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背景分析]:
“ 除法的初步认识 ” 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
四册 “ 表内除法(一) ” 的教学内容,是学生第一次在数学课堂上真正意义
的学习除法,其地位的重要显而易见,本节课要让学生在建立 “ 平均分 ” 的
概念的基础上学习除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等式的写法和读法,教材是从熊猫
平均分竹笋的活动中,用把 12 个竹笋平均放 4 盘的实例引入除法算式,让学
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显示出教材把除法概念教学置入生动
具体的情境之中的编写意图。
“ 除法 ” 这个概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陌生的,他们肯定在生活
中通过各种渠道或多或少知道一点,也许这个学生知道除号,那个学生了解除法
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如果老师再通过自己的讲解硬塞给孩子,肯定会造成 “ 消
化不良 ” ,因此我始终围绕 “ 让数学从学生口里说出来 ” 的设计理念进行
的。
[教学案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1 .谈话(边讲边出示情景图)
师:这是小猴聪聪,它想请它的好朋友们来它家做客,于是,一大早就起床
去园子里摘了许多大桃子(贴桃子卡片),它要把这些美味的桃子分给它的朋友
们吃,瞧!它的朋友小兔、小狗、小鸡、小鸭来了(依次出示小兔、小狗、小鸡、
小鸭卡通图片)。可是聪聪该怎样把桃子合理的分给它的朋友们呢?
2 .提出问题:
师:聪聪想把 12 个桃子平均放在 4 个盘子了(出示盘子卡片)。每盘该
放几个呢?请大家帮小猴聪聪想一想。
3 .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 1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棒,将书本当作盘子,摆好 4 个盘子,开展
平均分的活动,看看每个盘子里放几个
( 2 )教师在巡视中观察学生的不同分法。
( 3 )分完后,指名学生讲一讲自己是怎样分的和分得的结果。
二、联系生活,自求新知
1 .引入除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刚才我们一起通过平均分的活动,帮助聪聪解
决了 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谁可以告诉大家
呢?
情况一:生答:除法 策略一:师赞赏:看来你们平时在生活中非常爱搜集
数学知识,并能合理的运用,你们真了不起!今天就一起来研究这种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除法) 情况二:没有学生回答。策略二:师神秘的说:那我今天
就给大家介绍一个计算家族的新成员给你们认识,它就是除法,今天就一起来研
究这种计算方法。(板书课题:除法)
2 .除法算式的读写。
师: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各有自己的符号 “+” 、 “―” 、
“×” ,那除法有它自己独特的符号吗?有同学知道吗?愿意上来写写吗?
情况一:学生会写、会读。策略一:请几个会写的学生上来写。你们能说说
在写除号时应注意些什么吗?生答,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强调。师:除号已经
会写了,那么要把 “12 个桃子平均放在 4 个盘子里,每盘放 3 个 ” 用除法
算式表示出来,应该怎样写呢?全体学生试写。师巡视。请一生上台板书: 12
÷4=3 师:你们同意他写的这个算式吗?那谁来说说算式中各个数字的含义呢?
那么能大声的读给老师听听吗?全体学生一起读。师:对!这个除法算式读作 12
除以 4 等于 3 。(同位之间互相读一读)情况二,没有学生会写、会读。策略
二:师:今天老师就给你们介绍除法的符号,它就是 ÷ ,叫除号。学生练写,
教师巡视。师:除号已经会写了,那么要把 “12 个桃子平均放在 4 个盘子里,
每盘放 3 个 ” 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应该怎样写呢?师介绍除法算式的写法,
全体学生试写。师巡视。师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全体学生一起读。
3 .巩固加深。
( 1 )让学生拿出 12 根小棒,要求同位之间平均分成 2 份、3 份、6 份,
看每份是多少?每分得一种结果,自己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 2 )师:如果是把 12 个桃子平均分成 12 份,结果是多少?( 1 个)
那算式又该怎样写呢?
4 .应用,加深对新知的理解。
教科书第 18 页的 “ 做一做 ”
活动要求:
同桌之间把 18 根小棒代替饼干依次平均分成 3 份、 2 份、 6 份。
根据分的结果填写除法算式。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汇报结果。
小结
三、学以致用,开心闯关:
第一关:魔法卡片:(教科书第 20 页练习四的第 1 题)
出示魔法卡片,请每组派两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得
对大家就跟他一起读。读对了顺利的闯入第二关。
第二关: “ 小帮手 ” 。(教科书的第 20 页练习四的第 2 题)
出示小熊分苹果的情景图:师:我们一起帮两只小熊分苹果吧!
生动手操作学具并填写算式,教师巡视。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想的?
第三关: “ 分西瓜 ” 。(教科书的第 20 页练习四的第 3 题。)
出示西瓜、篮子图。
( 1 )生独立思考并解决 ( 2 )师:你们是怎样想的?
师如果不让你们列除法算式,不动手摆你还有其他分西瓜的方法吗?
四、总结评价,深化新知:
1 .请学生谈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是怎样学到这些新知识的?你
觉得你学的好吗?
2 .师总结:
[案例分析]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自由的 “ 说 ” 。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开课通过 “ 小朋友们,今年是什么年? ” 的
谈话非常自然的引出小猴分桃的情景,这一过程简洁到位达到了我所设想的要求。
在后来的 “ 分一分 ” 环节中,我没有限制学生的活动,而是让学生自由的活
动,学生在轻松的音乐声中自由的活动着,每当有一种分法便兴奋的拉着我或其
他组的同学去欣赏他们的成果,讲述他们的分法,我在整个活动中只要学生分对
了,不管分法,都给予了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使学生在上课伊始通过自由的
“ 说 ” 使自己热情高涨,充满信心,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开阔性。
二、联系生活,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有效的 “ 说 ” 。
“ 联系生活,自求新知 ” 这个环节是我在设计时的重点,就想突出 “ 知
识让学生有效的说出来 ” ,在实际操作中非常理想,是整节课的亮点。整个环
节我都让学生紧密联系自己生活中知道的有关除法的知识有效地说,首先学生在
我设计的 “ 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刚才我们一起通过平均分的活动,帮助聪
聪解决了 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谁可以告诉
大家呢? ” 这样一个对于他们而言极具挑战性又富有表现自我的问题下说出了
新的计算方法 ―― 除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验到成功,激发了他们的动口说
出数学的欲望,紧接着学生在老师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情景中有效的说出了除法的
符号、写法、读法及其意义,使这些枯燥的数学知识通过孩子们的口生动的说出
来了。在整个环节中学生发现问题时让其他的同学帮忙,或者是师生一起解决。
课堂上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大家的努力下一
起学习新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学生在我的富于极具挑战性
又富有表现自我的问题中真的是将这节课的知识自己大声说出来的,从学生那坚
定而自信的声音中我知道学生真正是在生活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只不过是通过
今天的学习,将这些零碎的知识建构成了知识框架。
三、面对差异,让学生争论着 “ 说 ” 。
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来自于不同的生活背景,他们在学习中有着不同的经验
与体会,对同一个问题的解决,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习惯及见解,我们教师
要为这些不同提供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去争论着说,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在
教学时就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在写除号时就出现了有的学生认为应该先写上面的
点,再写横线,最后写下面的点,有的认为先写中间的横线,再写上下的点,并
在此争论不休,这时我并没有肯定或否定哪一方的答案,而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
异,笑着说 “ 你认为怎么写正确就怎么写,尊重自己的答案吧! ” 一句话巧
妙的解决了学生的 “ 除号之争 ” 。看来课堂是老师的生命力所在地,是学生
智慧的发源地。就让爱充满整个课堂吧,就让学生在朴素的课堂生活中去品味数
学吧,用师生之间的爱唤起孩子们的求知欲,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发展空
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