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押题卷语文试题 含答案与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湖北省武汉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押题卷语文试题 含答案与解析

ID:697138

大小:44.14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1-05-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机密★启用前(全国卷) 2021 年高考押题卷 语文 本试题卷共 8 页,22 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西南茶马古道跨越崇山峻岭,连通内地和藏区,是我国历史上内地同西南边疆地区和周 边邻国进行商贸、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经贸发 展、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凝铸了汉藏之间的血脉联系。 西南茶马古道是茶马贸易之路。在历史上的多数时间里,西南茶马古道流通着茶、马、 丝、盐、铜等多种大宗商品,涉及沿线各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茶叶和马匹始终是 西南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物资,是西南茶马古道得以成型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在西南茶马 古道兴起以后,尤其是在丢失了北方马场的宋、明时期,战马往往是稀缺的军事战略物资, 中央王朝逐渐形成了对藏区良马的商品依赖。另一方面,茶叶早在 1800 年前就已由内地传 入西藏,吐蕃王朝时期上层贵族热衷饮茶并将其作为药物食用,茶叶与藏区的联系由来已久; 北宋时期,饮茶风气已经在藏区普通民众间流行开来,每年都要从陕南、四川、湖南等产茶 区购入大量茶叶。基于这种经济互补性,汉、藏之间的茶马贸易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主导西 南茶马古道的商业支柱。 这种茶马贸易持续时间之长、涉及地区之广、贸易规模之巨,世所罕见。西藏阿里地区 故如甲木遗址出土的茶叶实物将茶入藏的时间推至公元 3 世纪,尽管由于史料缺失,茶叶的 具体传播路线很难复原,但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作为西南茶马古道雏形的贸易通道已在酝酿之 中。唐代,在青藏茶马古道上,汉藏贸易充分发展,史载开元年间唐蕃双方的赤岭互市已涉 及马匹贸易(《新唐书·吐蕃传上》);吐蕃王朝贵族阶层自文成公主入藏开始就了解茶叶, 到唐德宗时吐蕃赞普已接触到产自寿州、舒州等中原茶区的茶叶(《唐国史补》卷下)。当时 直接以茶易马的官方交易模式还未确立,但汉茶、藏马均已作为重要商品进入对方市场,茶 马贸易基础已经筑牢。宋代,尤其是北宋熙宁以后,以互市贸易方式为主、朝贡贸易方式为 辅,汉藏之间的茶马贸易兴盛起来,产于陕南的名茶"大竹""西乡茶"等皆"自河州入木波", 四川所产茶叶也转卖入藏,所谓"蜀茶之入秦者十凡八九"(《宋史·赵开传》)。元代中央政 权对藏马的需求减弱,但为了满足藏区饮茶需要,仍设立西番茶提举司,在硐门等地互市。 明代茶马互市继续发展。清朝初年,清廷批准达赖喇嘛的茶马互市请求。 西南茶马古道也是文化交流之路。首先,西南茶马古道给藏区带来了内地的物资,也传 播了内地的文化,包括相对先进的农业种植和纺织技术、建筑文化、器物文化等。其中影响 最大的无疑是茶文化,比如噶米王曾向汉地和尚学习烹茶。在吐蕃王朝衰亡之后,茶文化仍 流行于藏区民间,藏传佛教寺庙和僧侣团体也开始成为内地茶叶最大的消费群体。其次,西 南茶马古道给内地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藏区文化。早在唐代,一些藏区文化成果就已经传播到 了内地,比如社会上盛行的马球文化就深受吐蕃的影响,元明时期,藏传佛教僧侣聚集于南 北二京、五台山等地传播藏传佛教。 西南茶马古道还是民族交融之路。西南茶马古道兴起之后,内地和藏区之间就没有发生 过大规模的战争。在漫长的茶马贸易和文化交流过程中,汉、藏之间产生了血浓于水的民族 情感,并以西南茶马古道为纽带,形成了和谐共存、相互促进、彼此融合的民族格局。 (摘编自刘礼堂、陈韬《西南茶马古道;汉藏交融的千年大通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西南茶马古道连通内地和藏区,促进了两地的经贸发展、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 B.与汉茶相比,藏马显得比较重要,特别是把藏马当作军事战略物资的宋、明王朝。 C.当汉茶、藏马作为重要商品进入对方市场时,西南茶马古道的茶马贸易就形成了。 D.茶马贸易和文化交流促进了汉、藏之间的民族情感,促成了和谐共存的民族格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从历史上茶、马对藏、汉两地影响的角度,阐明西南茶马古道得以成型的原因。 B.文章几次引用文献中的相关资料,说明作者注重以事实说话,体现了文章的严谨性。 C.文章列举噶米王学习烹茶、唐代马球文化、藏传佛教传播等事例,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从四个方面论证西南茶马古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从西南茶马古道流通的茶、马、丝、盐、铜等商品,可知贸易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 B.茶马贸易成为西南茶马古道的商业支柱,得益于汉、藏两地茶、马物资的互补性。 C.清朝批准藏区的茶马互市请求,既为满足内地饮茶需要,也想加强彼此间的联系。 D.如果西南茶马古道没有促进民族交融,内地和藏区之间还有可能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据悉,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将聚焦提升空气质量,中文口号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 此次大会将采取多种措施,尽可能将环保理念付诸实践,例如向塞罕坝林场购买等量的碳汇、 使用新能源车、尽量减少会务材料纸张等,以实现"零碳"办会。 (摘编自魏一骏、高敬《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新华社》 2019 年 06 月 04 日) 材料二∶ 胜利油田探索实践"风、光、热、储+多源微网"多能互补模式,推动传统能源向绿色能 源转变。员工节能减排意识明显增强,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的低碳生活成为日常。 "十三五"期间,他们投产新能源利用项目 61 个,实施能效提升计划项目 224 个,减少二氧 化碳排放400余万吨,能耗总量和强度实现六连降,比"十二五"期间分别下降25.9%和14.9%。 胜利油田近期发布《百年胜利战略规划纲要》,规划从供给侧和消费侧全面发力,加快 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和 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培育,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提升 全产业链效能。计划"十四五"末,年发用绿电 11 亿千瓦时,直接消耗能源中新能源占比达 到 20%,2035 年前实现碳中和。 (摘编自赵士振、王维东《中石化胜利油田功勋井区实现碳中和》,《中国石化新闻网》 2021 年 04 月 23 日) 材料三∶ 贸易全球化主要目的是优化全球资源配置,通过分工提升各国的福利。应对气候变化的 全球化同样是为了实现全球排放的优化配置。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应对气候变 化的努力也应该是全球共同作出贡献。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可能存在政治成本和经济利 益的考虑,但应对气候变化离不开全球性的协作,各国需要以应对气候变化为基础进行全面 对话合作。 在参与国际分工,促进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应该同时倡导应对气候变化的全 球化,以贸易全球化支持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化。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化,积极倡导世界各 国减少清洁能源发展的贸易障碍,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清洁低碳资源优化配置,同时尽可能避 免贸易冲突,为低碳转型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摘编自林伯强《实现碳中和须全球化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科学报》2021 年 04 月 23 日) 材料四∶ "碳中和""绿色金融"成为博鳌亚洲论坛 2021 年年会的热点话题。相关专家认为,中国 迈向碳中和未来 30 年会产生几百万亿元的投资机会。 综合各种数字和研究,100 万亿元是一个非常保守的估计,几百万亿元是大概率事件, 谢振华团队发布的关于 2050 的报告显示,中国迈向碳中和未来三十年需要新增 138 万亿元 绿色投资。未来技术方面的投资需求也不容小觑,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意味着颠覆性的能源革 命、科技革命和经济转型。实现能源体系的净零排放甚至负排放,需要加强对碳捕集、碳封 存等技术的投入。除了能源领域,未来技术投入还涉及交通、建筑、工业、农业、生物科技、 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方面。 碳中和有利于增强制造业升级转型的动力,通过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经过这些年的发 展,光伏、风电能源成本已降低了 80%,未来十年可能还会降低 50%,再加上未来如果其他 新能源有重大突破,比如氢能、海上风能,发展的可能性就更大。此外,中国制造业也有巨 大的出口潜力,届时不光是中国市场,全球市场尤其是"一带一路"市场,都可享受到规模效 益产生的发展红利。 (摘编自任明超、王林《中国迈向"碳中和"未来可能要投几百万亿元》,《中国青年报》 2021 年 04 月 23 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碳中和指企业、团体或个人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直接或间接产生的 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B.鉴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全球化的特性,应对气候变化也就不是个别国家的事情,而是所 有国家和地区的事情,需要全球共同作出贡献。 C."碳中和""绿色金融"之所以能成为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热点话题,是因为中国迈向碳中和 的未来 30 年可以提供百万亿元的投资机会。 D.光伏、风电能源借助规模效应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如果能研发氢能、海上风能等新能源, 发展空间就更大,这都将有利于制造业升级转型。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世界环境日大会践行环保理念,采取向林场购买碳汇、使用新能源车、减少会务材料纸张 等措施,体现了大会精神,又实现了"零碳"办会。 B.胜利油田采用"风、光、热、储士多源微网"的多能互补模式,有效地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 放量,为企业 2035 年前实现碳中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C.世界各国应减少清洁能源发展的贸易障碍,优化清洁低碳资源配置,并尽量避免贸易冲突, 为低碳转型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助力实现碳中和。 D.为实现碳中和而需要在未来技术方面的投资,除了加强对碳捕集、碳封存等技术的投入外, 还涉及交通、工业、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方面。 6.实现碳中和需要哪些相关方的努力?请简述各方应如何努力。(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文本一∶ 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 汪曾祺 我在云南住过七年,一九三九——一九四六年。准确地说,只能说在昆明住了七年。 我们经常活动的地方是市内,我们到南屏大戏院去看电影;去逛书店,看一本书,一看 两三个小时;逛被画店,逛茶叶店……我们每天经过、随时往来的地方,还是大西门一带。 街虽小,人却多,气味浓稠。我们在街上闲看。看卖木柴的,卖木炭的,卖粗瓷碗、砂锅的, 并且常常为一点细节感动不已。 但是我生活得最久,接受影响最深,使我成为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作家,——不是另 一种作家的地方,是西南联大。 万里长征, 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 衡山湘水, 又成离别, 绝微移栽桢干质, 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 情弥切……- —西南联大校歌 日寇侵华,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被迫南迁,组成一个大学,在长沙暂住,名为 "临时大学"。后迁云南,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这是一座战时的、临 时性的大学,但却是一个产生天才,影响深远,可以彪炳于世界大学之林,与牛津、剑桥、 哈佛、耶鲁平列而无愧色的,寡陋而辉煌的,奇迹一样的,"空前绝后"的大学。喔,我的母 校,我的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的校舍很分散,很多处是借用昆明原有的房屋、学校、祠堂。西边是学生宿舍。 土墙,草顶。土墙上开了几个方洞,方洞上竖了几根不去皮的树棍、便是窗户。挨着土墙排 了一列双人木床,一边十张,一间宿舍可住四十人,桌椅是没有的。两个装肥皂的大箱摆起 来。既是书桌,也是衣柜。有的同学在同一宿舍中一住四年不挪窝。有些同学成天在一起, 乐数晨夕,堪称知己。也有老死不相往来,几乎等于不认识的。我和一位姓刘的历史系同学 就是这样,我们俩同睡一张木床,他住上铺,我住下铺,却很少见面。他是个很守规矩、很 用功的人,每天按时作息。我是个夜猫子,每天在系图书馆看一夜书,即天亮才回宿舍。等 我回屋就寝时,他已经在校园树下苦读英文了。 大路的东侧,是大图书馆。这是新校舍唯一的一座瓦顶的建筑。每天一早,就有人等在 门外"抢图书馆"———抢位置,抢指定参考书。大图书馆藏书不少,但指定参考书总是不够 用的。更东,是教室区。土墙.铁皮屋顶(涂了绿漆)。下起雨来,铁皮屋顶被雨点打得乒乒 乓乓地响,让人想起王禹偶的《黄冈竹楼记》。这些教室里面放的木椅,都是本色,不漆油 漆。这种椅子的好处是不固定,可以从这个教室到那个教室任意搬来搬去。吴宓先,生讲《红 楼梦》,一看下面有女生还站着,就放下手杖,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于是一些男同学就也 赶紧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宝姐姐、林妹妹都坐下了,吴先生才开始讲。 联大师生服装各异,但似乎又有一种比较一致的风格。女生的衣着是比较整洁的,上课 时军阀商人家的小姐也不会穿得花里胡哨。男同学绝大多数是蓝布衫、长裤。几年下来,衣 服破旧,就想各种办法"弥补",如贴一张橡皮膏之类。有人裤子破了洞,不会补,也无针线, 就找一根麻筋,把破洞结了一个疙瘩,这样的疙瘩名士不止一人。教授的衣服也多残破了。 闻一多先生有一个时期穿了一件一个亲戚送给他的灰色夹袍,式样早就过时,领子很高,袖 子很窄。朱自清先生的大衣破得不能再穿,就买了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深蓝氆氇的"—口钟" (大概就是彝族察尔瓦)披在身上,远看有,点像—个使客。有一个女生从南院(女生宿舍) 到新校舍去,天已经黑了,路上没有人,她听到后面有梯里突鲁的脚步声,以为是坏人追了 上来,很紧张。回头一看,是化学教授曾昭抡。他穿了一双空前(露着脚趾)绝后鞋(后跟 烂了,提不起来,只能半级着),因此发出梯里突鲁的声音。 大学生大都爱吃,食欲很旺,有两个钱都吃掉了。初到昆明,带来的盘缠尚未用尽,有 些同学一到星期天就出去到处吃馆子。钱逐渐用完了,吃不了大馆子,就只能到米线店里吃 米线、饵块。到连吃米线、饵块的钱也没有的时候,便只有老老实实到新校舍吃大食堂的" 伙食"。饭是"八宝饭",通红的糙米,里面有砂子、木屑、老鼠屎。菜,常备的是盐水煮芸 豆,还有一种叫"魔芋豆腐",为紫灰色的,烂糊糊的淡而无味的奇怪东西。有一位姓郑的同 学告诫同学∶饭后不可张嘴——恐怕飞出只鸟来! 云南人对联大学生很好,我们对云南、对昆明也很有感情。比较明显的、普遍的影响是 在教育方面。有些联大师生为云南做了一些有益的实事。联大学生在中学兼课得很多,这对 昆明中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是有很大作用的。更重要的是使昆明学生接受了民主思想,呼 吸到独立思考、学术自由的空气,使他们为学为人都比较开放,比较新鲜活泼。这是精神方 面的东西,是抽象的,是一种气质,一种格调,难于确指,但是这种影响确实存在,如云如 水,水流云在。 (摘编自一九九四年第四期《中国作家》,有删改) 文本二∶ 国家兴难,哀鸿遍野,百无一用当真是书生吗?是战在沙场,还是守在后方读书?一群 书生几经犹豫挣扎,最终趋向理性。中华民族之存亡,在于文化是否存活。于是乎"读书" 有了一股子卧薪尝胆的气概,联大学生们心中只有"担负起国家兴亡"的信念,风采奕奕唱着 《毕业歌》;"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国家的栋梁;我们今天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 民族自救的巨浪!" 巨浪掀起来了!8 年时间仅仅只毕业三千余人,却走出了 2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 位国 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 位两弹一星功勤奖章获得者、171 位两院院士及 100 多位人文 大师。虽处艰难年岁,这群师生却是从心底给出了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他们只问自由, 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敢勇,无问西东。 (摘编自《西南联大·最困难时,往往最心怀美好》) 文本三∶ 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三门课我都选了。 沈先生关于我的习作讲过的话我只记得一点了,是关于人物对话的。我写了一篇小说(内 容早已忘记干净),有许多对话。我竭力把对话写得美一点,有诗意,有哲理。沈先生说∶" 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在打架!"从此我知道对话就是人物所说的普普通通的话, 要尽量写得朴素。不要哲理,不要诗意。这样才真实。我也没有那么多失落感、孤独感、荒 谬感、绝望感。我写不出卡夫卡的《变形记》那样痛苦的作品,我认为中国也不具备产生那 样作品的条件。 (摘编自汪曾祺《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7.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头部分回忆丰富多彩的市内生活,一方面呈现了西南联大周边人文气息和生活气息, 另一方面衬托出西南联大对作者的深刻影响。 B.吴宓先生讲课,为学生"搬椅子"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吴先生的修养,而他的言传身教、率先 垂范也展现了西南联大教师优雅的君子风范。 C.文章大量笔墨刻画教授们衣着"残破",而描写联大人读书的细节却不多,这正是为了表现 联大人虽条件简陋却孜孜不倦做学问的志趣。 D.结尾"如云如水,水流云在"化用杜甫诗句"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重在表现西南联大 的精神气质和自由与随性的学术氛围。 8.文本二中的"巨浪"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原因。(6 分) 9.如欲以"朴素为文"为主题,为《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写一则文学短评,请列出评论要点。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僧一行,姓张氏,先名遂,魏州昌乐人,襄州都督、郯国公公谨之孙也。少聪敏,博览 经史,尤精历象、阴阳、五行之学。时道士尹崇博学先达,素多坟籍..。一行诣崇,借扬雄《太 玄经》,将归读之。数日.复诣崇,还其书。崇曰此书意指稍深吾寻之积年尚不能晓吾子试更 研求何遽见还也?一行曰∶"究其义矣。"因出所撰《大衍玄图》及《义决》一卷以示崇。崇 大惊,因与一行谈其奥赜,甚嗟伏之。谓人曰∶"此后生颜子也。" 武三思慕其学行,就请与结交,一行逃匿以避之。寻出家为僧,隐于嵩山。睿宗即位, 救东都留守韦安石以礼征。一行固辞以疾,不应命。后步往荆州当阳山,依沙门..悟真以习梵 律。开元五年,玄宗令其族叔礼部郎中洽贵救书就荆州强起之。一行至京.置于光太殿,数 就之,访以安国抚人之道,言皆切直,无有所隐。开元十年,永穆公主出降.敕有司优厚发 遣.依太平公主故事。一行以为高宗末年,唯有一女,所以特加其礼。又太平骄借,竞以得 罪,不应引以为例。上纳其言,遽追救不行,但依常礼,其谏诤皆此类也。 时《麟德历经》推步渐疏,救一行考前代诸家历法,改撰新历,又令率府长史梁令瓒等 与工人创造黄道游仪,以考七曜..行度,互相证明。于是一行推《周易》大衍之数,立衍以应 之,改撰《开元大衍历经》。至十五年卒,年四十五,赐谥曰"火慧禅师"。 初,一行求访师资,以穷大衍,至天台山国清寺。一行立于门屏间,闻院僧于庭布算声, 而谓其徒曰∶"今日当有弟子自远求吾算法,已合到门,岂无人导达也?"一行承其言而趋入, 稽首..请法,尽受其术焉。道士邢和璞尝谓尹惜曰∶"一行其圣人乎?汉之洛下闳造历,云' 后八百岁当差一日,必有圣人正之。'今年期毕矣,而一行造《大衍》正其差谬,则洛下闳 之言,信矣!非圣人而何?" 赞曰∶术数之精,事必前知。粲如垂象,变告无疑。 (节选自《旧唐书·方伎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崇曰/此书意/指稍深/吾寻之积年/尚不能晓/吾子试更/研求何遽见还也 B.崇曰/此书意/指稍深/吾寻之/积年尚不能晓/吾子试更研求/何遽见还也 C.崇曰/此书意指稍深/吾寻之积年/尚不能晓/吾子试更研求/何遽见还也 D.崇曰/此书意指稍深/吾寻之/积年尚不能晓/吾子试更/研求何遽见还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坟籍,又称坟典,古代圣贤所作的经史书籍。传说古代早期的典籍有"三坟五典""九丘八 索",四部典籍皆已散佚。 B.沙门,即勤修道业和息诸烦恼的意思,是对出家的佛教徒的通称;也指佛门。例如孙悟空 曾言"老孙一向秉教沙门"。 C 七曜,又称七政、七纬,源于古人对远古星辰的自然崇拜,是对日、月和五大行星(金、 木、水、火、土)的总称。 D.稽首,古时的一种跪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通常用于下 对上以及平辈之间的敬礼。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僧一行博闻精思,深受他人称誉。少年博览群书,研读经书《太玄经》并且撰写书籍,获 得无上肯定。 B.僧一行洁身自好,不为荣利所动。武三思欲结交,他有意远离,后遁入空门;皇帝征召, 他称病不应。 C.僧一行履职尽责,工作坚守原则。他任职期间寻访安民之策,直言进谏,甚至指出公主嫁 妆有违礼制。 D.僧一行好学笃行,求学不辞辛苦。无论是道士尹崇还是天台山的高僧,他都主动登门拜访, 求学问道。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上纳其言,遽追敕不行,但依常礼,其谏诤皆此类也。 (2)今年期毕矣,而一行造《大衍》正其差谬,则洛下闳之言,信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关山月①【宋】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习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霄垂泪痕。 【注】①本诗作于孝宗淳熙四年(1177),此时诗人被贬到四川内地闲居,被讥为"颓放", 索性自号"放翁"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项是(3 分) A.诗歌开头一因一果.交代宋金双方议和的现状,初步表露出诗人对时局的态度。 B.夜晚听到边关瞭望台上报更的刁斗声,诗人不禁回首往昔经历,自怜青春不再。 C.壮士吹起了笛子.但其中心绪却无人能懂,昔日的古战场如今只剩下月光空照。 D.争夺中原的战事自古就有,而苟安的朝廷却无心收复失地,这让诗人不能接受。 15.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用自问自答的手法抒写心绪。这两句是"____?____"。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一句,用祈使句劝慰友人,富有对 话感。 (3)古人常用"沧海"这一意象,以乐府诗或借乐府诗题展现诗人宽阔的胸襟,比如"____, 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木雕工艺属于工艺美术范畴,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艺术性,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 颗____的明珠。木雕工艺在漫长的发展____中,形成建筑木雕、观赏性木雕、实用器物上的 木雕等种类。木雕种类纷繁复杂,各大流派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形成各自独特的工艺风格。 木雕工艺成为物化形式的传统文化观念和民族心理,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审美 情趣和风俗观念。我国木雕史上最早的实物是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木雕鱼;两宋 时期木雕作品较为多见;明清时期,建筑业得到快速发展,木雕工艺进入辉煌时期,有"无 雕不成楼,有雕斯为贵"的说法。建筑工匠们把实用性和艺术观赏性巧妙结合起来,在梁枋、 垂柱、门窗、栏杆等上留下了精湛的木雕工艺;他们也把传统文化融入到建筑中,把大众 ______的有象征性、寓意性的内容雕刻到建筑物上,以刀代笔,把传统文化形态立体地表现 出来。新中国,民间工艺得到了保护与挖掘,木雕工艺也重新____出生命活力。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光芒万丈进程喜闻乐见散发 B.光芒万丈过程喜闻乐道焕发 C.光彩夺目过程喜闻乐见焕发 D.光彩夺目进程喜闻乐道散发 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木雕工艺成为传统文化观念和民族心理的物化形式,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审 美情趣和风俗观念。 B.木雕工艺作为传统文化观念和民族心理的物化形式,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审 美情趣和风俗观念。 C.木雕工艺作为传统文化观念和民族心理的物化形式,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审 美情趣和风俗观念。 D.木雕工艺成为物化形式的传统文化观念和民族心理,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审 美情趣和风俗观念。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罗"。 B.它们依仗长尾巴出色的平衡功能,在树枝上玩着"走钢丝"和"倒立"的把戏。 C.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 D.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研究发现,高盐饮食对血压的影响有人群差异,临床上,大致可分为盐敏感人群和盐不 敏感人群。当人们采用低盐饮食和高盐饮食模式时,如果平均动脉压(MAP)的升幅等于或 超过 10%,属盐敏感人群;若升幅小于 10%,①________。盐敏感人群通常更易因高盐饮食 形成高血压,②________。因此,临床医生相对更关注盐敏感人群的控盐。然而,研究提示, 高盐饮食对盐不敏感人群的影响也非同小可。无论是否为盐敏感者,有两个炎症关键指标在 饮食高盐期都会显著增高,使身体出现炎症。针对炎症与高盐饮食之间的关系,专家解释称, ③________,人体内可能产生一种免疫细胞,生成过多的促炎症因子,进而出现炎症反应。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80 个字。(5 分) 3 月 31 日零点,被誉为"中国天眼"的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正式对全球 科学界开放,征集来自全球天文学家的观测申请。据介绍,自今日起,各国科学家可以通过 在线方式向国家天文台提交观测申请。所有国外申请项目统一参加评审,评审结果将于 7 月 20 日公布,观测时间将从 8 月开始。据此前报道,按照科学目标和相关战略规划,"中国 天眼"已确立多个优先和重大项目,其中包括多科学目标漂移扫描巡天、中性氢星系巡天、 银河系偏振巡天、脉冲星测时、快速射电,暴观测等,但观测申请不限于这些领域。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我们,无论如何富强,也永远不会改变国歌中的这一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 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因为我们,曾沦为奴隶,否则不会有从 1840 年到 1949 年中华民族的百年沉沦。 我们,无论如何艰难,也永远要记住国际歌中的这一句"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 靠神仙皇帝!"于是,我们变成了英雄,否则不会有从 1949 年到 2050 年中华民族的百年复 兴。 学校正在举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演讲比赛,你作为高三年级同学代表参加活动。请你 以"奴隶与英雄"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 少于 800 字。 机密★启用前(全国卷) 2021 年高考押题卷 语文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1.【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中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在文中找 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 项"促进了两地的经贸发展、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错,扩 大范围。依据原文,"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经贸发展、文化交流与民 族融合",可知"促进了"的是"西南地区",而不是选项前一句中的"内地和藏区"两地"。B 项 "与汉茶相比,藏马显得比较重要"错,无中生有。文章既没有将汉茶和藏马进行比较,也没 有说藏马比较重要。原文为"宋、明时期,战马往往是稀缺的军事战略物资,中央王朝逐渐 形成了对藏区良马的商品依赖",文章说宋、明时期"形成了对藏区良马的商品依赖",并不 是暗示藏马比较重要,而是为了阐明"西南茶马古道得以成型的根本原因"。C 项"西南茶马 古道的茶马贸易就形成了"错,曲解文意。原文说"当时直接以茶易马的官方交易模式还未确 立,但汉茶、藏马均已作为重要商品进入对方市场,茶马贸易基础已经筑牢",意思是,西 南茶马古道虽然没有形成"直接以茶易马的官方交易模式",但是已经具备了进行茶马贸易的 基础,可见"茶马贸易就形成了"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 D。 2.【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地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 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以及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等; 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以及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等。D 项"再从四 个方面论证西南茶马古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错,文章是从茶马贸易、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 等三个方面来论证西南茶马古道对汉藏交融的作用的,其中第三段看似很长,但实际上是对 第二段的补充论证,该段从西南茶马古道形成、发展的历史角度进一步论证"西南茶马古道 是茶马贸易之路";此外,文章不是论证"西南茶马古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而是论证"西南 茶马古道对汉藏交融的作用",而"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只是"对汉藏交融的作用"的一个方面。 故选 D。 3.【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 尤其是首尾段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接着理清题干信息要点; 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分析,判断正误。C 项"内地饮茶需要""也想加强彼此间 的联系"错。原文第三段说"清朝初年,清廷批准达赖喇嘛的茶马互市请求",依据文章相关 内容,可知达赖喇嘛请求进行茶马互市是缘于藏区对汉茶的需求,但是清朝答应达赖喇嘛的 请求有没有"想加强彼此间的联系"之意,于文无据,就无从知晓了,因为原文没有相关信息, 因此,"也想加强彼此间的联系"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 C。 4.【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时,一般要先从文中找出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相对应的区域,然后将 选项内容与文本内容逐一比对,分析差异,最后确定答案。C 项"是因为中国迈向碳中和的 未来 30 年可以提供百万亿元的投资机会"错,强加因果。材料四第一段交代了两件事情,一 是"'碳中和''绿色金融'成为博鳌亚洲论坛 2021 年年会的热点话题",二是相关专家的观点" 中国迈向碳中和未来 30 年会产生几百万亿元的投资机会",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故选 C。 5.【答案】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以及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其次要细读题干及选项,回归原文; 最后分析选项各句子间的关系,并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对分析,再作出判断。A 项"又实现 了'零碳'办会"错,混淆未然已然。相关信息在材料一,原文是"此次大会将采取多种措施…… 以实现'零碳'办会",句中的"以实现"是采取相关措施的目的,而不是既成事实;"此次大会 将采取多种措施"则说明还没有行动起来,可知"又实现了零碳'办会"表述有误。故选 A。 6.【答案】(1)相关方∶个人、企业、国家。(1 分) (2)各方的努力∶①个人,增强节能减排意识,过低碳生活;(1 分)②企业,加快开发利 用新能源,培育碳捕集、碳封存等产业;(2 分)③国家,需要对话合作,减少清洁能源发 展的贸易障碍,避免贸易冲突。(2 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通读文本,把握文本大意;然后认真阅读题干,明确要求, 寻找作答区域;最后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并整合概括,形成答案。此题题干指向非 常明确,有两问,一是"哪些相关方的努力",二是"各方应如何努力"。作答时分开作答即可。 分析材料,四则材料都涉及"碳中和",但各有侧重。材料一说"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 人……",这就明示了"哪些相关方";材料二讲具体企业的做法与成效;材料三谈及全球化 以及中国应该怎么做,就暗示了"相关方"涉及国家;材料四则讲实现碳中和为人类提供的投 资机遇。分析之后,"相关方"就明确了;而"各方应如何努力"的内容在材料二和材料三,材 料二讲个人和企业应如何"努力",材料三介绍了国家的做法。考生据此筛选相关信息,加以 整合即可形成答案。 7.D(化用诗句不是重在表达"自由和随性",而是表达西南联大对云南在教育方面的影响确 实存在。) 8.学术方面∶①条件极其艰苦却重学问轻名利的学术氛围;②联大的民主思想、自由开放的 精神; 品格修养∶③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④乐观积极的心态;⑤高尚的君子人格和道德修养。(共 6 分,每个方面 3 分) 9.①"朴素为文"是指汪曾祺的散文以细小琐屑的题材入文,不刻意追求精致的结构、深奥的 题旨,而只是一种"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写作方式; ②"朴素为文"是指文章语言平淡质朴,贴近生活的真实状态,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③汪曾祺的"朴素为文"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理念∶在平淡的叙述中,让真与美、日常 生活的恬淡回归散文。(共 6 分,每点 2 分)10.C 11.D("稽首"是指头碰在地上并停留一会,是九拜中最隆重的礼节,一般用于君臣、父子。) 12.C("寻访安民之策"的主语是皇上。) 13.(1)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言,立刻追回敕令,不按照太平公主的旧例实行,只依照常规的 礼数安排婚事,一行的直言规劝,都是像这样。(5 分。"不行""但"各 1 分,句意 3 分。) (2)现在八百年的期限已经到了,而僧一行编写《大衍历》纠正了他的偏差,那么洛下闳 的话,果然应验了!(5 分。"差谬""信"各 1 分,句意 3 分。) 参考译文∶ 僧一行,姓张,之前名"遂",魏州昌乐人,是襄州都督、郯国公张公谨的孙子。一行小 时候很聪明,博览经史,尤其精通历象、阴阳、五行之学。当时道士尹崇是博学的先辈,平 日藏有诸多古籍。一行拜访尹崇,借了扬雄《太玄经》回去读。数日后,再来拜访尹崇,归 还他的书。尹崇说∶"这本书意思较为深奥,我探求了很多年,尚且不能通晓,您应该试着 多加钻研,为什么这么快就还给我呢?"一行说∶"我已明白它的义理了。"于是拿出撰写的 《大衍玄图》和《义决》一卷给尹崇看。尹崇大惊,于是与一行谈论其中精微的意蕴,非常 叹服一行。对别人说∶"这个后生是颜渊在世啊(颜渊,孔子最杰出的弟子)。" 武三思钦慕他的学识品行,来请求与他结交,一行为了躲避他藏了起来。不久出家为僧, 隐居于嵩山。唐睿宗即位后,命令东都洛阳的留守(官职名)韦安石按照礼仪征召僧一行。 一行坚决以病为借口推辞,不遵从睿宗的命令。后来步行前往荆州当阳山,依傍悟真和尚学 习梵律(印度传来的音律学知识)。开元五年,唐玄宗命令他的族叔,礼部郎中张洽,拿着 皇帝的文书到荆州强行请他出山。一行到长安,被安置在光,大殿,(玄宗)多次来拜访他, 咨询安定国家抚育人民的道理,(一行)地回答都很恳切率直,没有隐瞒。开元十年,永穆 公主出嫁,(玄宗)命令有关部门用优厚待遇来安排,按照太平公主当年出嫁的旧例。一行 认为(太平公主时)是唐高宗晚年,又只有太平公主这一个女儿,所以特地给予她特殊礼遇。 并且太平公主骄横僭越,最终因为这获罪,不应该引以为例。皇上采纳了他的话,立刻追回 敕救今,不按照太平公主的旧例实行,只依照常规的礼数安排婚事,一行的直言规劝,都像 是这样。 当时《麟德历经》推算天象历法渐渐出现偏差,皇帝命令一行考察前代诸家历法,重新 撰写新历法,又命令率府长史梁令瓒等与工人制作黄道游仪,用以考察七曜(太阳月亮和五 大行星)运行的行度,互相加以证明。于是一行推算《周易》的"大衍之数"(一种推演阴阳 天地之数的方法),确立衍(一种推演方法)用以顺合它,改写成《开元大衍历经》。十五年 后死去,时年四十五岁,玄宗赐给他谥号"大慧禅师"。 当初,一行为了穷究推演大衍之术而寻求、拜访老师,到了天台山国清寺。他站在寺庙 的门屏之间就听到僧人在庭院中推求计算的声音,又(听到)他对徒弟们说∶"今天有弟子 从远方来寻求我的推演方法,应该已经到了门前,难道没有人引导他进来吗?"一行就应着 这句话小步快走进入,行稽首之礼请求推演的方法,(最终)悉数接受了僧人的技艺。道士 邢和璞曾经对尹喑说∶"一行应该是圣人吧?汉代的洛下宏创作历法的时候说∶'以后八百年 应该会误差一天,一定有圣人校正它。'现在八百年的期限已经到了,而僧一行编写《大衍 历》纠正了他的偏差,那么洛下闳的话,果然应验了!" 赞语说;术数的精妙,就在于对事物的预先判断。清晰得如上天显示的征兆,揭示得准 确无疑。 14.B(本句应为诗人的想象,结合注释可知,诗人作诗时正在蜀地赋闲,并不在边关任职。) 15.①对朝廷议和政策的批判∶国家与外敌妥协求和,长期停战,贻误战机; ②对权贵贪图享乐的揭露∶官员们过着奢靡腐败的生活,全不整顿军备;③对外敌侵占中原 的愤慨∶金人长期占领着宋朝的中原故土,代代不息;④对卫国戍边将士的同情;边关将士 们报国无门、青春不再和孤独失意;⑤对沦陷地区百姓的怜悯∶沦陷地区人民忍辱负重、盼 望早日收复失地。 (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三点给满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6.(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示例一∶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示例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17.【答案】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解析】光芒万丈∶形容极其辉煌灿烂。光彩夺目∶形容光泽颜色耀眼好看。"光芒万丈" 不能修饰"明珠",而"光彩夺目"则描绘出"明珠"耀眼的光泽。据此可以排除 A 项和 B 项。进 程∶事物发展变化或进行的过程。过程∶事物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木雕工艺" 只有发展"过程",而不具备"进程"。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喜闻乐道;喜欢听,乐意 说。"喜闻乐见"和"喜闻乐道"的区别在于"见"和"道",而"木雕工艺"适于"见",而不是"道"。 焕发∶光彩四射。散发∶发出;分发。从语法角度来说,"散发"与"生命活力"不搭配。据此 可以排除 D 项。故选 C。 18.【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辨析并正确修改病句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判定每一个单句是否存在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中途易辙、成分残缺或赘余等语病;然后比对选项,并确定答案。原句语病有三 处∶一是"木雕工艺成为物化形式的传统文化观念和民族心理"搭配不当,二是"物化形式的 传统文化观念和民族心理"语序不当.三是"表现了"与"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风俗观念"搭配 不当。A 项"木雕工艺成为传统文化观念和民族心理的物化形式"搭配不当,"木雕工艺"不能 "成为""物化形式";C 项"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风俗观念"搭配不当, "木雕工艺"无法"表现"抽象的"观念";D 项两个分句都搭配不当,前一句"木雕工艺"不可能" 成为"""传统文化观念和民族心理",后一句同 C 项。故选 B。 19.【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其作用。考生平时需要识记积累,做 题时,可以通过比较、辨析确定答案;标点符号在不同语境的作用是不大一样的,分析需要 结合语境,同时注意辨析选项与例句之间是否有共性。例句中的引号表示引用,A 项表示特 定称谓(绰号),B 项表示特定含义,C 项表示强调,D 项表示引用。故选 D。 20.【答案】①就是盐不敏感人群②盐不敏感人群受到的影响则不大③盐摄入量过高时(每 空 2 分,共 6 分;意思接近可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与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通读语段,把握语段话题;其次理清句间的逻辑关系,注 意关联词的暗示作用;最后结合语境,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该语段讲的是"高盐饮食 与血压"的问题,第①空,根据上文"大致可分为盐敏感人群和盐不敏感人群"和分号之前的" 属盐敏感人群",可知此处当填"就是盐不敏感人群"。第②空,根据上文"盐敏感人群通常更 易因高盐饮食形成高血压",以及下文"因此,临床医生相对更关注盐敏感人群的控盐",可 知此处讲的是"盐不敏感人群"的情况,故此处可填"盐不敏感人群受到的影响则不大"之类的 句子。第③空,根据上文"然而,研究提示,高盐饮食对盐不敏感人群的影响也非同小可"" 针对炎症与高盐饮食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可知此处填"盐摄入量过高时"。 21.【答案】①3 月 31 日起,②"中国天眼"FAST 正式向全球科学界开放,③各国科学家以在 线方式向国家天文台提交观测申请,④申请评审结果于 7 月 20 日公布,⑤观测时间从 8 月 开始。(每点 1 分,共 5 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把握题型特征,例如此题属于新闻消息压缩类试题,要求 用简明、概括的文字对新闻事件进行压缩。其次结合题型分析、把握语段主要内容,然后根 据新闻要素筛选出语段的关键信息,并按要求将其概括出来。该语段讲的是关于"中国天眼" 的事,主要事件是"中国天眼"对外开放,涉及开放的对象、申请方式、申请结果和观测时间 等内容。考生可据此筛选信息,并依据字数要求加以压缩即可。22.作文材料解析∶ 材料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从现实回溯历史,再从历史延伸至现实。材料解读了中华民族"百 年沉沦"和"百年复兴"的历史原因,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从"奴隶" 转变为"英雄"的力量源泉以及我们民族国魂的深刻内涵。材料从历史中走来,再回到历史中 去,在历史与现实的视角变换中既考查了学生的高阶思维品质,又提升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 怀,要求考生运用二元对立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将两个百年进行鲜明对照,在反思中 传承,在传承中反思,从中总结深刻的历史教训和品味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作文参考 立意∶ ①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从"奴隶"转变为"英雄"的力量源泉以及我们民族国魂的深刻内涵。 ②对近代国民奴性、劣根性的批判和对现当代民族先进性和英雄气的赞颂。 ③"不愿做奴隶"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和激励价值。 ④民族的解放和复兴不能依靠他人和幻想,只有自己成为英雄才能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 ⑤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民族的自强自立和民族觉醒∶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健全之人格。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