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作文热点押题素材: 致敬中国科学家、中国脊梁、爱国精神...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高考作文热点押题素材: 致敬中国科学家、中国脊梁、爱国精神...

ID:700075

大小:91.67 KB

页数:37页

时间:2021-05-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高考作文热点押题素材: 致敬中国科学家、中国脊梁、爱国精神... 前言 坚持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强调社会发展的积极面,是语数外等各科坚持的共同理念。 对于思想政治等学科来说,这种要求显得更为直接、凸出。2020 年高考卷,坚持弘扬主旋律, 彰显时代精神,跟现实生活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新高考试题历经多年积累,试题不再回避热 点,而是直接面对热点,实现政治与生活的零距离接触,并以此为导向,主动引导课堂教学 与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现实热点和生活实践。从 2020 年高考命题立意来看, 来年的命题无疑也会特别关注时代的重大主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 2020 年的重大政治主 题,也是全国人民关注的大事。 2021 年重大社会现实话题有:建党 100 年、抗疫阶段性胜利、脱贫攻坚、小康社会伟大 成就、量子科技研究(以及其他科技前沿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美劳布局(结合最 新接连重磅发布的系列教育评价改革方案,2021 年体美劳一定是设题重心)、抗美援朝 70 年、深圳特区(经济特区)40 年、国际形势(百年未有大变局)、双循环与十四五规划等。 其中,建党 100 周年,更应该是关注的重点。 学生们应该重视身边的大事,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深入掌握中国共产党改变中 国社会的丰功伟绩。学生需要对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绩有一个清 晰认识,才能把题目做好。 从 2020 全国卷及八省联考试题可以看出,“宏大主题”作文应是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主 旋律。教育部考试中心解读高考命题导向时说:这类试题积极主动地呼应国家总体战略和宏 伟蓝图,反映热点话题,坚持服务大局,打造思想高地。意在引导考生正确把握国家的历史 坐标,个人的时代坐标。让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正确的立场和方法 认清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向整个社会传递 正能量,传播好声音。据此,可以认为这类命题将是今后高考作文的趋势,而适应性考试更 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向。 写好宏大主题类作文要有主题思想和主题素材的准备。所以平时要注意培养大视 野大情怀,要关注时事和社评,提高认识,积累素材,涵养写作的大格局。下邳语文将为学 生提供体育强国、劳模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美丽中国、探月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 “两弹 一星” 精神、航天精神等专题素材,欢迎关注转发。 高考就是最大的政治,高考最终是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像脱贫攻坚这样热点 事件回避不了也必然会考的,特别是意识形态学科。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 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 迪智慧、砥砺品格。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下邳语文特别推出“中国精神”作文素 材专栏,本期推出“科学家精神”,让我们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感悟真理的力量。 话题导读 自 2020 年年底,美国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坍塌后,位于中国贵州平塘的“中国天眼” 成为全世界唯一一个凝望宇宙的人类“大眼睛”。这座 500 米口径的“大锅”,是当今世界最大 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它的建成被认为是人类探索外太空进程的里程碑。世人震撼 于它的威力,而我们深知,国之重器,有人以命铸之,背后是无数科技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 的坚持和付出。“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这几个字,重如千钧。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 2020 年 9 月 1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广 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我 国科技 事 业 取得 的 历史 性 成 就, 是 一代 又 一 代矢 志 报国 的 科 学家 前 赴后 继、接续奋斗的结 果。”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 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标定了中国科学家的价值坐 标,也塑造了知识分子群体乃至当代中国的精神特质,凝聚成一股改变中国科技进程与社会 面貌的精神力量,是中国革命精神谱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科学家精神的内涵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总书记这样阐释科学家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 9 月 11 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就“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做了深入阐 释。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 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2019 年 5 月,党中央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 意见》,明确提出了科学家精神的内涵: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 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科学家精神做过许多精辟论述,一起来 看! 爱国精神 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 的结果。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 仁东等 一大 批 新 中 国 成立 后 成 长 起 来 的杰 出 科 学 家 , 都是 爱 国 科 学家 的典范。 ——2020 年 9 月 11 日,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祖国大地上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凝结着广大院士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很多院士都 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 民族英雄!——2018 年 5 月 28 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 士大会上的讲话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 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 代化的伟大事业中。——2016 年 5 月 30 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 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要有强烈的爱国情怀。这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要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把人生理想融入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2013 年 7 月 17 日,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 的讲话图为 2020 年 3 月 2 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广州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首批战“疫”一线火线发展党员的入党宣誓仪式上领誓。新华社记者 邓华/摄 创新精神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 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要多出高水平的原创成果,为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体系作出贡献。 ——2020 年 9 月 11 日,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我 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 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2018 年 5 月 28 日,在中国 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创新,就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凡事要有打 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攻坚克难,追求卓越。——2013 年 7 月 17 日,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求实精神 有研究表明,科学家的优势不仅靠智力,更主要的是专注和勤奋,经过长期探索而在某 个领域形成优势。——2020 年 9 月 11 日,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这场重大斗争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展示了拼搏奉献的优良作风、严谨求实的专业 精神,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 ——2020 年 3 月 2 日,在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就疫 情防控科研攻关工作座谈时的讲话 很多科学研究要着眼长远,不能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 ——2016 年 5 月 30 日,在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黄大年在为吉林大学的学生们授课(2011 年 4 月 10 日摄)。新华社发 奉献精神 要鼓励科技工作者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勤奋钻研,不慕虚荣,不计名利。 ——2020 年 9 月 11 日,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 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 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 起 , 为 实 现 “ 两 个 一 百 年 ” 奋 斗 目 标 、 实 现 中 华 民 族 伟 大 复 兴 的 中 国 梦 贡 献 智 慧 和 力 量。 ——2017 年 5 月,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 长期以来,广大院士胸怀报国为民的理想追求,发扬不懈创新的科学精神,秉持淡泊名 利的品德风范,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勇攀科学技术高峰,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提高我国 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 防建设和优化国家决策作出了重大贡献。——2014 年 6 月 9 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 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协同精神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再接再厉,把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作为科技战线的一项重大而紧迫任 务 , 统 一 领 导 、 协 同 推 进 科 研 攻 关 , 拿 出 更 多 成 果 , 不 辜 负 党 中 央 重 托 , 不 辜 负 人 民 期 盼。 ——2020 年 3 月 2 日,在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就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工作座谈 时的讲话 工程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发动机,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 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既要有工匠精神,又要有团结精神,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经济建 设和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工程科技问题,紧贴新时代社会民生现实需求和军民融合需求,加快 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在前瞻性、战略性领域打好主动仗。 ——2018 年 5 月 28 日,在中国 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郭永怀(右一)在解答研究生提出的问题(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育人精神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科技就有前途,创新就有希望。“人材者,求之则愈 出,置之则愈匮。”希望广大院士关心和爱护青年人才,把发现、培养青年人才作为一项重要 责任,为青年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 ——2018 年 5 月 28 日,在中国科学 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 老凤声。”科技创新,贵在接力。希望广大院士发挥好科技领军作用,团结带领全国科技界特 别是广大青年科技人才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功立业。——2016 年 5 月 30 日,在全国科技创 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希望广大院士肩负起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责任,甘为人梯,言传身教,慧眼识才,不断 发现、培养、举荐人才,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铺路搭桥。广大青年科技人才要树立科学精 神、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 ——2014 年 6 月 9 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精选时评 (一)《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在日前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科 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强调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并重点阐述了爱国精 神和创新精神。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 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去年 5 月,党中央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 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 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这六个方面,构成了科学家精 神的主要内涵,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力弘扬科学家精 神,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必将进 一步鼓舞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 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爱国是科学家精神的第一要义。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 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精湛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野,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 炳史册的重大贡献。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 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都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殷殷 爱国情,拳拳赤子心。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 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 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就一定能汇聚建 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磅礴力量,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光荣业绩。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更加需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 更加突出的位置,也更加需要大力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 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要多出高水平的原创成果,为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体系作出贡献。”极 大调动和充分尊重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造精神,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使谋划创新、推动创 新、落实创新成为自觉行动,在解决受制于人的重大瓶颈问题上强化担当作为,努力实现更多 “从 0 到 1”的突破,我们就一定能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 新型国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赋予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能够自觉 践行、 大力弘扬 科学家精 神,砥砺“以身许 国,何事 不可为”的勇毅 担当,激扬“敢为天下先” 的创造豪情,勇立潮头、锐意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用科学家精神涵养时代新人培育》 2020 年 9 月 1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学成就离不 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立足新时代, 展现新作为,科学家精神蕴含着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 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 作的协同精神以及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新时期,广大青年肩负沉甸甸的历史使命, 要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特别需要学习传承科学家精神。弘扬科学家精神与培育 时代新人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我们要用科学家精神涵养时代新人培育,积极传承和弘扬 科学家精神,促进青年一代成长成才。 爱国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基本前提。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习近平强调:“气节也 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从钱学森、邓稼先到袁隆平、钟南山,科学家群体的职业 选择和研究方向无不彰显着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培养能 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用科学家精神引领时代新人培育,要牢牢守住爱国初心,用 科学家群体的爱国情怀感召学生,教育青年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之间的关系,坚 定政治立场,实现个人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同向同行,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 民族。 创新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核心要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 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发布 的《2020 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创新能力在 131 个经济体中排名第 14 位,连续两 年位居世界前 15 行列,在多个领域表现出领先优势,是跻身综合排名前 30 位的唯一中等收入 经济体,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进展。居安思危,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距离创新强国尚 有距离,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全面提升。青春的标志在于创造,青年作为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 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用科学家精神助力时代新人的培育,就是要弘扬科学 家精神蕴涵的创新创造精神,激发青年群体的创新意识,释放新时代青年的创造活力。 求 实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内在要求。实事求是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方法。新时代 中国青年勇担历史使命,需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点滴做起,在立德树人的进程中求真 务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弘扬求真务实的科学家精神,应以“知行合 一”为路径,用严谨求实的专业精神、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艰苦执着的探索精神教育引导学 生,使青年学生既学识渊博又本领高强,以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态度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以厚实的底气、无畏的勇气努力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奉献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鼓励科技工作者专注于自己 的科研事业,勤奋钻研,不慕虚荣,不计名利。”人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人的社会价值是衡量人 生价值的重要标准。放眼未来社会,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时代的光辉荣耀感召青年。为党育 人为国育才,就是要服务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需要,使广大青年努力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 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此过程中,广大青年应勇担重任,发展自身、贡献社会、造福人民。弘 扬科学家精神助力时代新人培育,就是要弘扬奉献精神,积极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 精神,充分发挥优秀榜样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优秀科技工作者的事例感召学生,注重实践养成, 引导青年学生积极作为、主动担当,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协同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必然要求。团结协作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单丝不成线,独木不 成林”“二人齐心,其利断金”,这些古语与诗句滋润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世界的未 来属于年轻一代,为了更好地发挥青年在世界大舞台的作用,习近平提出:“各国青年应该通 过教育树立世界眼光、增强合作意识,共同开创人类社会美好未来。”在新时代发挥集中力量 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继续弘扬伟大团结精神,以团结互助的科学家精神助力时代新人培育,增 强青年一代的团队意识,坚定合作共赢的理念,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促进合作共赢。 育人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内容。科技创新,贵在接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广 大院士发挥好科技领军作用,团结带领全国科技界特别是广大青年科技人才为建设世界科技强 国建功立业。”中国加速向科技创新强国进军的过程是一场接力赛,老一辈科学家做好领跑者, 传好接力棒,青年一代跑好接力赛,意义不言而喻。发挥好育人精神,也是科学家精神薪火相 传的关键。弘扬科学家精神,要弘扬育人精神,提携后学,为青年一代的发展开辟道路,为中 国培养新生的科技力量;要坚持正确的育人理念,不仅注重提升青年一代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本 领,还要帮助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促进青年一代成长成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新时代赋予广大青年新的历史使命,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有助于引导广大青年保持强烈的爱 国心、坚定的报国志,把爱国奉献的热情转化为创新创造的不竭动力,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 长实现人生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礼赞“科学家精神” 当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洪流中,追求创新已成为共识,融入经济社会的方方面 面。创新活动形态多样,不同领域的创新活动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形成了多主体、多层次的 创新矩阵。熊彼特在用经济学理论诠释市场创新行为时,称创新型企业家为“行业的引爆者”, 将企业家精神放在一个核心的位置,认为正是企业家嗅觉敏锐、敢于冒险的特性,才能不断开 发新产品、创造新业态。与之类似,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科学家处于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地位, 每一项科技创新成果都凝聚着科学家的智慧与辛劳,也是“科学家精神”的物化和外在体现。科 学家精神世界的满园芬芳与奋斗足迹交相辉映,相得益彰。① 专注是孜孜以求的科学信仰。 在未知的世界摸索前行,走怎样的创新之路,取决于我们对于科学的信仰。潘建伟院士说:“创 新不能总跟在别人后面,就要敢做没人做过的事情。”专注和执着是所有拓荒者的特质。在锁 定科学问题后,成果产出往往要经历长期的积累和沉淀,保持专注会让挫折不再折磨,时光不 再枯燥,在岁月静好中与创新邂逅。古有李时珍尝百草,徐霞客踏千山,今之南仁东、屠呦呦 皆是一生为一大事来,这都为我们展现了专注之美、执着之力。“南仁东星”高悬苍穹,时刻提 醒我们只有在静谧的心境中,在淡泊的情怀里,目光才能投向更浩瀚的科学星空。当我们翻开 日本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名册,不难发现学历不高的中村修二、田中耕一,甚至“土鳖”到底的 大隅良典、益川敏英,他们的科研之路饱受挫折,但瞄准前沿难题矢志不渝,最终赢得了学术 的长跑。如今我国科技政策环境利好,平台设施堪比国际水平,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具 备创新 的客观条件 。与此同时 ,世界各 国科技竞争 激烈异常,“跟跑 ”易,“并跑”难, “领跑” 更是难上加难。要想取得突破,对科学的专注、执着和坚守依然是不二法宝。② 质疑是相互 欣赏的科学品格。质疑和欣赏看似矛盾,在科学家群体中却是辩证统一的。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是百花齐放的种子,带来科学思想和学术观点的激荡。科学的声音不应迷信于权威,亦无须屈 从于权势。新中国成立之初,有外国学者断言由于缺乏储油的海相地层,给我国扣上了贫油的 帽子。地质学家谢家清、孙建初等坚持实践第一的工作作风,摸索和发展出陆相成油理论,为 大庆、胜利等高产油田的勘探开采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存疑、质疑、解疑,无非是为了更好地 认识真理。科学家“道相同”,质疑和回应质疑也就成了“相与谋”的重要交流方式,推动了科学 家群体在研究兴趣、学术风格的相互欣赏,进而促进学科交叉和科技合作。③ 守正是严谨理 性的科学操守。基于在科学实践中体现的宽容、协作等精神,科学共同体通常被看作是道德共 同体的模范。近年来,学术不端的现象每每见诸报端,都会引起广泛的热议。在自由驰骋的科 学疆域里,人性的弱点需要时刻防范和警惕。对真理的热爱需要超越世俗和功利的局限,追求 的不是人才“帽子”的简单迭代,更不是经费项目的野蛮扩张。只有克服浮躁,大胆去试,勇敢 去闯,实事求是,才能练就真正的学术大师。创新是为了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如何约束科学始 终走在向善的轨道上,需要勒紧理性的缰绳。帕特森原本是一名通过同位素手段测量地球年龄 的普通学者,当他发现含铅汽油的危害后,顶住同行的非议、企业的迫害,孤军奋战 20 多年 揭露真相,最终将铅赶出了人民的生活。他有一首小诗这样写道:最伟大的科学家,总是抛弃 那舒适的生活,只为一丝照亮未来的光芒。④ 报国是心系家园的科学情怀。人们常说,科学 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在祖国和人民面前,“科学家精神”就意味着无怨无悔地为之付出。 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毫不犹豫放弃海外优厚待遇投入祖国怀抱,虽百折而不回。以黄旭华为 代表的专家学者隐姓埋名、不计得失,长期投身核心装备研发,虽万死而不辞。无论在哪个时 代 , 当 对 祖 国 的 爱 遇 见 对 科 学 的 情 , 必 然 迸 发 出 万 丈 豪 情 和 澎 湃 力 量 。 从 “两 弹 一 星 ”到 “北 斗”“蛟龙”,从杂交水稻到分子育种,从人工合成胰岛素到量子科技与通信,科学家创造着一 个又一个奇迹,也愈发从容和自信,因为背后站立着日益强大的祖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 开科学技术的共鸣。在爬坡过坎的征程中,科技需求不会少,要求会更高。各行各业发展的瓶 颈问题亟须得到解决,建设美好生活的种种心愿迫切盼望实现。新时代的科学家依然要心怀祖 国,破解时代命题,回应人民关切,在创新的路上继续进发。科学家精神气象万千,虽不能穷 尽,但汇聚的力量气势磅礴。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精神,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 工匠精神的汇聚,必将为劳动者增添情怀的温度,进而使之迸发出无穷的创新力量。致敬,“科 学家精神”!去引领更加伟大的新时代创新! 素材举隅之南仁东: (一)无法遗忘的“老南” 现在,当人们来到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这个偏僻的黔南小镇,再穿过一道道的狭窄山口, 目光就会被一个 500 米直径的白色钢环所吸引,那是史上最大望远镜 FAST 的圈梁,而此时, 南仁东的名字就会被继续坚守在这里的人们一再提起。“老南”是他们心里对这个“老爷子”的昵 称。用 FAST 工程馈源支撑系统副总工潘高峰的话说,他是一个“往西装口袋里装饼干,会忘 记吃,等拿出来已经揉成渣子的随性老头儿”。可“老南”也是个为了 FAST,废寝忘食的“工作 狂”。“就在那间办公室里,我们经常和南仁东老师一起工作到凌晨三四点。”南仁东的学生甘 恒谦回忆起为 FAST 奋战的日日夜夜忍不住感慨。“FAST 就像是他亲手拉扯大的孩子一样,他 看着它一步一步从设想到概念,从概念到方案,到蓝图,再到活生生的现实。”FAST 工程馈源 支撑系统副总工李辉回忆,2014 年,馈源支撑塔刚开始安装,南仁东就立志要第一个爬上所 有塔的塔顶。最终建成后,他的确一座一座亲自爬了上去,“他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拥抱望远 镜!”2016 年 9 月 25 日,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竣工。它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 器”的德国波恩 100 米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提高约 10 倍;比被评为人类 20 世纪十大工程之首 的美国“阿雷西博”305 米望远镜,综合性能提高约 10 倍。“做一项大的科学工程,大部分是没 有先例的,需要一个核心人物,南老师就是这样的角色。他是技术的核心推动者,是团队中掌 握新技术最快的人,从宏观把握到技术细节,都免不了他来操心。去院里汇报项目进展,从未 出过任何差错,而且每次都提前一小时到达会场,努力负责的程度超乎想象。”他的学生岳友 岭这样回忆自己的老师,“他是科学家中的科学家。”时至今日,他的同事张海燕仍难以接受南 仁东离世的事实。她总以为还能再见到那个“似乎无所不知、爱抽烟、嘴硬心软”的老爷子,还 能听到南仁东在隔壁办公室喊自己的名字。但这一次,“老南”真的“走”了。丧事从简,不举行 追悼仪式,这是他的遗愿。“他没有用语言教导过我要正直、善良、面对疾病要乐观,也没有 用语言教导过我工作要执着、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更没有用语言教导过我要无私奉献、淡泊 名利。”FAST 工程馈源支撑系统高工杨清阁说,“但他,行胜于言”。 (二)始终与国家利益和人民需要相向而行 72 岁的南仁东倒在了“中国天眼”传来捷报之前。这位中国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 称 FAST)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生命在欣慰与遗憾中戛然而止。人生只为一事来,历经 8000 多个殚精竭虑的日子与近百次失败,南仁东终使“中国天眼”伫立在中国西南……南仁东身上蕴 藏着中国知识分子深厚的家国情怀。这种情怀,使他将人生的价值附丽于祖国的前途命运,将 个人的分量置于国家的天平上衡量。“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任何社会的发展进步都离不开知 识分子发挥建设性作用。从钱学森、邓稼先、方永刚、黄大年直到南仁东,这些优秀知识分子 的先进事迹充分表明,正是有了此等精神情怀,他们才能始终与国家利益和人民需要相向而行, 无惧艰辛,勇往直前。1993 年,获悉科学家们在日本东京的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提出, 要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信息,建造新一代射电“大望远镜”时, 南仁东便提出了“咱们也建一个”的想法,随之将 24 年光阴付诸于此。这也是知识分子勇于创 新精神的折射。我国现代化建设与世界上一些国家相比起步晚,因此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用敢 为天下先的勇气、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抓住最先进的知识和技能跟上时代发展。近年来,中 国的科学家与建设者们用一系列超级工程书写着“弯道超车”的奇迹,从绿色建筑上海中心大厦 到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从天眼探空到蛟龙探海,从神舟飞天到高铁奔驰,中国智慧、中国速 度一次次展现了当代中国的风采,令国人骄傲,令世界瞩目,而这背后是无数个南仁东的默默 奉献。南仁东曾说过:“美丽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进入到无 垠的广袤。”就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宣布,中国天眼发现数颗新脉冲星, 这是我国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我们必将看到更多新时代的发展成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中国梦的征程中一一实现。 (三)“天眼”睁开,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注脚 11 月 22 日,“天眼 ”之父南仁东被追授时代楷模的新闻在央视新闻联播。23 日,“走好新 时代的长征路——中外青年学者看贵州交流活动”循着南仁东足迹,车到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 州,翻过一重重喀斯特山峰,驶过方圆五公里无人区,抵达“天眼”。它端坐于平塘县克度镇的 万山丛中,仿佛无边无际绿野中一口洁白的巨型“炒锅”,又像一只凝视星空的硕大眼眸——这 便是当今世界最大、最灵敏的 500 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它能一眼“看”穿 137 亿光年!英国《每 日电讯报》称,它“将让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看得都远,探入宇宙深处,试图揭开宇宙奥秘”。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 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深藏在贵州大山腹地的“天眼”,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佳注脚 之一,并和天宫、蛟龙、悟空、墨子、大飞机等,作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成果,一同写入十九 大报告。“天眼”的睁开,不为现实功用,只为代表人类向外星空不断发问,并仔细接收哪怕是 最微弱的回应……以“天眼”(FAST)为中心的方圆五公里以内,没有手机、没有一切电子设 备,这里的工作人员守着地球上最尖端最现代的技术设备,却过着堪称“原始”的生活。他们离 人群很远,离天却很近。这一切,像一则很不真实的神话,而殚精竭虑让“天眼”怒睁的总工程 师、首席科学家南仁东,就是这则神话的谛造者之一。一个人、一辈子、一口锅,一生只做一 件事,南仁东很伟大;全力支持和信任科学家,最终实现这则神话的中国,很伟大。“中国天 眼”这四个字,语出 2016 年 9 月 25 日习近平在这一大射电望远镜竣工发来的贺电。他还说, 天文学是孕育重大原创发现的前沿科学,也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战略制高点。“天眼”如果 有重大发现,那将与人类共同的命运息息相关。上世纪 90 年代,那时中国科技界还在艰苦条 件下努力爬坡,小说家刘慈欣也尚未开笔写《三体》;那时最牛的“眼”是位于美国波多黎各岛 山谷中世界上最大的单面口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直径达 350 米,被认为“不可超越”; 那时中国射电望远镜直径还不如人家的十分之一。而在日本国立天文台任客座教授、享受世界 级别的科研条件和薪水的南仁东,却坚持回国,并有了一个近乎疯狂的想法:在中国建设新一 代射电“大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中国当时百废待兴,投巨资就为玩星星?简 直天方夜谭。50 岁的南仁东不放弃,到处游说,潜心钻研。他的祖国没有辜负他,“天眼”工 程浩荡启幕。选址用了 12 年,立项到落成,又是 9 年。中国终于做成了这件没有先例可循、“世 界独一无二的大科学工程”。“天眼”了不起,南仁东了不起,中国了不起。就在南仁东因肺癌 离世后的不到一个月,尚在调试期的“天眼”,便一口气发现了多颗脉冲星,成为国际瞩目的宇 宙观测“利器”。等到“天眼”正式上岗,必将收到更丰富、更有价值的星星们的“来信”。“天眼” 为国之重器,担纲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探路重任;南仁东为国之良材,祖国没到科技最前沿便死 不瞑目——民族复兴的脊梁,就是无数的南仁东。国之魂魄,民之肝胆,“中国天眼”的故事, 将被人类永远铭记…… (四)毕生心血筑“天眼” 茂林深处,踽踽而行。算不清楚,这已是南仁东第几次踏入贵州省平塘县人迹罕至的山林 了。他一次又一次而来,只为那一个科学梦想。仰望天空,作为一个天文学家,南仁东非常清 楚,无数来自宇宙边际的信号,经历了成千上万光年的漫长路程,也许就在他抬头的这一刻, 划过地球。这其中蕴含着揭示宇宙奥秘的线索,南仁东渴望能在中国大地上建造一个科研重器, 来捕获这些信号,让祖国在地球上的天文史中再划出浓重的一笔。“等 FAST 望远镜建成之后, 我想咱们就能着手开展对脉冲星的系统研究。”生前,南仁东曾对他的学生表露过这样的愿望。 南仁东口中的脉冲星,由恒星演化和超新星爆发而产生,具有地面实验室无法实现的极端物理 性质,是理想的天体物理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有希望得到许多重大物理学问题的答案,并 有很多应用,譬如,脉冲星的自转周期极其稳定,准确的时钟信号为引力波探测、航天器导航 等重大科学及技术应用提供了理想工具。可耗费了 22 年时间,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 重器,成就了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项目的南仁东,已从壮年走到暮年,疾病最终夺走了他 见证“天眼”捷报的机会。北京时间 9 月 15 日 23 时 23 分,因肺癌突然恶化,抢救无效,南仁 东逝世。20 余天后,捷报传来,“天眼”这个中国自主设计制造的射电天文望远镜发现了 6 颗 新脉冲星,这在我国尚属于首次。此时,南仁东的生命已停止,这个工程的最主要缔造者,没 能等到捷报传来。他遗憾吗?等不来南仁东的答案了,可与他共同奋斗过的人们在替他回答。 “FAST 将有希望发现更多守时精准的毫秒脉冲星,对脉冲星计时阵探测引力波作出原创贡献。” 在发布新成果时,国家天文台研究员、FAST 工程副总工程师李菂对 FAST 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同时进一步验证、优化科学观测模式,继续催生天文发现,力争早日将 FAST 打造成为世界 一流水平望远镜设备。”李菂认为,FAST 在调试初期就能发现脉冲星,得益于卓有成效的早 期科学规划和人才、技术储备,初步展示了 FAST 自主创新的科学能力,开启了中国射电波段 大科学装置系统产生原创发现的激越时代。“10 年之后,南老师所成之大美‘中国天眼’必将举 世皆知。”他说。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学雷的眼里,即便没有能等到它产出科学成果 的那一天,但“南老师离去的时候心里一定非常清楚,他毕生的事业已经成功了”。 回归课本: 苏教版必修五之“科学之光” 导语:科学既是反映现实世界本质和规律的知识,又是人类改造世界,造福自身的伟大力 量。在对科学的探求中,人类表现出非凡的智慧,不但加深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且不断开 创出和谐而优美的境界。热爱科学的人们不仅能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享受发现与探索的 无穷乐趣,更能养成科学的精神。科学在发展,人们对科学的表达也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不 但表现在文体特征、风格以及写作方法上,更重要的是观念,是对科学与生活、科学与审美的 多样化的理解解读:科学与人文,思想之光与逻辑之美核心词:智慧、和谐而优美的境界、科 学精神、探索乐趣、观念、理解 1.《物种起源》绪论(达尔文)——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点 评:因为已知世界越大,未知领域越大 2.《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杨焕明)——科学家 之伦理与操守点评:“解读生物之书——人文的里程碑。(2)“所有成员在遗传上是平等的, 人类的基因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与遗产”(3)“一个成员的基因组信息,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隐私, 关系到一个社会成员的全部尊严与一部分命运,要受到社会与他人的尊重”(4)人类将更了解 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更好地建立符合人性人文,又与自然和谐的新的文明。(5)保证公众 对基因与基因研究的知情权(6)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7)人类 至今安全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奥秘还不为人所知。 无论 是与 我们 作别的 吴孟 超院 士, 还是袁 隆平 院士 ,十里 长街 相送 ,举国人民哀悼,14 位院士给世人留下了远去的背影,他们是王绶琯院士、沈忠厚院士、程镕时院士、周毓麟院士、 周又元院士、彭士禄院士、沈善炯院士、谢毓元院士、李京文院士、闵桂荣院士、刘兴土院士、 王元院士、袁隆平院士、吴孟超院士。缅怀他们是因为这些院士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中华风 骨,用 行动 造福 了 千秋 外代 , “大 地之 星并 未陨 落 ,他 只是 选 择返 回天 空,继续照亮大地!” 今天我们缅怀他们,明朝我们也将披挂上阵这样的精神,为更好的时代而奋斗。 王绶琯:科海勉相随,诗文天籁间 1 月 28 日,中科院院士王绶琯因病辞世,享年 98 岁。王绶琯是中国天文学界的泰斗,我 国射电天文的奠基人,曾任北京天文台台长。 “侯官王绶琯,1923 年生于福州,童年客寓上海,少年时负笈黔蜀间,青年时游学英伦。 始修造船而酷好天文。终以自学致天文为终身业。1953 年以还,先后服务于宁、沪、京天文 台。于今历 40 载。齿落发童而意犹未止也。” 这是王绶琯(1923-2021)在 1993 年古稀之龄时写的自述片段,既是白话,又像古文,清 晰明了,言简意赅。大科学家颇具文学水准。 1953 年,王绶琯于三十岁而立之年回国,先后就职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徐 家汇观象台、北京天文台,历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台长、名誉台长。王绶琯开创 了中国射电天文学观测研究,提高了中国授时讯号精度,推动了天体测量学发展,研制出多种 射电天文设备,贡献卓著。1980 年,57 岁的王绶琯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 年担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之后任名誉理事长。 1993 年,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 3171 号的小行星命名为王绶琯星,以祝贺他 70 大 寿。 1998 年,75 岁的王绶琯联名 60 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技专家倡议组织并成立了北京青 少年科技俱乐部。他多次在中学、科技馆、天文馆讲演、座谈,编著了一系列青少年科普读物。 他寄语青少年:“勤学而好问,务实以求真;敏思而笃志,温故以创新。”这短短 20 字的五言 诗,高度概括了青少年在科技学习和实践中的精髄。 回首几十年的科研生涯,王绶琯是欣慰的。他曾参与我国天体物理学科基础建设;他曾在 海南岛日食观测中引进前苏联的射电天文技术;他曾筹建北京天文台,创办全国首届射电天文 训练班,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射电望远镜;他曾指挥并规划“全国一盘棋”的天文研究布局;他 曾参与提出国际领先的 LAMOST 项目……这些,都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智慧和感情。 王绶琯从造船改行天文,从天体物理改做时间授时,从射电天文改做管理规划,从科学研 究投身科普教育,每一次的转变都非常精彩和完美,而其中惟一不变的,就是对天文学的钟情 和对使命的忠诚。 沈忠厚:钻头之父 2 月 5 日,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沈忠厚在北京逝世,享年 93 岁。沈忠 厚是我国著名的油气井工程技术专家、水射流专家、教育家,油气井工程学科奠基人。 沈忠厚,1928 年 2 月 13 日出生于四川大竹,1947 年至 1951 年就读于重庆大学,曾在美 国西南路易斯安那大学和日本东北大学访学交流,先后在重庆大学、北京石油学院、华东石油 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作。2001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忠厚是我国著名的油气井工程技术专家、水射流专家、教育家,油气井工程学科奠基人。 长期从事高压水射流理论与技术研究工作,在淹没非自由射流、自振空化射流理论与技术等方 面取得重要突破,将射流技术与钻井工程相结合,开辟了我国石油钻井技术的新领域,为我国 石油行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沈忠厚一直教导学生“要上山不要下海”:“上山”就是要迎难而上,勇攀科研高峰;“下海” 就是利用科研成果谋取个人利益。他常说:“一个人一辈子能够认真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程镕时:我国高分子物理学科开拓者 2 月 7 日,中科院院士、高分子物理及物理化学家、南京大学教授程镕时在广州逝世,享 年 93 岁。 程镕时,1927 年 10 月 18 日生于江苏宜兴。1949 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化学系,1951 年毕业 于北京大学研究生部。199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几十年来,他孜孜不倦,潜 心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为师者,既要做“经师”,要精于“授业”“解 惑”,教给学生知识和本领;更要做“人师”,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 格魅力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程镕时心中装着家国,满怀对科学真理的热情、 对莘莘学子的热爱,兢兢业业,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以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识、不懈进取 的精神,激励着每一个人。 上世纪 50 年代初,为配合我国合成橡胶工业发展的需要,著名高分子物理学家钱人元, 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高分子物理化学研究小组。刚刚毕业的程镕时被派到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 研究所,成为主要的参与者之一。小组的初始成员只有四人,几乎一切都是空白。在钱人元带 领下,他们迎难而上,自制各种仪器,一点点摸索,最终建立了高分子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测 定的多种实验方法,为工业化顺丁橡胶的选型和聚合条件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此项成果获 得了 1985 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程镕时是钱人元最早的学生与助手之一,见证了在钱人元的领导下,中国高分子物理、高 分子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他说能够追随钱人元参与这一 历程,倍感光荣和自豪。钱人元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不受常规束缚开创新领域的勇气、淡泊 名利的风范对他影响至深。 在科研的道路上,程镕时不断寻求新的突破。从对高分子分子表征方法的研究,到对凝胶 色谱的研究,再到提高对高分子凝聚态物理基本问题的认识,程镕时在相关领域不断拓展,独 树一帜,走在最前沿。 针对高分子合成研究工作中的分子表征和高分子工业生产中的质量控制,程镕时提出了一 种简单易行的分子量表征方法,即“一点法”计算特性粘数公式,这一计算公式在国内外的文献 和专著中被广泛引用,被教科书称为“程镕时公式”。 1965 年,程镕时开始对当时刚出现的凝胶渗透色谱进行研究,他首先研制出了其中的关 键组成——多孔填料,阐明了多孔填料的成孔机理,以及控制孔度的理论关系。程镕时提出的 分离与扩展效应的统一理论,是当时该领域最简单的对加宽效应作改正的方法。论文提交美国 化学会年会时,被当作当年的重要成果发布,得到国外同行的关注和重视。他创建的简易凝胶 色谱方法,满足了自记式仪器在我国普及前对高分子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表征的需要。而后, 程镕时又将凝胶色谱的研究重点转向了绝对量化问题,创立了绝对定量化原则,开创了一种研 究分子水平上的吸附作用以及分子间配合作用的有效而直接的定量方法,拓展了凝胶色谱的应 用范围。 随着研究的不断拓展,在高分子的交联网络结构、高分子结晶、高分子的链构象理论、单 链高分子的制备以及高分子的凝聚过程等研究领域,程镕时都取得了一系列独创性的重要成果。 带着强烈的使命感,程镕时事必躬亲,即使年纪增大,身体不适,他仍经常去实验室,参 与学生论文的选题,对学生论文的指导几乎全程跟进。程镕时常说,人上讲台,心更要上讲台。 他告诫学生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都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科研工作就像在茫茫大海里划 舟,要能耐得住寂寞,面对惊涛骇浪,要能经得起一次次的失败。他鼓励学生要有创新精神, 不要迷信文献,要敢于超越前人。怀着一颗师者之心,程镕时希望每个学子都能成长为参天大 树,国之栋梁。 程镕时一直对新鲜事物满含热情。1977 年,程镕时亲戚从美国带回一台可编简单程序的 小计算 器, 他如 获 至宝 ,“在 当时 简陋 的工 作 条件 下, 这 台小 计算 器对 数据处理帮助极大。” 即使年逾古稀,程镕时仍对电脑软件、数据处理软件等兴趣浓厚,甚至还手把手地教学生使用。 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一直深深激励着每一个学子。 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 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程镕时先生怀着对国家富强的一腔热血,对民族复兴的使命 担当,弦歌不辍,教育学生为人、为学、为事,深得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 周毓麟:“九院”元勋、数学家 3 月 2 日, 中科院 院士、数学家 、中国工 程物理 研究院 研究员 周毓麟在北京去世,享 年 98 岁。周毓麟是我国核武器设计中数学研究工作早期的主要组织者和开拓者之一,为我国核 武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周毓麟,1923 年 2 月出生于上海,1945 年毕业于大同大学数学系。早年从事拓扑学研究, 1954 年赴莫斯科大学留学,主攻非线性偏微分方程,1957 年获物理数学科学副博士学位后, 回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工作,1960 年奉调参加我国的核武器理论研究。曾任北京应用物理与 计算数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委员以及中国计算数学学会理事长和名誉 理事长等职。199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周毓麟是我国核武器设计中数学研究工作早期的主要组织者和开拓者之一,为我国核武器 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领域,他是我国早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基 于科学计算实践,他建立了离散泛函分析的方法和理论。 他热爱科研,更热爱祖国,曾几次为了国家需要转换专业方向,“为国家建设选择研读偏 微分方程,然后为国防搞差分,后来又从国家建设需要出发再回去搞偏微分方程”。有人觉得 这是牺牲和奉献,但他却认为是对自己的提升:“国家需要我,是我的荣幸。实际上,我也总 是想从更广阔的视野上,不断提高自己对数学的认识。这一点是推动我勇于去改变、去做研究 的动力。” 周又元:中国天体物理学家 3 月 12 日,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在北京逝世,享年 82 岁。 周又元,江苏南京人。天体物理学家。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 国科学院院士。 1938 年生于上海, 196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曾任中国天文学会星系和宇宙专业委 员会主任、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天文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现为北京大学物理学 院天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又元教授的研究领域是天体物理,研究方向主要是星系和宇宙学,包括类星体、活动 星系的内禀性质,以及有关宇宙学、宇宙大尺度结构和高能天体物理等问题。20 世纪 70 年代 通 过 合 作 研 究 , 采 用 射 电 类 星 体 子 源 之 间 的 距 离 作 为 判 据 进 行 光 度 标 定 , 改 善 了 类 星 体 的 Hubble 图,支持了类星体红移的宇宙学起源学说;80 年代中期通过合作研究,在国际上较早 利用类星体获得 100Mpc 的超大尺度结构的观测证据,后来进一步被大样本星系巡天所证实; 90 年代同合作者一道通过对活动星系核内部结构和辐射机制的研究,首次得到活动星系核大 蓝包形状参数方程,确认了大蓝包的辐射来自吸积盘及其冕区,得到大蓝包的温度分布,估算 了中心黑洞的质量,还发现 X 射线谱线 FeKα短时标变化规律新类型,并对各种类型的变化规 律进行了统一解释。 周又元教授的研究工作于 1978 年获中国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1980 年和 1990 年两次荣获 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92 年获中科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奖。1996 年获中科院优 秀教师奖。 周又元教授从事教学工作多年,给本科生讲过普通物理、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和 量子力学等,给研究生讲过天体物理引论、相对论宇宙学、河外天文学、天体物理中的辐射过 程和活动星系核等等。 周又元教授的主要著作是《天体物理选讲》,参加主编并撰写《X 射线天体物理学》, 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 100 余篇。 彭士禄:愿将此生长报国 3 月 22 日,工程院院士、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核动力专家彭士禄在北京逝世, 享年 96 岁。 彭士禄,1925 年 11 月 18 日出生,广东省海丰县人。1956 年毕业于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 后在莫斯科动力学院核动力专业进修,1958 年结业回国。 曾任造船工业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水电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广东省委常委、中国核潜 艇第一任总设计师、中共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核工业集团 有限公司顾问、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核动力学会名誉理事长。1994 年当选为中国工 程院院士。 彭士禄长期从事核动力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在 20 世纪 60 年代,主持了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设计、试验以及运行的全过程,并参加指挥了 第一代核潜艇的调试和试航工作;参加、组织研制成功的耐高温高压全密封主泵达到了当时的 世界先进水平;先后为大亚湾核电站工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秦山二期工程提供了可靠的科 学依据。 彭士禄一生经历起伏跌宕,为我国核动力领域作出重要贡献。他常揣着“明白与糊涂”:“凡 工程技术大事必须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中有数,一点儿也不能马虎”,“凡对私事,诸 如名利、晋升、提级、涨工资、受奖等,越糊涂越好”。 沈善炯:唯愿科学在祖国开花、结果 3 月 26 日,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沈善炯在上海逝 世,享年 103 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沈善炯,因病医治无效, 于 2021 年 3 月 26 日在上海逝世,享年 103 岁。 沈善炯,1917 年 4 月出生,江苏吴江人。1942 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51 年于美国加 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历任浙江大学副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 究员、副所长,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生物学部常委、学部主席团成员。 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沈善 炯主 要从 事细菌 固氮 基因 的结 构和调 节及 根瘤 菌和宿 主植 物间 相互作用的遗传学关 系研究,在抗生素、细菌的糖代谢、细菌的氮代谢、固氮基因的结构和调节、根瘤菌共生固氮 等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沈善炯在美国上学时的老师和同学都有获得诺贝尔奖,而学业优 秀的他却选择回国任教,曾有人问他是否遗憾,他却毫不犹豫地回答:“如果回国,受条件所 限,在科学 上我可 能较难 做出大 的贡献 ,而如 果留下 来,我 应当可 以在科学上做出较多的成 果……论起对中国的贡献,那跟回到自己的国土去建立实验室、培养学生,使科学在自己的国 土开花、结果,还是不能相比的。” 谢毓元:我国著名药物化学家 3 月 27 日,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谢毓元在上海逝世,享年 97 岁。 谢毓元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家,他一生以国家需求为己任,多次转换研 究方向并取得卓越成绩。入所初期,谢毓元院士主要跟随赵承嘏先生从事中草药的提取和有机 物的简单合成,解决了阿托品、后马托品、普鲁卡因等药物的自给问题,其中 1953 年完成的 普鲁卡因合成工艺,在 1965 年获中国科学院推广奖。1953 年,为解治疗血吸虫病特效药酒石 酸锑钾毒性,他和合作团队成功研发了二巯基丁二酸,是第一个被国外公司仿制的中国新药。 谢毓元院士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药学优秀人才,他药海求索、毕生奋斗,淡泊名利、大气 谦和,为我国创新药物研发和药学事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李京文:著名经济学家 3 月 31 日,工程院院士、经济学家及管理学家李京文在北京逝世,享年 89 岁。 李京文是著名经济学家及管理学家。广西陆川人。1958 年毕业于俄罗斯经济大学,获硕 士学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经济学科片领导组组长,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 导师,并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应用经济评审组及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经济评审组召集人、国家中长 期科技规划总,体组顾问委员会委员。 1988 年被国家科委、人事部评为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4 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 院外籍院士;1998 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99 年当选为世界生产率科学院院士。曾 任七届和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委员,八届全国人大代表。2002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 院工程管理学部常委。 作为我国技术经济和工程管理理论的开拓者之一,较早提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工程项目技 术经济论证理论与方法,主持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京沪高速铁路等超大型工程的技术经济 论证,为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率先对科技进步测度方法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 我国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问题;主持制定了环渤海经济圈、中部五省、海南、深圳等地区的经 济发展战略 ;较早 运用数 学模型 对我国 经济与 科技发 展形势 进行分 析与预测,主编了中国近 10 多年来历年的“经济蓝皮书”。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6 项(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3 项、三等 奖 1 项),部委级一等奖 8 项。 主要著作有:《科技富国论》、《跨世纪重大工程技术经济论证》、《技术进步与产业结 构》(主编,四卷)、《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经济蓝皮书)》(主编之一)、《迎接知 识经济新时代》、《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法规与政策研究报告集》(主持人),等等。 闵桂荣:中国空间热控开创者,永居国际宇航“名人堂” 4 月 28 日,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工程热物理学家与空间技术专家闵桂荣在北京逝 世。享年 89 岁。 闵桂荣,1933 年 6 月 2 日生于福建莆田。1956 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1963 年获苏联科学 院动力研究所副博士学位。199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2 年当选为国际 宇航科学院院士;1994 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卫星总设计师、中国空间技术研 究院院长、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等。 闵桂荣长期从事空间技术工作,是我国人造卫星工程开拓者之一、航天器热控制技术开创 者,参与领导完成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和多颗返回式及应用卫星的研制工作,为我国空间技术 发展作出系统、创造性成就和重大贡献。 在担任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期间,领导我国未来航天创新技术 研究工作,取得大量重要科研成果。尽管成绩卓著,但闵桂荣一生低调自谦:“与前景无限的 航天事业相比,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还要长期不懈地努力,为中国人民,也为全世界 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 刘兴土:著名自然地理学家 5 月 6 日,工程院院士、湿地生态学家刘兴土在长春逝世,享年 85 岁。 刘兴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荣誉会士,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获得者,中国科 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刘兴土,1936 年 9 月出生于马来西亚马六甲市,原籍福建永春。1951 年参加中国人民解 放军,任华东军区司令部气象干部训练大队学员;1959 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曾任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沼泽研究室主任、研究所所长等 职,2007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国家湿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湿地保护标准化技 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湿地公园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草局湿地保护修复科技创新联 盟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全国湿地调查专家委员会主任、松嫩-三江平原国家科技攻关专家组 组长等职。 刘兴土是我国湿地学科具有突出成就的学术带头人,首创了沼泽湿地稻-苇-鱼复合农业生 态工程模式,开辟了沼泽湿地的长期定位生态研究;提出了粮食核心产区粮-牧-工协同发展、 三江平原适度发展水稻规模等多项重要战略咨询建议,推进了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和东北区 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主编和参编《沼泽学概论》《中国主要湿地区湿地保护与生态工程建设》 《东北湿地》等专著 24 部,发表论文 180 余篇。 王元:著名数学家 5 月 14 日,中科院院士、数学家王元在北京逝世,享年 91 岁。 王元,1930 年 4 月 29 日出生于江苏镇江,1952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经陈建功、苏 步青推荐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跟随华罗庚研究数论,曾任数学所所长、中国数学会 理事长。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王元在解析数论、代数数论以及数论方法应用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关于哥德巴赫 猜想的工作是中国在该领域的第一个重要成果。他与华罗庚一起开拓了高维数值积分的研究方 向并创造了“华-王方法”。他在代数数域上的丢番图分析以及数论方法在统计中的应用方面也 作出了杰出的成果。作为华罗庚的学生,王元曾感慨:“师从华罗庚先生的学生不下百人,但最 终获世界数学界认可的人物,不过五六人。这些人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独立自主 的创新精神。” 吴孟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5 月 22 日,中科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去世,享年 99 岁。 吴孟超,1922 年 8 月 31 日,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 1940 年就读于同济附中,1943 年考 上同济大学医学院,1949 年毕业于原同济大学医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1991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孟超是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创造性地提出“五叶四段”的解剖学理 论,建立“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的肝脏止血技术,成功施行了以中肝叶切除为代表的一系列标 志性手术;他主导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胆疾病诊疗中心和科研基地,建立了世界上最大 的肝癌病理标本库,培养了最多肝胆外科领域的优秀人才。2005 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吴孟超用一生开创和推动中国肝脏外科医学的发展。“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直至今天, 我们走的是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肝脏外科发展道路——那就是把握自身特点和现有条件,依 靠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坚持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同步发展,在借鉴西方技术理念的同时,敢 于创新、勇于挑战。”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中华拓荒人,禾下乘凉梦、不悔是初心 “学习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 贵品质,学习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 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这是对袁老的最好纪念。 5 月 22 日,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 91 岁。 袁隆平,1930 年生于北京 ,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 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曾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3 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95 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 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 台施密特 CCD 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2000 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 技术奖,2004 年获得沃尔夫农业奖 ,2006 年 4 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 年获 得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3 年获得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终身成就奖,2018 年当选 中国发明协会首届会士 。2018 年 9 月 8 日,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2018 年 12 月 18 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获评杂交水稻研究的 开创者。 2019 年 9 月 17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 。2020 年 11 月 28 日,当选 2020 中国经济新闻人物。 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 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 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 ,出版中、英文专著 6 部,发表论文 60 余篇 。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叶轮机械与动力工程专家蒋洪德 “要勤勤恳恳、有恒心和毅力,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 1 月 4 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叶轮机械与动力工程专家蒋洪德,因病在京逝世,享年 78 岁。 他长期从事叶轮机械内部流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对我国发电设备 制造业和电力工业技术进步等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省部级 科技进步奖四次。 作为老师,他时常教导学生安心科研、心系中华:“作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的能源工业, 其市场不能完全被外国占有,需要不断地自主创新,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勤勤恳恳、有 恒心和毅力,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最终给国家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池志强 图片来 源:人民日报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经药理学家池志强 “工作和做研究必须严谨,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假” 著名神经药理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池志强, 因病医治无效,于 2020 年 1 月 7 日 1 时 43 分在上海逝世,享年 95 岁。 池志强是我国神经药理学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在抗放射损伤药物、神经系统药物研究方面 取得了突出成就。一生奋战在科研一线,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 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国防科工委重大成果二等奖、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书、何梁何利基 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上海市重大科 技成果奖、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 他曾说:“工作和做研究必须严谨,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假。”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方守贤 “科学也需要决策,特别是大工程” 1 月 19 日上午 9 时 31 分,87 岁高龄的我国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方守贤 院士在京离世。 方守贤长期从事加速器科学技术前沿研究,是我国高能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曾领导团队建造了我国第一台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开启了我国基于粒子加速 器的高能物理实验研究。曾获 1990 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78 年科学大会奖、何梁何利 科技进步奖和 2013 年国际粒子加速器大会终身成就奖等奖项。 他曾说:“科学也需要决策,特别是大科学工程。这就像找矿,必须得找得准。”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李方华 “生活倾向简单,工作主张认真”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电子显微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 所研究员李方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 2020 年 1 月 24 日 21 点 27 分在北京逝世,享年 88 岁。 公开资料显示,李方华先生主要从事衍射物理、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和晶体学研究,在高分 辨电子显微像的衬度理论和图像处理理论与方法研究、微小晶体结构测定、原子分辨率晶体缺 陷测定以及准晶体学的研究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她曾说:“生活倾向简单,工作主张认真。”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生态学家孙儒泳 “从不左顾右盼,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孙儒泳,因病于 2020 年 2 月 14 日在 广州逝世,享年 93 岁。 孙儒泳常年从事生态学教学和科研,撰写和参与撰写的专著、译著、高校教材等共 16 种, 所著的《动物生态学原理》获第二届高校教材评审全国优秀奖和 1992 年全国教学图书展一等 奖。他以 8 个季节的实验资料,证明地理上相距仅 110 公里的两个种群间存在着静止代谢率的 地理变异,从而为兽类提供了地理物种形成假说的生理生态学证据;同时,提出了地理变异季 节相的新概念。 他曾评价自己“不是天才,甚至算不上聪明。优势只在于一旦确定目标就兢兢业业,从不 左顾右盼,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家段正澄 “做研究要耐得住寂寞,不能外面来一个脉冲,自己就要‘震荡’”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 中心首席科学家、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家段正澄,2020 年 2 月 15 日因新冠肺炎救治无效而逝 世,经享年 86 岁。 公开资料显示,段正澄教授在自动化、数字化加工技术与装备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 研发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创新性成果。曾获 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2 项、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 3 项、省部级一等奖 5 项、二等奖 4 项;授权专利 19 项;发表论文 200 余篇。先后被 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劳模、湖北省先进教育工作者和湖北省先进科技工作者。 “做研究要耐得住寂寞,不能外面来一个脉冲,自己就要震荡。”段正澄说,从事科学研究, 贵在长期坚持,不折不挠。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药学家周同惠 “药物分析工作者要博采众家之长”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分析化学家、中国医 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周同惠因病医治无效,于 2020 年 2 月 23 日 5 时 58 分在首都医科 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逝世,享年 95 岁。 周同惠长期从事药物分析方法学的基础研究,开展中草药有效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药物 代谢及代谢产物的分析与鉴定方法的研究,领导研究建立了运动员禁用的五大类 100 种药物的 分析及确证方法,创建兴奋剂检测中心,兼任主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我国成为亚运会历 史上第一个由承办国独立进行兴奋剂检测的国家。他组建国家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研究中心, 为发展我国自己的创新药物发挥重要作用。 他认为,药物分析工作者要不断努力充实自己,博采众家之长,紧跟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才能充分发挥分析化学作为科学技术的“眼睛”和“先行官”的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公路工程专家沙庆林 “我觉得为国奉献永远是我的天职”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公路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沙庆林,因病医治无效,于 2020 年 2 月 23 日 20 时 58 分在京逝世,享年 89 岁。 上世纪 60 年代末和 70 年代,他曾在亚非 6 国进行了 7 次援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里,解 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为祖国赢得荣誉。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他先后主持了“七五”至“十 五”期间的多项国家和行业科技攻关项目,自主研发了路面材料强度测试仪器及试验方法,首 次根据我国工程实验数据完成了京津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并创立了我国高速公路半刚性 基层沥青路面“强基、薄面、稳土基”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其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公路建设领 域的诸多空白,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实现我国交通强国的宏伟目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他曾有一个习惯,只要是他设计的公路,都要自己走一遍,以检查路面质量。由于沥青路 面吸热,夏天的地面温度能达到 60℃,他穿着四五斤重的特制厚底鞋,一走就是十几公里。 他曾说:“我觉得为国奉献永远是我的天职,路永远走下去,让它在我的脚下不断地伸延,伸延。”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业工程学家蒋亦元 “一个人要把自己的一生看作一个整体” 我国著名农业工程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农业大学教授蒋亦元先生因 病医治无效,于 2020 年 2 月 24 日 16 时 18 分在哈尔滨不幸逝世,享年 92 岁。 蒋亦元院士一生致力于农业装备研究,长期在科研教学第一线,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 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及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农业机械学报》与《农业 工程学报》副主编、国家级农业机械化工程重点学科带头人。 回顾一生经历时他说:“一个人若能够把自己的一生看作一个整体,就能够激发出自身潜 在的勇气和能力,就能够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正确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测量学家、教育家宁津生 “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测量学家、教育家,武汉大学教授、博 士生导师宁津生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 2020 年 3 月 15 日 16 时 06 分在武汉逝世,享年 88 岁。 宁津生院士是我国著名大地测量学家,宁津生长期从事大地测量领域的研究,被誉为“大 地之星”,他编著了《测绘学概论》等多部教材,并曾参与编写“院士科普书系”、《中国大百 科全书》、《大辞海》等,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奖。 他长期从事物理大地测量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 项目,他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与人合作编著和翻译出版教材、专著和外文文献 15 部, 发表论文 200 余篇。 “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宁津生常说。重力测量涉及数学、物理等,学 生学起来感到很困难,但宁津生能深入浅出地讲述这些高深枯燥的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道增 “文化是建筑的灵魂,是最根本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道增,因病于 3 月 19 日在北京 去世。 李道增专精于剧场设计,通晓中外剧场的历史发展,北京天桥剧场、中国儿童剧场、新清 华学堂等均为其代表作。他曾出版长达 150 万字的巨著《西方戏剧·剧场史》,成为国内首部 跨戏剧与建筑两个学科的学术专著。 1980 年,为填补国内空白,他开设环境行为学、西方剧场发展史两门研究生新课程;提 出“重视生态在规划中的作用”等新观点;为我国建筑师执业、建筑学本科生学位制国际化进行 铺垫。 他坚持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形成了“新制宜主义的建筑观”。他曾表示:“文化是 建筑的灵魂,是最根本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植物资源与植物化学家周俊 “研究植物的科学是美丽的科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植物资源与植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周俊院 士因病医治无效,于 2020 年 3 月 27 日 12 时 39 分在昆明逝世,享年 89 岁。 周俊院士率先在国内系统地开展植物配糖体和植物环肽研究,对人参、重楼、天麻等属的 100 余种植物三萜、甾体、酚类、环肽、生物碱及配糖体的结构进行研究,发现新化学成分 500 余个,研究了植物系统及地理分布的关系,发表学术论文 300 余篇,申请发明专利 34 项,编 著出版了《橡子》和《中国油脂植物》。所研究的盾叶薯蓣、秋水仙碱、天麻素、宫血宁等成 果已实现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三、四等奖、云南省科学技术 突出贡献奖、吴征镒植物学奖杰出贡献奖等奖项。周俊院士创立了我国植物化学领域唯一的国 家重点实验室,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学术带头人,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建设和发展做 出了重大贡献。 他曾表示,自然科学有成千上万的科学门类,其中,最美丽的是植物,“研究植物的科学 是美丽的科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骨科专家卢世璧 “我走的快一点,或许就能多救一个人” 骨科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骨科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 国工程院院士卢世璧于 2020 年 3 月 28 日逝世,享年 90 岁。 他在国内首先开展了人工关节的系列研究和临床应用;首先开展了火器性神经损伤自体神 经束间移植术及周围神经再生趋化性研究;研制了化学去细胞神经移植并应用在临床;首创脊 髓后根切断对不同方法修复神经后,神经错接率的定量观察;首创形状记忆合金棒治疗脊柱侧 弯;第一个研制成功国产 CPM 机;首先采用微波热疗治疗骨肿瘤;在国内最先建立冷冻干燥 骨库等。 他先后参与了 1966 年邢台地震、1975 年营口地震、1976 年唐山地震、2008 年汶川地震 等四次大地震的救援工作,是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在 1976 年的 唐山大地震中,自进入灾区,卢世璧已马不停蹄地检查、救治了几百名伤员。但他还总埋怨自 己行动太慢:“我走得快一点,或许就能多救一个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材料学专家郁铭芳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郁铭芳,因病医治无效, 于 2020 年 4 月 12 日 12 时 30 分在上海逝世,享年 93 岁。 郁铭芳,1927 年 10 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鄞县。1948 年毕业于上海私立东吴大学。 曾任上海合成纤维研究所所长兼总工程师。20 世纪 50 年代,参加筹建我国首家自行建设的合 成纤维实验工厂,纺出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根合成学纤维,成为我国化纤领域的奠基人和学 科带头人之一。 1960 年起先后主持多种化学纤维的研制,并获得多项国家省部级科学进步奖。在反复论 证、多方准备的前提下,率先提出关于喷丝成布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的建议。 1990 年投身于 92、93 年度上海市重大工程项目年产 7 万吨聚酯切片的建设工作,该项目 对于根本改变上海纺织化纤原料依靠外来供应的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995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 年,在获“光华工程科技奖”后,他曾说:“我只是一 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在过去的 50 多年里,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 心中时刻装着国家和人民 人民日报李洪兴 2021-05-23 5 月 22 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 91 岁;中国 科学院院士吴孟超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 99 岁。人们为两位院士逝去而悲恸,深 情缅怀两位杰出的科学家。 袁隆平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 长期奋战在农业第一线。袁隆平常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一是杂交水稻覆盖全 球梦。吴孟超院士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是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 吴孟超曾说:“即使有一天,倒在手术室里,也将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从医 70 多年,吴孟 超完成了 1.6 万余台肝脏手术,自主创新了 30 多项重大医学成果,推动中国的肝病医学从无 到有、从有到精,使我国肝脏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均达到世界领先水 平。手中握刀,游刃肝胆,精准无误;满腔热忱,守望初心,矢志不渝。科学探索永无止境。 只有尊重知识、崇尚科学才能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科学家只有勇攀高峰、敢为人先,才能服 务人民、献身祖国,引领科技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这位“看上去更像农民”的科学家,“不 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真正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把挽救病人生命作为毕生追求的吴孟超,视病人如亲人, 冬天查房,他会先把听诊器焐热了再使用。吴孟超常说:“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 装的是人。”一切为了人民,他们以满腔热血和激情,尽好一份责任、捧上一份心血,生动诠 释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他们身上最闪光之处,就是心中时刻装着国 家和人民,让科学家精神熠熠生辉。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 定任务艰巨繁重。在新征程上,我们更当从杰出科学家身上汲取力量,矢志创新、攻坚克难、 开拓进取,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1.王坚:自主创新,开拓进取 王坚,被称为“阿里云之父”,是中国唯一自研云计算操作系统“飞天”的提出者、设计者和 建设者。他让阿里拥有了自己的云计算技术,如今,阿里云年营收 247 亿元,估值超 5000 亿 元。2017 年,王坚一手推动的“飞天”获得中国电子学会 15 年来首个科技进步特等奖。 2.国测一大队:不畏艰苦,为国奉献 67 年来,国测一大队两下南极, 7 测珠峰,39 次进 驻内蒙古荒原,52 次深入高原无人区,52 次踏入沙漠腹地……坚定的脚步,丈量着祖国大地, “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薪火相传。 3.周承钰:“火箭少女”敢于挑战作为文昌发射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女指挥员,95 后的周承 钰不怕苦、不畏难,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完成了一次次挑战,在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任务中亦 表现出色。 4.林鸣——港珠澳大桥岛隧总工程师面对外国人的技术封锁,他铸就了中国史无前例的 工程!自 2010 年 12 月起,担任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率领数千建设大 军奔赴珠江口伶仃洋,开始了攀登世界工程技术高峰的创新之路。岛隧工程是港珠澳大桥建设 的“难中之难”,林鸣比喻其难度:“像连续 33 次考上清华”。 5.科大讯飞刘庆峰 1999 年,26 岁的刘庆峰带领十几名同学创立科大讯飞公司。2008 年, 科大讯飞在深圳证交所上市,成为全国在校大学生创业首家上市公司。2013 年,刘庆峰荣获 CCTV“年度经济人物奖”。他将中国的语音产业带入“智能时代”,“科大讯飞”发展的人工智能 技术,连续第二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2017 年 6 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了一年一 度的“全球最聪明 50 家公司”榜单。科大讯飞排名全球第六,中国第一,堪称本年度榜单的最 大赢家。 6.黄旭华院士:核潜艇研制“痴翁”痴心不改乐在其中“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 乐在其中。”30 多年前,世界上首位亲自参与深潜的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在试验艇起浮 过程中,激情澎湃赋诗一首。这位“痴翁”痴心不改,为中国“大国重器”核潜艇研制奉献一生, 立下不朽功勋。 7.刘永坦:科技可以兴国坚持自主研发新体制雷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海域监控 面积的全覆盖提供技术手段;40 年坚守带出一支“雷达铁军”……他就是刘永坦!刘永坦坚信科 技可以兴国,他一定要实现这个最朴素的愿望。他说:“雷达看多远,国防安全就能保多远。 这样的雷达别的国家已经在研制,中国决不能落下,这就是我要做的事。” 8.钱七虎:我的使命就是为国铸造最强盾牌他用毕生精力成就一项事业,建立起我国现代 防护工程理论体系,创立了防护工程学科,引领着防护工程科技创新,为我国铸就固若金汤的 “地下钢铁长城”。他就是战略科学家钱七虎。钱七虎说:“国家间的军事竞争就像两个武士格 斗,一人拿矛、一人持盾,拼的是矛利盾坚。我的使命就是为国铸造最强盾牌。” 9.王泽山:走一条自己的路他在火炸药研究方面的贡献,堪称“中国的诺贝尔”。60 多年, 他走一条自己的路,做出超越国外水平的原创成果,他就是我国著名火炸药学家,发射装药理 论体系的奠基人王泽山。王泽山说,如今搞科研,很多人会习惯性地去参照国外的解决方案和 研究进展,但他总希望“用科学研究科学”走一条自己的路,做出超越国外水平的原创成果。 10.侯云德:认识实践再认识,直到无穷他与病毒“斗”了一辈子,他痛恨曾夺去长兄生命 的传染病,从小立志学医,不让“猛虎”伤人。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他就是 我国生物医学领域杰出的战略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我国分子病毒学、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 和现代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的主要奠基人侯云德。跟病毒搏击了一辈子,侯云德从不懈怠。“如 果让我对年轻人说点什么,就是要学点哲学。哲学是规律的规律,在更高层次指导科研。认识 实践再认识,直到无穷。” 11.赵忠贤:力争提出新的概念、新的理论 38 年,并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兴趣和活跃的思考? 对于赵忠贤来说,回答是:当然有!50 多年来,除参加国防任务的几年外,赵忠贤一直从事 超导研究,是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赵忠贤说,力争提出新的概念、新的理论并且 让外国人接受,真正去引领世界超导研究的发展。 12.屠呦呦:荣誉越多,责任越大她带领团队发现了抗疟药物青蒿素,让中国医药拯救了 全世界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作为抗疟首选方案。正 是传统中医药的宝贵价值和屠呦呦对于国家使命的忠诚之心,让世界疟疾感染者免于病痛,重 获新生。“荣誉越多,责任越大,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3.于敏: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他的名字绝密了 28 年他和许许多多有名、无 名的“核卫士”一道,实现了“氢弹突破和武器化”,挺立起新中国不屈的脊梁。于敏说:“一个 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14.张存浩: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他是一位留美高材生,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 毅然回到当时条件还十分艰苦的祖国。 “回国后,做了这么多任务性科研,有没有关注过自己 的科学兴趣?”曾有记者这样问他。张存浩坚定而从容:“从青年时代起,为自己树立的最大科 研人生理想,就是报国。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 15.程开甲:刻苦学习、顽强攻关、勇攀高峰 50 多年前,中国西部的戈壁上空腾起巨大蘑 菇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声东方巨响的背后有一个传奇的名字——程开甲。程开 甲曾在一篇文章回忆道:“我们艰苦奋斗的传统不仅仅是生活上、工作中的喝苦水、战风沙、 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刻苦学习、顽强攻关、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是新观点、新思想的提出 和实现,是不断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 16. 樊锦诗根入石窟蟠樊锦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被称为“敦煌的女儿”。1963 年,樊 锦诗北大毕业,从那一天起,她将自己大半辈子的光阴奉献给了敦煌石窟。为了敦煌,樊锦诗 和丈夫两地分居长达 19 年,两个儿子出生后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照料。但她却视敦煌石窟的安 危如生命,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和创新管理。 17. 顾方舟一丸济世德顾方舟,也许你没听过他的名字,但你一定吃过他发明的“糖丸”。 小儿麻痹症,学名叫“脊髓灰质炎”,50 年代曾在中国大地上肆虐。1957 年,顾方舟临危受命 研制脊髓灰质炎疫苗。疫苗问世后,他和同事们冒着死亡的危险,以身试药。顾方舟还创造性 地改良配方,将疫苗做成糖丸,极大地方便了疫苗的储存和运输。糖丸被正式推广后,上百万 的中国孩子因此免于残疾。 18. 朱丽华光明溢天地 43 年前,浙江嘉兴人朱丽华因伤失明。绝望之余,她开始刻苦钻研 中医推拿技术,成为了一名盲人中医师。工作 30 余年,朱丽华为不仅为广大患者缓解病痛, 还坚持做慈善,至今已帮助 480 名孩子圆了上学梦。她招收徒弟一律不收学费,先后为 100 多 名残疾人提供了工作职位。 19.“北斗”组网成功,彰显大国力量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的 GPS 系统渐入佳境,但中国 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为零。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主要奠基人许其凤敏锐感觉到, GPS 导航与 定位,将是未来国防的重要力量,中国要有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否则等于是把国防拱手 送给别人。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许其凤和其团队成功研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的诞生,使中国成为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自主卫星导航定位能力的国家。 20.钱三强的“牛劲儿”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教授在年逾花甲时,仍干劲十足,经常工作到 深夜。有人问他多大岁数了,他回答:“属牛的。”也正是这么一股子“牛劲”,让他成为中国原 子能事业的奠基人,为我国国防科技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航天人物 1.钱学森钱学森是个有杰出贡献的人,也是个有性格的人。他一生做人都 坚持四条原则:第一,不题词;第二,不为人写序;第三,不出席应景活动;第四,不接受媒 体采访。钱学森不给任何人题词,不留美名,更不留骂名,平平淡淡,活得坦然。不为人写序, 看似有些不近人情,但钱学森知道,这样的“借名”者,多是拉大旗作虎皮,不想在学术研究上 坐“冷板凳”,只急着要一举成名。钱学森成就卓著,却从不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他淡泊名利 是出了名的。(话题:淡泊名利、物质与精神、品质、个性) 2.任新民他,密歇根大学博士,在新中国一穷二白时,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回国开 启两弹一星的征程!1960 年,苏联专家撤走了,西方放言:“中国导弹夭折了”。他带着火箭 的发动机研制组,在一个很破烂的修理厂,用最简陋的板凳和工棚,硬是让我国仿制的第一枚 液体近程导弹成功发射!东风 3 号发射时,火箭屡次冒烟,经过分析以后,他力排众议,继续 发射。“决策错了我负责”,最终,中程导弹发射成功!长征 4 号发射时,他已经 70 岁高龄, 坚持力挺新型氢氧发动机。有领导问,发射成功有把握吗?他说:“不成功我负全责,包括坐 牢、砍头!”中国火箭,自此踏上新征程!他被称为“放卫星的人”,因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 星“东方红一号”由他负责领导设计和发射升空!(话题:艰苦奋斗、尊严、责任、爱国、活到 老学到老) 3 梁守槃中国海防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1939 年, 年仅 23 岁的梁守槃获得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本可以在美继续深造或工作, 但他选择放弃了舒适、优裕的学习、工作环境,回到了祖国怀抱。(话题:淡泊名利、爱国、 责任) 4.黄纬禄“假如还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航天四老” 之一、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晚年的黄纬禄在家养病时,依然 牵挂着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他对探访者说:“假如还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话题:热 爱事业、爱国) 5.屠守锷“为啥改行,国家需要啊!”中国“航天四老”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火 箭总体设计专家。屠守锷早年从事飞机结构力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957 年 2 月,正当壮年 的屠守锷应聂荣臻元帅之邀,跨进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大门。从此,他的命运便与中国航天 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从回国之初的任教、搞研究,直到 1957 年,屠守锷的专业都是飞机。“为 啥改行搞导弹?国家需要啊!”(话题:爱国、敬业、奉献) 6.刘旺 2012 年 6 月 24 日,刘旺以太空“百步穿针”正中“靶心”的精度,出色完成了我国 首次手控交会对接任务。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他在地面训练时的高标准严要求。按照工程设 计要求,两个航天器在对接时的姿态角偏差为 4 到 5 度,但在训练时刘旺却坚持按 0.2 度的偏 差要求自己。在进行了 1500 多次手控交会对接训练后,他的成功率保持在 100%。“神五”、“神 六”、“神七”,前三次选拔成绩都不错,可是身体方面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屡屡与飞行机会擦 肩而过。 “但对载人航天的追求、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他一直坚持,从不放弃。”2012 年 3 月,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入选神九飞行乘组,肩负起操纵飞船与天宫交会对接的重任。 “我告 诉自己,只要没接到停航命令,都有机会。”刘旺说,“等待了 14 年的不止我一个人。争取梦 想的唯一途径,就是时刻努力,时刻准备着。” (话题:高标准要求 、坚持) 7.景海鹏 有次,在空中训练飞行,景海鹏的飞机降落时机头向下耷拉着,轮子因地面热 受到的冲击力很大,爆掉了。如果飞行员控制不好方向,高速奔跑的飞机很容易发生倾覆。没 想到,景海鹏却牢牢地控制住了飞机前进的方向,又进行了一系列的紧急处置:放减速板,关 掉一台发动机,放减速伞,飞机最终稳稳地停在了停机坪上。刚到部队,景海鹏就面对一大难 题——他不会游泳,而一个空军飞行学员如果不会游泳只能选择退出。景海鹏只用了一个礼拜, 从一点不会游泳到考核勉强及格,再到成绩优秀。“要是我们一般人,能及格过关就可以,他 不行,非要优秀才满意。”弟弟景海龙回忆说,就因为优秀的游泳成绩,景海鹏成为一个中队 125 名飞行学员中第一个受到嘉奖的人。(话题:沉着镇定 、追求上进) 8.孙家栋“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 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这是“感动中国”2016 年度人物的 颁奖词,虽然寥寥数语,却道出了孙家栋传奇的航天人生。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多个第一 密切相连:他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 卫星的总体设计,承担了包括东方红三号通信广播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和中巴资源卫星等 第二代应用卫星工程的研制重任,先后担任我国北斗导航工程、探月工程总设计师……(话题: 奉献、敬业、爱国) 9.梁思礼赤子铸箭不辱家门。梁启超之子、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创始人 之一。虽然在他还不到 5 岁时,父亲便离世,但梁启超生前所言“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 以用大事”对他影响颇深。梁思礼曾说:“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但爱国这一课,我不曾落 下半节。”1956 年,梁思礼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成为钱学森院长手下的十个 室主任之一。以此为起点,他将全部身心都融入了我国导弹与火箭事业的发展之中。(话题: 爱国、专注、投入、热爱) 10.王希季“航天技术也是一种威慑力量,这跟我们国家的和平非常有关系!”中国卫星与 返回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49 年 10 月,当王希季正准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时,传来了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他很快找到了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要求立即回国。王希季是 中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是中国返回式卫星的技术带头人。(话题:淡泊名 利、爱国、敬业)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