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认识》教学实践与思考
石泉县曾溪小学 胡永鹏
教材分析:
《千米的认识》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三单元的《测量》中的内容,是学生在认
识了米、厘米和毫米等长度单位后,要认识的另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教材例 4
结合学生熟悉的运动场地设计教材,先通过学生已掌握的长度单位“米”推算出
新的长度单位“千米”,然后又通过量一量、走一走、估一估等活动,增强学生
对 1 千米直线距离的感受,掌握估计的标准和方法。
【思考】《千米的认识》是一节很难懂的课,究其之难,首先难在“虚”,千
米是一个比较大的长度单位,1 千米看不见摸不着又难以测量,难以通过具体形
象的模型感知体验,难以形成鲜明直观的表象;其次难在“远”,一般来说学生
的学习总是建立在已有经验之上,而千米这个单位看似在生活中常见,但是它与
学生已学的长度单位(毫米、厘米、米)单从数量上就相去甚远,对于学生已有
的长度认知经验“千米”更像是空中楼阁。为了清楚学生的已知、未知和想知,
我做了以下课前测:
1、填上合适的单位:学校操场一圈 400( ) 石泉到曾溪有 10( )
2、你觉得 100 米有多长?你是怎么估计的?
结果显示:1、90%学生知道千米,知道千米很长,比米要大很多。2、对 100
米长度的估测,与实际偏差较大,偏差在 20 米以内的占学生人数的 60%,偏差
大于 20 米占学生人数的 40%。3、在估计策略上,20%的学生知道用较小的、可
视性的标准来估测,80%的学生凭空想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 1 千米的观念。
2、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 1 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
析问题。
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
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 1 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建立 1 千米的估算策略。
教学准备:
教具:学校周围交通图每小组一张,多媒体及课件一套,教师提前拍下校门
口到 1 千米处的视频。
课前活动: (父母参与)
先估一估 100 米的距离,再与实际距离进行比较。然后走一走,用了( )
步,测一测,用了( )秒。
从家门口出发,走 2000 步,大约( )米,用了( )分。
思考:这个课前活动对于学生建立 1 千米的估算策略起着决定作用。第一
个活动可以让学生牢固掌握标准,第二个活动让学生体验自己千步所走的长度,
从步数和时间两个纬度加深 1 千米的实际量感。考虑到学生年龄较小,走的步数
也比较多,同时还要测出大概距离,任务有难度,采用了父母共同参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千米
(一)交流信息
1、提问:100 米大约有多长?你能在操场上找到 100 米的长度吗?说出自
己的依据。
2、学生根据 100 米的标准推测 10 个 100 米的所用的时间或所走步数。
(二)揭示课题
10 个 100 米就是 1000 米,一般情况下,我们记做 1 千米。
思考:对于没有可视性的千米,学生只有通过可以感知的 100 米进行延展想
象,建立起 1 千米与 100 米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而近至 1 千米,间接形成千米的
表象。同时,学生也初步感受到 1000 米可以通过 10 个 100 米来估计它的长度,
掌握一定的估计策略。
二、联系生活,加深认识
(一)认识 1 千米
1、通过刚才的推测,谈谈对 1 千米的感受。
2、多角度体验,认识 1 千米
①体验 10 个 100 米
课件出示操场 100 米的起始位置,学生闭上眼睛体会,10 个 100 米连起来
有多长?
根据课前收集 100 米的所用时间和步数,静静感受 10 个 100 米要用的时间
和步数。
(二)“我”的 1 千米
学生结合课前了解到的信息,说说自己心目中的 1 千米。先自己独立思考,
再在小组内说一说。(要体现估计的标准)
例如:学校操场一圈 400 米,走两圈半就是 1 千米,一圈大约需要 6 分钟,
1 千米就需要 15 分钟。
思考:表象不稳定,是比较模糊的、暗淡的。当实物离开眼前,脑中的印象
会逐渐谈忘,当再忆时因没有参照标准而偏离实际的概念。因此,要让学生建立
正确的 1 千米的表象,必需构建一个千米的参照标准。在参照物的选取上,选择
了两类参照物:一类是学校操场的 100 米跑道。另一类是学生自己确立的标准,
可以是学生课前调查的 100 米,可以是学校整个跑道等。
(三)估计 1 千米的距离
1、估计:从我们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大约是 1 千米?
2、摄像机播放从校门口出发向右走 1 千米的视频。
3、画一画,从学校出发走 1 千米,还可以到哪些地方?
4、用百度地图进行比较。
思考:在学生每天走过的路线中寻找 1 千米,体验更贴近;充分运用信息技
术,即时呈现实际数据,体验更鲜活。使用百度地图的测距功能使学生知道自己
估测路程长度实际有多长,体验更准确。
三、了解用途,体会价值
(一)引导学生举例
1、千米也称公里,用字母 Km 来表示。
2、想想看,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千米?
(二)欣赏生活中的"千米"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千米"
(三)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小红每分钟步行 50( )。
(2)小轿车每小时可以行驶 70( )。
(3)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大约高 8848( )。
2、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用线连起来
步行 乘飞机 骑自行车 乘公共汽车
15 千米 60 千米 4 千米 800 千米
思考: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在学生建立了千米的表象,初步形
成 1 千米的量感后,联系生活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作为数学教学的活教材,具有
时效性,使数学充满真实感和亲切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正体现了
知识学习的价值。
四、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能从生活中找出 1 千米吗?
教学反思:
一、注重生活经验
“千米”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建立 1 千米的表象难度很
大。所以,在教学时,我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新旧知识的引申,
发展处促成新旧知识的转化。课前,我邀请家长带领孩子估一估、走一走 100
米的路程,测一测走 2000 步大概所需要的时间和步数,通过这些实践性的课前
活动,为千米的教学提供了有利的认知阶梯。在课中,我又引导学生把 1 千米与
课前了解到的信息进行联系,给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参照物,增强了学生对 1
千米距离的感性认识。我还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地方让学生估计 1 千米的路程,
使学生对 1 千米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为学生学习“千米”提供了理性思考的依
据。
二、重视学情分析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教学不能无视
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灌输,而应把学
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他们从原有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
的知识经验。本节课通过课前测,发现学生对千米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1
千米这一观念还是很模糊,他们不知道选用哪个标准去度量它,怎么去度量。基
于此,我才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形成一定的估算策略,在后面的教学设计中,
我也是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展开教学。
三、重视估测能力培养
本节课安排了三次估测,第一次课前估测 100 米长度,大部分学生乱猜,第
二次让学生说说我心中的 1 千米,学生有了跑道 100 米的直观感受,因此估测结
果没有像第一次那样离谱,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说出。第三次估测学校到哪是 1
千米,此次估测活动中,更讲究是估测方法的运用。虽然课后测,还是有一部分
学生无法准确估测出生活中比较长的距离,但是策略的掌握比结果的准确更为重
要,况且现在很多成年人的 1 千米的长度概念都存在偏差,何况是三年级的小学
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