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导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导学案

ID:695928

大小:164.53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5-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图形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数学好玩》中的《图形中的规律》。 【教学课题】 图形中的规律 【教材分析】 《图形中的规律》作为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以数学活动为线索安排教材内容,充分体现 学生自主活动、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因而在本节活动设计中,教材通过让学生 用小棒操作、列表、观察与发现、交流与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图形规律的 活动中,体验探究的方式和方法,积累探究的经验与感受,享受数学活动所带来的学习乐趣。 【教学方法】 引导学进行观察总结,知识的迁移法;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发 现,分析证明规律;讨论概括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摆小棒的直观操作图形,多种角度观察和寻找关系,尝试找出图形中规律。 2、通过观察活动中发现点阵中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抽 象概括能力。 3、在不断的操作观察、观察、讨论、概括和验证的数学活动,探索出一些简单的图形中 拼摆规律,获得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重点】: 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初步体会寻找图形中规律的一般方法。 【学习难点】 学生自己用语言描述自己探究发现的过程,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习准备】 课前预习,动手摆一摆,多媒体课件、练习设计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课件,找一找两组图形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引出课题:图形中的规律 二、组织探究,构建认识 (一)初识分开摆三角形的规律 看大屏幕上的三角形抢答: 摆一个独立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 两个呢?三个呢?10 个呢?n 个呢? 理解“3n”的意义。 小结:三角形个数在增加,所用小棒的根数也跟着相应的增加。 认识新的摆法:除了这样独立摆三角形外,还可以这样摆三角形:课件出示连续摆的三 角形。 质疑:这样和前面的摆法有什么不同? 小结导入新课:小棒的根数是不是真的少了呢?像这样连续摆的三角形个数和小棒根数 之间又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呢?今天我们就共同做一次探究活动,探究图形中的规律。(板书课 题) (二)探究连着摆三角形的规律 1、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研究它们之间的规律? 小结研究规律的方法 2、大屏幕出示小组探究活动的要求: 动手操作的要求: (1)照着 的样子,摆连续的三角形。 (2)从摆第一个三角形开始,就摆一个记录一次,寻找三角形个数和小棒根数之间的关 系。 (3)当发现了规律后就来推算一下摆 10 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 (4)小组合作,一人填表,一人摆一摆,大家观察讨论。 摆成的图形(草图) 三角形 个数 小 棒 根 数 小棒根数(列算式) 1 2 3 4 ...... ...... 10 发现规律 n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摆一摆,填一填。老师参与各个小组进行指导。 4、各个小组反馈交流: 预设一:在第一个三角形的基础上,每多摆一个三角形就增加 2 根小棒。 ①本组一名同学展示表格并讲解,一名学生随机在黑板上摆出相应的图形。 ②当摆到第二个连续的三角形时,教师追问:小棒怎样变成 5 根?在摆第二个三角形时 增加了几根小棒? ③摆到第三四个三角形同样追问:小棒又增加了几根?教师板书算式。 你发现了什么? ④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和描述规律:连续三角形每多摆一个三角形就增加 2 根小棒。 ⑤简化算式,并理解算式中各数字及算式的含义,并将三角形个数与小棒根数对应起来。 ⑥用同样的方法验证规律:如果摆 10 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可以怎样列式? 计算, 并摆小棒验证结果。 ⑦小结发现规律的方法:摆一摆数一数或其它。 预设二:第一个三角形的由 1 根小棒增加 2 根组成,每增加一个三角形就增加 2 根小棒, ①学生分工介绍、摆图形,展示摆的过程和所得规律。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板书算式 1 +2+2+2…… ②将算式简化乘 1+2×10,理解算式中各数字及算式的含义。重申发现的规律。 ③引导用此方法验证规律。 ④小结这种发现规律的方法。 预设三:将第二个独立三角形与第一个三角形连接,去掉共用的一根小棒,同样得到每 增加一个三角形就增加 2 根小棒。 ①学生分工介绍表格并摆小棒。重点展示出将两个独立的三角形连起来,有共用的边, 因此在共用边的位置上多余一根小棒,需要去掉,即先用 3 根,去掉多余的一根,只用两根, 也就是增加一个三角形,只需增加 2 根小棒。 ②学生讲解和展示过程中,教师适时追问:为什么减去 1?摆第三个三角形时为什么减 去 2? ③引导学生的观察不同数量三角形及其小棒根数的关系。 ④与前面方法得到的规律比较 ⑤用此方法推算 10 个三角形需要小棒的根数,理解算式并验证。 ⑥回顾发现规律的该方法。 (三)探究点阵中的规律 1、探究一组正方形点阵的规律。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数学家们当年研究的点阵图,边看边说出各个点阵的点子数。 (依次出示前四个正方形点阵图,并逐步引导学生想像、猜测:下一个点阵图会是什么样子 呢?) 生:第一个是 1 个点;第二个是 4 个点; 师:在心里想第三个、第四个点阵图是什么样子。(示图)与你的想像一样吗? 生 1:一样。就是 9 个点。 生 2:我知道第四个点阵有 16 个点,肯定是的。 (随着点阵图的依次出现,学生的思维逐渐活跃,当第三个点阵图出现的时候,学生不用数, 已经忍不住地说出了点数。说明学生已经发现了这组正方形点阵中的规律。但这时,教师没 有急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是给学生留出了完善自己想法的时间,同时也暗示学生: 规律的呈现不能依靠一个或几个图形来归纳,应该有耐心地继续自己的观察活动。) 师:除了能说出各个点阵的点数之外,仔细观察点阵图:你们还有什么其它的发现? 生 1:第一个点阵是 1 个点,其余的都是正方形的。 生 2:我发现从第一个图开始点子数分别是加 3、加 5、加 7。 生 3:我发现它们的点子数能写成 1×1、2×2、3×3、4×4。 师:你们真了不起!这种形状的点阵就是正方形点阵,大家不但用数字表示每个点阵的点数, 还能用算式来表示这组点阵的规律。根据刚才发现的规律,想一想:第五个点阵是什么样子 呢?自己画出来,并用算式表示点数。 (学生活动:独立画出第五个 5×5 的点阵图,全班交流。) 师:照这样的规律继续画下去,第 9 个点阵的点数如何用算式来表示?第 100 个呢?第 n 个 呢?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生:第九个点阵表示为 9×9; 第 100 个点阵表示为 100×100; 第 n 个点阵就表示为 n×n。 (结合发现的规律,引导学生逐步完善自己的想法,建立总结正方形点阵规律的模型。) 师:那么你们觉得每个正方形点阵的点子总数与什么有关系?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生 1:点子总数与正方形点阵每一排的点子数有关系。 生 2:就是边长乘边长。 生 3:还与是第几个有关系,第一个就是 1×1,第二个就是 2×2,第三个就是 3×3,一直这 样数下去。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使得初步的形象感知得到提升) 师:说得真好!每个正方形点阵的点子总数可以看作是一个相同数字相乘的积,这个数字与 点阵的序号有关,与每个正方形点阵每排的点子数也有关系。 2、同一个点阵的不同划分中的规律。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一组正方形点阵中隐含的规律,那么对于同一个点阵来说,如果划分的 方法不同,所呈现的规律也就不同。 请大家仔细观察第五个正方形点阵中点的划分方法,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与同桌交流你的想 法。 生 1:我发现都是用折线分开的。 生 2:我发现从短的线开始,每条线内的点分别是 1、3、5、7、9。 师:大家的发现真不少!那如果把每条线所包围的点子数记下来,如何用算式来表示? 学生汇报: 第一条线: 1 = 1; 第二条线: 1+3 = 4; 第三条线: 1+3+5 = 9; 第四条线: 1+3+5+7 = 16; 师:你们觉得这组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 1:一个算式比一个算式多加一个数。 生 2:它们的得数正好是刚才那一排点阵的点子数。 生 3:都是连续的奇数在相加。 师:是从几开始的连续奇数呢? 生:是从 1 开始的连续奇数在相加。 师:如果按这样的划分方法划分第六个正方形点阵,它的点数该如何用算式来表示? 生:1+3+5+7+9+11 = 36。 师:刚才我们是把这个 5×5 的正方形点阵用折线进行了划分,你们还有哪些不同的划分的方 法?如何用算式表示?在小组内研究一下。 学生汇报: 生 1:我们是用横线划分的,算式是:5+5+5+5+5+5 = 25。 生 2:还可以用竖线划分,算式也是:5+5+5+5+5+5 = 25。 生 3:这些都可以写成是 5×5 = 25。 生 4:我们的方法不一样。我们是用斜线划分的,用算式表示就是 1+2+3+4+5+4+3+2 +1。 师:这种划分方法有新意!仔细观察这个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 1:算式里最大的数是 5。 生 2:这个算式是从 1 开始加到 5 再加回到 1。 生 3:这个算式的两边是对称的,5 在中间。 生 4:这个点阵的点数是就中间那个数字 5 乘 5 的积。 师:照这样的规律类推,第六个正方形点阵的点数如何表示?第 9 个呢?第 n 个呢? 生 1:第六个点阵的点数是 1+2+3+4+5+6+5+4+3+2+1。 生 2:第九个点阵的点数是 1+2+3+4+5+6+7+8++9+8+7+6+5+4+3+2+1。 生 3:第 n 个点阵的点数是……,我说不完。 师:说不完,我们可以借助什么来表示? 生:用省略号,这样表示:1+2+3+……+n+……+3+2+1。 师:你太聪明了,帮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谢谢你。 (在这里让学生寻找正方形点阵的不同划分方法,把教材分散处理的关于正方形点阵的不同 划分方法集中探究,便于学生思维的延续和拓展,不至于出现思维上的断层。这样设计既符 合学生的探究心理和学习习惯,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空间,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还用另一种方式解读了“练一练”中的第一题。培养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总结 概括规律的能力。) 三、应用规律,概括提升 出示课件:聪明屋 第一关:有关点阵的知识 第二关:有关摆三角形的规律 小结:通过刚才我们的研究,你认为当许多图形排列在一起时,我们应如何去寻找规律? (我们要从最简单的图形开始,摆一摆,数一数,记一记,从中观察寻找其规律) 四、综合运用,陶冶情操 出示:请你欣赏———数学美 五、课堂总结 在今天的实践活动中你有哪些收获? 六、板书: 图形中的规律 摆三角形 点阵中的规律 三角形小棒的根数:2n+1 1 = 1*1=1=1 4=2*2=1 + 3=1+2+1 9=3*3=1+3+5 =1+2+3+2+1 16=4*4=1 + 3 + 5 + 7=1+2+3+4+3+2+1 【教材反思】 我执教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之后的综合实践活动《图形中的规律》。图形中 的规律这个专题旨在让学生经历一个直观操作、探索发现的过程,体验发现规律的方法,对 于具体所涉及到的规律是什么,在此不作具体要求。 回顾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核心活动就是让学生动手摆连续的三角形。课堂上,以学生熟 悉的用小棒摆三角形为思维起点,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摆连续 的三角形,并边摆边填写表格,其中就隐含着图形中的规律,学生有图可依、有表可据;要 求他们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通过数图中小棒的根数和看表中数据的规律,这一环节看 似简单操作,但学生的摆、填、数、看中有思考,是规律悟出的基础,我以为不应因满足于 得出答案而过早地将具体的规律抽象化,这样的经历是不可或缺的。于是我又组织学生在汇 报时重现发现规律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在黑板上亲自摆一摆,一边摆一边说,一边记录数字。 图形、数形的结合,使学生很快就发现了规律,这就将其过程开放化了,让大家看到的是完 整的过程,学生们不仅发现了规律,也共享了方法,将抽象的结论具体化,学生的汇报操作 就代替了老师枯燥的讲解,而且让学生对发现规律的方法和规律一目了然,虽然这个过程很 慢,但是很有必要,这是展示学生学习个性的过程,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也是学生互相学习 的过程,更为学生积累学习方法奠定了基础,将全体学生的思考由感性引向了深刻、理性。

资料: 6197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