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纸》教学反思:
《折纸》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学生来说这
是一个全新的知识,也是分数加减法中的一个难点。这节课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自
己去探索方法,组织学生借助图形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的算法,在探索与交流中
完成了新知的学习,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一、注重操作的实效性
学生动手折纸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发现加法算式,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借助图
形直观地理解算理,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动手,在提出数学问题后,
计算 1/2+1/4 ,让学生结合自己手中的正方形纸,折一折,画一画,借助直观图形
理解算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直观操作,学生就会很容易的理
解到:分数加减法,分母不相同时,要通过通分,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相加
或是相减,既注重了过程与方法,又重视了知识与技能。
二、体现数学的实用性
高年级的数学学习,应该让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做
到数学为生活服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当在学生做完基础练习后,我设计了一
道练习题, 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哪里有分数知识,有的学生调查了家里收入的支
出情况,有的同学调查了自己的零用钱的消费情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
进行相应的计算,并与小组同学交流,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但是由于
课堂中的时间的限制,没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做,显的有些过于形式化了。
教师在钻研教材教法的同时,还应充分地考虑到学生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这样有利于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真正理
解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