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题:若有节候藏于心-2021年高考语文押题16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13题:若有节候藏于心-2021年高考语文押题16题

ID:696347

大小:42.59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5-2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13 题:若有节候藏于心 【考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立春喜得晴窗好,为爱梅花写一枝。(吴藕汀) ②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韦应物)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 ④芒种初过雨及时,纱厨睡起角巾敬。(陆游) ⑤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⑥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千百年来,它早已不只攸关农事, 更深入血脉,融为情怀,化作干锤百炼的诗词华章。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 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试题解析】 中华民族,悠悠干古,数不胜数的动人诗句缔造了璀璨的文明之光,从上古至西周, 从春秋至当代,诗词文化绵延数干年,诗人们对节候的书写却始终一脉相承。二十四节 气早已深入中国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考题要求以材料中的两三句诗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考生务必从诗句内涵 出发,贴合任务要求展开写作。仔细审读卖这六句诗,有的是描写节气相对应的气候特 点,由此可以描摹古人契合节气的生活活节奏,借鉴古人对大自然细腻观照的精神;有 的是写节气触发的内心感受,由此可以追慕古人与自然相谐的生活方式,体味文人墨客 雅致的生活情趣。诗句有古代有当代,可以关联古今形成对话,一发思古之幽情。写作 时,考生一定要立足文化视角,结合相关诗句,分析千百年来中华文化对中国人的生活和 精神产生的深刻影响。 【选材标准】 考生可以选择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词和文化现象,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的农业生 产、日常生活、民俗文化等方面所产生影响的现象或相关事件等作为论据并以此逐层论 述主旨。 【素材链接】 二十四节气中的巴山蜀水,名家画给你看 2020 年 9 月到 11 月,四川日报全媒体组织开展了《溪山清远:二十四节气中的巴山 蜀水》大型文艺主题创作活动,邀请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梁时民等 24 位知名画家, 以中华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为统领,以壮丽的巴山蜀水为题材,妙手绘丹青,精心烹巨制。 “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来画巴山蜀水,这个构想非常新颖,选取的景区也很有代表性。”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姚叶红评价。四川省诗书画院专职画家钱磊回忆,小时候对季 节变化很敏感,如今现代科技让冷暖干湿等感受都不那么强烈了,“应该敏于关注自然 节气,这样生活才更有趣有益”。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认为,二十四节气诞生于农耕文 明,是早慧的中国对世界文明历史的一大贡献。如今,农耕文明如何演化,节气在社会 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又有何变化,通过画家之观察加以创作,或可为民众做一些见 微知著的探索。 【素材点拨】 二十四节气中有古人生活经验的总结,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细致观聚和“万物有时” 的外素观念。以绘画形式展现二十四节气,是一种探索今人如何整仓自然之节奏生活的 新方式。这种新额的形式,让更多的人能触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脉搏。 【必备范本】 冬至之寒生春阳 当惊蛰在仲春深眠,清明跟随寒食行远,芒种将骄阳播撒进田间,换得大暑 荧煌满眼;一觉醒来离离塘云散,白露为霜,薄雪匆匆吻过红枫湖山,于是光阴 在寒风中被裹挟着前进,转眼间家家户户开始捣米做汤圆服冬酒,迎接那将临的 冬至。 江南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每年冬至的前几天都能看到人们排队买冬酿 酒,似条长龙黑压压地,直将通衢广陌贯穿。到了冬至当天,等夕阳一点点从地 平线消失后,砂壶里便会温起冬酿酒;此时几炷香烛插进香炉,八仙桌上摆满酒 菜,冬至才算正式开始。每每拜完祖先,一家人就团团圆圆地围着桌子坐下边吃 边谈天,几乎次次都能听得阿婆看着窗外念叨:“下雨哉,开年除夕天晴唍。” 而谈及冬至,在“团圆”之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与之相对的“寂寥”。亲朋 相聚共度佳节固然可喜,但若孤身一人,难免让人失落不已。想来白居易“邯郸 夜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的时候,那晚月亮大抵是被吴刚用斧子敲碎了的 ——在这个万家万户宜团圆的日子里,似乎也只有将月豕分蛇断,把碎片分于无 数凝望孤月的人之手,才能将其“共婵娟”的心愿实现。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情怀都与节气时令息息相关,尤其隆冬时节,更是催 生团聚之念、慨叹万干愁思的温床。不管是杨万里的“欹枕背残灯未眠”,还是 李觏的“沉醉归来满马泥”,其郁结、惆怅与哀思,都能一下子将人们拽进那个 凄冷、孤独的冬。满腔愁绪,只压成这页薄纸供你我体味。 但无论多长的夜、多冷的冬,都有迎来黎明、盼来春暖的时候。杜少陵曾在 这长夜中挥毫泼墨,写下“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是说冬至之后 白日渐长,春天也就快要来了。思及这一点,似乎不论小寒、大寒,抑或是心寒, 都能被煨进红泥小火炉里暖一暖。于是烛光开成了一朵向阳的花,阖眸又见蝶纷 飞、笋破土,柳树抽出的新芽在春光中辗转;溪流亦水波粼粼地漾成一首不朽的 诗,只听孩童手执书册,奶声奶气摇头晃脑地念:“立春喜得晴窗好,为爱梅花 写一枝。” 冬至冬至,昼短之至、夜长之至。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在他的诗作《西风颂》 中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且让我们以长情寄长夜,共把西风敬东风。 那么,即便身在最长的冬夜,也可窥见春的第一眼。 【佳作点评】 这是一篇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的议论性散文。文章多处对材料诗句的合理引 用,既契合作文主题,也给文章增添了文化气息。此外,文章比喻生动,比拟贴 切,诗词的精妙运用、场景的细致还原,都显示出考不俗的写作实力。 【拓展阅读】 写作导航:正在丢失的传统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过年摸门钉放鞭炮,上元吃汤圆放花灯扭秧歌,端午插艾条挂香符赛龙舟,中元盂兰盆会驱傩……随 着大城市全面禁燃鞭炮,这些节日离我们渐行渐远,孩子们的非物质所获得的野趣,也就逐渐稀释。有多 少孩子还知道飘色?有多少孩子还知道台阁? 90 年代生人开始相信圣诞老人了,开始在麦当劳必胜客里过生日。他们不知道阿福,没放过风筝,没 见过长命锁,没上过八仙桌,没爬过大门槛,所以,传统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没有质感的,是苍白的。 对传统文化濒临消失的现象,你有怎样的思考?请以“正在失去的传统文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传统文化是一个思想内涵丰富的话题,极具当代性,也极具挑战性。要写好这类主题的文章,首先要 端正有关传统文化的认识,丰富写作的思想源泉。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跳动在民族乐器二胡哀婉而凄 美的弓弦上,闪烁在国粹京剧色彩斑斓的脸谱上,绽放在异彩纷呈的民俗节日中,传扬在脍炙人口的中华 诗词里。 传统文化就是民族文化。民族之所以成为民族,就是因为它有独特的文化,而这文化是从历史上流传 下来,一以贯之的,它与民族存亡共始终;继承和捍卫传统文化就是坚持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 传统文化具有两重性。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个民族不能每天都从 头开始练习生存本领;传统文化又是一种惰性的力量,它具有钳制思想、束缚行动的本性,常常造成原地 踏步的局面,是保守的因素,是社会前进的包袱。 民族文化不能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唯有置于世界性的交流之中,取长补短,共存共荣,才能得到发 展和繁荣,才能不断丰富和成熟,从而赢得世界意义和世界地位。 传统文化类主题的写作,就文体而言,没有优劣之分,议论文、记叙文、散文,都可以写,也都能写 出佳作来。相对而言,议论文容易把握一些,可以立论,也可以驳论,可纵横古今中外,也可褒贬当今社 会的个别现象。写成其它文体能否成功,除了必须遵循有关文体的一般规律以外,关键看能否在行文中透 漏出责任感和使命意识! 【学生习作】 七夕岂是情人节 年年七夕,今又七夕。 打开电视,一行醒目的大字跃入眼帘:“祝你情人节快乐!”七夕何以成了情人节?先是愕然,继而 释然,原来在某些人的眼里,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亲爱的同胞,谢谢你还记得七夕,可是,为什么要用 西方人的标准改造我们的传统节日呢?是不是也要把春节改成什么圣诞节,中秋节改成什么感恩节? 当代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是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彼此渗透的社会。闭关自守的时代自是一去不复返, 只有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才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为什么要将我们的传统节日西方化呢? 洁身自好、忠贞守正是我们民族信奉的人生信条,尽管现实里二奶、小蜜已是公开的秘密,但在中国 建立情人节,背离国情,理法不容。更何况七夕本是女孩儿乞巧、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与情人毫不 相干。 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已沉淀了为世人所惊叹的无数瑰宝,中国的节日文化就是一曲唱不尽的民乐。新 春佳节,合家团圆;清明之节,抚慰亡灵;中秋之夜,明月高悬,清辉洒遍人间,亲人故友共婵娟;端午 之晨,龙舟竞发,唱尽胸中豪情,祭奠古人之忠烈;七夕之时,仰望夜空,乞巧求福,盼幸运之降临,寄 希望于未来。每一个佳节都承载着动人的历史故事,寄托着华夏儿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愿。欢度传 统佳节,即是浸足于清泉,沐浴于月光,只觉古代贤德佳人在耳边吟唱。佳节既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更是 联系血脉之情的纽带。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节日,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情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必是民族的自豪和民 族的心结。两河流域滋养了犹太人的虔诚,赋予他们圣诞之庆;长江黄河孕育了华夏儿女的勤劳善良以及 对故乡的眷恋。共度传统节日,就是把心结紧紧系牢,让精神久久传承。即使漂泊异乡,身处险境,也能 勇于奋起,重返故里。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古曲声声,曾让西方震动;中秋赏月,七夕庙会,曾让世 人感怀。我们要坚守共同的财富,担起肩上的责任,将中国节日的神韵代代相传! 年年七夕,今又七夕,面对企图西化七夕的人们,我要高呼:七夕不是情人节,亲爱的同胞,当你流 连于洋节的霓虹灯里时,可别忘了,你更应该重返故里,坚守故里,因为那里有你自己的一缕阳光! 点评: 文章抓住“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这一说法,敏锐地指出这是西化中国传统节日,然后历数中华节日 之内容,高歌中华节日之魅力,字里行间跳动着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读来令人感奋。文章从七夕起笔,目 击整个中华传统节日,视野开阔,收放自如。 脱 掉 长 衫 马 褂 更 精 神 21 世纪的中国,正以巨人般的雄姿告别昨天,迈向未来。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可是有人不习惯现代生 活,他们感叹:阿福走了,风筝断了,长命锁丢了,八仙桌毁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其实,在奔向未 来的途中丢了不合时宜的长袍马褂不必大惊小怪。 首先,传统文化中封建糟粕必须完全丢弃。传统文化不是铁板一块,其中有精华,有糟粕,取其精华, 剔其糟粕,才能保证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就说磕头吧,这种繁文缛节源起封建社会,它在几千年封建社 会里一直充当着封建伦理文化的婢女。它漠视个人的人格尊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作为一种陈规陋习, 它早被现代文明的进步与理性浪潮所坚决摒弃与埋葬。在传统文化中,像磕头跪拜之类的封建糟粕,何必 要死抱着不放呢? 其次,传统文化中于今无用的部分必须搁置一边。 传统文化是祖先根据他们那个时代的生活实际逐 渐建立起来的,许多内容对当时的生活是适合,但是到了今天,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它们未必也适合今 天的生活。 比如放鞭炮,中国早就有之。那时候,人们居住比较分散,野外较为空旷,放鞭炮既能宣染喜 庆气氛,又不会对他人的生活造成多大影响,也不太容易造成事故。但是今天情况不同了,人口纷纷向城 市集中,一个小区里,楼上楼下,住上几百家,几千家,一家放鞭炮,几幢楼不安宁。在农村,电线、广 播线四通八达,一个爆竹就能引起一场大事故。所以,像放鞭炮这样妨碍今人生活的传统,自然不应该去 发扬光大的。 再次,传统本来就不是一层不变的。 在后脑勺留一条辫子是满族人的习俗,清人入关强迫汉人按照 他们的习俗留辫子,多少汉人作了拼死的反抗,最终还是接受了。三百年过后,留辫子已成为汉人的习惯, 当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党人到处剪辫子的时候,许多人对于没辫子倒显得极不习惯起来。到了今天,不仅 汉人,连满人也都不留辫子了。传统是一个生成过程,它从来就不是一层不变的教条。 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唐诗宋词,韵味无穷;传统是长衫马褂,酸腐拖沓。吟咏唐诗宋词,我 们更高雅;脱去长衫马褂,我们更精神。 点评 文章在提出中心论点之后,并未直接证明之,而是提出“传统文化中封建糟粕必须完全丢弃”、“传 统文化中于今无用的部分必须搁置一边”、“传统本来就不是一层不变的”这样三个分论点,然后再对三 个分论点逐一进行论证,通过对分论点的论证来完成对中心论点的论证,纲举目张,有条不紊。 说 古 道 今 话 磕 头 过年不再摸门钉放鞭炮了,上元不吃汤圆扭秧歌了,端午节也不插艾条挂香符了,于是有人惊呼:传 统文化丢失了!传统文化能不能丢弃?今天的人们是不是对一切传统都应该顶礼膜拜?对这个问题,我们 暂不抽象的回答,单说一说磕头这一传统的遭遇。 磕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跪拜礼。《周礼》有“九拜”之说,其中的稽首、顿首就是磕头的意思。古人 写信,也常以“某某顿首”作结,这里的“顿首”也是磕头的意思。磕头的习惯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上 至帝王,下至死囚,无不视磕头为必守之礼。慈禧太后要见西方传教士,可传教士只肯握手,不肯磕头, 这可难坏了老佛爷,到我堂堂中华,见我巍巍太后,不行跪拜之礼,岂有此理?太监李莲英告诉老佛爷, 外国人没有膝盖骨,不能下跪。于是慈禧太后善心大发,免除教士的磕头之礼,于是皆大欢喜。阿 Q 身在 刑堂,死之临头,他想的却是衙门大老爷怎么让他站着,他应当跪着才对。 再看看今人对磕头的态度。今年大年初五,赵本山举行收徒仪式。当天,老赵和夫人端坐太师椅,35 位徒弟经过叩拜、敬茶等 7 个环节后,正式拜老赵为师。一时间,磕头拜师立即成为网民声讨的对象,有 人说是封建闹剧,有人责问:赵本山收徒咋搞得像教主登基?郑州大学的一个学院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磕 头”作业题,即放假回家给父母磕头一次。此举立即遭到一片反对之声,专家、学者都指责这是过时之举, 事实上也没有任何学生去认真完成这道作业。 为什么磕头在前人心目中那么神圣,而今人却弃之如敝履呢?简言之,这是因为磕头所蕴含的精神与 现代文明所倡导的精神背道而驰。我国封建社会有着极为严格的等级制度,强调上下尊卑不可簪越,磕头 正是这种制度的产物。它要求卑者在尊者面前弯腰曲膝,俯首着地,彻底放弃自己的人格尊严,以表敬意。 今天,我们虽然也提倡尊敬师长,但这种尊敬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父与子,师与生,在人格上都是平等 的,谁也不能迫使他人屈从自己。在强调平等和尊严的现代社会,人们自然不会欣赏磕头这种子有辱人格 的礼仪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几百年,磕头终于退出历史舞台。其实,在丰富的传统文化中,退出舞台 的又何止一个磕头呢? 【升格点评】 文章单借磕头说传统,以特殊现一般,笔墨经济。先叙古人重磕头,再叙今人轻磕头,传统可丢,可 见一斑;在此基础上,再探讨原因,指出磕头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故遭现代从丢弃。文章由表及里,层层 深入,很有逻辑力量。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