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唐厝小学 李婉金
教材及学情分析:
《体积与容积》是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41 页至
42 页的内容。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
的特点和表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是进一步学
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的
重要载体。
体积与容积是两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一个
全新的概念。体积的概念初步建立是学生空间概念的一次飞
跃。其实在生活中,学生经常遇到物体占有空间的事例,他
们不会用体积来说明,而是用“占位置”描述。从学生的认
知水平来看,这部分内容从平面到空间,知识跨度大,难度
高,学生难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与容积的实
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操作、交流中,理解体积与容积之
间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比较、
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
数学的兴趣,并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体积与容积的联系与区别
教具准备:一大一小的电池,矿泉水瓶,保温瓶
学具准备:一个量杯和一个水煮蛋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认识物体占空间)
1、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在洗头的时候,脸盆里倒满
水,当头栽到脸盆时,水会流出来。这是为什么?
2、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日子?
师说明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和空间(板书:物体占空
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占空间”,让学生
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体
现新课标“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理念。】
二、实验探究(认识物体占空间有大有小)
1、用眼睛就能分辨出大小(一大一小的两个电池)
①出示两个电池,说明物体占空间有大有小。(板书:
大小)
②引出体积概念:在数学里,物体所占空间大小,叫做
物体的体积。
③举例说明物体的体积。
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如粉笔占有一定的空
间,它占空间的大小,就是粉笔的体积。同学们能再举例说
明吗?
2、用眼睛分辨不出大小
①请同学想想,如何比较今天带的鸡蛋的体积大小?
讨论确定测量体积的实验方法。
②小组实验,比一比小组里谁的鸡蛋更大一些。
③汇报实验结果。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学生深刻感受物体占有一定空
间,而且所占空间有大有小,感知体积的实际含义,学会比
较体积相关不大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三、自主探究(认识容器的容积)
出示矿泉水瓶、茶叶盒、墨水瓶
1、让学生按照体积由大到小顺序排列
并让学生说说这些东西的作用。
2、感知容器
它们都能用来装东西,像这种能容纳物品的器具,叫容
器。(板书:容器)
3、感知容积
如果矿泉水瓶装满水,水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这个茶
叶盒,它所能容纳茶叶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你能从生活
中再举例说明?(板书:容纳物体的体积)
总结一下,什么是容器的容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它的体积。(板书:就是
它的体积)
4、比较容积相近的容器大小
一个矿泉水瓶,一个保温瓶、
设计一个实验(一个装满水倒入另一个)
【设计意图:学生在正确理解体积的概念的基础上,借
助直观的大小不同的瓶子等生活用品,让学生理解容积的概
念。】
四、概括小结(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今天学习了两个概念:体积与容积(板书:体积与容积)
引导学生发现:一般情况下,物体的容积比体积小。
【设计意图:学生在正确理解体积的概念的基础上,借
助直观的大小不同的瓶子等生活用品,让学生理解容积的概
念。】
五、综合应用(提高认识)
1、书本 42 页插图。
看清图意,他们都是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成的,你能
判断谁搭的长方体体积的大吗?
2、练一练第 1 题
一团橡皮泥,小明第一次捏成长方体,第二次捏成球,
捏成的两个物体哪个体积大?为什么?
3、第 2 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从不同的方面,运用不同的知
识进行解释。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体积”、“容积”
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这两概念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
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体
积和容积形成表象,并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实际体验了体积
和容积的实际意义。整节课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
操作、亲身体验、充分感受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