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含作文写作解析及范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江苏省如皋中学 2020-2021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高二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0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4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传统,通常中华文化以儒、释、道三家并称,但儒家在三家中一直居于我 国社会生活的主流地位。因而,以儒家伦理为指导的商人在中国历史上代代均有,并形成不同的经商传统, 对中国社会多有贡献,如有晋商、徽商、闽商等等。对这些不同的经商传统,他们好的经商经验我们应该 给以总结,并且应根据时代的需要而加以发展。 我们的社会正处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不能不根据中国的国情,同时也不能离开现时 代的世界政治、经济的现实格局。在此情况下,我们的“儒商”应该是什么样的企业经营者、领导者?我 认为,我们的儒商应该是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应该是有世界眼光的推动当今经济全球化合理发展 的榜样,也就是说应该是能担当起他们应担当的社会责任。既然是儒商,就必须有儒家思想文化的深厚素 养,而中国传统真正的儒商无不以“天下为己任”,无不把儒家的理想作为自己经商的理想,无不有着对 社会的真诚关怀。 当前,我们的国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建设“和谐社会”是全民族的要求,当然也是我们 现代中国企业家的要求。在人类社会中,真正的“和谐社会”,无论中外都没有出现过,在最好的情况下, 也只是有相对的、局部的、有限的“和谐”,不过有志之士,如中国的孔子、西方的柏拉图、印度的释迦 牟尼都有着强烈的社会关怀,都希望世界成为一个“和谐”的世界。自孔子创立的儒家一直追求着“天下 有道”的社会,这个“道”就是“和谐”,“天下有道”就是追求“天下和谐”,所以中国自古就有“协 和万邦”之说。 我们知道,儒家经典《礼记·礼运》提出“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可以说为中华民族勾画出了最 为重要的“社会和谐”的蓝图。“大同社会”是一个选举有道德、有能力的人来治理的社会,是一个讲信 用、和他人和睦相处的社会,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是所有的人都能尽力 为之服务的社会,是以能把自己创造的财富贡献于之的社会。 在《周易》中,“太和”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经过我国历代思想家的发挥,已具有 “普遍和谐”的意义,所以王夫之说“太和”是“和谐”的最高理想。《周易》中的“太和”包含着“人与 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从今天看, 儒家的这一“和谐社会”的理想以及“太和”的理念无疑是十分可贵的。而其中心理念是建立在一种道德 理想的基础之上的。而道德价值”是伦理学说的基本问题。 我们今天的“儒商”,或者说“中国现代企业家”,不仅应传承儒家的这一道德伦理的传统,而且应 发展它,扩充它,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创建出适应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企业 家。因此,我国新型的“儒商”应是关注环境伦理、社会伦理、家庭伦理、个人道德修养伦理的现代企业 家。 我国传承儒家理想和伦理观念的企业家必将能在新时代承担“反本开新”的重任。“反本”就是不要 忘我们有五千年历史的宝贵文化遗产;“开新”就是要能适时创造新的经营、管理、领导企业的模式。所 以中国新型的“儒商”也就是中国现代的新型企业家,他们将承担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任,同时也 以他们的企业理念贡献于人类社会。 (编自汤一介《当代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在哪儿》,有删改) 材料二: 儒商文化是儒家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同市场经济融合形成的儒商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 以义为上、见利思义是儒商的经商之道,孔子认为“富与贵是人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义 然后取,人不厌其取”,甚至指出“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荀子也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 先利而后义者辱”可见,儒家思想肯定人的趋利性,强调义利统一,但更强调“义”对“利”的决定作用,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儒家认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把诚上升到道的高度,进而指出,“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要“言必信,行必果”。另外,诚信与礼治是一致的,即“道 之以德,齐之以礼”。儒商讲究为人处世的“诚信”,这是他们做人做事的根本准则。 贵群合作是儒家群体本位主义与“贵和”原则在商业经营中的体现。千百年来,儒家的群体本位主义 价值观影响深远,形成了中国人克制自己,服从群体,以群体利益为取向的价值传统。与之相应,群体的 价值取向必然要求个体间的合作与和谐。因此,“和”成了儒家文化中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孔 子说:“礼之用,和为贵”,主张“君子无所争”。《中庸》更提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则 相生”“致中和”就可以“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儒商贵群合作的精神,正是儒商文化在商品经济活 动中的自觉运用与推行。 (编自王建均《儒商文化与“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构建》,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历代以儒家伦理为指导的儒商对中国社会多有贡献,有的在实践中积累了好的经商经验,我们应加以总 结。 B. 当代中国“儒商”成为什么样的企业经营者及领导者受到中国的现实国情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影 响。 C. 孔子和荀子都肯定人的趋利性,强调义利统一,赞同以义为上,见利思义的经商之道。 D. 只要有了“和则相生”的理念,就能在商品经济活动中自觉运用与推行儒商文化。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主张求同存异,合作共赢,这与文中“协和万邦”的理念是相通的。 B. 现代中国企业家一方面要自觉传承儒家传统理想和伦理观念,同时也要具备创新思维。 C. 在论证结构上,两则材料都采用了总分总结构,层次清晰,体现了议论文结构的严谨性。 D. 在论据使用上,材料一和材料都以儒家经典著作或代表人物为论据,颇具有说服力。 3. 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马云公益基金会捐赠一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开发研究。 B. 李彦宏向北京大学捐款 6.6 亿元用来研究和探索人工智能及其他相关学科。 C. 2012 年 6 月 30 日,许家印捐出 3.5 亿元用于支持广东省扶贫济困事业发展。 D. 2020 年,华为研发费用支出为 1418.93 亿元,约占全年收入的 15.9%。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答案】1. D 2. C 3. D 4. 首先,由中华文化引出不同的经商传统并指出对其应有的态度;其次,揭示在当下全球化背景之下儒商 应有的社会责任;接着,阐明和谐社会的内涵并引用《礼运》《周易》作为佐证;最后,重申新型儒商的时 代责任。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D.“只要……就……”理解错误,选项条件关系不成立,依据原文“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主张 ‘君子无所争’。《中庸》更提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则相生’‘致中和’就可以‘天地位 焉’‘万物育焉’。儒商贵群合作的精神,正是儒商文化在商品经济活动中的自觉运用与推行”可知,儒 商的这种“和则相生”“致中和”的合作精神,是儒商文化在商品经济活动中的自觉运用与推行,但并不 是说,只要有了这种“和则相生”“致中和”的合作精神,就能在商品经济活动中自觉运用与推行儒商文 化。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分析论据和文章结构的能力。 C.“两则材料都采用了总分总结构”分析错误,材料二采用的不是“总分总”结构,而是“总分”结构, 即,先总说“儒商文化是儒家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同市场经济融合形成的儒商精神”,再分 说“义”“信”“和”等在儒商经商中的表现。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BC 三项内容均可体现材料一中“公益性质及社会担当”这一观点,而 D 项中“华为研发费用支出为 1418.93 亿元,约占全年收入的 15.9%”这是企业为了自身发展的行为,未能体现材料一中的“公益性质及 社会担当”这一观点。 故选 D。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依据材料一第一段:“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传统,通常中华文化以儒、释、道三家并称,但儒家在 三家中一直居于我国社会生活的主流地位”“以儒家伦理为指导的商人在中国历史上代代均有,并形成不 同的经商传统,对中国社会多有贡献”“对这些不同的经商传统,他们好的经商经验我们应该给以总结, 并且应根据时代的需要而加以发展”可知,本段由中华民族历史传统文化引出不同的经商传统,并指出了 对其不同经商传统应具有的态度。 依据材料一第二段:“我们的社会正处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在此情况下,我们的“儒商”应该是什么 样的企业经营者、领导者”“也就是说应该是能担当起他们应担当的社会责任”等内容可知,本段主要说 明了在当下全球化背景之下儒商应担当起他们应担当的社会责任。 依据材料一第三段:“当前,我们的国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建设‘和谐社会’是全民族的要 求,当然也是我们现代中国企业家的要求”“在人类社会中,真正的‘和谐社会’”“都希望世界成为一 个‘和谐’的世界”等内容可知,本段主要阐述了“和谐社会”的内涵。 依据材料一第四段:“我们知道,儒家经典《礼记·礼运》提出‘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可以说为中 华民族勾画出了最为重要的‘社会和谐’的蓝图”等内容可知,本段是以儒家经典《礼记·礼运》来论证 第三段所提出的“和谐社会”的内涵的。 依据材料一第五段:“在《周易》中,‘太和’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经过我国历代思想 家的发挥,已具有‘普遍和谐’的意义,所以王夫之说‘太和’是‘和谐’的最高理想”等内容可知,本 段是以《周易》中的有关内容来论证第三段所提出的“和谐社会”的内涵的。 依据材料一第六段“我国新型的‘儒商’应是关注环境伦理、社会伦理、家庭伦理、个人道德修养伦理的 现代企业家”、第七段“所以中国新型的‘儒商’也就是中国现代的新型企业家,他们将承担我国建设‘和 谐社会’的重任,同时也以他们的企业理念贡献于人类社会”等内容可知,材料一这两段照应前文,重申 新型“儒商”的时代责任——承担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任。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演变 约翰·高尔斯华绥 从剧院里出来,我们简直搭不上一辆出租汽车;尽管下着濛濛细雨,也只得走着穿过累斯特广场,巴 望碰着有一辆车顺皮卡迪利大街开回来。倒有不少双轮和四轮马车驶过去,有的停在路边上,有气无力地 招呼我们,有的想都没想惹我们注意,而每辆出租汽车看上去却都搭上了乘客。在皮卡迪利广场,再也等 不下去了,只好叫住一辆四轮马车,让它带着我们慢悠悠地走完一段漫长的路程,一阵轻微的西南风从敞 开的车窗吹进来,风里有一种变化的气味,那种潮湿的气味四处弥漫,甚至侵袭到城镇的中心,使善于观 察它们形形色色活动的人想到一种无休无止的力量永远在呼喊:“变下去!”可是,马蹄单调不变的嗒嗒 声,窗子的吱吱声,车轮在地上颠簸的嘎登嘎登声,不紧不慢地,吵得我们昏昏欲睡,终于到家的时候, 我们简直都快睡着了,车费是两先令,在交给车夫之前,我们站在灯光下,看清了手里是不是一枚半克朗 的硬币,这才偶然起了头。这个车夫看上去有六十岁上下,脸又瘦又长,下巴和下垂的灰须仿佛永久贴在 他那蓝色大衣竖起的领子上,不过他脸上最明显的特征还是腮帮子那两道沟,又深又空,看上去那张脸是 由一些没有黏着肉的骨头拼成似的,中间深陷出一双眼睛,一点儿神采也没有,他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 盯着他那匹马的尾巴。于是,我们中间有一位,几乎是无意识地,又在那半克朗之外添上了他剩下的钱。 他把钱接了过去,什么也没有说,但我们正走进花园大门时,却听见他开了口:“谢谢您啦!您可救了我 一命。” 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一句怪话,便又关上了大门,走回到马车跟前来。 “情况到这个地步吗?” “是啊,”车夫答道,“到头啦—-这差使。现在没人需要我们了。”于是,他扬起鞭子,打算把车赶 走。 “像这样糟有多久了?” 车夫又垂下了手,仿佛乐于让它歇一歇似的,文不对题地回答说:“我赶了三十年车。” 接着,他又盯住马尾巴发起呆来,只有一个个问题才能把他从沉思中唤醒,来说说他自己。 “我倒不怪出租汽车,我谁也不怪。让我们赶上了,就这样赶上了。” “你们真快断顿了吗?” 车夫苦笑了一下,那两个深坑之间的笑容实在奇特,恐怕很难在一个人脸上看得到。 “可以这么说,”他说道,“唉,才有多少呢?今儿个我拉上你们之前,只挣了十八便士;昨儿个挣 了五先令,而我一天得挣七先令交租车费,那还算是便宜的。有很多车主都破产关门了,一点也不比我们 强,他们这会儿撇下我们,再容易不过了,你总不能教铁石心肠发慈悲吧,能吗?”他又苦笑了。 我们中间一个人低声说,公众都爱乘坐出租汽车。 车夫转过脸,透过黑暗凝视着下边。 “公众?”他说道,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惊讶,“唉,他们都要坐出租汽车,那是很自然的,他们坐 在那里面来来去去快多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嘛。我等了七个钟头才拉上你们,你们那会儿正找出租汽车。 人们叫不到出租汽车时,才坐我们的马车,所以通常他们的脾气都挺大。” “我们都为你难过,人们本来会想到——” 他低声打断我们的话“难过也顶不了饭……过去从来没有人向我打听过生活。”接着,他慢慢地把长 脸左右摇了摇,补充道:“再说人家又能怎么样呢?总不能指望人家养活你吧;而且要是向你问起问题来, 他们会觉得很别扭,他们也明白这一点,我想。当然,我们有那么多人,双座马车简直和我们一样糟。唉, 吃我们这碗饭的人一天比一天少了,这是明摆着的事。” 车夫点了点头。 “这个老家伙,”他说,“从来没长过多少肉。如今它吃食也打不起精神来。虽说吃的质量不怎么好, 可是够它吃的。” “你不够吧?” 车夫又扬起鞭子。 “恐怕,”他一动不动地说,“眼下没有谁能给我找个活儿干了。我干这活儿年头太长了。要没有别 的路可走,也只有进济贫院。” 听着我们抱怨世道似乎太残酷,他第三次笑了。 “是呀,”他说得很慢,“对我们是狠了一点,我们根本没有招惹谁呀。可是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 让我来说的话。一件东西来了,就把另一件东西挤走了,就这样挤下去。我想过了——你得想想事情的道 理,整天坐在这里想来想去。我终于想不清有什么道理。我们的末路很快要到了——不会有多久。我也说 不准,会不会为再也赶不了车心里难受,这太让我丧气了。” 于是他第三次扬起鞭子。 “你告诉我,假如给你的车费仅仅多六便士,你会拿它做什么呢?” 车夫朝下凝视着,好像被那个问题问懵了。 “做什么?什么也做不成,我能做什么呢?” “可是你说它救了你的命呀。” “是呀,我说过,”他慢声答道,“我当时觉得有点憋气,人有时候免不了。这是注定要碰上的,没 法躲开——你要想得开这个。不过我们照例能不想就不去想它。” 这一次,他说了声“真谢谢你们啦”,就用鞭子磕了磕马的肋部。那个被遗忘了的牲口像从梦中被唤 醒似的,迈动了腿,开始把马车从我们面前拖走。他们在灯光衬出的一丛丛树影之中,非常缓慢地沿路而 去。在我们的头上,云朵像艘船一样正乘着带有变化气味的风,疾速地驶过黑河似的天空,马车看不见了, 那股风依然把那即将消失的车轮慢慢转动的声音送到我们耳边。 (选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微型小说精品》,有删改) 文本二: 高尔斯华绥曾说过,篇幅长的短篇小说是“所有小说形式中最好的形式之一……使用这种形式,作 家……最接近于诗人、画家、音乐家。”他的短篇小说题材广泛,涉及爱情、美色、自然的光辉、社会的 正义和憎恨、老年、贫穷以及对动物爱护等等。 他在自选的中短篇小说集的前言中说:“人生贵在独立。那些认为年轻不妨顺从潮流,到晚年必能在 小说中达到独立的人,我怕注定要喝苦水。”高尔斯华绥呼吁“写短篇故事的人”要遵守“活生生地、鲜 明地”表现自己的“真正想象、真正情绪所要求的规律”。他形象地比喻说:“蜘蛛从来没有人教它,居 然织出了那纤细的、玫瑰色的窗子……让我们这些写短故事的作家们也试试只凭我们自己的直觉和幻想来 编织那圆圆的、丝线的奇迹吧。” (摘编自网络) 5.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写“从剧院里出来,我们简直搭不上一辆出租汽车”“每辆出租汽车看上去却都搭上了乘 客”,预示着“我们”只能乘坐马车。 B. 小说中描写“风里有一种变化的气味”“一种无休无止的力量永远在呼喊”,渲染一切都在变化的氛 围,象征时代变迁。 C. 小说描写车轮声的缓慢沉闷和“我们”昏昏欲睡,真切地表现了马车的缓慢节奏已经不能适应如今人们 方便快捷的生活需要。 D. 小说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了解,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社会的严厉批判,对上层社会的讽刺和 对穷苦人民的同情。 6.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描写马车“有的停在路边上,有气无力地招呼我们,有的想都不想引起我们注意”,表现了车夫的 疲惫和慵懒,与出租车生意忙碌形成对比,为下文的故事情节作铺垫。 B. 小说具体描写马车夫的外貌形象,尤其突出“看上去那张脸是由一些没有黏着肉的骨头拼成似的,中间 深陷出一双眼睛,一点神采也没有”等特征,形象地表现了马车夫生活的窘迫和生意的艰难。 C. 小说描写马车夫在谈话过程中多次“扬起马鞭”这一细节,一方面是职业习惯使然,一方面也表现了马 车夫一直想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多做一点生意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念头。 D. 小说结尾“云朵像艘船一样正乘着带有变化气味的风,疾速驶过黑河似的天空”一句,既描写自然环境, 也暗示社会环境,与前文呼应。 7. 文中马车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8. 作者在小说创作上有哪些追求?请结合文本二简要概括。 【答案】5. D 6. A 7. ①对命运(时代的“演变”)的理解:面对出租车取代马车,自己近乎失业的现实,他没有怨天尤人, 只是无奈地接受现实残酷的变迁。②对客人感恩:面对客人乘坐自己的马车并且把剩下的 硬币给了他,他 心怀感激。③对前途迷茫:觉得人生“找不到出路”。 8. ①重视短篇创作。②追求题材广泛。③坚持独立创造(或“拒绝顺从潮流”)。 【解析】 【分析】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作者对社会的严厉批判,对上层社会的讽刺”错误,文章没有体现。 故选 D。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A.“表现了车夫的疲惫和慵懒”错误。而是一种时代变化之下的无奈和心灰意冷。 故选 A。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到头啦——这差使。现在没人需要我们了。”“我倒不怪出租汽车,我谁也不怪。让我们赶上了,就这 样赶上了。”“再说人家又能怎么样呢?总不能指望人家养活你吧;而且要是向你问起问题来,他们会觉 得很别扭,他们也明白这一点,我想。当然,我们有那么多人,双座马车简直和我们一样糟。唉,吃我们 这碗饭的人一天比一天少了,这是明摆着的事。”“眼下没有谁能给我找个活儿干了。我干这活儿年头太 长了。要没有别的路可走,也只有进济贫院。”马车夫不怪出租汽车,谁也不怪。眼下没有谁能给他找个 活儿干了,要没有别的路可走,也只有进济贫院。面对出租车取代马车,自己近乎失业的现实,他没有怨 天尤人,只是无奈地接受现实残酷的变迁。 由原文“于是,我们中间有一位,几乎是无意识地,又在那半克朗之外添上了他剩下的钱。他把钱接了过 去,什么也没有说,但我们正走进花园大门时,却听见他开了口:‘谢谢您啦!您可救了我一命。’”可 知,客人又在那半克朗之外添上了他剩下的钱,他把钱接了过去说“谢谢您啦!您可救了我一命。”对客 人感恩:面对客人乘坐自己的马车并且把剩下的硬币给了他,他心怀感激。 由原文“眼下没有谁能给我找个活儿干了。我干这活儿年头太长了。要没有别的路可走,也只有进济贫院” 可知,马车夫认为干这活儿年头太长了,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进济贫院。由此可知,对前途迷茫,觉得 人生“找不到出路”。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由原文“高尔斯华绥曾说过,篇幅长的短篇小说是‘所有小说形式中最好的形式之一……使用这种形式, 作家……最接近于诗人、画家、音乐家。’”可知,重视短篇创作。 由原文“他的短篇小说题材广泛,涉及爱情、美色、自然的光辉、社会的正义和憎恨、老年、贫穷以及对 动物爱护等等”可知,追求题材广泛。 由原文“‘人生贵在独立。那些认为年轻不妨顺从潮流,到晚年必能在小说中达到独立的人,我怕注定要 喝苦水。’高尔斯华绥呼吁‘写短篇故事的人’要遵守‘活生生地、鲜明地’表现自己的‘真正想象、真 正情绪所要求的规律’”可知。坚持独立创造(或“拒绝顺从潮流”)。 二、古代诗文阅读(46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10 小题,30 分) 9.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是( ) A. 力能扛.鼎(举起) 民众而士厉.(勇敢) 北购.单于(讲和) 枉车骑过.之(拜访) B. 领.行营节度使(兼任) 不戢.士(管束) 请假设草具..(粗劣的食物) 请归取其孥.(子女) C. 难壬人..(奸佞之人)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修正) 而为世嫌之所加.(凌驾) 宅.幽而势阻(地理位置) D. 为我谢.曰(告诉) 轻霜露而狎.风雨(亲近) 渐.不可长(逐渐) 而世之多嫌.也(猜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力能扛鼎”句意:双手能举起鼎一样沉重的东西。形容力气大,也用来比喻笔力雄健。“扛”,举起。 解释正确; “民众而士厉”句意:人口众多而士兵振奋。“厉”,振奋。解释错误; “北购单于”句意:向北与单于和好。“购”通“媾”,讲和。解释正确; “枉车骑过之”句意:委屈您的马车去拜访他。“过”,拜访。解释正确。 B.“领行营节度使”句意:代理军营统领。“领”,代理。解释错误; “不戢士”句意:不管束士兵。“戢”,管束。解释正确; “请假设草具”句意:请代为备办些粗劣的食物。“草具”,粗略的食物。解释正确; “请归取其孥”句意:请求回家接自己的妻子儿女过来。“孥”,子女,亦指妻子和儿女,此处应指妻子 和儿女。解释错误。 C.“难壬人”句意:排斥奸佞之人。“壬人”,奸佞之人。解释正确;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句意: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修”,修正。解释正确; “而为世嫌之所加”句意:因而被世人的猜疑凌驾(因而遭到世人的猜疑)。“加”,凌驾。解释正确; “宅幽而势阻”句意:位置幽僻而地势阻塞。“宅”,地理位置。解释正确。 D.“为我谢曰”句意:替我向他们致意说。“谢”,告诉。解释正确; “轻霜露而狎风雨”句意:使他们轻视霜露,不畏风雨。“狎”,轻视、忽视。解释错误; “渐不可长”句意:不好的苗头不能让它发展滋长。“渐”,征兆、苗头。解释错误; “而世之多嫌也”句意:世上的人很多是喜欢猜忌的。“嫌”,猜忌。解释正确。 故选 C。 10. 下列选项中“惟”字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类的是( ) A. 惟适之安 B. 惟兄嫂是依 C. 是惟子厚之室 D. 惟此而已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惟适之安”的意思是:只有感到舒适就安于如此。所以“惟”的意思是“只有”。 B.“惟兄嫂是依”的意思是:只有依靠兄嫂抚养。所以“惟”的意思是“只有”。 C.“是惟子厚之室”的意思是:这就是子厚的幽室。所以“惟”的意思是“就是”。 D.“惟此而已”的意思是:只有这罢了。所以“惟”的意思是“只有”。 故选 C。 1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是( ) A. 裂裳衣.疮 遵从而家.焉 吾念汝从于东. B. 以取显贵..者 强者夭而病者全. 升高.而望远 C. 莫如西.归 岁.以百万计 兽.奔鸟窜 D. 闻其言而壮.之 顾而乐.之 率常屈.其座人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衣”名词作动词,裹扎;“家”名词用作动词,安家;“东”东面,无活用现象; B.“显贵”显赫富贵,无活用现象;“全”形容词作动词,保全;“高”,形容词作名词,高处; C.“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岁”名词作状语,每年;“兽”名词作状语,像野兽一样; D.“壮”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壮烈;“乐” 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快乐;“屈”使动用法,使…… 折服; 故选 C。 12. 下列选项中的句子全都含有通假字的是( ) ①秀外而惠中②甲兵顿弊③宥而彰之④焚炀赫烈之虞⑤诩诩强笑语⑥谌虽暴抗⑦辞甚巽⑧太尉为人姁姁⑨ 敛不凭其棺⑩为词章泛滥停蓄 A. ①②③⑤⑥ B. ①③⑤⑥⑧ C. ②③⑥⑦⑨ D. ③⑥⑦⑧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秀外而惠中:“惠”通“慧”,聪慧; ②甲兵顿弊:“顿”通“钝”,不锋利; ③宥而彰之:“宥”同“侑”,辅助 ; ④焚炀赫烈之虞:无通假字; ⑤诩诩强笑语:无通假字; ⑥谌虽暴抗:“抗”通“伉”,暴戾,强横; ⑦辞甚巽:“巽”通“逊”,谦恭; ⑧太尉为人姁姁:无通假字; ⑨敛不凭其棺:“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⑩为词章泛滥停蓄:无通假字; 故选 C。 13.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不都是古今异义的是( ) A.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朱泚幸致货币.. 无辞以白其大人.. B. 不自贵重..顾籍 出入..经史百家 又将经纪..其家 C. 一旦出身..而蹈死地 夹道..而疾驰 用力..于当世者 D. 隐者之所盘旋.. 思以发明..天下之郁塞 以震骇左右..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 “生人” 古今异义词,古义,百姓;今义,陌生人。“货币”,古义,物品和钱币;今义,充当一切 商品的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大人” 古人一般指父母,此处指母亲;今义,指成年人。 B.“贵重”古义,看重;今义,价值高;值得重视;“出入”古义,贯通;今义,出去和进来;“经纪” 古义,妥善安排;今义,经营。 C.“出身” 古义,投身军队;今义,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由家庭经济情况所决定的身份;“夹道”无古今 异义。 “用力”古义,掌握很大的权利;今义,使出很大的力气。 D.“盘旋” 古义,盘旋逗留;今义,环绕着飞或走;“发明” 古义,疏通;今义,创造;“左右”古义, 身边的侍从;今义,表方向。 故选 C。 14. 下列选项中的文言句式特点和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所为也 A. 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 B. 士之好廉名者 C. 欲谁归罪 D. 为将相于一时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定语后置句,意思是:这就是那些受到天子赏识、在当代掌权的大丈夫的所作所为啊。正常语序为: “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大丈夫之所为也”。 A.一般句式,“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的意思是:使人民在安乐太平的环境中。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 不是特殊句式。 B.定语后置句,意思是:那些喜好廉洁名声的士大夫。正常语序为“好廉名者士”。 C.宾语前置句,意思是:将要归罪于谁呢?正常语序为“欲归罪谁”。 D.状语后置句,意思是:可以使他在一个时期内出将入相。正常语序为“于一时为将相”。 故选 B。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答周生书 林纾 惠书奖借过力,至引王君薇庵、林君述庵事,推仆为古之义士。传闻失实,此则仆所惭悚不敢遽受, 必宜辨白者也。 窃谓五伦..中忽有朋友之一伦,戚非兄弟,分则路人,而古人于忧危丧亡之交,冒死捍卫,颇以为过。 及仆身被家难,学业不立,朝夜震局,莫省为计,则存问诱掖,摩励磋切,均吾友之力,方悟古人置朋友 于五伦中,今果大享其利也。 藏庵王先生,天性孝友,仆与游处二十余年。其夫人躬被兄嫂摧残,先生处之夷然,视兄嫂加竺。仆 窥察其意,咸出至诚,因愈加推重。先生亦畜我如季弟,学问一事,匡奖尤力。先生既死,遗其子女二人, 仆私誓,将独任其婚嫁。侥幸不负死友之诺。其子元龙,依仆十年,已入邑庠..,颇以诗笔惊其长老。距薇 庵死之数岁,林述庵亦被疫死于乌麓道院。仆奔哭吊之,举族咸以幼子阿状为托,亦如昔之所以处元龙者 处之,亦将十年。阿状入庠,与元龙同。其诗笔雄警,不如元龙之逋峭。仆时时告以诗不足为,当求有用 之学,造儒者之道。 仆之所以为此者,尔时实未计其力之能至与否,即彼二君,审仆贫薄,亦未料仆之为能教养其子也。 仆之为教为养,并为元龙娶妇,殆天幸使然,亦二子志趣不忍忘其死父,始至于此。究皆五伦中之常事, 仆习知其故,不敢自奇而足下..为仆奇之,何也?且仆尤有惧者:设彼二子骄荒败德,与仆为难,则仆亦不 过太息流涕,委诸气数而已,此外尚有何术?推之中兴勋臣,力造区夏,苟无天人合德,亦未必遽成绝大 勋业。故君子任事能归功于天不惟无祸亦以养德矧仆纤芥之善尤何足云!足下重我爱我,遂有逾量之誉, 故不敢不辨。 暑盛,伏惟珍卫..。不备。 (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改) 1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君子任事/能归功于天/不惟无祸/亦以养德矧/仆纤芥之善/尤何足云 B. 故君子任事/能归功于天/不惟无祸/亦以养德/矧仆纤芥之善/尤何足云 C. 故君子任事/能归功于天/不惟无祸/亦以养德/矧仆纤芥之善尤/何足云 D. 故君子任事/能归功于天/不惟无祸/亦以养德矧仆/纤芥之善/尤何足云 16. 对文中加点的文化常识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确的一项是( ) A. 五伦:也称“五常”,五种人际关系和道德准则,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B. 邑庠:明清时称县学为邑庠。如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痒。” C. 足下:旧时交际用语,上称下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文中的“仆”是第一人称谦称。 D. 珍卫:珍重、保重之意,是我国古代传统书信中常用在信末的表珍重的客套语。 1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在回信时强调两个后生的自身才华,而关于自己抚孤的事却一笔带过,体现了作者诚实谦逊的内心。 B. 作者遭遇家难、学业不立,后得友人相助,作者以此现身说法,有力地证明了古人将“朋友”列入“五 伦”的正确性。 C. 作者具有君子风范,他认为君子做事情,如能把功劳归于上天,这不但不会惹祸,还可以涵养自己的德 性。 D. 作者先后抚养了两位亡友的儿女,这件事被人称为义举,但是由于传闻失实,以讹传讹,因此作者写信 辩白。 18. 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仆奔哭吊之,举族咸以幼子阿状为托,仆亦如昔之所以处元龙者处之,亦将十年。 (2)邠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闻。 (3)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 【答案】15. B 16. C 17. D 18. (1)我赶去哭悼他,他全家族的人都把他年幼的儿子阿状托付给我,我也像过去对待元龙一样抚养他, 现在也近十年了。 (2)一些偷薄无行、横暴邪恶的邠州人,大多用贿赂在军队里列上自己的名字,就随心所欲地胡作非为, 当地官吏不能过问。 (3)(先生)当地风俗习惯借钱时用自己地子女作抵押,如果到了约定时间不能按期赎回,等到利息和本 金相等地时候,子女就要没收成为债主地奴婢。 【解析】 【分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德”作“养”的宾语,且“矧”意为“况且、何况”,连词,连接“仆纤芥之善”,所以应在“德”和 “矧”中间断开,排除 AD; “矧仆纤芥之善”为省略句,省略了动词“为”,即“矧仆(为)纤芥之善”,其中“善”为形容词用作 名词,意为“好事”,作“为”的宾语,且“尤”意为“更加”,副词,表示程度上又深了一层,修饰限 定动词“云”,故应在“善”“尤”之间断开,排除 C。 本句的句意为:所以君子做事,能够归功于天意,不仅可免除灾祸,也可以培养品德,何况我干的是细小 的好事,更加不足挂齿! 故选 B。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C.“上称下或同辈相称的敬词”理解错误,“足下”应为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 故选 C。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以讹传讹”理解错误,依据原文“惠书奖借过力,至引王君薇庵、林君述庵事,推仆为古之义士。传 闻失实,此则仆所惭悚不敢遽受,必宜辨白者也”,意为“来信对我极力过分地称赞,甚至引述王薇庵和 林述庵二君的事,推许我是古代讲义气的人。众人的传言失去了真实性,这就是我惭愧惶恐不敢贸然承受, 而必须辩白此事的原因”,由此可知,“作者写信辩白”不是“以讹传讹”,而是作者认为夸赞过分,言 过其实。 故选 D。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吊”,悼念;“咸”,全、都;“所以”,用来。 (2)“邠人偷嗜暴恶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偷嗜暴恶邠人”;“窜”,放置、安置;“肆志”, 随心所欲地胡作非为。 (3)“质”,抵押;“约不时赎”,到了约定时间不能按期赎回;“侔”,相等。 参考译文: 来信对我极力过分地称赞,甚至引述王薇庵和林述庵二君的事,推许我是古代讲义气的人。众人的传 言失去了真实性,这就是我惭愧惶恐不敢贸然承受,而必须辩白此事的原因。 我原想五伦之中竟然有朋友这一伦,论亲情,不是兄弟,论名分,便是陌生人。但古人在忧急危难, 生死存亡的关头,拼死捍卫朋友情谊,我认为这很过分。等到我亲身遭受了家庭变故,学业不得建立(没 有成就),从早到晚恐惧局促不安,不知有什么办法,而安慰我,引导扶持我,学业上互相勉励,共同探讨, 都是靠了我朋友的帮助,这才明白古人为何要把朋友放在五种伦理关系之中,现在我确实享受到朋友的好 处了, 王薇庵先生,天性孝敬长辈,友爱亲朋,我和他交往相处了二十多年。他妻子遭受兄嫂的折磨,先生 很平静地看待此事,对兄嫂更加情义深厚。我私下观察他的用心,全是出于最真诚的情感,于是我更加推 许、尊重他。先生也像对待自己的小弟弟一样待我,在做学问这件事上,他格外尽力地帮助我、鼓励我。 先生死后,留下两个子女,我暗自发誓,要独立担当起抚养他们直至婚嫁的责任。幸好我没有辜负对亡友 的承诺。他的儿子元龙,依赖我十年,现在已经进县学读书,很能以诗文使年纪大的人感到惊奇。离薇庵 逝世几年后,林述庵也生病死于乌麓书院。我赶去哭悼他,他全家族的人都把他年幼的儿子阿状托付给我, 我也像过去对待元龙一样抚养他,现在也近十年了。阿状入县学,和元龙相同,他的诗风格雄健警炼,不 如元龙的诗曲折有致。我常常告诫他们,诗不值得去写,应该追求有作为的学问,达到儒家学者的境界。 我之所以这样做,那时确实没有考虑自己的能力能不能实现诺言,就是他们两位先生,了解我家贫力 薄,也没有料到我能够教育抚养他们的儿子呀。我为他们教养后代,并且给元龙娶了媳妇,大概是天意让 我这样做,也是两个后生在感情上不忍心忘记他们的亡父,才达到今天的成就。说到底,这都是人伦情感 的平常事,我熟知自己这样做的原因,不敢认为自己了不起,可您却替我感到了不起,为什么呢?再说我 还有害怕的事:假使这两个后生骄奢荒淫,道德败坏,和我作对,那我也不过是叹息流泪,归咎于命运罢 了,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办法呢?进一步推想历代的中兴功臣,他们奋力巩固华夏,如果不是天道与人力的 意志结合,也不一定立刻成就这伟大的功勋和事业。所以君子做事,能够归功于天意,不仅可免除灾祸, 也可以培养品德,何况我干的是细小的好事,更加不足挂齿!您器重我,爱护我,于是有这过分的夸奖, 所以我不敢不辩白。 暑天大热,希望您珍惜身体。不能尽言。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8 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楼令·秋怀次韵 夏孙桐 残叶下寒阶,秋风震旅怀。话莼鲈、空自低回。莽莽神州兵气亘,听不得,泽鸿哀。 夕照澹金台,销沈几霸才。对霜天、尊酒悲来。丛菊漫淹词客泪,偏多傍,战场开。 19.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即点明“秋”景。残叶、寒阶,令人顿生凄凉之感,秋风萧瑟,动人心怀,用残景衬托词人的情绪, 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 B. “莽莽神州兵气亘,听不得,泽鸿哀”写出了中华大地上“兵气”绵延的现实,并用比喻的手法,表达 了对百姓深切的同情。 C. “夕照淡金台,消沉几霸才。”词意紧承上阕,借用燕昭王置千金以延士的典故,表达了希望统治者振 作精神,富国强兵,救民于水火的积极心态。 D. “丛菊”句,借用了杜甫《秋兴八首》中“丛菊两开他日泪”一句,用花香映照兵气,构思新颖,耐人 寻味,体现了词人较深的造诣。 20. 请简要分析词人“悲来”的原因。 【答案】19. C 20. ①衰飒的秋景。②思归而不得归。③国家战乱频仍,百姓痛苦不堪。④统治者无能, 英雄无用武之地。 【解析】 【分析】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C.“积极心态”错误。从全词来看,作者的情绪是消沉的。 故选 C。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残叶下寒阶,秋风震旅怀”。入手即点明“秋”景。残叶、寒阶,令人顿生凄凉之感,秋风萧瑟,动人 心怀,逆旅游子怎不思乡欲归。“震旅怀”中的“震”字,将词人心绪不宁、思归急切的形态,活脱脱地 呈现在了读者面前,使读者似乎看到了词人那焦躁不安、坐卧不宁、欲归不得、欲罢不能的急匆匆、慌忙 忙、往来踱步却无计可施的情态。残叶飘飘,寒阶生凉,多像是江河日下的晚清王朝破败的景象。用残景 衬托词人的情绪,“秋怀”的悲凉哀伤奠定了全词的基调。 “莽莽神州兵气亘,听不得,泽鸿哀”,词人心绪不宁,思乡而不得归的另一方面的原因,是词人对祖国、 对人民强烈的责任感。词人看到“莽莽神州”大地上,到处是连年不断的烽火,帝国主义的入侵,清廷对 人民的镇压,江南江北兵势日盛,战事延绵不断,人民痛苦不堪,哀鸿遍野,社会动荡不安。然空有同情 心,并无回天力,确使词人感慨万端。 “夕照淡金台,消沉几霸才”,词意紧承上阕,揭示神州兵焚城市、马踏郊野、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根 源,就在于当政者不识贤愚,重用卖国贼,使得有志之士报国无门,霸主英才消沉埋没。 “对霜天、尊酒悲来”,词人作为一个官阶不高的知府,看到国事的衰败,奸人弄权,太后误国,有志者 被贬谪,爱国者被杀戮,心痛情伤却无能为力,在风霜洗面的政治生涯中,只能借酒浇愁。然而“举杯消 愁愁更愁”,端起酒杯,更增添无限悲愤。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8 分) 2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种树郭橐驼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官吏频繁召集百姓,劳民扰民 的行为。 (2)《过秦论》中写诸侯联军慑服于秦,联盟瓦解,争相贿赂秦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将进酒》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李白对权贵生活 的蔑视态度。 (4)杜甫《客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 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 【答案】 (1). 鸣鼓而聚之 (2). 击木而召之 (3). 于是从散约败 (4). 争割地而赂秦 (5). 钟 鼓馔玉不足贵 (6). 但愿长醉不复醒 (7). 盘飧市远无兼味 (8). 樽酒家贫只旧醅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鼓”“从”“赂”“馔”“飧”“醅”。 三、语言文字运用与名著阅读(14 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由清华大学、Science、腾讯联合举办的青少年科学小会上,一份 120 万人票选的科学看点榜单出炉。 首张黑洞照片问世、人类发现“黑洞之王”、嫦娥四号首次着陆月球背面等天文学进展榜上有名。 走进科学、了解科学,从长远看,( ),从现实来看,则是在帮助他们在伪科学面前保持理性和冷静。 比如去年的量子波动速读闹剧,打着“量子波动”的旗号,其实却是赤裸裸的谎言,这种明显违背常识的 骗局,仍然有不少家长趋之若鹜,归根结底是公众科学素质偏低,缺乏基本的科学常识。 曾有家长带孩子参加科学活动,会后留下这样一句话“孩子不一定能听懂,但只要让他看着科学家的 ‘后脑勺’,就值了!” 2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是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热爱科学的一颗颗种子 B. 是青少年在心中种下热爱科学的一颗颗种子 C. 是青少年在心中种下一颗颗热爱科学的种子 D. 是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一颗颗热爱科学的种子 23.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C.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24.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22. D 23. D 24. 改为:一份由 120 万人票选的科学看点榜单出炉。 【解析】 【分析】 【22 题详解】 本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根据“从现实来看,则是在帮助他们在伪科学面前保持理性和冷静”可知,补写句子的句式应该和它一致, 应为“是在……”,排除 BC; 根据多重定语的顺序,数量词“一颗颗”应该放在动词“热爱”的前面,排除 A。 故选 D。 【2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例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把“人们盲目追赶的行为”比作“趋之若鹜”。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孤帆”使用借代,代船,“天际流”则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 法。 B.“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江州司马”是官名,使用了借代手法指本人;“青衫湿”是 用了夸张手法;设问,前问后答。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中“鸭先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 D.“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采用了比喻修辞,意思是说人生漂泊天地间,就好象小鸟一样, 飞过来飞过去,偶一驻足,也不过是待一段时间而已,可能会留下你活动的痕迹。 古选 D。 【2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例句中,“一份 120 万人票选的科学看点榜单出炉”有语病,属于成分残缺,缺少介词“由”,可以改为 “一份由 120 万人票选的科学看点榜单出炉”。 25. 微写作: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有色彩的。 请你从林黛玉、田晓霞中选择一人,用一种颜色来形容她,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她的感情。要求:至少使 用两种修辞手法,150 字左右。 【答案】要给黛玉赋予一个颜色的话,天蓝色怕是再适合不过了。黛玉本是绛珠仙草,为报神瑛浇灌之恩 才降临凡界,注定要流尽一生的眼泪。蓝色本是多愁、孤傲、敏感的,却也是清新、叛逆、坚强的,正如 那大海看起来看起来很冷漠,却蕴含着对生活的无限热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自小寄人篱下、敏感孤傲 的她,在面对爱情时毅然决然的选择面对自己的内心,她勇敢地对自由理想热烈追求,但,她瘦弱的身躯 无法抵御封建势力对她的扼杀。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解答此题,考生需了解作品中人物的生活背景和时代背景,然后选取自己熟悉或喜欢的一个,表达你对他 的感情。此外,要求从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这就给了学生很大的选择空间,所以学生要选取其中自己最 拿手的来写,还需注意两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等;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比如可以选择林黛玉,从其性格与经历方面选择一种合适的颜色。黛玉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哭,说是为了报 答前世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而蓝色就代表忧郁、多愁。黛玉坚强叛逆的性格也符合蓝色的特点。 比如可以选择田晓霞,我认为属于她的颜色应该是红色。她是干部子女,但她的身上没有一丝不良习气, 她热情、善良、充满正义感。她像一团红色的火焰,去照亮温暖周围的人,可以说她点燃照亮了孙少平的 精神世界,她温暖了特大暴雨中孤立无援的小孩,但她却生命消逝,牺牲了自己。 四、写作(60 分) 26.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不久前,有一位网友在网上晒出了一组照片,内容是范丞丞,张一山,关晓彤在南京大学校园内拍戏 的场景。这件事引起了范丞丞粉丝的关注,他们在网上表示太羡慕南大的学生,都幻想自己也能进南大看 范丞丞。但南大学生的反应却恰恰相反,与前段时间肖战回母校遭围观的场景不同,范丞丞等人拍摄时, 整个南大没有一名大学生围观,就连对范丞丞等人来学校拍戏这件事都不关心,好不容易有一位南大学子 将范丞丞,张一山等人在南大拍戏的事情发了动态后,又选择秒删,还给出了评价“发了动态后,反而显 得自己太没见过世面”。不仅如此,哪怕范丞丞等人就在教学楼拍戏,路过的学子也“旁若无人”地路过, 很多人连看都不看一眼,这显然不符合网友印象中的“追星”场景。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表明你的态度。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③明确文体,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我们该怎样追星? 近日,关晓彤、范丞丞、张一山的剧组,到南京大学取景拍戏,较往日的人流涌动、粉丝围观不同, 南京大学的学生们非常理智,全程无人围观、无人拍照,剧组遭到前所未有的冷遇。此现象引起了网友的 广泛议论。我认为南大学生没有盲目追星的举动值得点赞。其实生活中,人们崇拜的偶像不尽相同,对于 “选择谁做偶像”“怎样追偶像”的问题也常有自己的见解。今天我就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宋朝的彭几,非常崇拜范仲淹和狄仁杰,用现在的话说是个“追星族”,他“追星”的勇气可嘉,但 “追星”的方式不可取。他把自己的眉毛修剪成狄公眉毛的形状,让族人嘲笑。他只求形似,而不注重思 想修养、学识内涵。如此“追星”,与东施效颦何异? 三国时周郎英俊潇洒,才能杰出,是苏轼要追的“星”。“遥想公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 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烟灭”,东坡先生看重的是周郎的英雄业绩而非美男子的外貌:诸葛亮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是杜甫要追的“星”“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仰慕的是卧龙先生的一片忠 心;孙仲谋占据江东,北据曹操,是辛弃疾要追的“星”,“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倾 慕的是孙权的誓死捍卫江东的雄心。东坡、少陵、稼轩,他们追“星”,是先辈英雄的功业让他们奋发有 为,继而成为历史天空耀眼的明星。 今天的“追星”之风很盛,因为这是个“星”光灿烂的年代。歌坛明星、影视明星、体育明星,每个 明星都有为数不少的“粉丝”。“粉丝”追星并无过错,更何况每个人都有追星的权利。但有一些“追星 族”把“追星”当作生活的全部就大错特错了。有人模仿明星的一举一动,刷明星的微博,穿明星的样式 的衣服,甚至有人把自己的脸整容成明星的容貌,但这对自己有何益处,失去了自我本真,成为别人的影 子,可悲啊! 我们要追的“星”,一定要在社会上传递正能量,他们专业一流,事业一流,人品一流,像周立波, 像柴静,像姚明,像郭明义……这样的明星可以大追特追。有的明星不洁身自爱、吸毒滥交,倘若这样坏 了声誉的明星你还追,那就叫追腥逐臭,是非不分,非走上歧路不可。 我们要“追星”,更要追问一下明星的成功经历,体察他们成长路上的艰辛。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力 量,为自己的成功助力。当一颗钻石闪耀着夺目的光华时,你可知它经历了无数次的切割和打磨,明星的 成长有类于此。“明艳的花儿,浸透的是成功的泪泉和牺牲和血雨。” 我们“追星”,要理智,不要盲目,否则轻则荒废学业,重则耽误人生。不要在追星中迷失自我,这 样才对我们的人生有益。让那些传递正能量的明星成为我们人生的一个个路标,指引着我们在正确的道路 上前进。当我们事业成功、家庭幸福之时,我们会对那些我们追过的“明星”说一声谢谢,“感谢你们的 一路陪伴!”我的人生因你们的存在而精彩,是你们成就了一个独特而富有内涵的我!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中的中心事件是:近日,关晓彤、范丞丞、张一山的剧组,到南京 大学取景拍戏,较往日的人流涌动、粉丝围观不同,南京大学的学生们非常理智,全程无人围观、无人拍 照,剧组遭到前所未有的冷遇。要求考生对于这件事阐述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分析材料可以发 现,本次作文材料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如何追星”这个话题的,对于“选择谁做偶像”“怎样追偶像”的 问题发表看法。理解作文材料的关键在于看清“偶像”身上的“时代精神”,追星不能盲目。那么,写作 之前要思考清楚两个问题:作为青春期的你选择谁做偶像?二是怎样追星追偶像?这需要紧紧把握住时代 的脉搏,立足当下,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如偶像可以是中外历史伟人,可以是中外作家文豪;可以是时 代的学术大家,可以是时代的行业标兵;可以是战争年代的英雄,可以是新社会的普通一兵;可以是文艺 明星,可以是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者;可以是助人成功的事业上的导师,也可以是给予生命教人成长的父 亲母亲……而这些偶像身上应该有让人崇尚的精神信仰,如心怀天下,如无私奉献,如担起重责…… 【立意】1.我们该怎样追星? 2.不要盲目追星。 3.追星不如成就更好的自己。 【素材】1.篮球明星姚明 (新时代的偶像) 雅典奥运会开幕前,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兼秘书长肖天第一次把姚明和偶像联系起来。他说:“国内外 许多青少年都很喜爱姚明,有的还把他当作偶像。可以说,他代表了中国青年的良好形象。”姚明的长相 算不上英俊,他不笑的时候看上去有点木,他的一只耳朵还有点残疾,有时候姚明说话带些孩子气,他对 不喜欢的人也许会有点不客气。但是,姚明高大、善良、正直、幽默、有勇气、有血性、能挣钱,球技超 一流,敢于捍卫自己的权益,并恰如其分地把国家荣誉、社会价值和个人利益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制造 一个偶像,一个可以触摸、亲近和超越的偶像,这些成分已经足够。姚明的身上,既承载着东方人的美德, 也散发着西方文化所崇尚的个性张扬。姚明这个时代偶像,是中西方文化在 21 世纪碰撞和融合的产物。姚 明这个名字,正在通过篮球和 NBA 传遍世界。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像姚明一样成功,希望像姚 明一样获得社会的承认。姚明是不凡的,但他又是我们身边的凡人。姚明这种时代偶像不是人为制造出来 的,对于需要寻找崇拜者的中国年轻人来说,如果还没有找到崇拜者,那就崇拜姚明吧。 2.谁是中国的“文化偶像” (网民心中的偶像) 2003 年,新浪网联合《南方都市报》等 15 家媒体在网上举办了一个“评选中国十大文化偶像”的活动。这 一活动的灵感显然来自国外。在这之前,美国的《男人》《传记》等媒体已经联合评出美国人心目中的十大 文化偶像,并称这些人的“行为和思想曾经那么深刻地影响了美国历史的进程”,在某种意义上,他们代 表了美国的精神。在这次候选人的名单上,除了我们熟悉的鲁迅、老舍等文化名家外,体育明星姚明、邓 亚萍,演艺名人李小龙、张国荣、王菲、周星驰等也名列其中。对这次评选,网民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投 票最终结果是:鲁迅、金庸、钱钟书、巴金、老舍、钱学森、张国荣、雷锋、梅兰芳、王菲。文豪鲁迅和 歌星分列十大文化偶像首尾,歌星张国荣高居第六,这个现象耐人寻味。其实没有什么必要大惊小怪,鲁 迅代表了时代的深度,其魅力来自思想。王菲代表了时代的速度,其魅力来自时尚,不管是思想还是时尚, 都具备了在人们记忆中留下深深印迹的力量。 3.(精彩段落) 泰戈尔曾说过:“树木里有所节制的火,发为繁花;无耻的火焰肆意燃烧,终化为灰烬。”毫无疑问,万物 都需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任由他疯狂,就一定会酿成悲剧。许多人疯狂的追星,他们其中的一些学生 甚至偷钱逃学,风餐露宿,只是为了在偶像出息某产品发布会时能远远地看上一眼!湖南一个十五岁的女粉 丝,更是为了参加“超级女生”比赛减肥过度以致活活饿死!这种低俗,疯狂的行为深深引起社会的共鸣, 各级人士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人认为这种追星行为是理所当然,也有人认为这种追星行为应坚决杜绝。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明星也是寻常人,做不到万事皆知,十全十美,也有许多明星言行不一。我们此时应 擦亮双眼,明辨是非,而不是疯狂地去迷恋,追逐,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并非应了那句“近朱 者赤,近墨者黑”的后一句。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