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大百年党建主题
如何写进你的高考作文
各位同学,大家好!盼望着,盼望着,高考的脚步近了!
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科素养时代已经来临,语文也已成为最重
要的“拉分王”。而作为语文高考的重头戏——作文,更是大
家非常关注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指出,“立德树人”
是新高考的核心问题。新高考不但不回避社会热点,反而有意
强化对社会热点的考查,这有利于引导考生培养家国情怀,提
升在具体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这一重大
历史节点就是一个含金量极高的社会热点,
因此,我们要高度关注。
中国共产党创建于1921年,距离2021年刚好是一百年。2021年的高考
作文出现“建党”的字眼和主题的概率很大,你遇到如此宏大主题的作文,
如何写得充实而不空洞?如何写得生动而不呆板?如何将自己巧妙融入主
题之中?如何写出新意而不千人一面?带着这些问题,我将跟同学们一起
交流探讨。
100年来,中国社会沧桑巨变。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
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
运,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迈向新征程的中国共产党,举世瞩目。
【大事年表】
【大事年表】
【大事年表】
【大事年表】
【大事年表】
和大家一起回顾梳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历程中的重要历史时刻,让
我不禁想起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
话: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
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
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
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
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
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这些精神的内涵(如特区精神,是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续发扬敢闯敢试、
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激励干部群众勇当新时代的
“拓荒牛”)正是我们面对建党百年主题作文题时最好的立论来
源,这一时期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先进事迹、重要言论、典型事
物都是我们最好的素材和构思来源。同学们虽不一定经历过那些
特定历史时期,但完全可以通过祖辈的讲述,通过家中关联器物、
书信等将自己融入这些重大历史背景,并把自己拉入这些宏大主
题中。
下面我就结合百年中国共产党人的
12种精神,从写作的角度,展开来讲!
【井冈山精神】
【精神内涵】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
勇于胜利。
【精神之源】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许多年前,一群追逐光明的
革命者在井冈山播种下星星之火,由此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
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
党人为中国革命开辟出一条成功之路,培育出薪火相传的
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精神】
【拓展分析】时光虽已远去,但先辈们留下的那淬火成钢的精神品质、
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敢于胜利的革命风范依
旧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延伸思考】坚定执着追理想,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新时代的青年
人若没有理想,就只是没有灵魂的躯壳;若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
没有努力前进的正确方向。
【大主题 小切口】
1、一人:井冈山上的毛泽东
毛泽东率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保存下来的武装,向井冈山地区转移。井冈山周
围各县开展游击活动,打击反动地方武装,深入发动群众,重建地方党组织,建立工
农民主政权和群众武装。十一月攻占茶陵,建立了党的县委、县工农兵政府(谭震林
为主席)和赤卫大队。在总结茶陵战斗经验时,毛泽东提出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
和三大纪律。与此同时,重建了宁冈、永新县委,恢复了莲花、酃县党的组织活动。
一九二八年一月,部队占领遂川,建立了党的县委和县工农兵政府,以及暴动队、赤
卫队、农民协会、工会等群众组织。在遂川,毛泽东对部队提出了六项注意:上门板;
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经过三个多月的游击战
争,井冈山区和宁冈、永新、遂川、茶陵、酃县靠近井冈山的地区,都为工农革命军
所控制。
【解读】武装斗争中不忘与群众建立亲密关系。
铁的纪律,钢的信念,凝聚起了亿万中国人民,
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创建打下坚实基础。
【大主题 小切口】
2、一事:发不出去的银元
1929年初,红四军主力撤离井冈山出击赣南。敌人进入井冈山后烧杀
抢掠,残酷镇压根据地人民。5月的一天,彭德怀率领红五军回师井冈山,
收复失地、重建红色政权。红五军在茨坪北桥召开了有茨坪、大小五井和
五大哨口范围内的群众参加的大会,彭德怀代表前委慰问在井冈山坚持斗
争的军民。他按红军主力撤离时当地群众的数量,筹备了两千块银元,准
备每人发给一块。此时的井冈山,在被敌人残酷烧杀之后,已经有近1200
名群众遇害,红军只发出去八百多块银元。
【解读】
这虽然是一个很小的故事,却饱含了井冈儿女
为革命事业付出的血与泪。
【大主题 小切口】
3、一物:八角楼的灯
八角楼位于井冈山茅坪村,井冈山斗争时期,湘赣边界党政军领导机关和红军后
勤机关曾设立在此。自1927年10月7日,毛泽东引兵井冈山后,在八角楼上办公和居住
的时间最长。期间,为了厉行节约,毛泽东向全军宣布了一个关于使用油灯的规定:
团、营、连部晚上办公时用一盏灯,可点三根灯芯,办完公要熄掉,连部留一盏灯作
带班、查哨用,只准点一根灯芯。按规定,毛泽东是党和军队的领导人,可以使用三
根灯芯,但自从宣布规定那天起,每当夜幕降临,八角楼上便经常只亮着一盏燃着一
根灯芯的青油灯,毛泽东就在这盏如豆的油灯下工作至深夜。一天夜里,因为下了入
冬以来的第一场雪,让人感到格外寒冷。寒夜中的毛泽东虽然在八角楼上彻夜未眠,
却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他披着一方薄毯,用一根灯芯点亮了八角楼上的夜夜光辉,
写出了《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打消了上至中央
下到军民关于“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照亮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前程。
【解读】战争年代环境艰苦,毛泽东忘我地工
作。一根灯芯的油灯虽是星星之火,但却与天
上的北斗星一样指明方向。
【名人名言】
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
⑵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⑶我们大家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只有经过失败考验的英雄,才是真正的
英雄。 ——陈毅
⑷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每次来缅怀
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回想过去那段峥嵘岁月,
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
好他们的红色基因。 ——习近平
⑸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
由这里头出来的。 ——毛泽东
【相关范本】
让井冈山精神放射新的时代光芒
滔滔赣江,巍巍井冈。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
火,为中国革命开辟出一条成功之路,培育出薪火相传的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不忘峥嵘岁月,铭记先烈功勋,就
要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让这笔宝贵财富传承下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指出的,要结合
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
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这些要求,蕴含着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指引我们传承红色基因、激
发奋进力量,在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上砥砺前行。
理想信念是党性之魂。革命年代,正是因为有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力量,我们党才能无惧
“敌军围困万千重”,有力回答“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信仰至关重要,如同照亮前路的灯,好
比把握航向的舵。今天,面对深化改革的硬骨头,面对发展中的突出短板,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各
级领导干部,更要将理想信念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对
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对高尚情操的笃定坚持、对艰难险阻的勇
于担当,才能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根守魂,在实践中迎难而上、
奋发有为,带领人民不断取得新胜利。
【相关范本】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兴业之本。我们党“靠实事求是吃饭”,不搞本本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
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才能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事实证明,一切从实际出
发,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事业发展才会有活力、有动力。中国发展到今天,发展环境和条件变了,发
展理念就自然要随之而变。如果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就会落后于时代,处于被动局面。只有把思想认
识统一到五大发展理念上来,自觉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用好,才能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
奋力闯出新常态下的发展新路。
艰苦奋斗是成事之基。井冈山时期,从领袖到士兵,大家“有盐同咸、无盐同淡”,靠着红米饭、
南瓜汤度过艰苦岁月,不断巩固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今天生
活条件改善了,但艰苦奋斗的本色不能忘、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能丢。领导干部作为人民勤务员,更
要尚俭戒奢、廉洁奉公,逢事想在前面、干在实处,才能在关键时刻冲得出、顶得上、担得起,带领群
众干一番事业。
依靠群众是力量之源。当年,苏区干部相信群众、关心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的好作风,唤起了广
大工农,形成了不可战胜的力量。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
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新形势下,广大干部认真践行党的宗旨,努力提高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
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
众享公平,就能进一步赢得群众信任,汇聚起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井冈山的山间小路,通往民族复兴的康庄
大道;八角楼的灯光,映照共产党人的奋斗征程。用井冈山精神补思
想之钙、聚笃行之力、尽为民之责,我们就能交出无愧历史、无愧人
民的新答卷。
【文本点评+考生视角】
点评:文章紧扣主题,论述了“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和时代意义,结构严
谨,层次分明,文笔畅快。
【考生视角】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青年学生是时代的精英,是民族腾飞、
国家发达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理应争做民族精神的先行者和时代内涵的
开拓者。虽然那革命年代已经过去,但那些伟大的革命精神却永远不会过
时。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将永远引导我们——坚定理想,敢闯新路,艰苦奋
斗。
【长征精神】
【精神内涵】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
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
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
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
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精神之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
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
途中历经14个省,翻越18座山,跨过24条河,爬雪
山,过草地,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长征精神】
【拓展分析】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
神动力,同样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延伸思考】长征不会再现,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是“长
征路”,我们只有铭记和践行长征精神,才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大主题 小切口】
1、一人:张思德“尝百草”
长征途中,为了战胜饥饿,走出草地,完成北上抗日的任务,组织发出了“尝百
草”的号召。野草遍地,毒草丛生,要尝出一种能吃的野草是不容易,往往要付出很
大的代价,轻者中毒,重者可能死亡。张思德在“尝百草”活动中,总是抢在前头。
见到一种草,他总是首先尝一尝,找到一种能吃的草,马上告诉兄弟单位。有一回,
一个小战士发现了野萝卜,拔起一棵就往嘴里送。张思德忙赶上去,一把夺过来,先
放到自己的嘴里,不一会儿,张思德感到有些头晕脑胀,全身无力,失去了知觉。半
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才醒来,便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
【解读】张思德“尝百草”,体现了一种为
了革命胜利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献身精神。
【大主题 小切口】
2、一事:半条被子的故事
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
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
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同人民风雨同舟、
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
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解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依靠人民,造福人民,才能得到人民
拥护。
【大主题 小切口】
3、一物:红军草鞋
中央红军主力在于都县集结出发。《红色中华》刊发报道,号召苏区群众“不要
使一个红色战士赤足作战”。于是,家家户户打草鞋,母亲做给儿子、妻子做给丈夫、
未婚妻做给情郎……更多的苏区群众背着打好的草鞋赶到于都河边,把草鞋送给途经
的战士。草鞋涉水方便,爬山更能防滑。一些红军战士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穿的就
是它。在那个血与火交织的岁月,草鞋成为连接故乡和远方的最强纽带。
【解读】一双草鞋,一份情怀,一场胜利,一种精神。
【名人名言】
(1)长征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
——斯诺(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
(2)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迪克·威尔逊(英国学者)
(3)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
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索尔兹伯里
(4)飞身可得天堑,健步定攀高峰。 ——胡耀邦
(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相关范本】
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美国著名女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中写道,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
红军不仅完成了长征,而且参与了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完成了时代赋予的使命。如今,历史的接力棒
已经传到了我辈青年手中,我们就要向老红军学习,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弘扬不畏艰险、勇于奋斗的精神,磨炼我们战胜困难的品质。“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展现了当年长征路上英雄们对救国救民正义之战必胜的信心。如今,我们处于一个美好的时代,再也不
需要向革命前辈们那样面对危险的境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不需要战胜困难的品质。很多青少年
怕苦怕累,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只要遇到困难就选择逃避。社会上也出现了“巨婴”这一类
人,甚至有的人已经成年,但仍然在“啃老”。这告诫我们需要向当年的英雄们学习,练就战胜困难的
勇气与智慧。
弘扬浴血奋战、忘我牺牲的精神,培养顽强拼搏的品格。长征途
中时刻面临艰险,但是革命前辈们毫无畏惧,用鲜血和生命去战斗,
最终赢得了胜利。四渡赤水战役中,红军在前有大河汹涌、后有追兵
【相关范本】
虎视,且双方兵力、武器装备极度悬殊的情况下,灵活发挥运动战的特长,5天之内取桐梓、夺娄山关、
占遵义城,歼敌20个团,毙伤俘敌5千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这样的胜利来之不易,离不开英雄们的浴血奋战,我们也需要时刻铭记。进入新时代,我们依然会面对
众多挑战和风险,我辈青年理当肩负时代使命,砥砺“风雨浸衣骨更硬”的顽强意志,激发“快马加鞭
未下鞍”的奋进勇气。
弘扬坚定信念、披荆斩棘的精神,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长征路上,革命前辈们打了380余次的恶
仗,翻越了18座大山,跨过了24条大河,爬过了“千山鸟飞绝”的雪山、越过了荒无人烟的草地……他
们之所以敢于面对如此多的困难,奋战直至胜利,更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当前,我
国各领域都能赶上甚至走在世界前列,关键就在于拥有一批又一批有着崇高理想信念的建设者、探索者。
我们必须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行稳致远,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让我们铭
记长征精神,弘扬长征精神,践行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文本点评+考生视角】
点评:本文凝练了长征精神的三大角度,着眼于长征精神对当代社会和当代青年的意
义,论据充实,条分缕析,说服力强。
【考生视角】长征是为实现理想信念而不懈拼搏的伟大征程,长征精神是我们不断砥
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新长征。长征路上没有旁观者,我们都是主角,我
们每个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和弘扬的精神价值包
括方方面面,比如应该弘扬“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忠诚精神;
弘扬“灰撒江河涛澎湃,骨落青山峰崔巍”的先锋精神;
弘扬“舍我其谁挑重担,为观奇景上高山”的担当精神;
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展望未来,我们要继承和弘
扬长征精神,在新的时代征程中,砥砺前行。
【遵义会议精神】
【精神内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坚定信念,民主团结
【精神之源】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一切从实际出发,开辟出中国革命新路。遵义会议既是发扬民主、集
思广益、凝聚集体智慧的典范,又是面对重大危机,万众一心、团结
一致、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典范。
【遵义会议精神】
【拓展分析】遵义会议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抗击疫情、
脱贫攻坚、生态治理、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事件或决策中处处体现着
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
【延伸思考】考生要深入理解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和时代意义,了解
我们国家近几年完成的重大任务,分析遵义会议精神在这些重大任务
完成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大主题 小切口】
1、一人:遵义会议中的毛泽东
遵义会议以前,在“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指导下,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遭
到摧毁性的严重挫败,环境日益恶化。虽然毛泽东在党内和社会上都有很大的影响,
但临时中央将毛泽东排挤出党和军队的领导岗位,排斥毛泽东从丰富的实践经验中总
结出的军事指挥思想,而将军事指挥大权交给根本不懂中国国情的李德。遵义会议改
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同志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随后不久,又成立了由周恩
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小组全权指挥军事。毛泽东凭借其卓越才干和政
治磨砺,逐步得到全党的高度信任,其领导地位也逐步得到全党的高度认同。因此,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
泽东等指挥下,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
从1月末到3月下旬,红军取得四渡赤水战役的伟大胜利。
【解读】一个会议,一项决定,
使中国革命实现了伟大转折。
【大主题 小切口】
2、一事:彼此的理解与支持
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是作为周恩来的“帮助者”的。毛泽东在1967
年1月22日中央军委碰头会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也讲到:后来搞了个三人
团,团长是周恩来,团员一个是我,一个是王稼祥。但此后的军事行动,
周恩来尊重毛泽东的意见,不攻打打鼓新场,就是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再
三建议而说服大家放弃的。此后的三渡赤水、四渡赤水、南渡乌江、西进
云南,巧过金沙江,跳出敌军的包围圈,毛泽东书写了他一生中的得意之
笔。这也是与周恩来尊重毛泽东、全力支持毛泽东分不开的。有了周恩来、
朱德、张闻天、王稼祥等中央大多数领导人的支持,遵义会议取得圆满成
功,中国革命从此走向胜利!
【解读】不因职位的高低而影响彼此的理解与支持。
【大主题 小切口】
3、一物:会址旁的一棵树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的遵义会议会址,一座灰白相间、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二层小
楼,东侧一棵高10余米的大槐树,几乎在所有有关会址的图片、镜头中都可以看到它们相依相伴的身影。
一座楼,一棵树,风雨同舟80多载,见证了无数重大历史时刻。1934年底,中央红军进入贵州境内,
1935年初强渡乌江后,攻克黔北重镇遵义,1月15日至17日,红军在黔军军阀柏辉章的公馆里召开政治
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即后来闻名中外的遵义会议。
当年,20名参加者,在仅有27平方米、用油灯照明的楼房内的一间小屋里,作出了让中国革命转危
为安、转败为胜的伟大抉择。而那棵小槐树像一名忠诚的卫兵,静静地守候在窗外。
会上,毛泽东对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进行了切中要害的分析和批评,并阐述了中国革命
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和当前应采取的军事方针。
会议作出了“选举毛泽东同志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等重要决定,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
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多少年后,朱德的夫人康克清依然清楚记得会址外的那棵小槐树。
这棵槐树就是一棵有生命的文物,是中国共产党革命转折的见证者。当人们看到这棵树,就会想起
那份记忆,深受感动。
【解读】这棵槐树是一棵有生命的文物,
是中国共产党革命转折的见证者。
【名人名言】
(1)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
⑵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
—习近平
(3)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 ”,就会得“软骨
病”。——习近平
(4)信念只有在积极的行动之中,才能得到加强和磨砺。——苏霍姆林斯基
(5)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塌实的
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李大钊
【相关范本】
烛照征程 信念永恒
——“铭记遵义会议精神”主题班会发言
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烛照征程 信念永恒”。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转眼间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百年的光辉历程,我们的社会也在党领导人民的
长期奋斗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当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每当听到激昂的《义
勇军进行曲》徐徐奏响的时候,一种振奋,一种激昂,一种骄傲,一种自豪的心情便会油然而生。一个
名字在我的脑海中浮现,那就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86年前,一群从绝地险境千里奔袭的中国共产党人,终于在这里歇住脚,思考并讨论仗要怎么打、
路往何方走,这就是我们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重大转折点——遵义会议。
历史的长河波涛汹涌,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遵义会议,写下了红军长征途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就
是在遵义,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扔掉“洋拐杖”,喊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的口号;也是在遵义,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
领导集体,标志着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革命航船开始拨正航向。
坚定信念是遵义会议精神中最深层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
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相关范本】
烛照征程 信念永恒
——“铭记遵义会议精神”主题班会发言
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遵义会议前夕,党和红军陷入极度危难之中:第五次反“围剿”失
败,根据地丢了,一路上被动挨打,红军从长征初期的8.6万人经过湘江战役后锐减到3万人,前有重兵
堵截,后有敌军围追,物质条件极端困难,生存环境十分险恶,随时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面对危险和困难,从
党的领导人到普通战士,都没有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中国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凭借理想信念的
指引,党团结带领人民克服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不畏艰险,迎难而上
今天,无数共产党人高擎理想信念的火把,不怕牺牲、甘于奉献,为我们这个时代树立起一座座精
神丰碑。用胸中燃烧的火焰温暖群众的县委书记廖俊波,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倒下的黄文秀,用生命叩开
“地球之门”的海归教授黄大年,32年坚守开山岛、只为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王继才……他们把理想信
念书写在祖国大地上,用赤诚之心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以奋斗和牺牲标注奉献与担当,在新时
代的长征路上激荡起催人奋进的力量。
同学们,烛照征程,信念永恒。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做好在未来的
发展中勇做舵手的准备,为创造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如此,方
能无愧于自己的青春,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文本点评+考生视角】
点评:文章回顾了遵义会议的历史过程,指出了遵义会议的具体的精神内涵之一——
坚定信念,接着阐述了坚定信念对中国共产党发展和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然后从历
史转向当代,指出了遵义会议精神的时代意义。文章层层递进,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考生视角】作为考生,我们可以借鉴该文的行文结构,脉络清晰,层层推进;可以
借鉴该文的说理特点,要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如明确遵义会议精神的具体内涵;也
可以结合学生的身份,将文中的典型事例加入自我的感悟,
如“我将向用生命叩开‘地球之门’的海归教授黄大年学习,
用奋斗谱写生命乐章,用奉献勇挑时代重任”,这样就会使
内容更加贴切生动。
【延安精神】
【精神内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精神之源】从1935年到1948年,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在延安,
依靠延安精神,实现了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
跃,诞生了毛泽东思想,党领导中国革命从低潮走向高潮。
【延安精神】
【拓展分析】延安精神的本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国发展的历
程就是坚持实事求是、不断解放思想的历程。
【延伸思考】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青年学生要传承延安精神,
接续奋斗,与时代同频共振,将自己的发展与祖国需要紧密相连,成
为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大主题 小切口】
1、一人:延安时期的毛泽东
毛泽东的生活很简单。在延安住的窑洞是办公室兼卧室,睡的是一张
木板床,室内有一张办公桌,一把旧椅子,洗脸用的是一个普通的瓷盆,
洗衣洗澡用的是一个木盆,墙上挖了许多方洞,作书架用。他用的煤油灯
是用罐头盒或玻璃瓶制作的。那时纸张也十分紧张,边区的办公用纸是用
马莲草自制的。他常常是一张纸用铅笔写了再用蘸水笔写,最后再用毛笔
写。为了节省纸张,毛泽东有时就在信件的空白处写批示,信封也是用旧
报纸糊的,蘸水笔的笔尖是用竹子削制,笔杆是用牛筋树条制作的。
【解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既是创业的重要精神支撑与动力,也是发
展富强的必然选择。
【大主题 小切口】
2、一事:美国记者斯蒂尔的感叹
美国记者斯蒂尔访问延安后,深有感触地说:“我觉得在延安访问中,
有三件事使我感动而且深刻起来。第一,共产党常常说的为人民服务,我
亲眼所见,货真价实;第二,不到延安,实在不能深触到中国问题的心脏;
第三,真的,我要在延安住上十天,那我一定也将变成一个共产主义者。”
【解读】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
去,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大主题 小切口】
3、一物:一张照片
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在延安留下的一张照片。1941年6
月的一天,陈嘉庚到杨家岭拜会毛泽东。会见后毛泽东留陈先生吃饭。陈嘉庚看了看
饭菜,意味深长地说:“得天下者,共产党也!”因为,蒋介石在重庆花800银元宴请
他,在延安毛泽东用自己种的豆角、西红柿招待。
【解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
大实践中,我们仍然应该学习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
【名人名言】
⑴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
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
⑵要坚持我们历来的艰苦奋斗传统,否则我们的事业是不会有希望的。——邓小平
⑶延安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作风,体现了中国共产
党人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江泽民
⑷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财富,要世世代代继承下去,发扬下去。 ——胡锦涛
⑸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用延
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
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习近平
【相关范本】
弘扬延安精神 助力伟大复兴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中最关键、最艰苦的时期;是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革命事业由
挫折走向胜利、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时期;是毛泽东思想日益成熟、丰富发展的时期,是延安精神孕育
形成、发扬光大时期。延安,是中国人幸福的起点,是祖国走向繁荣昌盛的开始。
不管是在抗战阶段、民主革命阶段,还是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不管是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还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延安精神都能转化成与时代相契合,进而
指引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与伟大行动指南。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今年,我们将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一百年,始终坚定正确的政
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
业精神。党带领中国人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即使面对腹背受敌,举步维艰的境况也从不放弃,
从不气馁,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
就。从湖北武汉的“八七会议”到贵州遵义的“遵义会议”党
从失败中总结教训,在生死攸关之际扭转局面,从十一届三中
全会到中共十九大,党始终带着不忘初心,敢为人先的精神不
断挑战,锐意创新,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
【相关范本】
40周年来,中国发展鼓点铿锵。"嫦娥四号"探月,"北斗"星罗棋布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齐发
力。深圳前海生机勃勃,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长江两地绿意盎然,建三江万亩大地号稻浪飘香……正
因为有伟大延安精神的指引,党的事业才蓬勃兴旺,中国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但同时,中国的复兴之路不乏艰险。在延安精神的指引下,立足于实践,根据时势及时调整战略是
党的特色。无论是生死攸关的关头还是全球化冲击的潮流,党都能够实事求是,积极作出调整,因时而
变。
伟大的精神需要我辈传承与发扬。一座巍峨的大厦,需要有砖瓦做基奠;一条绵延的铁路,需要有
枕木做支撑。忆往昔,五四青年,为国家之危亡而牺牲自我;改革开放,新中国青年,为国家之复兴而
奉献青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代,站在这个即将扬帆起航,开始新征程的港口,我们驻足回望,祖国
的高速发展离不开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每个中国人,离不开我们青年的积极参与。我无时无刻不在为
祖国的强大感到自豪,也更明白身上的重任所在。我虽渺小,但我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在延安这片土地上屹立、流淌。它们见证着中国的变迁,见证着一代代
人的奋斗,故事从这里开始,由我们继续书写……
【文本点评+考生视角】
【点评】本文以延安精神为轴,既有纵向挖掘,又有横向开拓。在回顾历史征程中,
总结经验;在继往开来中,明确青年责任。大气磅礴中,展现具体观照。
【考生视角】延安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源头和理论基础,蕴含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在新的历史时期,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时自然离不开延安精神的指导。
“坚定的政治方向”是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立德树人的前提,“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是青年学生勤学善思、励志成才的基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青年学生历
练本领、立业为民的条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青年学生勤俭节约、立身做人
的品质。青年学生要用延安精神武装自身,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在前进的道路上永不骄奢、永不懈怠,
承载起亿万中国人民的期盼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历史重任。
【西柏坡精神】
【精神内涵】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的赶考精神,团结进取
的大无畏精神。
【精神之源】两个“坚持”(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
精神,两个“务必”(务必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
的作风)的创业精神等多种革命精神。
【西柏坡精神】
【拓展分析】西柏坡精神是指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在驻西柏坡期间,
所体现和创立的一系列革命精神。由于它产生于中国革命重要的历史
转折关头,决定着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它集中体现了敢于斗
争、敢于胜利的彻底革命精神,体现了头脑清醒、目光远大的胜利者
图强自律的精神。
【延伸思考】虽然我们的物质技术条件比革命战争年代有了很大的改
善,但艰苦奋斗干革命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的精神是需要继承和
发扬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党和国家政权永不变质,才能夺取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胜利,才能够在奋力实现
“中国梦”的征程中再立新功!
【大主题 小切口】
1、一人:“害怕”工作少的任弼时
任弼时一直恪守的人生训条是“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多用钱”。这“三怕”其实贯穿着一条红线—
—心里只装着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为革命、为人民公而忘私,不怕含辛茹苦,宁愿艰苦朴素、勤俭节约。1947
年春,任弼时拖着病体与毛泽东、周恩来转战陕北并担任中央支队司令员。行军每到一处,他都要亲自安排住房,
布置警卫,组织物资供应,还参与决策研究。他是中央队伍中身体最差的一个人,又是最忙的一个人。
淮海战役期间,任弼时因商议战事无法正常休息,血压上升至200多毫米汞柱,脉博每分钟跳动100多次。按规
定本应停止工作,可他坚决不肯,医生只好规定他每天工作时间不能超过四个小时,而实际上,他每天的工作时间
要比这多得多。由于连日的工作,任弼时心脏病和高血压更加严重,尽管医生一再告诫任弼时不要熬夜,要多休息,
但他却说“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肩负着革命的重任,能坚持走一百步,就不该走九十九步!”
1949年3月,任弼时随中央进入北京。每逢毛泽东在夜里召集会议,他都坚持参加,并且白天照常工作。抗美
援朝战争打响前后,他全身心投入工作,常常工作至深夜,长时间研究战局并思考对策,10月25日凌晨,终因劳累
过度,病情突然恶化,导致脑溢血而去世。叶剑英在追悼他时这样评价说———“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
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
【解读】劳身苦体,砥节砺行,用生命践行共产
主义理想,忠于党,忠于人民事业。如果向天再
借30年,他依然会像陀螺般旋转,“造成大福家
世界,同天共乐”。
【大主题 小切口】
2、一事:西柏坡的“赶考对”
1949年3月23日,西柏坡阳光明媚。西柏坡村前屋后,大大小小的几百辆车从西柏坡村一直延伸到十几里以
外的郭苏河滩里……今天,是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的日子。
西柏坡中共中央大院内,一些人已经离开。下午2点30分左右,毛泽东从住了10个月的小院里走出来,正好碰
到迎上来的周恩来。
周恩来知道主席肯定又是一夜未眠,上午才休息一会儿,所以关切地问:“主席,休息好了没有?”
毛泽东望着远处连绵雄伟的太行山,意味深长地说道:“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进京赶考
去,精神不好怎么行?”
周恩来答道:“我们都应当考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坚定地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这就是西柏坡时期两位伟人的“赶考对”。这个“进京赶考”,“进京”意味着执政,“赶考”是要接受考验,
其中有着中共中央领导人对未来深刻的思考,也有着在战争年代、在西柏坡时期对“考试”丰富而扎实的准备。
【解读】西柏坡的“赶考”,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启程,
是一次意味深长的对话,是对治乱历史的深刻借鉴;
是走向执政的铮铮誓言,是永远在“赶考”路上的
回眸与思索。
【大主题 小切口】
3、一物:一碗挂面汤
斯是陋室,却见证激情岁月。“新华社总编室旧址于2006年恢复建成,三间正房坐北面南,是插
嵌房。”站在门前,西柏坡纪念馆研究部副主任史进平说。“东侧是胡乔木夫妇的卧室,卧室内有一土
炕。西侧是范长江、石西民等领导的办公室。七八个人在中间屋办公。朱穆之常常在嵌台儿编稿子。当
时,桌子就是当地人的门板儿加腿,没有抽屉,椅子是农村常见的屋凳、木墩。”
“当时,我军前线捷报频传,每天要发许多战报、军事通讯和评论文章,从早8点一直忙到夜里12
点。”史进平曾为旧址修复事宜采访过许多老同志,他们最常叨念的是一碗挂面汤。
她介绍,总编室每天晚上要开评稿会,也被大家戏称为“记者招待会”。时任总编辑胡乔木谈对当
日稿件的审阅意见,大至方针政策、小至标点符号,从主题思想到文字技巧、错别字等都会一一点到,
毫不留情。夜深人静,身心疲劳至极,这时,食堂为大家加一顿清水挂面的夜餐,就是一天中最惬意的
时刻。
【解读】一顿清水挂面已是奢侈,但‘红色电波’
却从未中断过,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名人名言】
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
希望考个好成绩。 ——毛泽东
⑵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习近平
⑶务必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
⑷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毛泽东
⑸西柏坡“是立规矩的地方”。 ——习近平
【相关范本】
今日之赶考精神
在古代,莘莘学子进京赶考,以谋任仕途,求报国;到现代,毛主席将进京筹备成立新中国作为“进京赶考”,希望中国人
能漂亮地“站起来”。赶考精神,一个“赶”字,展现了一种紧迫感;一个“考”字,代表了一个挑战,一个前进的方向。时至
今日,面对国泰民安的盛世,很多人懈怠了,松弛了。保有这种不断前行的赶考精神,无论是对个人的成功,还是对助力中华民
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都有重大意义。
赶考精神,往小了说,是要为自己交上一份满意答卷的精神。譬如高考,便是赶考精神最鲜明的体现,为了那短短三天,无
数学子备战12年,尤其在最后一年日夜苦读,焚膏继晷。正是因为有了目标,才让他们不畏困难,并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纵
观古今明变者之通理,在电子跃迁中晓世事之精微,而赶考精神,正是指这种为了一个特定时间下的特定目标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它能激发人持之以恒的学习潜力,并修身养性,最终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辉煌,它对于个人的助益,古今皆然。而在今天这个竞
争激烈、压力大的时代,显得更为重要。
赶考精神,往大了说,更是要为国家和民族递上满意答卷的态度和责任感。试看中科院院士马伟明,因攻克电磁发射技术而
年届40即被评为院士的他,仍然每年完成2.5人的工作量。他自己说:“倘若我不抓紧继续工作,那国家选我这个年轻的院士有
什么用?”倘若这种赶考精神只是为个人成就名声或荣誉,那对于他而言,得到“院士”这一至高荣誉后,大可退居二线,坐享
其成果。但他之所以继续拼搏,便是出于为国家打造制胜深蓝的国之重器的目标,使中国海洋科技发展得快些,再快些。赶考精
神,亦可指这种不放弃一分一秒将为国家谋发展作为毕生目标的大情怀。在今天这样一个繁荣的时代,始终看到自己能为国家所
做的事,并在这种情怀的指引下奋进,终将生发出超越小我、追求个人公民的力量,使祖国发展得更快更好。
赶考精神之所以能激发出如此大的能量,其本质在于一种对自己、
对国家负责的态度。对自己负责,使我们不懈追求,勇攀高峰,在有
限的时间里催生出紧迫感,尽量接近目标;对国家负责,使我们在海
晏河清中洞见国家的隐患不足,使我们不坐享其成,在安乐中感受到
压力和紧迫,最终提高效率,求得更好的发展。我想,无论为谁,当
今青年都应心有一种赶考精神,创造美好明天!
【文本点评+考生视角】
点评:本文审题有全局意识,从个人和国家两个层面展开论述,既能着眼于整体,又
能关注局部细节。保有不断前行的赶考精神,无论对个人的成功,还是对助力中华民
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都具有重大意义。
【考生视角】“赶考精神”是一种家国情怀。古代的万千学子千里迢迢进京赶考为的
是报效国家,建功立业。十年寒窗苦读,为的不仅是金榜题名时的荣耀,更不仅是为
了光宗耀祖的荣光,更多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的家国情怀,报效国家。“赶考精神”就
是一种将个人价值融入到国家、民族大义中的伟大爱国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高三学子,
更应该发扬“赶考精神”,主动承担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红岩精神】
【精神内涵】刚柔相济,锲而不舍,以诚相待,勇于担当,善处逆境,
宁难不苟,出淤泥不染,同流不合污。
【精神之源】红岩精神贯穿于南方局从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初期,
在国统区充满艰难险阻的斗争历程之中,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在特
定历史环境中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展示和升华。
【红岩精神】
【拓展分析】红岩精神内涵丰富,建党100年、抗击疫情、脱贫攻坚、
抗美援朝70年、科技攻关、深圳特区40年、双循环与十四五规划等话
题都适用。
【延伸思考】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红岩精神已融入中
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将激励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
奋斗。
【大主题 小切口】
1、一人:心志似铁石的何功伟
1941年1月,由于叛徒的出卖,南方局领导下的鄂西特委书记何功伟在湖北恩施不幸被捕。在狱中,
何功伟始终坚信党的事业,严守党的秘密,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既经受了严刑拷打的考验,又挫
败了敌人的“劝降”伎俩和“感化”阴谋,严辞拒绝了高官厚禄、出国留学等所谓“自首”条件。他还
赋诗填词,谱写了《狱中歌声》——“我热血似潮水般奔腾,心志似铁石的坚贞,我只要一息尚存,誓
为保卫真理而抗争。”他诵《正气歌》,咏《满江红》,鼓舞战友同国民党当局进行斗争。
敌人先后十余次利用其亲属到狱中劝降,何功伟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儿献身真理,早具决心,
苟义之所在,纵刀锯斧钺加诸颈项,父母兄弟环泣于前,此心亦万不可动,此志亦万不可移……儿决心
牺牲个人,以得社会国家,粉身碎骨,此志不渝。”
1941年11月7日,在赴刑场的百余级石板路上,国民党当局许诺,只要何功伟回头就不会被杀,但
他义无反顾,昂首向前,高唱着《国际歌》慷慨就义,年仅26岁。
【解读】何功伟心怀家国,敢于担当,勇
于牺牲,跟无数先烈们一起结出了“千秋
红岩”这一精神硕果。
【大主题 小切口】
2、一事:周恩来写下《我的修养要则》
1943年3月18日,按农历算,正好是周恩来45周岁的生日。当天下午,他在南方局
机关整风会上给大家作报告,结合个人的成长、革命经历,回顾、检讨历史经验和教
训,并进行了严格的自我剖析和反省,写下了《我的修养要则》,如“加紧学习,抓
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等7条要则。
周恩来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给自己留下一份特别的生日纪念,给后世留下一
份红岩风范的永恒记录。《我的修养要则》集中体现了周恩来勤于学习、勇于担当,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的人格品质。这种博大的思想、高尚的情
操、优良的道德风范以及巨大的人格魅力,为全党树立了楷模。
【解读】一部红岩历史,
就是一部人格力量千锤
百炼、反复锻造的历史。
【大主题 小切口】
3、一物:小说《红岩》
《红岩》反映的是全国解放前夕光明与黑暗之间展开的一场生死较量。1948年,中国革命已经进
入关键的转折期,胜利即将到来。然而,在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正处在黎明到来之前最黑暗的时刻,在
这样黑暗的时刻,山城重庆正在进行着残酷的斗争。小说围绕着三条线索来展开对斗争的描写:“人间
地狱”——中美合作所里革命者与反动派之间的生死较量;地下党所领导的城市运动;华蓥山革命根据
地的武装斗争和农民运动。这三条线索交织成一个整体,最终汇集到狱中斗争这条主线索上。作者集中
描写了“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敌我斗争,生动地表现了革命者为迎接全国的解放,彻底挫败敌人
的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殊死斗争,真实再现了全国解放前夕光明与黑暗进行最后决战的艰巨性,揭露了敌
人垂死挣扎的极端凶残和色厉内荏的本质,歌颂了革命志士为真理而斗争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精神。
【解读】生命因信仰而璀璨夺目!
【名人名言】
⑴我们要经常想一想红岩先烈们的凛然斗志、英雄气概,时刻用坚定理想信念补精神之
钙。 ——习近平
⑵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江姐
⑶要继承和发扬伟大的红岩精神,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以共产党人的高风亮
节和人格力量影响和带动群众。 ——胡锦涛
⑷红岩精神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
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
——江泽民
⑸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开。
——《红梅赞》
【相关范本】
传承红色基因,涵育人格品行
红色是中国的主色调——党旗是红色,国旗是红色,吉祥如意是红色,红色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
中的基因,历经百年,演化沉淀,打造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气质,红色文化已然烙印于每一个炎黄
子孙的生命。伟大的时代呼唤我们:传承红色基因,涵育人格品行!
“那是从旭日上采下的红,没有人不爱你的色彩”,一首《红旗飘飘》唱遍大江南北。红色激情澎
湃,又让人肃然起敬。无数先辈用热血染成的文化底色,已经成为我们自觉的热爱。因为它高尚伟大,
因为它深入人心。从江姐昂首挺胸高唱“红莓花儿开,朵朵放光彩”到王成振臂高呼“向我开炮”,从
《建党伟业》的鸿篇巨制到《智取威虎山》的英雄赞歌,从第一届大众百花奖的《红旗谱》到诺奖获得
者莫言的《红高粱》,哪一个不是耳熟能详?哪一个不是时代记忆?哪一个不是永恒经典?红色成为中
国文化的图腾之色,世代传承,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但红色文化绝不是凭空而来,它淬炼了中国文化的精华,成为我们民族坚不
可摧的精神力量。屈原吟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文天祥高呼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孙中山告诫“革命尚未成功,我辈还需
努力”。他们,与红色文化同宗同源,都是红色文化的古圣先贤。时至今日,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凝练地概括了红色文化的精神追求;习近平主席提出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红色精神在伟大时代的最好诠释,也是红色文化的时代高潮。
时代需要红色文化保驾护航,每一个人都需要红色文化熏陶成长。
【相关范本】
像黄旭华那样成就卓越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们,像任正非这样的企业家们,哪一个不是深受红色文
化的濡染,哪一个不是红色文化的旗手?红色文化教育了他们,培养了他们,也涵育了他们的人格品行。
为国为民,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一心只为中国梦,他们是红色文化的代言人!我们的父辈,懂得爱国,
懂得坚强,懂得包容,懂得团结,他们都是红色文化的传承人。
现如今,个别西方国家大搞意识形态对立,污蔑建立百年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甚至想否定我
们的红色文化。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红色精神的力量,他们感到了空前的危机。而红色
文化的现世价值,在疫情中也得到了集中体现。何也?这就是红色制度的优越性,这就是红色文化的底
蕴,这就是红色中国的凝聚力!
看万山红遍,我辈要薪火相传。西方文化固然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但是盲目崇拜,全盘吸收,
当是民族之大难。历史已经证明,也必将继续证明,红色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生存的根基,须臾不可离
也。失去了红色文化的浸染,就会变成民族虚无主义。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年们,举起你们的红
色旗帜,高唱《红旗飘飘》,践行红色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传承红色文
化,涵养人格品行,做时代的火炬手和传唱者,共圆伟大中国梦!
【文本点评+考生视角】
点评:此文审题准确,立意高远,旁征博引,说服力强,深刻地论证了红色精神在当
今的重要意义。
【考生视角】“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
底。”江姐的最后一封书信,展现了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和钢铁意志。精神所在,就
是血脉所在、力量所在。当代青年遭遇逆境、困境时,是轻易地向命运屈服,还是学
习“红岩精神”?答案不言而喻。前行的道路上,要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平凡的日
子里,要展现作为,寻求突破。奋斗的过程固然是艰辛而曲折的,
但想想革命先辈们如何在艰辛中成就伟大,就能激发应对挑战的
勇气、埋头苦干的决心。将红岩精神融入血脉、化作基因,我们
才能更好担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重任。
【抗美援朝精神】
【精神内涵】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革命忠诚精神,国际主义精神。
【精神之源】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
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异常残酷的抗美援
朝战争中,广大志愿军指战员赴汤蹈火,视死如归,
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壮歌,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
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形成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抗美援朝精神】
【拓展分析】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重温中
国人民志愿军建立的不朽历史功勋,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对于激励和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披荆斩棘、
奋勇前进,具有重大意义。
【延伸思考】考生要深入理解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和时代意义,充分
了解抗美援朝重大决策过程、重大历史事件、重要战役战斗、重要历
史人物,学习志愿军将士的英雄气概和不畏强敌、制胜强敌的精神。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大主题 小切口】
1、一人:与敌人血战到最后一刻的杨根思
天天蒙蒙亮,美军陆战第1师就开始了对小高岭的进攻,飞机和大炮掩护着数倍于
我军的美军步兵,向杨根思所在的阵地发起了疯狂的进攻,企图打开一道口子,逃出
志愿军的包围圈。
在三次攻击之后,小高岭阵地依然纹丝不动,美军变得更加疯狂,所有的炮弹,
飞机炸弹,燃烧弹,狂风暴雨般倾泻在这座小山头上。当打退了美军的第8次进攻后,
3排只剩下了3名伤员,所有的弹药也打光了。眼看美国新一波的攻击又将开始,杨根
思向另外两位伤员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之后,40多个美军已经冲了上来,杨根思抱起阵
地上仅存的一个炸药包,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坚守阵地
的诺言。
【解读】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大主题 小切口】
2、一事:双腿被炸断,仍坚守阵地
孙占元沉着冷静地指挥,全排在他的领导下同仇敌忾,以我军的坑道做为依托,
凭借敌人炮火掀起的烟尘作为掩护,把冲入我军阵地的敌军一次又一次打回去。
战斗中,孙占元腿被敌人的炮火打断,他甚至无法站起来,只能爬着走。但是,
孙占元为了不影响我军士气,他忍着剧痛一声不吭。冷静地命令易才学带两名战士去
炸敌地堡,自己用机枪掩护,同时命令方振文等战士准备打反击,重新控制阵地。
腿被炸断的孙占元由于无法移动,所以在弹药用尽后,以无与伦比的勇气和意志,
在枪林弹雨里爬到敌军尸体堆里,解下敌人的手榴弹投向敌群。当敌人发现孙占元想
要击杀他的时候,孙占元毅然以残破的身躯滚入敌群,拉响了手中最后一颗手雷,与
敌人同归于尽。
【解读】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
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大主题 小切口】
3、一物:“常香玉号”飞机
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第二年,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出通告,
号召全国人民捐献飞机、大炮。著名豫剧女演员常香玉和爱人陈宪章决定,
通过义演为志愿军捐献一架战斗机。陈宪章很快写出了义演的剧本,这就
是后来唱响大江南北并拍成电影的《花木兰》。半年时间里,香玉剧社行
程上万里,演出180多场,终于攒够了买一架战斗机的钱,实现了捐飞机
的愿望。这架飞机被命名为“常香玉号”。
【解读】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
量。
【名人名言】
⑴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⑵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
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习近平
⑶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
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 ——习近平
⑷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面对各种阻力压力,中国人民总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总能展现大智大勇、锐意开拓进取,‘杀出一条血路’! ——习近平
⑸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相关范本】
雄关如铁铭历史,长风破浪看未来
西塞罗有言:历史是有记忆的生命。伟大的抗美援朝历史尤其值得我们铭记。铭记历史,当于心中
牢记事实,雕刻记忆;铭记历史,当于现实中不忘责任,迎接挑战,照亮未来。
抗美援朝的历史,是一段鲜血与烈火铸造的长城,一曲钢铁与情怀合奏的赞歌,是两百万将士和五
万万人民共同谱写的华美篇章。铭记这段历史,让往昔的苦痛烧灼成明日的辉煌,让过去的血泪钙化成
未来的脊梁。
铭记历史,记住抗美援朝的苦痛与勇气。崭新中国成立伊始,帝国主义虎视眈眈,一个国家的诞生,
一个民族的崛起,从来都是充满坎坷。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悍然出兵朝鲜,干涉半岛内政,炮轰东北
大地,那时的中国,经济困顿,人民贫苦,兵匪未定,百废待兴,没有人认为我们会参战,会反击,因
为我们与敌人实力反差太大;可面对巨大挑战,毛主席说:我们必须出兵,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于是,有了拿起炸药包冲向敌群的杨根思,这就是一种勇气,这种勇气横绝古今,激荡山河。
铭记历史,记住抗美援朝的牺牲和意志。抗美援朝战场上,
面对历经二战淬炼、全副武装气焰逼人的联合国军,缺粮少弹
的志愿军战士不畏艰难,他们跨过零下四十度的河流湖泊,翻
过寸草不生焦土一片的高山原野,他们在阵地上忍受饥饿疲劳,
他们以血肉之躯抵挡着钢铁洪流,以黄金般的意志逼退敌人。于是,有了邱少云在烈火中的严守纪律
直到牺牲。这种牺牲是巨大的,野草中,战壕里,刺刀上,无数个烈士,他们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
祖国;他们只有一个牵挂,那就是人民。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种意志震烁古今,气
壮山河。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迎接新的挑战。历史潮流汹涌澎湃,我们改革开放经济腾飞,团结奋进
阔步向前。站在新时代的门槛,硝烟已逝,坎坷犹在,大国霸权欺凌世界,西方世界科技封锁,祖国
统一历经波折……新的时代面临新的挑战,新的梦想开启新的征程,个人的奋斗,社会的发展,民族
的复兴……我们青年一代,站在复杂多变的世纪岔路口,心中依然有着团结御侮、浴血奋战的热情与
意志,依然有着攻坚克难、追梦求新的执着与勇气,这种勇气与意志来自历史,正如光芒来自太阳、
芬芳来自花朵、巨浪来自大海,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的血脉,我们才有足够的底气,迎接新的挑战。
北岛说: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和五千年的象形文
字一起,铸就了不灭的勇气和意志。在时代的风口,我们缅怀历
史,铭记历史,雄关如铁;我们长风破浪,迎接挑战,豪气干云。
愿历史的勇毅与热情终将化为心中永远的丰碑,丰碑之上,
星空之下,我们迎接挑战,笑看未来。
【相关范本】
【文本点评+考生视角】
点评:本文紧扣主题,把红色基因传承到新时代,立意准确,层次清晰,文笔优美。
【考生视角】作为考生,我们可以借鉴文章清晰明了的“总分总“的结构,也可以学
习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还可以借鉴手法多样的语言架构。
【“两弹一星”精神】
【精神内涵】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
勇于登攀。
【精神之源】“两弹一星”中的许多人都曾在国外拥有优越的科研和
生活条件,为了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冲破重重障碍和阻力,毅
然回到祖国。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最高利益,以其惊人的智慧和高
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创造了人间奇迹。
【“两弹一星”精神】
【拓展分析】我们要学习他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不怕
狂风飞沙,不惧严寒酷暑,生动阐释了“中华民族不欺侮别人,也绝
不受别人欺侮”的理想信念。
【延伸思考】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更要追随先辈们的脚步,团结一
心,励精图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大主题 小切口】
1、一人: “失踪”的邓稼先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
询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他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
“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此,他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
外联络中消失,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这一消失就消失了28年。28年里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
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故障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
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不
幸被放射性物质辐射,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
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
去!”
【解读】他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
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
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
了他的事迹。他是最具有农民朴实气质的科学家。
【大主题 小切口】
2、一事:开业之石
想要发展原子能事业,就一定需要铀资源。但寻找铀矿的过程并不轻松。
1954年10月,队伍在广西钟山县发现了一条铀矿,尽管开采价值不大,仍然振奋人心。
他们采集出第一块铀矿石,被誉为“开业之石”,并迅速带回北京。
毛泽东知道后,一定要看那块矿石,并三番叮嘱:“这个事情要好好抓啊,这是决定
命运的。”
1955年1月14日 钱三强、李四光等人接到通知,来到了中南海西花厅。会议桌上,
放了一块铀矿石料, 李四光对我国铀资源情况做了全面汇报:经过一年普查,在西北、
中南、华东等地发现放射性异常点达200多处,确认有远景的矿点11处……
“我们的矿石还有很多没被发现嘛!我们很有希望,要找!一定会发现大量铀矿。”
最后,毛泽东做了总结性讲话:“为中国的原子能事业,干杯!”
【解读】先辈们克服种种困难,
在国家的支持下,开辟出一条成功之路。
【大主题 小切口】
3、一物:用生命保护的秘密文件
1968年12月初,郭永怀在青海基地发现了一组重要数据,急于回京研
究便搭乘夜班飞机。12月5日凌晨,飞机飞临首都机场距地面约400米时突
然失衡偏离跑道,扎向1公里外的玉米地,瞬间腾起一团火球……
当人们从机身残骸中找到郭永怀时才发现,他同警卫员紧紧地抱在一
起。烧焦的两具遗体被吃力地分开后,中间掉出一个装有绝密文件的公文
包。在飞机遇险、生命将尽的最后瞬间,他想到的却是用身体保护国家秘
密安全、完好!他壮烈牺牲,享年59岁。12月25日,郭永怀被国家授予烈
士称号。
【解读】在生命最后一刻,毅然保护国家机密,
令人肃然起敬。
【名人名言】
(1)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
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杨振宁
(2)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师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殷红热
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
脊梁。 ——感动中国组委会为邓稼先写下的颁奖词
(3)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
(5)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相关范本】
“两弹一星”精神永恒不灭
人们常追问:“生命如何才能永垂不朽?”其实,当一代青年应不惧艰险挑战,不吝青春血泪,奋
战于历史洪流,生命即如时代星光莹莹不灭。
新中国初建成,多年的炮火苦难依稀在目,海外封锁形势严峻,迎着时代的挑战,一个个英杰志士,
奋勇当先,只为报国强国。
为筑国防,不渝矢志,程开甲院士坚守罗布泊数十载,深入荒漠腹地,即使面临爆破危险,都不曾
稍有畏葸,隐姓埋名,甘心奉献,终于筑成国防盾牌;爱国热血在胸中燃炽,朱光亚号召青年英才报效
祖国,作为“科技众帅之帅”,他见证核武器的从无到有,亲历从第一颗原子弹的蘑菇云横空出世,到
千万人瞩目中氢弹的成功爆破,用自己一生最激烈雄壮的力量活成了夜空中最亮的星; 同许多爱国留
学生一样,“追光者”王大珩立志用毕生的专业学识来推动祖国发展。在光学领域,他深耕钻研、呕心
沥血,每一个日夜的苦想冥思都为“两弹一星”的圆满成功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爱因斯坦曾言:“人生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取得
什么。”这些科学元勋们克服万难,殷勤付出,隐姓埋名,不慕荣
利,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撑起了祖国独立自强的一片天。直至人
生最后一刻,他们依然发光发热,激励后辈,特向世界证明,“两
弹一星”精神永恒不灭。
【文本点评+考生视角】
点评:文章第一段一问一答引出论点,继而列举铺陈,演绎叙写,最后总结,升华提
高,结构完整,一气呵成。
【考生视角】突出“两弹一星”人物淡泊名利的品质,以科研之艰难、条件之恶劣,
凸显他们初心不改的形象,立足青年的角度,阐释青年人在新时期也要不惧艰险挑战,
不吝青春血泪,奋战于历史洪流,生命即如时代星光莹莹不灭。
【特区精神】
【精神内涵】特区“十大精神”:敢闯、敢冒、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
奋发有为、只争朝夕的创业精神;自立、自强、自信的拼搏精神;团结友爱、扶
贫济困的互助精神;诚实守信、廉洁奉公的奉献精神;爱岗敬业、健康文明的人
文精神;公正严明、规范有序的法治精神;崇尚知识,完善自我的学习精神;公
开透明的民主精神;面向世界的开放精神。
【精神之源】兴办经济特区,是我们党和国家为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1980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
成立深圳经济特区,这是中国成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
经过20年改革开放大潮的塑造和市场经济熔炉的锤炼,
中国的经济特区不仅创造了举世惊叹的物质文明奇迹,
也创造了支撑特区经济巨人迅速崛起的特区“十大精
神”。
【特区精神】
【拓展分析】特区精神的本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国发展的历
程,就是坚持实事求是,不断解放思想的历程。
【延伸思考】党中央兴办经济特区的伟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改革开
放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得对、走得通、走
得好,是一条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是通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
之路。特区精神内涵丰富,在新时代对中国的复兴有重大意义,是立
德树人好素材,可从多个角度设置作文题目。
【大主题 小切口】
1、一人: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
在深圳成长、读书、创业,见证了当年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如今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大都市,我体会
最深的就是深圳开放、包容,以及鼓励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孕育希望的地方。
我很庆幸自己在深圳创业。深圳具有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对于改革创新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追求。
腾讯的创业团队正是在这种创新精神的鼓励和引领下,秉承“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的经营理念,开
拓创新,从涉猎自营多种业务,逐步回归到最擅长的通讯社交领域,再潜下心来搭建平台、经营生态,
并集中力量以创新思维破解自身发展难题。经过16载辛勤耕耘,腾讯在互联网市场成功跻身于世界互联
网领军企业行列。截至2015年6月,腾讯市值在全球互联网公司中排名前五。今年上半年总收入458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20%。
作为深圳特区成长起来的企业,腾讯一直受到党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的殷切关怀。如今,我们不仅
认真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服务,而且更借移动互联网发展浪潮之势,积极致力于
用“互联网+”的方式去“连接一切”,通过构建全新的产业生态链条,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与合作伙伴实现共赢。在谋求自身发展同时,也让整个社会获得更具品质的发展机会,在“连接一切”
的愿景下,更好地与时代连接,拥抱未来。腾讯将继续立足深
圳,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与大家一起,携手创造更精彩的世界!
【解读】成长、读书、创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永远走在创
新的路上。
【大主题 小切口】
2、一事:获得改革开放总设计师肯定
1984年春节,邓小平南下视察深圳、珠海等沿海经济特区。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经济特区
的命名者,也是最重要的推动者之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已经过去了6年,创办经济特区也有
两年多时间了,这次视察就是要看看经济特区的实践到底是否经得起检验。
得知邓小平要亲临蛇口,袁庚等蛇口工业区负责人很振奋。在做足所有的接待工作之后,袁庚布置了一项紧急
任务,要求工程公司连夜加班,做出一块“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牌,立在当时从深圳市区进入蛇
口的分界线上。
蛇口工业区办了5年,这条路到底对不对?“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究竟是对是错?袁庚想从改革开
放总设计师口中得到一个答案。1984年1月26日早上,经过通宵加班赶工,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伫立在从深圳通往蛇
口的路口,蓝底铁皮板上写着12个大字: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事实证明,邓小平对深圳和蛇口的改革开放建设是满意的。在这次视察后,邓小平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深
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1984年2月24日,邓小平在与中央领导谈话时,有这
样一段寓意深刻的话:“深圳的建设速度相当快……深圳的蛇口工业
区更快,原因是给了他们一点权力,500万美元以下的开支自己做主,
他们的口号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邓小平的一锤定
音,消除了当时围绕着口号的种种争议,也给袁庚吃了一颗定心丸。
【解读】 一句口号,彰显改革的决心和勇气。
【大主题 小切口】
3、一物:位于深圳市委大院门前的拓荒牛雕像
拓荒牛精神代表了第一代建设深圳特区的建设者们的拼搏进取精神!
拓荒牛位于中共深圳市委员会门前,是深圳的一标志。40年前, 深圳的创业者们就像
这头拓荒牛一样,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把一个贫穷的边陲小镇,开垦成为一个国际
性现代化城市,“拓荒牛”代表的,正是深圳的这种开拓、勤勉精神。
【解读】象征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的特区精神的“拓荒
牛”犁出“美丽春天”。
【名人名言】
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深圳等经济特区一路走来,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
举的,每一步都付出了艰辛努力。 ——习近平
⑵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习近平
⑶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袁庚
⑷“这里是我们蛇口工业区的黄埔军校,是催生现代化管理人才的加温器,孙中山先生
曾在黄埔军校门前写过‘不革命者不入此门’,我们这里是‘不改革者不入此
门’。” ——袁庚
(5)变“深圳制造”为“深圳创造”。 ——深圳标语
【相关范本】
弘扬特区精神 在奋斗中讲述“春天故事”
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它只是奋斗的另一个名字。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回望,深圳的发展是一段不断努力奋斗、不断改革创新、
不断成就梦想的光辉历程,不仅创造了举世惊叹的物质文明奇迹,也凝结出了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
改革精神;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追求卓越、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险、
敢于牺牲的拼搏精神等支撑特区经济巨人迅速崛起的“特区精神”。
改革开放40周年、海南建省办特区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南博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
对海南30年的发展给予肯定,并宣布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让我们备感振奋、深受鼓舞。新一轮改革开
放尽快落地见效,更加需要我们弘扬特区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
利益固化藩篱。
弘扬“特区精神”,就是要破除积弊主动改革。早在几年前,海南就深入推进“多规合一”试点改
革,坚决破除“房地产依赖症”,推进生态环境整治,干的都是刀刃向内、壮士断腕的自我改革。“大
胆吃螃蟹”难免会犯错,但因此而默守陈规,穿“旧鞋”走老路
子,就永远不会有好出路。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广大党员干
部要坚定改革的信心,运用正确的方法,做改革的实干家,主动
下“深水区”、啃“硬骨头”,坚决向制约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
弊端发起冲锋,释放更强大的发展活力。
弘扬“特区精神”,就是要敢为人先大胆探索。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无论
是国际社会竞争,还是国内城市比拼,要想取胜,就不能一直跟在别人后面走,永远当“学生”。创
新是第一动力,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敢为人先,开拓创新、不断探索,“一次不行两次,五次不行
十次,此路不通换方向”,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符合本土特色的道路,才是长远之道,才能在逆水行
舟险境中取得胜利和成功。
弘扬“特区精神”,就是要埋头苦干努力实拼。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埋头
苦干。干工作不能停留在会议中,落实到文件里,而是要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在实践中推进。脱
贫攻坚的时限迫在眉睫,“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并不遥远,要让这些美好的蓝图变为现实,就需要
广大党员干部把工作往深处做、往实里做,往人民群众满意的效果做。干事创业不会一帆风顺,甚至
会经历重重困难与挫折,这就需要不怕苦、不怕累的拼劲,把顾虑抛于脑后,义无反顾向前冲,开辟
一片干事创业的广阔天地。
“特区精神”既是工作力量的源泉,也是工作困难的
“解药”,理应深刻体会、努力践行,推动党和人民的事
业迈上新的台阶,迎来新的成就。
【文本点评+考生视角】
点评:文章从如何发扬特区精神的角度设置分论点,条理清晰,有条不紊。语言简洁
凝练,逻辑清晰,是规范的议论文,适合高中生借鉴。
【考生视角】从考生的角度理解特区精神,运用特区精神,要在整体把握特区精神内
涵的基础上,小切口深分析,从梳理具有特区精神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口号
入手积累作文素材。行文还要考虑到特区精神在新时代发展变化,体现出思维的周密
性。
【抗洪精神】
【精神内涵】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
敢于胜利。
【精神之源】1998年夏,我国江南、华南大部分地区及北方局部发生
了有史以来的特大洪水。在这场抗洪抢险斗争中,在百万军民气吞山
河、决战决胜的英雄壮举中,形成了伟大抗洪精神。
【抗洪精神】
【拓展分析】它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团结协作精神在新时
期的集中体现;集中再现了大无畏英雄气慨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
感。
【延伸思考】团结协作精神是立志路上不竭的动力源;革命英雄主义
精神是扫清成才路障的传世功;拼搏进取精神是成人成才的保证力。
【大主题 小切口】
1、一牌:“誓与大堤共存亡”的木制“生死牌”
湖北武汉龙王庙,一组巨型浮雕静静伫立,其中一幅,记录的是“生死牌”的壮举。
1998年夏季,由于气候异常,我国南方长江流域和北方松花江流域、嫩江流域出现了罕见的持续强
降雨。这一天,龙王庙闸口面临决堤的危险。然而,在与洪水的连续搏斗中,大家的体力精力已消耗殆
尽。值此之时,黄义成、唐仁清、李建强等16位共产党员郑重签上自己的名字,用生命写下铮铮誓言,
立下“生死牌”,“誓与大堤共存亡”。他们以“人在堤在”的信念相互鼓舞,共战洪水。
如今,这块“生死牌”已经成为国家一级文物,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上,武汉龙王庙抗洪“生死牌”格外醒目,它既是伟大抗洪精神的见证,也
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勇向前。
【解读】这块“生死牌”成为共产党员艰难时刻挺身而出保护百
姓的珍贵见证。
【大主题 小切口】
2、一景:挺立风雨中的最美风景
面对一次次汹涌来犯的洪水,抗洪抢险人员逆向而行、坚守河堤、救助群众、舍生忘死,他们以不
怕疲劳、连续作战,不怕苦累、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和钢铁意志勇战洪水,灾情愈险、信念愈坚、斗志
愈强,不取得胜利绝不收兵。
狭路相逢勇者胜。某集团军军长柳凤举高喊“跟我上”,纵身跳进滔滔洪水,和广大官兵一起筑起
一道坚固人墙,直至险情排除;曾经参加大兴安岭救火的扑火英雄“大胡子师长”吴长富在抢险救灾第
一线率先垂范,与士兵展开扛麻袋竞赛;嘉鱼簰洲湾民垸决口,生死关头,指导员高建成脱下救生衣给
了不会水的新兵,自己又跳下水与战友一同救起一对60多岁的老夫妻……
烈日炎炎,他们布沙袋、垒土石;风雨之中,他们筑河堤、堵漏洞;波涛汹涌,他们抱着洪水高一
尺、堤坝高一丈的必胜信念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抵挡着滚滚洪水;灾害面前,他们分秒
必争,接续奋战。沙袋再重也要扛得起扛得住,因为扛的是民众的安危;洪水再猛也要挺得住站得稳,
因为必须铸就守卫人民的铜墙铁壁。
【解读】 这些英雄事迹再次诠释了中国人民无坚不摧
的必胜信念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成为我们最终战
胜洪水的强大精神支撑。
【大主题 小切口】
3、一歌:“为了谁”萦绕在心头
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为了春回大雁归。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望穿
天涯不知战友何时回?你是谁,为了谁,我的战友你何时回?你是谁,为了
谁,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泪!谁最美,谁最累,我的乡亲,我的战友,我的
兄弟姐妹。
【解读】"烈火炼真金,危难见真情",这感人肺腑的旋律让人们体会到人
民子弟兵一心想着人民、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崇高品质,激发我们热爱
解放军、热爱祖国的情感。
【名人名言】
⑴“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孙武
⑵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苏轼
⑶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
锋利的钢刀。 ——契诃夫
⑷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清·魏源
⑸合则强,孤则弱。 ——《管子》
【相关范本】
弘扬抗洪精神,挺起不屈的脊梁(摘要)
弘扬抗洪精神,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团结伟力。
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华民族在风霜雨雪中淬炼出的精诚合作、
同甘共苦、团结一致、举国同心,是我们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只要我们
同舟共济、患难与共,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党全国全社会的智慧,团结一切积极力
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一定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力量支撑。
弘扬抗洪精神,持续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斗争实力。
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反映了抗洪军民无坚不摧的坚定信念,体现了中华民族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
主义气概。在防汛抗洪中,涌现出众多平凡的英雄。从江淮大地到洞庭湖畔,从鏖战鄱阳到保卫巢湖,
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肩并肩、手牵手、心连心,生死与共,风雨同舟,筑起一道道钢铁长堤。艰难
困苦,玉汝于成。苦难造就辉煌,斗争谱写华章。
弘扬抗洪精神,激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动力。
坚韧不拔、敢于胜利,反映了抗洪军民不屈不挠的高尚品格,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和
必胜信念。广大军民迎着困难和危险勇敢前进,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洪峰,始终牢牢挺立在滔滔
洪水前面。洪水涨一尺,斗志高一丈。
新时代是属于奋斗者的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
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蓝图催人奋进,征途任重道远,必须切实增强必胜信心和坚定决心。
经过风雨锤炼的伟大抗洪精神,不仅在应对灾难时显示出磅礴的力量,同样也是我们实现“两个
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奋进新时代,需要大力弘扬
伟大抗洪精神,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负韶华的时代担当、实干兴邦的决心意志,不断书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辉煌。
【相关范本】
【文本点评+考生视角】
点评:选摘部分主要是从论证层次、论说语言等角度给学生以实例展示,希望学生可
以从中学习其缜密的论证思路和澎湃的论证气势。
【考生视角】“抗洪精神”的几个写作方向:
(1)勠力同心,统筹协作,共克时艰。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刻不容缓,越是关键时刻,
越需要万众一心的坚实行动。抗洪抢险的战斗之中,各地区、各部门、各级力量的统
筹协作,展示了中国军民舍生忘死、团结一致的精神力量。
(2)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责任至上。洪水面前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每一个
抗洪的战斗堡垒上,都镌刻着共产党员用行动书写的“责任”二字。这份责任,生动
地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3)不惧困难,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在灾难面前,
中华民族向来是不屈不挠的。面对灾难,中华民族所
体现出的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任何灾难都
打不垮,击不倒的。
【抗震救灾精神】
【精神内涵】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
尊重科学。
【精神之源】汶川地震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到陕
西省汉中市金山寺村看望受灾的孩子,并写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十六个大字鼓励孩子们,后根据其讲话,提炼出
该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
【拓展分析】抗震救灾精神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交汇点,是社会
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交汇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升华。
【延伸思考】“多难兴邦、忧患砺党”,考生可以从灾难考验了中国
共产党的执政能力,见证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凝聚
人心等方面展开论述。
【大主题 小切口】
1、一人:用双臂护住学生的谭千秋
这是一位英雄的教师,当救援人员发现他时,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
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他却永远离去了。他是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
谭千秋。汶川地震袭来时,德阳东汽中学教学楼轰然坍塌,就在地震的一瞬间,学校
教导主任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
谭老师却不幸遇难。
【解读】谭老师一位普通的党员,用生命于大
灾中践行了“立德树人”的千秋伟业。
【大主题 小切口】
2、一事:我还能再救一个
在一所学校的救援现场,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
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
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从废墟出来的战士又发现了孩子,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
塌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要往下陷, 那几个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
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
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解读】 英雄的人民子弟兵是我们党最坚实的力量,也永远是我们心中
最可爱的人。
【大主题 小切口】
3、一物:手腕上的特殊遗嘱
刘德云是什邡市汉旺镇人,工厂职工。地震发生时,他和一起玩牌的另外3个人都被埋在了废墟下。
不知道过了多久,刘德云有些绝望了。此时,他用还能活动的右手,掏出随身携带的圆珠笔,在左手腕
上写下了“遗嘱”:我欠王老大3000元。他不想欠着账离开。刘德云说,写下这句话后,他安心了许多。
经过 324 医院野战医疗队紧急抢救,刘德云第二天就清醒过来。他告诉女儿 : “如果出不来,手腕上
那句话就是留给你的遗嘱。”
【解读】大灾无情人有情,一份特殊的“遗嘱”彰显了大灾中人与人的信
任和担当。
【名人名言】
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轲
⑶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北宋哲学家张载《西铭》
⑷在灾害面前,最重要的是镇定、信心、勇气和强有力的指挥。
——温家宝
⑸抗震救灾是对我们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习近平
【相关范本】
在新时代进一步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2018年2月,习近平同志在四川考察调研时专程来到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遗址,向汶川特大地震罹难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敬献花
篮,并三鞠躬。他叮嘱一定要把地震遗址保护好,使其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遭受的破坏性最强、波及范
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新时代,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抗震救灾精神深刻体现了民族精神。在汶川特大地震天崩地裂的刹那,无数父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了死神的来路,将生的希望留给孩子。
在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中,无数解放军战士、消防队员、医务人员以及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不远万里奔赴灾区,一些人甚至英勇地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中国人在灾难面前如此团结和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充分展
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民族品格。正是凭借着这种浸透于灵魂深处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得以穿越数千年历史风雨,岿然屹立于世界
民族之林。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
量。在新时代进一步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就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深刻体现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与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这场抗震救灾中,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得到充分体
现。从解放军部队的迅速调动到全国救援力量的迅速集结,从救灾物资的调度到特殊党费的交纳,从抗震救灾到灾后重建,无不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地震发生时,在人民群众
生命财产安全遭受巨大损害的危急关头,一批又一批共产党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义无反顾地投
入抗震救灾的洪流之中,无愧于先锋队的光荣称号。汶川特大地震10年后,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
工作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为国际社会开展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启示,进一步展现了中国
共产党的坚强有力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新时代进一步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就要始
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我们党建设好、建设强,使广大党员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抗震救灾精神深刻体现了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在抗震救灾斗争中,从国家领导人
到普通志愿者,都把同胞的生命放在最高位置,不惜一切代价拯救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是
贯穿整个抗震救灾斗争的一条主线。在抗震救灾中,我们坚持科学救灾、有序救灾,坚持把顽强的
抗争与科技的力量紧密结合起来,既充分发挥人的能动精神,又充分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
在灾后重建中,我们努力做到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科学重建。这一切的背后正是温暖的人文
情怀与理性的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习近平同志指出:“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
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在新时代进一步弘扬抗
震救灾精神,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要与自然灾
害不懈抗争,又要尊重和研究自然规律,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尽量
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文本点评+考生视角】
点评:本文从三个角度论述了抗震救灾精神在新时代的伟大力量,是抗震救灾精神在
新时代的继承和阐释。
【考生视角】从青年学生的角度来看,作为青年学生要继承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传
承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民族品格;其次从共产党“人民至上”的品性出发,青年学
生要树立人民至上的意识,要坚信共产党的领导和在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性;第三是青年学生要树立生命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共生意识等。
【抗疫精神】
【精神内涵】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精神之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伟大抗疫精神之源。这场抗疫斗争,
彰显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以及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
铸就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防线。
【抗疫精神】
【拓展分析】“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抗疫精神,紧
扣时代发展脉搏,一定是高考作文命题的重要指向。
【延伸思考】这些年来,高考一直秉持着“不回避热点,不淡化焦点,
不剖析难点”的考核理念。2020年疫情来临,大难面前,我们国人上
下齐心,众志成城,共赴国难。此时,国家呼吁
年轻人勇于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责任与使命。
所以,考生必须在高考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归宿、
文化归宿,以及价值归宿,关注生命,关注价值,
关注人性的光辉。
【大主题 小切口】
1、一群人:致敬抗疫逆行英雄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当病毒“魔鬼”袭来,一个个白衣天使、科技人员、
解放军将士、党员干部迎难而上,他们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逆行”的背影成
了抗疫前线最美的风景。这一群群和平年代的战士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以救死
扶伤、医者仁心的职业操守,冲锋陷阵、义无反顾。有的身患绝症,却不下火线;有
的倒下了,战友同事抹去眼泪接着上;有的家人感染或病了,也无暇顾及;有的推迟
婚期上“战场”;有的单车骑行找“部队”;有的夫妻双双上阵;等等。他们誓死不
退,不胜不休,以一种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困难压倒的大无畏精神战斗在抗疫一线。
老将钟南山80多岁亲征挂帅,成为了人民心中的定海神针,《人民日报》评价他“有
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解读】“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
你负重前行。”让我们向最美的逆行者致敬!
【大主题 小切口】
2、一个人: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的张定宇
作为收治患者最多的武汉金银潭医院的一院之长,他另外的身份是一名渐冻症患者。行动不便的他,
已在抗疫一线坚持了30余天。每天接上千个电话,处理无数突发事件的他,无暇顾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的妻子,始终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他说:“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我们
结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体扛不过去,怕失去她!”别人眼里风风火火的铁血男儿,害怕失去挚
爱的缱绻,湿了他的泪眼。一天睡眠不到两个小时的张定宇,正在和病魔争夺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
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以后我
会被固定在轮椅上,我现在为什么不多做一点?”张院长,您舍身忘我、无私无畏的爱民情怀,英雄硬
汉形象彰显。
【解读】 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
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这一战,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用血
肉筑成新的长城。
【大主题 小切口】
3、一份答卷:勇立时代潮头的历史答卷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大考中,秉承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医务工作者和援鄂医疗队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
我们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即动、千里驰援,正是这些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赶考”者,英雄挥戈
去,万马战犹酣。经过团结奋战和艰苦努力,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中国人
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向历史和世界交出一份抗疫大考的合格答卷。
【解读】我们要有“赶考”精神,未来还有许多考题等待着我们去回答,
许多坚冰等待着我们去打破,许多梦想等待着我们去实现。
没有一场风雪,能够阻挡春天的脚步。
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难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名人名言】
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鲁迅
⑵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⑶各奋愚公之愿,即可移山;共怀精卫之心,不难填海。——蔡锷
⑷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
⑸身着白衣,心有锦缎。——林清玄
【相关范本】
胸中笃定报国志 潜心砺学逆风翔
——疫情期间致高中学子的一封倡议书
同学们: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至及庚子,正值元日。然孰料瘟“邪”疫“魔”肆虐九省通衢,楚鄂江城已
是危在旦夕,以至神州遍疾,举国惊惶。然我想,当国有危难而无力以援,生民遭困而无计可施,作为
高中生,静静居家发奋学习以积蓄未来报效社会的力量,就是对国家召唤最积极的响应!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青年时期立下的宏志至今依然激励着后人。且看终南山一生所学
尽报国家,哪怕年至耄耋,疫霾之下依然为国请命,铁血出征,端的是国士无双、铁血担当。同样,无
论是无数以身赴死的普通医生,还是诸如黄锡璆、李兰娟这般矗立疫情中心的国之柱梁, 没有青年
时期的潜心求学,又何来今日在报国之路上的璀璨绽放?
灾难之时,有人奔赴战场,也有人狗彘不若。有人一心发表论文不计生民死活,有人欺上瞒下只为
职位稳妥。诸如种种,无不是忘记了当年求学初心,丢弃了一名知识分子应有的使命与担当。同学们,
在举国蒙难的此刻,高中生是国家知识界的后备精英,我们
没有理由懈怠退缩甚至无所事事。鉴于此,我郑重向和我一
样停课在家的所有高中生发出如下倡议:
请坚守我们应有的热血担当和报国初心,明确学习的意
义。当你内心懈怠时,请记住那冰冷的数字后绝望的家庭,
记住火神山奇迹速度后的所有个体。当你还不明了学习的意义时,你能否想想成长的意义不仅仅
是为了自己,想想自己将来能否在平静生活中为家人撑起天空,在国家需要时为众生点亮黑暗?
请树立疫情中我们应有的态度,加强自律,绝不停学。在这场参战人员不分年龄、作战区域
不分地点的战役中,“停课不停学”是我们的作战方式。距离高考仅一百余日,瘟疫是自然的警
告,也是对同学们自律性的极大考验。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又怎能放纵自己、败
于一朝一夕?
请拿出沧海横流中的英雄本色,做一名困难路上坚守阵线的勇士。“停课不停学”是中国青
年对病毒的一次亮剑,吾辈虽一介书生,三尺微命,但共赴国难,亦可请缨。屏幕前聚精会神的
听讲,书房里奋笔疾书的身影,家里永不懈怠的作息规划,无不彰显一个高中生在目前困境中烈
火涅槃的勇气。
同学们,逆风中,当你失去方向时,请仰望那些无惧无畏,
那些不屈不挠,那些饱受磨难却屹立不倒的脊梁。但也请记住
奠定他们人生根基的,是青年时的发奋求知。
愿你我之辈,鹰隼试翼,风尘翕张。让我们坚守初心,自
律读书,勇敢前行,立志成为祖国的未来南山。
倡议人:xxx
x年x月x日
【文本点评+考生视角】
点评:本文站在学生的角度发起倡议,既与疫情相联系,又与学生相关联。语言文采
性极强,慷慨激昂,振奋人心,能引起读者共鸣。
【考生视角】“疫情,让年轻人经受了烈火真金般的考验。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年
轻人的表现让国人无数次泪目。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们沉着地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重
于泰山的责任,拼尽全力护卫盛世之中华。他们,就是努力前行的榜样。”通过这段
文字引发学生思考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引导学生以英雄为榜样,无论经历什么磨难,
都要学会从挫折中奋起,在磨难中成长,
坚定信念,尽一己之力谱写国之华章。
同学们,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由一个个鲜明具体的“坐
标”组成,进而形成了一个可以长久涵养后人的“精神谱系”。
它们犹如鲜活生动的历史链条,把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串接
起来,展示出来。各种精神之间有相通相融的共性,有基础性
的思想内核,有一以贯之的理念内容。比如,在我们党正式概
括的各种精神当中,理想信念、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甘于奉
献等,出现的频率就非常高。
各位同学,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我们
一起交流探讨十二种红色精神,不仅是为了让大家面对百年建
党这个宏大主题时能够写出一篇优秀之文,更是为了助力大家
通过学习这些精神、践行这些精神,能够做一个顶天立地之人!
做一个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矢志不渝的拼搏奋进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