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01 在探索太空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行
02 “城市大脑”便民利民
03 中企助力哥斯达黎加交通改造升级
“坐上现代化列车,感觉真好”
04 钢渣山变身智慧公园(沿着高速看中国)
05 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表面
正文:
01 在探索太空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行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5-16 06:16
作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党委
由长征五号遥四火箭成功发射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在火星表面,为中国人
行星探测的征程增添了新的历史注脚,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发来贺电,勉励全体航天人坚持
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必将迈得
更稳更远,在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新征程中奋勇前行。
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必须牢记航天报国、航天强国的初心和使命。1955 年,在登上回
国的邮轮时,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庄严地说出了自己回国的初心:“要竭尽全力
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们的同胞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这是对航天人初心的最佳注
解,也是一代代航天人投身航天事业时最本真的情怀和追求。
中国航天事业,从保家卫国的硝烟中走来,为维护共和国的战略安全奠定坚强基石;
在自力更生的奋斗中前行,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点燃强大引擎;在改革创新的征程中加
速,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
为代表的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征程中,不论面对荆棘还
是坦途,都必须始终坚定航天报国志向,坚定航天强国信念,坚持“祖国利益高于一
切”,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昂扬姿态,勇于担当作为,无惧艰难险阻,专注走
好自己的路,不断开创航天事业发展新局面。
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必须坚持自立自强,将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航天
事业 60 多年的发展,始终坚持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自力更生是中国航天事业
的奋斗基点、立业之本。中国航天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铸就辉煌,也必将依靠自立自
强、自主创新走向未来。
航天事业作为尖端科技产业,对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牵引辐射作用,也是构筑国
家战略安全的重要基石。今天的中国航天,在许多方面已不再是落于其后的追赶者,而是
并跑者甚至领跑者,我们面临的困难也不再是物质条件的艰苦,而是关键技术的封锁和科
学“无人区”的空白。面对新的挑战,航天人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不能丢,自立自强的志
向和骨气不能少。实践已经反复证明,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发展
航天事业、建设科技强国,不可能依靠外部力量,只有做到关键在手、核心可控,才能不
被卡住发展的脖子,才能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必须勇于创新超越,展现更多中国速度、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跨过一个个技术
门槛,登上一座座科学高峰,靠的就是将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靠的就是敢为人先、
敢于超越的创新精神。如果说航天科技是塔尖上的事业,那么创新超越就是支撑我们勇敢
攀登的天梯。进入新时代,中国航天正坚定不移地走在自主创新、不断超越的道路上,浩
瀚宇宙正在见证越来越多的“中国奇迹”。
当前,国家对战略科技支撑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我们正处于“船到中
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节点,处于“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
进不可”的重要时刻,我们面临的是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竞争,摆在全体航
天人面前的是更加光荣的使命、更加艰巨的任务、更加严峻的挑战。在这个千帆竞发、百
舸争流的时代,要“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就不能有半点故步自封,不能有丝毫彷徨
懈怠,只有点燃创新的“发动机”,注入超越的“推进剂”,才能迸发建设航天强国的磅
礴之力。
《光明日报》( 2021 年 05 月 16 日 04 版)
02 “城市大脑”便民利民
《 人民日报 》( 2021 年 05 月 25 日 第 17 版)
本报天津 5 月 24 日电 (记者靳博)“‘城市大脑’的精准思考和指挥,通的
是数据,改的是流程,打通的是我们服务群众的难点、堵点,赢得的是老百姓的信任。”
“我们企业是天津‘城市大脑’建设的获益者,政府用数字惠企的同时,也让我们的
服务对象,外卖小哥、保洁阿姨等 5100 多万个体经营者享受到城市治理数字化升级的红
利。”
…………
在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开幕之际,天津“城市大脑”正式发布,旨在通过搭建天津城
市智能中枢、构建城市运行态势“数字驾驶舱”、创建政务服务与城市治理领域多元化应
用场景,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让生活更美好,迈出天津市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的新步伐。
发布仪式上,场景用户代表用生动的故事和翔实的数据,讲述了“城市大脑”在数字
惠民、数字惠企、数字治理方面的高效与便捷。据天津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介
绍,天津“城市大脑”以“物联感知城市、数联驱动服务、智联引领决策”为目标,通过
场景牵引和数字赋能,重点实现“部门通、系统通、数据通”,打造“轻量化、集中化、
共享化”的城市智能中枢,搭建数字驾驶舱,构建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
目前,天津“城市大脑”已接入银发智能服务、“两津联动”、“慧治网约车”、津
工智慧、“疫苗接种态势感知”、“冷链食品一码明”等首批重点应用场景。未来 3 年,
天津“城市大脑”将从数字治理、数字惠企、数字惠民领域出发,打造一批具有牵引性、
普惠性、感知性的应用场景,推动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数字化。在“一屏观津门”基础
上,不断推进系统跨部门、跨区域协调联动,实现“一网管津城”,让市民生活更加美
好。
03 中企助力哥斯达黎加交通改造升级
“坐上现代化列车,感觉真好”
本报驻巴西记者 朱东君 《 人民日报 》( 2021 年 05 月 24 日 第 03 版)
日前,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的大西洋车站举行发车仪式,来自中国的内燃动车组列车
正式投入运营。哥斯达黎加总统阿尔瓦拉多出席仪式。阿尔瓦拉多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新
列车的运行是“历史性事件”,“全新现代化的列车将为人们提供优质公共交通服务”。
哥斯达黎加国家铁路局于 2018 年在全球招标,采购内燃动车组,以替换圣何塞大都会
区客运通勤铁路的部分老旧列车。这是哥斯达黎加 40 年来最大的铁路设备投资。招标项目
包括 8 列新造内燃动车组以及 3 年期的车辆配件、维保设备供应。最终,中国中车青岛四
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车四方公司)中标,来自中国的轨道交通装备首次进入中美
洲市场。
圣何塞大都会区域覆盖哥斯达黎加圣何塞省、卡塔戈省、埃雷迪亚省和阿拉胡埃拉省
的主要城市,居住着全国约 60%的人口。大都会区的客运通勤铁路贯穿该区域东西轴线,
是当地民众通勤的重要方式。旧列车运行多年,已无法很好满足民众的出行要求。当地居
民介绍:“以前的列车是从国外购置的二手车,空间狭小,没有空调,车内空气不流通,
加之轨道老旧不平整,行车时晃动颠簸得厉害,乘坐舒适度不佳。此外,铁轨从市区穿
过,与城市道路有不少交叉口,发生交通意外的风险也较高。”
针对这些问题,中企定制生产出符合当地需求的列车——车厢配有大功率空调,制冷
效果好;过道宽敞,车厢内还能容纳轮椅;列车可载客 372 名,是旧列车载客量的两倍
多;安装了性能优良的减震装置和制动装置,行车时更加平稳,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快速停
车。另外,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发动机和尾气排放处理装置,新列车的尾气排放量比旧车型
减少了约 90%。
根据规划,列车将往返于大西洋车站和卡塔戈省首府卡塔戈市的车站,不少乘客都可
以乘这趟车上下班。圣何塞市民南希是第一位登上新列车的乘客,她说:“我是这条线路
的常客。坐上现代化列车,感觉真好。”
“与旧列车相比,新列车的现代化程度和舒适度大大提升,乘客的反馈都很积极。”
已驾驶了 13 年列车的司机穆里略说。他对新列车可视化操作系统尤为满意。行车中很多性
能参数会直接在屏幕上显示,便于及时了解和处置,“操作起来更加简便,这对司机来说
很重要”。
列车投入运营前,中车四方公司的工作人员和哥斯达黎加国家铁路局的技术人员一
起,对列车进行了专门的性能检测。新列车交付哥斯达黎加后,中企培训了列车运行维
护、制动、牵引等系统的 100 多名当地工作人员,进一步为当地创造就业,同时确保列车
的运营更加专业、维护更加便捷。
(本报里约热内卢电)
04 钢渣山变身智慧公园(沿着高速看中国)
本报记者 郑洋洋 《 人民日报 》( 2021 年 05 月 24 日 第 02 版)
沿着青银高速山西段,从太原向东行驶两小时,就到了煤炭之乡阳泉市。春夏时
节,不少人喜欢去市里最大的公园——北山公园赏花登山。
15 年前,这里还叫作猫脑山。毗邻的阳泉钢铁厂就近排渣,形成了一座占地 11 万平
方米、高 63 米的钢渣山。2006 年,阳泉市将其改建为北山公园。
“草坪底下原来就是钢渣。我们多年来反复回填养护,现已绿草如茵。”阳泉路达市
政养护工程有限公司园林养护部部长郭峰介绍,由于土质的原因,第一次种植的草坪竟长
出了无数的“白毛”,经过五六次实验才铺就一片嫩绿。如今,公园种植各类苗木 110 余
种,绿化面积达 80 多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 95%。
去年,阳泉市对北山公园内部设施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公园门口所在的大连街建成了
5 公里长的开放式车路协同示范区,无人驾驶车辆穿梭而过。从街道到跑道,从管理设施
到服务设施,北山公园处处体现着智能元素,成了智慧公园。
人人都能在智慧公园找到乐趣。旱喷广场上,不少孩子在屏幕前快速地挥舞着手臂,
沉浸在 AR 游戏中;旁边,几位老人认真打出太极拳法动作,不一会儿互动大屏上便出现评
分;几个结伴的青年来到智能语音亭,听起了音乐。
“加油,请继续奔跑!”清晨,市民正在公园里晨跑,每隔一段距离,路边的智能识
别杆便会发出暖心的鼓励声。这是北山公园新建设的 800 米环山智能步道,通过人脸识别
技术可以自动抓取运动信息,吸引了不少人在这里竞速。
不仅如此,智能设施也应用到了公园管理中。北山公园的后山是一片天然森林。每当
游客要进入林区,路边的智能识别杆就会发出专属提醒:“您已进入公园重点防火区域,
严禁吸烟,严禁野外用火。”
“现在,每天早上都有不少阿姨把刚买的菜直接存到智能储物柜,然后就去散步。”
郭峰说。
05 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表面
《 人民日报 》( 2021 年 05 月 23 日 第 01 版)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
陆平台模拟图像(5 月 22 日摄)。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本报北京 5 月 22 日电 (记者冯华)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根据遥测数据判断,5
月 22 日 10 时 40 分,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
据介绍,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的科学目标是研究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特
征、火星表面土壤特征与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质组成、火星大气电离层及表面气候与环
境特征、火星物理场与内部结构等。
探测器自 2020 年 7 月 23 日发射以来,在地火转移飞行、环火轨道运行期间,环绕器
配置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矿物光谱分析仪、磁强计等 7 台科学载荷陆续开机
探测,获取科学数据。
火面工作期间,火星车将按计划开展巡视区环境感知、火面移动和科学探测,通过配
置的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表面成分探测仪等 6 台载荷,对巡视区开
展详细探测。同时,环绕器将运行在中继轨道,为火星车巡视探测提供稳定的中继通信,
兼顾开展环绕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