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名师课堂: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提分技法指津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语文名师课堂: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提分技法指津

ID:700082

大小:17.2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5-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语文名师课堂: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提分技法指津 论述类文本在高考中阅读量大,分值高,耗时长,得分不易。特级教师以高考真题为例, 进行点拨训练,讲解阅读方法和答题技巧。后文附有高考答题小技巧哟~一定要记下来! 2020 年全国 I 卷论述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 就需要有家庭伦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 “礼”之中、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 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在中国古代,“孝” 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 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为什么 “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 性的农耕社 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 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 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 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 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 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所 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 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 “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 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它体现了 孔子“爱人”( “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 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 基于“仁 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 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会随 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 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为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 义。在家庭不再 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 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对长辈的爱敬,对子孙的培育,都是出于人之内在 本心的“仁爱”,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掉了“爱”,一味说“恩”的“父为子纲” 说,提出:“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使只是‘爱’。”“孝” 之核心理念“仁爱”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 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 (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 B.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 C.根据儒家思想,“孝”不仅是家庭内的规范,而且在社会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D.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 B.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关于“孝”的意义的论断。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 D.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古代的“礼”,既有伦理性的一面,也有制度性的一面,是二者的结合。 B.儒家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看待“孝”,这体现了哲理与伦理的统一。 C.以“亲亲”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 D.鲁迅从“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角度批评“父为子纲”说,体现了对旧说的反思。 例题分析 1. 一画标题明中心 选文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 理的意义》,标题直接揭示了论述主体,有三个关 键词:“孝”“家庭伦理”“意义”。诚然,全文将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2. 二画观点知内容 第一段关键句“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 庭伦理”;“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 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强调家庭伦 理需要成为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第二段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在中国古代,‘孝 ’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 强调孝在中国古代的意义:维护社会稳定。 第三段关键句“‘孝’成为一种家庭伦 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 的根据”;“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强调“孝”作为家庭伦理规范的哲理根据。 第四段关键句“‘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 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强调“孝”作为一种家 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 第五段关键句是“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 “作为‘孝’之为核心理念的‘仁爱’ 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强调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 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孝”仍有其家庭伦理意义。 3. 三画区间比对错 第一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第三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 能力。两个题考查的方向和能力虽然不同,但作答思路和方法却基本相同。答题时对文本 要 有整体和局部关照的意识,要找准答题区间,养成往前往后多看一句的习惯,在选项与区间 信息间寻找细微的差别。以第一题为例: A 项区间在第三段第一句话,“‘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 比对后发现“社会伦理制度”是在家 庭伦理规范之上的,犯了主客颠倒的错误。 B 项区间为最后一段, “古代社会特有的” 表述不准确。现代社会中,“孝”仍有其家庭 伦理意义,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 C 项正确,区间在第四段, “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 的过程”。 D 项区间在最后一段,“‘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 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 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可 见,是“某些形式”,而不是所有“传统‘孝’的形式”。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4. 辨析手法理思路 第二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作答时应结合“画观点知内容” 中 文本内容在大脑中的整体印象进行梳理,同时借助选项把握论点、论据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以 及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按选项逐一排查。选项 B、C、D 是对文章论证的恰当表述,据此可知 文章论证的思路。A 项,“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 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错误,“《孝 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是说明孝道是天地常规 通则,目的是论证“‘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而“《郭店楚简·成之闻之》 中说‘天 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是论证“孝” 成为社会伦 理制度的哲理根据。由此可知应选 A。 5. 巧借选项做判断 此法适合第二、三题,题干均要求选不正确的一项,通读选项可对文章有整体把握。 合理安排作答顺序,保证思考时间充裕 【提分技巧】 时间安排也有小技巧,学生对高考与日常的模拟考在心态上有别,正式参加高考时每个 学生对待每一道题都较平时认真,在时间分配上可能会大于平时训练的分配,故可将论述类 文本阅读放到最后 10~15 分钟作答,结合以上 三个攻略既可避免耗时多的现象,又可做 到集中精力阅读比对。 总之,作答时原则上应该是基于对全文内容的理解而逐题作答,但学无定法,在了解命 题特点后亦可根据日常训练中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常见作答有如下三种:先看选项并在选 项上勾画有疑问的地方,以便在阅读过程中快速找到了区间;边读文本边对应各小题选项; 在综合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逐一作答。不论用何种方式解答,做题过程中均要做到: 勾画区间不遗漏, 比对信息不草率, 分析问题不武断, 借助攻略争满分。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