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届高考作文热素材--双星陨落:权威媒体追评袁隆平、吴孟超
两院士的逝世
致敬袁隆平:扎根泥土,爱家爱国爱天下
5 月 22 日 13 时 07 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 91 岁。据报道,消息传来,
人们特地摘来青翠的禾苗,放在救治袁隆平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前空地上,寄托无尽哀
思。
“一稻济世,万家粮足。”如何评价袁隆平的功绩?袁隆平获得“共和国勋章”,有关
部门的介绍颇为准确: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
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
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公众对袁隆平怀有崇高敬意,是因为他让中国人把饭碗端得更牢,正如有网友所称: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对于中国这个曾有长期饥荒史的国家,人们
对饥馑有切肤之痛,对解决饥饿的人有近乎神灵般的崇敬。“杂交水稻是中国人战胜饥饿的
重要方法”,中国人的确有理由感谢袁隆平。
而对于袁隆平来说,抱负不只是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他有两大梦想:禾下乘凉梦,
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第二个梦想显然是胸怀天下,有普世情怀。事实上,袁隆平的杂交
水稻确实走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比如走进越南、印尼、巴基斯坦,以及走进非洲——
袁隆平说过:“我希望,杂交水稻能为非洲粮食安全做出贡献。”他的愿望已经实现。非洲
岛国马达加斯加共和国在新版货币上印上一束杂交水稻,就是为了感念袁隆平。
袁隆平病逝后,联合国官方微博如此评价:“袁隆平院士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
造福民生做出了杰出贡献!”可见袁隆平的科研成果于当代中国、当今世界都有重要意义—
—他把功勋写在了中国大地上,写在了世界大地上。
连日来,无数篇回忆或致敬袁隆平的文章让人动容。在一系列与袁隆平有关的文章中,
有两篇他写的文章特别令人深思。一篇是他在 80 岁生日晚会上说给母亲的话:“这么多年
哪,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
“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个又一个
的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无法想象,在那个颠
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着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
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搏击的胆识?”
这样的文字句句含情,让人读来情不能已。袁隆平是真正的大师,是享誉中外的大科
学家,是似乎让人只能高山仰止的大人物,而从他的致母文里,人们读到的是人性,是人
情味,是儿女情长,是一名儿子的真实心声,这样一吐心曲无损袁隆平的高大形象,更让
人生发出钦佩之情。
另一篇是 2019 年 10 月 23 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我的两个梦》。文章写道:
“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我要为让中国人吃
饱饭而奋斗!”“我希望最终能实现‘禾下乘凉、覆盖全球’的两大心愿。”如果说致母文侧
重于个人情感,那么梦想文则侧重于家国情怀。两篇文章“塑造”了一个完整的人,一个
有血有肉的人,一个心怀国之大者的人,一个扎根泥土且有凌云壮志的人,一个既爱家又
爱国还爱天下的人,这正是袁老最可敬之处。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的这句话已成为今世名言。一
个人活在世界上,总要留点东西,大人物建功立业为人类发展贡献超强力量,我们普通人
同样也可以奉献一点点光和热。就像袁隆平所说的,“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
根深叶茂,枝粗果硕。”做一粒好种子,开自己的花、结自己的果,愉悦自己的同时为社会
进步提供力所能及的力量,也许这就是袁隆平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金羊网文/羊城晚报评论员王石川)
人民日报:袁隆平无愧侠之大者,国之仁士
2021-05-23 17:30
2021 年 5 月 22 日 13 时 07 分,91 岁的袁隆平院士,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国人
哀痛!世人悲恸! 让我们为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致敬、默哀!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
的科学家。袁老的毕生追求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为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
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技术创新,并将其推广至全世界。 毕其一生,专注田畴,播撒智慧,
收获富足。为“稻粱谋”,为民生计,袁老无愧侠之大者、国之仁士。
世界上,“吃饭的事情最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亲历过饥馑岁月的袁隆平决心学农。母
亲说:“傻孩子,学农多苦啊。”袁老却“死活要学”: “吃饭可是天下第一桩大事,没有
饭吃,人类怎么生存?”那时起,袁老把自己比作种子,不管撒在哪里都会生根发芽。一
晃五十多年过去了,大半辈子都与水稻打交道的袁老,一直在为中国人吃饭而奋斗着。
曾经,有美国学者质疑:“21 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 袁老决心向“饥饿恶魔”挑战。
他说,“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从选种、试
验、失败,到再选种、再播种、再观察……如此反复,经历了一次次“曲折的寻找之旅”,
又经过了一个个“穿行在磨难之中”的试验过程,终在这条崎岖的科学道路上取得成功。 袁
老研发的杂交稻被誉为“东方魔稻”,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成就被认为“给世
界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这是中国科技评奖委员会的评价。 “他看上去更像一个
地道的湖南农民。”这是农民朋友的赞誉。他常说,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
就在试验田的路上”。人们看到的袁老,总是挽着裤腿下稻田的形象,无论播种季还是收获
季。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但即便是在获得国家最高荣
誉的当天,袁老还下地查看“第三代杂交水稻”制种情况,拿着水稻说:“花开得好好”。 成
就与尊荣的背后,恰是脚踏实地的奋斗、敢为人先的创新、鞠躬尽瘁的坚守。
有人说,科学家是真理的侍者,是事实的追随者。水稻杂种,曾有不少国家科学家研究过,
并未成功。 根据实践,袁老以科学的胆识和眼光,无惧“这是对遗传学无知”的嘲笑,投
身这一研究。充分尊重科学规律,也敢于提出设想、勇于探索,依据事实、发现真理、验
证真理伴随袁老一生。1964 年开创杂交水稻研究,1997 年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2000 年、
2004 年、2011 年、2014 年分别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 10.5 吨、12 吨、13.5 吨、15 吨的
目标,2020 年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 3000 斤的攻关目标……“一粒良种,千粒好粮。” 一
次次重大技术创新,一条条亩产攀升曲线,让杂交水稻技术冲破了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
证明这是科学,更是不断发展着的科学。
有梦想,了不起。袁老常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一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如今,水稻高产的梦想变成现实,杂交水稻也在印度、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等国家
大面积种植。为了实现梦想,袁老和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从未停止探索的步伐。 美国一
位学者说,袁隆平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是中国
科学家对人类、对世界的贡献,也是对历史、对文明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袁隆平等 25 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时指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
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在田间地头、在试验场地,袁老顶着夏天的烈日、走
过秋天的泥泞、踏着冬天的风雪,教人们“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带更多人迎来
春天的朝阳。 袁老说,“我始终觉得,粮食安全问题必须时刻警惕。”今天,继续加强农业
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
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位于长沙马坡岭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各国水稻科研工作者心中的“圣地”。
这里的创始人袁隆平,把人生视为一盘下不完的棋,并把自己“当做一个过河卒子,拼命
前进,永不后退”。 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正当追梦不止、前进不止、奋斗不
止!
袁隆平、吴孟超逝世,人民日报:他们心中时刻装着国家和人民
2021 年 05 月 23 日 05:21:02 来源:人民网
5 月 22 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 91 岁;中国
科学院院士吴孟超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 99 岁。人们为两位院士逝去而悲恸,
深情缅怀两位杰出的科学家。
袁隆平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长期
奋战在农业第一线。袁隆平常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一是杂交水稻覆盖全
球梦。如今,水稻高产的梦想变成现实,杂交水稻也在印度、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
等国家大面积种植。面对外国人“21 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的质疑,袁隆平决心向“饥
饿恶魔”挑战;为了实现梦想,袁隆平从未停止探索的步伐,让外国人惊叹“引导我们走
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是中国科学家对人类、对世界的贡献,也是对历史、对文明的
贡献。
吴孟超院士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是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吴
孟超曾说:“即使有一天,倒在手术室里,也将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从医 70 多年,吴孟
超完成了 1.6 万余台肝脏手术,自主创新了 30 多项重大医学成果,推动中国的肝病医学从
无到有、从有到精,使我国肝脏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均达到世界
领先水平。手中握刀,游刃肝胆,精准无误;满腔热忱,守望初心,矢志不渝。这是医者
仁心,也是一名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挚爱守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
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面对杂交水稻研究难题,袁隆平在实践基础上,以过人胆识和科
学眼光投身其中,依据事实、发现真理、验证真理伴随其一生。上世纪 50 年代,肝脏还属
于手术禁区,经过探索钻研,吴孟超创造性地提出肝脏外科“五叶四段”解剖学理论,自
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同步发展,中国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肝脏
外科发展道路。科学探索永无止境。只有尊重知识、崇尚科学才能热爱科学、献身科学;
科学家只有勇攀高峰、敢为人先,才能服务人民、献身祖国,引领科技不断向广度和深度
进军。
科学家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坚守着奉献国家、服务人民的底色。1953 年,23 岁的袁隆平
立下誓言:“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这位“看上去更像农民”的科学家,
“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真正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
地上,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把挽救病人生命作为毕生追求的吴孟超,视病
人如亲人,冬天查房,他会先把听诊器焐热了再使用。吴孟超常说:“一个好医生,眼里看
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一切为了人民,他们以满腔热血和激情,尽好一份责任、捧上一
份心血,生动诠释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他们身上最闪光之处,
就是心中时刻装着国家和人民,让科学家精神熠熠生辉。
仰望星空,宇宙中有两颗小行星,一颗是编号为 8117 的“袁隆平星”,一颗是编号为 17606
的“吴孟超星”——两位科学家对人民对人类的贡献将永远为世人所铭记。当前,世界百
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在新征程上,我们更当从杰
出科学家身上汲取力量,矢志创新、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双星陨落”,何以令无数人心痛不已?
两位院士耕耘于不同领域,他们从事的工作本质上都是在用科学改变社会、造福人类。在
某些人个人私欲无限放大、精致利己主义成为习惯的当下,两位院士不为名利羁绊的格局、
一心牵系家国的情怀,令人肃然起敬。既可爱真实,又充满关怀与悲悯,他们身上的人格
闪光点熠熠生辉,有着比耀世的专业成就更令人叹服的价值和意义。
5 月 22 日,“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相继离世,
举国上下无数人痛心不已。网友们用各种方式,哀悼、送别两位先生。在长沙明阳山殡仪
馆,不少市民自发为袁隆平送行,有花店免费派送悼念鲜花,有出租车司机义务接送前去
悼念的乘客;有画家为两位科学家绘制了肖像画,不少诗词爱好者作诗纪念两位老人……
从官方到民间,从线上到线下,两位院士的离世为何会引发如此大范围、大规模的悼
念活动?
首先,两位院士的去世是举国之殇,是万民之痛。袁隆平院士一辈子躬耕田野,为我
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吴孟超院士作为我国肝胆外
科开拓者和创始人,成功救治了近两万名患者,培养的一大批学生已成长为全国知名专家
教授。一位让中国人“填饱肚子”,另一位的一生写满了“拯救”二字,有人说,两位院士
用一生的奋斗和坚守让我们过上了“医食无忧”的日子。失去他们,是国家的损失,是百
姓的憾事。不少网友表示看到二老离世的消息时“多么希望是假的”,后续的转发、留言、
献花等悼念行为,更饱含着国人情不能已的痛惜之情。
其次,源于人们对科学精神的崇尚,对努力探索未知、攻坚克难精神的敬慕。两位院
士耕耘于不同领域,他们从事的工作本质上都是在用科学改变社会、造福人类。一段时间
以来,社会上“认识流量明星、不认识科学家”“认流量、不认科学”的风气被舆论诟病,
让科学家为更多人所知晓、让科学家和科学精神“上热搜”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如今,国
人对两位院士自发的哀悼,说明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价值导向正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
同。
巧合的是,两位院士离世之日,也是全国科技活动周的开幕日。当天在上海科技节的
开幕式上,老中青三代多位科学家走上特意为他们铺设的红地毯,接受欢呼与赞颂。“科学
红毯秀”不仅是一场科技活动对科学家的礼遇,更是全社会推崇科学精神的生动写照。
此外,群众自发悼念还源于被两位老人专业贡献之外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打动、折服。
即便已经年过九旬、步履蹒跚,袁隆平还是喜欢干一件事:去超市看米价。有网友曾拍下
这样一段视频——“袁隆平进入超市后,什么东西都没买,颤巍巍地踱到米粮区,挨个检
查了大米和米价,发现挺便宜,放心了,高高兴兴又走出去了。”而在吴孟超看来,“一个
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冬天查房,他会先把听诊器焐热了再使用;每次
为病人做完检查,他都帮他们把衣服拉好、把腰带系好。
小事见精神,细节见品格。在某些人个人私欲无限放大、精致利己主义成为习惯的当
下,两位院士不为名利羁绊的格局、一心牵系家国的情怀,令人肃然起敬。既可爱真实,
又充满关怀与悲悯,他们身上的人格闪光点熠熠生辉,有着比耀世的专业成就更令人叹服
的价值和意义。一个网友说得好:今日的中国,虽然在一些话题上存在撕扯与割裂,令人
欣慰的是,在对共和国脊梁的尊敬和爱戴上,人们却取得了最大程度的共识。
“一稻济天下,肝胆两昆仑”。
双星陨落,举国悲痛。纪念一个人最好的方法,或许就是成为像他(她)那样的人。
作为一个普通人,不时抬头仰望星空,让心灵与两颗名为“吴孟超”和“袁隆平”的小行
星隔空对话,同时,不忘踏实赶路,爱岗敬业,对生活和工作永怀一颗赤诚之心——这或
许是我们对两位院士最好的纪念。(本报评论员 韩韫超)
世界为何刷屏怀念袁隆平
2021-05-24 17:46:27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韩基韬
5 月 24 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遗体送别仪式在湖南长沙举行。自他 22
日离世,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多个国际机构、多国政府部门以及全球媒体和网民,纷纷发文
缅怀——
“他的水稻研究帮助养活了世界”“他是‘真正的粮食英雄’”“他帮助数十亿人实现了
粮食安全”……这些献给袁隆平的刷屏式赞誉,见证了他及其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技术为
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
在国际社会,杂交水稻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上世纪 70 年代,中国杂交水稻产
量就已高出常规水稻 20%左右。每年增产的粮食能多养活 7000 万人。上世纪 90 年代初,
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战略措施,并聘
请袁隆平为国际首席顾问。据统计,过去数十年间,袁隆平为 80 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
14000 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
目前,印度、越南、美国、巴西以及非洲等地都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平均每公顷产
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两吨左右。在曾有 200 万人面临饥荒的马达加斯加,最大面值的货
币上就印着杂交水稻图案。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说明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当地人心目中的价
值?
数十年的坚守与创新,袁隆平及其团队不仅提升了世界粮食安全,减少了全球饥饿与
贫困,也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才是真正有国际视野的人,我们会永远记得。”
美国网友 Kevin 的评论很具代表性。目前,水稻已经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以
至于每当有中国水稻的新闻出现,都会在全球引发上百家媒体的转载和报道。
无疑,袁隆平的成就,是“中国方案” 解决全球粮食短缺、消除贫困的成功。如今,
全球 40 多个国家、800 万公顷的超国界种植,足以说明问题。“万家粮食中国粮”,袁隆平
的实践表明:中国人不仅能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实际上,像袁隆平这样造福世界的中国故事还有很多。年过九旬的中国女科学家、诺
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带领团队,发现了以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方法,挽救了全球数
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年近九旬的钟南山奋战在抗击新冠疫情一线与国际医学研究一线,
第一时间同国际社会分享中国的抗疫做法和经验,不遗余力挽救生命……
中国科学家们以及“中国方案”,正努力让世界“医食无忧”。这种至高之善,体现了
“天下大同”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崇高理想。这就不难理解,中国何以能不断证明
它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无数愿为世界前行贡
献一己之力的中国人,就是最大的底气支撑。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这是袁隆平毕生夙愿。如今他虽离去,这一追
求依然延续。一个个鲜活的造福世界的中国人故事,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始终是世界
各国的机遇与伙伴。(国际锐评评论员)
中国日报网评:铭记英雄功勋 汲取奋进力量
作者:阎语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5-23 10:53
5 月 22 日,一天之内,双星陨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两位学界巨擘逝世,共和国一天痛失两位院士。人们自发哀悼,追思之情如滔滔江水绵绵
不绝。
他们一个是稻田里的守望者,一个是手术台上的守护者。从不断刷新纪录的亩产,到耐盐
碱海水稻的创新试种,让大家吃饱又吃好,是袁隆平一生的追求。治病救人 78 载,吴孟超
九旬高龄依然坚守在门诊、手术室和病人的病床前。侠之大者,国之仁士。他们是国家的
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就在两个月前,袁隆平还在田里忙活;吴孟超 90
多岁了,还站在手术台前。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两弹元勋邓稼先、钱学森,“太行山上的
新愚公”李保国,行走在雪域高原采集种子的钟扬,“愿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的黄大
年……闪亮的名字,连同爱国、创新、务实、奉献等关键词一起,融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的血脉中,构成前进路上的精神底色。崇高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来引领。他们身上深厚
的爱国情怀,精湛的学术造诣,温厚的人性光辉,汇聚成磅礴的力量,让中华民族在历史
洪流中屹立不倒、经久不衰。这种精神也将代代赓续,激励更多人投身崇高的事业。
“犯其至难,图其至远。”通向成功的道路不会平坦,前进过程中挫折和困难不可避免。但
中国人民身上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杂交稻验收时,稻谷
非但没增产,稻草反而增加了近七成,风凉话四起。袁隆平默不作声,卸一块门板,铺一
张草席,挂一顶蚊帐,和当地农民睡在一起。袁隆平曾总结自己成功的“秘诀”:知识、汗
水、灵感、机遇。有人问他,哪个最重要?这位以农民自居的科学家说“汗水与实践”,“书
本里面种不出水稻,电脑也种不出水稻,只有在试验田里才能种出水稻。”艰苦不是人生的
“负资产”,汗水不是未来的“绊脚石”。唯有百折不挠拼搏、顽强不屈奋斗,才能在时代
的激流中,谱写出熠熠生辉的篇章。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朗读者》
上,吴孟超说道:“这世界上不缺乏专家,不缺乏权威,缺乏的是一个‘人’——一个肯把
自己给出去的人。当你们帮助别人时,请记得医药是有时穷尽的,唯有不竭的爱能照亮一
个受苦的灵魂。”福祉佑万民,心总系苍生,他们的作为,是为了让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在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每个人都使命在肩。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
才能彼此心连心;双腿站在田间地头,才能看到百姓的期待。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
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聚合 14 亿人的磅礴之力,伟大事业定能无往不胜。
后辈应继传星火,不负先贤望白头。英雄的生命也会有终结的一天,但是两位科学家的贡
献,将永远载入共和国的史册。无数青年,也会将先生之风、探索之路延续下去;无数种
子,又将在来年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阎语)
披戴前人的星光,扛起未来的家国
2021 年 05 月 24 日 07:51
来源:红网 刘家承
有些人于我们来说好像只是陌生人,他们只存在于课本和新闻之中,出生于我们从
未经历的年代,但这些人的所言所行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
三天时间,四位功勋陨落,与世长辞。5 月 20 日,中国眼科医学泰斗,执着于让患者
保有一份光明的夏德昭先生去世;5 月 21 日,故宫原副院长、文博泰斗,打破了玉器研究
门户之见的杨伯达先生去世;5 月 22 日,“中国肝脏外科之父”,从医 70 余载的吴孟超先
生去世;5 月 22 日,“杂交水稻之父”,让无数人吃饱饭的袁隆平先生去世。
悲痛扑面而来,哀悼与思念像是被泪水浸满的海绵充斥了朋友圈,历史滚滚而过,突
然到让人措手不及。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到了要和很多人说再见的年纪,我们不再是长辈口中伟人们故事
的听众,我们已经成了与这故事息息相关的人。
我看到长沙市民雨中送别袁隆平院士,齐声高呼“袁爷爷,一路走好”。从四面八方前
来送别袁老的市民们围着灵车失声痛哭,满耳的汽笛全为一人而鸣。
我看到昨天的热搜霸榜,“有些人伟大到我们以为,他们没有生老病死”。我看到网友
们统一的哀悼与思念,每当打开微博,就是泪盈满眶的时候。此时此刻,大家的情感紧密
相连。
这几日,一座又一座星辰辞别九州,告别了人们头上的穹顶,在时代舞台上谢幕。他
们代表了一个时代,也照耀了一个时代。其中的每一个名字都是史书上的一笔重墨,每一
个名字也都是一座灯塔和人们心中的永恒。
历史从未停滞,我们见证了波光的闪烁粼粼,见证了浪花的奔腾与停息,也将见证更
为辽远的未来。漫长的银河中,我们总要告别很多星辰,但它们的光仍然会跨越光年照耀
在我们身上,照亮我们的前路。
诀别并不意味着消逝,当星辰西落,告别之后,唯有后来者,用浸润了前人星光的肩
膀,扛起未来的家国。
有史必有斯人,逝去不是死亡,遗忘才是,那一个个为我们所敬仰着的伟人,会在我
们的瞻仰中永存。
愿我们披戴着前人的星光,不断前行,成为耀眼的星河。
像袁隆平一样“做一粒好种子”
2021 年 05 月 25 日 08:18
来源: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评论员
5 月 22 日,享誉海内外的“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
平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南长沙去世,享年 91 岁。连日来,社会各界纷纷表达哀悼之情,习
近平总书记委托湖南省委书记专程看望袁隆平院士的家属,转达对袁隆平院士的深切悼念
和对其家属的亲切问候。
巨擘陨落,令人扼腕。“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禾稻馨香,功比
神农;苍生仰赖,德称大士”“一生修道杂交稻,万家食粮中国粮”……从医院到殡仪馆,
无数长沙市民自发冒雨为这位为国为民的长者送行;从网上到网下,无数国人通过各种方
式向这位教科书里的传奇人物表达敬意;从国内到国外,无数摆脱饥饿困扰的人由衷感谢
这位杰出科学家的重大贡献。袁隆平院士走了,但他的贡献已经载入史册,他的名字已经
写入辽阔大地,他的精神已经印在人们心间,犹如“袁隆平星”一样,在太空闪闪发光、
辉耀大地。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事关国计民生。“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
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1953 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
毕业后,袁隆平立下誓言。作为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袁隆平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地
应用于生产,他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技术,独创了“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
创立了杂交水稻学科,培养了一大批杂交水稻专家和技术骨干,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杂交
水稻理论和应用技术体系。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将籼型杂交水稻的育成与推
广,同氢弹试验和人造卫星回收成功等一道列为我国科学技术取得的重要成就,充分反映
了袁隆平院士的巨大贡献。如今,杂交水稻双季亩产已经突破 1500 公斤大关,中国杂交水
稻年种植面积已达 2.4 亿亩,年增产水稻约 250 万吨。中国用不到世界 9%的耕地,养活了
世界近 1/5 的人口,将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这与袁隆平院士的艰苦努力密不可分。
天下为公、担当道义,是知识分子的情怀所在。1966 年 2 月 28 日,袁隆平发表第一
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首次向世界宣告水稻的雄性不育在自然界中是存在的,由此
开启杂交水稻发展的光辉时代。袁隆平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是中国
知识分子的光辉楷模。对他而言,国家和人民的需求至高无上——技术手段不断更迭,但
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始终是丰收。他作为农业科学家,70 年如一日,矢志不渝,凭着顽强的
毅力和决心,全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回望袁隆平院士的一生,质疑、失败、挫
折如家常便饭,误解、反对、诋毁也曾如影随形,但他默不作声,顽强攻关,用一场又一
场的试验、一次又一次的增产,为杂交水稻扬名,展现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家国命运的情
怀和担当。
反饥饿,不仅是中国人的斗争,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斗争。1979 年,中国首次对外提供
杂交水稻种子,杂交水稻技术的输出与对外开放几乎同步。袁隆平院士一生追求“禾下乘
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两个梦想,把“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为毕
生事业。40 多年来,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亚洲、非洲、美洲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推广种植,
年种植面积达 800 万公顷。袁隆平院士和他的研究人员还先后赴印度、巴基斯坦、越南、
缅甸、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美国等国为水稻研究人员提供建议和咨询,并
通过国际培训班为 80 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超过 1.4 万名杂交水稻专业技术人才。联合国
官方微博如此评价:“袁隆平院士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做出了杰出贡献!”
让全世界吃饱饭,既是中国农业科学家科学精神的诠释,也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注解。
斯人已逝,精神不朽。正如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袁隆平院士这粒种子,已深深扎根在百姓心中,我们也要像他一样“做一粒好种子”,紧跟
时代、肩负使命,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努力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愿风吹稻浪都是你的精神回响
2021-05-25 08:43 来源: 浙江日报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的逝去,在中国乃至海外引起山呼海
啸般的追思。
5 月 24 日,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在湖南长沙举行。当天,长沙明阳山仿佛被人潮淹没,
满眼都是举过头顶的明黄和雪白的菊花。
举国上下,社会各界用各种方式缅怀他。有的人跨越山海,默行千里,前往长沙,只
为“深鞠一躬”;有的人在社交平台记录下起伏难平的心绪,以“稻禾”入诗,遥寄哀思;
有的人写下书信立志学农,追随袁老遗志为科研事业奋斗不息;有的人选择用光盘行动承
诺“我们会好好吃饭的”;有的人将袁隆平事迹讲给孩子听,在饭桌上传承“袁爷爷”的精
神……
这是最后的告白,也是深情的告白;这是自发的告白,也是诚挚的告白——告白这位
一生豁达、可爱而又心念苍生的质朴老人,告白这位为人类温饱而不断攻克科学堡垒的科
学大家。
袁隆平曾经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老不仅在广袤的大地上播种下粮食
的种子,更将精神的种子种进了人们心里。
他种下了赤诚爱国的种子,教会我们要对脚下的土地爱得深沉;他种下了兼济天下的
种子,教会我们要做“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一生追求“禾下乘凉梦”
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两个梦想,把“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为毕生事业;
他种下了创新奋斗的种子,教会我们敢于挑战突破,不断创新求变,在自己的领域闯出一
片天空;他种下了珍惜粮食的种子,教会我们勤恳秋收冬藏,恒念物力维艰;他种下了乐
观积极的种子,教会我们以饱满的热情丰富生活,以豁达的态度笑对生命……喜看稻菽千
重浪,米香袅袅有沉思。袁隆平这粒种子,结出的“稻穗”如此沉甸甸。
举国哀思中,我们读到一个简单质朴而又亘古不变的道理——为民解忧者,民必不负
之!那些真正心念苍生者、为公共福祉作出巨大贡献者,人们必不吝回之以崇高敬意。
置身袁隆平等科学家创造的“禾下乘凉梦”余荫中,我辈又当如何做一粒好种子?这
是哀悼之后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自认为是一粒好种子,就要抱守住坚定信念,穿越浮躁
社会,把奋斗的“根系”一直向土地深处扎去;如果自认为是一粒好种子,又何惧板结“土
壤”的阻挠,势必克服重重困难,想尽办法去萌发、去拔节抽穗;如果自认为是一粒好种
子,就努力“灌浆结穗”,让人们因你的工作而受惠。
无论是为公共事业奋斗的领导干部,还是为小我家庭打拼的普通民众,都可以从袁老
丰厚的精神土壤中获得滋养和感召。感谢袁老种下的这一粒好种子,你为人民而发,必将
被人民记取,愿风吹稻浪,都是你的精神回响。愿我们每个人都努力活成好种子,将自己
梦想投入深沉的土地,活出精彩。(作者:张萍)
这种力量,生生不息
2021-05-25 08:25 来源: 经济日报
2021 年 5 月 24 日,注定是值得铭记的日子。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遗体送别仪式,
在湖南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举行。“我盼行至您的梦里,良田万里,禾下乘凉”“知道他走了,
一定要来送送他。我们种田的,对他有感情”……各地群众手持鲜花赶来吊唁,其中不乏
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他们脸上有泪,眼中有光。
人世间,“吃饭的事情最大”,袁隆平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件最大的事情。对中
国人来说,“袁隆平”三个字,是嵌入百姓粥饭、天下粮仓的重要符号;对全球而言,他的
“东方魔稻”“营造了一个粮食更为富足、粮食安全具有保障的更加稳定的世界”。
虽然今后无法再看到这位一生为民谋稻粱的耕耘者,但他播在每个人心头的种子,化
作千千万万个“他”,蕴含了生生不息的力量。
这种力量,有着爱国为民的情怀。“粮食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我是学农的,我应该
在这方面尽我的努力!”在他心中,国家和人民的需求至高无上。
这种力量,有着信念坚定的分量。毕其一生,专注田畴,播撒智慧,收获富足,在千
百次的失败中他依然坚信,世界上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战胜饥饿。
这种力量,有着矢志不渝的勇毅。“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
好水稻必须得下田。”他更因此立下收徒“门规”——“你不下田我就不带”。
这种力量,有着勇于创新的担当。充分尊重科学规律,敢于提出设想、勇于探索。从
选种、试验、失败,到再选种、再播种、再观察……依据事实、发现真理、验证真理,伴
随他的一生。
这种力量,有着朴实无华的品质。他留给人们的印象,总与水稻有关,是一位直到入
院前还心心念念要下田看看、绝不愿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中国“老农”。
……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斯人已逝,风范永存。他留下的“种子”,将在无数后来者和奋
斗者的代代传承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今天的中国,一项项代表着科技前沿的成果凝聚着全球关注的目光,同时,在尖端科
技领域也有不少“卡脖子”问题,还有一些体制机制障碍阻隔着产学研的深度融合。面对
成绩与不足,以自立自强的精神在科技领域不断攻坚克难、闯关夺隘,广大科技工作者需
要的正是这种力量,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
中,一切工作都要往实里做,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实践、厚积薄发,用“脚踏实地”
的作风成就“顶天立地”的成果。
仰望星空,宇宙中有一颗编号为 8117 的“袁隆平星”光芒闪耀。未竟的事业,科学的
价值,我们定会坚守,定去拼搏,定将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天地。(作者:本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李丁丁]
袁爷爷留下的这粒种子,我们如何传承
2021 年 05 月 24 日 12:01:49
来源:新华网 作者:新华社记者
“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
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的袁隆平院士,用一生诠释着这句话。
有人说,从此春种秋收均与怀念有关。袁院士的逝世,让人们缅怀与痛惜。他留给世
间弥足珍贵的财富,让人们从中汲取勇气和力量。
重温袁隆平院士一生的不朽成就,激励我们接力前行。
一颗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他
始终为端稳中国人的饭碗和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不懈奋斗。
自 1976 年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应用以来,我国水稻亩产大幅度提升,为确保国家粮食
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杂交水稻还在亚洲、美洲、非洲的众多国家和地区大面积种植,为
消除世界饥饿与贫困作出了突出贡献。
据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杂交稻研究和应用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杂交稻主要在中国,年应用面积约为 2.2 亿至 2.5 亿亩。经过广大农业工作者的努力,创制
了一大批育种材料,育成了一大批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的新品种。
“‘两弹一星’、杂交水稻,这是我们的大国基石,正是袁隆平这样的前辈们付出的努
力,使我们终于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
前说。
“袁老师经常鼓励我们创新,贵在创新是他的精神。”钱前表示,下一步要运用新技术
简化杂交稻制种过程,丰富种质多样性面对水稻产业新需求,利用超级稻分子设计模型加快
育种进程,把这项事业发展好。
种子,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这种力量,正在无数后来者和奋斗者之中传承。
目前,我国杂交稻研究技术路线成熟,从事研究的科研人员数量众多,仅国家水稻产
业技术体系里的科学家就有 100 多位。
原中国水稻研究所副所长黄发松研究员表示,国家越来越重视水稻科研,全国各地水
稻研究院所蓬勃发展。“年轻一代科研工作者成长很快,他们中很多都是袁先生的学生,已
经成为杂交稻育种攻关和科研的中坚力量。”
“书本知识很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书本上种不出水稻,电脑上面也种不出水
稻,只有在试验田里面才能长出我所希望的水稻。”袁隆平曾这样鼓励同学们。
他在给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的同学们的回信中,分享了自己成功的秘诀——
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栽培生理生态室主任李建武是一名“85 后”科研工作
者。为了落实袁院士半年前布置的任务,他和同事们计划在湖南省内外的 10 多个地点开展
双季亩产 3000 斤攻关。“干农业虽然很苦很累,但袁院士一生的执着与坚守,会激励更多
年轻人投身杂交水稻事业,进一步发扬光大。”
“有人说我是洞庭湖的老麻雀,但我更愿意做太平洋上的海鸥,让杂交水稻技术越过
重洋。”在讲述自己的杂交水稻梦时,袁隆平院士的话语让人难忘。
为了造福更多人,一粒种子的事业正在加速推进。
杂交稻今后如何发展?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负责人表示,一方面要继续追求高产,
通过现代育种技术,挖掘高光效育种材料,不断释放品种潜力。另一方面注重品质改善,
更加注重稻米适口性,满足人们新需求。
下一步,我国将加强水稻(包括杂交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大力支持水稻育种
研发,通过突破现代生物技术,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
结合,驱动现代育种技术快速升级迭代,持续培育突破性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打通
创新链和产业链。
“看准目标,怀揣理想,坚持不懈,袁先生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中国工程
院副院长邓秀新院士说,我们要秉承他心系人民,在科研道路上永不放弃、不断追求的精
神,努力工作,为国家粮食安全、人民幸福生活作出更大贡献。
“袁爷爷,我会好好吃饭”……社交媒体上,很多网友如此留言。
粒粒皆辛苦,珍惜每一粒粮食,或许正是每一个普通人,向立志让人们“永远都不用
再饿肚子”的袁爷爷,表达的最真挚的敬意。(记者于文静、张泉、白田田、许舜达、陈凯
姿)
缅怀“稻田守望者”,勇做“时代追梦人”
发稿时间:2021-05-23 10:17:00
作者:韦丰 来源: 中国青年网
风起稻菽千重浪,巨星陨落人间悲。“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
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
2021 年 5 月 22 日 13 时 07 分在长沙逝世,享年 91 岁。
仓廪实,天下安。对于这样的“国之大者”,袁隆平不仅“心中有数”,更是“手中有
术”。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从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到成功
研究出了“二系法”杂交水稻,再到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
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袁隆平被称为“英雄”,当之无愧、实至名归。
英雄,从来都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袁隆平身上熠熠发光的,是科学报国的家国情怀,
是奉献为民的担当精神,是潜心攻关的学术风范。作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
优势的科学家,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被西方专家称为“东方魔稻”,让亿万中国人吃饱
了饭。如今,杂交水稻已推广到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美国、巴西等国家和
地区,年种植面积达 800 万公顷。袁隆平曾说过“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从“言”到“行”,“杂交水稻之父”用真真切切的成果让梦想照进了现实。
“人间万事出艰辛”,一切美好梦想的实现,都需要付出不懈的艰苦努力。对于这个朴
素道理,袁隆平笃信无疑,更身体力行。他曾说自己有两个梦,“第一个就是禾下乘凉梦,
梦见我这个试验田的水稻啊,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呢,有花生米那
么大,我就坐在我的稻穗下乘凉;第二个梦,就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梦想与现实之间
并不遥远,奋斗是达成的唯一路径:他让脚底走遍田间地头,以攻关抢占科研高地,用汗
水取得瞩目成就……时代在进步,袁隆平也从未止步。他从水田到沙漠再到盐碱地,直到
走出国门,去实现让更多人“吃上饭,吃饱饭”的毕生梦想。作为一个“稻田守望者”,袁
隆平播撒着生命的希望,更收获着精神的富足。也正是因为这种精神的存在,使得此刻的
我们更加缅怀袁隆平。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国士如灯,照亮前程。中国有一个袁隆平,无疑是这个时代的
幸运。人们真正需要的,其实是这股精神的延续。“两弹元勋”邓稼先、“敢医敢言”钟南
山、“天眼之父”南怀仁、“英雄无言”张富清……回溯我们这个国家波澜壮阔的奋斗史,
会发现一代代坚守者、奉献者和牺牲者撑起了共和国的脊梁,也激励引领着无数后辈紧随
他们的步伐接力奋斗。这些凡人英雄所闪耀的光芒,照亮的是一个大国筑梦圆梦的历史征
程。对于后来者而言,前人的故事值得铭记,奋斗的精神必须赓续。
缅怀“稻田守望者”,去做“时代追梦人”。时间的逻辑,是要在“新”与“老”之间
完成接力,从而推动历史往前发展。今天的中国,每天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
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就要求更多的年轻人在各自
的领域完成一番业绩,以追梦的姿态在新时代田野上留下自己的丰硕成果。袁隆平还曾打
趣自己是个“90 后”,要一直搞到“百零后”。青春无限,风光正好,有梦想就有目标,有
希冀才会奋斗。广大青年,自当从袁老身上领悟出一番“追梦”与“奋斗”的价值,在生
命力最旺盛的日子里,像水稻一样,向着心中的梦想不断拔节成长,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大
地。拥有这样的奋斗观,不啻是对袁隆平在天之灵的最好告慰。(韦丰)责任编辑:何洌
千里稻香 不朽丰碑
发布时间: 05-2305:21 中国青年网官方帐号
让中国人端上饭碗、端牢饭碗,解决亿万人民的口粮问题,使中华民族得以繁盛兴
旺,奋斗一生的袁隆平,值得中国人民永远怀念。
5 月 22 日,91 岁的“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
隆平,在长沙与世长辞。此时,正是小满时节,在北方,早稻结穗,籽粒渐盈,在南方,
夏收夏种,一派繁忙。华夏大地,飘香的稻穗凝结着袁隆平的汗水与心血,广袤的稻田为
袁隆平矗立起光辉的丰碑。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
种优势的科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
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
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袁隆平对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功绩
永载史册,他身上所具有的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以及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激励着后
人继续前行。
袁隆平有志气,学生时代就立下学农的志向。手植一穗稻,自此无饥馑。他童年曾
受过民族屈辱和苦难,困难时期亲眼见过群众饱受饥饿折磨,他说:“这么大一个国家,如
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我要为让中国人吃饱饭而奋斗!”为了党和
人民的事业,袁隆平矢志不渝、百折不挠,扎根在稻田间,毕生致力于这个千百年来中国
人心中最朴素的愿望。如今,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已成为现实,中国人牢牢端稳中国
碗,中国碗里装满中国粮。
袁隆平有骨气,不仅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也为中国人赢得荣誉和尊严。美国、日本
等国,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开始投入大笔资金、设备,研究杂交水稻的培育,多年未见成
果。袁隆平坚信“外国人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经过长期努力,袁隆
平终于打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突破口,让粮食亩产量开始发生质的飞跃。面对美国经济学家
“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他带领科研团队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无怨无悔、顽强拼搏,
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超级稻亩产目标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又一次次向着更高
的目标进军。
袁隆平有底气,他尊重自然,相信科学,敢于创新、坚持实践,大胆地想,勇敢地
试,把论文写在稻田里。除了已经实现的高产、更高产的杂交稻“禾下乘凉梦”,袁隆平的
第二个梦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让杂交稻为世界的粮食安全和世界和平做出贡献。现在,
杂交水稻已经推广种植和引进试种到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种植面积达 800 万公顷。从
家国情怀到天下大同,袁隆平曾说,全世界有一亿六千万公顷的稻田,如果其中有一半稻
田是杂交稻,每公顷增产两吨算,可以增产一亿六千万吨粮食,可以多养四到五亿人。
袁隆平一辈子赤子之心不改,始终是一位“稻田守望者”。他淡泊名利,朴实无华,
获得了各种证书和奖章,但却没有被荣誉堆得高高在上,而始终坚持在一线做科研。他从
没有想过要过奢华的生活,对物质享受看得很淡,生活简简单单。他说自己还是“90 后”,
始终都还在努力使梦想成真,勉励青年追求真理,提醒年轻人谨记“丰年不忘饥苦,富岁
当思节约”,养成爱惜粮食、厉行节约的良好习惯。
热情生活,热爱实践;勇于创新,甘耐寂寞;坚持不懈,执着追求;挑战自我,永
不满足;团结协作,乐观豁达……袁隆平为人们带来了粮食的丰足,也带来了精神的力量,
他那直率的言语、和蔼的笑容,让人们总是觉得他“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人生最后的时间里,袁隆平依然还在一线关注科研创新,入院后
仍在时时刻刻关心他的稻子长得好不好。带着梦的“种子”,袁隆平化作“夜空里最亮的星”,
将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后来人。
千里稻香,不朽丰碑。今日神州,风吹稻菽千重浪,正是对追梦人的最好告慰。长
沙街头,许多市民在雨中自发为袁隆平送最后一程,大江南北,无数群众以各种方式追悼
缅怀,道一声“袁老一路走好”。
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会永远把他记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