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 2021 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质量预测“觉醒”作文解析及考场精选
范文赏析汇展
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振华中学高三(6)班的班会课上,同学们观看了班主任精心剪辑的央视一套热播电
视剧《觉醒年代》的精彩片段,对以下三个场景感触尤其深刻:
场景一:
1915 年,22 岁的毛泽东出场:瓢波大雨中,杂乱无章的长沙老街上,他怀抱一沓《青
年杂志》(陈独秀创办,次年改名《新青年》),踏着泥水迎着风雨奔跑……
毛泽东被《青年杂志》打开了眼界,思想觉醒了,开始循着初期新文化运动的思路
探索……
场景二:
1917 年,张勋复辟。28 岁的李大钊被迫离京,流亡江南。他深入社会底层,苦苦追
寻新的救国之路。一个声音在他心中越来越清晰:仅靠移植西方政治制度难以救中国,
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除了文化启蒙和思想觉醒,更要找到符合中国实际的革新之路。
场景三:
1920 年,漫天飞雪的海河岸边,41 岁的陈独秀与李大钊目睹难民沿路乞讨之惨状,
耳畔回响着难民悲愤的控诉:“政府?哪见过这么浑蛋的政府?他们什么时候关心过老
百姓的死活呀?......”
陈独秀:守常,我想了,我们得建党!……
李大钊:你为什么要建这个党?
陈独秀:不为什么,我为了他们......我为了他们,能够像人一样地活着,为了他
们能够拥有人的权利、人的快乐、人的尊严……
假如你是高三(6)班的一名学生,请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个场景,以“觉醒”为话
题,联系历史与现实写一篇观后感,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作文审题
材料段是三个场景。
场景一:1915 年,22 岁的毛泽东思想觉醒。通过文化启蒙,启迪民智,使他们在
思想上觉醒。谈思想觉醒在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重要性。
场景二:1917 年,28 岁的李大钊道路觉醒。从中国实际出发,找到符合国情的发
展道路。谈走中国特色之路的重要性。
场景三:1920 年,41 岁的陈独秀与李大钊政治觉醒。通过建立崭新的政党,实现
为民众谋幸福的政治追求。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
任务段布置了多个任务:选一个感触最深的场景,不可多选;话题为“觉醒”,紧扣
原词不放松;联系历史与现实,1920 年之前是革命志士的“觉醒”(知),1921 年之后
是共产党人的“践行”(行),共产党百年征程就是知行合一、砥砺前行的过程;写“观后
感”,那么,最好有副标题,最好紧扣党的觉醒及践行的历史,由《觉醒年代》中的历
史,观照如今的现实。理论上讲,只要以“觉醒”为话题,由观后感切入,伸展至其他领
域的“觉醒”,谈觉醒的内涵、作用和具体做法,应该都是可以的。
要求段较为常规。
推荐标题:
1.于磨难中觉醒
——观《觉醒年代》有感
2. 觉醒年代,乾坤未定
——观《觉醒年代》有感
3. 于觉醒中开新局
——观《觉醒年代》有感
4.为生民立命,燃觉醒之火
——观《觉醒年代》有感
5.为思想插上觉醒的翅膀
——观《觉醒年代》有感
6.百年之风雨,觉醒之中华
——观《觉醒年代》有感
7.青年正觉醒,吾辈当自强
——观《觉醒年代》有感
8.觉醒担责任,一心为人民
——观《觉醒年代》有感
9. 因民觉醒,立党为民
——《觉醒年代》观后感
10. 时代觉醒,撑起时代未来
——《觉醒年代》观后感
11.建党百年,青年觉醒
12.以觉醒为枪,护万里河疆
考文赏析
思想觉醒撑起时代未来
——《觉醒年代》观后感
万子如
那是风雨飘摇、动乱不定的年代,中国社会如同海上浮舟,不知去处。少年毛泽东怀抱着杂志,
带着他那刚刚觉醒的崭新思想在风雨中奔跑,踏上了一条探索的道路……是思想觉醒让他成为时代
的先行者,为中国道路指引方向——思想觉醒撑起时代未来!
思想觉醒唤起青年意志,培育时代先行者。
海外归国,弃医从文,鲁迅放下了他治病救人的想法,以笔为枪,用思想先锋唤醒沉睡的民众;
变法图强,不畏人言,康有为看到了时代的曙光,革除弊政,徐图国之自强;提倡白话,变革文学,
胡适走在了新思想的前端,除旧布新,用新观念、新思潮涤荡一切腐朽陈疴。
是思想之觉醒,让他们于漫漫长夜中看到前行之方向;是思想之觉醒,让他们更新观念,找到
救国之良方。思想觉醒,培育了国之脊梁,为时代未来提供动力与方向!
思想觉醒凝聚众人合力,铸就时代辉煌。
新时代爱国号角吹起,中国不再是麻木愚知的中国,千千万万青年正在奋起,以觉醒之魂助力
中国之复兴!对科技重要性的认识觉醒促使刘明侦、曹原等青年共同投身研究事业;对法律公平的
体悟驱动着郭建梅等法律人擎起法律火炬,烛照时代道路;对世界形势与民族复兴的洞察,激励着
中国人民顺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与世界人民携手共创新未来……
中国已是一个思想觉醒后的中国,她的人民充满智慧与胆量、勇气与理想,紧紧团结在一起,
汇成时代伟力,创造时代新的未来。是思想觉醒,点燃爱国之魂,助力时代前进!
……
“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如是说。诚如斯言,人类思想的火光照亮了整个人类发
展史,倘若人类失去了思想的能力,那么人变卑微得仿佛连一根苇草都不如。我们应当感谢自然,
让我们觉醒了思考的能力,觉醒了我们的理性,我们的尊严。
亿年前,或许是河边饮水祖先一个思想火花的产生,诞生了人类纪元;百年前,那救国思想的
闪烁,造就了如今的崭新时代;而现在,思想的进一步觉醒,将开创一片更加辉煌的未来时代!
点评:
全文事例、名言丰富,文笔优美,语言凝练,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联系现实较多,结尾升华,
颇有力度。
百年之风雨,觉醒之中华
——观《觉醒年代》有感
高天祥
乱云飞渡,惊涛拍岸。回首百年,矗立的,是一座肃穆的丰碑;展望百年,腾飞的,是民族复
兴的中华。为了让中国人像人一样活着,陈独秀毛泽东等前辈执觉醒之心,倚坚定之志,救民族于
水火。经历百年风雨,铸就觉醒中华。
百年春雷,点燃的,是明亮的星空,觉醒之思想。
回望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从上海嘉兴湖畔,到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延安,党领导中国人民
军队进行五次反围剿,进行了举世瞩目的二万里长征,领导中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建立
了新中国。觉醒的思想搭载着一只小红船,连同共产党人的信念与梦想,化为了一艘蔚然巨轮,乘
风破浪于世界之前。有人说:“我们缺的不是刀剑与枪炮,而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正义,坚定,和
平与同情。”当五四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始时,正是思想觉醒的开始,慷慨陈词的学生,他们知道了
正义;高举旗帜的工人,他们知道了尊严。
思想之花,花开有声。觉醒的思想,背后是呐喊的灵魂。
百年春雨,滋润的,是广袤的大地,觉醒之坚守。
近代中国积弱积贫,西方列强铁蹄蹂躏。百年之前,血染山河,枪林弹雨。共产党人一己坚守、
一以贯之、以肉身做壁垒,佑得土地与人民一世无伤。百年之后,风起云涌,困难重重,共产党人
的坚守依旧是进行时;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综合国力明显提升,脱贫攻坚圆满成功,民族复兴
大业如火如荼;北斗系统建成投用,天问一号直冲云霄,中国天眼对世界张开怀抱......磨砺方显
勇毅,唯有坚守,令我们傲然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
坚守之国,昂扬富强。觉醒的坚守,背后是不屈的脊梁。
百年春日,映射的,是广阔的世界,觉醒之自由。
汪曾祺曾说:“将追求与独立连在一起,将生命与自由连在一起。”百年以来,我们的觉醒,
就是对自由的向往。封建礼教想要束缚我们的思想自由,我们就把它连根拔起;帝国主义想限制我
们的人身自由,我们就向他开炮。共产党带领我们奔向自由,一路上起起伏伏。
中华民族,沐浴光辉。觉醒之自由,背后是奔跑的背影。
风起青萍,岁月浩荡;斗转星移,百年已逝。如今在旷野上放歌者不是革命先驱,但他们留下
了一个觉醒之中华。我们要以觉醒之精神,用穿云裂石之声,共奏盛世华章。
点评:
本文开头采用渲染气氛法,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中间主体部分综合运用比喻论证、道理论证、
排比论证等进行分析,紧扣共产党人的百年奋斗史,论述有力。整篇文章语言优美,感情充沛,气
势恢宏,让人印象深刻。如在论证时加上典型人物事例,效果会更好。
觉醒年代,青年当行
——《觉醒年代》观后感
张梦妍
那是风雨飘摇,山河血染的年代。在枪林弹雨中,在军阀政府的压迫下,一大批青年学子站了
起来,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反抗黑暗与不公,是在血泪中的觉醒,铸就了不屈的精魄。
看了电视剧《觉醒年代》我对场景三在漫天飞雪中确立建党目标的场景印象最深刻。查阅相关资
料后,我想我有必要写点什么。
青年于血泪中觉醒,小小红船承载重重使命。
1920 年,北洋军阀派系林立,割据混战,无数百姓流亡,民不聊生。陈独秀与李大钊目睹难民
惨状后,定下了建党目标。“为了他们,能够像人一样的活着,拥有人的权利,人的快乐,人的尊严……” 这
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建党初心。1921 年嘉兴南湖的一艘小小红船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的命运被
改写,一艘小小红船引导了未来整个中国的航向,天凝地闭,荒徼阻隔,杨靖宇卧草啮雪,誓死不屈;强
权逼迫,浊流当途,李大钊不从名利之诱,威武之欺,走上刑台从容赴死。这是对理想的坚守,一以贯之,
不折辱于名利,不畏惧死亡,以道殉身,以身殉道。
青年于国家危难之际觉醒,担当民族复兴重任。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一首《义勇军进行曲》唤醒了千千万万被压迫的中国人民。
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
迫,建立起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然而,建国初期的中国一穷二白,在强邻的虎视眈眈下又该如何自
处呢?中国青年给了我们答案。
黄大年抛弃国外优越的物质条件与研究环境,只身回国研制关乎我国地质资源安全的地球深处探
测仪;于敏在茫茫戈壁隐姓埋名三十载,助力我们核事业的史诗突破。这是责任与担当的升华,牺牲与奉
献的外化,家国情义的凝练,是青年觉醒的巨响。
“立德无言,无问西东”作为新一代青年人,我们当学习前辈艰苦奋斗的精神与以身许国的爱国
热情,实现自身的觉醒与成长,以恒久的蓬勃之力,锐意的新生之奋,为己,为家,为国谱就华章。
点评:
全文紧扣党来写,历史与现实交织,名言、事例、歌词丰富,运用恰当,语言凝炼,铿锵有力,逻辑
严密,并立足青年身份,颇有力度。
觉醒复兴,为民立明
———观《觉醒年代》有感
杜林灿
“当人的悲悯之心能够不止针对自己,而能扩大到涵盖生民百姓时 才能获得恢宏深邃的人性光
辉。”近日,有幸观看到《觉醒年代》中的精彩片段 ,革命先驱展现出的觉醒精神让我为之动容。而其
中,陈独秀在看到难民乞讨惨状下定决心,为人民尊严而建党的炽热初心,更是让我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人民为沃土,沃土可结果,或曰觉醒,为曰担当。
百年前的中国 幸有这样一群觉醒英雄,撕裂长夜骄矜的船帆,便是要闯。我看到陈独秀维护人
民尊严时眼中的光;我看到傅斯年书写革命头条的铮铮笔锋;我看到毛泽东于黑暗暗哑中从村民中传递的
燎原之火;我更是看到,这些建党英雄动人的举动下跳动的炽热心火,那其中装满了,温暖的是人民。从
此,春山可望,立人民为沃土,我党有了觉醒的力量。
人民为沃土,沃土可结果,或曰觉醒,为曰振兴。
百年后的中国,幸有这样一群新兴英雄,传播着新乡贤文化,为民奋斗幸福生活。那是吉钓村
村医王锦萍,拥有高学历的她得知家乡仍未有村医时,毅然放弃高薪工作,回到村中竭心尽力地为民治病。
终于,她的扎根与坚守使更多基层英雄觉醒,为吉钓村的医疗事业与人民安康贡献自己的力量。正是因为
心中有人民,使得这觉醒精神得以延续百年,点亮如今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温暖了每一个人民的心。
人民为沃土,沃土可结果,或曰觉醒,为曰富强。
“人既发物踔厉矣,则邦国亦已兴起。”于是,这百年来,中国因有这样一群心里有人民,肩
头有责任的人民英雄,得以“九万里风鹏正举。”那是“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战士陈祥榕,为民安危
戍边牺牲,那是正气凛然的赵一曼先生 英勇就义 ;那是为国开天眼的南仁东院士,为民强国力;那是以
笔为剑的鲁迅大师,为民投笔救国……历史的长河与现实的洪流交织翻涌,立于潮头百年不变的始终是那
为民奋斗的觉醒誓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事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作为青年,我听到了觉醒年代
的声音:“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我想,这联合之力是为人的权利人的尊严才能凝聚起生机。吾
辈青年,理应追随觉醒的脚步,怀一颗为民之心,立一尺为民之戒,行一生为民之事,定能将觉醒之火永
传,让吾国长立于世界之标,独倚长剑凌清秋!
为民觉醒吧,莫负春光。
简评:
多处引用,文笔优美;论点明确,论证思路清晰;紧扣材料,联系现实,卷面整洁。
因民觉醒,立党为民
——《觉醒年代》观后感
赵如琪
今天在班会上观看了央视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精彩片段,我对场景三感触颇深。1920 年,
陈独秀与李大钊目睹难民在漫天飞雪中乞讨的惨状,耳边回荡着难民的呻吟与控诉。陈独秀豁然觉
醒,号召党建。
百年前,觉醒旧社会,一心为民。
那是风雨飘摇,山河面染的年代,在枪林弹雨中,在旧社会腐朽黑暗的统治下,闪烁出微亮的
“星星之火”。
军阀林立,政府昏庸无能,知识分子受压迫而四处流亡。当 41 岁的陈独秀和 31 岁的李大钊亲
眼见证人民的悲惨痛苦时,觉醒开始了。提出一个伟大,看似不肯的设想——建立自己的党。“为
了他们能够像人一样活着,为了他们能够拥有人的权利、人的快乐、人的尊严。”这是陈独秀发出
的震耳欲聋的觉醒。
次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百年后,觉醒新时代,以民为本。
今年是 2021 年,恰逢中国共产党一百周年华诞,在新时代,觉醒依旧存在,同样震耳欲聋。
君可见,“奋斗者”号下五洋捉鳖,“嫦娥五号”上九天揽月,这是中国创新创造的觉醒;君
可见,新冠疫情来势汹汹,白衣战士筑起的钢铁长城,这是中国奉献大爱的觉醒;君可见,十四五
规划蓝图铺展,乡村振兴决战收官,这是中国改革建设的觉醒。
胸怀千秋伟业,正是百年风华,一艘小小的红船,承载着人们的期望,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复
兴,驶过惊涛骇浪,百年历久弥坚。
旧社会,有为青年挺身而出,救图求新;新时代,中华青年更应以涓滴之力融入国家大我之中。
申怡飞,刘明侦,沈亦晨,曹原……许多有为青年在新时代觉醒,勇做时代弄潮儿,承时代春
风,心怀人民为报国,把青春书写在祖国大地上。
“生命于崇高的责任联系起来就变得伟大了。”牛年已至,吾辈青年当作觉醒年代的先行者;
作祖国的建设者;作新时代无畏的长征者。发扬“三牛”精神,谨记“底线”思维,为己,为社会,
为国家,为人类而觉醒。接过时代的接力棒,赓续前辈创造的辉煌历史,为民为国,奉献青春。
简评:
扣题严谨,严格按照三选一的要求,明确选择场景三,全文有三分之二的内容写党,逻辑与情
感自然融合在一起,行文流畅地让历史与现实交织,内容深刻。
觉醒年代 乾坤未定
——《觉醒年代》观后感
李熙
在《觉醒年代》中陈独秀和李大钊目睹人民受难后觉醒建党的场景,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曾
记否,中国被喻作沉睡的雄狮,在经历沉浮后终于觉醒。江山留遗迹,我辈复登临,追寻先辈们的
脚步探寻共产党的觉醒之路。
回首过去,共产党新生,于觉醒中拍马飞渡。
1920 年,陈独秀和李大钊目睹难民惨状,心中壮志觉醒,决意为百姓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
无数有为青年受其影响,心中的大义与担当觉醒,以笔代戎;向烽火赴约。1921 年,山雨欲来;五
十多位青年汇聚上海石库门,又转移到嘉兴南湖进行秘会。终于,共产党诞生了。正是陈独秀和李
大钊的觉醒,才有了中国共产党的觉醒,驱走了夜色之深,带来了白昼之光,共产党的新生,于觉
醒中拍马飞渡。
着眼当下,共产党发展,于觉醒中击楫中流。
“艰难方得坚毅,磨砺始得玉成。”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度过了那段难忘的时光,迎来了“九
天揽月,五洋擒蛟”的辉煌;走向了 5G 时代的便捷;脱贫攻坚始见成效;“十三五”圆满收官;
试想,如果共产党在那之后“酣睡”,我们还能取得今日之成就吗?正是于峥嵘岁月中的不断进步
和觉醒,不断的追寻和寻找,才带来了“长锋不朽,尘寰不老,初心不灭,共为江山寿。” 共产
党发展,于觉醒击楫中流。
展望未来,共产党壮大,于觉醒中薪火相传。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新。从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的红船,越急流险
阻,穿过惊涛骸浪,觉醒成为承载人民希望的巍巍巨轮。从全面小康到“十四五”开局;从基本建
立社会主义现代转向实现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生的青年力量都是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应发扬
先辈优良的精神品质,将共产党的时代使命抗至肩头,接过时代之炬火,走好觉醒之路。共产党壮
大,于觉醒中薪火相传。
从惊蛰到霜降,从破晓到星稀,共产党的觉醒之路从未停下。唯有觉醒,才能让百川参拜;唯
有觉醒,方可教关河俯首;唯有觉醒,才可手持乾坤万卷,清吟盛世长河。
点评:
标题一句“乾坤未定”突显了共产党力挽狂澜的伟大成就,切合材料。作者以共产党的发展为
主线,层层递进,三个分论点展现出了共产党与觉醒之间的关系,串联全文,表现出共产党对中国
的助力和领导。
行文中作者多使用名言对主题进行深入阐述,结尾时运用排比增强了语言的力度,感人肺腑,
全文语言成熟大气,落笔有声。整体卷面连笔较多,希望今后改正,获得更好的成绩。
以觉醒为枪 护万里河疆
——观《觉醒年代》有感
贾子若
那是风雨飘摇,山河血染的年代。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在强敌外辱的逼扼中,新文化运动似
星星之火,逐渐成燎原之势。
电影中这样一个镜头使我印象深刻:瓢泼大雨中,杂乱无章的老街上,年仅 22 岁的毛泽东怀抱一
沓《青年杂志》,踏着泥水迎着风雨奔跑……从此,思想觉醒了,循着新文化运动的思路探索,最终建立
了党,建立了中国。
我想,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觉醒。时代青年当以觉醒为枪,护万里河疆。
一百年前,一艘红船缓缓驶来,载着百年前的觉醒青年,驶入了新时期的长河。
推开古朴厚重的历史之门,我穿梭在时间隧道中,时而驻足,时而前行。我听见鲁迅说,“愿
中国的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我听
见梁启超说,“少年中国与天不老,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我看见孙中山弃医革命,推翻清朝腐朽统治,
为中国带来民主与自由;我看见胡适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冲破桎梏的思想……是他们意识到了
危机四伏,于是他们觉醒,建立了党,救下了整个中国。
百年前有百年前的觉醒,百年前的觉醒挽救山河于危难之间。
一百年后,一个大国屹立东方,孕育着满载梦想与活力的当代青年,谱写着时代新篇。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梦想”,细数那些倾情燃烧的青葱岁月,倾
听那些砥砺奋进的负重足音,重拾那些奋发图强的青春梦想,当代青年大步前进,勇担社会责任,展现家
国担当。钟芳蓉不为舆论影响高分报考北大考古系,一心传承中华文化;曹原破解物理学史上 107 年未破
的难题,助力中国科技发展。在科技迅猛发展,信息更迭频繁,国际局势复杂的今天,无数青年学子拼搏
苦读,只为建设更好的中国。
百年后有百年后的觉醒,新时代的觉醒谱写华夏未来的璀璨篇章。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先辈所经历的光辉岁月,是新时代青年注定要接棒的光辉历程。身为新
时代青年,我想我也应当以国之重任为己任,坚定理想信念。凝视破晓的晨光,身披午夜的星芒。接过前
人手中的“枪”,护这华夏山河无恙。
愿我们人人都能存丘壑于胸中,立马振山河。以当代之“枪”让先辈送来的盛世更加辉煌!
点评:
本篇观后感格式清晰,词句流畅,主题明确,由材料背景引发出关于“党与觉醒”的历史与现实的
思考,行文严谨,语言铿锵,是一篇极不错的考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