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洛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含作文写作解析及范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2021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红楼梦》的开篇神话 《红楼梦》是由一个神话故事开端的。说的是大荒山无稽崖下,有一块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 幻化为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三生石畔上的一颗绛珠仙草,后来仙草修成女身,愿把一生所有的眼泪 还他的情。因此一事,便引出一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来。 故事虽然说来荒唐无稽,但是任何神话都有其尘根俗缘。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毫无疑问也是 有其现实的基础的。那么,《红楼梦》中的这块顽石,到底生于何方何地呢?作者说是本于“大荒山,无稽 崖”,用脂砚斋的话来说,就是“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在我看来,这是作者和批者 有意让人处于扑朔迷离之中,它应当是真有其处的。依据相关材料揆情度理,我认为,它应当是我国东北 部的长白山。在远古时代,人们便称此为“大荒山”。我国第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记载:“大荒 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肃慎之国。”肃慎,位于我国东北的东北部;不咸,蒙语即神仙的意思;不咸山, 即仙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一天豁峰,山峰形状奇特。山石巨大,其中最大的一块,便名曰“补天石”。 “绛珠仙草”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它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人参。人参常被称它为“神草”或“仙 草”,长着对生的绿叶,绿叶中间挺立着一株长长的花柱,柱上结着一串串红宝石似的珠果,颜色绛红绚 丽,形状如同南国红豆,晶莹剔透。这样看来,这个“绛珠仙草”不是人参又是什么呢? “神瑛侍者”呢?他似是“神鹰”的谐音。很早以前,满人中间流传一个神话:有三个仙女在长白山 天池里洗澡,有一只神鸟(也有称说神鹰的)噙来一颗绛红的仙果放到最小的仙女佛库伦的衣服上,仙女 吞下红果后生个男孩,便是清世祖先布库里雍顺。因此,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 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曹雪芹只不过是将其巧妙地改造了一番,且完全不露一点痕迹。 为什么曹雪芹要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来牵引出这部百年望族的兴衰史呢?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 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他们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因此曹雪芹用这么一个神话故 事开篇,这与他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有着直接的关系。曹雪芹生于末世,当年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 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唯独他结庐在荒凉的西郊荒野村,穷困潦倒,怎能不产生“娲皇只用了三万 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呢? 曹雪芹在一首《画中诗》中说:“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 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这里明明点出这块顽石的来历,它的根源本来尊贵,详溯其源 当是出自太古的大荒山(即长白山)山巅,遥想当年是何等的荣耀,只是今日才蒙蔽尘埃,埋没于蓬蒿之 中。现虽欲返璞归真,但又不能去攀结那些豪门权贵,只能是“自怨自愧,日夜悲哀”而已!并于万般无 奈之中,才求诸于笔墨文字,冀图得到诸如空空道人之类的人去传述其一番历历可数的心迹罢了。 1. 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出自大荒山无稽崖下,作者认为大荒山应当是 长白山。 B. 《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神瑛侍者”,作者认为“神瑛”似是“神鹰”的谐音。神瑛侍者即清室 祖先布库里雍顺。 C. 《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绛珠仙草”, 作者认为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被人们称为神草或仙 草的人参。 D. 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红楼梦》的开篇神话故事表现了曹雪芹 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念。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大荒山即是长白山,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人们称此长白山为“大荒山”, 长白山天池之畔有块 巨大山石名为“补天石”。 B. 作者认为“绛珠仙草”即人参,因为人参长着对生的绿叶,中间花柱头上结着一串串宝石似的珠果,与 《红楼梦》描写的“绛珠仙草”很像。 C. 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而曹雪芹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却穷困潦 倒,所以让他产生“单单剩下一块未用” 的慨叹。 D. 满人神话中神鸟(或神鹰)与绛红珠果的兰因絮果缔结在三生石畔的故事,被曹雪芹妙若无痕地运用到 了《红楼梦》中。 3. 根据文章内容,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是有其现实的基础的。那么,《水浒传》开头的神话也应该是有其尘根俗 缘的。 B. 虽然作者在《画中诗》与《红楼梦》中都写到了“石头”,但诗中的石头与《红楼梦》中的补天石没有 内在的联系。 C. 作者认为《山海经》中的不咸山即长白山,说明《山海经》中的地名有的是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 D. 作者对《红楼梦》的开篇神话中的主要事物一一作了考证,说明作者对满族历史及满族风情非常熟悉。 【答案】1. B 2. C 3. B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神瑛侍者即清室祖先布库里雍顺”文中无依据。原文说的是“有一只神鸟(也有称说神鹰的)噙来一 颗绛红的仙果放到最小的仙女佛库伦的衣服上,仙女吞下红果后生个男孩,便是清世祖先布库里雍顺”, 神话故事中仙女吞下红果后生个男孩,便是清世祖先布库里雍顺。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 “曹雪芹为清室开创基业”错,根据原文“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 他们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可知,“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的是曹雪芹的先人,不 是曹雪芹。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没有内在的联系”错, 根据文章最后一段“这里明明点出这块顽石的来历,它的根源本来尊贵,详溯其 源当是出自太古的大荒山(即长白山)山巅,遥想当年是何等的荣耀,只是今日才蒙蔽尘埃,埋没于蓬蒿 之中……才求诸于笔墨文字”可知,画中的石头与《红楼梦》中的补天石寄寓了作者相同的情感,所以有内 在联系。 故选 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表示我国以新能源汽车为战略新兴产业方 向不动摇。与此同时,虽然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但从二季度开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月回暖。今 年 1-9 月,欧洲 10 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累计同比增长大超预期。中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景气形成共振,不少 观察人士认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正站在新一轮爆发的节点上。 目前来看,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上是有一定优势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五年位居世 界首位。产业链上下游有效贯通,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领域创新活跃、成果纷呈。而且其发展空间仍 然很大,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中国 1000 人拥车量为 17 辆,仅相当于美国的 1/5。 虽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光明,但也走过一些弯路,其中一些问题仍值得警惕。 一方面,此前爆出的部分不良企业利用政策设计漏洞骗取补贴事件触目惊心,这就要求在政策设计时 要未雨绸缪,执行环节要监管到位,及时堵上漏洞。另一方面,不少行业和企业踊跃跨界进入“造车”领 域。要想实现良好的发展必须吸引广泛的社会资本参与,但是如何在调动资本市场活力的同时避免盲目投 资造成过度资源浪费仍然值得探讨。 因此,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第一,理想的产业群应该是众多企业彼此有效分工和协作,切 忌一窝蜂挤到某些端口;第二,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根本,但车企都去涉足更深度的电芯制造肯定会造 成浪费,这有待政府的引导和企业的合理布局;第三,虽然氢动力汽车概念很好,但前期技术形成投入巨 大,制氢、储氢、运氢、供氢各个环节投资门槛都很高,相关企业对氢能汽车布局仍需谨慎。 (摘编自钟师《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稳步发展》《环球时报》2020 年 10 月 12 日) 材料二 中汽协数据显示,1-9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 73.8 万辆和 73.4 万辆,同比分别下降 18.7%和 17.7%,降 幅比 1-8 月收窄 7.5 个百分点和 8.7 个百分点。其中,9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 13.6 万辆和 13.8 万 辆,同比分别增长 48.0%和 67.7%。 (摘编自《疫情影响下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及磷酸铁锂用量研判》,东方财富网 2020 年 10 月 29 日) 材料三 2020 年 1 月,欧盟正式实施史上最严苛的碳排放法规,过渡期仅一年,无法达标的企业将面临巨额罚 款。到 2025 年、2030 年排放量目标将比 2021 年分别降低 15%和 37.5%。欧洲车企只能通过新能源汽车或者 低排放汽车来满足新的标准。 此外,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 5 月,欧盟还提出了绿色经济复苏计划,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 力度。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还延长或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额度与补贴范围,使欧洲新能源汽车 市场出现了高增长。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迈过培育期进入成长期,但无论中外,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仍低, 传统燃油车尽管面临转型压力,但在市场份额上仍占据明显优势。在未来 5 到 10 年,各国对发展新能源汽 车的政策扶持仍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各国政府如能不断健全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的政策法规体 系和管理制度,改善新能源汽车的应用环境,将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 (摘编自周武英《新能源汽车产业全景扫描》《经济参考报》2020 年 10 月 30 日) 4. 下列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20 年前 9 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都是同比下降,但降幅比 1-8 月也都收窄 7.5 个以上百分点, 总体来看形势较好。 B. 欧盟的绿色经济复苏计划,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措施,无疑都能够较好地促 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C. 欧盟所实施的严苛的碳排放法规,迫使其无法达标的车企通过新能源汽车等来满足新标准,这间接促进 了这一产业的发展。 D. 我国众多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在政府引导下,各自承担汽车部分部件的制造任务,形成合理的产业群,不 可单独进行整车制造。 5.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出现了回暖态势,今年 1-9 月,欧洲 10 国的新能源汽车销售累计同比增长也超过了预期。 B. 2020 年和 2019 年相比,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只有在 2 月分相差比例悬殊,而 4 月、5 月、7 月、8 月份则相差得比较少。 C. 我国人口众多,每千人拥车量仅有美国的 1/5,且新能源汽车占比较低,这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増长 空间很大的原因之一。 D. 氢动力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发展方向,但它的发展需要巨大投入,而且要做好制氢、储氢、运氢、 供氢各个环节的工作。 6. 综合上述材料,请为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赶超老牌的汽车强国提出一些建议。 【答案】4. D 5. B 6. ①充分利用我国的市场广大和产业链上下游有效贯通的优势,促使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而稳步发展。② 密切关注全球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发展状态,取长补短。③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政策法 规,改善其应用环境,并且防止盲目投资造成的过度资源浪费等现象。 【解析】 【分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D.“不可单独进行整车制造”错误。此意于文无据,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理想的产业群应该是众多企业 彼此有效分工和协作,切忌一窝蜂挤到某些端口”,可见分工协作并非不允许进行整车制造。选项表述绝 对。 故选 D。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错误。偷换概念,图表所示只是销量,“疫情影响下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 不含产量。 故选 B。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结合“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上是有一定优势的……产业链上下游有效贯通,电池、电机、电控等 关键领域创新活跃、成果纷呈。而且其发展空间仍然很大”得出答案信息:充分利用我国的市场广大和产 业链上下游有效贯通的优势,促使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而稳步发展。 结合材料三第一段“2020 年 1 月,欧盟正式实施史上最严苛的碳排放法规,过渡期仅一年,无法达标的企 业将面临巨额罚款”,材料三第二段“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 5 月,欧盟还提出了绿色经济复苏计划,加 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材料三最后一段“在未来 5 到 10 年,各国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扶 持仍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各国政府如能不断健全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和管理制 度”,得出答案信息:密切关注全球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发展状态,取长补短。 结合材材料一第四段“前爆出的部分不良企业利用政策设计漏洞骗取补贴事件触目惊心,这就要求在政策 设计时要未雨绸缪,执行环节要监管到位及时堵上漏洞”“不少行业和企业踊跃跨界进入‘造车’领域。 要想实现良好的发展必须吸引广泛的社会资本参与,但是如何在调动资本市场活力的同时避免盲目投资造 成过度资源浪费仍然值得探讨”,材料一结尾段“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根本,但车企都去涉足更深度的 电芯制造肯定会造成浪费,这有待政府的引导和企业的合理布局”,得出答案信息:改善其应用环境,并 且防止盲目投资造成的过度资源浪费等现象。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焚书 老舍 巡长向四外打了一眼:“谁不恨他们!得了,说点正经的:四大爷,你待会儿到祁家、钱家去告诉一 声,教他们把书什么的烧一烧。日本人恨念书的人!我想这条胡同里也就是他们两家有书,你去一趟吧! 我不好去——”巡长看了看自己的制服。 李四爷点头答应,他到钱家拍门,没人答应。他知道钱先生有点古怪脾气,所以等了一会儿就上祁家 来。 祁老人的诚意欢迎,使李四爷心中痛快了一点。他开门见山说明了来意。祁老人对书籍没有什么好感, 他在院中叫瑞全:“瑞全,好孩子,把洋书什么的都烧了吧!都是好贵买来的,可是咱们能留着它们惹祸 吗?” 老三对老大说:“看!焚书坑儒!” “老三你说对了!你是得走!我既走不开,就认了命!你走!我在这儿焚书,挂白旗,当亡国奴!” 老大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落了泪。 “听见没有啊,小三儿?”祁老者又问了声。 “听见了!马上就动手!”瑞全不耐烦地回答,而后小声地向瑞宣:“大哥!你要是这样,教我怎好 走开呢?”瑞宣用手背把泪抹去。“你走你的,老三!要记住,永远记住,你家的老大并不是个没出息的 人……”他的嗓子里噎了几下,不能说下去。 祁老人听李四爷说叫不开钱家的门,很不放心。他知道钱家有许多书,就打发瑞宣去警告钱先生,可 是瑞全自告奋勇地去了。 已是掌灯的时候,瑞全不敢用力敲门,他轻轻的叩了两下门环,又低声假嗽一两下,为是双管齐下, 好惹起院内的注意。这样作了好多次,里面才低声的问了声:“谁呀?”他听出来,那是钱伯伯的声音。 “我,瑞全!”他把嘴放在门缝上回答。 里面很轻很快的开了门。门洞里漆黑,教瑞全感到点不安。他一时决定不了是进去还是不进去好。他 只好先将来意说明,看钱伯伯往里请他不请! “钱伯伯!咱们的书大概得烧!今天白巡长嘱咐李四爷告诉咱们!” “进去说,老三!”到了屋门口,钱先生教瑞全等一等,他去点灯。瑞全说不必麻烦。钱先生语声中 带着点凄惨的笑:“日本人还没禁止点灯!” 瑞全进去,还没坐下,老者就问:“怎样?得烧书?”瑞全的眼向屋中扫视了一圈:“日本人恨咱们 的读书人,更恨读新书的人!” “呕!”钱默吟的眼闭了那么一下。“可是咱们的士兵有许多是不识字的,也用大刀砍日本人的头! 对不对?”瑞全笑了一下,说:“侵略者要是肯承认别人也是人,也有人性,会发火,他就无法侵略了! 日本人始终认为咱们都是狗,踢着打着都不哼一声的狗!” “那是个最大的错误!”钱先生的胖短手伸了一下,请客人坐下。他自己也坐下。“我是向来不问国 家大事的人,因为我不愿谈我所不深懂的事。可是,有人来亡我的国,我就不能忍受!”他又把声音放低 了些,说,“你知道吗,我的老二今天回来啦!” “二哥在哪儿呢?我看看他!” “又走啦!又走啦!”钱先生的语声里似乎含着点什么秘密。 “他上哪儿?” “不上哪儿!他说,他不再回来了!教我在将来报户口的时候,不要写上他;他不算我家的人了!” “他要干什么去呢?” 老先生低声笑了一阵。“我的老二就是个不爱线装书,也不爱洋装书的人。可是他就不服日本人!你 明白了吧?”瑞全点了点头。“二哥要跟他们干?可是,这不便声张吧?”“怎么不便声张呢?”钱先生 的声音忽然提高,像发了怒似的。 院中,钱太太咳嗽了两声。 “没事!我和祁家老三说闲话儿呢!”钱先生向窗外说。而后把声音放低,对瑞全讲:“这是值得骄 傲的事!我的儿子会在国破家亡的时候用鲜血去作诗!什么时候日本人问到我头上来:那个杀我们的是你 的儿子?我就胸口凑近他们的枪刺,说:一点也不错!”钱先生一气说完,把眼闭上,嘴唇轻颤。 瑞全听愣了,愣着愣着,他忽然立起来,扑过钱先生去,跪下磕了一个头:“钱伯伯!我一向以为你 只是个闲人,只会闲扯!现在……我给你道歉!”没等钱先生有任何表示,很快又立起来。“钱伯伯,我 也打算走!” “走?”钱先生细细地看了看瑞全,“好!你应当走,你的心热,身体好!” “钱伯伯!”瑞全咽了几口热气才说:“我不一定再来辞行啦,多少要保守点秘密!” “还辞行?老实说,这次别离后,我简直不抱再看见你们的希望!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 还!”钱先生眼中微微发了湿。 他一声没出地给瑞全开了街门,看着他出去;而后,把门轻轻关好,长叹了一声。 (节选自《四世同堂》)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瑞全用“焚书坑儒”来称烧书的事,言外之意是日本人跟中国古代的秦始皇一样要通过毁灭文化来实施 愚民政策以巩固其统治。 B. “控制不住自己,落了泪”的描写,表明老大瑞宣对日寇侵略十分愤怒,对自己因为“走不开”而当亡 国奴感到十分痛苦悲伤。 C. 在钱先生与瑞全说话时,钱太太咳嗽了两声,她显然是对钱先生把自家老二的事详细告诉了瑞全而感到 不满,怕因此招来祸端。 D. 小说主要以人物对话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如钱家老二虽未出场,但其思想及所做之事都因钱默吟的 话而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8. 简要分析钱默吟这一人物形象。 9. 小说虽是长篇节选,但结构非常紧凑,分析小说是用了哪些方法做到这一点的。 【答案】7. C 8. ①不喜欢交际,处事谨慎。别人敲他家的门,他不愿理睬,常常不肯开门。②有文化修 养,爱读书。他家存有很多书,他说起话来文绉绉的。③有强烈的爱国心。他支持他的儿子出去抗击日寇 侵略,他的话语表达了对鬼子的强烈的愤怒之情。 9. ①设置线索。它以传递焚书消息为中心事件,使之成为线索串起了主要情节。②人物、地点都相对集中。 故事情节就发生在几户人家和几个人身上,则内容也就相对集中了。③前后呼应。前面提到钱家,中间写 钱家,最后写瑞全走出钱家,前后内容照应得很紧密。④利用人物前勾后连。祁老人打发瑞宣传信和钱默 吟主动提到自己的儿子的内容,都使前后内容紧紧联系了起来。 【解析】 【分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思想内容和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 C.“她显然是对钱先生把自家老二的事详细告诉了瑞全而感到不满”错误。钱太太咳嗽在前,钱先生较详 细地谈老二的事在后。而且,从两人低声说话和钱先生的“我和祁家老三说闲话儿呢”可知,钱太太不可 能把话都听得清楚。另外,“不满”也不准确,老太太大概只是在提醒钱先生不要高声。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已是掌灯的时候,瑞全不敢用力敲门,他轻轻的叩了两下门环,又低声假嗽一两下,为是双管齐下,好 惹起院内的注意”,通过瑞全可知钱墨吟不喜欢交际,处事谨慎。别人敲他家的门,他不愿理睬,常常不 肯开门。 “他知道钱家有许多书,就打发瑞宣去警告钱先生,可是瑞全自告奋勇地去了”“我是向来不问国家大事 的人,因为我不愿谈我所不深懂的事。可是,有人来亡我的国,我就不能忍受!” “还辞行?老实说,这 次别离后,我简直不抱再看见你们的希望!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可知钱墨吟有文化修 养,爱读书。他家存有很多书,他说起话来文绉绉的。 “这是值得骄傲的事!我的儿子会在国破家亡的时候用鲜血去作诗!什么时候日本人问到我头上来:那个 杀我们的是你的儿子?我就胸口凑近他们的枪刺,说:一点也不错!”可知钱墨吟有强烈的爱国心。他支 持他的儿子出去抗击日寇侵略,他的话语表达了对鬼子的强烈的愤怒之情。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手法的能力。 “谁不恨他们!得了,说点正经的:四大爷,你待会儿到祁家、钱家去告诉一声,教他们把书什么的烧一 烧。日本人恨念书的人!我想这条胡同里也就是他们两家有书,你去一趟吧!我不好去——”,可知设置 线索。它以传递焚书消息为中心事件,使之成为线索串起了主要情节。 祁老人,瑞宣,瑞全,钱墨吟,李四爷,小羊圈胡同,人物、地点都相对集中。故事情节就发生在几户人 家和几个人身上,则内容也就相对集中了。 “钱伯伯!咱们的书大概得烧!今天白巡长嘱咐李四爷告诉咱们”“钱伯伯!我一向以为你只是个闲人, 只会闲扯!现在……我给你道歉!”前后呼应。前面提到钱家,中间写钱家,最后写瑞全走出钱家,前后 内容照应得很紧密。 “祁老人听李四爷说叫不开钱家的门,很不放心。他知道钱家有许多书,就打发瑞宣去警告钱先生,可是 瑞全自告奋勇地去了”“我的老二就是个不爱线装书,也不爱洋装书的人。可是他就不服日本人!你明白 了吧”,可知利用人物前勾后连。祁老人打发瑞宣传信和钱默吟主动提到自己的儿子的内容,都使前后内 容紧紧联系了起来。 【点睛】关于小说阅读需要:1.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 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就可以 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2.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 境以及细节。小说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主要形象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 的环境等。3.鉴赏形象。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形象哪些具体的特 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具体的作用。4.归纳作品的主题。通过事物和形象的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 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进而去推测小说的主题。 二、古诗文阅读(本题共 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文言文阅读,回答下列小题。 杜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生闲,闲生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 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诏集 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高自称道,且言:“先臣(祖) (杜)恕、(杜)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到)审言以文章显。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 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久辱,则臣之述作, 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诸子),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 忍弃之!”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至德二年,亡走凤翔..(地名),上谒,拜左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兵,又以琴客董廷兰之故罢 相,甫上疏言:“罪细(小),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 帝解,不复问。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 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 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冠,而性褊躁傲诞,常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 有此儿!”武中衔之。一日,欲杀甫,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者三。左右走报其母,力救得止。崔 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大历中,出瞿塘,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暴至,涉(经 历)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为设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年五十九。 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 为歌诗,情不忘君,人皆怜.之。坟在岳阳。有集六十卷,今传。 (节选自《唐才子传·卷第二》)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 会.天大雨,道不通 会:恰逢 B. 自七岁属.辞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写作 C. 伏惟..天子哀怜之 伏惟..启阿母 伏惟:表示伏在地上想,下对上陈述时的表敬之辞 D. 陛下其.忍弃之 其.孰能讥之乎?其 语气词,表反问,可译为“难道”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B. 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C. 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 D. 甫若.抵罪,绝言者路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甫是杜审言的孙子,年轻的时候家里贫困不能养活自己,在吴、越、齐、赵等地漂泊。后来考进士落 榜,困居在长安。 B. 杜甫多次献上赋颂,抬高自己,陈述自己重操祖上旧业的愿望。恰逢安史之乱,玄宗入蜀,杜甫逃到三 川。后来杜甫身穿破旧衣衫想要从鄜州投奔玄宗所在之地,被叛军俘获。 C. 杜甫的性格急躁,气量狭小,又傲慢放肆,经常对严武无礼,严武为此心中怀恨。有一次严武想杀掉杜 甫,因为严武母亲尽力阻止,此事才算罢休。 D. 杜甫旷达不拘礼俗,又不自我约束检点,喜欢谈论天下大事,夸夸其谈。他与李白齐名,当时称为“李 杜”。杜甫多次身经叛乱,但能坚守节操,没有污点。 13. 翻译。 (1) 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兵,又以琴客董廷兰之故罢相。 (2) 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冠。 【答案】10. B 11. D 12. B 13. (1)杜甫和宰相房琯是平民时的朋友,房琯当时打了败仗,又因(窝藏)琴师董廷兰之故被撤了宰相 职。 (2)严武因为自家与杜甫家是世代交谊,就对待杜甫十分友好,亲自来到杜甫家中,而杜甫去见严武,有 时连帽子都不戴。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 B.写作/嘱托。第一个句子句意为:从七岁起开始作诗。第二个句子句意为: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 事情。 故选 B。 【11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 A.且:副词,将,将要/连词,让步关系,尚且; B.为:动词,担任/动词,认为; C.而:连词,表转折,但是/连词,表修饰。 D.都是连词,表假设,如果;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后来杜甫身穿破旧衣衫想要从鄜州投奔玄宗所在之地,被叛军俘获”错误。“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 奔行在,为贼所得”,意思是“肃宗即位后,杜甫身穿破旧衣衫,从鄜州想要投肃宗所在之地,被叛军俘 获”。 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中“布衣交”,平民朋友;“故”,缘故;“罢”,撤职。 (2)中“世旧”,世交旧谊;“诣”,到……去;“或”,有时。 【点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 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 定要有所体现。 参考译文: 杜甫,字子美,京兆府人。杜审言生杜闲,杜闲生杜甫。杜甫年轻时家贫不能维持生活,就漂泊在吴、 越、齐、赵等地。李邕看重杜甫的文才,杜甫就先去谒见他。杜甫考进士考落榜,困处长安城中。天宝十 三载,玄宗到太清宫朝献,祭祀宗庙,并到郊外祭天,杜甫献上赋颂三篇,皇上觉得他很有才能,就让他 在集贤院待诏,命宰相考考他的文章。提拔杜甫为河西县尉,尚未到职,又改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杜甫 多次献上赋颂,称扬自己,并且说:“从先臣杜恕、杜预以来,我家传承儒业保持官职已有十一代了。到 杜审言时,以文章称显于世。我依靠祖宗所传的事业,从七岁起开始作诗,近四十年了。然而衣服不能遮 盖身体,常依靠别人才有饭吃。暗想恐怕早晚弃尸山谷,伏拜恳请天子哀怜我。如果能让我操祖先的旧业, 把我从长久屈辱的困境中解脱出来,那么我的文章,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超过诸子,至于深沉蕴积、抑 扬有致,顺应时势、思维敏捷,达到扬雄、枚皋的水平是没有问题的。有这样的臣子,陛下能忍心放弃吗!” 恰逢安禄山叛乱,玄宗入蜀,杜甫逃到三川避难。肃宗即位后,杜甫身穿破旧衣衫,从鄜州想要投肃宗所 在之地,被叛军俘获。 至德二年,杜甫逃到凤翔,呈上名贴,被任命为左拾遗。杜甫和宰相房琯是平民时的朋友,房官当时 打了败仗,又因窝藏琴师董廷兰之故被撤了宰相职,杜甫呈上奏章说:“罪行轻微,不应该免去大臣的职 务。”肃宗太怒,下旨让三司共同治杜甫的罪。宰相张镐说:“杜甫要是拿来顶罪,就不会有人再提意见 了。”肃宗才平息了怒气,不再追究。当时叛军到处抢掠,杜甫的家人寄居在鄜州,长年生活贫寒困苦, 幼年的孩子甚至要饿死了,于是朝廷允许杜甫自行回家看望家人。后来杜甫随朝廷迁回京城,叉出京任华 州司功参军。关中和长安随处闹饥荒,杜甫就弃官离去。他旅居秦州,靠背柴禾、拾橡粟为生。后来流落 到剑南,在成都城西郊浣花溪营建草堂居住。 朝廷召杜甫任京兆府功曹参军,他没有到职。恰逢严武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杜甫前去投奔他,严武第 二次任剑南节度使时,上表推荐杜甫为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衔。严武因为自家与杜甫是世代交谊,就 对杜甫十分优待,亲自来到杜甫家中。杜甫去见严武,有时连头巾也不戴。杜甫的性格急躁,气量狭小, 又傲慢放肆,常常喝醉酒以后站到严武的床上,瞪圆了眼睛看着严武说:“严挺之竟然有这么个儿子。” 严武为此心中怀恨。有一天,他想杀掉杜甫,就在门口召集官吏,严武正要出门,他的帽子被门帘钩住了 三次,旁边的人跑去报告严武的母亲,他母亲尽力阻止此事才算罢休。崔旰等人内乱时,杜甫往来于梓州、 夔州之间。大历年间,杜甫出了瞿塘峡,又从长江溯流而上到沅江、湘江,以便去登南岳衡山。于是暂住 耒阳,游览南岳庙,突然发大水,十多天找不到东西吃,耒阳县令备船来迎接,才得回来。县令为他摆设 了烤牛肉和白酒,杜甫喝得大醉,晚上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九岁。 杜甫旷达不拘礼俗,又不自我约束检点,喜欢谈论天下大事,调子虽高却不切实际。他与李白齐名, 当时称为“李杜”。杜甫多次身经叛乱,坚守节操,没有污点。他所作的诗歌,感情上忘不掉皇上,人们 都很同情他。杜甫的墓在岳阳。他有集六十卷,都流传到今天。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苦笋 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 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 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 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 15. 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 不适口;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的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是综合性考查题目,考查理解分析诗词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 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词的意象,分析诗词营造了什么样的 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词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并得出 答案。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C 项,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理解有误。“勿多取”指 的是管束儿童要俭约正直,不贪不奢,不是指“不要过多取食”。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结合诗歌手法,概括诗歌形象特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然后翻 译并理解诗歌内容,根据要求找出相关诗句;再联系手法、结合关键词语,概括形象特点;最后根据要求, 分点整理答案。 首先,审读题干可知,本诗采用联想手法,由物及人,要求分析概括苦笋与魏征二者的相似之处。然后, 阅读诗歌结合内容进行分析。诗人先写见到一对洁白鲜嫩的苦笋的感受,不禁眼前一亮;进而三、四两句 直接描写苦笋,并将其人格化,指出“耿介”是此物种的本性,“苦节”是与生俱来的。“耿介”指正直 不阿,廉洁自持;“苦节”指俭约过甚,后以坚守节操,矢志不渝为“苦节”。肯定赞美苦笋品性后,诗 人自然由此联想到唐朝宰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魏征,“我见魏征殊媚妩”一句是 写唐太宗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所以,从本身外部特征来看,苦笋的“苦”便 是魏征的“殊”,“苦”味并不爽口,而魏征的“殊”在于直言进谏,而其言行有时着实令人难以接受。 从内在气质来看,诗人赞美苦笋气节便是唐太宗赞魏征“妩媚”,苦笋性情“耿介”,天生“苦节”,与 魏征正直不阿,廉洁自持的品格均是受人赏识之处。最后,结合以上分析,分点概括二者相似之处即可。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自古逢秋悲寂寥,杜甫在《登高》中就用“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自己异地漂泊、老病 孤愁的悲情。 (3)《琵琶行》一诗写琵琶女出场时,表现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与下面琵琶女出场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情态一起,把琵琶女复杂的内心情感十分传神地表现了出来。 【答案】 (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 万里悲秋常作客 (4). 百年 多病独登台 (5). 寻声暗问弹者谁 (6). 琵琶声停欲语迟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博”“知”“作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代文宗,匆匆而去,背影长留。朱自清字佩弦,“弦”绷紧,性刚劲。虽然朱自清性格温和内敛, 但他的一生与其所处时代却有一种剧烈的张力,他有独善其身的自清精神,又具心忧国难的爱国之情。朱 自清笔下的文章,折射出民国的______和战争硝烟。1927 年,上海发生“四·一二”政变,消息传到北京, 朱自清十分震惊,这年仲夏,月色中清华园的荷花池引发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有感于军阀国内征战的时 局,朱自清写下不朽名篇《荷塘月色》。 清贫大约是朱自清一生的底色。1920 年夏,朱自清用三年时间修完四年课程,从北大提前毕业。毕业 时他原本想去西方留学,迫于______,这个梦想变得遥不可及。当时江浙一带中学教师奇缺,朱自清和好 友俞平伯结伴南下执教,双双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 巨大的压力、清贫的生活、繁重的工作,使得朱自清的身体______。也就是这个时候,他在拒绝领取 美援面粉的声明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人们凭吊朱自清,寄托哀思,是在尊崇一种气节,一种风骨,一种精 神。1948 年 8 月 20 日,上海《新民报晚刊》刊登题为《朱自清不愿做官》的短文:“朱氏年来备尝清苦, 家累又重,常______,但朱氏淡泊明志,不以为苦……”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血雨腥风 囊中羞涩 每况愈下 捉襟见肘 B. 生灵涂炭 入不敷出 病入膏肓 捉襟见肘 C. 血雨腥风 入不敷出 每况愈下 左支右绌 D. 生灵涂炭 囊中羞涩 病入膏肓 左支右绌 1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月色中清华园的荷花池触发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有感于军阀国内征战的时局,朱自清写下不朽名篇《荷 塘月色》。 B. 清华园月色中的荷花池激起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有感于军阀国内征战的时局,朱自清写下不朽名篇《荷 塘月色》。 C. 月色中清华园的荷花池燃起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有感于军阀征战的国内时局,朱自清写下不朽名篇《荷 塘月色》。 D. 清华园月色中的荷花池触发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有感于军阀征战的国内时局,朱自清写下不朽名篇《荷 塘月色》。 19.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弦”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从此以后,鲁迅的书桌上就多了一个小小的“早”字。 B. 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C. 这篇文章深刻揭露了“友邦人士”企图瓜分中国的野心。 D. 徽派建筑“四水归堂”的设计寄寓着村民的美好愿望。 【答案】17. A 18. D 19. B 【解析】 【分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血雨腥风”:形容残酷屠杀的景象。“生灵涂炭”: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 境中。语境强调的是“战争硝烟”,应选用“血雨腥风”。 第二处,“囊中羞涩”:没有钱或经济不宽裕(含委婉意)。“入不敷出”:收入不够开支,形容非常贫穷。 语境指“毕业时他原本想去西方留学”,应选用“囊中羞涩”。 第三处,“每况愈下”:愈下愈甚,表示情况越来越坏。“病入膏肓”:病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也比喻 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语境表述的是朱自清的身体,应选用“每况愈下”。 第四处,“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左 支右绌”:偏重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语境侧重于家庭生活方面应付不过来, 应选用“捉襟见肘”。 故选 A。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月色中清华园的荷花池”语序不当,结合语境,此处强调的重点在“月色中的”,应改为“清华园月 色中的荷花池”;“军阀国内征战的时局”语序不当,应为“军阀征战的国内时局”。 B.“激起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搭配不当,应为“触发……情思”;“军阀国内征战的时局”语序不当, 应为“军阀征战的国内时局”。 C.“月色中清华园的荷花池”语序不当,应为“清华园月色中的荷花池”;“燃起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 搭配不当,应为“触发了文学家锐敏的情思”。 故选 D。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弦”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结合语境看,加引号后,“弦”不再只是弓弦、琴弦,还喻指朱自清的 气节。 A.表示突出强调,引起注意;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反语讽刺; D.表示特定称谓。 故选 B。 20. 下面是一份家长会邀请函,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请指出。 尊敬的家长: 时光如梭,转眼间犬子即将进入生死攸关的高三年级。在这个关键的时期,他更希望得到您悉心的帮 助。为了指导您有效地对孩子作心理疏导,鄙校决定于本月 20 日上午 10 时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家长会,聘 请省内知名的心理辅导专家做专题讲座。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准时参加,不得缺席或迟到。 XX 中学高三年级 2021 年 4 月 13 日 【答案】(1)“犬子”“您的孩子”; (2)“生死攸关”“至关重要”; (3)“指导”“帮助”; (4)“鄙校”“本年级”或“学校”; (5)“不得”“请勿”。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 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 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 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题目提供给我们的材料是一份家长会邀请函,告诉我们其中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的地方,要求我们指出 并改正。解答本题,首先要认真看这篇邀请函的格式,然后认真阅读语段内容,认真推敲语段的用词,找 出不当之处进行修改。 第一,“犬子”,谦辞,指对别人称自己的儿子,此处是高三年级组对学生家长称呼学生,“犬子”使用 不当,应该改成“您的孩子”。 第二,“生死攸关”的意思是生死存亡的关键,一般指国家和民族存亡的时刻,此处形容高三年级的重要 性,“生死攸关”夸大其词,应该改成“至关重要”。 第三,“指导”,在邀请函中显得态度不恭敬,应该改成“帮助”。 第四,“鄙校”,谦辞,指对别人称呼自己的学校,用在此处显得太谦卑,应该改成“本年级”或“学校”。 第五,“不得缺席或迟到”中的“不得”语气太强硬,含有命令的语气,用在邀请函中不恰当,应该改成 “请勿”。 2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古代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喜欢用典。用典包括引用或化用前人诗文成句、引用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两种形式。 为何诗人们青睐典故呢?因为用一个典故,①__________,是符合诗歌的精练原则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 北固亭怀古》中的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几句从字面上看是很浅显的,②__________:战国时 代赵国老将廉颇面对赵王派来的使者时“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表明他宝刀未 老、希冀报国的愿望。懂得了这一点,③__________。 【答案】 (1). 可以省去一大篇文字 (2). 但其中就有典故 (3). 才能领略到诗句的更深沉的意蕴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 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 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这段文字主要阐明古代诗词用典的妙处。 第一空后文的“符合精炼原则”表明空格处内容是“用典”在“精炼”方面的妙处,如:可以省去一大篇文字。第 二空和前文构成转折关系,空格后是冒号,说明后面的文字是对空格处的解说,这段文字的话题是“用典”, 此处内容应该是表明“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使用了典故。第三空据前文可知,此处内容是诗句用典的作用, 如:才能领略到诗句的更深沉的意蕴。 四、作文(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②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③青年时期是豁达的时期,应该利用这个时期养成自己豁达的性格。(罗素) 在人类前行的历史中,充满智慧和情怀的思想比比皆是。我们何其幸运,能与这些伟大的人的灵魂亲密接 触……请以其中一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宁静以致远 游鱼因学会体验宁静,才有“海阔凭鱼跃”的安详;飞鸟因学会体验宁静,才有“天高任鸟飞”的自 由;浮云因学会体验宁静,才有“云卷云舒”的逍遥。 自然如此,人亦能如此。 诚如诸葛孔明所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喧嚣的尘世中体验内心的宁静,我们可 以看到未曾被世俗沾染的桃园。 掀开历史的画卷,我看到陶潜那悠然的微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是的,生在红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在生活的烦琐中体验宁静,感受清纯。纵使无鲜肥之享,只要能 在静谧的小道上邂逅南山,岂不也是一件乐事?陶夫子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心态生活在远离世俗喧嚣 外的一片乐土上,没有柴米油盐的愁虑,亦没有人世感情的羁绊,生活的清新与潇洒,使他有了身处人间 而体验宁静所获得的超然。 欣赏古老的庙堂壁画,我看到了释迦牟尼脸上的从容与淡定:生、老、病、死,一切随其自然,是什 么让他对人生看得如此淡然,如此从容?其实秘密就是他学会了让心灵在尘世中体验宁静,因为看透了世 间的名利宠辱,便可从容地坐看云舒云卷,笑对生活起伏,领悟“四大皆空”的真谛。 苏轼亦如此。官场上的连连失意也曾使他萌生惆怅与失落。然而,这些在别人眼里的挫败与厄运却令 他清楚地看到了世界的姿态。正是他怀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胸襟,穿梭在茫茫宦海,忍受着被贬 的痛楚,让心灵在杂乱无序的尘世中体验宁静,最终练就了豁达的人生态度。 在这喧嚣的红尘中,有许多人时常被生活揉搓得疲惫不堪,他们大多认为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心 灵的宁静早已不复存在。其实不然,只要打开窗户,让微风细抚你的脸庞,让心绪飞扬,你会发现喧嚣的 汽车鸣笛,人们的话语声都离你耳畔远去,剩下的只有自己的心跳声与呼吸声。 花儿绽放,飘溢芳香,不为观赏者赞美的只言片语,只为完成生命的轮回。生活在尘世的我们更应以 超俗的理念作为翅膀,体验内心的宁静,让宁静在内心沉淀,像淳厚的五千年文化在我们心中沉淀、回转。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所给材料是三句名言。 首先理解每则名言的意思,找到立意的点。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作为君子应当以不受 外界影响来修养自身,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对名利如果不采取淡薄的态度就无从使志向清白,不排 除外界干扰就不能有所前进达到远大的目标”。这里强调“静”“淡泊”“宁静”与“修身”“致远”之 间的关系。由此可知,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沉迷 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 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 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意思是“天下的事情,从来都是那样急切; 日月轮回,光阴紧迫。要等一万年后才等来胜利,实在是太久,我们要抓紧时间,力求主动,只争朝夕”, 这里强调要珍惜时间,不负韶华。 “青年时期是豁达的时期,应该利用这个时期养成自己豁达的性格”是说青年时期对性格养成的重要性, 考生应该思考如何在青年时期养成豁达的性格,如宽以待人,遇到事情不要钻牛角尖,要用长远的眼光看 待问题。 然后根据“以其中一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议论文”这一要求从三则名言中选择一则来 立意作文,在写作的时候要引用这句名言,同时要写作议论文。如选择第一句,可以围绕“修身明志”来 立意作文;如选择第二句,可以围绕“珍惜时间”来立意作文;如选择第三句可以围绕“青年时期如何养 成豁达的性格”思考立意。 【立意】1.选择第一则名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摒弃浮躁,忍耐寂寞,保持心灵的平和与宁静。 2.选择第二则名言: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惜时奋进,才可进步发展。 3.选择第三则名言:宽以待人,克己慎独。 【素材】1. 宁静致远是一种崇高的心灵境界。“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灵能宁静高远,哪怕身处 再偏僻的地方,也不会觉得这样的地方偏僻,孤寂。这一点对于现代人尤其难得。在喧嚣、浮躁的现代社 会,倘若把握不了自己,骄横轻狂;喧嚣鼓噪,别人见了唯恐避之不及;结果只能是累了别人害了自己。 道家葛洪曾说过:“无为自化,清静自在。”面对滚滚红尘,杂务缠身,与其;紧张烦恼,倒不如让自己 宁静下来。宁静可以沉淀生活中许多纷杂的浮躁,滤尽浅薄、粗俗等杂质,可以避免许多轻率、鲁莽、无 聊、荒谬的事情发生。宁静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充满内涵的幽远。它不但为你带来心 灵的滋养,更能让你享受生活的安宁。所以,摒弃浮躁,忍耐寂寞,保持心灵的平和与宁静,是我们做好 一切事情乃至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 2. “人寿几何?逝如朝霞。时无重至,华不在阳。”“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盛年不重来,一日 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众多的名言警句的语意,都在提醒我 们,人生苦短,惜时奋进,才可进步和发展。速度是时间,速度就是效率。尤其是在当今信息社会经济高 速发展的时代,更需要只争朝夕的精神。 3. 醒后咀嚼梦中呓语,似乎若有所悟。因此,我开始以一颗炽热的心去看世界,去感受每一缕阳光,心解 冻了,我的世界成了一片汪洋大海。我终于能自由遨游了,我发现了世界的广阔与美丽。我学会了乐观, 学会了承受,这时的我,不仅拥有了梦想,还知道了为梦想而不懈地奋斗。这场大雪教会了青春的我:人 生如水,温度决定状态。我要用 100℃的炽热对待生活,把自己气化为云朵,飞向那广袤宇宙,让我的世界 与宇宙同大。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