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练 综合练习1 -决胜2021年全国高考数学考前保温练习(江苏等八省市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决胜 2021 年全国高考数学考前保温练习 第 13 练 综合练习 1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 | lg( 2)}A x y x   , { | 2 , 0}xB y y x   ,则 A B  ( ) A.[1,2) B.[1, ) C. (2, ) D.[2, ) 【答案】C 【解析】由题可得集合 { | 2}A x x  , { | 1}B y y  , 所以 (2, )A B   ,故选:C 2. 知i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 5 3 i i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答案】B 【解析】由题可得 5 5 (3 ) (3 ) 1 3 3 (3 )(3 ) 2 2 2 i i i i i ii i i         , 所以复数 5 3 i i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1 3( , )2 2  ,位于第二象限,故选:B. 3.为支援边远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现有 5 名师范大学毕业生主动要求赴西部某地区三所不 同的学校去支教,每个学校至少去 1 人,甲、乙不能安排在同一所学校,则不同的安排方法 有( ) A.180 种 B.150 种 C.90 种 D.114 种 【答案】D 【解析】分四种情况: (1)安排甲到一所学校有 1 3A 种方法,安排乙到第二所学校有 1 2A 种方法,余下三人一起 到第三所学校有 1 种方法,共有 1 1 3 2 1 6A A   种方法; (2)安排甲到第一所学校有 1 3A 种方法,安排乙到第二所学校有 1 2A 种方法,余下三人中两 人一起到第三所学校有 2 3C 种方法,另一人到前两所学校中任意一所有 1 2A ,共有 1 1 2 1 3 2 3 2 36A A C A    种方法; (3)安排甲到第一所学校有 1 3A 种方法,安排乙到第二所学校有 1 2A 种方法,余下三人中一 人到第三所学校有 1 3C ,另两人一起到前两所学校中任意一所有 1 2A ,共有 1 1 2 1 3 2 3 2 36A A C A    种方法; (4)安排甲到第一所学校有 1 3A 种方法,安排乙到第二所学校有 1 2A 种方法,余下三人中一 人到第三所学校有 1 3C ,另两个人分别到前两所学校有 2 2A 种方法共有种方法, 1 1 2 2 3 2 3 2 36A A C A    种方法; 综合以上有: 6 36 36 36 114    , 故选:D 4.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 2AB  , 5AD  ,点 F 为边CD 的中点,若 0AF DF   , 则 BF AC   ( ) A. 4 B.3 C. 2 D.1 【答案】C 【解析】因为 0AF DF   , 所以 AF AB ,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     0,2 , 1,2 , 2,0F C B , 所以    1,2 , 2,2AC BF    , 所以 2 4 2BF AC      ,故选:C 5.张衡是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他曾经得出圆周率的平方除以十六等于八 分之五.已知三棱锥 A BCD 的每个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AB  底面 BCD ,BC CD , 且 3AB CD  , 2BC  ,利用张衡的结论可得球O 的表面积为( ) A.30 B.10 10 C.33 D.12 10 【答案】B 【解析】因为 BC CD ,所以 7BD  ,又 AB  底面 BCD, 所以球O 的球心为侧棱 AD 的中点,从而球O 的直径为 10 . 利用张衡的结论可得 2 5 16 8   ,则 10  , 所以球O 的表面积为 2 104 10 10 102         . 故选:B 6.已知函数 ( )y f x 在 R 上可导且 (0) 1f  ,其导函数 ( )f x 满足 ( ) 2 ( ) 01 f x f x x     ,设 函数 2 ( )( ) x f xg x e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函数 ( )g x 在 (1, ) 上为单调递增函数 B. 1x  是函数 ( )g x 的极大值点 C.函数 ( )f x 至多有两个零点 D. 0x 时,不等式 xexf 2)(  恒成立 【答案】BCD 【解析】因为 2 ( )( ) x f xg x e  ,所以 2 ( ) 2 ( )( ) x f x f xg x e    , 又因为 ( ) 2 ( ) 01 f x f x x     ,所以当 1x  时, ( ) 2 ( ) 0f x f x   ,   0g x  ,则  g x 递 减; 当 1x  时, ( ) 2 ( ) 0f x f x   ,   0g x  ,则  g x 递增; 所以当 1x  时,  g x 取得极大值, 2 (1)(1) fg e  ,当 (1) 0g 时,  g x 无零点,   2( ) xf x g x e  无零点;当 (1) 0g  时,  g x 有一个零点,   2( ) xf x g x e  有一个零 点;当 (1) 0g  时,  g x 有两个零点,   2( ) xf x g x e  有两个零点,故函数 ( )f x 至多有 两个零点; 当 0x„ 时,     0 (0)0 1x fg g e   , 2 ( )( ) 1x f xg x e   ,所以不等式 xexf 2)(  恒成立, 故选:BC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 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5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部分选对的得 3 分. 7.若函数 2 2( ) 3 sin 2 3sin cosf x x x x   在[ , ]a a 上为增函数,则( ) A.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为 0, 6      B.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为 0, 3 π     C.点 ,212      为曲线 ( )y f x 的对称中心 D.直线 3x  为曲线 ( )y f x 的对称轴 【答案】ACD 【解析】由题意,函数 2 2 2( ) 3 sin 2 3sin cos 3 sin 2 2sin 1f x x x x x x      3sin 2 cos2 2 2sin 2 26x x x          , 令 22 6 2x      ,可得 2 6 3x    ,所以 0 6a   ,所以 A 正确,B 不正确; 令 12x  ,可得 ( ) 2sin 2 2 212 12 6f           , 所以点 ,212      为曲线 ( )y f x 的对称中心,所以 C 正确; 令 3x  ,可得 ( ) 2sin 2 2 43 3 6f           ,所以 3x  为曲线 ( )y f x 的对称轴, 所以 D 正确. 故选:ACD 8.已知函数   2 0 lg 0 x x f x x x     ,方程    2 1 0f x mf x   有 4 个不同的实数根,则 下列选项正确的为( ) A.函数  f x 的零点的个数为 2 B.实数 m 的取值范围为 3, 2     C.函数  f x 无最值 D.函数  f x 在 0,  上单调递增 【答案】ABC 【解析】因为函数   2 0 lg 0 x x f x x x     ,可得函数图象如图: 由图知函数  f x 有 2 个零点,故 A 选项正确; 函数  f x 没有最值,故 C 选项正确; 函数  f x 在 0,1 上单调递减,在  1, 上单调递增,故 D 选项错误; 由于方程    2 1 0f x mf x   有 4 个不同的实数根, 令  t f x 则 2 1 0t mt   有 4 个不同的实数根, 因为 2m 4 0    恒成立,设 2 1 0t mt   两个不等的实根为 1 2t t, , 由根与系数关系知 1 2 1 2, 1t t m t t    , 则 1 2t t, 异号,由图可知 1 2 2t t  0,0 , 所以 22 2 1 0m   ,解得 3 2m  ,故 B 选项正确; 故选:ABC 9.已知抛物线 2: 4C y x ,其焦点为 F ,P 为直线 2x   上任意一点,过 P 作抛物线C 的 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 A , B ,斜率分别为 1k , 2k ,则( ) A. 1 2 1 2k k   B. 1 2 2k k  C. AB 过定点 2,0 D. AF BF 的最小值为8 【答案】AC 【解析】由已知得 (1,0)F ,设 1 1( , )A x y , 2 2( , )B x y ,所以 2 1 14y x , 2 2 24y x , 将 2 4y x 看作 y 的函数求导可得斜率,所以 过 A 点的切线方程为 1 1 1( )2 yx x y y   ,即 21 1 1 2 4 yx y y  ,① 所以 1 1 2k y  , 同理过 B 点的切线方程为 2 2 2( )2 yx x y y   ,即 22 2 1 2 4 yx y y  ,② 所以 2 2 2k y  , 联立①②可得 1 2 4 y yx  ,又因为 P 点的横坐标为-2,则 1 2 24 y yx    ,则 1 2 8y y   , 因为 1 2 1 2 4 1 2k k y y    ,所以 A 正确;  1 2 1 1 2 1 2 2 2 4 y y y y y yk k    为不定值,所以 B 错误; 因为直线 AB 的方程为 1 2 1 1 1 2 ( )y yy y x xx x    ,即 1 2 4 ( 2)y xy y   ,所以 AB 恒过定点 (2,0) ,所以 C 正确; 将 AF BF、 转化为到准线的距离,因为 1 2 8y y   ,所以 2 2 2 2 1 2 1 2 1 2 1 2 1 2· =( +1)( +1)= +( + )+1=5+ 5 2 94 4 4 4 y y y yAF BF x x x x x x      ,所以 D 错误. 故选:AC. 三、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多空题,第一空 2 分,第二空 3 分,共 20 分. 10.  6 2 21x x x      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______. 【答案】80 【解析】 62x x     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 6 6 2 1 6 6( 2)2 r r r r r r rT C x C xx               , 令 6 2 0r  ,解得 3r  , 3 3 3 1 6( 2) 160T C      , 令 6 2 2r   ,解得 4r  , 4 4 4 1 6 2 2 1 1( 2) 240T C x x       ,   6 2 12x x x       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 160) 240 80   . 故答案为:80 11.已知双曲线 2 2 2 2 1x y a b   ( 0, 0)a b  的左右两个焦点分别为 1,F 2F , A , B 为其左、 右两个顶点,以线段 1 2F F 为直径的圆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 M ,且 30AMB  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 【答案】 13 【解析】双曲线 2 2 2 2 1x y a b   ( 0, 0)a b  的渐近线方程为 by xa   , 以 F1F2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 2 2 2x y c  , 将直线 by xa  代入圆的方程,可得, 2 2 acx a a b    (负的舍去),y=b, 即有 ( , ),M a b 又 ( ,0), ( ,0)A a B a , 由于 30AMB   ,BM⊥x 轴,则 2 3tan30 3 a b    ,即有 2 3b a , 则离心率 2 21 13c be a a     ,故答案为: 13 12.在菱形 ABCD 中, 60DAB   ,将这个菱形沿对角线 BD 折起,使得平面 DAB  平 面 BDC ,若此时三棱锥 A BCD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5 ,则 AB 的长为________ 【答案】 3 【解析】如图①所示,取 BD 的中点 M ,连接 ,AM CM ,由题意知 ,ABD BCD  都是等 边三角形,设边长为 a .如图②,由题意知 AM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在 Rt AMC 中, ,P Q 分别是 ,CM AM 上靠近 M 的三等分点. OC 即为三棱锥 A BCD 外接球的半径,所以 24 5OC  .在 Rt OPC 中, 2 2 23 1 3 2 5 2 3 2 3 4a a OC                  ,解得: 3a  . 故答案为: 3 . 四、解答题:本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3. 在① πsin sin 3a C c A     ,② 3cos sin3b a C c A  , ③ cos cos 2 cosa B b A c A  . 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并给出解答. 问题:在 ABC 中,角 A ,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 , ABC 外接圆面积为 4 π3 , sin 2sinB C ,且______,求 ABC 的面积. 【答案】答案见解析 【解析】若选①:因为 πsin sin 3a C c A     , 在 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 πsin sin sin sin 3A C C A     , 因为 0 πC  ,所以sin 0C  , 所以 π 1 3sin sin sin cos3 2 2A A A A       , 即 1 3sin cos2 2A A ,所以 tan 3A  , 因为 0 πA  ,所以 π 3A  , 因为 ABC 外接圆面积为 4 π3 ,所以半径 2 3 3r  , 由 2sin a rA  得 2 3 32 23 2a     , 又sin 2sinB C ,所以 2b c , 由余弦定理 2 2 2 2 cosa b c bc A   得 2 2 24 4 2cc c  , 解得 2 4 3c  ,即 2 3 3c  , 4 3 3b  , 所以 1 1 4 3 2 3 3 2 3sin2 2 3 3 2 3ABCS bc A     △ . 若选②:由正弦定理得 3sin sin cos sin sin3B A C C A  ,   3sin sin cos sin sin3A C A C C A   , 3sin cos cos sin sin cos sin sin3A C A C A C C A   , 化简得: 3cos sin sin sin3A C C A , 因为 0 πC  ,所以sin 0C  ,所以 tan 3A  , 因为 0 πA  ,所以 π 3A  . 其余步骤同①. 若选③:由正弦定理得:sin cos sin cos 2sin cosA B B A C A  , 所以  sin 2sin cosA B C A  ,所以sin 2sin cosC C A , 因为 0 πC  ,所以sin 0C  ,所以 1cos 2A  , 因为 0 πA  ,所以 π 3A  . 其余步骤同①. 14.已知公差不为 0 的等差数列 na 满足 1 1a  ,且 1a , 2a , 5a 成等比数列. (Ⅰ)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Ⅱ)若 12n nb  ,求数列 n na b 的前 n 项和 nT . 【答案】(1) 2 1na n  ; (2)  3 2 3 2n nT n    【解析】(Ⅰ)设等差数列 na 的公差为 ( )d d  0 , 由 1a , 2a , 5a 成等比数列,可得 2 2 1 5a a a  ,即   21 1 1 4d d    , 解得 2d  或 0d  (舍),所以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2 1na n  . (Ⅱ)由(Ⅰ)得   12 1 2n n na b n     所以  0 1 2 11 2 3 2 5 2 2 1 2n nT n           , 可得    1 2 12 1 2 3 2 2 3 2 2 1 2n n nT n n           , 两式相减得  0 1 2 12 2 2 2 2 2 2 2 1 2n n nT n                    12 1 2 1 2 2 1 2 1 4 2 2 2 1 2 3 3 2 21 2 n n n n n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所 以  3 2 3 2n nT n    . 15.如图,在直棱柱 1 1 1ABC A B C 中, 1 2, , , ,AA AB AC AB AC D E F    分别是 1 1 1, ,A B CC BC 的中点. (1)求证: AE DF ; (2)求 AE 与平面 DEF 所成角的大小及点 A 到平面 DEF 的距离.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5 1414 【解析】(1)以 A 为坐标原点、 AB 为 x 轴、 AC 为 y 轴、 1AA 为 z 轴建立如图的空间直 角坐标系. 由题意可知 (0,0,0), (0,1,2), ( 2,0,1), ( 1,1,0)A D E F  , 故 ( 2,0,1), ( 1,0, 2)AE DF      , 由 2 ( 1) 1 ( 2) 0AE DF          , 可知 AE DF  ,即 AE DF . (2)设 ( , ,1)n x y 是平面 DEF 的一个法向量, 又 ( 1,0, 2), (1,1, 1)DF EF      , 故由 2 0, 1 0, n DF x n EF x y              解得 2, 3, x y     故 ( 2,3,1)n   . 设 AE 与平面 DEF 所成角为 ,则 | | 5 70sin 14| | | | 14 5 n AE n AE         , 所以 AE 与平面 DEF 所成角为 70arcsin 14 , 点 A 到平面 DEF 的距离为 5sin 1414AE   . 16.随着中美贸易战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国内科技巨头加大了科技研发投入的力度.中 华技术有限公司拟对“麒麟”于机芯片进行科技升级,根据市场调研与模拟,得到科技 升级投入 x(亿元)与科技升级直接收益 y(亿元)的数据统计如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x 2 3 4 6 8 10 13 21 22 23 24 25 y 13 22 31 42 50 56 58 68.5 38 37.5 66 66 当 0<x≤17 时,建立了 y 与 x 的两个回归模型:模型 ① : :模型 ② : ﹣14.4;当 x>17 时,确定 y 与 x 满足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 (1)根据下列表格中的数据,比较当 0<x≤17 时模型 ① 、 ② 的相关指数 R2 的大小, 并选择拟合精度更高、更可靠的模型,预测对“麒麟”手机芯片科技升级的投入为 17 亿元时的直接收益. 回归模型 模型 ① 模型 ②回归方程 ﹣14.4 182.4 79.2 (附:刻画回归效果的相关指数 R2=1﹣ ≈4.1) (2)为鼓励科技创新,当科技升级的投入不少于 20 亿元时,国家给予公司补贴 5 亿元, 以回归方程为预测依据,比较科技升级投入 17 亿元与 20 亿元时公司实际收益的大小; (附:用最小二乘法求线性回归方程 的系数公式 = = ;a= ) (3)科技升级后,“麒麟”芯片的效率 X 大幅提高,经实际试验得 X 大致服从正态分 布 N(0.52,0012).公司对科技升级团队的奖励方案如下:若芯片的效率不超过 50%, 不予奖励:若芯片的效率超过 50%但不超过 53%,每部芯片奖励 2 元:若芯片的效率 超过 53%,每部芯片奖励 4 元,记 Y 为每部芯片获得的奖励,求 E(Y)(精确到 0.01). (附:若随机变量 X~N( μ ,σ2)(σ>0),则 P( μ ﹣σ<X< μ +σ)=0.6827,P ( μ ﹣2σ<X< μ +2σ)=0.9545) 【答案】(1)72.93 亿元; (2)答案见解析;(3)2.27 元 【解析】(1)由表格中的数据,182.4>79.2, ∴ > , ∴1﹣ <1﹣ , ∴模型 ① 的相关指数 R12 小于模型 ② 的相关指数 R22, ∴回归模型 ② 的拟合效果更好, ∴当 x=17 亿时,科技升级直接收益的预测值为: =21.3 ﹣14.4≈72.93(亿元). (2)当 x>17 时,由已知可得 = =23, = =67.2, ∴ =67.2+0.7×23=83.3, ∴当 x>17 时,y 与 x 满足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0.7x+83.3, 当 x=20 亿元,实际收益的预测值为: =﹣0.7×20+83.3=69.3 亿元, 当 x=20 亿元时,实际收益的预测值为 69.3+5=74.3 亿元>72.93 亿元, ∴技术升级投入 20 亿元时,公司的实际收益更大. (3)∵ μ ﹣2σ=0.5, μ +σ=0.53, ∴P(0.50<X≤0.53)=P( μ ﹣2σ<X≤ μ +σ) =P( μ ﹣2σ<X≤ μ ﹣σ)+P( μ ﹣σ<X≤ μ +σ) = +0.6827 =0.8186. P(X>0.53)=P(X> μ +σ)= , ∴E(Y)=0+2×0.8186+4× =2.2718≈2.27(元).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