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数与因数》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为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
的第 1 课——《倍数与因数》。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
数的四则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倍数与因数》一课主要
利用乘法引导学生认识倍数与因数,让学生根据现实情境列出乘法算
式,利用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也是让学生运
用乘除法的知识,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学情分析
“倍数与因数”一课可以采用自学、合作讨论为主的启发式教学
法。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探索
新知,利用观察、比较的等学习方法,感受、理解倍数与因数的联系。
建议思考的问题
1.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民主、互动的合作学习。
2.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乐于钻研,勇于尝试的精神,
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案例描述
“餐桌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我镇实施以来,我校全体师生积极响
应号召,在原有“学、交、练、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更加
注重学生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民主、互动的合作
学习放在课堂教学的首位,合作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相对
封闭的教学状态,开放、生动、多样、平等的上课方式,更得学生的
欢迎。现在在孩子们的眼里,课堂俨然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能让他
们充分展现自己,学生非常喜欢。
《倍数与因数》是一节理论性较强,内容相对较抽象的数学课。
在学习之前,我一直担心学生分不清倍数、因数的概念,理解不了倍
数与因数的关系。我思前想后地琢磨了很久,有个念头在脑子里一直
停留——让学生来当这节课的主角,看看效果会如何?最终,我就这
么决定了。
开始上课了,我首先以谈话的方式导入了新课,激起学生学习的
欲望。通过组织学生完成以下自学任务(教材第 31 页):
(1)仔细观察主题图,自主读题,算一算两班各有多少人。
(2)自学“认一认”内容。
(3)根据算式 5×7=35,说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
个数的因数?
初步体验“倍数”、“因数”的概念及联系。学生带着任务学习,信心
十足,汇报时也比较精彩。
生 1:通过自学“认一认”,我知道了 36 是 9 和 4 的倍数,9 和 4 是
36 的因数。生 2 :我觉得两个因数(乘数)是乘积的因数,乘积是
两个乘数的倍数。
我顺势点拨: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若
a×b=c(a、b、c 均为不等于 0 的自然数),那么 a 和 b 是 c 的因数,c
是 a 和 b 的倍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独立存在。学生借
助乘法算式很快理解了“倍数”与“因数”。
合作学习是“餐桌式”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的小组
交流任务是:探索找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要求:(1)组员根据算式 2×5=10,轮流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
谁的倍数。
(2)组长组织组员结合 2×5=10 总结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由于以前的小组讨论时经常出现不发言的同学,小组合作学习形
式有,但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本次合作学习之前,我对
组长提出了要求:1、按照老师的要求逐一完成,保证每一个组员都
能参与,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予以帮助,归纳出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实行“小组竞争制”,对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好的小组加分,鼓励。
评选本节课表现最棒的小组。
讨论开始了,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有些学困生不愿意发
言,这时不光小组长急了,其他组员也不停地暗示、帮助他们,他们
似乎害怕影响了整个小组,最终也参与了合作学习。通过大家督促、
帮助的方式让他们参与了合作学习,他们是有收获的。相信迈出了这
一步之后,他们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主动。
从当堂训练、测评结果来看,学生发言踊跃,知识掌握扎实,出
乎意料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利
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数感。在探索与发现
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乐于钻研,勇于尝试的精神,增强学习数学的自
信心。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
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关注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选择,充分体
现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我尽量的少“帮助”学生总结,多让他们
说自己的想法,后来发现这样做是对的。我们教师应注意个人的言行,
课堂上巧妙运用语言,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回答进
行多元化的评价,从而使学生爱上数学课。同时,还要注意适时点拨,
及时引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