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ID:700092

大小:1.42 MB

页数:15页

时间:2021-05-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铁人中学 2020 级高一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 150 分,答题时间 150 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社会治理智能化,就是在网络化和网络空间基础上,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 重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的形态,使社会治理层次和水平得到提升,使治理过程更加优化、 更加科学、更加智慧。要在促进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深入融合中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就必须准 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并充分应用好大数据资源。 社会治理内嵌于社会结构之中,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也必然发生相应 的变化。一方面,当前社会治理所服务的对象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社会阶层结构出 现新老演化,人口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 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群体日益扩大,家庭结构呈现规模小型化、类型多样化特征,社会 流动性不断增强,跨地区流动已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特别是思想 活跃、利益诉求多样的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題。另一方面,参与社会治理 的主体,也从政府单一主体过渡到一个由政府、非政府组织、公众个体等构成的行动者系统。这些 变化迫切需要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也为社会治理智能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智能化意味着精准分析、精准治理、精准服务、精准反馈。各类社会治理主体通过获取、传播、 管理、分析等手段,将具有海量规模、快速流动等特征的大数据,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领域,更好 地服务不同社会群体,将成为政府和社会组织实施智能治理的重要法宝。 长期以来,社会治理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风险的不可控性和难以预见性。现代社会处于信息化 和网络化复杂交织的图景之中,与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背景相叠加,使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 新特征。总的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是严峻复杂的,表现为短期矛盾和长期矛盾叠加、 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并存、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特别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 系较为薄弱等。以往,政府对经济、社会进行研究的实证数据,主要源于抽样调查数据、局部碎片 数据、片面单一数据,有时甚至纯粹基于理论和经验假设,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模糊性。大数据技 术能够通过交叉复现、质量互换、模糊推演等手段有效提升整合各方面数据资源的能力,使政府决 策的基础从少量的“样本数据”转变为海量的“全体数据”,为有效处理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提供 新的可能性。 (摘编自杨雅厦《应用大数据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人口的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主要表现为高学历或高技能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 B .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题,因而他们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 C .以前,政府是社会治理的单一主体;现在,政府是参与社会治理的众多主体之一。 D .当前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复杂交织,使我国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新的特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文章开头简要地说明了实现社会治理智能化的基础、方法和要达到的目标及其要求。 B .第二段介绍了社会阶层结构方面的变化,并由此说明了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的变化。 C .第三段阐明智能化的精准特点,论述了广泛应用大数据服务社会对智能治理的重要意义。 D .文章最后通过对比论证,论述了大数据技术为社会智能化治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只有准确把握“互联网十”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并充分应用好大数据资源,才能 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B .目前社会治理还没有达到智能化,是因为现有的网络化和网络空间不能使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 此关联在一起。 C .以往,政府对经济、社会进行研究的实证数据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模糊性,这给解决错综复杂的 社会问题带来了障碍。 D .如果能扭转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较为薄弱的现状,就有可能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复 杂的形势有所好转。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4-6 题。 材料一:2019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 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这进一步彰显了就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先地 位,丰富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内涵。 2012 年以来,虽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趋于减少,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的劳动力 数量依然庞大,我国在就业方面始终存在着巨大的压力。由于就业措施得当有力,我国城镇新增就 业人口已经连续 6 年超过 1300 万人,失业率始终稳定在较低水平。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不 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外部输入性风险上升,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未来几年里,就业问题 仍将是我国一个巨大的难题。此外,一些特殊就业困难群体、零就业家庭等需要给予特殊关照。与 缓解就业总量压力相比,就业结构矛盾的缓解和就业质量的提高难度更大,更需要政策持续发力。 (摘编自《大家手笔:就业优先》) 材料二: [注]CIER 指数是用来反映就业市场景气程度的指标,其计算方法是:CIER 指数=市场招聘需求 人数/市场求职申请人数。CIER 指数以 1 为分水岭,当指数大于 1 时,表明就业景气程度高; 当指数小于 1 时,表明就业市场竞争趋于激烈,属于就业饱和行业。 (数据来源于互联网) 材料三: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决定就业的主要因素。虽然增长的就业弹性——就 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即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 会有变化,相同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不一定会带来相同规模的就业,但是从总体来看,经济增长是扩 大就业的前提。受这种观念的影响,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也是把经济增长当作首要目标来 追求的。但实际上,就业也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我国现在已经进入经济高 质量发展的阶段,与高速增长的阶段相比,现阶段的经济增长更注重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 人力资本红利的增加。近 20 年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劳动者受教育年限大幅度提 高,人力资本存量显著增加,这是创新的重要源泉。可以预期,随着教育被定位为“国之大计、党 之大计”,我国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和技能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这一更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存量如 果能够最大可能地实现就业,无疑会进一步推动创新,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使得我国经济最 终实现更高水平的增长。因此,解决好就业问题,既事关民生,也事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的 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赖德胜《作为宏观政策的就业优先政策》) 材料四:在信息化时代,由互联网创造的巨大信息交互平台,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参与者获取 信息资源的主要渠道。互联网提供的及时、有效的信息,加强了雇主与雇员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 的沟通。这种形式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工作搜寻等方式,影响了个人的就业决策。此 外,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广泛应用,还创造了新的工作岗位和新的职业类别,为个体的就业带来了 多元化的选择,能够使个人获得更多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的机会,为提高个体的就业质量带来了新 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目前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 53.2%,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 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水平仍然较低,并且由于城乡分割、个体差异的存在,老年群体、农民 工群体等的互联网使用率和使用技能都普遍偏低。 (摘编自《互联网使用、就业决策与就业质量》)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人口基数大 新增劳动力数量大 更需要政策持续发力 B.各级各类教育 得到长足发展 增加人力资本存量 C.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存量 最大可能就业 实现高水平的经济增长 D.互联网技术 创造新岗位、新职业 可提高个体就业质量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2012 年以来,由于措施得当有力,我国失业率稳定在较低水平,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世界经济 增速放缓等多重因素,未来几年就业压力仍然是巨大的。 B.由材料二可知,2017 年和 2018 年的环保、印刷、包装、造纸行业都处在就业饱和状态,就业前 景不容乐观;2018 年处在就业饱和状态的行业有所增加。 C.尽管相同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一定会带来相同规模的就业,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增长对于就业有着 重要的作用,因此,当前应当把经济增长当作首要目标。 D.如果提升我国老年群体、农民工群体等对互联网的使用率和使用技能,这将对他们的就业有一定 的帮助,对缓解就业压力也会起到积极作用。 6.请你结合以上四则材料,给急需就业者提出三条就业建议。(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苏子兄弟 于艳丽 遇见苏子是在劳务市场,当时我正在为酒店装修的一点木工活和一些木匠讨价还价。苏子三十 多岁,精瘦干练,说话带着浓重的东北口音,他凑到我跟前来说:“哥,是你啊?有活咋还用外人? 走,咱回家说话!” 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就拉着我从人堆里挤了出去。 我和他来到劳务市场的外面,站定了,看着他,咋也想不起我啥时候有这个弟弟。 苏子就爽朗地笑了,他的笑让我的确有了一种久违的味道。 “别想了,你不认识我,但我真是你的东北老乡,你的活我给你干吧?”他尽量睁大他的小眼 睛盯着我说,“那帮人向你要八千?你给我五千得了!活若干不好,你别给我工钱,咋样?”他依 旧盯着我,看我的反应。 五千?我在心里琢磨着,这价格的确便宜,我在劳务市场转半天了,没有低于八千的价格。“行!” 我爽快地答应了,心想,我在这个城市生活近二十年了,你一个农民工还能耍什么花招。 苏子是领着他的媳妇小红一起来干活的,小红长得漂亮,看起来年龄小他很多。我偷着问苏子: “你咋把小红糊弄到手的?”苏子撇着嘴不屑地说:“上赶子(东北话自愿的意思)来地!我养着 她和她儿子呢!”于是我知道,这女人不是苏子的原配,也就知道为什么苏子长得这么丑,会有这 么漂亮的女人做他媳妇。 干活休息的时候,苏子喜欢用手机放流行歌曲听,一首接一首地放,苏子也跟着哼哼,南腔北 调的,比电锯锯木头的声音还难听。 我说:“苏子,你别唱了,牙碜!” 苏子就笑着说:“哥,你不懂,这叫生活。” 苏子的活干得利落,工期结束的时间比预计提前了五天,我把五千块钱递给苏子,苏子朝手指 唾口唾沫,数得津津有味。 我忙着生意开业,很快把苏子忘到了脑后。开业那天,很多朋友都来捧场,我站在酒店门口和 他们一一握手。突然谁在背后捶了我一拳,回头看,竟是苏子。 “哥,恭喜发财!”他递给我一个红包,这让我多少有些意外。虽然他叫过我哥,虽然我们是 东北老乡,但是在这个城市打工的东北人多了,不至于他因此就成为我的弟弟。 我还是客客气气地把他让进了酒店。苏子那天喝了很多,坐在那里和一桌子的人大声地嚷着, 说自己是东北人,说他是我弟弟。 再见到苏子,是在我开业不久的店里。苏子一进门就蔫着,像是遭了冻的茄秧。 “哥,”他垂着头说,“小红的儿子病了,要住院,你有没有钱帮我倒个短(东北话缓解一时 之急的意思)?” 以我在商海沉浮二十年的经验,一下子就明白了苏子前段时间给我随礼叫我哥的缘由,他是在 放长线钓大鱼!我在心里冷笑了,脸上却露出愁容说:“兄弟,不是哥不帮你,你没看我刚开店, 借着高利贷呢,这两天,人家正跟我要钱呢!” “啊!”苏子又瞪大了他的小眼睛,看着我说,“没想到你混得这么不济。”苏子垂头丧气地走 了。我看着他精瘦的背影,暗暗得意,想骗我,没门! 苏子是在过年前又来到我店里的,这次苏子穿着一套新衣服,虽然一看就是地摊货,但因为是 新的,还是给苏子添了一份精神。 “哥!”苏子依然叫我哥,没心没肺似的,我爱搭不理地应了声,忙着在电脑里玩连连看。 “哥,钱还上了吗?”苏子问我,小心翼翼地。 我瞥了苏子一眼说:“还?搁啥还?不知道钱难赚啊?” “哈哈,”苏子又大声地笑了,伸手从怀兜里掏出一沓钱,“哥,借给你了,不要利息!” 啊?我一时愣在那里。 “这是两万块钱,接了个大活,东家刚给结的,我也不急用,借给你了,快把高利贷还了。” “苏子!”我叫了一声,却不知道该怎么说…… 打那以后,我在这个城市就真有了一个弟弟,这个弟弟叫苏子。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同样的活,别人要价八千,苏子只要五千,说明苏子很会揽生意,也为后文表现他干活比较利落 作铺垫。 B .“上赶子来地!我养着她和她的儿子呢!”苏子“撇着嘴不屑”地说这话,意在表明自己能娶到 小红凭的是本事。 C .小说在描写人物语言时,运用了大量的方言俚语,这既能有效展示人物的形象特点,又赋予了文 章生活化气息。 D .小说把农民工作为书写对象,既是表现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又表现了作者对这一群体命运的关 注、同情。 8、苏子身上的哪些特点让“我”最终把他视为弟弟?请结合苏子与“我”的交往经过作简要分析。 (6 分) 9、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这种对比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有何作用?请结合文 章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吕景初,字冲之,开封酸枣人。以父荫.试秘书省校书郎,举进士,历汝州推官,改著作佐郎、 知夏阳县,佥书河南府判官,通判并州。张贵妃薨,有司请依荆王故事,辍视朝五日,或欲更增日。 听上裁,乃增至七日。景初言:“妃一品,当辍朝三日,礼官希旨,使恩礼过荆王,不可以示天下。” 不报。妃既追册为皇后,又诏立忌,景初力争,乃罢。嘉祐初,大雨水,景初曰:“此阴盛阳微之 诫也。”乃上疏称:“商、周之盛,并建同姓;两汉皇子,多封大国;有唐宗室,出为刺史;国朝 二宗,相继尹京。是欲本支盛强,有磐石之安,则奸雄不敢内窥,而天下有所倚望矣。愿择宗子..之 贤者,使得问安侍膳于宫中,以消奸萌,或尹京典郡,为夹辅之势。”时狄青为枢密使,得士卒心, 议者忧其为变。景初奏疏曰:“天象谪见,妖人讹言,权臣有虚声,为兵众所附,中外为之恟恟。 此机会之际,间不容发,盖以未立皇子,社稷有此大忧。惟陛下蚤为之计,则人心不摇,国本固矣。” 数诣中书白执政,请出青。文彦博以青忠谨有素,外言皆小人为之,不足置意。景初曰:“青虽忠, 如众心何?盖为小人无识,则或以致变。大臣宜为朝廷虑,毋牵闾里恩也。”知制诰刘敞亦论之甚 力,卒出青知陈州。李仲昌以河事败,内遣中人置狱。景初意贾昌朝为之即言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 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乃更遣御史同讯迁右司谏安抚河北。还,奏比部员外郎郑平占籍真定,有田七 百余顷,因请均其徭役,著限田令。以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判都水监,改度支副使,迁吏 部员外郎,擢天章阁待制、知谏院,以病,未入谢而卒。 (选自《宋史》,有删减)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景初意贾昌朝为之/即言/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乃更/遣御史同讯 /迁右司谏/安抚河北 B. 景初意贾昌朝为之/即言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乃更遣/御史同讯 /迁右司谏/安抚河北 C. 景初意贾昌朝为之/即言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乃更遣/御史同讯 /迁右司谏/安抚河北 D. 景初意贾昌朝为之/即言/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乃更遣御史同讯 /迁右司谏/安抚河北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荫,庇荫,古时指子孙因先代有功勋而受到封赏,“封妻荫子”中的“荫”也有此意。 B. 宗子指大宗的嫡长子,又指族长和皇族子弟。在本文中和“宗室”通用,指皇族子弟。 C. 社为谷神,稷为土地神。古时君主祭祀社稷,祈求丰收,后来就用社稷来代指国家。 D. 籍在我国古代有登记在册的意思,“占籍”在本文中的意思是指上报户口,入籍定居。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吕景初谨守礼制。对于张贵妃丧事辍朝天数的问题,他不像其他官员那样迎合皇帝,而是坚持自 己的看法进言争辩,最终阻止了皇帝有违礼法的命令。 B. 吕景初思虑长远。他认为历史上许多朝代,有任命同姓或宗室担任要职的先例,这样能使国家安 如磐石,因此他希望皇帝能学习古人的做法。 C. 吕景初忠君爱国。狄青为士兵所拥戴,人们又有狄青兵变的议论,吕景初认为国家尚未立皇子, 情势危急,为了国家安全,应将狄青调离京城。 D. 吕景初抑制豪强。针对比部员外郎郑平在真定广占农田的现象,他奏请皇帝,要求郑平承担徭役, 并著限田令,用来限制权贵之人的田地。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有司请依荆王故事,辍视朝五日,或欲更增日。 (2)惟陛下蚤为之计,则人心不摇,国本固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① 柳宗元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②故道风烟在,翁仲③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④。 【注】①柳宗元、刘禹锡因参予“永贞革新”而久遭贬谪,奉旨返京后,再度被远谪。此诗便作于 两人在衡阳分手、各赴谪地之时。②伏波:这里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乱上 功勋卓著。③翁仲:后世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此指伏波将军庙前的石像。④濯缨:洗濯冠缨。 《沧浪歌》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首联写两人在长期贬谪之后重回长安,没料到再度被远谪,表现了两人命途之多舛,人生之艰辛。 B. “伏波故道风烟在”写诗人行进在伏波将军当年出征的路上,追忆马援将军,不由得心生自勉奋 发之意。 C. “翁仲遗墟草树平”写伏波将军马援的庙宇前只剩下断壁残垣,荒草遍地,借此感慨世道衰微。 D. “休将文字占时名”,刘禹锡曾因作诗讽剌权贵而背上罪名,此处多有调侃、自嘲之意。 15. 尾联“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水与舟的关系肯定了人民的力量,切中要害,令人警觉。这个句 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因而致怨,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 逐一驳斥之后,坦言早已料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展现了他无所 畏惧的胆略。 (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 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汉服是从黄帝即位到明末清初,在汉族主要居住区域,以中原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变 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 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 汉服的纹饰喜欢采用带有吉祥寓意的图纹,如“六合同春”“五谷丰登”“锦上添花”等图案。 ( ),如恋人互赠信物和新婚婚服上往往采用鸳鸯为主的图样,叫“鸳鸯同心”“鸳鴦戏 水”等;寿诞则往往采用“龟鹤齐龄”“松鹤长寿”“鹤献蟠桃”等意味着长寿的图案。 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讲究天人合一。汉族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这一风 格,这种袍服的主要特点是褒衣博带。汉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传下的一些人物画中可窥其神貌之 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 流畅。袍服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 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17.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锦绣中华”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关爱老人,意味着不仅要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更要注重他们的精神需求以及发展需求,让他们 拥有生命中的“夕阳红”。 B.作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合肥基本实现“米”字形高铁网络,正在形成以快速客运铁路为主骨架 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 C.博鳌亚洲论坛于 2001 年永久落户海南,从此美丽的博鳌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一跃成为举世 瞩目的“外交小镇”。 D.浪漫主义的诗歌常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来表现诗人天马行空的想象,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 这样极尽夸张的诗句。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因此,依据不同的场合,也会选择不同的纹饰 B.同时,依据不同的场合,也会选择不同的纹饰 C.同时,选择不同的纹饰,也会依据不同的场合 D.因此,选择不同的纹饰,也会依据不同的场合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汉代的帛画和一些魏晋隋唐遗传下的人物画中可窥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 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线条柔美流畅。 B.汉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留下的一些人物画中可窥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 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线条柔美流畅。 C.从汉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留下的一些人物画中可窥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 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线条柔美流畅。 D.从汉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传下的一些人物画中可窥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 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线条柔美流畅。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北极地区是海冰的世界。①________________,也有由陆地上冰冻的河流和冰川破碎入海形成 的淡水冰。海水形成的冰千奇百怪,可能绵延上百公里,也可能支离破碎成不同形状,而淡水冰的 代表就是冰山,它们造型各异,既是海上美丽的风景,②____________,著名的泰坦尼克号的沉没 就是它们的“杰作”。③_________,也有可能在我们的眼前游弋,比知我国北部海域的近海,每年 冬季都会出现规模不等的海冰。 21.下面是首枚中国植树节纪念邮票的主体部分,请写出图形中的构图要素(除数字外),并说明图 形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90 个字(5 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日前,福州市某小学 8 岁男孩小冯就语文课本提了一个问题,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情况是这样 的:二年级课本有篇文章《羿射九日》,前一段刚提到“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 水被蒸干了……”,下一段就说“神箭手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他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蹚过九 十九条大河……”,既然江河里的水都蒸干了,那么羿是怎么蹚过大河的呢? 小冯提的这个问题,被妈妈何女士晒到朋友圈,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不少网友对小冯的思维品 质表示肯定,也有网友为他解答疑问。之后,何女士联系人民教育出版社并作了反映,媒体对小冯 提的这个问题也作了报道,人民教育出版社官方微博回应称,联系上下文,“蹚”字的确用得不恰 当。教材编写组正在认真研究这个问题,会对教材进行适当修改,下个版本的教材出版时这个问题 就解决了。 (摘编自《南方都市报》2019 年 06 月 15 日) 请你给小冯的母亲何女士写封信,谈谈你对这件事的态度、观点或建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 C (A 项“主要表现为高学历或高技能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表述不准确。 B 项强加 因果关系原文是说“特别是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的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 课题”。D 项表述不全面,“使我国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新的特征”的原因,除了“当前社会信息 化和网络化的复杂交织”以外,还有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时期。) 2. B (社会阶层结构方面的变化只能说明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的部分变化。) 3. B (B 项曲解文意,“不能使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在一起”错误,原文说“重构社会生 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的形态”,即现有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是彼此关联的,“通过大数据、云 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只是“重构”。) 4.A (A 项“更需要政策持续发力”错误,材料一说的是“与缓解就业总量压力相比,就业结构 矛盾的缓解和就业质量的提高难度更大,更需要政策持续发力”,因此“更需要政策持续发力”的 应是“就业结构矛盾的缓解和就业质量的提高”。) 5.C (C 项中“当前应当把经济增长当作首要目标”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三“我国现在已进入经 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与高速增长阶段相比,现阶段的经济增长更依赖于创新,更依赖于全要素生产 率的提高,更依赖于人力资本红利的增加”可知,“当前应当把经济增长当作首要目标”说法错误。) 6.①了解国家相关就业政策;②避开就业需求饱和的行业,选择招聘需求人数较多的行业;③加强 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个体的就业竞争实力;④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了解就业情形。(每点 2 分,答对任意三点给满分) 分析: 材料一的着眼点是国家政策,材料二的着眼点是就业行情,材料三的着眼点是就业者的自身 素质,材料四论述了当前互联网下的就业情况,。由此可以从国家政策、就业行情、自身发展、新 技术运用等层面进行概括整合。 7.D (分析:“表现了作者对这一群体命运的关注、同情”,属于无中生有,从文中作者对苏子 的描写来看,作者主要是展示了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这是借助对苏子形象的塑造来展示善意、乐 观、慷慨等品质的巨大感化力量。故选 D 项。) 8.①喊“我”哥找“我”揽活,说明他机灵干练;②工期提前结束,表现他朴实能干;③干活之余 哼歌,说明他乐观、有生活情趣;④给“我” 开业随礼,表现他重情义;⑤为继子生病借钱,说明 他有家庭责任感;⑥借钱给“我”,表现他慷慨仗义。 9.体现:①用苏子的朴实直率对比“我”的世故圆滑;②用苏子的热情乐观对比“我”的防备之心 以及对感情的淡薄;③用苏子的善良慷慨对比我的狭隘自私。作用:①有利于突出苏子的优秀品质。 ②有利于更好地突出主题,表现善意、乐观、慷慨等美好品质具有巨大感化力量。③通过对比,强 化了矛盾冲突,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10. D 11. C (“社为谷神,稷为土地神”错误,两者反了。) 12. A (A 项“最终阻止了皇帝有违礼法的命令”错,结合文本内容“不报。妃既追册为皇后,又 诏立忌,景初力争,乃罢”分析可知,只是阻止了“立忌”,并没有阻止辍朝七日。) 13. (1)有关官员请求依照荆王的旧例,停止上朝五天,有人想要再增加几天。 (2)希望陛下早做打算,那么人心就不会动摇,国家的根本就稳固。 参考译文:吕景初字冲之,开封酸枣人。凭父亲的功德做了秘书省校书郎,后来考中进士,历任汝 州推官,改任著作佐郎,夏阳县知县,佥书河南府判官,并州通判。张贵妃死后,有关官员请求依 照荆王的旧例,停止上朝五天,有人想要再增加几天。听凭皇上的裁夺,于是增加到七天。吕景初 上奏说:“贵妃是一品,应停朝三天,礼官迎合皇上的心意,结果使礼节超过荆王,不能够用来昭 示天下。”没有得到回复。贵妃追封为皇后之后,又诏令设立忌日,吕景初力争,才停止。嘉祐初 年,连降暴雨,吕景初说:“这是对阴盛阳衰的警告。”于是上疏朝廷说:“商、周兴盛时,将同 姓一并封为诸侯;两汉的皇子,也大多被封为大郡国;有唐代宗室,派出任剌史;我朝两位先皇, 相继被任为京城长官。这些措施都是要使本支强盛,如磐石般稳固,那么奸雄就不敢有野心,而国 家就有依靠有希望。希望挑选皇族子弟中贤能的,让他们在宫中随侍皇上,以消除奸逆图谋,或派 他们任京城及地方长官,成就辅弼皇室的形势。”当时狄青任枢密使,深得军心,有人担心他会发 动叛乱。吕景初在奏疏中说:“上天出现灾变的迹象,妖人散布流言,权臣颇有虚名,为士兵所拥 戴,宫廷内外议论纷纷。这种时候非常危险,因为未立皇子,国家才有这样的大忧患。希望陛下早 做打算,那么人心就不会动摇,国家的根本就稳固。”多次前往中书禀明宰相,请求让狄青离开京 城。文彦博认为狄青一向忠诚谨慎,外面的流言都是小人散布,不值得放在心上。吕景初说:“狄 青虽然忠诚,但是怎么应对众人的看法呢?可能是小人没有见识,或许会导致变故。大臣们应该替 朝廷考虑,不要被民间情感牵制。”知制诰刘敞也极力主张让狄青离开京城,终于派狄青出京任陈 州知州。李仲昌因治河事失败,皇上派宦官拘捕他人狱。吕景初以为是贾昌朝所为,就上奏说:“事 情未查清楚根本原委,不能脱离国家管辖,以免阴邪之人乘机伤害好人。”于是派御史一同审讯。 吕景初升任右司谏,安抚河北。回京,上奏比部员外郎郑平入籍定居真定,有七百多顷田地,要求 郑平负担徭役,并著限田令。以户部员外郎的身份兼任侍御史知杂事,判都水监,改任度支副使, 升任吏部员外郎,提升为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因病,未能入朝谢恩而去世。 14. B (B 项,“伏波故道风烟在”意思是行进在伏波将军马援当年出征的路上,诗人追忆马援将 军,瞻望前途,不禁感慨自己飘零于世。表达的不是“自勉奋发”之意。) 15. (1)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不必临河取水,离别时的眼泪就可以洗濯冠缨,表现诗人与友人 惜别的感伤,以及历尽艰辛的悲怆之情。(2)用典。“濯缨”引用《沧浪歌》中的“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我缨”,有与友人共勉之意,希望彼此无畏打击,保持高洁的操守。 16.(1)载舟覆舟,所宜深慎。(2)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3)一肌一容,尽态极 妍。 17. C (A 项,“夕阳红”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以“夕阳红”比喻晩年生活的精彩。B 项,“米” 的引号表示突出强调,强调高铁网络的形状。C 项,“外交小镇”与文中“锦绣中华”的引号都表 示特定称谓。D 项,“白发三千丈”的引号表示直接引用。) 18. B (结合上下文可知,括号里的内容与上文并非因果关系,应构成并列关系,以“同时”承接上 文更恰当;根据“如恋人互赠信物和新婚婚服上往往釆用鸳鸯……”“寿诞则往往采用……”,可 知下文是按照先讲场合再说图样纹饰的方式展开叙述的,故先说“依据不同的场合”,再说“选择 不同的纹饰”与下文衔接更具连贯性。) 19. C (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错误:一是缺少介词,应在句首加上“从”字;二是“遗传”与“人 物画”搭配不当,可将“遗传”改为“遗留”。) 20. ①海冰既有由海水直接形成的咸水冰 ②也是海上航船的大敌 ③海冰不只在遥远的 北极出没 21. 构图要素:双手、树干、树叶、城镇乡村等。 寓意:化成树干的双手,向征人人亲手植绿播绿,共同改善地球的生态环境;树叶和城镇乡村,寓 意通过植树造林,共同建设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 22.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中的事件很简单,8 岁男孩发现了课文前后不合逻辑的 问题,然后男孩的妈妈把此事晒到朋友圈并联系出版社,网友、媒体都关注了这件事,人民教育出 版社也承认了错误,作文要求给男孩的母亲何女士写一封信,谈谈对这件事的态度、观点或建议, 考生可以为孩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点赞。也可以肯定母亲的认真,肯定家长的言传身教。 当然还可以从反方向分析,如认真不是较真,文学代表的是感性思维,不适合用理性的科学思维进 行解读,应给孩子留下想象之美。还可以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角度,反思教材编写组的疏漏。写作 时考生应注意题干要求,既然是给何女士写一封信,考生在阐述观点、建议时,一定要以何女士为 对话的主体。 考生可参考的立意有:①为学当质疑;②认真的母亲最美丽;③母亲的态度影响孩子的态度; ④给孩子留下文学之美;⑤认真但不必较真;等等。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