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俊民中学、沼涛中学三校2020-2021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福建、俊民中学、沼涛中学三校2020-2021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含答案)

ID:696280

大小:54.22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1-05-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2021 年春季、俊民中学、沼涛中学高二年级三校联考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命题人: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晒苦,晒老师,晒友,现在是网络时代,什么都讲一个晒字,从发出自己小 家的装修情况,到晒出各个政府大楼的豪华装修,形形色色的晒文化,已经通过 网络深入人心。 晒苦:一位 80 后网友发帖倾诉自己的生活和热播电视剧《蜗居》的女主角 竟开始惊人相似。该帖中“房奴”“甲流”“蜗居”等敏感词汇和楼主的经历, 迅速引起网友同情和共鸣。在心理咨询中,有五成“房奴”心理上或多或少会产 生焦虑情绪,年轻“房奴”更易产生心理亚健康,将上网诉苦作为缓解精神压力的 方法,这种晒苦行为已成广大网民解压方式之一。 晒老师: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祝贺教师节的方式也正在悄悄发生变化。白 领们说,毕业后生活压力太大,在网上“晒晒”老师,和别人分享老师“逸事”, 有很好的放松作用。通过一个个晒老师的帖子,很多网友不但回忆老师的音容笑 貌,还留下了老师的名字,以及令人怀念的点滴往事。 晒友:晒友,是指晒客们彼此之间互称晒友。“晒”正形成一种个人联合个 人以对抗强大现实的方式,“晒”也成为一种个人寻找群体的联络方式。“晒” 这一种新的力量还在聚集和成长中,很难估量它仅仅是一种流行,还是将更长久 地存在下来,但显然,它现在的力量就足以让人惊叹。 (节选自豆瓣《什么是晒文化?》) 材料二: “晒文化”是一种新型文化现象,它是指个体以自媒体为主要媒介,将自己 的生活日常、态度心情通过网络分享给他人,与人共享自己生活体验和情绪感受 的文化心理和行为。我们应辩证看待“晒文化”,它有利有弊,就是一把“双刃 剑”。 有“利”的一面,网络“晒文化”有助于缓解个人压力。当前,互联网在我 国已经走进千家万户,随着自媒体的出现,群众开始成为信息发布者,不仅丰富 了信息面,也达到了放飞自我的目的。对晒客而言,“晒”弥补了内心的缺陷, 获得了被关注的满足感。看客通过看帖,分享了解到世界不同的事物,既能降压, 也能放松心情。另一方面,网络“晒文化”有助于知识传播。网络“晒文化”秉 承共享的精神,晒客更乐于将自己的心境、经历、收获在网络中进行分享,使知 2 识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在网络“晒文化”中,晒客通过分享获得点赞和评论, 增强了分享的动力,看客通过观看和学习,掌握了更为多元的知识,两者都分别 获得了进步。 有“害”一面,晒客个人“晒”的文化内容并非都积极向上。晒客将自己的 喜欢的内容进行分享,其中蕴藏着晒客自己的价值观,一旦看客对晒客的内容产 生认可,自身的价值观也会受其影响,发生变化。同时,“晒”文化没有固定规 则,是一种极为自由,甚至是一种戏剧性的表达,有的没有边际的语言和嬉笑怒 骂,拆解了语言的优雅与神圣。时间一长,会让青年沉溺在小天地无法自拔,过 分关注“及时满足”,忽略了学习与工作的价值。 进一步说,网络“晒”文化可能给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比如网络“晒” 文化中所传播的消极和低俗的内容,朋友圈内充满抱怨批判的消极内容,可能会 给朋友带来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还有一些“晒客”以分享低俗的不雅的内容来 吸引眼球,牟取利润。由于自媒体的受众面广,外加多级传播形式,负面内容由 个人覆盖到多人,这类内容的传播容易给社会,尤其给青少年带来极大的不良影 响。 (节选自中国经济网《“晒文化”:当代青年的自我认同与价值引领》) 材料三: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源自一位女孩晒出的与男友的微信聊天记录。聊天时, 男友向女孩发出 52 元的爱心红包,作为她购买奶茶的费用——天气转凉,有人 惦记,有人爱。“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的重点不是奶茶,而是年轻人的“晒文化” ——忙碌的工作、生活中,通过“晒”这样一种形式,大家得以用简短的方式获 取快速的精神享受。“晒文化”蕴含了强烈的情感需求,附带丰富的社交属性。 有心理专家分析,人们会在“晒”中不断关注他人反应,期望得到更多的社 会认可。在这种行为模式中,很容易出现社交“爆款”和跟风现象,晒奶茶就是 最新的例子。在朋友圈不停“晒晒晒”的背后,我们应当看到身边朋友渴望关心 和交流的情感所在,感受人与人之间的那一份真切的温暖。 但在“晒文化”的流行之下,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内容造假、信息安全、上瘾 沉迷等新问题。比如最近引发热议的“拼单”晒图群,则呈现出“晒文化”的另 一个侧面。三十几个人“拼单”轮流在豪华酒店里拍照等。这种虚假的做法一旦 形成风气,可能在网络世界形成负面的价值引导,影响青年一代的三观和认知。 实际上,所有的网红现象都是社交功能的一种拓展,都或多或少地具备了社 交功能。“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正是这个时代无比活跃的互联网经济的真实写照。 (节改自《苏州日报﹒读懂“晒文化”背后的情感需求》) 3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现在是网络时代,晒工资,晒花销等“晒文化”现象深入人心。从自己小 家的装修情况,到政府大楼的豪华装修,什么都必须晒。 B.“晒苦”行为已成广大网民解压方式之一,因而网友发帖“房奴”“甲流” “蜗居”等敏感词汇和楼主的经历,能引起网友同情和共鸣。 C.由于网络科技的发展,祝贺教师节的方式也正在悄悄发生变化,网友通过 晒老师,回忆那些令人怀念的点滴往事。 D.“晒”正形成一种个人联合个人以对抗强大现实的方式,它不仅仅是一种 流行,还将更长久地存在下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互联网的发展,自媒体的盛行,看客通过看帖,丰富了信息面,也放飞了 自我。 B.晒客的分享使知识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看客通过学习而掌握知识,二者都 有进步。 C.“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流行,表面是年轻人“晒文化”,背后蕴含的是情 感需求。 D.“晒文化”附有丰富的社交属性,因而晒客在晒时要特别注意网络世界的 价值引导。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晒文化”的一项是(3 分) A.大学生小美在朋友圈转发班级联谊活动的美篇。 B.博主“天天美食”在在网络平台发布美食做法的视频。 C.人大代表朱先勇在自媒体展示自己带领农民种植的土豆。 D.幼儿园李老师在学校宣传栏展示小朋友们的活动照片。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结构层次。(4 分) 5. 请结合材料三中的观点,分析下列现象(6 分)。 网络红人李子柒拍摄的美食视频发出后大受欢迎,她后来荣登由中国新闻周 刊杂志社举办的 2019“年度影响力人物”榜单,获“年度文化传播人物”称号。 近日,某外国博主抄袭国内知名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的美食视频在外 网获得百万播放量,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4 文本一: 非攻 鲁迅 墨子走进宋国国界的时候,草鞋带已经断了三四回,觉得脚底上很发热,停 下来一看,鞋底磨成了大窟窿,脚上有些地方起茧,有些地方起泡了。他毫不在 意,仍然走。走了三天,看不见一所大屋,看不见一棵大树,看不见个活泼的人, 看不见一片肥沃的田地。 “这模样了,还要来攻它!”墨子想。 待到望见南关的城楼了,突然听见一个人大叫道:“给他们看看宋国的民气! 我们都去死!” 墨子知道,这是自己的学生曹公子的声音。 又走了一天和大半夜,在一个农家歇下来,起来仍复走。草鞋已经碎成一片 一片,穿不住了,便只好撕下一块布裳来,包了脚。远远的望见一个大汉,推着 很重的小车,向这边走过来了。走到墨子面前,叫了一声“先生”,一面撩起衣 角来揩脸上的汗,喘着气。 “这是沙么?”墨子认识他是自己的学生管黔敖,便问。 “是的,防云梯的。” “别的准备怎么样?” “也已经募集了一些麻,灰,铁。不过难得很:有的不肯,还是讲空话的 多……” 墨子说:“昨天在城里听见曹公子在讲演,又在玩一股什么‘气’,嚷什么 ‘死’了。你去告诉他:不要弄玄虚;死并不坏,也很难,但要死得于民有利! 你们仍然要准备着,不要指望口舌的成功。” …… 楚国的郢城,街道宽阔,房屋整齐,大店铺里陈列着许多好东西,走路的人, 都活泼精悍,衣服也很干净。墨子在这里一比,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脚,真像 一个老牌的乞丐了。 墨子辗转借问,径奔公输般寓所。公输般正捏着曲尺,在量云梯的模型。 “阿呀!墨翟!果然是你!”公输般高兴的说,“先生这么远来,有什么见 教呢?” 墨子沉静的说道:“听说你造了云梯,要去攻宋。宋有什么罪过呢?楚国有 余的是地,缺少的是民。杀缺少的来争有余的,不能说是智;宋没有罪,却要攻 他,不能说是仁……” 5 “那是……”公输般想着,“先生说得很对的。” “那么,不可以歇手了么?” “这可不成,”公输般怅怅的说,“我已经对楚王说过了。” 墨子说,“待拿我的书来请楚王看一看。” “你还不是讲些行义么?”公输般道,“劳形苦心,扶危济急,是贱人的东 西,大人们不取的。他可是君王呀,老乡!” “那倒也不。丝麻米谷,都是贱人做出来的东西,大人们就都要。何况行义 呢。” “那可也是的,”公输般高兴的说,“我没有见你的时候,想取宋;一见你, 即使白送我宋国,如果不义,我也不要了……” 墨子也高兴的说,“你如果一味行义,我还要送你天下哩!” 公输般更加高兴起来。他问道:“我舟战有钩拒,你的义也有钩拒么?” “我这义的钩拒,比你那舟战的钩拒好。”墨子坚决的回答,“我用爱来钩, 用恭来拒。不用爱,钩是不相亲的;不用恭,拒是要油滑的。所以互相爱,互相 恭,就等于互相利。现在你用钩去钩人,人也用钩来钩你;你用拒去拒人,人也 用拒来拒你。互相钩,互相拒,也就等于互相害了。” “但是,老乡,你一行义,可真几乎把我的饭碗敲碎了!”公输般碰了一个 钉子之后,改口说。 “但也比敲碎宋国的所有饭碗好。” “可是我以后只好做玩具了。你等一等,我请你看一点玩意儿。” 不一会,公输般手里拿着一只木鹊,交给墨子,说道:“只要一开,可以飞 三天。这倒还可以说是极巧的。” “可是还不及木匠做的车轮,”墨子看了一看,就放在席子上,说,“有利 于人的,就是巧,就是好;不利于人的,就是拙,也就是坏的。” “哦,我忘记了,”公输般又碰了一个钉子,这才醒过来,“早该知道这正 是你的话。” “所以你还是一味的行义吧,”墨子看着他的眼睛,诚恳的说,“不但巧, 连天下也是你的了。真是打扰了你大半天,我们再见罢。” 公输般送他出了大门之后,回进屋里来,想了一想,便将云梯的模型和木鹊 都塞在后房的箱子里。 墨子在归途上,是走得较慢了,一则力乏,二则脚痛,三则干粮已经吃完, 难免觉得肚子饿,四则事情已经办妥,不像来时的匆忙。然而比来时更晦气:一 进宋国界,就被搜检了两回;走近都城,又遇到“募捐救国队”,募去了破包袱; 6 到得南关外,又遭着大雨,到城门下想避避雨,被两个执戈的巡兵赶开了,淋得 一身湿,从此鼻子塞了十多天。 一九三四年八月作 (选自《故事新编》,有删改) 文本二: 基于一种新世界观之上的对于历史事件的审视,鲁迅并没有完全拘泥于历 史,而是在尊重历史本质真实的前提下,着重开掘历史精神,以给执着于现实斗 争的人们一种启示、一种借鉴和一种新的认识感受。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创作意图, 鲁迅在这篇小说的创作过程中,调动丰富的手法,生动而又细腻地,历史而又现 实地塑造了一个“中国的脊梁”式的古代英雄形象。 (摘编自 崔军艺《浅析〈非攻〉》) 文本三: 《墨子·公输》结尾: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 故曰:“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注:在收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旧版)课文时,本段因与前文主旨不合 而被删去。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中墨子的徒弟管黔敖以及曹公子,他们都勤恳地继承了墨子的精神,切 切实实地为备战做好防御工作。 B.针对墨子的“行义”,公输般指出那“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不取的”, 可见公输般当时瞧不起墨子的平民思想。 C.公输般先后碰了两个钉子,最后又把自己的作品收了起来,他的理屈词穷 和最终转变,引发了读者的深刻思考。 D.这篇小说取材于古人古事,借助历史生活原型表达了对墨子兼爱非攻思想 的认同,同时又融入了对时代的思考。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鲁迅善于写人物对话,无论是墨子与管黔敖的对话,还是墨子与公输般的 对话,都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B.文中楚国的富裕与宋国的贫苦形成反差;楚国人活泼精悍、衣服干净,则 是为了衬托墨子的风尘困顿、旧衣破裳。 C.“募捐救国队”“饭碗敲碎”等词语,饱含着丰富的生活内容,体现了这 篇小说语言轻松诙谐的特点,淡化了小说的严肃性。 7 D.小说没有瑰丽诡异的想象,但行文逻辑性强,具有说服力。文中写墨子与 公输般的较量,朴实无华,却极有力量。 8.结合对文本二的理解,从人物刻画的角度对《非攻》中的“墨子”进行评点。 (4 分) 9. 对待文本三中所说的墨子《公输》“因不合主旨而删掉”的结尾,鲁迅在《非 攻》中却保留了,且描写得细致生动。鲁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结合文本一谈谈 你的看法。(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曹彬,字国华,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取。彬左手 持干戈,右手持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 ②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之礼,一无所受。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 至于数四,彬犹不受。既而曰:“吴终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籍之以归,悉 上送官。 ③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 由是器重焉,建隆二年,自平阳召归,谓曰:“我畴昔常欲亲汝,汝何故疏我?” 彬顿首谢曰:“臣为周室亲,复忝内职,靖恭守位,犹恐获过,安敢妄有结交?” ④七年,将伐江南。长围中,彬每缓师,冀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 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 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与百余人诣 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门外,左右密谓 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煜之 君臣,卒赖保全。 ⑤初,彬之总师也,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预 以为贺。彬曰:“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 使相极品乎!”美曰:“何谓也?”彬曰:“太原未平尔。”及还,献俘。上谓 曰:“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少待之。”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 8 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彬退曰:“人 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 ⑥咸平二年,被疾。上趣驾临问,手为和药,仍赐白金万两。六月薨,年六 十九。上临哭之恸。赠中书令,追封济阳郡王,谥武惠..。八月,召彬与赵晋配飨 太祖庙庭。 (取材于《宋史·曹彬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 愈矣 B. 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 愈矣 C. 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 愈矣 D. 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 愈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俎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礼器,执俎豆则预示将来有担任国 家重要官职可能。 B. 禁旅:负责护卫帝王及皇宫、京畿的警备武装,统领这一队伍说明曹彬 深得皇帝的信任。 C. 使相:官职名,晚唐为笼络跋扈一时的节度使,授予他们同平章事的头 衔,与宰相并称。 D. 武惠:一种谥号,“辟土斥境曰武”,“爱民好与曰惠”,“武惠”是 对曹彬生平事迹的褒扬。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彬为官清廉。不得已而受之礼皆登记在册,归后悉数交公,不收分毫。 B. 曹彬处世中正。行事谨慎,不攀附权臣,不结党营私,深得太祖的赏识。 C. 曹彬仁善和厚。为防无谓杀戮,故意称病不理军务,保全李煜君臣子民。 D. 曹彬洞察人心。故意在太祖面前表达了无意使相、只求钱财的内心诉求。 9 13. 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煜与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 (2)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 14. 文中第⑤段中“美窃视彬笑”的原因是什么?皇上最终是如何处理的?(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题交代了作诗的起因,结合全诗内容可看出,诗人此时只能以船为屋, 寄身水上。 B. 首联中“动经春”表明时光飞逝,春燕已经“两度”衔泥则表明诗人羁 留时间之长。 C. 颔联采用今昔对比,说燕子如今在远处看着自己,含蓄地表达了对世态 炎凉的批评。 D. 尾联中燕子在桅杆上呢喃细语后“穿花贴水”而去,诗人触景生情感到 寂寞和悲伤。 16. 杜甫的诗歌体现了“民胞物与”的思想,即所有的物都是我的朋友,所有的 人都是我的同胞。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哪两句? 请结合本诗对此加以分析。(6 分) 10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10 分) 17.(1)小张阅读经典时,只摘抄词句,不注重领会思想,这种学习方式可以用 《师说》中“ , ”来评价。 (2)庄子在《逍遥游》中认为,宋荣子不会因世人的称赞而特别奋勉、不会因 世人的非难而更加沮丧,他能做到“ , ”。 (3)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写秦的 纷奢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 一样浪费掉。 (4)《离骚》中,面对世俗的投机、污浊,屈原忧愁失意、孤独穷困,但他依然 坚定地选择“ , ”。 (5)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 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 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 , ”,由 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16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近日,三星堆遗址再次启动发掘,6 个新坑、3000 多年前的丝绸、500 多件 重要文物,掀起了三星堆文化热,神秘的古蜀文化"沉睡三千年,一醒天下惊"。 长期以来,由于文献记载缺乏,古蜀国对我们知之甚少,而在关于三星堆的 热烈讨论中,让我们看到无数网友对文物的关心。大家自愿化身"国宝守护人", 将对历史的崇敬、文化的自信、民族的认同寄托在了青铜神树上、黄金面具上、 象牙制品上,让自豪和热血沸腾了千年时光。 浩瀚的中华大地上,可能还有更多的"三星堆"等待着我们唤醒。商鼎周彝、 战国错金、秦俑汉陶、晋帖唐画……它们和三星堆文化一样,( )我们要做 的,不只是唤醒沉睡的文明,更要传承它们,发扬它们,携着辉煌的文明走向未 来。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等待着苏醒绽放,等待着惊艳世界。 B. 等待着苏醒绽放, 等待着惊艳世界,守转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 C. 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等待着谅艳世界,等待着苏醒绽放, D. 等待着惊艳世界,等待着苏醒绽放,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 19.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C.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D.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请修改。(4 分) ① ② 11 21.下面是某村服务中心“人才凝聚政策措施”的示意表。其中有三处空白,请 根据图表内容,合理推断,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内容。(6 分) 人 才 凝 聚 政 策 措 施 ① 自然环境优越,交通便利,便于企业发展 人文环境优越,村民整体素质高,可以满足企业对劳动力 的需求 加强交 流,培育 人才 请进来: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或创业经验交流 ② ③ 了解人才生活、发展需求、解决后顾之忧 用表彰奖励的方式来提高人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跟踪服务到位,使之享受便利的落户需求 ① ② ③ 四、写作(60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子光的妈妈想从小培养他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节俭精神,从他五岁时,就让他 自己检矿泉水瓶、易拉罐和硬纸板去卖。11 岁时,子光已经拥有一个一万多元 的个人小金库。子光说,他将来上大学,不需要家里掏一分钱。此事一传开,赢 得街坊邻居普遍称赞。子光的父母也以培养儿子初见成效为荣。 子光的同学景天很想向他学习但妈妈却极力阻止他。她私下里对家人说:“子 光妈妈的做法是不对的,培养小孩的捡废品的习惯,是一种乞丐思维。孩子一心 痴迷于捡垃圾,将来还能有什么大出息?我们应该培养孩子宏大的胸襟、开阔的 视野和崇高的志向,绝不要这种拾荒行径、乞丐思维。” 班级计划围绕上述材料举行以“教育与成材”为主题的讨论会。子光妈妈的 做法和景天妈妈的观点,哪个让你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 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12 2021 年春季、俊民中学、沼涛中学高二年级三校联考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1. 2. 3.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结构层次。(4 分) 5. 请结合材料三中的观点,分析下列现象(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6. 7. 8.结合对文本二的理解,从人物刻画的角度对《非攻》中的“墨子”进行评点。 (4 分) 9.对待文本三中所说的墨子《公输》“因不合主旨而删掉”的结尾,鲁迅在《非 攻》中却保留了,且描写得细致生动。鲁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结合文本一谈谈 你的看法。(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10. 11. 12. 13 13. 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煜与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 (2)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 14. 文中第⑤段中“美窃视彬笑”的原因是什么?皇上最终是如何处理的?(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5. 16. 杜甫的诗歌体现了“民胞物与”的思想,即所有的物都是我的朋友,所有的 人都是我的同胞。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哪两句? 请结合本诗对此加以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10 分) 17.(1) , (2) , (3) , (4) , (5) , 三、语言文字运用(16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18. 19.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请修改。(4 分) ① 14 ② 21.下面是某村服务中心“人才凝聚政策措施”的示意表。其中有三处空白,请 根据图表内容,合理推断,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内容。(6 分) ① ② ③ 15 2021 年春季、俊民中学、沼涛中学高二年级三校联考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1.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能力。A 项范围扩大且绝对, 原文是“什么都讲一个晒字”。B 项因果不当, D 项绝对,原文是“很难估 量它仅仅是一种流行,还是将更长久地存在下来。” 2. 【答案】A 【解析】A 项偷换主语。原文是“群众开始成为信息发布者,不仅丰富了信息面, 也达到了放飞自我的目 的。”指的是晒客。 3. 【答案】D 解析:注意文中“晒文化”的定义。 4. 参考答案:①材料二结构层次是:总分式。第一段是总说,第二、三、四段 是分说。(2 分) ②第一段是总说。由“晒文化”的定义提出“晒文化”有利有弊的观点。(1 分) ③第 2、3 段、4 段用正反对照来谈“晒文化”对个人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 (1 分) 5.评分标准与解释 材料三的观点整理: (1)“晒文化”蕴含情感需求,涉及精神享受,附带社交属性,在“晒中”关 注他人反应、期待更多认可; (2)“晒文化”下的社交“爆款”; (3)“晒文化”下的跟风现象,带来的一些问题,可能会形成价值引导。 题目的材料共两段: 第 1 段要点是李子柒拍摄的视频发出受欢迎,获得肯定。 第 2 段要点是某博主抄袭李子柒,抄袭也获得关注。 16 参考答案: (1)李子柒拍视频发出,某外国博主抄袭视频放到网上,都体现了关注他人反 应及期待更多社会认可的心理,“晒”可以获得精神享受和情感需求,也体现 社交功能。 (2)李子柒大受欢迎,荣登榜单、获得称号,某外国博主抄袭获得百万播放量, 也引发广泛关注,二者都是“晒文化”的社交“爆款”; (3)某外国博主抄袭李子柒。反映了在“晒文化”行为模式中的跟风现象。是 “晒文化”带来的新问题。 (观点加分析,每点 2 分;答到其它观点,分析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如 “跟风抄袭视频仍然得到大量关注,获取巨额利益,说明需要进行价值观引导”, 也可给分。) (二)6.A 7.C 8. 从人物形象角度评点:①埋头苦干、不做空谈的实干家形象;②为民请命、 扶危救急的侠义形象。(2 分,1 点 1 分)从人物形象塑造方法的角度评点:① 正面描写(可从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细节等方面分析。)②侧面描写:可 以从学生表现、环境烘托等方面分析。(2 分,1 点 1 分,手法要结合具体内容 分析才可得分) 9.结尾写为宋国奔波的墨子归来时,却在宋时遭遇搜身,募捐,避雨不得以致鼻 塞的尴尬经历。①从人物塑造上,使墨子不计名利,为民请命的形象特征更加鲜 明。②从主题表现上,深化了小说主旨,突出了真正的英雄默默无闻甚至被人误 解的沧桑感,深刻揭示了真正的英雄是孤独的。③从艺术效果上,在诙谐幽默中 引人深思,余味悠长。(情节概括 2 分,人物、主旨、艺术效果每点 2 分,答出 其中任意 2 点即可) 作品解读:鲁迅先生的《非攻》在进行社会批判的同时,着重地写了两个正面人 物。墨子非攻在中国古史上都有记载。墨子是一个躬自操劳的古代知识分子。和 儒家相反,他是庶民阶层利益的代表者,主张身体力行,提倡自我牺牲的精神。 他的学说以非攻、兼爱、尚侠、好义为主。作品写他衣衫褴褛,胼手胝足,然而 却又勇敢,机智,充满着忘我的精神。当楚国筹划进攻宋国,他一面昼夜兼程去 劝阻楚王,一面又吩咐管黔敖作好战斗准备:“不要只望着口舌的成功。”故事 环绕着墨子的行动直接展开:一路上过宋,入楚,以正义折服楚王,凭实学战胜 公输般。鲁迅歌颂了这个正面形象,正如他一九三四年在一篇杂感里说的:“我 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 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 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墨子正是被当作“中国的脊梁”来描写的。与此同 时,鲁迅还以饱饫感情的笔墨写了墨子的学生禽滑厘,管黔敖,衣衫破旧,不动、 17 不言、不笑,象“铁铸一样”的不知名的同事,还有敢于和鸟头先生争辩的乡下 人。这些人物以其具体的行动,共同表现出一种正面的道德观念。鲁迅在《答国 际文学社问》里曾经说过:“在创作上,则因为我不在革命的漩涡中心,而且久 不能到各处去考察,所以我大约仍然只能暴露旧社会的坏处。”但他并不自囿于 这一点,于是另辟蹊径,新编故事,借历史人物,热情地表达了自己对人民群众 及其代者的赞美和歌颂。 10. C 11. B 12. D 13. (1)李煜与他的大臣们一百多人到军营请罪,曹彬宽慰安抚他,用贵宾礼 接待他,请李煜入宫准备行装。 (2)太祖发觉后,于是责问他为什么发笑,潘美不敢隐瞒,于是按实情回答。 14. ①“美窃视彬笑”的原因是曹彬早已预料到打败李煜也不会被封为使相,皇 上会以太原还没有攻克为理由让他等待,最终结果证明了曹彬的判断,潘美的笑 表达了对曹彬的钦佩;②赏赐曹彬二十万钱,但并没有封曹为使相。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中,治愈的是“疾”,句意完整,不能断开,排除 AB; “诚心自誓”为偏正结构,“诚心”修饰动词“自誓”,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D。 故选 C。 句子翻译:我的病不是药物能治好的,只须各位真心实意发誓,在攻下城池的那 一天,不乱杀一人,那么我的病就自然好了。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统领这一队伍说明曹彬深得皇帝的信任”理解错误。据原文“太祖典禁旅” 可知,掌管禁军的是太祖。 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18 D.“故意在太祖面前表达了无意使相、只求钱财的内心诉求”理解错误。曹彬没 有在太祖面前表达无意使相和只求钱财的内心诉求,“美窃视彬微笑”的动作神 态让太祖察觉,太祖了解了曹彬对世事的洞察能力,钱财是太祖因为曹彬洞察人 心、世事的奖励,不是曹彬故意所求。 故选 D。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赋分点: (1)诣,到达;待以宾礼,状语后置,用贵宾礼接待他;治装,整理行装,准 备行装。 (2)遽,于是;诘,责问;对,回答。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美曰:‘何谓也?’彬曰:‘太原未平尔。’”从这几句可以看出曹彬不会 被封为使相自己早已料到,并且料到了原因,而回朝之后太祖真的因为太原没有 平定就没有封曹彬为使相,潘美听后用“偷视”和“微笑”表达了对曹彬料事如 神的钦佩。 “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最终皇帝的处理是仍然没有封曹彬为使相,只 是赐给曹彬二十万钱。 译文: 曹彬,字国华,周岁时,父母把许多玩具放在席子上,看他拿什么东西。他 左手拿刀枪之类的玩具,右手拿俎、豆之类的食器,一会儿拿了一枚印章,其他 的都不看,人们都认为他与众不同。 显德五年,出使吴越,到使命完成就立即还朝。私见(觌:dí)的礼物,一个 也没有接受。吴越人用小船追来送礼给他,三番五次,还是不接受。不久又说: “对吴越人一直拒绝,就有点近乎沽名钓誉了。”最终还是接受了,登记清楚后 拿回来,全部交给官府。 早先,太祖掌管禁军,曹彬并不依仗这种关系,除非公事不去太祖那里。大 家聚会酒宴他也很少参与,因此更加受到器重。建隆二年,太祖把他从平阳召回, 和他说:“我过去一直想亲近你,你为什么疏远我?”曹彬磕头道歉说:“我作 19 为周王室亲属,又忝列宫内职务,谨慎做好自己的事还唯恐有过错,哪里敢多结 交?” 七年,将讨伐江南。长围中,曹彬经常放缓了进攻的节奏,希望李煜降服。 城将被攻克时,曹彬忽然称病不管事,诸将领都来探视病情。曹彬说:“我的病 不是药物能治好的,只须各位真心实意发誓,在攻下城池的那一天,不乱杀一人, 那么我的病就自然好了。”众将领应承。第二日,病情逐渐好转。再下一天日, 城池被攻破。李煜与他的大臣们一百多人到军营请罪,曹彬安慰他,用贵宾礼接 待他,请李煜入宫准备行装,曹彬只派几个骑兵等在宫门外。部下暗地对曹彬说: “李煜入宫如有不测,怎么办?”曹彬笑着说:“李煜向来懦弱不能果断,既然 已经投降,一定不会自杀。”李煜的君臣,最终赖以保全。 当初,曹彬统领军队,太祖对他说:“等攻克李煜后,任命你为使相。”副 帅潘美预先向他祝贺。曹彬说:“不是这样,这次行动,仰仗天威,遵照朝廷谋 略,才能成功,我又有什么功劳呢?何况使相是极品呢?”潘美说:“怎么说呢?” 曹彬说:“太原没有平定啊。”回朝后,献俘虏。太祖对他说:“本来要授任你 为使相,但是刘继元没有攻灭,暂且稍微等待一些时候。”听见这句话后,潘美 偷看着曹彬微笑。太祖发觉后,于是责问他为什么发笑,潘美不敢隐瞒,于是按 实情回答。太祖也大笑起来,于是赐给曹彬钱二十万。曹彬退朝后说:“人生何 必作使相,好官也不过多得些钱罢了。” 咸平二年,生病。真宗亲自看望,亲手替他和药,又赐他白金万两。六月去 世,终年六十九岁。真宗亲自致祭痛哭。赠官中书令,追封济阳郡王,谥号武惠。 这年八月,皇帝下令把曹彬和赵晋安放在太庙以祭祀。 15. C 16.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②本诗中“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两句:燕子居无定所,不停地在 人家的屋檐下筑巢,这与诗人漂泊无依的生活非常相似;杜甫推己及物,对弱小 的燕子寄予了关心、同情和怜悯,表现了万物皆可亲近、皆是朋友的思想。 【解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含蓄地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批评”理解错误。“远看人”既画出了燕子对诗 人的同情与疑问,也流露出诗人的无限感慨。在这烟水渺渺之处,前途茫茫之际, 诗人无依无靠,独有燕来相就,倍感身世的凄凉。然而,燕纵识主,一叶扁舟, 20 终不似昔日故园的有屋可巢,故尔,燕子既欲亲近,又怀疑豫,只是远远看看。 表达作者此时的孤独。 故选 C。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所有的物都是我的朋友,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 胞”这种大爱思想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两句 体现了作者同情百姓的大爱,诗中所有的“寒士”皆是作者的同胞、朋友。 本诗体现这一情感的句子是“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巢居室” 是说燕子筑巢于人家,因为南北无定,所以令人可怜。接着就点破怜燕正是哀己。 诗人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西行,先是举家徙秦州(今甘肃天水)东柯 谷,投奔一个叫佐的侄子。上元元年(760)又往成都去投靠老友严武,卜居浣 花溪畔。大历元年(766)又到夔州,在柏茂琳中丞的帮助下定居西阁。十年间 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实在和燕子的“处处巢居室”没有两样。如今竟至于无人 可依、无地可居,教人叹息。作者借对燕子的怜悯同情感叹自己身世飘零。这其 中蕴含了万物皆可亲近、皆是朋友的思想。 17. (1).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2)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3)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4)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 (5)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8.(3 分)A 19.(3 分)C(C 项,比拟) 20.(4 分)第一处:“古蜀国”和“我们”调换顺序;第二处:删掉“在…… 中”或“让”。 评分建议:改对一处得 2 分。 21、【答案】①优化环境,吸引人才。②走出去∶组织本土人才外出取经,互通 有无。③多措并举,留住人才。
 审题立意 21 作 文 审 题 立 意 针对“子光从小检矿泉水瓶、易拉罐和硬纸板去卖”这一事件,两 位妈妈表达了两种对立的观点,写作时应综合分析、考量,然后立场鲜 明地选取其中一种观点来作文,不宜左右摇摆,折中调和。 写作时应围绕“教育与成材”的主题行文。 注意观点理性、辩证看待,分析材料,结合现实。 可赞成子光妈妈的做法,角度如下: ①勤俭持家、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年不易,不可丢 弃。 ②鼓励小孩捡垃圾,是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和节俭精神,这不 是“乞丐思维”。 ③当下巨婴与啃老族层出不穷,很多现代孩子缺失了节俭和独立的 宝贵品质,子光妈妈的做法尤其可贵。 ④独立攒钱是塑造优秀品质的方法、手段和过程,而不至于禁锢人 才成长, 可赞成景天妈妈的观点,角度如下: ①让孩子捡垃圾,积点小钱,可能耽误学习的时间,浪费孩子的精 力,得不偿失。 ②培养孩子,目光应更长远,应摒弃“乞丐思维”,涵养更大气的 格局。 ③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应具有博大胸襟,开阔视野和远大志向,以 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成为有才能、有出息的大才。 注意发言稿的文体要求和准确格式。 优秀标题 阅卷老师摘自高分作文 【支持子光妈妈】 可贵的勤俭底色 莫低看了勤俭品质(53 分)节俭独立奠基,何愁成材成器? (57 分)培养优秀品质,须从小事做起 自古君子,多能鄙事(56 分)(子曰: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意思是: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谨记高 楼平地起(55 分)登高者必自卑,成大器从小处(56 分)(化用名句:登高必自 卑,行远必自迩。) 若能自立自强,已是成人成才 【支持景天妈妈】 22 鸿鹄大志从小立 教育的目光宜长远 摒弃乞丐思维,拓宽教育格局(54 分)鸿鹄之志与乞丐思 维 立高远志向,成大器之才(53 分) 教育孩子,莫舍大逐小 培养孩子,从 大处着手 下水示范 “ 小 金 库 ” 里 的 教 育 智 慧 各位家长、同学们: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小金库”里的教育智慧》。 严歌苓说:“所有人都想着拯救世界,却忘了帮妈妈洗碗。”这话 戳中多少人的心!现实中不乏“景天妈妈”这样的家长,以为培养孩子 宏大胸襟、开阔视野和崇高志向,就应该“做惊天动地事”,而拾荒挣 小钱,就是没“大出息”,就是“乞丐思维”。 对此,我实在难以认同。如果拾荒就是乞丐思维,那照此理,打 工不就是打工思维?务农不就是小农意识?其观点的实质,是一种职 业歧视,是人为制造阶级差异。 回溯历史也好,揆诸当下也罢,我们会发现,很多成大事者,不 乏引车卖浆者流,他们可能就是从拾荒、捡破烂的脏活累活做起。傅说 起于版筑之间,相当于民工;陶侃战功显赫疆时“尚有余臭”,相当于 担粪者。“感动中国”的白方礼、刘盛兰,生活在社会底层,蜗居棚户 之中,但他们不也涵养了兼济天下的胸襟和阔大格局?这些“世俗可神 圣”的拾荒者,难道是“乞丐思维”? 相较之下,我更赞同子光妈妈的教子之道。母亲用心良苦,而孩 子自立自强,11 岁即能为大学攒足学费。他们学会规划人生,学会独 立,以劳动为美,以奋斗为荣。因此,孩子存起的“小金库”里,其 实贮满了父母的教育智慧和良苦用心。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长期身处爱的襁褓,可能沦为 巨婴。子光妈妈深知此理。让孩子从小靠自己劳动创造财富,旨在培养 孩子的经济独立意识和节用惜物美德,从小就懂得“人间万事出艰辛” 的生活之理。从这个意义上看,子光妈的这种“鹰式教育”,于孩子而 言,是多好的磨砺与淬炼? 在拾荒过程中,子光或许会面对异样、鄙夷的眼光,不像空调房、 蜜罐里的小王子、小公主们,光鲜体面。但拾过荒,捡过破烂的孩子, 走出书斋,走进市井,亲近底层,他们“关心粮食和蔬菜”,也将 不乏“诗和远方”。我更相信,他瘦削的双肩更容易长成担大任的铁 肩,而其胸襟不是变小,而是越显博大。他今天“没大出息”,但明 天可能“出人头地”。 23 迟子建在《光明,就在那低头的一瞬》中,对扫烛油的老妇人肃 然起敬。她从事的是最卑微的工作,却有着神圣无比的境界。低头俯身 劳作的身影是安然的,内心是悦纳的,精神是富足的。“乞丐思维”“没 出息”这样的标签,怎能乱贴? “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捡垃圾,积攒起自己的小金库,也储 蓄着品质、素养、智慧,那是未来走好人生路的种种凭藉。 我的发言到此,谢谢大家!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