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十 篇 时 评 , 篇 篇 都 很 经 典 , 可 分 别 代 表 一 个 主 题 和 一 种 写 法 , 几 乎 涵 盖 了 高 考
作 文 的 写 作 题 材 。每 篇 点 评 也 很 劲 道 ,都 在《 语 文 报 》《 意 林 作 文 素 材 》《 帅 作 文 》《 新
作 文 》等 报 刊 上 发 表 过 ,东 方 出 版 社 还 拟 将 结 集 成《 点 睛 》出 书 。对 于 这 些 经 典 时 评 ,
我 觉 得 唯 一 的 办 法 就 是 — — 多 读 多 背 , 便 可 起 到 “ 良 币 驱 逐 劣 币 ” 的 奇 效 , 很 有 助 于
高 考 的 作 文 。
主题时评 3、别袁隆平
写作关键词:求真务实、农业创新、点面结合、引用论证
送别袁隆平:侠之大者,国之仁士
(点明人物之魂,开张议论之眼)
梁言品 人民日报评论 2021 年 5 月 22 日
2021 年 5 月 22 日 13 时 07 分,91 岁的袁隆平院士,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国人哀痛!世人悲恸!
让我们为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致敬、默哀!(时、地、人、事、情,简约而富张力。)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开
创”与“第一”,辉映了“杂交水稻之父”的称誉。)袁老的毕生追求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为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技术创新,并将其推广至全世界。毕其一生,专注田畴,播
撒智慧,收获富足。(四字短语,语短情长。“收获富足”,比拟之巧,点睛之妙。)为“稻粱谋”,为民生计,
袁老无愧侠之大者、国之仁士。(为“稻粱谋”,一语双关,家国一体,照应了“侠之大者,国之仁士”。)(本
段总括了袁老的丰功伟绩并点题,同时树立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世界上,“吃饭的事情最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亲历过饥馑岁月的袁隆平决心学农。母亲说:“傻孩子,
学农多苦啊。”袁老却“死活要学”:“吃饭可是天下第一桩大事,没有饭吃,人类怎么生存?”(朴素的话
语,纯真的信念。)那时起,袁老把自己比作种子,不管撒在哪里都会生根发芽。(果真,他成了“一颗影
响世界的种子”。)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大半辈子都与水稻打交道的袁老,一直在为中国人吃饭而奋斗着。
(本段阐述了袁老与水稻打交道的初心与实践。)
曾经,有美国学者质疑:“21 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袁老决心向“饥饿恶魔”挑战。(设问提振,照应
上文的“吃饭的事最大”,凸显了挑战之神圣。)他说,“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
一切都无从谈起”。从选种、试验、失败,到再选种、再播种、再观察……如此反复,经历了一次次“曲折
的寻找之旅”,又经过了一个个“穿行在磨难之中”的试验过程,终在这条崎岖的科学道路上取得成功。(用
王安石的话来作注脚: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袁老研发的杂交稻被誉为“东方魔稻”,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成就被认为“给世界带来了福音”。
(“东方魔稻”“杂交水稻之父”“给世界带来了福音”,三处引文,发黄钟大吕之声!)(本段阐述了袁老在
杂交水稻研发上获得的巨大成功。)
“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这是中国科技评奖委员会的评价。“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
这是农民朋友的赞誉。他常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试验田的路上”。(他人评价与自
我定位,全面立体地勾勒出袁老求真务实、洗尽铅华的劳动者本色。)人们看到的袁老,总是挽着裤腿下稻
田的形象,无论播种季还是收获季。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但即便是在
获得国家最高荣誉的当天,袁老还下地查看“第三代杂交水稻”制种情况,拿着水稻说:“花开得好好”。(最
高荣誉与最“低”表达,足以传达出袁老的那份脚踏实地。)成就与尊荣的背后,恰是脚踏实地的奋斗、敢
为人先的创新、鞠躬尽瘁的坚守。(三个短语,可作袁老的精神标注。)(本段挖掘了袁老取得成功背后的品
质支撑。)
有人说,科学家是真理的侍者,是事实的追随者。(此句堪称警策。)水稻杂种,曾有不少国家科学家研究
过,并未成功。根据实践,袁老以科学的胆识和眼光,无惧“这是对遗传学无知”的嘲笑,投身这一研究。
(徐徐语文坊精评)充分尊重科学规律,也敢于提出设想、勇于探索,依据事实、发现真理、验证真理伴
随袁老一生。(采用对比论证,对比出了胆识,对比出了执著,真理就是在不断否定中去肯定。)1964 年开
创杂交水稻研究,1997 年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2000 年、2004 年、2011 年、2014 年分别实现了大面积示
范每公顷 10.5 吨、12 吨、13.5 吨、15 吨的目标,2020 年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 3000 斤的攻关目标……(数
字的不断攀升,仿佛让人看到了“猗猗嘉禾,今盈我仓”,仿佛让人看到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在不断攀
升。)“一粒良种,千粒好粮。”一次次重大技术创新,一条条亩产攀升曲线,让杂交水稻技术冲破了经典遗
传学观点的束缚,证明这是科学,更是不断发展着的科学。(这句话揭示了科学的本质)(本段阐述了袁老
尊重科学、发展科学的素养品质。)
有梦想,了不起。袁老常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一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俩梦,已刷
屏天下,值得铭记。)如今,水稻高产的梦想变成现实,杂交水稻也在印度、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等
国家大面积种植。为了实现梦想,袁老和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从未停止探索的步伐。(徐徐语文坊精评)
美国一位学者说,袁隆平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是中国科学家对
人类、对世界的贡献,也是对历史、对文明的贡献。(“贡献”由具象走向抽象,也意味这一贡献造成的深
远影响。)(本段阐述袁老梦想造成的深远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袁隆平等 25 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时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
困难的有力武器。”(首句标其目,引用立其宗。)在田间地头、在试验场地,袁老顶着夏天的烈日、走过秋
天的泥泞、踏着冬天的风雪,教人们“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带更多人迎来春天的朝阳。(堪称
一辈子用心做好一件事的灵魂追求!)袁老说,“我始终觉得,粮食安全问题必须时刻警惕。”今天,继续加
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
牢端在自己手中。(“将论文写在大地上”,也就是要将科技创新与农业紧密结合起来,说法特形象。)(本段
拓展升华,用袁老的事迹倡导人们要将科技创新与农业紧紧结合起来。)
位于长沙马坡岭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各国水稻科研工作者心中的“圣地”。这里的创始人
袁隆平,把人生视为一盘下不完的棋,并把自己“当做一个过河卒子,拼命前进,永不后退”。(真可谓“把
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正当追梦不止、前进不止、奋
斗不止!(斯人已长逝,后人当“不止”,接棒追梦去,我辈复登临!)(全文收束在“追梦不止”的殷殷期
盼中,阐明了送别袁老的意义所在。)
总评:作为一篇悼念并激励性的文字,这篇时评写得既经典又大气。开篇隆重事体,表达哀悼情绪。哀悼
是为了铭记和传承,接下来又高屋建瓴、点面结合地评述了袁老的事迹、功绩与精神品质。将事迹之典范
聚焦于“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与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将功绩之丰伟归结于“发展杂交水稻,造福
世界人民”,将精神之璀璨定位于“脚踏实地的奋斗、敢为人先的创新、鞠躬尽瘁的坚守”,所有这些,便
造就了袁老“侠之大者,国之仁士”的传奇。论证方法亦多样。事例论证写风流,对比论证显胆识。最引
人注目的是引用论证,引赞誉声,引质疑声,引劝说声,引袁老的心声与金玉声……声声在耳五音繁会,
最终“昆山玉碎凤凰叫”,一个执著追梦的耕耘者的形象便被印证了出来。还值得一提的是,文章最后落脚
于农业的科技创新上,说明牢牢掌握“中国芯”的重大意义,这也许就是对袁老精神最好的赓续与致敬吧。
主题时评 4、文化传承
一篇阐述文化地标真义、分论点齐整、论据选用典范的时评
莫急功近利,要有生命力
(正反对照,论点做题,巧妙押韵)
作者:智春丽 人民日报评论 2020-10-21
提到一座城市,人们往往会想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地标:600 岁的紫禁城见证着北京城的过往,拓荒牛雕塑
标记着深圳的开拓进取,珠海大剧院“日月贝”讲述着“珠生于贝,贝生于海”的城市记忆,古典园林里
生长着苏州的温婉…… 城市文化地标或深植于历史文化,或投射着时代风貌,以鲜明独特的符号形象,成
为一个城市的精神和文化象征,与人们产生紧密的情感连接、文化认同。(开篇便列举了几个在反映城市文
化或风貌上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地标:北京的紫禁城、深圳的拓荒牛雕塑、珠海的日月贝大剧院、苏州的古
典园林等,其中“见证”“标记”“讲述”“生长”等动词的运用让叙例生出了灵动。顺势而下又揭示了文化
地标的内涵,聚焦于其精神、文化实质。)
文化地标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在传播城市形象方面有巨大的流量效应。近年来,文化旅游市场持续升
温,各类文化地标成为热门参观地、网红打卡地。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急功近利打造新文化地标的现象也
引起社会关注。(用“持续升温”和“急功近利”两种“热”相,启发人们思考,启动议论节奏,与开头段
一起,从正反两个方面摆出现象,提出问题。)
作为一种人文景观,文化地标首先应当与地理环境“不违和”。(论点句)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浑然天成、
融为一体,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无论是中华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审美意境,还是如今兴起的保护
生态、亲近自然的绿色发展理念,都强调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阐述句)丽江古城依山傍水、以
水为脉,整座古城获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体育场“鸟巢”充分采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勾勒出现代北京的
美丽风景。(论据句)反之,若缺乏对自然的敬畏,滥造钢筋水泥地标,即便再大的“手笔”,也与审美旨
趣和群众期待相差甚远。(总结句) (摆出“怎么做”的分论点一:作为一种人文景观,文化地标首先应
当与地理环境“不违和”。首先用“无论是……还是……都……”的句式强调无论是传统还是当下都注重人
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并以丽江古城的“依山傍水”和国家体育场“鸟巢”的采用自然采光通风
为例证之,再用“反之”总结强调。)
作为一种符号化呈现,文化地标也应该追求形神兼备。一个建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地标,不是
凭借炫目奇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元素的简单堆砌,而是流淌着活生生的历史文脉,能唤起人们共同的情感
记忆。走进沈阳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原样保留的铸造厂车间及生产设备,拉近了人们与老工业基地的时空
距离;漫步福州修旧如旧的古厝间,曾经的老房子、如今的文创园,古老与现代交融,乡愁与时尚相遇。
面对数之不尽的历史文化街区、革命文化纪念地、农业遗产、工业遗产,进行合理适度的创造性转化、创
新性发展,才能成为广受认可的文化地标。 (摆出“怎么做”的分论点二:作为一种符号化呈现,文化地
标也应该追求形神兼备。首先采用“之所以……不是……而是”的句式论述文化地标应当流淌着历史文脉
和情感记忆,并以沈阳工业博物馆的“原样保留”、福州古厝间的“修旧如旧”为例证之,并收束在“合理
适度”的转化发展上。)
作为一种公共建筑,文化地标还应当发挥服务公众的功能。地标建筑是有“生命”的,其生命力来自于生
活。人们喜欢将博物馆、剧院、书店称为文化地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公共文化设施直接连通着一个
地方的文化和生活。到一座城市先逛博物馆,人们才能加深对这个城市的历史过往和现实文化的认知。以
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为例,建院以来,为观众带来 1 万多场演出,开展大量艺术普及教育演出及活动,观众
和粉丝遍布全国。正是那些传播文化、服务公众的不懈努力,使得文化地标的形象更加亲切、更加持久。(摆
出“怎么做”的分论点三:作为一种公共建筑,文化地标还应当发挥服务公众的功能。文段首先立片言而
居要,指出地标建筑的生命来自生活,并以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为例,说明正是其传播文化、服务公众的不
懈努力,才使其成为持久的文化地标。)
文化地标承载着不可替代的人文价值。打造新的文化地标,必须丰富其审美内涵,完善其服务功能,让其
在与公众的“紧密连接”中收获持久口碑和影响。(结尾回应开头,强化文化地标的“人文”“服务”内涵。
“紧密链接”一词形象生动,折射文化地标生命力之所在。)
总评:本文有三大亮点值得学习。首先,结构井井有条。题目、开头和结尾即亮明、申述、强化论点,做
到观点集中鲜明。且开头两段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摆现象、提问题,有激浊扬清之效,也显治理之要。中间
三段着重阐述“怎么办”,分别打造整饬的分论点置于段首,从自然到文化到社会,层层推进,既有提纲挈
领之效,也有登堂入室之美。再次,文辞优雅隽美。虽是时评,却又浸染了记叙的感性之美。如叙例时一
些动词“讲述”“生长”“勾勒”“漫步”“相遇”一些形容词“温婉”“炫目奇特”“修旧如旧”等的使用,
便很好地应和了“文化地标”的话题,更不用说那些打造得圆熟典雅的整句比如“或深植于历史文化,或
投射着时代风貌”“古老与现代交融,乡愁与时尚相遇”了。第三大亮点便是论述严谨。以第三段为例,本
段从论点句到阐述句到论据句到总说句,叙议结合,起承转合,环环相扣。更兼那些关联词语的使用,更
是增添了文理的绵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