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冲刺高考作文素材之课内名家解读
在教学中我们总会发现有许多同学苦于素材的贫瘠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积累,学校发放
素材或网上摘录的作文素材更多偏向于社会新闻、名人逸事、时文选粹、明星动态等等。求
异求新本无可厚非,但这些素材如果学生没有深入了解思考过,仅靠死记硬背很难形成自己的
见解,在考场上就会出现材料单薄、运用不当、使用不准、滥用乱用、记忆不清、张冠李戴、
生拉硬拽等现象。
其实回归课本不失为积累作文素材的良策。课本中的篇目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经典文章,
涉及的作家通常也是博古通今才贯二酉的典型人物。有同学会担心以经典作家作品为素材会
不会落俗,在笔者看来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正因为它永不过时,读一部好的作品就像在和一位
品德高尚的朋友谈话,每读一遍都会形成不同的见解,引发不同的思考,而这些独有的见解和
思考,才是能够让我们运笔自如的东西。因此本文将从课文涉及的亦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人物
入手, 以多个角度分析人物的作品,事迹,精神境界等,让学生在熟悉的人物身上挖掘出新颖
且独到的写作素材。
另外,除了让学生学会在课内名家身上提取写作素材外,本文还旨在带领学生回顾课文
主要内容和思想主题,以应对现代文阅读中常常出现的结合所学课文分析/探讨某一概念或
理论类题型。
一、不去寻找生命的意义,生命就没有意义——史铁生
《合欢树》
《合欢树》是史铁生怀念母爱的一篇文章。文章用平淡的语调,按时间顺序分别向我们
叙述了十岁那年由自己作文获奖引发的一件事情、二十岁母亲为他治病和鼓励他写小说的事
情以及三十岁以后也就是出名以后对母亲的那种压抑在心里、让自己又悲痛又愧疚的思念。
其中的文字流露出一种款款的深情,这一份真情并非像朱自清看到父亲背影时的那种辛
酸和怜惜,而是在平淡的叙述中透露出的深深的愧疚和伤痛,正是从这种让作者“在街上瞎
逛,不想回家”的愧疚和伤痛中,我们领略到作者对母亲深不见底的追思。在淡淡的叙述中,
作者竭力抑制住内心刻骨铭心的思念。
文章为什么要出现“合欢树”?它有什么深意呢?母亲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
——文中“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两句话不显山
不露水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合欢树本身就是明证,也是见证。说是明证,那是因为母亲会
为它没发芽叹息,会为它长叶高兴,会为它没开花念叨;说是见证,那是因为它见证了母亲
对史铁生无私而坚忍的母爱。合欢树更是一种象征。因为在母亲的潜意识里,这棵第二年没
有发芽让她叹息了一回、第三年长出叶子让她高兴了很多天、不能早点开花让她念叨的合欢
树,正是病儿史铁生的影子;在作者眼里,这一棵耗费母亲不少精力、让母亲牵挂、如今长
大开花的合欢树正是自己的影子。更耐人寻味的是,“合欢”二字,让我们婉婉转转地读出
史铁生内心深处的愧疚与悲伤:母亲和我总是盼望着有朝一日能一起享受我成功的快乐,可
如今……。儿子在成功之日特别想与昔日为他的身体和文学创作而辛勤操劳的母亲共享快乐,
可母亲却早已不在人世,合欢树会给作者带来什么样的联想和感受?掩卷思之,真是回肠荡
气,心酸不已。
史铁生(1951 年 1 月 4 日-2010 年 12 月 31 日),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 年出生于北
京。1967 年毕业于,1969 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 1972 年回到
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 3 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
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
写作。2010 年 12 月 31 日凌晨 3 时 46 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 59 岁。
获奖作品有: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 1983、1984 年全国优史铁
生秀短篇小说奖。电影剧本: 《死神与少女》以其对人生价值的探索于 1989 年获保加利亚
第十三届瓦尔纳国际红十字会与健康电影节荣誉奖; 《多梦时节》以其新颖的视角获第九
届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广电部 1988 年优秀影片奖,第三届儿童电影童牛奖艺术追求特别
奖; 1996 年 11 月,史铁生的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
海文学巨奖”金奖(五万元),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2002 年,史铁生荣获华语文学传播大
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同年,《病隙碎笔》(之六)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一起,在自己
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
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
内心。他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
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
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
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
【生命赞歌】
“对于心灵来说,人奋斗一辈子,如果最终能挣得个终日快乐,就已经实现了生命最
大的价值。”史铁生如是说。他也是这样做的。由于疾病,他一星期要去医院透析三次,由
于贫血、缺氧、没有力气,他有时觉得自己可能写不了了。这时,支撑他写下去的力量完全
来自于意志,因为他意识到:“不能放下,放下可能就放下了。”是的,不能“放下” ,
甚至不能休息,只能坚持,就像那雪山上疲惫的攀登者,只要想坐下来稍做休息,就可能再
也起不来了。在面对死神的时候,任何退缩或逃避,都无异于自杀。这时候,最重要的是意
志和正确的抗争方式。史铁生的选择是写作,因为写作是他追寻生命意义的方式。
史铁生在他的作品中曾经写道:“是卓别林的话救了我,他说:‘死,着什么急啊?’
我一想,对,死是早晚的事!不死,该怎么活呢?”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对生命的热爱
就成为了史铁生的心灵支柱。虽然史铁生在 2010 年的最后一天离开了人世,但是,他已经
为世人塑造出了一个热爱生命的崇高形象。因为,热爱生命的人,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总
能扬起生命的风帆不断向前。
【正视苦难】
史铁生年纪轻轻就残了双腿,曾经无奈过,曾经失落过,也曾经一个人摇着轮椅在“那
座废墟的荒园”中虚度。做人的压力如同巨石般压在心口,压得史铁生喘不过气来,也曾对
生命不抱任何希望了。然而,后来史铁生认识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
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雪天。人生的路上,有平川坦途,也会撞
上没有舟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烦恼、苦闷常常像夏日里的雷雨,突然飘过来,将心淋湿。
挫折、苦难常常猝不及防地扑过来,你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叹息就被轰然击倒。倒在挫折的
岸边,苦难的岸边。四周是无边的黑暗,没有灯火,没有星星,甚至没有人的气息。恐怖
和绝望从黑暗里伸出手紧紧地钳住可怜的生命。有的人倒在岸边再没爬起来,有的人在黑
暗里给自己折了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21 岁,忽然残了双腿的史铁生,为自己折了一只船。这是一只名为“写作号”的船。
他看穿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才在轮椅里给自己
折了这只船,将自己从死亡的诱惑里摆渡出来。
看来,一个人即使经过死亡的关卡也还在向前走,路途是无限的。可这不意味着光阴便
任由我们挥霍。人生的价值并不由这无限的路来决定,而是由有限的生命来衡量。一个农
民死去了,他脚下的黄土地还有他的辛劳存在;一个诗人死去了,他的诗集中还有他的精
神激荡;即使再平凡的一个生命离去,只要他曾为身边的人做过些什么,悼念者的泪水里
也会有他的灵魂闪光。可如果这一生什么都不做,只是蹉跎放荡,那死神敲门的一刻便真的
是灰飞烟灭之时了。这份虚度生命的停滞比死亡更为可怕,人死去了却还在走,人停下来就
再也迈不到下一步。
史铁生说:“生命的磨难是一种必然。”于是他瘫痪中挺了过来,为了深爱他的母亲可
以舒心,更是为了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他选择了写作来提升自己生命的价值,他做到了,
他凭靠顽强的意志,支撑着自己的病体艰难的写作。他战胜了苦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
他看来,苦难并不可怕,只要跨越了它,就会给你送来一笔丰厚的财富。
【宁静致远】
宁静是一种规格很高的品质。庄子说: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意思是要对一个人
作出判断,观其动不如视其静。自古以来,心如止水、宠辱不惊、以不变应万变等等说法,
都表现了对宁静心态的某种崇敬。真正获得了宁静的人非但不是麻木的、生硬的,反而是
极其敏感、极其温厚也是极其丰富、极其坚韧的。
他可能为草的凋零或者树叶的飘落而伤感,也可能替一位素不相识的弱智小女孩而担忧,
他会长久地怀想下放地穿着开花棉袄吹唢呐的穷吹手,也会在梦里一次次梦见被他使唤过的
老黑牛与红犍牛,他羡慕刘易斯的力量与速度,他对已经去世的母亲怀有深深的歉疚,对一
直关怀和帮助自己的朋友和亲人充满感激之情,他思考过怎样生也思考过怎样死,说到生的
时候,他有那么多山重水复的烦恼和柳暗花明的喜悦,讲到死的时候他事无巨细从心态、方
式到装裹和墓地,全都娓娓道来更谈笑风生……我们从史铁生的文字里看得到一个人内心
无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时也在这个人内心的起伏中解读了宁静。
【束缚与希望】
21 岁本应是最狂傲的岁月,无情的上帝却夺去了他健美的双腿。仇恨、不满、愤懑和无奈
充斥着他绝望的心。每天,轮椅便成为了家与地坛连接的质点。日出日落,四季交替,他用
十几年的光阴思考,从地坛的一草一木、小虫飞鸟、来往路人中,他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渐渐解开了心中的绳索。“一花一世界,一人一乾坤,何必执著于暂时的得与失,欢快与痛
苦!”史铁生如是说。十几岁的他给自己的心厚厚地包裹起来,用绳索束缚着。三十几岁的
他终于解开了心中的绳索。
在冬季那个沉寂的世界,冬雪覆盖着大地,寒风吹打着残枝,一切仿佛毫无生机的存在,而
在这沉寂的背后,蕴藏着一种力量,一种等待春天、等待爆发的力量。这是一种生的希望。
这正如人生的冬季。当史铁生失去双腿,他用坚强的双手推着自己的轮椅走向了一条春暖花
开的道路,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在人生的冬季,他用自己孤单的臂膀,扛住了苦难,扛
住了寂寞,扛起了希望的燃烧圣火。
【生死同一】
二零一零年尾,史铁生离开了我们。这个戏称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的作家,这
个拥有伟大人格的人,终于走完了他痛苦而沉甸甸的一生,与他所熟悉的、抗争过几十年的
死神一同离去。史铁生确实死去了,生命停止了,但他却依然在前行,在以另一种形式陪伴
着我们一同向前走,甚至比他生前更为灿烂辉煌。他如同敛尽余晖的夕阳落下山去,却在
另一边作为光耀喷薄的旭日冉冉升起。“生死同一”,史铁生曾如是说。原来死亡并不能
停止任何人的脚步,只要还有人记得这个人,只要他曾在其他人的生命中留下痕迹,那他便
依然在前进。生与死,走与停,不过一体两面。正如史铁生一般,只要他的精神还在人们心
中,他便生生不息。
二、写作不是为了改变世界,是为了安顿自己——周国平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作者从引述一封匿名读者的来信切入,谈了对这封信的感受,然后由此及彼,由信中的
一句话——“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引出对生命及人我,物我关系的思考。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很多人为名利而终日奔波,正如作者所说的“随着我们长大,
越来越深地沉溺于俗务琐事,已经很少有人能记起这个最单纯的事实了……即使是朝夕相处
的伴侣,也难得以生命的本然状态相待,更多的是一种伦常和习惯”。确实,在当今快节奏
的社会里,我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忘记了自己,淡化了生命的纯真。没有时间卸下自己肩上
的重荷,轻轻地舒口气, 喝口水, 然后躺在慵懒的阳光里, 晒晒自己疲惫的灵魂;避不开
蝇营狗苟,明争暗斗,孤独地踟蹰一下,静静地默处一会儿,聆听阳光下花开的声音,享
受我们的生命与自然的天籁之音的纯真。“人生天地之问,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与
其身心疲惫,不如轻松自然。所以淡泊宁静,不仅要舒展自己的生命,还要珍爱我们周围一
切有生命的个体,如作者说“两个生命在世上同时存在过,哪怕永不相遇,其中也仍然有一
种令人感动的缘分。
周国平,1945 年生于上海,1967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 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
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
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
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 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 卷),
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周国平的作品
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花季还是老年,都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和
超然。
【以书为友】
“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周国平平静地说,“我在
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
周国平不但嗜爱读书,而且有购书和藏书的癖好。他说:“事实上,在书的乐趣中,购和藏
占了相当一部分。爱书的朋友聚到一起,说起自己购得一本好书时的那份得意,听到别人藏有
一本好书时的那股羡慕,就是明证。”
谈及逛旧书店的种种乐趣,周国平兴致盎然:“当我偶尔从旧书店或书市廉价买到从前
想买而错过或嫌贵而却步的书时,感到有过节一般的快乐,那份快乐简直不亚于富贾一举买
下整座图书馆的快乐。“由于在购书过程中倾注了心血,交织着情感,因此,爱书的周国平
即使在别的方面慷慨大度,对于书却总不免有几分吝啬。他说,这缘于“每个爱书的人想必
都体会过借书与人时的复杂心情,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书,一旦借出,就朝夕盼归,万一有去
无回,就像死了一位亲人一样,在心中为它筑了一座缅怀的墓。”因此,周国平总喜欢把书
比作“友人”或“伴侣”。他说常置案头的书是些最知己的朋友,又说翻开新书的心情就
像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新的伴侣,而随手打开一本熟悉的书则像是不期而遇一-
位老友。他还借吉辛之口叹息那些无缘再读一遍的好书如同从前偶然邂逅的友人,倘若临终
时记起它们,“这最后的诀别之中将含着怎样的惋惜!”
当今有不少爱读书的人,读到后来,有一天自己会拿起笔来写书,周国平也是其中之一。
由于勤奋笔耕,他现已成为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周国平告诉记者:“我承认我从写作中获得
了许多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并不能代替读书的快乐。有时候我还觉得,写作侵占了我的
读书时间,使我蒙受了损失。写作毕竟是一种劳动和支出,而读书纯粹是享受和收入。我向
自己发愿,今后要少写多读,人生几何,我不该亏待了自己。”
【教育箴言】
“何为教育?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
发表了许多言论。我发现,关于教育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专门的教育
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
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现在我把我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共七点,不
妨称之为教育的七条箴言。它们的确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
朴素如常识。可叹的是,人们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宁愿相信各种艰深复杂的谬误,却忘
掉了简单的常识。然而,依然朴实的心灵一定会感到,这些箴言多么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
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1.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2.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3.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4.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5.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6.大学应是大师云集之地,让青年在大师的熏陶下生长
7.教师应该把学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
——周国平谈教育
【认识自我】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自足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安全的场所,其中
珍藏着你最珍贵的宝物,任何灾祸都不能侵犯它。心灵是一本奇特的账簿,只有收入,没有支
出,人生的一切痛苦和欢乐,都化作宝贵的体验记入它的收入栏中。是的,连痛苦也是一种收
入。人仿佛有了两个自我,一个自我到世界上去奋斗,去追求,也许凯旋,也许败归,另一个自
我便含着宁静的微笑,把这遍体汗水和血迹的哭着笑着的自我迎回家来,把丰厚的战利品指
给他看,连败归者也有一份。
人在世上都离不开朋友,但是,你最忠实的朋友还是自己,就看你是否善于做自己的朋友
了。要能够做自己的朋友,你就必须比那个外在的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从而能够从人生
的全景出发给他以提醒,鼓励和指导。事实上,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除了外在的自我外,都还
存在着一个内在的精神自我。可惜的是,许多人的这个内在自我始终都是昏睡着的,甚至是发
育不良的。为了使内在自我能够健康成长,你必须给它充足的营养。如果你经常读好书,沉思,
欣赏艺术等等,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你就一定会感觉到,在你的身上确实还有一个更高的
自我,这个自我是你人生路上的坚贞不渝的精神密友。
——周国平《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
【城市剖析】
“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这是英国诗人库柏的诗句。我要补充说:在乡村
中,时间保持着上帝创造时的形态,它是岁月和光阴;在城市里,时间却被抽象成了日历和数
字。
在城市里,光阴是停滞的。城市没有季节,它的春天没有融雪和归来的候鸟,秋天没有落
叶和收割的庄稼。只有敏感到时光流逝的人才有往事,可是,城里人整年被各种建筑物包围着,
他对季节变化和岁月交替会有什么敏锐的感觉呢?
何况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人们活得愈来愈匆忙,哪里有工夫去注意草木发芽、树叶飘落这
种小事!哪里有闲心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灵感受!时间就是金钱,生活被简化为尽快地赚
钱和花钱。沉思未免奢侈,回味往事简直是浪费。一个古怪的矛盾:生活节奏加快了,然而没
有生活。天天争分夺秒,岁岁年华虚度,到头来发现一辈子真短。怎么会不短呢?没有值得回
忆的往事,一眼就望到了头。
面对苦难
人生在世,免不了要遭受苦难。所谓苦难,是指那种造成了巨大痛苦的事件和境遇。它
包括个人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例如遭遇乱世或灾荒,患危及生命的重病乃至绝症,挚爱的
亲人死亡,也包括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挫折,例如失恋、婚姻破裂、事业失败。有些人
即使在这两方面运气都好,未尝吃大苦,却也无法避免那个一切人迟早要承受的苦难——死
亡。因此,如何面对苦难,便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重大人生课题。
人们往往把苦难看做人生中纯粹消极的、应该完全否定的东西。当然,苦难不同于主
动的冒险,冒险有一种挑战的快感,而我们忍受苦难总是迫不得已的。但是,作为人生的
消极面的苦难,它在人生中的意义总是完全消极的吗?
苦难与幸福是相反的东西,但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直接和灵魂有关,并且都牵
涉到对生命意义的评价。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灵魂是沉睡着的,一旦我们感到幸福或遭
到苦难时,它便醒来了。如果说幸福是灵魂的巨大愉悦,这愉悦源自对生命的美好意义的
强烈感受,那么,苦难之为苦难,正在于它撼动了生命的根基,打击了人对生命意义的信
心,因而使灵魂陷入了巨大痛苦。生命意义仅是灵魂的对象,对它无论是肯定还是怀疑、否
定,只要是真切的,就必定是灵魂在出场。外部的事件再悲惨,如果它没有震撼灵魂,不成
为一个精神事件,就称不上是苦难。一种东西能够把灵魂震醒,使之处于虽然痛苦却富有
生机的紧张状态,应当说必具有某种精神价值。
多数时候,我们是生活在外部世界上。我们忙于琐碎的日常生活,忙于工作、交际和
娱乐,难得有时间想一想自己,也难得有时间想一想人生。可是,当我们遭到厄运时,我
们忙碌的身子停了下来。厄运打断了我们所习惯的生活,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机会,迫使我
们与外界事物拉开了一个距离,回到了自己。只要我们善于利用这个机会,肯于思考,就
会对人生获得一种新眼光。古罗马哲学家认为逆境启迪智慧,佛教把对苦难的认识看做觉悟
的起点,都自有其深刻之处。人生固有悲剧的一面,对之视而不见未免肤浅。当然,我们要
注意不因此而看破红尘。我相信,一个历尽坎坷而仍然热爱人生的人,他胸中一定藏着许
多从痛苦中提炼的珍宝。
苦难不仅提高我们的认识,而且也提高我们的人格。苦难是人格的试金石,面对苦难
的态度最能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内在的尊严。譬如失恋,只要失恋者真心爱那个弃他而去
的人,他就不可能不感到极大的痛苦。但是,同为失恋,有的人因此自暴自弃,委靡不振,
有的人为之反目为仇,甚至行凶报复,有的人则怀着自尊和对他人感情的尊重,默默地忍受
痛苦,其间便有人格上的巨大差异。当然,每个人的人格并非一成不变的,他对痛苦的态
度本身也在铸造着他的人格。不论遭受怎样的苦难,只要他始终警觉着他拥有采取何种态
度的自由,并勉励自己以一种坚忍高贵的态度承受苦难,他就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有效地提
高着自己的人格。
凡苦难都具有不可挽回的性质。不过,在多数情况下,这只是指不可挽回地丧失了某种
重要的价值,但同时人生中毕竟还存在着别的一些价值,它们鼓舞着受苦者承受眼前的苦难。
譬 如说,一个失恋者即使已经对爱情根本失望,他仍然会为了事业或为了爱他的亲人活下
去。但是,世上有一种苦难,不但本身不可挽回,而且意味着其余一切价值的毁灭,因而不
可能从别的方面汲取承受它的勇气。在这种绝望的境遇中,如果说承受苦难仍有意义,那么,
这意义几乎唯一地就在于承受苦难的方式本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一个名叫弗兰克的
人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凡是被关进这个集中营的人几乎没有活着出来的希望,等待着
他们的是毒气室和焚尸炉。弗兰克的父母、妻子、哥哥确实都遭到了这种厄运。但弗兰克极
其偶然地活了下来,他写了一本非常感人的书讲他在集中营里的经历和思考。在几乎必死的
前景下,他之所以没有被集中营里非人的苦难摧毁,正是因为他从承受苦难的方式中找到了
生活的意义。他说得好:以保持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因为
它证明了人在任何时候都拥有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终归要面对一种
没有任何前途的苦难,那就是死亡,而以保持尊严的方式承受死亡的确是我们精神生活的最
后一项伟大成就。
三、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沈从文
高一第一学期 《边城》(节选)
“茶峒”是湘西边境的一个小山城,翠翠和祖父便住在这里的小溪边,以渡船和养鸡鸭
为生。本文围绕着“茶峒”描写了祖父坚决不收渡客的钱及用烟草,茶叶招待渡客,翠翠与祖
父相处的小事及翠翠的身世等,描绘了一幅充满人情味的小城生活图景。
小说通过湘西边地纯朴少女翠翠的人生经历,写出了一曲充满爱和美的人生颂歌:青年
男女的情爱,祖孙父子的亲爱,人们相互之间的友爱,以及湘西边地风俗风景的迷人可爱……
在这些爱的展示中体现了作者理想美的执着追求,他以这种具有原始野性的纯真朴实的人情
美、人性美,表达了对文明都市尔虞我诈物欲横流的人生形态的否定与反抗,表达了对重义
轻财、重情轻利的完美人性的向往与追求。尽管这种理想化的人性和人生与现实社会有着相
当的距离,但对它们的追寻无疑是对黑暗的现实的间接抗争具有积极意义。
沈从文(1902-1988),男,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
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14 岁时,他投身行伍,浪
迹湘川黔交界地区。1924 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
1931 年-1933 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 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
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
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8 年病逝于北京,享年 86 岁。
【直面磨难】
沈从文毫无疑问是中国文坛上的一匹黑马。这个只有小学毕业文凭的湘西青年,曾经一
文不名, 凭着一支笔和一颗心,以及湘西人特有的野劲,硬生生地闯进了北京文坛。困顿
来袭时,是什么让沈从文反败为胜?是直面磨难的态度与胸襟。其实,在与苦难的拉锯战中,
人更多时候是在与自身斗争:战胜沮丧,战胜恐惧,战胜放弃…… 在这一个人的沙场里,
只要你直面磨难,别畏缩不前,把困境放到生活的另一个坐标系里去称量,再从中寻求通
往从容和成功的暗道,你就能完成在苦难中最华丽的一次转身。
这个世间只有一个沈从文,天分过人,外表温和,内心倔犟。当年郁达夫好心劝慰这个
在小旅馆流着鼻血写文章、几近饿死的文学青年放弃文学之路时,年轻的沈从文带着湖南人
的“一根筋” 和走投无路的无奈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当鲁迅在报纸上痛斥他的时候,他保
持了冷静与克制,仍不改文风;当郭沫若代表一种新环境全盘否定他的时候,他差点放弃了
生命,但重新站起来时,更加骄傲——谁都知道,郭本人对于文物有着相当的造诣。后来,
时为社科院领导的郭沫若也不得不高度评价《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并撰写序言。沈从文自
始至终,没有说过郭的一句不是,哪怕 1949 年时自己都快被这个强势的人逼疯了。
一个人面对挫折和痛苦的态度,决定了他的人生和成就。
这个世界一点儿也不可怕,黑暗也不会黑得真让你走投无路。只要内心够强大,性情
够执着,苦难不过是露珠,迟早会在阳光下化为轻雾。
【选择与应变】
1948 年受到所谓左翼文化人郭沫若等的猛烈批判,从文先生宣布封笔,中止文学创作,
转入历史文物研究,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服饰。一个把湘西凤凰写的浪漫多姿的文人,只能从
事枯燥无味的学术研究。还要与他心爱的、相依为命度过抗战、内战的文字诀别。但沈从文
却迅速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去,这时著下的《中国古代服饰史》却成为了所有古代文物研究必
备的文案。在双溪,身边无任何参考,仅凭记忆,他完成了 21 万字的服装史。
如此具有才华和灵气的作家沈从文,放弃写作毫无疑问成了中国文学的一大损失。但在
寂寞的振作,困顿中的选择,为沈从文另辟一片广阔的天地。
【乐观豁达】
当伏著名画家黄永玉是他的侄儿,他有一次接到表叔的家书,书中写道:“这里周围都
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了,定会喜欢……”谁能想到, 这封看起来浪漫平和的信写在十
年文革中。那时从文先生已被下放到湖北咸宁干校去了,那个地方虽然名叫双溪有万顷荷花,
可沈从文正接受着来自各方的批判和打压,肉体和精神都备受摧残, 老人家身心的凄苦可想
而知。
有一天开斗争会的时候,有人把一张标语用浆糊刷在他的背上,斗争会完了,他揭下那
张:“打倒反共文人沈从文”的标语一看,他说:“那书法太不像话了,在我的背上贴这么
蹩脚的书法,真难为情!他原应该好好练一练的!”在另一次批斗会中,他与老舍等作家被
逼跪成一圈,中间是熊熊燃烧着的他们从前的作品。在灼人的热浪与辱骂、鞭打面前,沈
从文安之若素,事后拍拍灰回家,依然进行自己的文物研究。老舍在此事后,却不能从身
心深重的痛苦与屈辱中解脱,当天自沉湖底。
【宽容平和】
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这是沈从文的墓志铭,由张兆和撰写。这句墓志铭深刻地表现了从文先生的一生,“不
折服,不屈从,既仁慈,又谦让,他的文章像天上的星斗,而他为人则有赤子之心。他的文
章清新淡雅,就像他的人从来都那样温文宽和。但这宽容是有底线和原则的,钱锺书先生评
价说:你别看从文这个微笑温和,文雅委婉,他不干的事,你强迫他试试!
四.人生是一个含泪的微笑——欧·亨利
高一第一学期《最后的常春藤叶》
《最后的常春藤叶》讲述了老画家贝尔曼为了鼓励贫病交加的青年画家顽强地活下去,
在风雨之夜挣扎着往墙上画了一片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他为绘制这杰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但青年画家却因此获得勇气而活了下来。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和苍凉人生中那
种崇高的艺术家品格——舍己救人。
这篇小说,表面上看像一泓静静的秋水,水面上却拂过一丝透骨的寒意。读着它,就像乘
着一叶小舟从秋水上划过。但是,当我们弃舟上岸,再来顾盼这秋水时,才发现在它的底层,
奔涌着一股股汹涌的波涛,这涛声撞击着你的心弦,拍打着你的肺腑。贝尔曼,这位在美术园
地辛勤耕耘了四十载却一无所获的老艺术家,凭着他博大的爱心,用他的生命为代价,完成了
一幅不朽的杰作。
欧·亨利(O.Henry,1862 年 9 月 11 日—1910 年 6 月 5 日),又译奥·亨利,原名威
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美国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
人,其主要作品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叶子》、《二十年后》
等。
1862 年 9 月 11 日,欧·亨利生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格林斯伯勒,曾当过银行职员、药
剂师等。1896 年 2 月,欧·亨利因受到盗用公款的指控入狱,后逃亡洪都拉斯。1898 年再
次入狱,期间开始发表作品。1902 年,欧·亨利移居纽约,成为职业作家。1910 年 6 月 5
日,欧·亨利因肝硬化在美国纽约去世。欧·亨利与契诃夫和莫泊桑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
巨匠,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有“美国生
活的百科全书”之誉。
【拜金主义】
一般说来,驱使人们行动的欲望和动机是相当复杂的,但是欧·亨利人物的思想相对来
说却都比较简单,动机也比较单一,矛盾冲突的中心似乎都是贫与富。这一方面大概因为美
国是个平民社会,不存在天生高人一等的贵族阶级,既然金钱面前人人平等,贫富就成了社
会的主要矛盾。另一方面,此时正值美国内战后的“镀金时代”,拜金主义盛行,坑蒙拐骗
样样齐全,贪污泛滥成灾,似乎只要人能赚到钱便是成功,并不问问钱的来历是否清白合
法,金钱的占有程度便成了人们关注的中心,欧·亨利笔下的芸芸众生就是生活在这样一
个金钱主宰的世界中,他们的处境动机,他们的喜怒哀乐,大都与金钱的占有有关,所以
欧·亨利描绘的世态人情,无论是善是恶,都有某种美国式的单纯。
【小人物独白】
欧·亨利小说中感人至深的落魄的小人物在艰苦的求生环境中,仍能对他人表现出真
诚的爱与关怀,做出难能可贵的牺牲。为了给丈夫购买一条白金表链作为圣诞礼物,妻子
卖掉了一头秀发。而丈夫出于同样的目的,卖掉金表给妻子买了一套发梳。尽管彼此的礼物
都失去了使用价值,但他们从中获得的情感是无价的。为了鼓励贫病交加的年轻画家顽强地
活下去,老画家于风雨之夜挣扎着往墙上画了一片永不凋落的常青藤叶。他为自己的杰作付
出生命的代价,但青年画家却因此获得勇气而活了下来。一个富人已经沦落到挨饿的地步,
但他坚持履行自己的一年一度在感恩节请穷苦朋友吃饭的职责。而刚吃饱饭的穷朋友为了使
对方满意,也忠实地扮演了自己的角色。他们各自做出牺牲,为的是给他人一点安慰。所
有这些都未必称得上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小人物们日常完成的小事,但正在这些小事上,
他们达到了善,达到了自己精神境界的至高点。
【幽默感】
两难的处理和意外的结局往往产生令人啼笑皆非的幽默效果,在欧·亨利的小说中,幽
默是贯穿始终的,有的专门是为幽默而幽默的。绑架孩子的歹徒被顽童折磨得苦不堪言,宁
可倒贴钱把孩子护送回家。幽默家被近日复一日地制造幽默,竟变成了一个心力交瘁的吸血
鬼,最终在殡仪馆的后房中才得以告别尘世的愚蠢,重新恢复了一个正常人的知觉。欧·亨
利讽刺,但不流于讽刺,他的嘲讽和幽默通常是善意的,有时能令人震惊地揭示出人生的真
谛,如《生活的陀螺》和《钟摆》那样,它们体现了欧·亨利透视生活的能力。欧·亨利的
语言本身也充满了夸张和幽默,而幽默能直到淡化事物悲剧性的作用,使大众读者更能接受。
我想欧·亨利若非本身是个充满幽默感的睿智之人是无法将幽默感与讽喻性在文章中
发挥到极致的,正是欧·亨利敏捷的幽默感和敏锐的观察力使得“欧·亨利式结局”享誉一
时流芳百世,也使之荣膺了“美国短篇小说之父”的桂冠。
五、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流而上——艾青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抒写了残暴
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的苦难,展现了旧中国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表
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在诗人的想象中展开的一幅幅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生
活画面,构成一种摧人心碎的悲剧场景出现在人们眼前。这首诗所描绘的那些悲惨景象,正
是作者在现实中感受和体验到的令他悲痛、令他忧虑的事情。以艺术的手段把这一切表现出
来,正表明了诗人对时代命运的关切,对人民苦难的感同身受。
艾青(1910.3.27—)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28 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
艺术院。1929 年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
代派诗歌。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给他的影响最大。1932 年创作第一首诗《会合》,此诗以
笔名“莪伽”发表于同年七月出版的《北斗》第 2 卷第 3、4 期合刊。
1932 年 5 月回到上海,加人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组织春地画社。7 月,被捕入狱,
在狱中翻译凡尔哈仑的诗作并创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接着创作了《芦笛》、
《巴黎》等。
1935 年 10 月,经保释出狱。1937 年抗战爆发后到武汉,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1938 年初到西北地区,创作了《北方》等著名诗篇。同年到桂林,任《广西日报》副刊编
辑,又与戴望舒合办诗刊《顶点》,此间较重要作品有《诗论》。
1940 年到重庆任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不久赴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工作。此
时代表作有《向太阳》等。1944 年获模范工作者奖状,并加人中国共产党。
1945 年 10 月随华北文艺工作团到张家口,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领导工作,写有
《布谷鸟》等诗。
1957 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58 年到黑龙江农垦农场劳动,1959 年转到新疆石河子垦
区。1979 年彻底平反后,写下《归来的歌》、《光的赞歌》等大量诗歌。
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
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
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
《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
莲》、《艾青诗选》等。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
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家国情怀】
艾青的诗歌多用意象,在这些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观察与认识。艾青诗
歌中的“土地”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
永远唱不尽的主题。把这种感情表现得最为动人的,是他的《我爱这土地》。
我们的祖国,贫穷落后,多灾多难;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痛苦多于欢乐,我们心中郁结着过
多的“悲愤”,“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然而,这毕竟是生我养我的祖国!即使为她
痛苦到死,也不愿意离开这土地——“死了”以后连“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这
里所表达的是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这种感情在近代
中国人民中具有典型性与普遍性。“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
沉……”,艾青的这两句诗,真实而朴素,却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来自民族生命深处,因而具有
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劳动礼赞】
“土地”的意象还凝聚着诗人对生于斯、耕作于斯、死于斯的劳动者最深沉的爱,对他
们的命运的关注与探索。艾青说过:“这个无限广阔的国家的无限丰富的农村生活——无论
旧的还是新的——都要求在新诗上有它的重要篇幅。”艾青最真切的诗情都是献给中国的农
民的: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一个地主阶级叛逆的儿子献给他的真正母亲
——中国大地上善良而不幸的普通农妇的颂歌。“大堰河”,作者说她没有自己的名字,“她
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而她又是用自己的乳汁养育了“我”的。这样的描述是来
自生活的,但同时又赋予了“大堰河”以某种象征的意义,简直可以把她看作永远与山河、村
庄同在的人民的化身,或者说是中国农民的化身。作者在描述“大堰河”的命运时,所强调的
依然是她的平凡性与普遍性:不仅她的欢乐是平凡的,就是她的苦难也是平凡的,普遍的。这
是一个“沉默”的大地母亲、生命的养育者的形象:沉默中蕴含着宽厚、仁爱、纯朴与坚忍。
这样,在艾青的笔下,“大堰河”成了“大地”“母亲(乳母)”“农民”“生命”多重意象
的组合(与纠结)。在以后的诗里,诗人关注的中心,始终是与中国土地合而为一的普通农民的
命运。于是,他写出了“土地—农民”受蹂躏的痛苦:“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
中国呀”,“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
上》),“在北方,乞丐用固执的眼光凝视着你,看你吃任何食物,和你用指甲剔牙齿的样
子”(《乞丐》),这里的每一个字都震撼着读者的灵魂。诗人更写出了“游动于地心的热气”、
“土地——农民”的复活:“我们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在它温
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的血液”(《复活的土地》)。随着历史的前进,诗人终
于写出了“土地—农民”的翻身与解放:“云从东方来,天下雨了,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雨洒
着冀中平原”,“到处都淋着雨水,到处都好像在笑”(《春雨》)。
诗人正是通过对于土地的痛苦、复活与解放的描绘,真实地写出了中国农村现实的灵魂。
【崇高理想】
“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
求。诗人说过:“凡是能够促使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正是从
这种美学思想出发,诗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这
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题”。这一时期写得最好的光明颂是《向太阳》与《黎明的通知》。《向
太阳》全诗九节,共分四个段落。一至三节,“我”从昨天来:“昨天”我生活在“精神的牢
房里”,“被不停的风雨所追踪,为无止的噩梦所纠缠”——这是对旧中国人民命运的高度
概括。四至五节,正面唱出了太阳之歌。这是“现代化城市”里的“太阳之歌”,诗人所要追
求与表现的是现代化社会的新的理想,因此,人们从太阳里所受到的启示是:创造性劳动,民
主,自由,平等,博爱与革命。六至七节,歌颂“太阳照耀下”的抗日解放战争新时代里,祖国
山河的苏醒与人的新生。诗人着重抒写了现实生活中的伤兵、少女、工人及士兵的形象,写
出了他们新的精神面貌。八至九节,转向写自己内心的感受,在新时代里灵魂的改造:与寂寞、
彷徨与哀愁告别,勇敢地走向太阳,走向新生活。这首诗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歌颂了抗日解放战
争给民族带来的新生。《黎明的通知》则是以一个更加乐观、明朗的调子宣告着新的时代的
来临:“趁这夜已快完了,请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就要来了!”在这里,诗人正是一个时
代的预言者与理想世界的呼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