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长方体的认识》评课报告
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
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
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
《长方体的认识》一课存在着以下亮点:
第一个亮点:教师讲的“实”,学生学的“透 ”。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的明确,落实的有效。
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
宽、高。思想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而本节课很好的完成了这两个目标。通过学生的自学——学生的动手实践——
教师课件的生动的展示。学生很好的掌握了面、棱、顶点的特征很好的认识了
长方体的长、宽、高。
第二个方面:本节课教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和长、宽、高的认识,难点
是长方体 a 和长方体 b 的区别。教师始终围绕着重点和难点来展开教学,比如
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验证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初步认识长方体各
部分的特征。再通过教师的面、棱、顶点,的课件的演示进一步的认识长方体
的特征,使学生很好的区别了长方体 a 和长方体 b 的特征,扎实的掌握了本节
课的重点,轻松的排除了本节课的难点。尤其是长方体 a 和长方体 b 的命名,
使学生很清晰的知道长方体有两种情况,很有创意。
第二个亮点:教学思路“清晰”。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面图形以及对长方体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
的教学的,是学生学习立体图形的开始。
2
而本节课最可贵之处就是教师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来
对教材进行处理和设计。
为了达到知识的连贯性教师设计了由点——线——面——体的课前导入,
这样设计既渗透了“面”与“体”的关系,又使学生的认识由平面过渡到立体,
使本节课的知识和以前学过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知识的系统性。在
新课学习中教师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可见,通过认识长方体——探究长方体—
—做长方体——计算长方体四个教学环节逐步抽象出长方体的特征,教学思路
清晰可见。
第三个亮点:教师基本功强,课堂气氛活跃。
大家可以看到本节课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当的高,为
什么?因为教师的自身魅力赢得了学生;教师过硬的基本功征服了学生;巧妙
的课堂设计吸引了学生;课件的生动演示激活了学生;高超的课堂调空能力抓
住了学生。在这样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
学生的思维细胞,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正因如此才会有本节课可喜的效果。
第四个亮点:课件直观、具体、为课堂增光添彩。
本节课的课件直观、具体,惟妙惟肖,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体现了高
科技教学的优越性,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帮助学
生建立完整的空间观念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它是本节课成功不可缺少的一
部分。
当然再好的课堂也不能面面具到,听完这节课之后我觉得少了一些相应的
练习,为此我觉得是不是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教
师的评价语言应该再丰富一些,教师的激情应该再高涨一些。
以上是我个人的几点不成熟的意见,还望各位评委和老师给予批评和指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