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第 72〜73 页。
教材分析
这是本套教材第三次安排加、减混合运算的内容。学习 20 以内的加、减后,安排通过 看图列式,
看图讲故事。学习百以内数的加减后,又安排了一次,重点是通过求三个数的和、 差,学习计算方
法的多样化。本单元安排的混合运算,主要是结合简单的现实问题,在用己 有经验分步计算的过程
中,尝试把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进而理解运算顺序,并试着解 决紺要两步计算的加、减问题,
学习写答语。
教法建议
教学活动中,要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在交流不同算法的基础上,尝试将两个 算式写
成一个算式。另外,本套教材笫一次出现让学生写答语,教师要加强指导。
学情分析
学生认识了连加、连减、有很好的计算基础,关键是掌握加减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 探索并掌握不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用加减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 学会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 多样化,
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探索算法,经历算法的发展过程;创设密切联系生 活的实际
情境,让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融为一体。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减混合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 学在实
际生活屮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序。
难点: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具学具
教具:实物投彫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1. 复习。
出示如下练习题。
174+305 + 289 755—248— 137
先指名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算二人板演,全班齐练后集体订正。
2. 引入。
出示:36+48—25 276-138 + 39
师:这两道题与上面两道题在运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这两道题是加减混合运算题。
师:我们己经学会了连加和连减计算的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方 法。
板书课题:不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设计意图:在连加和连减运算的基础上,引入加 减混合
运算,有利于学生掌握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利用知识迁移来接受新知识, 降低了学习难
度,符合孩子的认识特点。
二、探索新知
1. 教学例题。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笫 72 页例题教学情境图。
师:根据这个情境,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指名回答,先引导学生找出这幅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再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先小 组讨论,
再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问题,只要学生能提出合理的数学 问题,教师都应
给予肯定。然后教师指出:现在我们来讨论“向阳村现在一共有多少台电视 机? ”这个问题。
(2) 自主探索,讨论交流。
1 自主探索算法。
师: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现在一共有多少台电视机”这个问题吗?那就请你 们动脑
筋想办法算出结果来,算完后与同桌交流一下。
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个别交流、辅导,注意发现不同算法。
2 讨论交流算法。
师:谁来汇报你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指名板书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两种算法:
方法 1: 59—12=47 (台)
47+59=106 (台)
答:向阳村现在一共有 106 台电视机。
方法 2: 59—12+59
=47 + 59
=106 (台)
答:向阳村现在一共有 106 台电视机。
教师先让学生说一说“方法 1”中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然后让学生通过对比上面的 两种算法
发现“方法 2”的算法实际上是把“方法 1”的两道单步的加、减算式合并成一道 加减混合的算式。
通过交流,还要让学生明确:在 59—12 + 59 这个算式中,“59—12”求的是向阳村今 年新买
的电视机(47 台),“59—12 + 59”求的是一共有电视机多少台,所以计算 59—12 + 59 时,应先算
59 减 12 的差,再用所得的差(47)加 59。
师:要解决“一共有多少台电视机? ”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算?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 组织全
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算法,教师应给予肯定。
教师要让学生解释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59 + 59=118 (台) 11X—12=106 (台)
答:一共有 106 台电视机。
或 59 + 59—12
= 118—12
= 106 (台)
答:向阳村现在一共有 106 台电视机。
设计意图:学生在“买电视机”的悄境中,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然后组织 学生思
考计算方法,尝试解决,再相互交流,这样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 解混合运算的
计算方法,留给学生探索、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开阔学牛思路,培养学生的合 作精神。
2. 即吋练习。
课件出示课本第 72 页“试一试”中的练习题。
(1) 先指导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明确要求“水果店这一周卖出香蕉和苹果一共多少 千
克? ”这个问题,应该求出先卖出的苹果有多少千克。
(2) 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时,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算法:
方法 1: 138 + 29=167 (千克)138+167 = 305 (千克)
答:水果店这一周卖出香蕉和苹果一共 305 千克。
方法 2: 138+29+138=167+138=305 (千克)
答:水果店这一周卖出香蕉和苹果一共 305 千克。
方法 3: 138+138+29=276 + 29 = 305 (千克)
答:水果店这一周卖出香蕉和苹果一共 305 千克。
教师要先让学生解释为什么可以这样算,接着向学生说明:“方法 1”是用分步列式的 方法解决
问题,而“方法 2”和“方法 3”是用含加、减混合计算的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3 .归纳概括。
让学生观察以下四个算式的计算过程。
59-12+59 59+59-12
=47 + 59 = 118-12
=106 (台) = 106 (台)
138+29+138 138+138 + 29
= 167+138 = 276+29
=305 (千克) = 305 (千克)
师:通过观察, 你觉得应怎样进行加减混合计算?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指名回答,通过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如下:进行加减混合计算时,一般按从左 到右的
顺序算。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把练习呈现给学生,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 情感,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练习活动中运用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 73 页“练一练”中的第 1〜4 题。
1. 第 3 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 进行集
体订正。
2. 笫 2 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讨论算法。
本题解答过程可参考如下。
(1)第(1)题。
因为在石家庄站,上车的乘客有 288 位,而下车的乘客有 209 位,显然上车的人数比下 车的多,
因此,车上的人数是增加了。
(2)第(2)题。
算法不唯一,可参考如下三种。
856+288—209 或 856—209 + 288
= 935 (位) =935 (位)
答:车上有 935 位乘客。 答:车上有 935 位乘客。
288-209 + 856
=79 + 856
=935 (位)
答:车上有 935 位乘客。
通过全班交流,还要使学生体会到:尽管第(2)题算法不唯一,但计算结果都是相同 的,因
此,要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述有利于检验计
算结果正确与否。
3. 第 4 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归纳总结算法。
本题解法可参考如下:
68+68—6— 1 — 1
=136—6—1 — 1
= 128 (名)
答:参观画展的一共有 128 名学生。
或者如下:
68-6+68-2
= 62+68-2
= 128 (名)
答:参观画展的一共有 128 名学生。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算法,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 识,形
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抽彖概括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全课小结(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