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称: 《小于、等于、大于》
教学设想:《小于、等于、大于》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本一年级第一学期中的一个教学内容。
小于、等于、大于是一组数学符号,主要用来表示自然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
还是比较陌生的。所以教材从小朋友熟悉的生活事件(比高矮)入手,再通过计算条比较长短来引
出小于、等于、大于。我们觉得这样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抽象符号的引入是以直观的事物为基
础的。所以怎样是抽象的数学符号变得更加直观,更易被一年级学生接受是学习的关键。学生在学
习《小于、等于、大于》前,已经学过了比较。能够很好的掌握两种物体之间的数量比较。而且可
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这些都是学习新本领的基础。《小于、等于、大于》就是把直观
的比较用抽象的数学符号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比高矮
1、出示图:小丁丁,小胖,小亚,小巧。
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
今天他们要比赛。谁愿意来猜一猜他们今天要比什么?
生:(说各自的想法)
师:我们成为小学生已经一个月了,小朋友们都长高了,今天他们就要来比一比高矮。
2、师:小丁丁先想和小胖来比一比高矮。那应该怎样比呢?
(出示图:小丁丁和小胖)
生:两个人站在一起,背对背。 (演示)
师:小丁丁和小胖比高矮,结果怎样?
生:小丁丁比小胖矮。
师:小丁丁和小胖比高矮的结果还能怎么说?
生:小胖比小丁丁高。
3、师:接着请你自己从他们四人中挑两位好朋友来比一比高矮,说一说结果。
学生可以自由挑选,挑选时,教师进行演示。
比较应包括各种情况。(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谁和谁一样高)
只要表达的合理,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比较结果。
二、计算条比长短,引出小于、等于和大于。
师:刚才小朋友比了高矮,现在计算条也要来比一比长短。
(一)、动手操作。
要求:每人拿出红蓝两色的计算条各一条,然后比一比长短。
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比较的结果,再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在这里鼓励学生用数几个单位来比较计算条的长短。
(二)、大组交流。
请三种不同比较结果的同学进行交流。
通过在计算条上摆放的小棒的平衡情况,引出小于、等于和大于符号。
①出示 2 个单位的计算条和 2 个单位的计算条,认识等于
1、生:我拿 2 个单位的计算条和 2 个单位的计算条比。
2、师:结果怎样?
师:2 个单位的计算条和 2 个单位的计算条一样长。
3、师:我们在这两个计算条上摆两根小棒,你们发现这两根小棒有什么特点?
生:摆得一样平。
师:为什么会一样平呢?
生:因为两边的计算条都是 2 个单位。
4、师:所以我们可以用式子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就是 2 等于 2。 (板书)
2 和 2 中间的符号是等号。 (齐读)
3、师:谁试着来读一读这个式子?
生:2 等于 2。 (领读、齐读)
师:谁能说说这个式子的意思?
生:就是 2 和 2 一样大。2 个单位的计算条和 2 个单位的计算条一样长。
师:对呀,所以两条线一样平。
②出示 1 个单位的计算条和 3 个单位的计算条
1、生:我拿 1 个单位的计算条和 3 个单位的计算条比长短。
生:1 个单位的计算条比 3 个单位的计算条短。
1、师:我们再来摆小棒,这次能摆平吗?为什么? (小组讨论)
2、师:这次我们也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1 小于 3。 (板书)
这个符号我们把它叫做小于号。 (齐读)
4、师:这个式子谁能来读?
生:1 小于 3。 (领读、齐读。)
5、师:1 小于 3 是什么意思啊?
生:就是 1 比 3 小。就是 1 个单位的计算条比 3 个单位的计算条短。
③出示 3 个单位和 1 个单位的计算条。
1、生:我拿 3 个单位的计算条和 1 个单位的计算条比。
3 个单位的计算条比 1 个单位的计算条长。
2、师:这次我们再摆上小棒,猜猜看这回小棒能平衡吗?为什么?
3、师:那可以用什么式子来表示呢?
两个人先互相说一说。
2、师: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你们讨论的结果?
生:3 个单位的计算条比 1 个单位的计算条长。我们就说 3 大于 1。
3、师:大家说的都很好。你们能告诉大家这里的 3 表示……,1 表示……
3 大于 1 的意思就是……
4、师:那么,3 和 1 中间的符号是…
生:大于号。
师:读作 …
生:3 大于 1。 (齐读)
(三)、把你刚才自己比较的计算条的比较结果,用我们刚才学的新本领来说一说。(两个两个
说,小组说)
(四)、小结:
2、师:刚才,我们一起比高矮,通过计算条比较长短,认识了(小于号,等号,大于号)。还知
道了两个数比较大小,可以用(小于号,大于号,等号)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本
领《小于,等号,大于》。 (出示课题,齐读)
3、师:我们今天认识的大于号和小于号,长的像不像啊?
它们就像一对小兄弟,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把它们记住吗?
顺口溜: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五)、写符号
师:接着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三个符号怎样写,好吗?
1、小于号一笔写成,从右到左下,再到右下。 (书空)
2、大于号也是一笔写成,从左到右下,再到左下。 (书空)
3、等号是两条平平的,长短一样的直线。 (书空)
三、巩固练习
1、看图写不等式。(课本第 21 页,第三题)
要求学生先自己看懂题意再完成练习。
2、用符号表示自然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课本第 21 页,第四题)
3、填空。(课本第 21 页,第五题)
2( )帮助学生理解( )里要填比 7 小的数,而这样的数有 0~6 共 7 个。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什么本领?
师:你有哪些收获呢?
教学反思:“>”、“<”对孩子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
背“>”、“<”,而应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好办法来记忆。教师可以提供各种生
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学生记住这两个容易搞错的符号。这节课主要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
第一部分,是小朋友比高矮。这里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件引入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与积极性。而且比高矮也是对前一节课比较知识的复习,其形式也相似于后面的计算条比长
短,所以也是后继学习中学生能力与知识的起点。
第二部分,通过计算条比长短引出小于、等于、大于。我们先请学生自己拿出两个计算条来比一比
长短。让后在学生交流比较的情况种,抓住有利的信息来学习小于、等于和大于。在学习新知的过
程中我们主要利用了小棒摆放在比较长短的计算条上的样子接近于小于、等于、大于,以此来帮助
学生更好的接受理解小于、等于、大于的意义。我们首 先,从学生熟悉的等号开始引入,通过自
己发现小棒在两边计算条单位相等的情况下是能够放平的,形象的引出等号。那么,如果两边的计
算条单位不相同时,小棒 又是怎样的呢?引发了学生的好奇,促使他们继续去发现,从而顺理成
章地引出大于号和小于号。在认识符号的同时,我们注意让学生理解这些式子的意思,因为只 有
理解了符号的含义才能正确的使用它们。符号的书写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为主,熟练
的书写可以在课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