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解读:杜甫:“北漂”是一种执念(附:适用话题及素材分析)
杜甫:“北漂”是一种执念
天宝六载(747 年),一个叫杜甫的中年大叔来到长安,开启“北漂”之旅。
“北漂”之前,他信心满满:他自幼饱读诗书,是标准的学霸;成年后更立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的远大目标,并壮游天下,阅历可谓丰富。
初至长安,杜甫把希望都寄托在一场考试上——玄宗发布求賢令,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并通过考核,朝
廷就安排相应的职位。可放榜时才知,竟没一人通过这场考试。原来,宰相李林甫担心有考生揭露政府黑
暗,被皇帝知道后对自己不利,就对玄宗说:“野无遗贤。”
于是杜甫只好结交达官显贵,希望获得引荐。汝阳王李琎是他重点争取的对象,他给李琎写诗,夸其
德行高尚如驰骋千里的骏马、直上云霄的大鹏,学业可与大儒媲美,文辞只有哲匠才能超越,整体水平就
像当年的曹植。张垍是前宰相张说的儿子,官至翰林学士,也是玄宗的驸马,杜甫也给他献诗一首,开头
写道:“翰林逼华盖,鲸力破沧溟。天上张公子,宫中汉客星。”
除了向权贵献诗,杜甫还有一个展现才华的途径——献赋。当初武则天为网罗人才而设延恩柜,如果
你自认有才,可把作品放到柜子里;官员看后若确认你是人才,就会通知你入职。杜甫正逢职业生涯的瓶
颈期,有事没事就琢磨怎么写赋,好引起皇帝的注意。天宝九载,玄宗想封禅华山,杜甫得到消息后如获
至宝,穷尽毕生绝学写了《封西岳赋》,就等着举行典礼时把作品呈给玄宗。结果关中突发旱灾,华山之
行取消,杜甫长叹一声:白忙活了!但他没气馁,又写了《雕赋》和《天狗赋》,但都石沉大海。
天宝十载,机会总算来了,玄宗要开展三场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分别在太清宫、太庙和南郊。张垍得
到内部消息,立即通知杜甫,杜甫挑灯夜战,写了《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
玄宗看后有点兴趣,命宰相在政事堂出题考核杜甫。杜甫本以为从此就要登上人生的天梯,不料朝廷只是
把他纳入国家储备干部的名单。至此,杜甫的心态快崩了。
“北漂”将近 10 年,杜甫这个储备干部总算得到任用,被提拔为河西县尉。他推辞了,一是不想对县
令点头哈腰,二是工作地点不合他的心意。没过多久,朝廷又任命他为兵曹参军,管理武器,负责门禁,
工作地点在长安。杜甫欣然接受,上班没多久,他发现兵曹参军也没那么好做。“未试囊中餐玉法,明朝
且入蓝田山”,被社会“毒打”后,他动起辞官隐居的念头,可回头看到忍饥挨饿的一家子,不得不继续被“毒
打”。
不管怎么说,杜甫在“北漂”期间吃尽苦头总算混得一官半职。然而,人生如戏,包括他在内的许多人
的命运,后来都被安禄山彻底改变了。
素材任意门
北漂族李白
唐代是古时“北漂族”的黄金时代,长安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城,前去寻求发展成了众多唐代有志青年的
选择,李白也是其中之一。开元十八年(730)夏,李白第一次来到长安,结识卫尉张卿,并借此得以向
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献上《玉真仙人词》,希望御妹能助力一把。可在长安待了一年多,李白并未如愿
当上国家“公务员”。直到天宝元年(742),已过不惑之年的李白二度“北漂”,总算得以“供奉翰林”,却不
被重视,三年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临走前,李白愤然写下《行路难》。
【适用话题】
执念 自荐 人才与伯乐 人生与机遇
大宋餐桌蟹出没
中国人自古以螃蟹为“天下之至味”,食蟹之风在宋朝尤其盛行,为螃蟹而痴狂者大有人在。
欧阳修很爱吃蟹,退休前在给儿子的信中说:“安徽阜阳的猪羊肉确实不如京城的鲜嫩,但当地西湖
所产的螃蟹可比京城卖的强多了,且价格便宜,我晚年一定要搬到阜阳去住。”他不只是嘴上说说,晚年
真在阜阳西湖岸边盖了房子,喝酒吃蟹,优哉游哉。
苏轼非常羡慕这种神仙生活,同时也是“吃蟹爱好者”。他在《老饕赋》中描述自己最爱的几种美食,
其中两种都与螃蟹有关——“霜前之两螯”,即秋后螃蟹成熟时的两只蟹螯;“蟹微生而带糟”,即醉蟹。
比起这两位文坛大咖,杭州官员钱昆对螃蟹的热爱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是吴越王钱鏐的后裔,曾主动
申请做地方官,宋太宗问他想去哪个地方做知州,他说:“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矣。”钱昆的职业梦
想就是这么简单:在盛产螃蟹的地方无拘无束地吃蟹。
除了官员,宋朝很多百姓也爱吃蟹。《夷坚志》中载,浙江湖州有个姓沙的郎中,他的母亲很爱吃蟹,
螃蟹上市的时节,他每天都买几十只螃蟹,把它们放进瓮里,看哪只先爬出来就先把哪只扔进锅里。人们
都说,如果把这位老太太一辈子吃的螃蟹堆到一起,能堆成一座“蟹山”。
《东京梦华录》中载,在当时开封最大的酒楼潘楼下,每天早晨都有人摆摊卖螃蟹,螃蟹上市的时节
卖鲜蟹,其他时节卖糟蟹。而在南宋都城杭州,因卖螃蟹的商贩太多,竟组织了一个名叫“蟹行”的行业协
会。
但也有人望蟹生畏,如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陕西的河里不生螃蟹,所以陕西人大多没见过螃蟹。
有个陕西富人不知从何处弄到一只螃蟹,都风干了也没敢吃,只好把它挂在墙上当饰品。邻居去他家串门,
一见墙上挂的螃蟹,吓得扭头就跑,以为那是怪物。后来大家见这只螃蟹的次数多了,就不再怕了,却又
以为它可辟邪。每当谁家小孩受了惊吓,他们就恭恭敬敬地把这只螃蟹挂在那家门口,希望能把小鬼挡在
门外,保佑小孩平安。
也有些人敢吃蟹,可惜并不怎么会吃。《东京梦华录》中提到,开封街头出售一种“炸蟹”,把剁去爪
尖、剔去内脏的螃蟹剁成四段,裹上面粉在油锅里炸黄,然后蘸着面酱连壳带肉地吃。《事林广记》中则
提到中原流行一道“螃蟹羹”,把剁成四段的螃蟹煮到发红,然后撒盐、浇醋,边喝汤边吃肉。最奇特的吃
法是生腌,把螃蟹剁成烂泥,一股脑儿用调料拌了就吃。这道生猛的菜在宋朝大受欢迎,甚至在御宴上也
有一席之地。南宋美食家傅肱称这道菜为“洗手蟹”,意思就是它格外好做,这边客人刚洗完手,那边主人
就把生腌螃蟹端上桌了。
素材任意门
《红楼梦》里的蟹宴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度过了一段锦衣纨绔的奢华生活,推断应该熟悉吃螃蟹的学问。《红楼
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描写了一场盛大的螃蟹宴。文中写道,凤姐吩
咐:“螃蟹不可多拿來,仍旧放在蒸笼里,拿十个来吃了再拿。”还提到吃螃蟹的讲究:佐酱醋,喝热酒。
吃完后,“去取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预备着洗手”,贾宝玉曾感叹:“指上沾腥洗尚香”,可谓余
味悠长。
【适用话题】
舌尖上的国学 文人中的吃货 美食与文化
金庸小说里的人名,到底有多讲究
金庸喜欢玩小把戏,很多作家都喜欢玩小把戏,乐在其中,无伤大雅。《碧血剑》中有温家五兄弟,
名字分别是温方达、温方义、温方山、温方施、温方悟。看似文雅,第一个谐音“大”,后面四个,也不过
是数字的土音。
高级一点的玩笑或能暗示更多。读《笑傲江湖》,一开始是令狐冲对小师妹岳灵珊一往情深地痴爱,
但自洛阳绿竹巷起,另一位姑娘出现。待到这位神秘女子的芳名揭出,你立马明白,这位任大小姐才是令
狐冲的真命天子。要说玄机,却很简单。金庸先生用《老子》的文句给人物取名,令狐冲和任盈盈,出自
第四章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冲和盈,一虚一实,本是一体:人家是天生的两口子。《笑傲江湖》的
这个大悬念,算是给我一早破了。
金庸命名人物,有两个常用手段。一是把现成的古代人名换个姓,听上去就非常典雅。
比如《倚天屠龙记》中的殷野王,用野王为名,绝不是一般人想得出来的。顾野王是南朝著名的文字
学家。同理,《侠客行》里有个武功很高的怪人谢烟客,烟客是清初大画家王时敏的号。张无忌的“无忌”
二字大名鼎鼎,先有魏国公子无忌,后有唐朝的长孙无忌。更为人所知的是杨过,借用了南宋词人刘过之
名,刘过字改之,《射雕英雄传》里郭靖给杨过取名的时候,就娓娓动听地讲了一番改过的道理。至于大
名鼎鼎的黄药师,不用说,是借用了唐朝开国名将李靖的字。
第二种情形是名字虽普通,故意用少见的复姓,也能造成古色古香的效果。公孙谷主叫公孙止,女儿
叫公孙绿萼。换为常见的姓,唤作张止、刘绿萼,光彩顿时消失。当然,金庸的小说并不靠这个立脚,不
过添些助兴的小道具罢了。
《天龙八部》中的人名都简单清爽,段誉、萧峰,一文弱一刚勇,名字的音调亦然。钟灵和钟万仇,
钟是专注汇集之意。钟氏父女的名字可就好玩了:钟灵,集灵秀于一身;钟万仇,所有倒霉事都讓他摊上
了。阿碧、阿朱、阿紫,信手拈来,恰到好处,是地道的江南风味,而且是南朝乐府中的江南风味,清秀
无匹。木婉清“有美一人,清扬婉兮”,但因为姓木,脾气有点怪。
《笑傲江湖》中的人名无一字无来历:岳不群用《论语》典故,向问天直接搬用屈原的篇名;任我行
含赞赏之意,左冷禅则全是讽刺:又左又冷,偏说是禅。不过,《笑傲江湖》的人名还是出了一个小小的
疏漏。武当派的掌门,叫作冲虚道长。冲虚二字,自然还是出自《道德经》。冲的意思就是虚。道教人物,
用冲虚为名,可以说再好不过了。但有一个问题,冲虚这个好名字,已经被征用了。占有它的人,是道家
的大人物,列子。唐朝崇尚道教,认老子为祖宗。天宝元年,唐玄宗追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列子为冲虚真
人。后代的道士,便有天大胆子,也不好冒用祖师的尊号。
这个问题,就像宋人吃辣椒一样,金庸先生大概忽略了。
素材任意门
古人起名的讲究
古人起名,不仅讲音律、有意蕴,还要符合潮流。汉朝时取名流行用“单字”,从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到
东汉末帝刘协,名字基本都是两字,上层引领,平民百姓也跟着喜欢两字名。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取名特别
喜欢“之”字。现在很少见人名字里有“龟”字,杜甫有个好朋友叫李龟年,唐代有个诗人叫陆龟蒙,因为龟
在古代属“四灵”,寓意吉祥,时代不同,龟的地位一落千丈。
【适用话题】
名字的讲究 小乐趣 国学知识 名如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