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
语文(四)
本试卷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慈善现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迄今为止,无论是学界还是广大民众,对慈善的
认知存在着不少偏差,大都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帮助。实际上,考察慈善事业发生的历史可知,慈善不
仅是一种民间社会主导的生活救助行为,还是一种以劝人为善为宗旨的教化活动。
现有研究表明,“慈善”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 3 世纪前中期即三国、西晋时期的佛教经典中,意在表达
孝养、施舍、教化等诸种原始佛教的道德观。说明在语源学意义上,“慈善”一词在其产生时期即包括了物
质救助与劝人为善的功能。
学界普遍认为,明末清初在中国传统慈善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明末的善会具有崭新的社会性格。其中
同善会是创立最早、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的善会。
同善会最早出现于河南,而其盛行则在江南。江南地区的同善会中,以高攀龙等创立的无锡同善会和
陈龙正等创立的嘉善同善会影响最大、最为典型。两地的同善会都留下了章程规则,其中均有一则规定:
受助人道德品质的好坏是该会是否予以救助的一个重要前提。而且同善会还明确规定,聚会之日须安排演
讲,“司讲者用通俗言语,不烦文采,务使人人易晓,感动善心”。换句话说,进行道德说教是同善会聚会
实施救助前的一个必要程序。
从此以后,在进行物质救济的同时注重劝善成为中国慈善事业的一个传统,也成为君臣绅民的一个共
识。举凡影响较大、成就显著的慈善家大都在扶危济困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对民众实行道德说教,以此
达到拯救时世、改良社会、敦善风气的目的。
中国传统慈善事业极为重视劝善功能,劝人为善历来是慈善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进入近代以来,人
们依然行善与劝善并重,致力于教养兼施,物质帮助与移风易俗、改造社会两不偏废。深入研究中国古代
的慈善文化,全面挖掘中国传统慈善的内涵,充分发挥传统慈善扶危济困、改良社会、敦善风气的功能,
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摘编自王卫平《救济与劝善:“慈善”本义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慈善是指民间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对社会弱势群体与困难群众的一种物质救助与精神关怀,是政府社
会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形式。慈善有三个本质特征:一是动机上的“为人”与“无我”;二是行为上的民间
性而非政府性;三是功能上的社会利益调节器与再分配形式。其中,慈善最本质的价值观是“利他性”。不
过,这一概念界定仍有需要补充说明的地方:一是慈善动机的层次问题;二是官办慈善的界定问题。
显然,慈善动机是具有高低层次之分的。大致来说,有“利他性”和“利他亦利已性”两种动机。前
者强调一种纯粹的人道精神与奉献行为,其理想状态便是达到“为人”与“无我”的境界,即只讲付出不
图回报。后者则是一种功利性之举,施善者主观上或多或少都有利己意图,但客观上却能够达到利他效果。
而后者往往是慈善事业中普遍存在的主要动机。我们在考察、评价慈善事业时,不仅要看主观动机;更要
看客观效果。只要是客观上达到社会救助效果,即便主观上存在一定的“利己性”动机,同样是慈善行为,
值得肯定。至于现实世界是否存在“为人”与“无我”式理想境界的慈善行为,笔者是持肯定态度的。譬
如晚年的熊希龄的经历就体现了这一点。熊希龄捐献之公债票、股票、房地契票,计“大洋二十七点五二
七七一四万元,白银六点二万两”,全部充作社会慈善事业之用,后人及家属只能从捐献基金息金中按月领
取基本生活费用。可见,晚年熊希龄从事慈善,已然无半点功利成分,纯粹为一种人道奉献。
对于官办慈善一说,其不仅存在于历史,更存在于现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间慈善曾一度停
滞,但官办慈善却继续存在。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慈善事业取得显著成绩,但官办慈善仍扮演着至为重要
的角色。至于如何定义官办慈善,笔者认为:以政府为主导或政府出面主办,以民间善款为主要资金的慈
善事业,可称为官办慈善。反之,非政府主导的慈善事业,或是公务人员个人自发善举,则可称之为民间
慈善。两者的区别在于政府部门是否起到主导或主办的作用。不过,这一概念多是针对现代慈善事业来说
的,而在传统农耕社会,官办慈善实则被纳入朝廷仁政范畴,成为朝廷救荒活民的一种举措。
概言之,慈善是一个历史变动中的概念,所含内容在不同历史时期并不完全一致。譬如古代慈善事业
多系直接性物质救济,呈现出重养轻教的特征。但近代以降,愈发重视慈善教育的功能,强调教养并重。
当代中国慈善事业更是朝着社会公益服务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是,不管如何变化,慈善的根本内涵没有
改变,即民间社会各界秉持人道善心,救助、关怀社会弱势群体与困难群众,这也是慈善本义内容所在。
至于慈善的外延表现,则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譬如慈善动机、慈善形式、慈善流程等。我们在讨论
慈善概念的时候,应该对其内涵与外延予以区分,在此基础上考察慈善发展历史,便可有一个较为清晰的
认识。
(摘编自周秋光《内涵与外延:慈善概念再思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当下学界和民众对慈善的认知存在偏差,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帮助即为慈善,忽略了慈善劝人为善的
功能。
B.河南、江南两地同善会的章程有一则相同的规定:受助人道德品质的好坏是该会是否予以救助的一个重
要前提。
C.动机上的“为人”与“无我”是慈善的三个本质特征之一,也能够反映出慈善最本质的价值观—“利他
性”。
D.以政府为主导或政府工作人员的自发善举都可称为官办慈善,官办慈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事业一直
起着重要的作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慈善”在佛教经典中表达出“孝养、施舍、教化等诸种原始佛教的道德观”,说明“慈善”在语源学
上意蕴丰富。
B. “利他性”慈善动机强调纯粹的人道精神与奉献行为,“利他亦利已性”慈善动机带有功利性,二者相
互对立。
C.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晚年将其几近毕生财富三百万元悉数用于地方慈善公益事务,即是“无我”式的慈
善行为。
D.海外华侨华人捐助医疗物资驰援国内抗击新冠肺炎的医务人员,这一大爱无私的善举,属于慈善的外延
表现。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孔子将救助饥民与君主德政联系在一起,认为人们“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
矣。”
B.北宋名臣范仲淹在设立义庄管理宗族公产、救助族众,确立《义庄规矩》的同时,“又设义学以教,教养
咸备”。
C.清朝慈善家潘曾沂曾撰写《劝济溺说》一文,规劝消除民间的溺婴之风,倡导官绅创建育婴堂,并身体
力行。
D.时人评价晚清慈善家余治:“君平生以劝善为主,手著劝世文字不下数千篇,凡化导愚顽之法,几于穷思
极想,百出其奇。”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 分)
5.两则材料在对“慈善”概念的认识上有什么不同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剧本,完成 6~9 题。
我们的荆轲(节选)莫言
[荆轲豪宅。
[秦王偶像立于一侧。
[舞台的一侧有一根粗大的红色立柱,可以活动。
[荆轲在舞台中央席地而坐。
[高渐离、秦舞阳、狗屠在舞台上转来转去。狗屠此时也背上了一把宝剑。从开场至今荆轲一直长跪
默想,与秦王偶像相对,宛如另一尊偶像。
荆轲 (依然闭着眼睛)高先生,请您再讲述一遍曹沫挟持齐桓公的故事。
高渐离 (在舞台后方边走边讲)曹沫曹大侠,鲁国人也。随从鲁庄公会盟齐桓公于齐地。庄公与桓公
在高坛之上,正欲盟誓签订割地之约,曹大侠手持匕首,飞身上坛,左手拉住桓公袍袖,右手持匕首按在
桓公脖颈,厉声曰:齐国以强凌弱,欺负我鲁国太久太甚。今日当着诸侯的面,请您对天盟誓,归还侵占
鲁国的土地,并保证不再侵犯鲁国边境。桓公被曹大侠威逼,无奈,只好对天盟誓,当众签约,答应了大
侠提出的所有要求。事毕之后,曹大侠将匕首扔在桓公面前,纵身下坛,北面而坐,饮酒食肉,面不改色
—投匕首于地、纵身下坛、北面而坐、饮酒食肉而面不改色—此正是大侠英雄本色也!
荆轲 此也正是太子殿下想让我们做到、我们自己也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荆轲前倾仆地)
[幕后高声传呼:太子殿下送牛一头、羊一尾、豕一只,供荆卿与众侠士消受—
[秦舞阳与狗屠交换眼色。
荆轲 (沮丧地)但是,秦宫不是齐地,秦王也不是桓公。荆轲纵然有十倍于曹沫之勇力,又有什么机
会能威逼秦王对天盟誓、当众签约?即便秦王迫于形势,盟誓签约,但荆轲一松手,顷刻之间,就会被剁
成肉酱,还到哪里去“北面而坐、饮酒食肉而面不改色”?!嗟乎,曹沫不可学也。
[幕后高声传呼:太子殿下进锦缎十匹、美酒十坛供荆卿与众侠士消受—
秦舞阳 (悄对狗屠)这老兄,真肯下本钱啊!
狗屠 (悄声)你就跟着吃香喝辣吧。
高渐离 其后一百六十七年,吴国又有专诸专大侠为公子光刺吴王僚的故事。
荆轲 (悲凉地)讲来。
高渐离 专诸专大侠,吴国堂邑人也。公子光为夺王位,埋伏甲兵于窟室中,请国王僚—是他叔叔的儿
子—赴宴。从王宫至公子光家的大道两侧以及公子光家的院落、过道上,站满了国王的亲信,一个个手持
长剑,虎视眈眈。酒值半酣,公子托词退出,专大侠将匕首藏在鱼肚子里,冒充上菜的厨师,来到王僚面
前。大侠扒开鱼肚,抓起匕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刺杀王僚。国王的武装侍从,扑上来将大侠乱剑刺死。
公子埋伏的甲士突出,杀尽王僚的亲信。公子光代僚为吴王,封专诸的儿子为上卿。
荆轲 专诸可学也,但可惜荆轲没有个儿子被封为上卿。
秦舞阳 先生不妨收一个可造之才为义子。
狗屠 你又想什么歪门邪道?
[幕后高声传呼;太子殿下进良马三匹、高车一乘,供荆卿使用—
荆轲 请讲豫让故事,高先生。
高渐离 豫让豫大侠,晋国贵族智伯门客也。为报知遇之恩,两次为智伯刺杀赵襄子。第一次化装成罪
犯,身藏利刃,入赵宫粉刷厕所,被赵襄子识破。赵襄子敬重他是个侠士,赦免之。第二次,豫大侠用剧
毒的油漆涂抹身体,使自己像麻风病人令人见之心悸;他还吞下粗粝的木炭将喉咙弄哑,使自己的声音无
人辨识。他埋伏在桥下等候赵襄子。赵襄子马惊,识破豫让。赵襄子流着眼泪说:豫让,你为智伯报仇,
已经得到了义士之名。但为了自身安全,我不能再次赦免你了。大侠曰:明主不掩人之美,忠臣有死名之
义。君前次宽恕了我,也为你自己博得了宽厚的美名。今日,我是该死了。唯求君之外衣,让我以剑击之。
一是了却我为智伯报仇的心愿,二是将更加宽厚的美名赠你。赵襄子逐将外衣脱下,使人送到豫让面前,
大侠拔剑,三跃而击之,然后伏剑自杀,成就了忠烈侠士之义,也成就了赵襄子宽厚仁慈之名。
荆轲 豫让空有侠士之名,实乃跳梁小丑,不足学也。
狗屠 我倒觉得这个豫大侠是个憨厚人。
秦舞阳 你就不要多嘴了。
[幕后高声传呼:太子赠无价之宝,供荆卿一人享用—
[一个庞大的物件,由四个侍卫抬上。
秦舞阳 我的娘,这是个什么宝贝?
狗屠 (抽动着鼻子)好香啊!
[一侍女上前,揭开一层层的绸缎,显出了浓妆艳抹、酥胸半露的燕姬。
荆轲 (激动地)燕姬—
燕姬 (彬彬有礼地)先生。
荆轲 (对侍卫)速将燕姬护送回太子宫中。
燕姫 妾乃太子赠给先生的礼物,送给别人的东西,哪有收回去的道理?从现在起,您就是我的主人了。
(示意侍卫们送下)
高渐离 (趋前施礼)久闻燕姬賢名,今日得见,如睹天人!
燕姬 您就是高先生吧?
高渐离 高渐离。
秦舞阳 (膝行至燕姬面前)秦舞阳参见燕姬。
狗屠 (膝行至燕姬前)俺也参见燕姬。
燕姬 贱妾此身已属荆卿,你们都是荆卿兄弟,往后就不要这般客气了。
[燕姬膝行,为众人斟酒。
荆轲 (掩饰着内心的激动)高先生,豫让之后,还有什么故事?
高渐离 豫让之后四十年,魏邑又有聂政聂大侠故事。
荆轲 讲来。
燕姬 (挺身向前,对荆轲)主人,高先生已经口干舌燥,可否由贱妾为您讲述这段故事?
荆轲 (讶异地)您?如何敢劳动您开启金口?
燕姬 (冷笑)太子经常在我的讲述中奋然而起,宛如一只好斗的公鸡。
荆轲 荆轲洗耳,恭听您的燕语莺啼。
6.下列对剧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与真实生活复制型布景不同,该剧本舞台布景基本为空,“一根粗大的红色立柱”即代表了“荆轲豪宅”,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
B.高渐离讲述曹沫行刺,两次提到了他威逼桓公后饮酒食肉面不改色,既突出了曹沫的侠肝义胆,也体现
出高渐离讲故事的技巧。
C.曹沫饮酒食肉而面不改色,专诸将匕首藏在鱼肚子里,豫让刺赵襄子的外衣,高渐离讲述这些细节意在
告诫荆轲行刺要具备勇气。
D.剧本中的次要人物也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从他们个性化的语言中,读者能够感受到高渐离的深沉、秦
舞阳的鲁直和狗屠的无知。
7.下列对剧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剧本运用动作、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如“悄对狗屠”“我的娘,这是个什么宝贝?”“膝行至燕姬面前”
表现出秦舞阳面对赠礼时的反应。
B. “这老兄,真肯下本钱啊!”“你又想什么歪门邪道?”作者借古人之口说今人之话,这种创作手法鲁迅
在《故事新编》中也多有运用。
C.剧本一方面通过高渐离之口讲述过往侠客行刺的悲剧性壮举,一方面让狗屠、秦舞阳在台上滑稽逗笑,
让作品在庄重之中又有逗笑之感。
D.《战国策》记录的荆轲刺秦王的史实里并没有燕姬,剧本虚构了这个人物,说明历史剧的创作可以在尊
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
8.作者以“我们的荆轲”为题,重新创作荆轲刺秦的故事,有什么效果?(4 分)
9.有评论指出:“话剧艺术的舞台法则,使剧作家选择场面要受到舞台时间、空间的严格限制,就必须把很
多东西推向暗场。”请简要说明本剧明场戏、暗场戏的安排及其效果。(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盲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也。霸少学律令,武帝末以待诏入钱赏官,补侍郎谒者,坐同产..有罪劾免。
后复入谷沈黎郡,补左冯翊...二百石卒史。自武帝末,用法深。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
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尚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
宽和为名。会宣帝即位,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庭中称平。
三岁,宣帝下诏以霸为颍川太守。时上垂意于治,数下恩泽诏书,吏不奉宣。太守霸为选择良吏,分部宣
布诏令,令民咸知上意。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然后为条教,置父老师帅伍长..,班行之
于民间,劝以为善防奸之意,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富养,去食谷马。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务在成
就全安长吏。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颜重听,何伤?
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或问其故,霸曰:“数易长吏,送故迎新之费及奸吏缘绝簿书盗财物,公私费耗
甚多,皆当出于民,所易新吏又未必贤,或不如其故,徒相益为乱。”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
治为天下第一。征守京兆尹秩二千石坐发民治驰道不先以闻又发骑士诣北军马不适主劾乏军兴连贬秩有诏
归颖川太守官以八百石居治如共前前后八年,郡中愈治。后征霸为太子太傅,迁御史大夫。五凤三年,代
丙吉为丞相,封建成侯,食邑六百户。为丞相五岁,甘露三年薨.,谥曰定侯。
(节选自《汉书·循吏传》,有改动)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征守京兆尹/秩二千石/坐发民治驰道不先/以闻/又发骑士诣北军马不适士/劾乏军兴/连贬秩/有诏归颍
川/太守官以八百石居治如其前/
B.征守京兆尹/秩二千石/坐发民治驰道不先/以闻又发骑士诣北军马不适士/劾乏军兴/连贬秩/有诏归颍川
太守官/以八百石居治如其前/
C.征守京兆尹/秩二千石/坐发民治驰道不先以闻/又发骑士诣北军马不适士/劾乏军兴/连贬秩/有诏归颍川
/太守官以八百石居治如其前/
D.征守京兆尹/秩二千石/坐发民治驰道不先以闻/又发骑士诣北军马不适士/劾乏军兴/连贬秩/有诏归颍川
太守官/以八百石居治如其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同产在这里指同胞兄弟,古人还以“手足”“昆季”“伯仲”等代指兄弟。
B.左冯翊既是官名也是行政区名;汉时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称“三辅”。
C.伍长在文中指军官,古代军制以五人为伍,每伍有一人为长,称为“伍长”。
D.薨,古代称诸侯之死,位高之人专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黄霸持法公允,反对施加酷刑。霍光秉政时期,朝廷依然崇尚严刑峻法,身为廷尉正的黄霸温和仁厚,
数次裁决疑难案件都被一致认为判得公平。
B.黄霸主政颍川,治为天下第一。在担任颍川太守八年的时间里,黄霸对颍川百姓施以教化,制定推行了
各种利民措施,深得民心,郡中户口增加。
C.黄霸用人有方,避免无谓更替。许县丞年老耳聋,督邮报告黄霸想要赶他走,黄霸不同意,认为他很廉
洁,还能应付官场上迎来送往的例行公事。
D.黄霸政绩突出,得到宣帝重用。由于在地方的治政成绩,汉宣帝将黄霸召入京师任职,先担任太子太傅,
后迁御史大夫,最后官拜丞相,封建成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尚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4 分)
(2)令民咸知上意。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4 分)
14.黄霸不同意辞退许县丞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二)苏轼
南来三见岁云徂①,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②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③。
【注】①苏轼于熙宁四年(1071)冬到杭州任通判,至作此诗,已度过三个除夕。岁云徂,谓年岁辞去。
徂,往。②青春:春季。③古俗,正月初一家人先幼后长依次饮屠苏酒。《时镜新书》晋董勋云:“正旦饮
酒先从小者,何也?勋曰:‘俗以小者得岁,故先酒贺之,老者失时,故后 饮酒。’”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人离开朝廷南来已三年,恐怕自己终身奔走于宦途而不能践偿其政治抱负。
B.因桃符一年一换,诗人自比“桃符”,寄托了自己在新的一年仕途晋升的愿望。
C.颈联对仗工整,诗人以自然界万物复苏的繁丽景象来反衬出自己的衰病老迈。
D.本诗抒发了除夜感慨,“桃符”“烟花”“屠苏”等意象照应节令,节日氛围浓厚。
16.末句“不辞最后饮屠苏”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屈原《离骚》中的“ , ”两句以鸟为喻,以表现君子自
古以来就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情操。
(2)杜牧《阿房宫赋》中描写同一座宫殿竟然“气候不同”,在台上歌唱时感觉“ ”,
在殿中起舞时则感觉“ ”。
(3)陆游《游山西村》中“ , ”两句,从眼前转为对未来的
设想,表达了有机会再游山西村的愿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我倚在山坡上面对黄昏的晚天,直觉得心旷神怡,满目空明。云朵倏来忽往,幻化无穷,忽而旌旗招
展,号角嘹亮,慢吞吞迈过群山。傍晚时分,①溶溶落日驱散了薄阴,云翳变得透明,只有饱含冰晶的青
色云首垂下来,舔舐着五极八荒。猛然间光辉迸射,好似一声呐喊,万物齐齐焕发,史前人类或可称为天
堂的那个地方宛如洒金画屏一般,令人瞠目结舌。天际处,鱼骨状的鸟云被看不见的大风拉扯着,变换着
形状,陡然间战意浓重,( ),②又似金农提笔,急急地刷上了数行磅礴的漆书。直到夜色浓重,
③全然的寂静如羽毛般降落在坡地上。万里洪荒,唯我一人而已,一切都不复存焉。回过神来,想起古人
所说,“一人一笠一杖”,如今我亦如此?甚至斗笠都没有一只,意何如哉?④若我是这世上独余之人,又
有何妨?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满眼裂帛之影,满耳斧钺之声
B.满耳斧钺之声,满眼裂帛之影
C.满耳裂帛之声,满眼斧钺之影
D.满眼斧钺之影,满耳裂帛之声
19.下列对各处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①处使用比拟,“驱散”“舔舐”分别赋予落日和云翳以动感,让读者对其印象深刻。
B.②处使用比喻,将乌云比作金农的漆书,既体现了二者的相似,喻体又有新奇之感。
C.③处使用通感,通过打通视觉与触觉的局限,体现出了作者对寂静独特的审美感受。
D.④处使用反问,抒情更为强烈,写出了作者在傍晚美景中沉醉以至物我同一的情态。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随着年龄增加,人的视网膜组织退化、变薄,引起黄斑功能下降。诱发眼部黄斑变性的原因有很多种,
但与在黑暗中玩手机,以及长时间看手机并无直接关系。
①会造成眼部黄斑疾病的说法并不科学,但沉溺于玩手机确实是个坏习惯,容易损害人体健康。
长期睡前玩手机不仅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而且会②。手机屏幕的光亮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使我们
在放下手机入睡后更多处在浅睡眠的状态,而不能进入深睡眠。这样的情况反复多次以后,睡眠的规律就
会被彻底打乱,人会变得越来越不容易入睡,有可能会③,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8 个字。
(6 分)
22.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 18 个字。(5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①农业是其他技艺的母亲和保姆。(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
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
子·梁惠王上》)
③耕与读又不可偏废,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义遂亡。(清·张履祥《训子语》)
④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顽固和落伍并非只是口头上的讥笑,而是生
存机会上的威胁。(费孝通《乡土中国》)
⑤所有大规模农场的经营都是为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中追逐利润,农场主对本国是否存在大规模饥
饿并不关心。例如农业资源丰富的巴西存在着大规模饥饿现象。(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
班级计划举行学习乡村振兴战略专题讨论会,请结合以上五则相关材料中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写一篇
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语文(四)
1.C【解析】A 项,把部分当整体,原文为“大都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帮助”;B 项,两地同善会是指高攀
龙等创立的无锡同善会和陈龙正等创立的嘉善同善会,它们均在江南地区;D 项,“政府工作人员的自发善
举”是民间慈善,不是官办慈善。
2.B【解析】B 项,“利他性”和“利他亦利已性”慈善动机是对立统一的,其统一性在于“利他性”。
3.A【解析】材料一的观点意在强调慈善的劝善功能,B、C、D 三项均符合这一观点。
4.①首先由慈善的本质特征,引出慈善动机的层次问题和官办慈善的界定问题;②其次具体分析慈善动机
的两种情况;③然后具体论述官办慈善的界定问题;④最后强调探讨慈善概念要区分其内涵和外延。(每点
1 分)
5.①在概念的功能上:材料一强调了“慈善”在物质救助的同时具有劝人为善的功能;材料二认为“慈善”
是一种物质救助与精神关怀,其本质价值观是“利他性”。②在概念的时间上:材料一主要对“慈善”劝人
为善的功能进行历史追溯;材料二认为“慈善”是一个历史变动中的概念,所含内容在不同历史时期并不
完全一致。③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材料一没有区分“慈善”的内涵与外延;材料二认为应该对“慈善”
的内涵与外延予以区分。(每点 3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6.C【解析】“意在告诫荆轲行刺要具备勇气”曲解文意,曹沫饮酒食肉丽面不改色是有勇气,专诸将匕首
藏在鱼肚子里是有智谋,豫让刺赵襄子的外衣是有信诺。
7.A【解析】“我的娘,这是个什么宝贝?”属于语言描写,不是心理描写,剧本以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为
主。
8.①以“我们的”平民视角展现出有别于传统的侠义形象的荆轲,如在行刺前很犹豫,喜欢美女等;②“我
们的”拉近了与读者(观众)的距离,利于揭示剧本展现平凡人生的主旨。(每点 2 分)
9.①明场戏是高渐离为荆轲讲述曹沫、专诸、豫让等侠士的故事,表现出荆轲在行刺之前犹豫、矛盾的心
态。②暗场戏是太子丹为荆轲依次送上牛羊豕肉、锦缎美酒、良马高车、美女燕姬,每一次赠礼,都使荆
轲内心的冲突更加激烈。③明场戏和暗场戏的交织,丰富了剧本内容,使故事情节的推进与人物形象的塑
造更有层次感。(每点 2 分)
10.D【解析】“坐发民治驰道不先以闻”句意为“因为调遣民工修治驰道没有事先上报朝廷”,是一个整句,
不可断开,排除 A、B 两项。“有诏归颍川太守官”句意为“后来有诏书令他回颍川郡做太守”,“太守官”
不可做“以八百石居治如其前”的主语,排除 C 项。
11.C【解析】古代军制以五人为伍,户籍以五家为伍,每伍有一人为长,称为“伍长”。根据文意,本文中
的“伍长”是户籍意义上的伍长。
12.A【解析】黄霸担任廷尉正是在汉宣帝时。
13.(1)于是遵守汉武帝时代的法度,用刑罚严厉约束属下,因此平庸的官吏便崇尚严酷的刑罚,把这当
作能事,而唯独黄霸因宽容温和而著名。(“绳”“尚”“用”各 1 分,句意 1 分)
(2)让民众都能知道皇上的旨意。让驿馆、乡官都畜养鸡和猪,来赡养老弱孤苦贫穷的人。(“咸”“畜”
各第 1 分,句意 2 分)
14.①更换官员过程中的耗费非常大,这些费用会加重百姓的负担;②更换的新官员不一定贤能,可能还不
如旧宫,反而增加了混乱。(一点 1 分,两点 3 分)
【参考译文】
黄霸字次公,淮阳郡阳夏县人。黄霸年少时就学习法律条令,武帝末年以待诏身份捐钱而获赏为官,
补侍郎谒者,因亲兄弟犯罪而被弹劾罢免。后来又捐谷给沈黎郡,补左冯翊官俸二百石的卒史。自武帝末
年开始,使用法律开始严厉起来。昭帝即位时还很年幼,大将军霍光代为辅政,大臣之间争权夺利,上官
桀等人还与燕王合谋作乱,霍光杀掉了他们,于是遵守汉武帝时代的法度,用刑罚严厉约束属下,因此平
庸的官吏便崇尚严酷的刑罚,把这当作能事,而唯独黄霸因宽容温和而著名。恰逢宣帝即位,他在民间时
便深知百姓苦于官吏用刑的严峻,又听说黄霸持法公平,便召黄霸做了廷尉正,黄霸数次裁决疑难案件,
庭中都一致认为判得公平。又过了三年,宣帝颁下诏书任命黄霸为颍川郡太守。当时皇上正专心于治理天
下,多次下达诏书给民众,但有的官吏却不让百姓知道。太守黄霸却专门选择了优秀的下属吏员,分到各
处去发布皇上诏令,让民众都能知道皇上的旨意。让驿馆、乡官都畜养鸡和猪,来赡养老弱孤苦贫穷的人。
然后又制定了条令教则,发给各方父老、师帅和伍长等基层小吏,由其颁行于民间,劝说百姓严防奸盗,
并安心于农耕蚕桑之业,节约使用货物资财,种树木、养牲畜,去掉浮华奢侈的费。黄霸大力推行教化,
然后才使用刑罚,以求培养长期稳定的官员。许县丞年老耳聋,督邮将此事告诉黄霸并想赶他走,黄霸说:
“许县丞是廉洁的官吏,虽然年老,但还能做接待迎送的工作,只是稍微耳聋,有什么妨碍呢?还是要好
好帮助他,不要失去贤者的心。”有人问这么做的缘故,黄霸说:“频繁更换长吏,送别旧人和迎接新官的
费用以及奸诈的官吏因为交接之际毁掉簿册盗取财物,公私的耗费非常大,这些都是从百姓那里取得的,
所更换的新宫吏又不一定贤能,有的还不如旧宫吏,只是增加混乱。”黄霸因为外表宽厚内心清明,得到了
官吏和百姓的爱戴,户籍人口每年都在增加,治理状况是天下最好的。皇上征召他担任京兆尹,俸禄二千
石。因为调遣民工修治驰道没有事先上报朝廷,又调遣骑士到北方造成军马无法配给的局面,黄霸被举报
弹劾动影响了军队出动,于是他接连被贬官降职。后来有诏书令他回颖川郡做太守,可俸禄却已被降至八
百石。前后八年,郡中越加安顺。后来朝廷征召黄霸为太子太傅,又调任御史大夫。五凤三年,黄霸取代
丙吉任丞相,封建成侯,拥有六百户的封地。黄霸任丞相五年,甘露三年寿终,谥号定侯。
15.B【解析】由“退归”可知,“寄托了自己在新的一年仕途晋升的愿望”曲解文意,本句暗指诗人要抛却
不如意的仕途,含有退隐之意。
16.①饮屠苏酒的顺序是自少至老,诗人说“最后饮”,表明了他年事已高。②诗人“辞”掉的是富贵荣华,
表明他不再以仕途不畅为意。③“不辞最后饮”又表明他不以岁月流逝为意,以豁达乐观待之,表现了诗
人豪放旷达的情怀。(每点 3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17.(1)鸷鸟之不群兮 自前世而固然
(2)春光融融 风雨凄凄
(3)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18.D【解析】“斧钺”是从视觉角度写,“裂帛”是从听觉角度写,排除 A、B 两项;根据上下文衔接,将“满
眼斧钺之影”放在前面,紧承前句“陡然间战意浓重”,排除 C 项。
19.C【解析】“全然的寂静如羽毛般降落在坡地上”的含义是“夜幕缓缓降临,如羽毛慢慢降落,而后万物
俱寂”,打通了视觉与听觉。
20.我倚在山坡上面对晚天,直觉得满目空明,心旷神怡。(或:我倚在山坡上面对黄昏中的天,直觉得满
目空明,心旷神怡。)(满分 3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修改正确,即可给分)
21.①夜晚玩手机 ②使睡眠质量下降 ③越来越依赖玩手机(每处 2 分,意思对即可)
22.①眼部黄斑变性与玩手机无直接关系。②玩手机不利于身体健康。③睡前玩手机对睡眠不好。(答出一
点给 1 分,答出两点给 3 分,答出三点给 5 分。意思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23.【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作文材料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这一中心,列举了五则材料,第①则材料强调了
农业的基础性作用,也从侧面反映了乡村振兴的必要性;第②则材料强调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第③则材料是“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一古训的演化,强调发挥文化的作用,
以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第④则材料强调乡村振兴要有锐意改革的精神,有忧患意识;第⑤则材料强调
“三农”的发展需要坚持公益性,不能因为眼前利益而置人民利益于不顾。任务驱动为写一篇在专题讨论
会上的发言稿,要求考生结合其中一则或多则材料就当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展开论述。需要注意的是,写
作要符合发言稿的格式要求和专题讨论会的情境要求。
参考立意:①勿让利益竞逐,破坏发展之基;②因时而变愈长久,故步自封无未来;③行有耕读勿偏废,
衣食礼义应并举;④乡村振兴,文化先行;⑤耕养结合,顺时而动;⑥重农利民需变通;⑦立足农本图振
兴;⑧兴农还须新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