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升格导写:鹳鸟迁巢(附:详细升格指导及点评)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刘基《郁离子》里有一个寓言:鹳鸟预知天要大雨,根据经验将巢迁往高处,结果洪
水大于往常,鸟巢还是被淹。子游任武城宰,受鹳鸟迁巢的警示,号令全城造船对付洪水,
百姓得以保全。子游事后说:“鹳鸟也算是能预知的,可惜它所知不远啊!”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本作文题属于新材料作文中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从“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思考
和感悟”中,我们明白驱动任务之一是不能脱离本故事的要义而任意发挥,去就事论它;二
是要善于从该寓言故事中发掘出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而不是对该寓言故事作拓展、丰富、
生发。
就题干来看,它有两层意思,一是鹳鸟的先知先觉和经验主义错误;二是子游的敏于
物事,扬长避短,谋事周全。所给材料寓意明晰,属于叙事性的,就人物看,有鹳鸟、子
游、百姓三方面;就场景看,有鹳鸟的生活地和武城两个场景,但留给我们的思维是多元、
多向的,为写作者提供了十分广阔的思考感悟空间,考生可就不同的人物、场景以及读者
角度去多维立意,发挥作文。当然,从“鹳鸟也算是能预知的,可惜它所知不远啊”一句来看,
也可以说命题人的情感倾向重点落在了子游身上,提醒我们作文的命意角度最好从子游身
上着眼。不过根据材料总的要求“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感悟”,写作者从其他
人物(包括读者)、场景角度命意也无不可。
在写作体例上,本作文题对写作对象、角度、范围甚至文体都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但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看,显然最适宜于写成议论文。
【病文升格】
谋事有预,方能不废
杨 蕊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每懊悔不迭,慨叹对所谋之事未能未雨绸缪,最终流于失败;也常
常于事败之后感叹不能先知先觉,有补于事。材料中鹳鸟能在洪水到来之前因微知著,未
雨绸缪,将巢迁到高处,可谓先知先觉;子游能明察秋毫,知鹳鸟之所知,又预鹳鸟之所
不预,从鹳鸟身上吸取教训,造船避灾,使武城百姓得以保全,则是扬长避短。于此,可
见谋事创业,只有先知先觉,扬长避短,才会有预不废。(失误点:起句意思重复,两句
都在谈事前不能先知先觉未雨绸缪,而导致最终的失败,属于败笔。而两方面论述,分别
得出两个结论,容易造成中心割裂,且“扬长避短”与“有预不废”关联不大。)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慨叹未能未雨绸缪,所谋之事最终流于失败;也会懊悔即便事先
有所准备,但筹谋不远,事情依旧流于失败。材料中鹳鸟能在洪水到来之前将巢迁到高处,
可以说已经有了先知先觉的能力,十分难能可贵;但子游知鹳鸟之所知,又预鹳鸟之所不
预,高瞻远瞩,造船避灾,使武城百姓得以保全,才是真正的先知先觉,有预不废。(升
格讲评:紧扣材料用层递的方法,阐述谋事失败的原因,一是未能未雨绸缪;一是即使筹
谋了,但筹谋不远,从而最终流于失败,从而提出什么是真正的“先知先觉,有预不废”。)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学习、干事、创业,应该如何从子游和鹳鸟身上借鉴经验,
真正学会先知先觉,有预不废的本领呢?
首先要注重细节,因微知著。唯物地说,世界上本没有先知先觉,所谓先知先觉不过
是我们在注重细节,因微知著中逐渐积累起的经验。子游能从鹳鸟迁巢这一微小现象中,
感知这是洪灾到来的前兆,就是一种注重细节,因微知著的本领。宋玉所谓“风从地上产生
出来,开始时先在青苹草头上轻轻飞旋,最后成为劲猛彪悍的大风”;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
说: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都是告诉我
们,凡事要看得见细节、苗头,要善于因微知著。现实中,许多细微的“蚁穴”会引起莫大的
反应,以至于酿成巨大的灾祸。可见,区区疏忽,如果不注意防范,往往可酿成难以收拾
的错误,今人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1485 年,英国国王理查三世,因马
蹄缺了一枚钉子,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2000 年,法航一架协和飞机因掉了一枚
金属薄片而机毁人亡。凡此种种,都说明注重细节,因微知著,是养成先知先觉,有预不
废能力的法门之一。(失误点:分论点“注重细节,因微知著”与中心论点“有预不废”有关,
但论述到后半段,所举查理三世和法航飞机的例子,都是在说“细节决定成败”,跟“有预”关
系不大,有脱离中心论点“有预”之嫌。)
首先,君子善谋,我们应有做未雨绸缪者的意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生活中很
多事情如果没有事先安排,事到临头必然手忙脚乱,或错失良机,或事倍功半,或时已过
境已迁,而憾恨终生。教师不在课前有针对性地备好教材、备好学生的问题、预测课堂发
展,课上怎么会得心应手,上得如行云流水一般呢?演讲者不在演讲前预测听众心理、兴
趣、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做好先期的应变准备,演讲时,又怎么能点燃听众的情感,引
发共鸣?三国故事中,诸葛亮未雨绸缪,早期识透魏延深藏不露的叛逆之心,预防在前,
安排马岱策应,即便魂丧五丈原,也收拾得了反西川的悍将魏延。俗语更谓“晴带雨伞,饱
带干粮”,做事首先有了未雨绸缪的意识,做好充分准备,才不至于在天气突变之时变成落
汤鸡,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时挨饿。(升格讲评:提出要有“做未雨绸缪者的意识”,以此为
中心强调“未雨绸缪”的重要性,这是做事“有预”的前提,符合思考逻辑。)
其次,要善于从万事万物中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子游能从鹳鸟身上吸取教益,
又能舍去鹳鸟的经验主义错误,不简单“迁巢”而是造船来避灾,百姓因之得以保全,可谓善
于取人之长,避人之短。古语说:“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它告诉我们物皆各有所长,
求人不可求备,关键在于取其所长。曹操在《举贤勿拘品行令》中指出:“韩信、陈平负污
辱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
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可见他十分善于从刘邦、鲁穆公那里
学习用人之术。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求全责备。难怪鲁迅先生赞扬他敢于说出于
当时大逆不道之语:“不忠不孝不要紧,只要有才便可以。”(失误点:此段是根据开头的第
二个中心来写的。子游总结改进鹳鸟的经验的确是揚长避短,但跟“有预不废”的中心论点关
联不大,属于中心立意的中途易辙。)
其次,懂得注重细节,因微知著,方能未雨绸缪。先知先觉、有预不废的能力是在注
重细节、因微知著中逐渐养成的。子游能从鹳鸟迁巢这一微小现象中,感知这是洪灾到来
的前兆,就是一种注重细节,因微知著的本领。细微事物的能量不可小觑,美国气象学家
爱德华说: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现实
中,许多细微的“蚁穴”会埋下莫大的隐患,以致堤坝溃败,酿成滔天大祸,今人所谓“细节
决定成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1485 年,英国国王理查三世,因马蹄缺了一枚钉子,输了
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2000 年,法航一架协和飞机因掉了一枚金属薄片而机毁人亡。
凡此种种,都说明注重细节的重要性,因微知著,方能先知先觉,有预不废。(升格讲评:
将原来第一个分论点的内容移植过来,且强调有预不废的能力是在注重细节、因微知著中
养成的,勾通了逻辑,查理三世和法航飞机的例子便可以作为反面论证入文。)
此外,谋事要深远周密,除了会谋胜,还要善于谋败。子游预见洪灾,造船避灾,是
一个深谋远虑,做事周密的人。现实中,许多事情并不是我们所能够完全掌控的,常会事
出突然,超乎意料,因此,仅预设成功远远不够,还要善于预见失败,作最坏的打算,才
会临危不乱,每临大事有静气,减少损失,不致事业废弛。古语说“未曾出兵,先行败计”,
即要求将领在制订军事计划时,对战争中的各种情况都要周密思考,特别是要对不可预见
的情况,做充分研究,备下应对措施,一旦出现意外时能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所以说,“未
谋胜,先谋败”是战争中的生存法则。三国时诸葛亮就是个既能谋胜又能谋败的军事奇才,
他每次退兵都如同进攻一样审慎谋划,周密安排,以致退兵之时,还能斩杀敌将,取得战
果。我们从《三国演义》第一百回中孔明退兵的增灶减兵之策,即可见其谋败智慧。如果
他没有这样谋败的思维,草草退兵,势必给司马懿以可乘之机。(失误点:用“子游谋深机
密”做论据证明“谋败”不恰切,甚至有偏离之嫌,宜去掉;用诸葛亮谋败做论据符合“还要善
于谋败”的论点,但所举内容是《三国演义》中的演义故事,不能算作史实材料,不如改用
更加真实的论据。)
此外,谋事要深远周密,除了会谋胜,还要善于谋败。许多事情并不是我们所能够完
全掌控的,常会事出突然。古语说“未谋胜,先谋败”,说明仅预设成功远远不够,还要作最
坏的打算,才会避免“意外”。二战时,盟军胜利登陆诺曼底后,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将军发
表了讲话:“我们已经胜利登陆,德军被打败,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向大家表示感
谢和祝贺。”其实,在登陆之前,他还准备了一份截然相反的讲话稿:“我很悲伤地宣布,我
们登陆失败,这完全是我个人决策和指挥的失败。我愿意承担全部责任,并向所有人道歉。”
从两份讲稿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谋深计远的将军。太多的悲剧都因为把成功当作唯一目标;
准备失败,是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如此一来反倒容易成功和预防失败。(升格讲评:换
了一个新颖的论据,以“艾森豪威尔将军”准备的胜败两份讲稿为据契合了分论点。)
今天,我们更注意“谋败”了。你司空见惯的各种应对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
及其他突发事件,而制定的种种应急管理预案,就是一种确保人民利益的“谋败”部署。反之,
只会谋胜,不会谋败,则是有失周密的,是会在风云突起之时顾此失彼,仓皇失措,不可
收拾的。
干事创业,注重从这些方面去精细思考,自然就会多些先知先觉,因预不废的胜算了。
(失误点:结尾简洁、朴实,也很好。但通观全篇,联系青少年本身的论述较少,可以加
上。)
今天,我们更注意“谋败”了,你司空见惯的各种应对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
及其他突发事件,而制定的种种应急管理预案,就是一种确保人民利益的“谋败”部署。“做
事瞻前顾后,还没行动就开始担忧失败”是眼下不少年轻人常有的错误,这可不是“谋败”而
是“无谋”。(升格讲评:联系年轻人瞻前顾后的情况,厘清什么是真正的“谋败”,现实意义
更强。)
君子要善謀,做事情,先多些筹划,有预谋、有计划才不会流于失败,我们成就学业
也是这样。(升格讲评:最后落到“我们成就学业”上,更有着力点。)
【教师点评】
修改后的文段针对性更强,概括地说有这样一些好处:一、使论述紧扣观点,围绕中
心,避免了原来的几处偏离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败笔;二、对分论点的先后顺序做了调整,
使文章的论述更加主次分明;三、个别论据的变换避免了素材的不可靠性,且展现了更宽
阔的视野;四、修改后更加彰显了思维的缜密性,比如像“谋深机密”和“谋败”等一些概念的
细微纠偏,加上增设了反面论证,就颇具启发性;五、将论述落到青少年自身学习、成长
上,更接地气。总之,改后的文章扣题紧,析理清,说理更具体,有内涵、有深度,容易
拨响阅读者的心弦。
美文小品
芋头
汪曾祺
一九四六年夏天,我离开昆明去上海,途经香港。因为等船期,滞留了几天,住在一
家华侨公寓的楼上。这是一家下等公寓,已经很敝旧了,墙壁多半没有粉刷过。住客是开
机帆船的水手,跑澳门做鱿鱼、蚝油生意的小商人,准备到南洋开饭馆的厨师,还有一些
说不清是什么身份的角色。这里吃住都是很便宜的。住,很简单,有一条席子,随便哪里
都能躺一夜。每天两顿饭,米很白。菜是一碟炒通菜、一碟在开水里焯过的墨斗鱼脚,还
顿顿如此。墨斗鱼脚,我倒爱吃,因为这是海味——我在昆明七年,很少吃到海味。只是
心情很不好。我到上海,想去谋一个职业,一点着落也没有,真是前途渺茫。带来的钱,
买了船票,已经所剩无几。在这里又是举目无亲,连一个可以说说话的人都没有。我整天
无所事事,除了到皇后道、德辅道去瞎逛,就是踅到走廊上去看水手、小商人、厨师打麻
将。真是无聊呀!
我忽然发现了一个奇迹,一棵芋头!楼上的一侧,一个很大的阳台,阳台上堆着一堆
煤块,煤块里竟然长出一棵芋头!大概不知是谁把一个不中吃的芋头随手扔在煤堆里,它
竟然活了。没有土壤,更没有肥料,仅仅靠了一点雨水,它,长出了几片碧绿肥厚的大叶
子,在微风中高高兴兴地摇曳着。在寂寞的羁旅之中看到这几片绿叶,我心里真是说不出
的喜欢。这几片绿叶使我欣慰,并且,并不夸张地说,使我获得一点生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