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广东省高三“中国要美,农
村必须美”作文评讲
写足要求,用足材料,是完成写
作任务的关键!
n 这道文题,考查了考生的思辨力、观察力,
还考查他们组织材料、布局谋篇的能力。
n 其实,所谓的有机关联,不外乎并列、对比、
递进三种关系。选择两个关键词的话,可以考虑
对比关系,也可以考虑并列关系。选择三个关键
词的话,可以考虑并列关系,可以考虑递进关系
,当然也可以考虑对比关系(两正一反,两反一
正)。至此,文章的主题、行文逻辑基本上就可
以确定了。
二、好题示例
保护美丽乡村,留住乡土文脉
美丽中国让乡村之美永驻在乡村
建设中注入家国情怀的底色
让乡村变得更美更好
美丽乡村,装点中国梦
别忘了那片宁静的乡土
守住我们的根华夏振兴路,
乡村不缺席推动乡村的“美丽
蝶变”聆听乡村温柔的心跳
到乡村去,过另一种生活
每一个村庄都有独特的灵魂
1、最美乡村,静动相宜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乡村之于中国,既是最
本原的初心,也是最基层的保障。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践
行,以前相对寂静冷落的乡村逐渐恢复生机,热闹起来,
静中生动,人景相依的乡村,成为美丽中国的画卷中,不
可或缺的色调。
例文1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是天然纯粹、静谧幽美的乡
村。襄阳隐士孟浩然的笔下,总是流淌着这样幽静与自然的绿意,
绿树成排,青山环抱,流水淙淙,鹊影鸡鸣,相比于都市的高楼林
立,街衢纵横,乡村无疑是很多人的心灵皈依。有谁,不希望远离
那都市的热浪腾腾,尘嚣滚滚?
我们不难体会幽美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紧密联系,而乡村正是这
一和谐关系的极佳彰显。李白无比心仪那“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
而苏轼神往那“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就因为这些风景属
于自然,属于乡村,属于心灵静谧处。坐落于山林环抱的乡村,是
美丽的,也该是丰饶的。时至今日,乡村不再是贫瘠的代名词,而
是枕天席地的大舞台,任她的子民,舞出自己的风采。美丽乡村,
成为美丽中国新的名片。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富足兴旺、
人气跃动的乡村。乡村的美丽,不仅在于有山有水有景有
看头,还在于有钱有粮有人有盼头。想那孟襄阳,他喜欢
绿水与青山,当更喜欢故人与鸡黍。乡村之美,也更在于
灵动的风景。在于缀满枝头的瓜果,在于荷塘嬉戏的游鱼,
在于猪圈小花的慵懒哼哼,在于黄牛耕种的哞声阵阵……
不到乡村,你也许无法体会这种热闹的质朴和踏实的
富足。凉爽清幽的夏夜,星辰浮云互为掩映,习习凉风吹
面不寒,坐在院落中,走在田埂上,闻着稻花香味,听取
一片蛙鸣,那是预示丰收的喜悦。我不知道,它是否真的
抚慰了戎马倥偬的辛弃疾,但我知道,它对异乡游子有了
磁石般的引力。早些年,人们离开乡村,这些年,人们返
回故里,在这一去一来的流动之间,乡村不再寂静。
时代车轮翻滚向前,乡村之变日新月异,可属于乡村的美不该
消减。静,守住我们的根,保持着天然,又不甘于寂静;动,打开
我们的门,可持续发展,又不走失方向。令人欣喜的是,乡村的路
宽了,乡村的楼高了,但每到丰收季节,站在稻田旁的小路上,一
样能看到像锦缎一样的金黄,一样能听到儿时听过的蛙声。因丰收
而喜悦,因蛙鸣添情趣。这些不只是上天赐予的原生态美景,也是
当地父老们努力再开发的蓝图,还是富民方针和扶贫政策的落地福
利。它不仅仅是与世隔绝的桃花源,更是美丽中国的福祉地。乡村
因景而美,因人而更美,谁不爱这一曲入耳不噪的“乡村交响曲”,
这一幅望之欣然的“富春山居图”?
乡村和城市总是共生和互鉴的。有了美丽乡村,才
有魅力城市,才有真正的美丽中国。在新时代,无论是土
生土长的农村人,还是倾力帮扶的外援,从乡村起笔,浓
墨重彩地画下新中国的盛世美颜。诗人笔下的美景不再是
梦幻,而是现实,不只属于过往,也属于当下,随着乡村
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归田园,钟情山水。
美丽的乡村,就这样有静有动,静动相宜,青山绿水常在,
小康生活已来。无怪乎很多城里人歆羡地说:我们其实都
是农村人,只是暂时寄居在城里。
2、让城市和乡村互鉴共进
当下,我们在城乡关系的认知上或多或少还存在着城
市文明优于乡村文明、亦或是乡村文明凌驾于城市文明之
上的误区。由此造成的危害已初现端倪:某些基层干部为
了实现城乡一体化,而异化为片面追求城乡一样化,造成
的千村一面的现状已严重影响到城乡间的发展。事实上,
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没有优劣搭配,二者并行不悖,应协
调统一,互补发展,互鉴共进。
例文2
乡村可为城市提供精神资源。【点评:分论点之一】
梭罗在瓦尔登湖每日感受早晨的阳光时,所感悟到的黎明
的感觉让他每天都能以新眼光去感悟司空见惯的生活,进
而获得新生;作家H投奔乡村,沉浸于完全摒弃雷同和重
复的个异性的自然造化之中,沉浸于不会被任何人专享和
收藏的山上清风、山间明月这种“造物主之无尽藏”……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乡村,以其内生于自然之中,又附
身于自然之上的生活模式,不仅给每个身处乡村中的人提
供脚踏大地、仰望星空的生存状态,还提供了勤奋务实、
怀揣梦想的教育状态,究其本质,是为我们的城市提供了
不竭的精神源泉,避免我们走入过分重视物质资源的误区。
城市可为农村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点评:分论点之二】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当下,农村要
与城市之间协调平衡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已不言而喻。但由于自然
和历史的原因,农村发展面临基础差,底子薄的尴尬境地。而与之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现在的城市化建设在改革开放以来短短40
年之间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我们城市已经具备了反哺
农村的实力,也符合时代趋势和要求。令人欣喜的是,城市的实际
行动令人欣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
的角色,使之取得的成就令人满意,彰显出了城市对农村的报答与
反哺。【点评:理性辩证分析,指出城市对农村的物质保障作用】
城乡自由游走,享受理想生活。【点评:分论点之三,但不是
简单机械的并列,而是在前两段基础上的综合与层进】乡村魅力之
所在,于其与自然紧紧相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城市魅力之所
在,于其与人类智慧相得益彰,严格精密,人定胜天。我们只有在
城乡之间自由游走,体会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熏陶、生活体验
的交汇,才能使我们在“夜市千灯照碧云”的物质生活与“明月松
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精神生活之间平衡成长。这也是为何现在每
到节假日,城镇居民都逐渐选择去乡村度假的原因所在。因此,我
们只有在城乡之间自由游走,才能够在时代发展洪流中不会迷失自
我,记得住乡愁,享受到理想的生活。【点评:将农村与城市相结
合,提出“城乡自由游走”的观点,进一步阐释两者密不可分的关
系】
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二者理应且完全能够互补发
展、互鉴共进,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城乡双轨并行、协调一
致,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点评:总结全文,再
次回扣标题和观点】
【相关资料链接】
【相关资料】
习近平说乡愁
1.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
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
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2.一个地方的幸福很重要,要记得住乡愁,比如:小时
候爱吃的东西。比如:贵阳的牛肉粉。
3.这里的院落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
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
4.每个地方都有让大家留念的东西,不要小看这种幸福
感,因为这种幸福感能留得住人。
相关时评
1、 中华文化的根在农耕文化
在中华大地上生活的先民,恐怕和其他地区的许多民族一样有
着大略相同的发展路径,先是采集狩猎,再是游牧和畜牧,然后过
渡到畜牧和农耕,并且萌芽了手工业。说到根,中华文化的根主要
在农耕文化。
在中华大地上,农耕时代很长。这正是人和人的关系最为密切
的时代,也是人和大自然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时代。也正是在农耕时
代,人类开始有了些闲暇和冥想,在主观思维发展和客观环境变化
的刺激下,深思自己身与心的关系,也即灵与肉的关系。农耕社会
特别是原始农耕社会,一个人是种不了地的,需要多人合作,甚至
需要整个部落一起上,这就培育了以“和”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
俗语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实质是对现实与未来之间关
系的揭示,中国人秉承的“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就由此来。
从这些我们都可以看出农耕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中华民族的农耕历史、人类的发展历史都证明,人很难成为
“完全自主的个体”。无论从佛教的因缘说还是从我国的儒家学说
都可以看出,人总是生活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现实与未来纵横交
错的复杂关系的交界点上。中华民族神话传说不够发达(或者说丢
失得比较早,后世缺少记录),因此有些中外学术前辈说中华文化
是一个“早熟”的文化。我不太同意这个说法。与其说中华文化是
“早熟”的文化,不如说西方文化是“晚熟”的文化。因为我们生
长的这块土地、我们的农耕文化,决定了我们及时地进入了“唯物”
的阶段,“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证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尧
舜时起就是“以人为本”的。任何文化都处在前代文化的下游,流
淌着上面流过来的水,再不断注入无数小溪的水,形成浩浩荡荡的
大河。中华文化的发展就是如此。
长期的农耕生活孕育发展了中华文化。好与不好、先进
还是落后,不能关起门来说,应该在比较中认识。在人类
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农耕生活是极其宝贵的一段,它所产
生和发展的文化核心最适于人作为一种有灵性的动物在这
个地球上生活、繁衍、延续。工业化、后工业化所产生的
一些理念,为了达到牟利的目的经常违背自然、违背规律。
而以人为本的农耕文化,却一直教诲子孙要珍惜他人、珍
惜物质、珍惜自然。
认识到中华文化的根主要在农耕文化,要求我们加强
这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对炎帝文化的研究。炎帝是我们的始
祖,今天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把炎帝为我们
开创并定型的农耕——不仅仅是种作物、尝百草,更重要
的是农耕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当成养育中华文化的襁褓、
摇篮。提升炎帝文化研究的学术水平,单纯用“二重证据
法”“三重证据法”已经显出不足,应该创造使用“多重
证据法”。同时,要将研究成果化为最普通、最简单、老
少咸宜的语言和形式,告诉子孙后代:我们要秉承炎帝不
畏艰难困苦、团结奋斗、永不言败的精神,也就是他所代
表的农耕文化的理念。这有助于我们建设好自己的精神家
园。
2、新农村需要新乡贤
文 / 朱永新
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
目标,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题中应有
之义。从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脱贫攻坚实践来看,我认为
还需要从更高的层面上认识和思考其价值与意义,从整个
中国乡村重建的视角上统筹规划。
脱贫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更是乡村
重建的关键契机。
从世界范围看,城市化是一个大趋势。城市化进程中,
乡村与城市疏离后,乡村的荒废与衰败比较普遍。
我们能不能走出一条中国的道路,让农村向着城镇化、
现代化的方向前行,又不导致衰落呢?当年轻人不断向城
市集聚,乡村“空心化”似乎成为普遍规律时,我们能不
能破解这一许多国家都难以摆脱的“魔咒”呢?在未来四
五年的脱贫攻坚冲刺中,我们能不能抓住这个机遇,重新
规划我们的乡村,使乡村不仅获得新的发展,更获得新的
生命?也就是说,我们能不能既要城市化、又要有一种
“逆城市化”的思维?
我们应该努力让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让乡村充
满活力,而不仅仅只是聚集着老年人。人是可以流动的,
乡里的年轻人可以出去,但外面的年轻人也可以进来。在
湖南怀化调研时,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可能。把脱贫攻坚与
中国乡村重建结合起来,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努力探索
的大课题。
新农村需要新乡贤。优秀人才不下乡,再多的扶贫资
金也没有意义。人的问题,才是整个脱贫攻坚中最关键的
问题。脱贫攻坚固然要关注钱、关注物、关注脱贫的精准
和具体指标,但我们应该清晰地知道,如果没有人,没有
人才,再多的钱砸下去都是白砸。即使今天脱贫了,明天
还可能返贫;即使今天繁盛了,明天还可能再衰落。
因此,如何吸引优秀人才参与脱贫攻坚的工作,如何让这些人才
留在乡村,怎么制定出鼓励优秀人才到农村创业、就业的好政策,
需要认真研究。在湖南怀化、湘西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个规律:但
凡建设得好的地方,正是因为有了人才——或是本地的人回来了,
或是外面的人引入了,他们在这里成为新乡贤,回得来、留得住、
干得好、有尊严,也给这些地方注入了长久的生命力。
现在我们进行精准扶贫,“精准”毫无疑问需有标准,但这个
标准是相对的,贫困人群是在不断变化的,先期脱贫的人,也可能
会因其他原因致贫返贫。比如,在农村,因病返贫的就超过了40%。
因此,无论是贫困人群的识别还是具体的帮扶工作,都应该对其复
杂性、艰巨性和反复性有足够认识。还要对那些处于临界点的准贫
困户和贫困人口,给予特别关心和扶助。这也是乡村建设中不能忽
视的地方。
贫困和疾病一样,也有“贫来如山倒,贫去如抽丝”的
现象。脱贫攻坚要有战略思维,要有长远考量。我们相信,
中国正在进行的这场脱贫攻坚战,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消除
贫困的一个壮举,更期待这场脱贫攻坚战,造就乡村社会
文化与经济的凤凰涅槃。
3、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
文 / 盛玉雷
最近,一组数据让人惊心: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
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12月10日发布的《中国传
统村落蓝皮书》则列出了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包括相关法律
法规不完善、过度商业开发、“空心村”现象等。
有人说,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即使
人在城市,也经常会遐想“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恬淡意境。
然而现实中,为了保护古村落,却往往不得不与时间赛跑。有的村
子年久失修;有的村民翻新住房,拆掉祖屋抹去壁画;有的全村外
出务工,留下老人儿童;有的地方把古村落当“摇钱树”,随意搭
建破坏古貌……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所感叹的那样:“每座古村落
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
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
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村落可说有着至关
重要的意义。从《汉书》所言“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
成聚落”的自然萌生,到社会学家林耀华在《金翼》里所
言“别忘了把种子埋进土里”的朴素信仰,村落承载着中
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属性。在《乡土中国》中,费孝
通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
里,“乡土”并不是一个贬义的概念,而是千百年来农业
社会发展特点的集大成。即使是今天,城镇化成为通往现
代化的必由之路,当高楼大厦伸向天际之时,也离不开从
历史文脉中吸纳地气。因而,保护村落、振兴乡村,就成
了追索“从哪里来”的方式,也成为标记“向何处去”的
注脚。
城乡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构,需要顺势而为、水
到渠成。这就意味着保护古村落,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
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抢救者
感慨:“我们走进许多美丽的村子,有老树、山庙、石板
房,但是没有人。”贵州黎平铜关侗寨被称为“时光边缘
的古村落”,当地侗族人居住的干栏式民居有着700多年
历史。然而,在纳入国家保护试点后,有的村民却因木房
子容易起火,不愿再建民族特色的木居。这启示我们,保
护要见物,更要见人。村民固然是村落保护的第一责任人,
但同时也要让他们成为村落保护的受益者。只有传统村落
更加宜居,人们在这里生活质量更好,对村落的保护才有
更坚实的基础。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城里
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城镇化的目标所
在。在云南古生村,习近平总书记称赞当地白族民居的庭
院“记得住乡愁”,指出要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
在湖北峒山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美丽乡村不是
“涂脂抹粉”,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
好……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科教兴
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一道,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有
机组成部分。
对许多一辈子种田劳作的村民来说,村子就是他们
的家;对拥挤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人们而言,乡村又何
尝不是精神的归宿?村落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只是,
这样的变化不应是衰败,而应是成长。惟其如此,才能守
护好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4、让我们记得住乡愁
文/ 艾斐
西安市的城墙和平遥县的城墙早已是蜚声中外的文明
古迹了,每天来参观的中外游人络绎不绝。然而像这样的
城墙并非两地独有,当年很多城市都有这样的城墙,但多
在城市改造中被拆了。即便在西安、在平遥,当年也是费
了很大周折才保住城墙的。曾有一位外国专家对某地的旧
城改造这样感慨:“我们现在有的,你们将来都会有;而
你们现在有的,我们永远也不会有。”
问题的焦点正在这里。这些年,许多地方为了新建大
家“都会有”的高楼大厦,而拆掉了别人“永远也不会有”
的古村落、古街巷、古建筑,甚至是古文物。在一些城市
的快速膨胀中,历史遗存和文化根脉正在以同样的速度衰
减着、消失着。而城市的发展,则是越来越趋于商业化和
同质化,在“拆旧城,建新城”成为一种风潮、一种时尚
的背景下,拆掉“真文物”、建造“假古董”的现象屡有
发生。特别是在政绩焦虑、利益冲动和追求形式的促使之
下,许多地方的高楼林立,往往就是以割断文脉和弃置乡
愁作为代价的。
人,一旦生在什么地方、长在什么地方,那地方的山水草木、
人文地理、村闾小巷、乡俗民情,便会像盐渍刀斫一样深深地渗透
在他的心窝里,镌刻在他的记忆中,使他一生一世都会与之结下浓
得化不开的乡情,时时刻刻都在怀念着、向往着、追忆着,每每使
心中充满温馨,使生活洋溢喜悦。这就是乡愁。然而,当乡愁赖以
生发和寄托的古老村落、历史街巷、传统民居、自然山水等不复存
在,人们的乡愁就会失去倚靠和源头,随之而来的,便是故土情怀
的失落与泯灭。因为恋土情结是人们与生俱有的一种本能。
“乡音亘古今,乡愁暖人心;走遍天涯路,最是乡情深。”乡
愁是一种故土情结,是一种人文情怀,是一种社会情缘,是一种精
神情韵。而在长期的社会迁延与情感沉积中,乡愁更是渐渐成为中
华文化的传统元素与精神基因,成为民族情感的依凭与精神家园的
归附。当身处台湾的诗人余光中从心中咏出:“小时候/乡愁是一
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
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时,作为中华儿女,谁又能不感同
身受,心潮骤起呢?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
得住乡愁”“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延续城市历史
文脉”……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的这些内容,让很多
人眼前一亮、心绪难平,它说出的正是人们对乡土气韵、
桑梓情怀和历史记忆的依恋与渴望,为的就是在推进新型
城镇化过程中,把历史和人文作为不可或缺的必备要素而
纳入其中,以确保人们能带着传统进入现代,而绝非是怀
着暌隔历史与斩断乡愁的遗憾而入住水泥森林。
乡愁,就是家国情怀,就是文脉延亘,就是精神归属。
记得住乡愁,即有心安处。
5、让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走进“春天里”
文 / 郝洪
中华全国总工会日前发布了一份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
告,这是近年来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关于“80后”、“90
后”农民工群体的较完整的一份调查。它让那些“漂着的
群体”的面孔逐渐清晰,让更多人看到了“春天”与这些
身处社会最基层人群的距离,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央与相
关部门推动这一群体走向“春天”的决心。
1.5亿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占到60%。作为农民工的主体,
他们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城市居民生活须臾难
离的依靠。但我们当中有多少人真正关注、了解他们?如
果不是一年一度的“讨薪潮”、“用工荒”,他们几乎很
难进入大众媒体的视野。
今天,当他们通过这份调查报告,整体地站立在我们面前时,
我们看到了什么?
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农民工抑制不住的发展冲动和改变自身命
运的渴望。与父辈相比,他们受教育的时间长,外出务工是为了寻
找自我发展机会;他们劳动合同签订率有所增长,维权意识更强;
他们频繁跳槽,希望融入城市和社会,渴望认同,追求梦想。
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农民工仍显尴尬的身份处境和需要重视的
生存状况。与父辈一样,他们至今依旧游走在城市与农村的边缘,
面临整体收入偏低、工作稳定性差、劳动合同不规范、社会保障水
平偏低、职业安全隐患较多等处境。大多数人的职业命运,依然是
在高强度的低端产业岗位上卖苦力。
过去30年中,农民工经历了从“离土不离乡”到“离
土又离乡”、从“第一代”到“新生代”和“第二代”,
从“暂住”到“常住”或“居住”的实质性转变,相关政
策也在不断完善和调整。去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
“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是中央文件中第一次
使用“新生代农民工”概念,传递出中央对这一群体的高
度关注。然而,作为中国城镇化建设中的阶段性矛盾,新
生代农民工生存环境的根本改善,是一个艰巨、长期的工
程,不仅需要制度关怀,还需要从政府、社会、市民层面,
包括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进行全方位调适。
6、 “空巢”之痛时代之重
文 / 贾壮
空巢老人,折射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交织现代化过
程的矛盾,勾连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
春节过后,许多返乡的年轻人再次背上离家的行囊。
更多的老人,却正演绎着近日流行的一部微电影抓取的细
节:儿子抽剩的半包香烟,孙女落下的毛绒玩具,老人细
细抚摸,回味欢聚的味道……
最是寂寞老人心。然而,多少老人只能频频翻动墙上
厚厚的日历,期待来年春节的再次团圆。媒体报道的数据
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94亿,
其中近半处于空巢状态,在农村,这一数字已近5000万。
如果老龄化是大势所趋,那么,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就
无疑是这一浪潮中受冲击最大的群体。
“年轻难,不叫难;老来难,难死人”,日常生活的
困难、照料服务的匮乏,使得空巢老人常常不愿出门、不
敢生病。留守农村的奶奶去世,一岁半孙女守尸七天的事
件,曾让多少外乡游子黯然。更重要的,还有精神慰藉的
缺位。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19.9%的老人表示“很需要
心理咨询”。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困难,使得无限好的夕阳,
变成了近黄昏的苍凉。
席卷而来的银发浪潮,无疑是空巢老人增多的大背景。
但这一群体日渐庞大,也有其他现实原因。城乡二元结构
之下,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必然会留下数量庞大的
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严格的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人口数量
的同时,也带来倒金字塔形的家庭结构,一对夫妻要填满
两个甚至四个“巢”,确实力有不逮。
空巢老人的问题,折射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交织
着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地区发展不均衡,劳动力候鸟式
的迁徙就不可避免;社保制度的割裂,使各种保障难以无
缝衔接;户籍制度的坚冰,让老年人随子女迁徙难度加大;
政府投入不足和民间资本进入不畅,导致养老服务供给不
够且水平较低……时代的列车一往无前,老年人却已步履
蹒跚;而最为弱势的空巢老人,更是难以承受的时代之重。
从要求各级政府“用于养老服务的财政性资金重点向农村倾
斜”,到提出“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
问题正在破解。而此前不久,国务院决定合并“新农保”和“城居
保”,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体推进和重
点突破相结合,无疑将有助于解决老人们面临的问题。然而,任重
道远。别忘了,2020年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2.43亿,而2025年将突
破3亿。
“祝老人们健康!祝孩子们快乐!祝每个家庭幸福安康!”这
样的新年贺词,也当成为国家治理的愿景。空巢老人的问题显示,
公众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莫不勾连中国的大变革。正如习近平
总书记所强调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
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无论是强调“常回家
看看”的个人义务,还是强调“老有所养”的治理责任,最终都需
要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出发,发挥家庭、社会
和政府等多方的合力。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
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一首歌,
让多少人潸然泪下。是时候为老人的幸福做出更多努力了,
为了他们,更是为了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