑岫烟。 (二)8.答案:黛玉一生以诗为侣,曾伴随着她一个个寂寞的清晨与黄昏,她用整个身心写就的那些诗篇 是她的生命、青春和爱情的象征。因此在她生命终止的前夕,她自然首先想到她的诗稿——尤其是那块题 诗的旧帕。这旧帕浸渍着她的泪痕,是她与宝玉爱情的记录与见 证,如今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剩下的只有一颗破碎了的心,因而这诗稿也已成为多余,她把它们统统投 入燃烧的火盆,就这样,黛玉把她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连同她的生命一起付之一炬。至此一个忠于纯洁爱 情的少女形象更深深的映入我们的脑海里。(6分) 二、9.A【解析】B.说法绝对,“是由于审美对象处于未完成或已失去的残缺状态”错误,结合材料二第 1段“从某种意义说,残缺因素是审美情感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了它,主体的审美体验才会变得深刻而持久” 可知,从某种意义上说残缺因素可使审美体验深刻而持久,但不能说审美体验的深刻而持久就是因为残缺 状态。C.范围缩小。“《红楼梦》等文学作品具有残缺美的内在原因”错,材料二谈到了审美主体、人们 的审美心理,因此并不只是“内在原因”。D.“这与材料一当中的观点是一致的”错,材料一对程高本后 四十回是否暗含了曹雪芹二十回的一些原笔与原意未做评论,不能说观点一致。 10.D【解析】D.“阅读《红楼梦》,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与众人完全不同的林黛玉”错,材料二最后一 段中“这个新形象本质上不背离审美对象的形象内涵,但又不等同于审美对象,它具有更新的内容与更深 的意蕴”强调的是受众创造的新形象的独特性,而不是“与众人完全不同”。 1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的观点是“残缺会使审美主体产生 审美体验”。A.说的是“残缺结构”,与内容的残缺不同,不能够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B.说 的是“残缺的艺术”可以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可使文学作品具有更大的审美价值,能够作为论据来支撑 材料二的观点。C.是对“美的残缺”的否定,不能够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D.说的是“残缺要 有度”,不能够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 12.①材料二采用“总分”结构;②首先提出残缺会使审美主体产生审美体验,接着从审美心理角度和审 美主客体的关系两方面阐释原因。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4分) 【解析】材料二共分为 4段,其中第 1段为总论,提出观点“残缺因素是审美情感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了 它,主体的审美体验才会变得深刻而持久”,然后以“为什么残缺会使人产生审美体验呢?”这一问题, 引出下面的论证和分析。第 2段以“从审美心理角度讲,残缺美是残缺物在人们心中趋于完美化的心理作 用的结果”作为分论点,从审美心理角度阐释原因。第 3、4段从审美主客体的关系两个方面阐释原因。整 体呈现总分结构,层次清晰。 13.①人类心理上有一种本能的“完形倾向”,总想将残缺物体完整化、完美化;②残本《红楼梦》引发了 作者的想象,给予作者再创作的空间;③学人搜罗整理校对出带批注的八十回《石头记》,作者发现了程 高本《红楼梦》后四十回中隐藏了曹雪芹原笔;④为梦想坚持博读杂书,立志抵达曹雪芹的精气神韵。(6 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二看,根据“人类心理上有一种出自本能的 ‘完形倾向’,总是想将残缺的物体完整化、完善化”以及“文学作品的残缺会给读者留下一个思索的空 间,引发读者无穷无尽的想象。而无穷无尽的想象,可以使欣赏者能动地把审美对象加以改造或创造,从 而产生新的形象”概括出答案前两点。从材料三看,根据“幸亏有学人搜罗整理校对出了带脂砚斋批注的 八十回《石头记》,我们才得以知晓《红楼梦》的真面目,才最终使我在十四岁那年发现程高本《红楼梦》 后四十回中隐藏了曹雪芹原笔,并开始十年如一日地为实现修补复原出它们这个梦想而博读杂书,以立志 成为作家的方式抵达曹雪芹的精气神韵,最终修补复原出了《红楼梦》八十回后的二十回”概括出答案的 后两点。 三、14.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与概括戏剧思想内容的能力。B 项,“这说明他狂妄自大,无视市长要求” 错,这说明他不把病人放在心上,渎于职守。故选 B。 15.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鉴赏戏剧艺术特色的能力。B 项,“平易近人,体恤下属”错,这样写是强烈 的讽刺,讽刺法警在法院养鹅的事。故选 B。 16.①各级官吏贪污成风。市长贪赃枉法,“凡财物到手,均不欲其有所遗漏”;法官公开宣称自己受贿。 ②阿谀奉承,法官巴结上司,贪赃枉法。不失时机地邀请巿长吃饭。③热衷私事,渎于职守。慈善医院院 长工作拖拉,伪善歹毒,公然宣称“越近乎自然越妙;我们不 用贵重药品”;法官工作懒散。把各种破烂不堪的东西晾在法庭上,把打猎用的长鞭子挂在放公文的橱上。 疏于管理。允许法警在候审室里养鹅,把法院搞得乱七八糟。(6分) 四、17.D 18.C【解析】A 项,第一个“而”,连词,表转折,但是;第二个“而”,连词,表顺承。B 项,第一个“以”, 连词,表目的;第二个“以”,介词,用。C 项,两个“所以”都指“用来……”。D 项,第一个“乃”, 副词,竟然;第二个“乃”,副词,于是。 19.选 C解析:A项,均为被动句。B 项,均为宾语前置句,“不吾知也”,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啊; “籍何以至此”,即“籍以何至此”,我怎么(凭什么)会这样。C 项,①介宾结构后置。②宾语前置,(这话) 说的就是您(这样的人)啊。D项,均为判断句,标志分别为“乃”和者.....也”。 20.答案:D 21.答案:B①动词,担任;②④介词,替给;③⑧⑩表示判断,相当于“是”;⑤动词,治理;⑥介词,同、 跟;⑦与"所”连用,表被动。⑨句末语气词 22.B【解析】“‘司马’指代收信对象的官职。‘谏议’是劝谏的意思……”错误,“司马”是“司马光” 的姓氏,“谏议”是司马光的官职。 23.(每小题 3 分) (1)五六个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孩子,在沂水沐浴之后,在舞雩台上吹风,唱着歌回家。” (2)用几乎没有厚度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 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 (3)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 (4)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 反叛呢? (5)如果一定要是秦国出产的才可采用,那么这种夜光宝玉,决不会成为秦廷的装饰;犀角、象牙雕成的 器物,也不会成为陛下的赏玩喜好的宝物。 (6)唉!方巾短小情义深长,没有写完的心里话,还有成千上万,你可以凭此书领会没写完的话。我现在 不能见到你了,你又不能忘掉我,大概你会在梦中见到我吧。 24.(每小题 1 分) (1)答案: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3)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4)击瓮叩缶,弹筝搏髀 (5)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6)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7)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8)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25.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和表达技巧等能力。做题时,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一般要 考虑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 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D 项,非“直抒胸臆”,本词重点使用借古讽今的手法。 26.①悲叹六朝统治集团奢侈荒淫导致覆亡的历史;②批评人们忘记六朝亡国的教训(千古以来,人们登高 凭吊,不过是空发兴亡的感慨:商女至今犹唱《后庭》遗曲);③流露了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 绪。(4 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把握诗歌的情感,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抓住 诗歌标题、意象意境、情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经历、创作心境及创 作背景等因素来理解。 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时所写。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 隐藏着种种的危机。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上片侧重写景,写词人登高所见。在一 派飒爽的晚秋天气中,词人登高临远,大笔挥洒,描绘秋日晚暮江山如画的景色,视野开阔,气象壮观。 下片抒怀。词人发六朝兴亡的感慨,突出“门外楼头”的旧事,其实是借古伤今,别有言外之意。“门外 楼头”化用“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 华”的典故,说隋朝开国大将韩擒虎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 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作者以此悲叹六朝统治集团奢侈荒淫导致覆亡的历史。“千古凭高对此, 漫嗟荣辱”,是说千百年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他们只是徒然叹息荣辱兴废,但没有站到应有的高度 去反思,没有想到从中吸取历史教训。结尾“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三句,作者化用杜牧 《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指出六朝亡国的教训已被人们忘记了。 这三句借古讽今,流露了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委婉地劝告宋统治者莫蹈六朝灭亡覆辙, 应励精图治,富国强兵,抵御外患。 七、写作 这道题目从三则材料引入。话题都围绕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学习上,情景是某中学组织的“致敬经典, 传承文化”专题讨论活动,文体要求是演讲稿。对于中华文化我们的基本态度是批判地继承,是弘扬和创 新。首先要继承,然后才是融入时代的元素、精神等等。 参考立意: 1.传承中华文化,我们在行动。青少年势必要担当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 2.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和课标,我们应该明白中华文化如此博大精深,我们理解、认同和热爱中华文化,从 而在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