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北京市高考适应性测试作文及精选范文汇展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北京市高考适应性测试作文及精选范文汇展

ID:695134

大小:43.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1-05-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届北京市高考适应性测试作文及精选范文汇展 23.作文(50 分) 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 ①《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些话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写一篇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和看法。 要求: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具有逻辑性;语言得体。 家校分工配合 共促学生成长 孙一凡 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那么,教育应该如何来施行呢?《三字经》中便有“养 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阐释,即家长和老师都应在教育之中扮演不同但又同 样重要的角色,只有二者各司其职,才能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若将一个人的成长比作建造房屋,那么家长的教育便是为这个大楼打下坚实的地基,使 其能够得以进行进一步的建造;而老师的教育便是在地基之上为其添砖加瓦,使其向着参天 的目标不断挺进。若无坚实的地基,再高超的建造技术仅能只能使房屋停留在低矮的高度, 而无法再向上冲击;若无后期的建设,再坚实的地基也就仅仅是个地基罢了。因此,仅有家 长和老师共同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才能将孩子这栋大楼建的更稳、更高。 对于父母来说,想要打好地基,便要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兼以教育的实施。中国自古以 来就有注重启蒙教育的优秀传统,从诸葛亮《诫子书》中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 致远”来告诫孩子只有清心寡欲,才能树大志,立大业;到曾国藩虽长期在外做官,带兵打 仗,但与子女的家书未曾间断,常以“耕读”的标准要求他们,使其能以“守先人之旧,慎无 存半点官气”。而我们现在更应跟随古人的脚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向他们传授“仁者爱人” 的君子思想以正品德,给他们讲述名人故事以树壮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牢基础,使孩 子能够更好的接受进一步的教诲。 而对于老师来说,想要建起高楼,便要用严格地标准来要求学生。每个人都向往舒适与 安逸,这是人性使然,但真正的成长却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教师的严便是不断帮助学生去 克服思维的懒惰,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向苦难挑战,从而使学生能有更大的成就与发展。大 教育家孔子之所以能培养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与他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密切相关,当他面 对宰予昼寝时,就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来严厉斥责。正所谓“严师出高 徒”,老师只有对学生严格要求,才能使学生端正行为,促进学生品格的养成和知识的学习, 使学生成长的大楼能够越盖越高。 父母的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的品行,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其接下来的成长打下基础;而老 师的教育则是在此基础上用严的标准为孩子引领道路,为其进一步的发展添砖加瓦。父母和 老师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担负着不同的责任,只有做好分工配合,才能真正使得孩子受到良 好的教育,助力未来的成功。 【老师评语】 修改很好,如果当堂考试写成这样,应该到一类中。第二段非常出色,有机地把家庭教 育和学校教育结合在一起,而不是二者各说各话。地基和建楼的比喻很恰当,使得二者结合 紧密,言之有物,说到关键所在。在学校教育部分,可以把教师的严分成两个层次,教授知 识要严谨,培养人格要严格。 严教以成人 李菁 《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可见教育的重点在于严格的 家教和师教,而且只有二者并行,育人方能成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才能走在正轨。要想 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父母和老师必须承担起家教和师教的责任,严教以成人。 “养不教,父之过”。孩子自小受父母的言传身教,家风家教在此过程中悄然成型。家 教严明,后代自然人才辈出。清朝政治家曾国藩察觉族中奢靡之风渐行,因此常写信教育子 女要“勤、敬、戒骄、戒惰、戒奢”,以“耕读”的勤奋内敛贯彻始终。秉持着这种家风, 曾国藩之子曾纪泽成为清末著名外交家,曾纪鸿在古算学上有所成就,其孙曾文钧成为才华 横溢的诗人….与其他世家子弟相比,他们没有染上骄纵奢靡之风,自甘堕落,而是成为了栋 梁之才,贡献于国家,其原因就是在于曾氏良好的家风。若要形成良好的家风家教,父辈需 担起责任、以身作则,及时发现并剔除不良风气,树立良好风貌,以行教养之责。 “教不严,师之惰”。老师向学生传授课业,肩负着授予学生安身立命之能的责任。学 习本领不仅在于学生,老师对于自己职责的要求和认识亦决定教育的效果。最次者,视教师 为糊口的差事,只将知识草草讲授,此为最不严者。再者,重视为师的职业操守,严谨授课, 答疑解惑,真正教授学生知识。而要求更严者,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志在于让学 习内化为学生的优秀品质,知道如何学习,按自己的需求应学什么,从而受益终生。教之严, 在于老师确保学生掌握知识,师不惰,更在于老师对自己职责的认识和要求。 学生只有同时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才能成人,否则会有家教不严者,一如北 大钱理群教授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虽受到学校良好的教育,拥有高智商和丰富的 知识,但终究是利用社会制度谋取利益的自私者。反之亦有师教不严者,没有学识或一技之 长,无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上安身立命、站稳脚跟,最终穷苦一生。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只有父母和老师都履行好自己在教育方面的责 任,为孩子营造严明的家教和师教,才可育人而成人,让孩子拥有前途远大的未来。 【老师评语】 修改非常好,全文紧密落在“严”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以严为着眼点,笔力集中, 又将两者紧密关联在一起。所写内容有实际意义。可以达到一类。 主论据可以稍微压缩一些,适当增加一句话论据,如孔子的过庭训,孟母的三迁,等。每层 的结尾要更有意识地落在“严”上,不要泛泛而谈。师教的部分,要更加突出严,严格,严 谨,甚至严厉,不要与师德、职业素质混淆。 有些语句重复、反复,可以更精炼一些。 希望略微修改,更加强化“严”的意境,有意识地用严来贯通全文总括全文。 议论文 《三字经》中看家校合作 林世瀚 《三字经》中有言:“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句话的意思是家长和教师、 家庭与学校都承担着教育孩子的重任,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家校合作,教育才算完整,孩子 才能更好地长大成人。 家长在教育中起到构筑底色、打牢地基的作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在家庭中呆的时间最 长,所受熏陶也就最深厚。孩子看到父母面对家庭困难时的坚忍不拔,也就会树立面对挫折 坚忍不拔的人生态度;孩子看到父母面对利益诱惑时选择坚守信用与道德,便懂得了何谓正 确为人;孩子看到父母以书为友、勤于思考,也就不难养成多读书、多动脑的学习习惯。家 长以身作则加以适当引导,这并不需要专业知识,却直接塑造了孩子的性格、习惯,以及人 生观、价值观,同时也为学校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的基础。 地基固然重要,但牢固的地基也只是一块坚实的土地,需有学校教育构筑的高楼大厦才 能使其熠熠生辉。相比于家长,老师是对教育有着更多专业知识的群体,同样起着重大作用。 在学业上,老师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学生得以在文科上满腹诗书、理科中思维缜密;在做人 上,老师以严格的标准要求学生,更高程度地影响经受过家庭熏陶的学生。由此可见,老师 的作用同样不可或缺,他们从专业的角度教育学生,构筑地基之上的高楼大厦。 正因家庭和学校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又扮演着不同方面的角色,“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才 尤为凸显。一年前曾有初中生被批评后郁闷跳桥自杀的悲剧,数年前还发生过“北大投毒案” 的悲剧,他们都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却在人生品质上缺乏家庭教育的塑造,最终走向深渊; 我们也听说过“伤仲永”的故事,家长并没有和老师合作而让方仲永接受专业的教育,孩子 最终泯然众人。家长和老师、家庭和学校有着共同的目标——正如分管地基结构的建筑师和 负责外观造型的设计师都想把楼造好一样——因此他们需要也必须携手一心,才能将孩子教 育成有专业知识又无人格缺陷的“人”。 家校合作既是数百年前《三字经》中就蕴含的智慧,也是如今我们仍需践行的教育信条。 我希望且相信,家长、老师共同贯彻落实家校合作的教育原则,我们一定能将孩子教育得更 好,面对世界,走向未来。 【老师评语】 议论文修改写得很不错。字数略微超出了,修改也要注意控制字数,考试当堂不会 有足够的时间来写。最大优点是,完全符合题意要求,结构清楚,条理清晰。对这种作 文题目的题型的把握,比较过关。 稍微需要加强的是: 一,学校教育部分要强化“严”的意境,而不是泛泛写学校教育是什么。 二,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总括部分,没有说到要害,还只是之前内容的重复。这一 段是全文的重中之重,比前二部分重要。目前这部分说理力度不够,论据不给力。这一 部分的内容,可以单独写一下,发给老师。 家校教育,成长基石 高三 10 班 赵润涵 《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些话很好地点明了家校教 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我认为家校教育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基石,关乎孩子一生的发展 方向。 “养不教,父之过。”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性格的养成和正确三观的建立有重大作用,进 而影响孩子一生的品格和处事原则。梁启超是我国近代的政治家,而他对于九个子女的教育 更是成为佳话。他言传身教,悉心教导,培养孩子们坚毅、好学的品格,并教之以爱国之心, 使孩子们认识到为社会作贡献的责任。最终梁启超的九个孩子们都各有成就,都为祖国的建 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基石,对孩子的成长有重大 作用。 “教不严,师之惰。”学校教育对于孩子知识面的拓展和初步社交能力的培养有重大作 用,进而影响孩子今后的职业选择和与人相处之道。学校教育拓展了孩子们的知识面,使孩 子们在各学科的学习中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为孩子未来的职业选择奠定了基础。学 校教育还教会了孩子如何与长辈相处,如何与同龄人交往,是孩子真正步入社会前的适应阶 段,初步培养了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学校教育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基石,对孩子的成长有重 大作用。 家庭教育是孩子性格和三观的教育,学校教育是孩子知识和社交能力的教育。这两种教 育分别有其各自的作用,但同时也不能割裂开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当家庭教育和 学校教育相结合,将会产生超越各自本身的更好的教育效果。如今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全国 大中小学停课,在此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意义就更为凸显出来。家庭帮助学校 监督孩子的日常学习,学校通过网课的形式帮助家庭平复孩子们波动的心,两者结合把疫情 对孩子们学习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家校合作,焕发别样的生机。 希望在未来的教育中,家校教育能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为孩子的成长打下更坚实的基 础。 【老师评语】 修改稿:题目改成:“家校结合,筑牢基石”。或,“家校联动,互不可缺”。或“各 担其职,互相补充”。“家校教育”的说法有些别扭。 家庭教育部分写得很好,学校教育部分要突显“严”的意境。题目要求解决家庭 教育的“有教”和学校教育的“严教”,不能单纯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来取代,只写 家庭教育教什么学校教育教什么,还比较浅显。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个部分都写 出了一些实质性的内容,但有些内容稍微含糊。在两者结合的部分,能联系当下环境比 较好,但这部分说理还要更加有力度,更加有理有据,最重要的,论点要明确,要照顾 到两者又能有新看法,这个新看法是全文的主题所在,更重要。 希望再稍微修改完善。 家校分工配合 共促学生成长 孙一凡 现在的社会中有一种怪象:学生在学校不遵守纪律,态度散漫,老师不得不停止知识的 传输,而重新进行基础的行为举止的培养;父母在家受老师委托监督孩子学业,却忽略了对 孩子行为的教导。 粗略来看,学生看似受到了全面的教育,可实际上都是在不对的场合由不对的人所完成 的,这样的教育效果难以保证。《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在教育方面,父母和老师应有不同的责任分工,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扮演不同的角色,才能 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快速的成长。 对于父母来说,应以德行教导为主而以知识辅导为辅。父母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时期是在 6 岁上学以前,这时是孩子形成对于世界的初步认识以及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 候向他们传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思想,告诉他们“泛爱众,而亲仁”的待人准 则,“过,则勿惮改”的正确态度,对于他们正确思想价值观的养成有着重要意义。在此基 础上,再向他们教授一定的知识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对于老师而言,则更应注重知识思想层面的教育,同时兼以道德上的提升。韩愈在《师 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即体现了老师应帮助学生,提高知识水平,解 答其对于知识乃至整个世界的困惑,使其能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在此过程中,随着学生理 解力水平的不断提升,老师也应不断向学生传递更高层次的道德准则,使其在道德修养上有 进一步的提升。 父母教知识,难以深入;老师教修养,难以全面。这样“越俎代庖”的事情不仅使双方 都身心俱疲,还使学生难以有更好的成长。只有做好家校的分工配合,才能真正使学生“更 上一层楼”。 【老师评语】开头和结尾两段,在思想观念上有些问题,需要改进。其他部分写得不错, 个人认为还是可以得到不错分数。 优点是写出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各司其职,各有偏重,这也是一个比较具 体的可操作的思路,自圆其说就可。 分别写出两种教育之后,要对两者有所统括,这部分内容要加强一些,如写,两 者都不缺失又有所侧重,孩子能够更全面地成长,孩子成才可以有效和快速,孩子能够 品学兼忧、德才兼备,等。 希望尽快修改完善成为好范文。 人的教育由多方共同影响 秦鼎函 一个人的思想水平,文化素养的形成是靠教育产生的。而《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 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可见教育是由家长、教师等多方面的共同影响。 家长是启蒙教育。人刚生下来,接触的最多的便是家长。不同文化水平的家庭会培养出 不同的小孩。在电梯里随意按楼层按钮的熊孩子,一定是因为其家长对遵守规则这一教育的 缺失。所谓言传身教,家长平日里的行为也会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影响。家长如果平 时爱读书,而非玩手机,孩子也会变得爱阅读。犹太人刚出生,他的父母会将糖抹在书上, 以此来教育他书是甜的。而后我们知道,犹太人的平均文化水平很高,这一点便与家长的启 蒙教育有关。 老师是系统教育。家长的孩子的第一个“老师”。那么真正的老师便是学校里的教师。 现如今,几乎人人都要上学。而老师所传授的不止是家长教授的行为习惯,还有专业知识和 思想观念。当孩子开始渐渐懂事,思想观念开始形成。思想观念影响着一个人的志向、遇事 的思考角度,甚至个人性格。有句话说,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 见思想间接决定了命运。而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便决定思想。香港之所以有港独分子,便是因 为教育出了问题,他们拒绝上思想品德课,甚至有老师在幼儿园便开始教授西方观念。 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正确的教育呢?首先,可以阅读专业的教育书籍,才能学会用正 确的方式引导教育。然后,注意自身的行为习惯。“身教”也是教育里重要的一部分。最后, 关注孩子的反馈,灵活调整教育手段。 人的教育由多方共同影响,希望每方都能做好教育,使中国人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 【老师评语】 倒数第二段写得不对,跳出了全文的主旨。这段应该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进行总 括,这部分比分别写的两者更重要。其他部分都还是很好的。希望这次大作文应该得到 将近 40 分。 不足之处: 基本上写出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内涵,但有些分散,有些内容较浅显,应该写出 更重要更有实质性的内容。论据可以贴近现时,如孩子自己在家学习,没有正确的家庭 教育和学校教育,会放任自流。有的孩子没有督促,条件不好仍然严以律己不舍学习。 抗击疫情的模范,都是人格高尚专业精湛,来自于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②以“春节”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叙述你的见闻和感受。 要求:主题积极健康,有文化内涵;写现实生活,有场面描写、细节描写;语言得体。 记叙文 1、春 节 张亦萱 “大舅爷、大舅妈,好久不见呀!给您拜年喽!” 我在屏幕面前拱手拜年,又有几个窗口 弹进了群聊的页面。“ 大哥哎!今年过年怎么样?”““二姨好!”“ 我的大侄女唉——”各种嘘寒 问暖此彼伏,我总算又找回了点年味。望着这一张张熟悉亲切的脸庞,我的心里也不由暖暖 的。 “今年情况特殊,咱见不着面了,舅爷把红包给你发群里了,小乐乐别忘了领啊!”“ ”没 错没错,咱明年一定好好聚!”“ 我们先下了,祝大家都身体健健康康!”随着一个个头标从 界面消失,群聊里又恢复了寂静。我略显焦虑地点着手机,希望能把刚刚才拾得的一点年味 留住,终没成功。 天已全黑,我独自窝在空旷的房间里翻着通讯录。外面静悄悄的,只有时钟嘀嗒作响。 我点进一个好友的聊天界面。 “小海!好久不见!” 在屏幕上看见挚友的脸,我们两人都掩不住笑意。“ 众多医护人员主 动请缨奋战一线,他们... ...”手机那一头传来电视的声音。“小海,你在看什么呀?”“春晚呀, 电视台在插播前现抗疫人员的实时情况。” 我一拍脑袋,自己一个人在家,连春晚都忘记了。连忙打开电视,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白 衣大褂的医生,虽被口罩、帽子遮住了大半张脸,护目镜后的一双双坚毅的眼睛却要比往年 的烟火更加绚烂光明。“ 没有佳肴,取而代之的是蛋黄派与方便面,夜晚便和衣睡在地板上...” 电视中的声音不乏敬佩。我忽地感到一阵内疚——我现今可以安稳留在家里已是众人砥砺前 行的结果,是千万人难以求得的境遇......我不由地对奋斗在一线的各行人员肃然起敬。 距离倒计时还有五分钟,手机突然响起了视频通话的铃声。我赶忙接起,屏幕上的三个小格 里,我和我的父母终于得以“ 团聚 ”。 “爸!妈!我怕打扰你们工作,都没敢找你们!辛苦了!“哈,我刚刚在社区巡逻完一圈走 访了返京人员,这刚下岗,就给你们打过来了! ”“ 我正在待命,领导现在允许我给你视频。 对了宝贝,爸爸妈妈昨天夜里就给你包好了一大盘饺子,冻在冰箱里了,想给你一个惊喜, 大过年自己在家,‘双警’娃不容易哟!”我看向他们,父亲的头发已被汗水打湿,母亲全身警 服穿戴整齐,两个人的眼神却一如既往的温柔。 “ 新年快乐!” 我举起果汁轻轻碰向镜头。三鲜馅儿的饺子在锅里翻腾着,电视里的钟声 洪亮,我浑身暖意洋洋。 我找回了久别的年味,似同旧日却更加温暖。 那是一种对于千万人的温柔。谢谢你们,我生命中最敬爱的两个人。 【老师评语】 这篇记叙文写得不错,有不错的基础,有很大提升空间。 开头两段,写出了春季气氛,思路是对的,但有些拉杂繁琐没有要点,中间个别地方也 如此。应该强调春节本是团圆家人欢聚一堂,还要点出父母不在去执勤了,与最后父母 用手机与自己对话,过了一个特别的春节相互呼应。全文要更加突出一个人不出门过春 节也是贡献以及父母春节值班抗击疫情,其他枝节不要涉及,修改之后就会成为很好范 文。希望尽快修改完善。 2、春 节 钟海晴 “小姑娘,你父母呢?今天可是除夕夜!”或许看出了我的郁郁不乐,店老板大嗓门隔 着口罩和热腾腾的蒸汽传过来,只听见水声呼啦一响,几只白白的水饺从滚着水的大锅中被 舀出,一阵香气钻入口鼻。 “加班去了”。说着我找了张桌子坐了下来。窗外夜色浓郁,家家户户亮起温暖的灯, 今晚可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啊,想起来我鼻子一酸。那天,爸妈告诉我运送防疫物资的飞机接 连会到达武汉,他们要去机场值班一周,要保障那些物资及时送到医院和患者那里,让我在 家照顾好自己。门“呯”的一声,我被留在空荡荡的家里。 这家小餐馆是我寻到的唯一一个开门的地方。“小姑娘别伤心,你爸妈也是有重任在身。” 或许是明白了什么,店主爽朗一笑,“我老婆今儿也出去了,没办法,病人第一么,他们医 院的人已经加班很多天了,待会儿我要给他们送些饺子过去,这么辛苦!”说罢他盛了一碗 饺子给我端来,“猪肉白菜的,我多加了姜末,吃完好御寒!” 我咬开一个,浓香的汤汁盈满了口腔,浑身都温暖起来。环顾四周,小店墙上贴满了艳 红烫金的福字,“家和万事兴”“恭喜发财”“平平安安”,看着特别喜庆。店主微胖的身 子在桌椅间灵活穿行着,角落里还有一位瘦弱的老人在吃饭,电视上春晚正进行着,一片祥 和。最初的孤单悲伤逐渐散去了,春节的欢乐、温暖回到我的心里。 锅里的饺子无声地翻滚着,店主也坐在前台吃起来,他来了感慨:“过年吃饺子,贴春 联,互赠祝福,中国人的习俗千年来不曾改变!如今即使亲友相隔两地,我们的心也同在一 处!纵然现实困顿,也不放弃对幸福的渴望。我喜欢咱们中国人这样的勇气!疫情总会过去 的,我们都会和家人团圆的。” “会的。”那个一直沉默的老人开口了:“我的儿子正在火神山那里建医院呢!我等着 他凯旋归来。”他举杯向我们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蒸汽弥漫的小店里,我想,这是我过得最特别的一个春节了。 【老师评语】 这篇记叙文写得很不错,最大优点是写出了春节的特殊。人物设置很厉害,三人都 起到了作用。文字简约,点到为止,张弛有度,是考场记叙文应该有的风格。 希望尽快修改完善,作为好范文。 需要调整的是:合理性要加强,可以设定父母出征,把孩子放在开饭馆的亲戚家。 不必过于直白,文字可以含蓄一些。目前说话的内容过多的是交代,不自然。要把说话 和交代,融入到“写事”之中。可以写得更出人意料一些,如老人接到武汉那边的电话, 告知孩子已经去支援了,之前留下悬念,孩子一直联系不上很着急。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