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分解反应及发生条件的探究教案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1、教师演示: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
2、提出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盐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学生活动:
1、分组实验:按要求完成[实验11-1]、[实验11-2],记录实验现象。
2、集体交流: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3、创新尝试:
仿照示例:①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CaCO3+2HCl=CaCl2+H2O+CO2↑
试着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碳酸钠与盐酸 ②Na2CO3+2HCl=2NaCl+H2O+CO2↑
③碳酸氢钠与盐酸 ③NaHCO3+HCl=NaCl+H2O+CO2↑
④碳酸钠与氢氧化钙 ④Na2CO3+Ca(OH)2 =2NaOH+CaCO3↓
4、观察与思考(一):
①观察:反应①②③有什么共同特点?
②讨论:由此,你发现了什么?
③归纳: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离子)的盐的鉴定方法。
④举例:填写下表
被鉴定的物质
加入的试剂
产生的现象
5、观察与思考(二):
①观察:第④个反应有什么特点?
②讨论:由此,你又有哪些新发现?
③归纳: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一般形式与特点。
6、回忆与反思:根据你具有的酸、碱、盐知识,列举几个酸与碱、盐与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观察判断,它们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为什么?
7、讨论与归纳:
①讨论:你所做实验中的复分解反应与你所列举的反应,它们的生成物有什么特点?由此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②归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问题拓展: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如果要除去粗盐中可能含有的氯化镁、氯化钙、碳酸钠等可溶性杂质:
①你将用什么方法除去?
②原理是什么?
③怎样操作?
④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学生活动:
1、分组讨论:(教师深入小组了解讨论情况,倾听意见,发现问题与典型)。
2、交流讨论情况:(教师根据讨论情况、发现的问题与典型,进行评价,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
自我反思:
1、小结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同位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查漏补缺。
2、本节课的学习中,你又有哪些新发现?你对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是满意?是基本满意?还是不满意呢?
教师小结:重点在于评价、知识归纳、给予学习方法。
课后活动:
1、作业:P761、3。
2、归纳整理本课题的知识要点。
【点评】:
这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教学设计。初中化学到了第十一单元已接近尾声,教材在编排上没有按知识体系进行,所以显得比较散,但通过教师颇具匠心的重新组织教学素材,使学生学起来很系统、十分流畅。
设计者突出了三个基本理念:一是,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联系实际,学生既感到亲切,又感到有用;课前,让学生多渠道收集资料,课中,让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不是“我讲你听”,自然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取新的知识,用新知识来解决问题,使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地发展。三是,教学过程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注重了协作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个体学习与集体学习相融合,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