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星期日的安排导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星期日的安排导学案

ID:695954

大小:97.58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5-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星期日的安排》 ◆ 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 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 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 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 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 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 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 ◆ 思路说明 利用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出示一个具体的“星期日的安排”,通过星 期日三种形式的安排,引出了问题。然后围绕提出的“留在家中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 几?”展开讨论和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既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又 培养了学生对新知识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转变了角色。新课程认为学生是数 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经历知 识形成的过程,而不是机械地告诉学生。如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通过让学生独立计算、 比较、讨论,亲身体验到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交流中吸取其他同学的好方法。 ◆ 教材分析 在三年级下学期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加减法,在本册教材中,学生又学习 了倍数与因数以及分数的再认识等,学生理解、掌握了这些知识后,则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 了很好的基础。本课时学习的重点是分数的混合运算,教材利用“星期日的安排”的故事情 景,逐步引出分数的混合运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探究算式运算的过程,理解分数混 合运算的基本方法。 ◆ 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借助直观图,了解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加 法的运算律对分数同样适用。 (2)会根据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运算律正确进行分数的有关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进一步体会分数加减法 在生活中的应用。 2.目标解析: 本节课是分数加减法的第三课时,因为前面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以及应用异分母加 减的知识,因此,大多数学生对这一类型的加减法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方法,基 于此,在教学中应将加减运算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借助直观图,了解整数加减混合 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加法的运算律对分数同样适用。会根据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运 算律正确进行分数的有关计算。在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同时,更侧重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也就是让学生在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理解分数中的剩余问题。 ◆ 课前准备 科大讯飞“智慧课堂”,PowerPoint 多媒体投影。 ◆ 课时安排 1 课时 ◆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 123-28+42 29+(105-28) 84+27+16 13+36+64 152-27-73 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加减是同一级运算,运算顺序是从( )往( )依次计算,有括号的先 算( )里面的。 16.8-2.7+3.2 24.6+(5.2-2.3) 3.5+1.2+6.5 1.3+4.2+5.8 19.6-3.1-6.9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加减是同一级运算,运算顺序是从( )往( )依次计算,有括号的先算 ( )里面的。 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完全一样的,整数加减法的交换律、结合 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双休日你们都在干什么?揭示课题并板书:星期日的安排。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揭示课题。 预设师生活动: 生:去爷爷奶奶家、去同学家、在家看书、看电视、看弟弟妹妹…… 师:老师通过一次调查了解到我们班同学星期日的活动安排,你想知道大家都在干什么 吗? 生:(兴趣极浓,大声回答)想知道。 三、启发思考、探索新知。 1、活动一:学生独立感知问题情景,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课件:男女生星期日活动安排表。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能体出什么数学问题? 2、活动二:你能画图表示出这些信息吗? 3、引导参与,探究怎样列出算式? 师:同学们,如果要计算留在家中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怎么列算式呢?分别 写出男生和女生的算式。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围绕总数“1”的问题进行交流,教师归纳小结,明确算式的算理。 师:把全班学生看作整体“1”,并作为总数进入运算。 今天这一节课就要来探索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四、协作交流 4、活动三:自主探索,具体的运算过程。 师:试一试如何计算?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3)汇报。 师:刚才有很多同学汇报了他们的探索过程,那么为什么同样的算式,计算过程不一样, 是不是都正确呢? (4)小组讨论:这几种算法对吗?各有什么特点? (5)全班交流。(围绕运算过程进行交流。) 教师归纳小结,明晰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 一样。 5、解决问题:算一算,留在家中的女生人数占女生总数的几分之几?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3)讨论分数混合运算的算理。 (4)师小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主要有以下两种计算方法:一是先将所有的分数 全部通分,再进行计算的;二是先根据需进行部分的通分。这两种方法哪种合适,则需要根 据具体的算式特点来确定的。 6、试算: 4 9 + 1 4 + 5 9 (1)找学生板演。 (2)讨论两种算法的不同之处。 教师小结: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课后练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 3 + 1 6 + 2 5 7 8 - 3 5 - 1 8 1 2 +(5 6 - 3 4 ) 提问: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具体运算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2、一个人一天中大约有 1 3 的时间学习和工作, 1 8 的时间用餐, 1 6 的时间参加文娱或体 育活动,剩下的时间睡觉。每天的睡眠时间约占一天时间的几分之几? 3、笑笑和爸爸登山,用 20 分钟走完了全程的 2 5 ,又用了 25 分钟走了全程的一半,最后 用 5 分钟登上了山顶。请你先画图表示笑笑和爸爸登山的过程,再解决下面的问题。 (1)他们前 45 分钟共走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2)最后 5 分钟走的路程是全程的几分之几? 4、一瓶果汁,淘气分四次喝完。第一次喝了这瓶果汁的 1 6 ,然后加满水;第二次喝了一 瓶的 1 3 ,然后再加满水;第三次喝了半瓶,又加满水;第四次一饮而尽。淘气喝的果汁 多还是水多?你是怎么想的? 五、总结提高: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那些数学知识? ◆ 教学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运用分数计算的方法来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本节 课教学中教师除了落实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外,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 在独立计算、比较、讨论中,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体会到数学学习 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课一开始,教师通过本班 学生“星期日安排”情景,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为基本模 式展开的。教师不仅让学生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 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 的信心。 3、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 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的。”根据这一理念,教师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认知 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独立计算、观察、交流、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 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例如具体的运算过程,教师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如何机械地记忆, 而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中感悟,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通过让学生独立计算、 比较、讨论,亲身体验到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交流中吸取其他同学的好方法。

资料: 6197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