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教学预案
漳州市实验小学 周慧娜
教学内容:新人教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P27-29 )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和归纳,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2、 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3、 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力,学会 有
序观察,分类比较等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长方体教具、框架
学生准备:
搜集生活中的长方体的相关图片材料、长方体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老师说图形的特征,你们猜一猜可能是什么图形?
(它是有 4 条边围成的平面图形,有 4 个角是直角。)
哪个同学能像老师一样描述一个图形的特征,让大家猜你说的是什么图形。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出示可能的图形)
2、出现的这几个图形都是平面图形,老师桌上的物体还是平面图形吗?
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3、(出示几个长方体物体)
为什么说这些物体是长方体?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认识长方体。
二、探索新知
1、拿出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面。
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长方体的棱。
(用直尺放在棱上比一比,我们能发现长方体的棱是可以度量的线段)
长方体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
2、刚刚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现在请同学们与同桌合作,先仔细 观
察长方体的面,看看有什么发现,并把你们的发现填在表格 1 中。(课件出示 表格
1 以及实验要求)
3、长方体面的特征(学生回答后课件展示长方体面的特征)
(1) 长方体有几个面?谁来数给大家看,怎么数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长方体有 6 个面;
按照长方体面的位置数: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下面。
与前面相对的面是后面,前面和后面就是长方体一组相对的面。
长方体有几组相对的面?
(2) 长方体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长方体 6 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3) 分组量一量长方体前后面、左右面、上下面的长和宽,把数据记录在表格
2 中,说说有什么发现? 相对的面除了形状相同,长和宽也相等,说明面积也
相等。
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课件动画演示)
(4)观察了这么多,谁能归纳一下长方体面的特征
4、小组合作,利用老师所提供的若干根小棒和若干个小球,从中选择合适的材 料
搭建一个长方体框架。(出示实验要求)
5、搭建长方体框架时你们用到了几个小球?
说明长方体有几个顶点?(学生回答后课件动态演示,突出长方体的 8 个顶 点)
6、长方体棱的特征
(1) 长方体有几条棱?哪位同学来数一数,用什么方法数可以做到不重复、不 遗
漏?
长方体有 12 条棱。
有 4 条棱相互平行,称为相对应的棱。
(2) (长方体哪些棱长度相等?)
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课件动态演示)
(3) 思考:长方体的 12 条棱可以分成几组?
可以把长方体 12 条棱分成 3 组相对应的棱。(课件动态演示)
7、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 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习惯上,长方体的位置固定以后,我们把底面中较长的棱叫做长,较短的中棱叫 做
宽,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课件上突出一组长、宽、高)
(2) 将长方体放置不用的方向,让学生分别指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 12 条棱还可以怎么分组?
可以把长方体的 12 条棱分成 4 组长、宽、高。(课件动态演示)
8、总结长方体的特征。(请同学们在脑中想象一个长方体,回忆一下长方体有什 么
特征,谁来说一说?)
三、巩固提高(出示课件)
1、判断
(1 )长方体的 6 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2) 长方体有 6 个面,12 条棱,8 个顶点,相对面的大小、形状都相等。
(3) 在长方体中,不是相对的棱长度都不相等。
2、想象物体
老师在家测量了一些长方体形状的电器的长、宽、高,你能根据老师所提供的数 据
想象一下它们可能是什么电器吗?
(1) 长 60 厘米,宽 60 厘米,高 1.4 米
(2) 长 50 厘米,宽 40 厘米,高 30 厘米
3、找找身边、生活中的长方体。(分享学生事先收集到的关于长方体的图片,再 由
教师展示生活中的长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