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题精选16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2021年高考物理108所名校押题精选(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押题精选16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2021年高考物理108所名校押题精选(解析版)

ID:695077

大小:2.83 MB

页数:19页

时间:2021-05-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押题精选 16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1.在科幻电影《全面回忆》中有一种地心车,无需额外动力就可以让人在几十分钟内到达地球的另一端, 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车与轨道及空气之间的摩擦,乘客和车的运动为简谐运动,则( ) A.乘客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是由车对人的支持力提供的 B.乘客达到地心时的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大 C.乘客只有在地心处才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D.乘客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与到地心的距离成正比 【答案】D 【详解】A.乘客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是由地球对乘客的万有引力提供的,故 A错误; B.乘客达到地心时的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因为地心处乘客所受引力的合力为零,故 B错误; C.乘客只受地球引力的作用,全程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 C错误; D.乘客做简谐运动,地心处为平衡位置,由简谐运动的受力特点可知,乘客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与到 地心的距离成正比,故 D正确。 故选 D。 2.B型超声检查,其原理是运用高频率声波(超声波)对人体内部组织、器官反射成像,可以观察被检组 织的形态。如图为仪器检测到的发送和接收的短暂超声波脉冲图像,其中实线为沿 x轴正方向发送的超声 波脉冲,虛线为一段时间后遇到人体组织沿 x轴负方向返回的超声波脉冲。已知超声波在人体内的传播速 度约为 150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超声波的频率约为 125Hz B.质点 B此时刻沿 y轴正方向运动 C.此时刻质点 A、B两点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质点 B在此时刻后的四分之一周期内运动的路程等于 4mm 【答案】B 【详解】A.由题意可知,传送和接收的超声波频率相同,由图像可知波长  =12mm=1.2×10−2m 由于 v f T    可得频率 vf   代入数据解得 f=1.25×105Hz A错误; B.质点 B在接收的超声波脉冲图像上,此脉冲沿 x轴负方向传播,由微平移原理可知,此时刻质点 B沿 y 轴正方向运动,B正确; C.此时刻质点 A沿 y轴正方向运动,其加速度方向沿 y轴负方向,质点 B沿 y轴正方向运动,其加速度方 向沿 y轴负方向,因此质点 A和质点 B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错误; D.此时刻质点 B的位移为 2 3mm,且沿 y轴正方向运动,经十二分之一周期,恰好第一次运动到波峰, 所以经四分之一周期质点 B运动的路程是 s=2mm+4mm− 2 3mm=2.536mm D错误。 故选 B。 3.某同学假期在公园里游玩时,看到岸边不远处一白色垃圾漂浮在水面上,远处一小船划过后,一列水波 由远处传来,该同学想等着水波将白色垃圾推到岸边后,再将其拾起丢入垃圾箱,可是等了很久也不见白 色垃圾被水波推向岸边。观察发现,水波的速度约为 1.2m/s,白色垃圾在水中上下振动时,从第 1次到达 最高点到第 5次到达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为 6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水波的周期为 1.2s B.该水波的周期为 1s C.该水波的波长为 1.8m D.该水波的波长为 1.2m 【答案】C 【详解】AB.从第 1次到达最高点到第 5次到达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为 6s。该水波的周期为 6 s 1.5s 5 1   , 选项 A、B错误; CD.由 vT  ,可得波长等于 1.8m,选项 C正确、D错误。 故选 C。 4.如图所示为海洋生态自动监测浮标,可用于监测水质和气象等参数。一列水波(视为横波)沿海而传播,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距 4.5m的两处分别有甲、乙两浮标,两浮标随波上下运动。当甲运动到波峰时,乙恰 好运动到波谷,此时甲、乙之间只有一个波峰。观察到甲从第 1次到达波峰与第 11次到达波峰的时间间隔 为20s,则该水波( ) A.振幅为 4.5m B.波长为3m C.频率为 2Hz D.波速为 2.25m / s 【答案】B 【详解】A.根据题给条件无法得知浮标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故 A错误; B.设波长为λ,则由题意可知 3 4.5 2 = m 解得λ=3m,故 B正确; C.设周期为 T,则由题意可知 10 20= sT 解得 T=2s,所以频率为 1 0.5Hzf T   故 C错误; D.波速为 1.5m/sv T    故 D错误。 故选 B。 5.一频率为5Hz的振源O做简谐运动时形成的水波如图所示。已知该波的波速为1m / s,到振源O的距离 为0.75m和1.2m处分别有一片可看成质点的小树叶P和Q,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两片树叶的起振方向相反 B.水波的波长为0.2m C.Q的起振时刻比P的晚半个周期 D.当Q在波谷时,P恰好到波峰 【答案】B 【详解】A.两片树叶可看着是水波上的两个质点,它们的起振方向均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故 A错误; B.已知波速为 v=1m/s,周期 1 0.2sT f   则水波的波长为 0.2mvT   故 B正确; C.P、Q到波源的距离之差为 9(1.2 0.75)m 0.45m 4 x      故Q的起振时刻比P的晚 9 4 个周期,故 C错误; D.如下图红色波所示可看出,当Q在波谷时,P恰好到平衡位置 故 D错误。 故选 B。 6.一水平长绳上系着一个弹簧和小球,弹簧和小球组成的系统固有频率为 2Hz,现让长绳两端 P、Q同时 以相同的振幅 A上下各振动了一个周期,某时刻长绳上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两列波先后间隔一段时间经 过弹簧所在的位置,观察到小球先后出现了两次振动,第一次振动时起振方向向上,且振动并不显著,而 第二次则产生了较强烈的振动,则( ) A.有 2个时刻长绳上会出现振动位移大小为 2A的情况 B.由 Q振源产生的波在长绳上传播的速度约为 4m/s C.由 P振源产生的波先到达振动系统 D.两列波相遇时,在相遇区域会产生干涉现象 【答案】A 【详解】AD.虽然这两列波的频率不同,不会产生稳定的干涉,但根据波的叠加原理,在长绳上一定会有 这两列波的波峰与波峰相遇,波谷与波谷相遇的时刻,此时振动位移大小为 2A,由于两列波的波长不等, 波速相同,可知这两列波的波峰与波峰相遇,波谷与波谷相遇对应着 2个不同的时刻,故 A正确,D错误; BC.由于第一次振动时起振方向向上,故根据波形图可知,由 Q振源产生的波先到达振动系统,第二次产 生了较强烈的振动,是由于 P振源产生的波到达振动系统,且有 P振源的频率与其固有频率相等产生了共 振现象,所以 P振源的频率为 2Hz,根据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可知,由 P振源产生的波在长绳上传播 的速度等于 1 2m/s 2m/sv f    由同种介质中,机械波的波速相等,可知由 Q振源产生的波在长绳上传播的速度也等于 2m/s,故 BC错误。 故选 A。 7.青岛濒临黄海,是国内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长达 800多公里的海岸线,拥有众多优良海水浴场。在石 老人海水浴场,某同学漂浮在海面上;水波以 3m/s的速率向着海滩传播,该同学记录了第 1个波峰到第 10 个波峰通过身下的时间为 18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同学很快就会漂流到沙滩上 B.该水波的周期为 1.8s C.该水波的波长为 6m D.该水波可以绕过石老人继续传播属于波的干涉现象 【答案】C 【详解】A.该同学只会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会随波迁移。A错误; B.该水波的周期为 2s 1 tT n    B错误; C.根据波长公式得 6mvT   C正确; D.该水波可以绕过石老人继续传播属于波的衍射现象。D错误。 故选 C。 8.消除噪声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课题。图示的消声器可以用来削弱高速气流产生的噪声。频率 为 f的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在声波到达 a处时,分成上下两束波,这两束波在 b处相遇时可削弱 噪声。设上下两束波从 a运动到 b的时间差为△t,不考虑声波在传播过程中波速的变化。关于该消声器的 工作原理及要达到良好的消声效果必须满足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了波的干涉,△t是 1 2 f 的奇数倍 B.利用了波的衍射,△t是 1 2 f 的奇数倍 C.利用了波的干涉,△t是的奇数倍 1 f D.利用了波的衍射,△t是的奇数倍 1 f 【答案】A 【详解】根据干涉特点知,两相干波源的距离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此点为振动减弱点,要减弱声音, 所以满足距离差 x v t   为半波长的奇数倍,而波长 vT  ,整理可得:△t为 1 2 f 的奇数倍,故 A正确, BCD错误; 故选:A。 9.如图所示,倾角为、长度有限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根劲度系数为 k的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于 斜面底部,上端压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 a, a与弹簧间不拴接,开始时 a处于静止状态。现有另一个质 量为 2m 的小物块b从斜面上某处由静止释放,与 a发生正碰后立即粘在一起成为组合体 c。已知弹簧的弹 性势能与其形变量的关系为 2 p 1 2 E kx ,重力加速度为 g,弹簧始终未超出弹性限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被弹簧反弹后恰好可以回到b的释放点 B.整个过程中 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当b的释放点到 a的距离为 15 sin 8 mg k  时, c恰好不会与弹簧分离 D.要使c能在斜面上做完整的简谐运动,b的释放点到 a的距离至少为 5 sin 2 mg k  【答案】C 【详解】AB.因 a、b碰撞后粘在一起,属于完全非弹性碰撞,整个系统有机械能损失,组合体 c不可能 回到b的释放点,故 AB错误; C. a静止时,根据平衡条件有 1sinmg kx  对b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 1 1 12 sin 2 2 mg l mv  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 12 2mv m m v  从 a、b碰撞结束到 c向上运动到最高点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的过程中,对 c和弹簧组成的系统由机械能守 恒定律有    2 2 1 1 1 12 2 sin 2 2 m m v kx m m g x      联立解得 1 15 sin 8 mgl k   故 C正确; D.要使c能在斜面上做完整的简谐运动, c能运动到的最高点是弹簧恰好处于原长状态时弹簧顶端所在位 置,根据 C项中解析可知 D错误。 故选 C。 10.在平静的介质中,从波源 O发出的一列简谱横波沿 x轴正方向传播, 1t 秒时刻的波形用实线表示, 2t 秒  2 1t t 时刻的波形用虚线表示。介质中的质点 Q位于 18mx  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简谐横波的波长可能为 6m B.该波的波速大小一定为 2 1 4 m / s t t C.在 1t 秒时刻至 2t 秒时刻这段时间内,介质中的质点 M的运动过程是由先加速、后减速两段过程组成 D.根据图像无法判断质点 Q的起振方向 【答案】D 【详解】A.由波形图可知,波长 8m  ,故 A错误; B.波沿 x轴正方向传播,位移为 (8 4)m 2 x n n    (n=0,1,2,3…) 则波速为 2 1 8 4 m / sx nv t t t      (n=0,1,2,3…) 则当 n=0时,波速为 2 1 4 m / s t t ,不是一定为 2 1 4 m / s t t ,故 B错误; C.在 t1~t2时间内,若是在一个周期内,则质点 M是先加速、后减速,若是包含多个周期则由多个运动阶 段组成,不仅是两段过程组成,故 C错误; D.t1、t2时刻不是 0时刻的图像,故无法判断 O点的起振方向,故也就无法判断质点 Q的起振方向,故 D 正确。 故选 D。 11.一根长 20m的软绳拉直后放在光滑水平地板上,以绳的中点为坐标原点,沿绳方向为 x轴,水平面内 垂直 x轴方向为 y轴,建立图示坐标系。两人分别在绳两端 P、Q沿 y轴方向持续有节奏地抖动绳,在绳上 形成两列振幅分别为 15cm、30cm的相向传播的绳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Q点此时振动方向相反 B.两人同时开始抖动 C.经过足够长时间,0点振幅为 15cm D.经过足够长时间,除 P、Q点外绳上有 9个振动最强点 【答案】D 【详解】A.由图并根据同侧法,可知 P点此时振动方向向下,Q点此时振动方向向下,即 P、Q点此时振 动方向相同,故 A错误; B.两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波速大小相等,由于两波传播距离不等,则用时不同,即两人不是同时开始抖动, 故 B错误; CD.图示时刻 x=-6m处质点的起振方向向下,x=4m处质点的起振方向向上,所以两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反, 两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所以波速相同,绳端 P形成的波波长为 4m,绳端 Q形成的波波长也为 4m,由波 速公式 v=λf知,两列波的频率相同,叠加区域有稳定干涉图样,由于两列波起振方向相反,所以叠加稳定 时两波源间与两波源路程差等于半个波长偶数倍的各点振动加强,振幅为 45cm,设某点是振动加强点,到 两个波源的距离分别为 x1和 x2,则有 x1+x2=20m 1 2 2 4 2 x x n n    解得 1 (2 10)mx n  由于 x1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