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教科书第 77-78 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估计不规则的图形面积的大小,能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一些不
规则图形的面积,掌握数方格的顺序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借助方格图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在估算面积的过程中,体验解
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和估算习惯,体验估算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利用方格图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
教学难点:估算的习惯和方法的选择。
教具:所学过的基本图形,电脑课件,树叶若干片,方格纸两张。
学具:两张方格纸、尺子。
教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谁能说说怎样计算组合
图形的面积?
生:回忆并做答。(用分割与添补的方法)
师: 分割与添补后出现的都是些什么图形?
生:回答。(以前所学的基本图形)
师:以前我们都学过哪些基本图形?
生:回答。(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来展示以前所学的基本图形并强调这些图形
都是规则图形)
课件出示树叶、冰激凌、手掌印等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后提问:通过观
察,你发现什么?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形都是不规则图形师:现实生活中有大量
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如何计算这些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
通过成长的脚印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成长的脚印)
二、探究新知
(出示‚小华的脚印)这是一张千年之际出生的婴儿小华的脚印的图片,怎样才能知道这个
脚印的面积有多少呢?
(一)、参与探索,经历新知
1、自己先独立进行估计,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2、全班交流:
(1)说明估计的结果及过程
(2)数方格的方法验证估计值
(3)师:大家都是用数方格的方法估计的,还有没有其他的估算法呢?
引导学生把图形看成了近似的已学图形,根据图形的面积公式,算出面积
①:把这个脚印看成了近似的长方形,长 6 厘米,宽 3 厘米,所以面积是
3×6=18 cm2。
引导学生在黑板的图形中边画边讲
②: 看成梯形,上底上 2 厘米,下底上 7 厘米,高是 7 厘米,
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即(2+3)×7÷2=17.5( cm2)。
师: 回顾下刚才大家都用了一个什么方法。
(预设)生 1:我们用了数一数的方法。
生 2:我们把这个脚印看成一个近似的图形进行计算。
3、出示小华两岁时的脚印,学生运用刚才的方法估计面积。
4、小华 11 岁时的脚印面积会多大呢?你先猜测一下。
师:猜测的结果各不相同,我们班的孩子大都 11、12 岁,和 11 岁的小华的脚印面积相
差不大,我们就估一估自己脚印的面积,再来猜测小华脚印的面积。
学生拿出事先采集好的脚印样本进行估算。
师小结: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们的脚印面积在不断增大,相信同学们收获的知识也会越
来越多。
三、拓展训练
1、估算第 78 页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课件依次出示)
(1)学生独立进行估计:
(2)交流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估计的。
2、估算课件中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3、估算手掌的面积:
(1)师:每估一估自己手掌的面积:
(2)学生合作估算并在方格纸上验证:(学生在此环节开展好帮差活动)
(3)展示汇报:(师:我们在认识平方分米时,说手掌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小精
六、总结提升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体会?说来听听。
板书设计:
成 长 的 脚 印 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算:
刚出生 17 平方厘米左右 1、借助方格图数一数。
2 岁时 25 平方厘米左右 2、把它看成一个近似的规则图形
11 岁时
教学反思
在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将接触到大量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根据标准的要求,让学
生掌握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解决实
际问题能力的一个方面。本课时的教学正是为学生顺利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而展开的。
以前的教材中,并没有安排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可不规则图形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却随
处可见,因此北师大版教材就把这一内容编入教科书中,要求学生掌握估计、计算不规则图
形的面积,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也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成
长的脚印》就是这一领域的一个内容。
这节课的重点是掌握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如何转化为近似的基本
图形。在讲这节课之前,我一直觉得这节课很难教,学生应该很难理解如何近似的看成基本
图。但是,结果出乎意料,学生理解掌握得不错,能够把不规则图形近似确定成基本图形,
然后再计算。
首先,在课题引入时,先复习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可通过“分割”或“添补”的方
法,转化为已学过图形的面积,再计算。强化学生“分割”和“添补”图形的能力,为估算不规
则图形的面积做铺垫。然后,通过课件展示几幅不规则的图形(如:树叶、冰激凌、布娃娃
等等),让学生通过观察,说出他们的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与以前学过的图形相
比较,让学生通过对比,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图形都是不规则图形。最后,谈话引入新课:
其实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类似这样的不规则图形,如何估算这些图形的面积呢?这一节课,我
们将共同探讨这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有目的的学习,并知道学习估算不规则图形
面积的重要性,这样他们学得更投入、更有热情!
在探索新知时,先出示“成长的脚印”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算出
“脚印”的面积,再让他们小组交流讨论,最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估算过程和思每个孩子都经
历过婴儿时代,可现在回过头去看自己刚出生时的脚印,都觉得小得不可思议。从而怀着兴
奋而好奇的心情开始了本课的探究:小华出生时脚印的面积约是多少?在这样的情境中,学
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被激发了上来,都积极投入地去寻找比较合适的方法来正确估算脚印这不
规则图形的面积。因而得到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有的用数格子的;有的把脚印看作近似的
长方形再来计算;有的看作近似的梯形来计算;有的看作近似的三角形再来计算……虽然方
法各异,结果也有误差,但孩子的思维是处于被激活的状态。有的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的同
学为了使结果更精确一点,居然以半格为一个单位认真的数着,结果精确到十分位。这样,
在孩子们积极主动的探索下,轻松的达到了教学目标。所以在探究小华 2 岁时的脚印面积是
多少时,就不再有悬念了,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在授课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训
练,使之流畅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与思路。我在教学时还是有些急躁,抢学
生的话说,语言还不够精炼。
五年级上册数学
《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及反思
弟兄山中心校
曲纪秀
2011 年 9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