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一、资料助读
范仲淹(980--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人。范仲淹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其词存世不多,仅三首比较完整,但意境宏阔,气象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见长。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我们学过《岳阳楼记》,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朗读
三、这首词的大意
上片描写塞下景色,边塞秋天景色与中原不同,大雁过早向衡阳飞去,毫不留恋,风吼、马嘶,同号角声连在一起,构成塞下特有的声音。夕阳西下时,坐落在群山中的小城紧紧关闭了城门。下片抒情他们离家万里,但燕然未勒,功业未成,没有办法回去,夜色已浓,羌笛悠悠,将军和征夫们难以入睡,留下思乡之泪。
四、把握三首词的感情。
(1) 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这三首词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
(2) 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异同?
(3) 这三首词总体上有什么异同?
学生讨论,教师答疑。
答案提示:
(1)《渔家傲》:塞下景色:寒冷、荒凉、戒备森严。
《江城子》:打猎:雄壮、开阔。
《破阵子》:回忆军旅生活:豪放、激烈,具有英雄气概。
(2)《渔家傲》:思乡,爱国,渴望建功立业。
《江城子》: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爱国。
《破阵子》: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相同:爱国,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效力。
不同:《渔家傲》与思乡紧紧联系。
《江城子》中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破阵子》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4) 总体分析:
相同:感情上来讲,都与爱国紧密联系。风格上豪放、开阔、雄壮。
不同:感情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五、课外拓展
阅读这首词,回答问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下列关于本词艺术特点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
A、从结构上看,打破了上、下阕界限,全词一气贯注。开头点明心境,中间层层铺垫,抓住秋天景物渲染惨淡意境,结尾收束全词,既严谨完美又含蓄。
B、从内容看,这首词作法独特,以豪放纵恣之笔写激动悲怆之怀,始终紧扣悲秋之意,写尽作者晚年的凄苦悲愁,是一首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C、从音节看,短促幽咽,巧妙运用叠词,缠绵哀怨。用浅俗之话,发清新之思,词意兼二,闺词绝调。
D、从情景看,尽管开端三句就用一连串叠字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但从全词看,是以写景为主.情景交融。
2.下列对词作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词一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表现了寂寞、空虚、复杂、细致的生活感受和心理状态。
B、词的中间部分通过淡酒、雁、黄花、梧桐、细雨等形象,构成动人的意境,使人更觉凄苦哀婉。可以说全词以境界写愁。
C、词作最后用感叹兼反问表达爱国思想、民族意识、国破家亡之恨。
D、词作抒写孤寂抑郁的愁苦和自身漂泊的哀痛,情调流于低沉,谈不上什么艺术成就和
社会意义。
3.这首词的作者李清照是 著名女词人,号 。
参考答案:
1.(1)D (2)D (3)南宋 易安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