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题: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2021年高考语文押题16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8题: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2021年高考语文押题16题

ID:696342

大小:39.62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5-2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8 题: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 【考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 ②任何国家都在时间的长河中航行,它们“不能创造或控制时间”,却“能以不同 的技能和经验驾驶航船前进”。(哲人) ③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社会科学 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 中国近代史百年跌宕,百年奋起,一面面历史之镜越千古而弥新。今天,中国这艘 承载着亿万人民梦想的巨轮,已经进入了一片崭新的水域,我们又该如何书写新的历 史?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试题解析】 这是一道名言类材料作文。材料由三则名言构成,共同表现了“社会发展”这一宏 大主题。第一句名言讲历史与现实息息相关——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 强调应该把握当下。第二句名言是强调一个国家的发展会表现出其自身特点,能否脱颖 而出,取决于一国的内在因素。这则名言可以引申到民族自信有利于促进国家发展这个 层面。第三句名言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言论,揭示了历史研究工作者必须具备以古观今 的形势判断力、以古通今的洞见穿透力、以古鉴今的趋势前瞻力,即站在时代的高度审 视历史、审视当下,从而通晓古今,对未来有更好的方向指引。这三句名言每句都有侧 重点,写作时可选取其中-一个角度立意,也可综合多个角度进行立意,核心点应为借 鉴历史引领时代、开创未来。 【选材标准】 行文时,考生可以选择的素材范围很广,当下的热点素材、经典的正能量素材,如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取得的伟大成就等,都可以引人文中,从而表达对历史发展、 社会进步的思考。 【素材链接】 电视机里的发展“视界” 作为集文字、声音、影像于一体的重要家电,电视机极大地丰富了家庭文化生活。 从半导体收音机到黑白电视机,从彩色电视机到背投电视机,从单台电视机到家庭影 院……不断演进的形态依次摆开,如同精心编排的电视节目,讲述着时间写下的关于发 展的故事。 1958 年,我国第一台电视机一一北京牌 14 英寸黑白电视机诞生,而后经由 CRT 显示 技术、液晶显示技术、激光电视技术的不断改进,其演变节奏里折射出技术改变生活的 力量。同时,技术创新在其他领域也带来生产制造的变革,小到晶体管、线路板,大到 显示屏、控制系统,诸多领域的科技进步并行向前,也浓缩在一台台电视机中。新中国 成立 70 多年来,从电视形态到制造变革,关乎的是技术迭代的故事,也是国家成长的 故事。 【素材点拨】 时代发展太快,家电的新旧更替让人眼花缭乱。 从当年的半导体收音机,到现在 的家庭影院,几十年的时间里,人们拥有了眼花缭乱的视觉体验。家电变革带来的生活 品质的提升,是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分析这一素材,考生可将电视发展融入时代 发展潮流,表达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必备范本】 1. 何妨吟啸且徐行 漫溯历史长河,猛兽般无情的洪流淹没令人扼腕的过往,却留下中华民族困 境中的无畏坚强,逆流而上;仰望时代苍穹,墨水般浓稠的黑暗笼罩过令人悲惋 的彷徨,却留下中华儿女于险阻中的虔诚摸索,点点星火。 哲人有言:“任何国家都在时间的长河中航行,它们‘不能创造或控制时间’, 却‘能以不同的技能和经验驾驶航船前进’。”七十多年艰难险阻,亦有七十多 年躬耕不辍。七十多年拔丁抽楔,方成七十多年累累硕果。中华民族,正是在困 难的捶打和艰险的阻碍中,不断发展壮大,昂首于世界东方。 忆峥嵘,念往昔,站在问题面前,中华儿女勇做中流砥柱,挥斥方遒。面对 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钱学森们”毅然回国,担当民族脊梁;面对中国落后的 教育状况,“梅贻琦们”决意改革,呕心沥血助力高等教育发展,终使中国教育 事业得到发展。他们不怕狂风飞沙,不惧酷暑严寒,誓要推动祖国大步向前! 乘长风,破万浪,面对历史长河中出现的一个个复杂问题,中华儿女迎难而 上,以不同的技能和经验驾驶航船不断前进。港珠澳大桥建立初期,面对国外的 技术封锁,总工程师林鸣在没有任何经验的基础上,从零做起,通过与技术人员 一-次攻坚克难,创造出一项又一项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正是他们直面问题,并勇 于解决问题的精神铸就了港珠澳大桥的根基。同样,那群于无声处绝地反击的女 排姑娘们,面对人员更替强队崛起的重重压力,她们没有放弃,而是让最后的希 望攀缘着意志的臂膀上升,直到以一记重扣敲开欢庆的锣鼓。 行前路,望未来。那是中华儿女赴汤蹈火,为国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儿女, 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米兰.昆德拉说过:“永 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正在走 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我们只有如林庚先生所说,以“年轻一代的翱翔姿态” 去触摸这未知的世界,方能不负“少年精神,布衣情怀”。 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勿被时代洪流裹挟,相反,吾辈青年理应提升认识,发现 问题,解决问题,去芜存菁,勇担民族脊梁。莫畏前程多险阻,何妨吟啸且徐行! 历史,是最好的教师;历史,是时代的镜子。让我们思考历史,在历史的长河 中踏很前行,书写最壮丽的时代篇章。 【佳作点评】 文章以材料中的第二句名言为着眼点,站在历史、现在与未来的高度谈社会 发展。开篇生动引入材料,主体部分则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选择“钱学森们” “梅贻琦们”、港珠澳大桥设计者、女排绝地反击等事例对话题进行深入阐述。 纵览整篇文章,考生以充满时代感的表达,形象展现发展的内涵,成熟大气。 【拓展阅读】 把科技报国之情转化为创新发展之力 5 月 30 日是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也是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揭晓的 日子,湖南有 9 位科技工作者获得殊荣。其中,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 司冯江华获得创新争先奖章;湖南大学王耀南、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袁隆平农 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杨远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吴安华、湖南大学陈政清、中 南大学赵中伟、国防科技大学胡德文、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戴立忠获得创 新争先奖状。 “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 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5 月 29 日,中央主要领导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 等 25 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发展事业的高度重视, 对科技工作者的深切关怀。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坚守科技报国初心,践行科技强国 使命,把科技报国之情转化为创新发展之力,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舞台建 功立业。 激发科技报国志向。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波澜壮阔、成就辉煌, 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怀爱国情、秉报国志,艰苦奋斗、潜心探索、无私奉献, 取得一项又一项重大发现发明创造。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弘扬优良传统,将个人命 运与国家、民族紧密相连,把个人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发展的伟大事业 之中、融入新时代伟大征程之中。 涵养科技报国作风。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生活了 30 年。他离家研制核潜艇时,刚刚 30 岁出头,等回家见到亲人时,已是 60 多岁 的白发老人了。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牢固树立敢于吃苦、甘于奉献的观念,甘坐冷 板凳、肯下苦功夫,心无旁骛、潜心钻研,以“一辈子全心全力只干一件事”的恒 心毅力安心致研,创造更多“从 0 到 1”的原创性成果。 勇担科技报国重任。21 世纪的全球科技创新竞争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 逼人。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 我国经济社会转型、高质量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推动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 的迫切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研国家之所需, 洞察变革于端倪,把握先机于初始,引领方向于“无人区”,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 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 大贡献。 让科技创新成果深深扎根祖国大地 近日,中央主要领导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希望广 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 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 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让科技创新成果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 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如何推进经济高质量发 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紧扣消费升级主线,把握数字化、智 能化发展机遇,着力构建科技创新生态体系,促进直播带货、云旅游、云娱乐等 新业态快速发展。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强化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借力科技创新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深化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助推经济平稳运 行和高质量发展。 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人民英雄”陈薇,闻令即动,在基础研究、 疫苗、防护药物研发等方面夜以继日攻关,为疫情防控斗争提供了科技支撑;“苹 果教授”孙建设,发挥自身所长,因地制宜为当地群众探索出了一条科技助力扶贫 新路径……服务人民是科技创新的本质要求,造福人类是科技创新最强大的动力, 尤其是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需以更多涉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满 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改善民生为导向,聚焦环境、现代农业、健康医疗、 公共安全等民生领域,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有效解决农民生产经营中的技术 难题,推动农产品向精深加工发展,帮助企业稳定现有就业岗位,促进生物医药、 医疗器械及相关产业发展等,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科技创新成果。紧贴新时代民 生现实需求,释放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让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服务社会、造福人 民。 让科技创新成果映照初心使命。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我国科技创新实 现历史性重大变化,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 推动科技事业再创新局面,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新科技革命的激烈竞争中勇立 潮头,传承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 技创新重任,用更多创新成果诠释责任与担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 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科技工作者要有敢于第一个“吃螃 蟹”的勇气、“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 径,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创造更多 “从 0 到 1”的创新成果。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充分释放科技工作者 创新创造活力,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出发,广大科技工 作者要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在 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作出应有贡献!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