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5月高考押题语文试题(解析版含作文写作解析及范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湖北省名校联盟 2021 年 5 月高考押题卷(原创)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 0.5mm 黑色签字 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记者:近年来,曲艺创作领域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方法”的重要性,对此您怎么看? 高玉琮:曲艺创作首先要熟悉曲种。以相声为例,必须掌握好相声的结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 杂拼凑实不可取。从网上“摘包袱”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相声的规律。一段相声,垫话、瓢把、正活、 底,缺一不可,假如没有瓢把,就没有起到起承转合作用的话,直接入正活,我想这段相声应该怎么听怎 么别扭。令人担忧的是,现在很多相声在结构上很不完整。我们创作任何一个作品都应该掌握它的规律。 其次,曲艺创作是量体裁衣。作为曲艺作者,无论写什么都要先了解演员,了解演员的表演特点,做 到有的放矢,尽量明确“我给谁写这个段子”。梁左了解姜昆,写的东西适合姜昆表现,同时,假如没有 姜昆,梁左结构的那些包袱也不可能表现得那么充分。《电梯风波》等经典是姜昆与梁左两人密切合作的结 果:一个是具备相声表演技巧的能手,一个是创作“荒诞题材”的高手,两者合作默契,因此合作呈现出 近乎完美的状态,至今被传为佳话。 第三,必须熟悉生活,不能闭门造车。观照李润杰的每一部作品,无一不来源于真诚的生活体验,拒 绝胡编乱造。他和魏文亮参加中央慰问团,李润杰当时看到桥头上的一幕场景受到触动,但他并不轻易动 笔,而是等桥上人下来后仔细攀谈:了解对方在做什么,了解他们入伍的年头、架桥的目的……等把一切 了解得清清楚楚他才开始写作,结果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千锤百炼》。 第四,专业作者要把握住政治标准。我们写作品应当尽量地传递正能量,思想上与时俱进。进行善意 的批评,应当使用恰当的语言,把握好尺度。文艺的引导作用是巨大的,白云鹏说过一句话:“一本曲词 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二十四史》。”曲艺是在百姓中间口口相传的艺术,理应担负起一定的教化责任。 记者:在读史过程中,我们常常为张寿臣等等创演俱佳的艺术高峰驻足。过去产生了相当数量的“艺 术高峰”式的人物,( )? 高玉琮:最根本的原因是过去的艺人具有相当的自觉性和自信心。所谓的自觉是受生活的逼迫产生的, 许多人要通过这门艺术养家糊口,竞争非常激烈。以天津为例,相声演员有一二百对,都非常优秀,那么 每个人必须有代表性的东西,唯恐落后。侯宝林特别佩服天津的刘奎珍,他曾亲口说:“我为什么佩服他? 因为他不断地更新。”刘奎珍写了一个段子叫 《吃包子》,过去没有版权约束,《吃包子》一火大家都使, 刘奎珍马上不使了,稍微一变为《画扇面》了;《画扇面》别人又使,他一变,改《补袜子》了,速度就是 这么快。这好比站在同等的位置上看谁起跑快,跑得快才能过上好日子,客观上使得从艺必须自觉地改革 求新。张寿臣为什么成为一代相声宗师?根本原因是他知道创造一切的基础是文化素养,所以不断地加强 学习。他把北京几乎所有的报纸都订全,即使不演出、不挣钱也要去每周六举办的文人讲习所,了解时事, 学知识,学文化,努力提升自己,这样他才写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好作品。 改革开放后,引进了国外一些先进的艺术形式,对曲艺造成了冲击。冲击越大,一部分人越不努力, 越不努力,情况越糟,于是造成了二十世纪末曲艺生存的窘境。竞争机制失灵了,钻研艺术一时间完全要 靠艺人的自觉。因此,目前曲艺发展缺少“高峰式”人物其实是曲艺的生态环境被破坏所导致的。借此, 我呼吁尽快组织一支评论大军,进行文艺批评,有的放矢地促进行业生态恢复。建立评论队伍,不断地写 文章抨击不良现象,刺激“病灶”,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才可能真正起到作用,当前曲艺评论中“一味 颂扬”的倾向很危险,会使得评论失去其真正的意义。 记者:( )? 高玉琮:以不同的鼓曲曲种来说,京韵、梅花较“雅”,西河、京东较“俗”,无论雅俗,好的作品 应追求达到雅俗共赏,这是最关键的一点。“俗”不是俗不可耐,“雅”也不是故弄玄虚、高不可攀。俗 话说,阳春白雪,和者盖寡。能将“雅”和“俗”两方面要求结合的作品就是好作品。 第二,作品要有它存在的意义,空泛的东西不受欢迎,真正好的作品应该是思想性、艺术性的完美结 合。就如李润杰先生写的《立井架》《抗洪凯歌》等,都是在政治需要的情况下,艺术地进行创作,同样出 现了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作品。我认为一个好的作品应该是呼吁百姓心声的。曲艺是百姓的艺术, 我们创作的服务对象是百姓。为什么传统相声能够流传下来而且传播广泛,因为它大量反映了市民生活, 包含了我们平常所见到的、所熟悉的人和事。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说:“相声,一把扇子,一块手绢,最多加 一块醒木……小世界反映的是人生大世界”。 ——《当历史照进现实——曲艺理论家、作家高玉琮先生访谈》 材料二: 甲:你们刚过去,那边口令传过来了,走了走了,哗啦,又都摆上了,那叫一个快,也不知道都从哪 钻出来的。有时候一天得来那么几回,时间长了,这也是个乐。太刺激了!比看美国大片都过瘾。你们要 有两天不来,我们还寂寞。真想你们。 乙:犯什么瘾的都有。 甲:也有失误的时候,那天卖糖堆儿的那小子瞎咋呼,来了!大伙赶紧跑,跑了半截不动了。你说这 一天是多大乐子。 乙:你说的这些我们都知道。 甲:都怪我们这些人,组织性纪律性不强,嘴上没把门的。城管不在局里上班了,马路两边,—头一 个,嘿,还带把折叠椅子, 往那一坐,严防死守,我们只好转移阵地。 乙:一大堆社会上的难点,热点, 都归我们城管管,我们不管行吗?不管就是失职,就得下岗。 甲:那太好了,我们地摊队伍增加了新成员。 乙:就是我下岗了,不又得增加新成员。 甲:嗯,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更比一代黑! 乙:应该说一代更比一代强。现在我们是文明执法、亲情执法。 ——王鸣禄 相声《城管与地摊儿》节选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玉琮先生认为曲艺创作首先要熟悉曲种,比如结构和规律。 B. 《电梯风波》至今被传为佳话,只是因为姜昆与梁左的默契合作。 C. 张寿臣成为一代相声宗师的根本原因是他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文化素养。 D. 高玉琮先生呼吁建立评论队伍,不断地写文章抨击不良现象,刺激病源。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玉琮先生从四个方面,由浅入深分析了曲艺创作“方法”的重要性。 B. 高玉琮先生表述观点时主要运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 C. 高玉琮先生在答记者问时,多用行话,通俗易懂,没有书面语。 D. 城管执法要依照法律法规管理城市,满足居民的公共需求,维护公共利益。 3. 下列各项中,不符合高玉琮先生对曲艺工作者创作“方法”要求的一项是( ) A. 《相声有新人》中作品《鬼畜报菜名》部分抄袭 B 站 up 主视频。 B. 抗美援朝期间,侯宝林创作了《杜鲁门画像》《如此美国》等作品。 C. 高英培适合天津话倒口,王鸣禄为他创作了相声作品《教训》。 D. 清朝女作家,结合自身细腻的生活体验和对社会的了解,创作了评弹《玉蜻蜓》。 4. 请结合上下文,将材料一括号内,记者的提问补充完整。 5. 材料二中《城管与地摊》在全国相声新作品大赛中获奖,请简要分析其获奖原因。 【答案】1. B 2. C 3. A 4. 现在为什么反而少有“高峰式”人物产生了呢? 评价好的曲艺作品的标准有哪些? 5. ①雅俗共赏。 ②思想性、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③呼吁百姓心声,反映了市民生活。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只是因为姜昆与梁左的默契合作”错,原文“《电梯风波》等经典是姜昆与梁左两人密切合作的结果” 强调默契合作是其成功的原因,但没有说是唯一原因。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C.“没有书面语”错,“量体裁衣”“闭门造车”“脍炙人口”“与时俱进”“建立评论队伍,不断地写 文章抨击不良现象,刺激‘病灶’,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等是典型的书面语。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由原文高玉琮认为“从网上‘摘包袱’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相声的规律”可知,“部分抄袭 B 站 up 主 视频”的做法不符合高玉琮先生对曲艺工作者创作“方法”的要求。 故选 A。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理解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第一处,上句是“过去产生了相当数量的‘艺术高峰’式的人物”,下面是高玉琮的回答“最根本的原因 是过去的艺人具有相当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分析的是“高峰式”人物少的原因,据此可知,此处应问“现 在为什么反而少有“高峰式”人物产生了呢?” 第二处,根据下文“能将‘雅’和‘俗’两方面要求结合的作品就是好作品”“第二,作品要有它存在的 意义,空泛的东西不受欢迎,真正好的作品应该是思想性、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是从两个方面总结回答了 评价好的曲艺作品的标准,据此问题应填“评价好的曲艺作品的标准有哪些?”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更比一代黑”巧妙的化用诗句,取得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作品反映的是地摊经济与城市管理的事,城管执法与市民摆地摊之间存在的矛盾,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作品反映、揭示了这一社会问题,具有较高的思想性;作品把严肃的社会问题借助曲艺相声这一活泼生动 生活化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形式巧妙,有较高的艺术效。取得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的完美效果。 “你们刚过去,那边口令传过来了,走了走了,哗啦,又都摆上了,那叫一个快,也不知道都从哪钻出来 的。有时候一天得来那么几回,时间长了,这也是个乐”这样的细节性描写,真实而生动的反映靠地摊经 济生存的老百姓的生活,关注民生问题,呼吁百姓心声。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 军营 高洪波 大凡没当过兵的人,对军营总觉得神秘、威严,觉得连哨兵的枪上,挑着的都像是军事机密。 我的军营,开始便是以这一面貌迎我的。 它有个让人一听便觉得毛骨悚然的名称:大荒田。仅就字面理解就可以想见修建军营之前这一地点的荒 凉。事实上,它也荒凉得可以了,四围山峦黝黑,树木极少,风刮起时,尘土飞扬,发出阵阵啸叫,令人 心慌气短。 “新兵”是个很特殊的名词,当上新兵,首先意味着身份的改变,介入一种不习惯的、古板严格的纪 律之中。新兵又代表着幼稚、胆怯,随便看哪一位衣不合体、帽难戴正而又衣帽簇新的新兵,老兵们都可 能随意指点或嘲讽着。 新兵阶段在我记忆里最深刻的,是新兵班长。这位班长来自贵州玉屏县,携带一管箫笛入伍,闲时抚 弄,虽非高手,却音韵悠悠。班长姓杨,后来才知道苗族大多为潘杨两姓。他对待我们这群小新兵,从不 摆盛气凌人的老兵架子,每每让我们觉得受宠若惊。可杨班长的责任心又极强,时时用“紧急集合”来训 练我们。 当时常常在酣梦中被一声长哨惊醒,于是黑暗之中胡乱穿好衣服,摸着黑按“三横压两竖”打背包, 塞入一双鞋子,便拼命奔出房门。操场上,杨班长早已恭候了,宣布一下时间,指责一下最后一名岀门者 “演习”就告一段落。有时杨班长心血来潮,一晚上要训练我们两三次。这种训练的结果,是使我一听到 哨声(哪怕是篮球场上裁判员的哨声)就腿肚子转筋,心律加快。为了取得好名次,我研究了被子的最快 折叠法、背包绳的高速捆绑法,并在闲暇时反复演练。我的热情使一床新军被在很短时间内露出了棉絮, 我却取得了“紧急集合”的第一名。 尽管现代许多国家的军人配备了睡袋(多让人嫉妒的发明!),可我一想起当年的紧急集合训练,还美 滋滋的,觉得学得了本领。别的不说,在时间观念的珍惜、分秒必争这一点上,不乏可取之处。 在我的军营四周,有好些散落在山峦上、河岸旁、田野间的田庄,这些村庄大多被秀美的绿竹掩映着, 显得幽远而神秘。后来我就在这些村庄里集训。 我以新兵连指导员的身份住在这个生产队的会计家中。冬日里每天训练完毕,便坐在火塘边聊天(当 地称 “吹牛”)。从老人口中,知道军营附近的居民均非土著,而是在明代迁徙来的。老人对故乡记得甚 明白,据说有老人以前还有过高贵身份,一时让我崇敬不已。 不过,我更感兴趣的却不是考古,而是老人讲述的大荒田的变迁。老人告诉我,我的军营和军营四周 的山峦,曾有过森林和众多的野兽,全不似如今这般秃头秃脑的可怜相。那时河畔古木苍苍,猴群奔掠, 金钱豹常在村口徘徊,风光、气候都美不胜收!吃山珍也如到菜园子里割一头菜花般方便。 “不远,就是‘饿饭’前几年的时候。”老人答道。 “饿饭”是当地农民们的一种特殊的时间称谓,我知道,这指的是 1960—1962 年。换言之,在我的军 营修建伊始,这大荒田真的是一派莽莽老林,而前辈士兵们正是在这莽林中拓岀一座军营来的! 森林是在什么时候消失的呢?这座凄楚的、以“大荒田”三字为坐标位置的军营又是从哪一年起才名 正言顺的呢?我的疑问其实很好解答:五八年的大炼钢铁,伐尽了林木。村民们为一担柴禾常常要跑几十 公里山路到远处去砍伐。不到二十年时间,人类的手便粗暴地改变了自然景观,想来真有些不可思议! 训练新兵归来,我很快因身体不适被批准复员,大荒田的军营梦,也因复员而告终。但一想起军营内 外绿色植物的匮乏,至今还觉得少了点什么。毕竟我曾把军营当过自己的家,而任谁也不愿自己的家破败 衰落,让人望而生畏的。 算起来我告别大荒田军营的时间已经一晃八年,整整一个抗日战争的进度。军营的新兵们,也更换了 八茬,当年一同入伍的伙伴,有的当了师长,有的当着团政委、后勤部长,再不是“紧急集合”时手忙脚 乱的小新兵了。军营在他们的手中想必是焕然一新了。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真愿再回到军营,重新听听那悠悠的箫声和尖利的哨声,爬一爬梦中的山峦…… (有删改) 文本二: 到十五岁以后,我的生活同一条辰河从无离开,我在那条河流边住下的日子约五年。这一大堆日子中 我差不多无日不与河水发生关系。走长路皆得住宿桥边与渡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从汤汤流 水上,我明白了多少人事,学会了多少知识,见过了多少世界!我的想象是在这条河水上扩大的。 再过五年,我手中的一支笔,居然已能够尽我自由运用了,我虽离开了那条河流,我所写的故事,却 多数是水边的故事。故事中我所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为背影,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 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我文字中一点忧郁气分,便因为被过去十五年前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 我文字风格,假若还有些值得注意处,那只因为我记得水上人的言语太多了。 ——沈从文《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 6. 下列文章内容的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军营》这篇散文记述了作者在大荒田当兵和带兵的一段难忘经历,流露出一种浓烈的“军人情怀”。 B. 文章开头从“大荒田”毛骨悚然的名字入手,记述大荒田恶劣恐怖的自然环境,也渲染了新兵对老兵的 敬畏之情。 C. 作者回忆自己新兵第一年碰到了“紧急集合”训练的情况,虽然略显慌乱窘迫,但是也是一种难忘经历。 D. 文章的最后一段,足可以让人看出作者内心对军旅生活的深情和怀念。 7. 下面对文章艺术特色的鉴赏概括不准确的一项( ) A. 散文对军营生活的回忆,体现了作者灵性写作的特点,不事雕饰,追求自然天成。 B. 文中对那位喜爱吹箫的杨班长作者刻画细致入微,表现了对这位老班长的深刻怀念。 C. 散文的对话充满了地方特色,这是作者对地域文化的认同,也表达了对生活过的地方的深情。 D. 作者创作的军旅生活偶有时代带来的忧郁和感伤,但更多的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向上的。 8. 作为一篇军旅散文,虽没有战争年代的紧张悲壮,但也并没有全然消解军旅情怀和军人意识,请在文中 举出两例简单分析。 9. “对作家来说,青春经历和体验是冥冥中的力量,常常规范和制约着作家艺术创作题材、风格甚至主题。” (《高洪波军旅散文阅读漫笔》)请以沈从文和高洪波为例分析他们作品的共同点。 【答案】6. B 7. B 8. (1)“紧急集合”这一场景是对军营生活最直接的描写,“我”对哨声的敏感和对时间的观念也是来源 于军营的教育。 (2)我把军营当作自己的家,不愿自己的家破败衰落,体现了我作为一个军人的家国情怀。 (3)文中最后我对于军营生活的想象和回忆,是我对军营最直接情感的宣泄。 9. (1)作品都是以自己生活过的地方的人和事为主要题材,除了写自己的生活也有对当地环境的描写,抒 发了自己对生活过的地方的喜爱与怀念。 (2)作品的风格同作者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沈从文笔下的边陲小镇是美丽宁静,那里的人们也是淳朴自 然的,所以他的创作风格也是清新自然的;高洪波的云南小城民风淳朴,作为一名边防战士他从一名新兵 成为一名老兵,他的创作风格也质朴自然,不事雕饰。 (3)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经历关系密切。沈从文从边陲小镇到到城市,诸多不习惯,所以作品体现出对人性 美的赞美与渴望;高洪波的作品体现出军旅情怀和军人意识也和他在云南当兵多年密不可分。 【解析】 【分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也渲染了新兵对老兵的敬畏之情”错。没有“渲染”,文章这样描写“可杨班长的责任心又极强,时 时用‘紧急集合’来训练我们”,可见文章只是客观真实地描写,并没有“渲染”。 故选 B。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刻画细致入微”错。文中这样写到“这位班长来自贵州玉屏县,携带一管箫笛入伍,闲时抚弄,虽非 高手,却音韵悠悠”,只有这样一句描写,算不上“细致入微”。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内容的梳理概括能力。 题目要求从文中找出两例能体现军旅情怀和军人意识的例子。 比如对“紧急集合”训练的描写和感受,“这种训练的结果,是使我一听到哨声(哪怕是篮球场上裁判员 的哨声)就腿肚子转筋,心律加快”“可我一想起当年的紧急集合训练,还美滋滋的,觉得学得了本领。 别的不说,在时间观念的珍惜、分秒必争这一点 上,不乏可取之处”,“紧急集合”这一场景是对军营生 活最直接的描写,“我”对哨声的敏感和对时间的观念也是来源于军营的教育。 再如对军营周围没有绿植的感慨,“但一想起军营内外绿色植物的匮乏,至今还觉得少了点什么。毕竟我 曾把军营当过自己的家,而任谁也不愿自己的家破败衰落,让人望而生畏的”,我把军营当作自己的家, 不愿自己的家破败衰落,体现了我作为一个军人的家国情怀。 还有文章末尾的直接抒情,“如果有机会的话,我真愿再回到军营,重新听听那悠悠的箫声和尖利的哨声, 爬一爬梦中的山峦……”,我对于军营生活的想象和回忆,是我对军营最直接情感的宣泄。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多角度探讨作品意蕴、分析文本写作特色及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题目要求从“青春经历和体验”对于“作家艺术创作题材、风格甚至主题”的影响的角度分析沈从文和高 洪波作品的共同点。 从题材来看,高洪波是以自己生活过的军营的人、事为题材,描写了自己刚当兵时被杨班长“紧急集合” 训练,写了杨班长的老家及他闲暇时吹箫;也描写了当地环境,如“在我的军营四周,有好些散落在山峦 上、河岸旁、田野间的田庄,这些村庄大多被秀美的绿竹掩映着,显得幽远而神秘”,对人们用双手在蛮 荒之地打造出军营的敬畏,对军营周围的环境被破坏的惋惜,以及离开那里后对军营生活的怀念。沈从文 同样是以自己生活过的一条“辰河”的人和事为写作题材,“我虽离开了那条河流,我所写的故事,却多 数是水边的故事”;同样写了那里的环境,“这一大堆日子中我差不多无日不与河水发生关系。走长路皆 得住宿桥边与渡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同样抒发了对那里生活的怀念。 从作品风格来看,沈从文的创作风格是清新自然的,这与他生活的地方有密切关系,他生活在边陲小镇, “故事中我所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为背影,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 人物性格。我文字中一点忧郁气分,便因为被过去十五年前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我文字风格,假若 还有些值得注意处,那只因为我记得水上人的言语太多了”,小镇的宁静美丽,人物的淳朴自然,影响了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同样,高洪波的云南小城民风淳朴,他曾经是一名边防战士,因此他的文字质朴自然, 不事雕饰,比如描写军营里的人和事,“我一听到哨声(哪怕是篮球场上裁判员的哨声)就腿肚子转筋, 心律加快”“这位班长来自贵州玉屏县,携带一管箫笛入伍,闲时抚弄,虽非高手,却音韵悠悠”,语言自 然质朴。 最后看作品的主题,沈从文的作品大多体现边远小城的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美,他笔下的人物有着不受污染 的纯净,歌颂的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这是因为他从小城来到大城市,有着诸多不适,他常常怀念 故乡的纯美,“从汤汤流水上,我明白了多少人事,学会了多少知识,见过了多少世界!我的想象是在这 条河水上扩大的”。可见作品主题与其经历关系密切。同样,高洪波作品中的军旅情怀和军人意识也和他 在在云南当兵多年密不可分,即便由于身体原因复员,他的作品中也时常流露对军营的怀念,正如文本一 结尾那样“如果有机会的话,我真愿再回到军营,重新听听那悠悠的箫声和尖利的哨声,爬一爬梦中的山 峦……”。可见主题与作者的经历有着密切关系。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朱伺,字仲文,安陆人。伺有武勇,而讷口,不知书,为郡将督,见乡里士大夫...,揖称名而已。及为 将,遂以谦恭称。 张昌之逆,太守..弓钦走滠口,伺与同辈郴宝、布兴合众讨之,不克,乃与钦奔武昌。后更率部党攻灭 之。转骑部曲督,加绥夷都尉。伺部曲等以诸县附昌,惟本部唱义讨逆,逆顺有嫌,求别立县。因此遂割 安陆东界为滠阳县而贯焉。 其后陈敏作乱,陶侃时镇江夏,以伺能水战,晓作舟舰,乃遣作大舰,署为左甄,据江口,摧破敏前 锋。敏弟恢称荆州刺史,在武昌,侃率伺及诸军进讨,破之。敏、恢既平,伺以功封亭侯,领骑督。时西 阳夷贼抄掠江夏太守杨珉每请督将议距贼之计伺独不言珉曰朱将军何以不言伺答曰诸人以舌击贼伺惟以力 耳珉又问:“将军前后击贼,何以每得胜邪?”伺曰:“两敌共对,惟当忍之。彼不能忍,我能忍,是以 胜耳。”珉大笑。 永嘉中,石勒破江夏,伺与杨珉走夏口。及陶侃来戍夏口,伺依之,加明威将军。随侃讨杜弢,有殊 功,语在侃传。夏口之战,伺用铁面自卫,以弩的射贼大帅数人,皆杀之。贼挽船上岸,于水边作阵。伺 逐水上下以邀之,箭中其胫,气色不变。诸军寻至,贼溃,追击之,皆弃船投水,死者太半。贼夜还长沙, 伺追蒲圻,不及而反。加威远将军,赤幢曲盖。 建兴中,陈声率诸无赖二千余家断江抄掠,侃遣伺为督护讨声。声众虽少,伺容之不击,求遣弟诣侃 降,伺外许之。及声去,伺乃遣劲勇要声弟斩之,潜军袭声。声正旦..并出祭祀饮食,伺军入其门方觉。声 将阎晋、郑进皆死战,伺军人多伤,乃还营。声东走,保董城。伺又率诸军围守之,遂重柴绕城,作高橹, 以劲弩下射之,又断其水道。城中无水,杀牛饮血。阎晋,声妇弟也,乃斩声首出降。又以平蜀贼袭高之 功,加伺广威将军,领竟陵内史。 《晋书・列传五十一》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西阳夷贼抄掠/江夏太守杨珉每请督将议/距贼之计伺独不言/珉曰/朱将军何以不言/伺答曰/诸人以 舌击贼/伺惟以力耳 B. 时西阳夷贼抄掠/江夏太守杨珉每请督将议距贼之计/伺独不言/珉曰/朱将军何以不言/伺答曰/诸人以 舌击贼/伺惟以力耳 C. 时西阳夷贼抄掠江夏/太守杨珉每请督将议距贼之计/伺独不言/珉曰/朱将军何以不言/伺答曰/诸人以 舌击贼/伺惟以力耳 D. 时西阳夷贼抄掠江夏/太守杨珉每请督将议/距贼之计伺独不言/珉曰/朱将军何以不言/伺答曰/诸人以 舌击贼/伺惟以力耳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士大夫,古时指当官有职位的人,也指没有做官但有声望的读书人。 B. 太守,汉朝设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别称太守。 C. 夷,本指东方之人,我囯古代对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所以有东夷的说法。 D. 正旦,在戏剧行当里指戏曲角色青衣,文中指正在早晨的时间。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伺威武勇猛,不善言谈。朱伺不知诗书,担任郡中将督,见乡里士大夫名宦,只是作揖报个姓名而已。 B. 朱伺善于水战,能造战船。陈敏作乱时,朱伺接受当时镇守江夏的陶侃的命令制造大战船,据守江口, 击败了陈敏的先锋部队。 C. 朱伺果敢杀敌,战功赫赫。朱伺率部下消灭了张昌,平定了陈敏、陈恢两兄弟的叛乱,因此被封为亭侯, 兼任骑督。 D. 朱伺忍耐力强,沉着冷静。太守杨珉问朱伺常常取胜的原因,朱伺总结为要比敌人更能忍耐沉住气。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伺部曲等以诸县附昌,惟本部唱义讨逆,逆顺有嫌。 (2)伺逐水上下以邀之,箭中其胫,气色不变。 14. 朱伺擅长用兵,请以消灭陈声为例说明其用兵巧在何处。 【答案】10. C 11. D 12. C 13. (1)朱伺部下的人认为武昌各县曾依附过张昌,只有自己的部众倡议讨贼,归附和抗击两者间有了矛 盾。 (2)朱伺沿江上下阻截贼军,箭射中他的小腿,脸色/神情没有改变。 14. ①对方人马少,但朱伺不急于攻打;②朱伺表面上答应了陈声的请求却半路上截杀了其弟;③趁其正月 初一祭祀放松警惕暗中派兵袭击;④包围董城不强攻,用强弓凭高射杀守城兵士,并阻断城中水道。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当时西阳夷人盗匪屡屡抢劫江夏,江夏太守杨珉常请督将们商议拒敌的计策,只有朱伺不发 一言。杨珉说:“朱将军为何不发言?”朱伺回答说:“诸位用口舌攻击贼寇,我只凭武力胜敌。” “江夏”是“掠”的宾语,应在“江夏”后断开,排除 AB; “距贼之计”是“议”的宾语,动宾结构不能断开,应在“距贼之计”后断开,排除 D。 故选 C。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文中指正在早晨的时间”错。“正旦”在文中是“农历正月初一”的意思。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朱伺率部下消灭了张昌……因此被封为亭侯,兼任骑督”错。“消灭张昌”在第二段,原文是“张昌 之逆,太守弓钦走滠口,伺与同辈郴宝、布兴合众讨之,不克,乃与钦奔武昌。后更率部党攻灭之。转骑 部曲督,加绥夷都尉”;而封为亭侯在第三段,原文是“其后陈敏作乱……敏、恢既平,伺以功封亭侯, 领骑督”。由此可见消灭张昌不是被封为亭侯、兼任骑督的原因。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题得分点有:“部曲”,部下;“唱义”,倡议;“嫌”,矛盾。 (2)题得分点有:“邀”,阻截,半路拦击;“胫”,小腿;“气色”,神情、脸色。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题目要求以消灭陈声为例说明其用兵巧在何处。 先看原文,“声众虽少,伺容之不击,求遣弟诣侃降,伺外许之。及声去,伺乃遣劲勇要声弟斩之,潜军 袭声。声正旦并出祭祀饮食,伺军入其门方觉。声将阎晋、郑进皆死战,伺军人多伤,乃还营。声东走, 保董城。伺又率诸军围守之,遂重柴绕城,作高橹,以劲弩下射之,又断其水道。城中无水,杀牛饮血。 阎晋,声妇弟也,乃斩声首出降”。 再分析其用兵巧妙之处。“声众虽少,伺容之不击”,对方人马少,但朱伺不急于攻打;“求遣弟诣侃降, 伺外许之。及声去,伺乃遣劲勇要声弟斩之”,朱伺表面上答应了陈声的请求却半路上截杀了其弟;“声 正旦并出祭祀饮食,伺军入其门方觉”,趁其正月初一祭祀放松警惕暗中派兵袭击;“声东走,保董城。 伺又率诸军围守之,遂重柴绕城,作高橹,以劲弩下射之,又断其水道”,包围董城不强攻,用强弓凭高 射杀守城兵士,并阻断城中水道。最后迫使陈声妻弟杀了陈声投降。 参考译文: 朱伺,字仲文,安陆县人。朱伺勇武有胆识,但不善言谈,不识字,担任郡将时,拜见乡里的士大夫 名宦,只是作揖报个姓名。等到做了将军,便以谦恭著称。 张昌作乱,江夏太守弓钦逃到滠口,朱伺与同辈郴宝、布兴聚集部众讨伐张昌,没有取胜,便随同弓 钦奔向武昌。后来又率部下消灭了张昌。转任特部曲督,加封绥夷都尉。朱伺部下的人认为武昌各县曾依 附过张昌,只有自己的部众倡议讨贼,归附和抗击两者间有了矛盾,朱伺的部下请求另立新县,因此便分 割安陆东部地区为滠阳县,作为朱伺部众世代居住之地。 后来陈敏作乱,陶侃当时镇守江夏,因朱伺善于水战,精通战舰的制造,便派朱伺监制大型船只,并 命朱伺率部为左翼,占据长江口,打败陈敏的前锋。陈敏的弟弟陈恢自称荆州刺史,占据武昌,陶侃率朱 伺及各部军马进军讨伐陈恢,并消灭了他。平定了陈敏、陈恢两兄弟的叛乱后,朱伺因战功显赫被封为亭 侯,兼任骑督。当时西阳夷人盗匪屡屡抢劫江夏,江夏太守杨珉常请督将们商议拒敌的计策,只有朱伺不 发一言。杨珉说:“朱将军为何不发言?”朱伺回答说:“诸位用口舌攻击贼寇,我只凭武力胜敌。”杨又 问:“朱将军多次击贼,为什么能常常取胜?”朱伺回答道:“敌我对峙,必须忍耐,能够沉住气。敌人往 往沉不住气,而我能沉住气,因此容易取胜。”杨珉大笑。 永嘉年间,石勒攻破江夏,朱伺与杨珉退到夏口。等到陶侃来戍守夏口时,朱伺投奔了他,加封为明 威将军。随同陶侃讨伐杜弢,屡建奇功,具体事例见《陶侃传》。夏口之战,朱伺用铁面具防卫,用强弩射 贼军主将,杀死数人。贼军将船只拖上岸,在水边列船为阵地。朱伺沿江上下阻截贼军,流矢射中其小腿, 依旧面不改色。各路官军不久赶到,贼军溃逃,朱伺率兵追击,贼军纷纷弃船投水逃命,死者有一大半。 贼军残部乘夜逃回长沙,朱伺率部追到蒲圻,因没有追上而撤兵返回。因为朱伺功劳显赫,加封为威远将 军,赐赤幢曲盖。 建兴年间,陈声率众无赖两千余家拦截长江行船抢夺财物,陶侃派朱伺为督护讨伐陈声。陈声人马虽 少,朱伺却不急于攻打。陈声请求朱伺允许他派遣其弟前往陶侃处请降,朱伺表面上答应了陈声。等陈声 一离开,朱伺便派精壮的士兵半路上截杀了陈声的弟弟,然后暗中派兵袭击陈声。陈声部众正月初一会聚 一起祭祀饮食时,朱伺的士卒攻入大门,陈声方才发觉。陈声部将阎晋、郑进皆拼死抵抗,朱伺士卒多有 伤亡,便撤回军营。陈声率部向东逃去,固守董城。朱伺又率各路军马包围董城,在城四周立起层层篱栅, 又用树木架筑高高的望楼,从楼上用强弓凭高直下射杀守城兵士,又阻断城中水道。城中无水,陈声部下 被迫杀牛饮血。阎晋,是陈声的妻弟,只好割下陈声的头出城投降。朱伺又以平定蜀贼袭高之功,被封为 广威将军,兼任竟陵内史。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陈师道 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钟鸣报夕阳。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 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 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1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景叙事不仅工在形象,而且注重象外之意,一“荒”字,有咏怀古迹之意。 B. 颔联抒情,与唐代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慨截然相反。 C. 颈联写诗人头巾从头上滑下一半,更觉霜发之多,也更深切地感觉到时节相催。 D. 陈师道作诗多学杜甫,这首也是学杜甫有得之作,全诗沉郁顿挫、内涵深蕴。 16. 本诗和杜甫的《登高》皆用到了“落木”“江”这两个意象,请结合本诗尾联和《登高》颔联分析二 者的异同。 【答案】15. B 16. 同:都借“落木”“江”这两个意象写出了秋天萧瑟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韶光易 逝的感慨。 异:《登高》还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感慨;本诗则表达了作者想要玩赏更多风光却因要忙于世务,很难得有时 间的惋惜之情。 【解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B.“感慨截然相反”错,颔联抒发了年年岁岁人事变迁的感慨,与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 不同”的感慨相同。 故选 B。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情感的能力。 分析两首诗意象的异同,要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以及具体的诗歌情境来理解。 本诗尾联“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意思是,放眼望,落木萧萧,长江滚滚流淌;谁知道,今 日里,为政务还得繁忙!抒发游赏以后的感想,感叹节物如此可念,登临清赏的机会正不应放弃,而此日 此身,还须忙于世务,表达了作者想要玩赏却因忙于世务,很难玩赏的惋惜之情。 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 息、滚滚而来的江水,“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 声,长江汹涌之状,在写景的同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由此可见,两首诗选择了相同的“落木”“江”意象,描绘了秋天萧瑟而深远的意境,而传达的感情不尽 相同。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从政杂谈》中引用了孔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强调要树立 坚定不可改变的决心与意志。 (2)《中国诗词大会》举行了一场以“酒”为主题字的飞花令比拼大赛,满足此要求的诗句在我们所学的 诗文中就有很多,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的有关琵琶女过去生活的诗句“______________ ”,杜甫《登 高》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3)“别时容易见时难”,虽然现在通讯便捷,联系方便,但在分别之际,仍可用《水调歌头》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作为分别后对彼此的祝福。 【答案】 (1). 三军可夺帅也 (2). 匹夫不可夺志也 (3). 血色罗裙翻酒污 (4). 潦倒新停浊酒杯 (5). 但愿人长久 (6). 千里共婵娟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帅、裙、潦、婵娟”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时的黄鹤楼是文人骚客聚首之地。五月登楼,望短笛之梅,落瓣于芙蓉雪浪;九月凭栏,看长亭之 柳,寄舟在米市渔街。弄笔者对此,各有各的感悟:托兴寄情,写忧患文章者有之;叹乡关无觅者,更是 不少。 今天登楼的人,旺季时如蚁聚。然而在这里发思古幽情的,却没有几个人了。 _____黄鹤楼的高层回廊,任乱发飘然,把四面江山,看个痛快。 倚楼西望,苍茫一片。乃是莺飞草长的江汉平原。这云梦大泽的遗址,尚有碧水千湖。牧歌与渔歌揉 成的水彩平畴上,更有一水横来。涌入楚地的长江,开始有了大气魄。溯江而上,在进入南津关,探奇二 百里三峡,继而去巴蜀买醉、天府搜神之前,_____先来欣赏葛洲坝的水利枢纽工程。______,耸大江铁门; 经天纬地,锁高峡洪波,好一幅_____的智能风景画。更有旋转于江心的巨型水轮发电机,你体会到现代化 建设进程的宏伟。( )轮船穿梭在吴头楚尾,往返穿过迷蒙烟雨,当然也有二十四番花讯。如果在黄花 初吐、紫蟹才肥的季节,长江三角洲的冲积平原上,大小游船就多于过江之鲫了。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漫步 不妨 鬼斧神工 精美绝伦 B. 慢步 不妨 鬼斧神工 美轮美奂 C. 漫步 不防 巧夺天工 精美绝伦 D. 慢步 不防 巧夺天工 美轮美奂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凭栏东眺,长江拍天而去,早已挣断了西塞山前的千寻铁锁。 B. 东眺凭栏,拍天而去的长江早已挣断了西塞山前的千寻铁锁。 C. 东眺凭栏,长江拍天而去,早已挣断了西塞山前的千寻铁锁。 D. 凭栏东眺,拍天而去的长江早已挣断了西塞山前的千寻铁锁。 20. 对偶具有对称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句子所用对偶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18. A 19. D 20. (1)在形式上前后两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一致,都是一个偏正短语后接两个动宾短语。(2) 在内容上前后两句意义对称,表达意思相近,即无论何时,文人骚客都乐于登上黄鹤楼。 【解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漫步: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慢步:脚步缓慢;缓慢的脚步。此处强调悠闲自在,应选“漫步”。 不妨:表示可以这样做,没有什么妨碍。不防:没有料想到;没有防备。此处强调“先”,应填“不妨”。 鬼斧神工: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像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成的。形容技 巧的高超(多指工艺美术)。此处形容“葛洲坝的水利枢纽工程”,应选“鬼斧神工”。 精美绝伦:指精致美妙得没有东西可以比得上。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也形 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此处形容“风景画”,应选“精美绝伦”。 故选 A。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衔接的能力。 “东眺”与下文所见的景物联系密切,故应选“凭栏东眺”,排除 BC;“拍天而去的长江……”保持一个 单句,连贯性更强,而 A 项,“长江拍天而去,早已挣断了……”是两个句子,而且“拍天而去的长江” 更能突出长江水磅礴的气势,排除 A。 故选 D。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五月登楼”对“九月凭栏”,都是偏正短语,内容上都是突出时间; “望短笛之梅”对“看长亭之柳”,都是动宾短语,宾语部分是偏正短语,内容上写的都是所见之景; “落瓣于芙蓉雪浪”对“寄舟在米市渔街”,都是偏正短语,内容上都是突出景物的动态感。 “浪”与“街”尾字押韵,仄起平收,音韵和谐。 综上可知,对偶句形式对称,内容呼应,意思相近。 (二)语言文字应用Ⅱ 21. 请给下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 字。 ①________。春天的月光,似乎也带着股绿意,有一种说不出的嫩;夏日的月光呢,饱满,丰腴,好 像你抓上一把,它就能在指尖凝结成膏脂;秋天的月光,一派洗尽铅华的气质,安详恬淡,如古琴的琴音, 悠远,清寂;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它落到雪地后,情形就不一样了,雪地上的月光新鲜明媚得像刚 印刷出来的年画。②________,要立在窗前。看着月光停泊在雪地后焕发出的奇异光芒,你会想,原来雪 和月光,是这世上最好的神仙眷侣啊。相比较,③_______,就没什么特别动人之处了。雪将化未化,草将 出未出,此时的月光,也给人犹疑之感,瑟瑟缩缩的。 【答案】 (1). 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不同季节,月光不同) (2). 所以冬日赏月(此处有“赏月” 即可得分) (3). 冬春之交的月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是一个总起句,根据下文“春天的月光……”“夏日的月光……”“秋天的月光……”“冬天的 月光……”说的是不同季节月光的不同,据此应填“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不同季节,月光不同)”; 第二处,前面说的是“冬天的月光”,结合后句“要立在窗前”“看着月光停泊在雪地后焕发出的奇异光 芒”可知,此处应填“所以冬日赏月”; 第三处,前面有“相比较”,指的是与“冬天的月光”比较,再结合“雪将化未化,草将出未出”说的是 “冬春之交的月光”。 22. 下面的文字、标点有四处问题,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征集徽标启示 各位游客: 本农家乐是精准扶贫期间涌现出来的初具规模的小企业,为响应国家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打造品牌, 提升档次,提高知名度,美誉度,现决定面向社会征集徽标。 徽标设计具体要求,欢迎各位进店垂询。徽标一旦选中,必有重谢! 绿水青山农家乐 2021 年 5 月 1 日 【答案】(1)“启示”改为“启事” (2)“目标”应改为“号召”(3)“知名度,美誉度”改为“知名 度、美誉度”(4)“垂询”改为“咨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启示”: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此处是一种应用文体名,应改为“启事”。 “响应……目标”搭配不当,把“目标”改为“号召”。 “知名度,美誉度”作“提高”的并列宾语,逗号改为顿号; “垂询”:是敬辞,称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改为“咨询”。 三、写作 2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黎巴嫩]纪伯伦 冰心译 第一次是在她可以上升,却谦让的时候。 第二次是我看见她在瘸者面前跛行的时候。 第三次是让她选择难易,而她选了易的时候。 第四次是她做错了事,却安慰自己说别人也同样做错了事。 第五次是她容忍了软弱,而把她的忍受称为坚强。 第六次是当她轻蔑一个丑恶的容颜的时候,却不知道那是她自己的面具中之一。 第七次是当她唱一首颂歌的时候,自己相信这是一种美德。 上面这首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选择其中你感触最深的两到三句诗,作为基础确定立意,合 理引用,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接受挑战,把握机遇 读纪伯伦的《我的心曾悲伤七次》,有两个句子深深震撼了我,一个是“在她可以上升,却谦让的时候”, 一个是“让她选择难易,而她选了易的时候”。这两句话戳中了很多人的弱点,也包括我。 当机会出现在你面前,你不是不知道这是个机会,你不敢把握它,是因为你没有把握,你不敢挑战。 我们都习惯于选择那些简单易做的事,而忘了,不断挑战自我,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才可能在机会到来 时牢牢抓住。接受挑战,把握机遇,生命的境界才能不断提升。 法国文学家雨果曾经说过:“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险峰的人。”美国作 家海伦凯勒也说过:“人生要不是大胆地冒险,便是一无所获。” 只有挑战生命的旋涡,才能收获成长。 在《孤独之旅》中,杜小康在“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过”的暴风雨中,去寻找走散的鸭子,脸被 芦苇叶划破,脚被芦苇茬戳破,最后鸭子找到了,他却在芦苇荡中迷了路,眼看天要黑了,大声呼喊父亲, 父亲又听不见。但正是经历了这样的磨难,杜小康才变得坚强。生活绝非一帆风顺,干事创业更要经历重 重磨难,爱迪生发明电灯失败了一千多次,巴尔扎克写作是为了还债,俞敏洪参加了 3 次高考才考入北大, 马云经历多次创业失败后才有了阿里巴巴。人生最重要的是在选择“难”“易”时不要退缩,而是要勇敢 地驾驶生命之舟劈波斩浪,勇敢接受命运的挑战,让它化为生命的营养,让内心变得坚强。 只有把握稍纵即逝的机遇,才能扼住命运的咽喉。 历览前贤,在机遇面前,哪一位不是毫不手软,紧紧抓住?湖北襄阳,卧龙岗上,茅草庐中,羽扇纶 巾的青年儒生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有经天纬地之才。若非得刘皇叔三顾草庐,把握住机遇,诸葛孔明 岂不是终生“苟全性命于乱世”?又岂能有隆中之对、联孙抗曹、三足鼎立之势?孔明自非池中之物,遇 “风云”机遇自然扶摇直上飞龙在天。遥想,姜尚渭水之滨直钩垂钓,如未遇上求贤若渴的文王,岂不要 老死川泽,如何助武王成万世之伟业?蔺相如渑池之会,如非遇上百般刁难的秦王,又岂能不卑不亢、力 挽狂澜,成一世之名臣?毛遂寄人篱下身为门客,如非主人临危,又岂能自荐并脱颖而出?可叹,机遇如 斯!在下次可以上升时,千万不要选择谦让,牢牢把握住面前的机遇,才可能让生命的档次有所提升。 生命不是在空调屋中喝冷饮,不是在剧场中看演出,而是在烈日下的奔跑,在暴雨中的呐喊。这样, 你才能从遭遇中汲取营养,从经历中收获成长。只有勇敢地掌好生命之舵,穿越生命之河,才能记取无数 花香。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当今之世,风云多变,挑战随时存在,机遇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纪伯 伦的《我的心曾悲伤七次》,让我明白了,接受挑战,把握机遇,铸就人生辉煌!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我的心曾悲伤七次》是纪伯伦以 “自己的灵魂”为名,看穿人性所共有弱点的一首诗。诗句简 单有力发人深省,督促人们拥有更高的精神境界,呼吁人们涤荡自己的灵魂,唾弃丑恶,追求高尚。 第一次是在她可以上升,却谦让的时候。 ——面对更高的目标,本可以大胆去争取,却故作谦卑以至于丧失了机会。 第二次是我看见她在瘸者面前跛行的时候。 ——不应该嘲讽弱者,而应该给予同情关爱。被他人影响时,不应该选择同流合污,而应该坚持自我。 第三次是让她选择难易,而她选了易的时候。 ——遇事不应该选择舒适和安逸,而应该接受挑战,迎难而上。 第四次是她做错了事,却安慰自己说别人也同样做错了事。 ——遇事不应该借别人的错误宽慰自己,找借口为自己开脱,逃避失败和责任,而应该正视和反思自己的 错误。 第五次是她容忍了软弱,而把她的忍受称为坚强。 ——在困境中不应该软弱退缩,安于现状,觉得自己是坚忍。应该学会正视自己的弱小,学会真正的坚强。 第六次是当她轻蔑一个丑恶的容颜的时候,却不知道那是她自己的面具中之一。 ——人性都有弱点,但人们总是鄙视别人的弱点却发现不了自身也有这些弱点。应该正视自己的弱点。 第七次是当她唱一首颂歌的时候,自己相信这是一种美德。 ——不应该将奉承赞美与虚伪视为美德。应该追求真实。 写作时还要注意任务要求:选择两到三句诗,合理引用,写一篇读后感。 【立意】1.正确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缺点、错误、软弱,认可自己的能力和实力; 2.接受挑战,大胆争取; 3.追求真实,摈弃虚伪; 4.面对坏的影响,反躬自省,不同流合污; 5.不甘于平凡,努力争取。 【素材】1. 正确认识自己,不要听别人如何评说,别人对你的了解只是片面的,只有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 的人,你知道自己的哪些方面有能力,有特长,有实力。纪伯伦曾讲了一个狐狸觅食的故事。狐狸欣赏着 自己在晨曦中的身影说:“今天我要用一只骆驼做午餐呢!”整个上午,他奔波着,寻找骆驼。但当正午 的太阳照在它的头顶时,它再次看了一眼自己的身影,于是说:“一只老鼠也就够了。”狐狸之所以犯了 两次相同的错误,与它选择“晨曦”和“正午的阳光”作为镜子有关。晨曦不负责任地拉长了它的身影, 使它错误地认为自己就是万兽之王,并且力大无穷无所不能;而正午的阳光又让它对着自己缩小了的身影 忍不住妄自菲薄。 2. 摒弃面具,追求真诚。做到了,你也许可以从生活的漩涡中被解救出来。顾城曾经说过,我想在地上, 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纯真。这相当于说,撕下面具,让所有习惯虚伪的心灵,都习 惯纯真。安徒生是全丹麦最丑的男人,姑娘们说:“他是一根连小鸟都不愿在上面栖息的树干。”但他没 戴面具,所以他写出了最美的童话。原来不戴面具可以让美诞生于丑。 3. 放弃努力,无异于束手就擒。有些事物的发生,有突发性和偶然性的特点。但不表示人对事物的发展进 程,就毫无作为。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里曾写道,人实在太渺小了,但他仍然可以拿起锄头随意改 变一棵草的命运。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以后,经过封城等一系列措施之后,新冠病毒不是被我们狠狠地摁 下去了嘛。面对疫情的突然爆发,倘若我们也像个别国家无为而治,后果不堪设想。即使面对偶发事件, 我们依然可以有所行动。放弃努力是一种束手就擒的错误做法。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