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22届作文系列训练之
记叙文高分技巧
【考点概述】
在高考中,一篇详略得当,有变化,有波澜,情
景交融的记叙文很容易打动阅卷老师的心。如何才能
提高自己叙事的能力?如何才能做到记叙文开头结尾,
别致新颖;过渡自然,前呼后应;合理剪材,详略得
当;层次清楚,段落适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
一、例文引路
农之月令
汪曾祺先生写过《葡萄月令》,似乎只要缀上“月令”一词,便可以
附庸先生的风雅,也能智慧一回。昨天是芒种,蚕老麦黄一伏时。庄稼人
是要有智慧的,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得有讲究,乱不得。【由
汪曾祺的散文《葡萄月令》因此自己要写的文章《农之月令》,然后采用
片段式写法,通过写“惊蛰”“清明”“端午”“芒种”“夏至”“大暑”
等节气农民的做法等,表述“农之月令”。 】
惊蛰了。
“惊蛰”怎么看都是欣欣向荣的一个词。庄稼人要抽出时间“松土”,
憋了一个冬天的黑土地,已经等不及了,急着出来透透气。春耕开始了(也
有春分的说法)。【详写“惊蛰”的农村景象。】
从清明到端午,庄稼人就一直忙。浸稻芽,做秧畦,收油菜,育蚕
种,讲究的就是一个“次序”。这是历朝历代传下来的规矩,几千年耕作
经验的积淀与升华。村中,要每家每户地仔细叮嘱。【略写从“清明”到
“端午”的农村景色。从劳动的“次序”可以看出作者对农村的熟悉度。】
“芒种”这个词真好听。
大约在六月份,草莓地里会莫名其妙地生出许多不知名的小虫子。这种发现,
谈不上智慧,只是一种经验之谈。不要着急,也不必时不时去看。待到乌猪子过
江了,躲的、藏的,虫们都会溜出来。用纸盒子小心翼翼地收好,放到远远的一
处荒田里去。
踩死它?哪能呢!庄稼人讲求佛性,相信生死来去自然,打扰不得。奶奶年
纪大了,却不忌惮生死。“七十二,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耕作了一辈子,
奶奶竟有些看淡生死的大智慧了。
小孩自然没有这般境界。从桑叶腋间坠出的桑树果子,一大把一大把的,由
青雪雪、黄澄澄、红扑扑、紫莹莹,变得晶莹透亮,乌紫乌紫的,像黑玉。桑叶
伸伸展展,桑葚清清凉凉在底下荫着凉着偷乐。小孩真馋!一个孩子像猫一样攀
上树,吊弯树枝,底下的小孩便忙着摘桑葚。吃到嘴唇发紫,被妈妈拖着去河边
洗。小孩也不忘显摆自己的聪明。【详写“芒种”:从小虫子的生死到奶奶对生
死的看法以及孩子们吃桑葚等,以此体现农村人的大智慧。这部分中,写孩子们
吃桑葚一段很有特色:首先用叠词、排比的修辞等描写桑葚之美,然后用比喻的
手法写孩子们吃桑葚的快乐,最后写孩子们对母亲带到河边洗嘴,更能体现出生
活的快乐。】
夏至来了。
田里要浸水。不大会儿,蚯蚓摇头晃脑地爬上田埂。又不大
会儿,你再回来看看,田埂就满了。这些蚯蚓也聪明得紧呢,
这是一种本能。水汽泱泱。
庄稼人将脚探入水中,凉丝丝的。田里有些许零星青白色的
碎瓷片,也不要紧,庄稼人脚底的老茧厚着呢。还有水蛙,我
们这里称“蚂蝗”,不再多提。傍晚,晚霞像火红的枫林漫天
舒卷。
这是怎样的景象!【详写“夏至”到来后农村的劳动和庄稼
人的表现。文段先写农田灌水时蚯蚓的表现,然后写庄稼人脚
板的坚实以及此时农村“晚霞像火红的枫林漫天舒卷”的美丽
景色。 】
大暑前三天后四天不能浇粪。【略写“大暑”前后几天
不能浇粪。 】
有人瞧不起庄稼人的愚钝,我却不这么想。二十四节气,
吃桑葚的孩子,还有我的奶奶,都是有些智慧的,就连大自
然里的一花一草,一虫一鸟,又何尝没有智慧?【虚拟写法。
写有些人认为庄稼人愚钝,但“我”认为从二十四节气中庄
稼人的做法等都体现出智慧。 】
真愿意做个庄稼人。【写自己愿意是庄稼人,强化庄稼
人的聪明才智的思想。 】
【点评】
文章使用了片段组合式结构。文章以“农之月令”为
题,然后通过对二十四节气中的相关节气中庄稼人的做法来
表现庄稼人的智慧。在介绍二十四节气和庄稼人的做法上注
重详略问题,比如写“惊蛰”“芒种”“夏至”等使用了比
较详细的写法,写“清明”“端午”“大暑”等节气使用了
略写的手法。在描写各种节气时,文章注重修辞手法的使用,
比如用“急着出来透透气”描写春耕、用“摇头晃脑”描写
从水田中爬出的蚯蚓等拟人手法,用“像猫一样攀上树”描
写小孩子摘桑葚的比喻修辞等等。
二、技法指导
1. 发乎真情,以情动人
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够打动读者,使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往往
不在于手法多么高超,文采如何过人,而在于潜藏于文字背后的真情。
真情首先在于“真”,即讲真话。这种“真”主要来源于生活真
实,它虽不一定是生活真实的复制品,但至少要有生活真实的可能性。
脱离了生活真实的实践与现实,内容上天马行空,凌空蹈虚的作品,
一定不能算得上优秀的作品。
真情其次强调“情”,即抒真情。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写作源于情动,感情是写作的驱动力,而写作则是感情的宣泄。故而
写作贵在为情造文,而最忌为文造情。情真才不会使所写之情与生活
之情严重错位,导致作品难以打动人心。
【示例】
此时此刻,在考场上,我们不用胸怀天下,不用忧国忧
民,不用关心粮食和蔬菜,也不用重拾历史,眺望未来。我们
只需谈谈自己,谈谈昨天的画面:“老班”站在讲台上,像一
个失恋的老男孩,又像一个嫁女儿的老父亲。他的眼中满是祝
福,但心中一定带泪。高考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次成长,一
次告别煎熬和重压的青春飞扬;但是于那个人,每一次高考,
都意味着老去一岁,意味着匆匆失去。
多年以前,我无意间发现,原来“毕业”二字连起来念,
是“别”。没有什么一别两宽,踏入社会后你会发现,教室永
远比办公室更宽,“老班”比老板更暖,再美的风景可能都不
如曾经校园的一角。
三年了,无数个场景烙印在心中。他曾经悄无声息地立在窗边,目光
如炬,盯着戴着耳机偷偷听歌的你;他曾经皱着眉头大手一挥:你们是我
带过的最差的一届;他曾经在写了满满两黑板习题后,打了一个喷嚏,然
后使劲清了一下鼻涕。那时你可能觉得厌恶或恶心,但不知道为什么,多
年过去后,这些场景却成了记忆里最美好的画面。没有统计过,但是我敢
肯定,高考于我,是这些年来入梦最多的事情了。它或以紧张的考试出现,
或以一道怎么也解不出的数学题出现,或以前排一位剪着短发的女同学的
背影出现。它有时面目狰狞,有时温婉多情,有时是不可言说的“小确
幸”,有时是压抑到窒息的一盆冰。它是这么纷繁复杂,饱含酸甜苦辣,
但不知道为什么,一想到那时年月,眼泪总会轻易地淌下来。如果生活有
密度的话,时至今日,我觉得高中三年可能是这辈子密度最高的三年。这
三年里我们都在为同一件事做准备,这三年里又发生了很多很多事,它们
占据着绝大部分的青春记忆。虽然日复一日,每一天都很像,但每个细节
似乎都很清晰,难以抹去。
昨天是很多人的最后一天,明天过后,又是很多人新的一
天。那个熟悉的身影将成为记忆,千言万语仅仅汇成一句:你
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我坐在考场里考试,他在考场外面等着我。我填满了青春
的答案,而他的答案就是我。
(摘自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佳作《这次壮个胆,高考作文写“老班”》)
【点评】
作者在开头部分选取“老班”站在讲台上的那
一刻这一细节,将考生上考场前一天的场景真实地
展现出来,表现出“老班”的不舍、期许和祝福。
结尾部分,作者照应开头,将视角在“我”“老班”
之间来回转换,表达了考生对“老班”的理解与感
恩。作文写得动人又真实,让人鼻子为之一酸,心
灵为之一振。
2.描写细腻,形象丰满
形象,主要指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也包括社会环
境和自然环境中的事物形象。形象丰满,就是指文
章所塑造的形象,有血有肉,生动而富有魅力。
(1)精选细节,刻画人物。
人物描写,要调动肖像、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
刻画人物形象,深层次挖掘人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使人物形象丰满生动。
【示例】
墨子在游学鲁地时招收了一个绝顶聪明的门生耕柱子。据说此人心灵
手巧,灵巧到什么程度呢?他能将不起眼的东西制作成有意思的物件,用
他自己的话说,融多物为一物。墨子遇到他的时候,他正在用芦苇叶做着
乐器,只见那乐器层层包裹,吹口处尤为精致,貌似是一个不完整的埙,
整体酷似一只纺锤。墨子请他吹上一曲,于是“纺锤”的圆孔处传出别致
的声音,一种介于浑厚与清脆之间的声音,流淌着夏季的活力。墨子对他
大为赞赏,认为他“多知”,于是表达了收他为门生的意向。耕柱子双眼
乜斜,要求墨子露两手绝活,他给出的理由是“学高为师”,也是嘛,师
傅水平不高,怎么带得起学生呢?只见墨子微微一笑,随手撅下半根芦苇,
撕剥下横生的芦苇叶,找到一片沙地在上面画了两座城池,接着给耕柱子
推演起了攻城与守城的策略,高招妙式令人眼花缭乱,令人招架不住,令
耕柱子佩服不已。耕柱子翻倒身便拜,直言“师尊在上,耕柱子我有眼不
识泰山”。于是简单地收拾一番,耕柱子跟随着墨子过上了游学的生活。
(摘自2019年高考江苏卷佳作《陶罂》)
【点评】
文段写了墨子推演攻城与守城的策略,让门
生耕柱子佩服不已。作者非常注意对语言的打造。
文中的细节描写随处可见,如“双眼乜斜”写出
耕柱子内心的不服,“微微一笑”“随手撅下”
表现出墨子技能的高超。
(2)景物描写,展现画面
常用的景物描写方法有:①线索式描写,一般在开头、
中间和结尾进行环境描写,形成文章的一条暗线;②感官式
描写,写景状物时,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是主要的,如果视、
听、嗅、味、触五觉并用,将会产生更加细腻、逼真的描写
效果;③组合式描写,把众多的场景巧妙地组合起来,展现
出一幅生动广阔的画面,常见的有“由远及近”“由上到
下”“由周围到中心”等空间组合式,还有“春夏秋
冬”“晨午昏夜”等时间组合式。考生在刻画景物细节时要
注意:①笔墨精练;②选取能够表现人物性格或主题的景物
进行描写,不要孤立地描写景物;③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示例】
村里的人家零零散散地分布着,屋前屋后种着不少果树,
桃树、李子树居多,还有橘子树、枣树,连葡萄藤也奋力地爬
到其他树上去凑热闹。村落后面的坡地上一年四季生长着不同
的蔬菜和庄稼。一排排的桑树矗立着,春天,树枝上开始长出
肥大的桑叶;夏天,树上挂满了紫红的桑葚。有时,鸡飞到桑
树上,便有“鸡鸣桑树颠”的意趣。
村落东头,有一片榕树林。春天,树枝上冒出红红的叶芽,
然后慢慢地舒展成翠绿的嫩叶。夏天,枝繁叶茂,遮天蔽日。
秋天,枝ㄚ上密密的榕树果渐渐成熟,圆润小巧,有的是黄色
的,有的微微泛红,大大小小的鸟儿被吸引过来,它们兴奋地
唱着歌,歌声清脆悦耳。村民们劳作累了就在树下歇息、聊天。
调皮的孩子还会爬上树,摘下榕树果来品尝。
(摘自北京卷佳作《绿水青山图》)
【点评】
这两段文字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有从屋前屋后
到村落后面的坡地由近及远的空间组合式描写;有从
春天、夏天到秋天的时间组合式描写;有视觉(紫红的
桑葚、黄色或微微泛红的榕树果)、听觉(鸟儿兴奋地
唱着歌)的感官式描写;有拟人的修辞手法(葡萄藤也
奋力地爬到其他树上去凑热闹)。而且,作者没有局限
于展现美丽的自然风光,而是着力描绘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的图景。
3. 情节跌宕,详略得当
“文似看山不喜平”,高考作文的特殊性,更要求作文的故事情
节应跌宕起伏、摇曳多姿,力避冲淡平实,学会用动人的情节吸引
阅卷老师,抓住阅卷老师的心。作文情节要想一波三折,一要合理
利用情节安排艺术手法,主要有四种方法。①巧设伏笔。文章前半
部分要巧设伏笔且不留痕迹,做到疑窦丛生却引人入胜。②虚构或
改换部分情节以扣题意。③合理改造多个情节,使人物具有典型性。
④打造结尾。文章结尾力求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或余音
绕梁、遐思无限,或反抽一鞭、奇崛警策,或化情为景、含蓄蕴藉。
二要注意文章详略的处理。当考生构思好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之后,
往往都会想着将这个故事“一股脑儿”地讲下去,却忽视了文章在
详略上的处理问题,使得故事平淡无奇,中心不明。其实一篇记叙
性散文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作者能否做到详略得当。
【示例】
听长辈们说,我出生第一年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在“抓周”仪式上,我的选择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长辈
们精心摆放的钢笔、计算器、小汽车、公章、人民币,我连看
都没看,愣是抓住了被奶奶放在桌脚的痰盂,当时七大姑八大
姨的眼睛都瞪得像乒乓球那么大。
“这孩子,将来恐怕难成器了!”爷爷叹息,奶奶叹息,
姑姑叹息,除了爸妈,所有人都叹息。爸妈单方面认定这一次
“抓周”无效,再次下令后,我把手伸向了公章。爷爷、奶奶、
姑姑终于喜笑颜开,爸妈也暗自欣喜。
“这孩子长大了要做官的!”这话,他们说了
很久。
上三年级时,我的兴趣不知怎么就转向了泥塑,
我用自己可支配的压岁钱买来各种颜色的泥巴,放学
后第一件事就是玩泥巴。爸妈扔了几次我的泥巴后,
最终还是无可奈何,只能任由我了。
“这孩子,真不成器!”爷爷叹息,奶奶叹息,
所有人都叹息。
其实呢,我的成绩还不错,年级中上。只是这个“中
上”离他们的期望值有点远,他们都指望我“做官”呢。
可我呢,连个小组长都不是。
初三时,我的成绩终于进入年级前十,家里人知道后
高兴极了。谁知,有一天我突然“走火入魔”,要搞一些
家庭化学小实验,还不顾爸妈的“围追堵截”,置办了很
多瓶瓶罐罐。之后耳朵听着爸妈苦口婆心的劝解,却不停
地做着实验,就这样,我竟然坚持了小半年。那些日子里,
爸妈常常在我面前发出重重的叹息,我则每每在他们的叹
息声落下后说:“这个不成器的孩子啊!”
还好,我中考超常发挥,进了市重点。只是我实在不能像
学长学姐们一样一心只读圣贤书。今天对上海合作组织感兴趣,
明天又关注博鳌亚洲论坛,后天又琢磨起世界互联网大会,这
不,前两天又撇下成堆的练习题被崔永元怒怼冯小刚、范冰冰
的事转移了注意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高分贝大合唱,
对我居然没有丝毫的影响。
“这孩子,将来成不了大器!”他们恨铁不成钢的心情,
我懂。不过,他们还是承认我是能“成器”的,只是成不了
“大器”而已。
突然想起了当年我抓到的那枚公章,其实是仿真玩具,假
的。
(摘自天津卷佳作《我是“不成器”的孩子》)
【点评】
本文以“抓周”抓到的东西设下“能不能成器”
的伏笔,选取了成长中的几个片段,有详有略,围
绕长辈认为“我成不成器”的中心展开情节,否定
了生活中片面的“成才观”,立意新颖,寓意深刻。
结尾“那枚公章,其实是仿真玩具,假的”的巧妙
设置,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4.意境深远,情景交融
意境深远就是文章的“意”与“境”融合得很好,或是景物与抒
情相结合,情景交融;或是象征隐喻,意境幽远;或是诗情画意言有
尽而意无穷。要使文章达到意境深远的效果,一般可以采用四种方法:
①采用比喻象征手法,比喻直接表现为一种形象化的描写,一连串的
比喻营造的往往是一个意境深远的画面,如果考生描写的内容有画面
感,同时采用了象征手法来暗示自己的意旨,“意境深远”的目的也
就达到了;②借助虚化留白艺术,“实”指具体而直接可感的艺术形
象,“虚”指由物象引起的联想、想象,考生可以借鉴古代诗画虚实
相生中的留白艺术,切记不要把话说得太满,要多给读者留下一点想
象的空间;③寓哲理于描写抒情之中,这种哲理不是直露的,而是寓
于描写抒情之中的;④追求语言的音乐美,在艺术画面的描绘中追求
语言的音乐性,或者在艺术画面中融入与文章相得益彰的音乐内容,
达到诗乐结合、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示例】
听到花开的声音,是在一个慵懒的午后。我把风信子
放在阳台上,让阳光肆意地在它窈窕的身躯上跳动。那一
穗紫红的花苞披着一身金黄的袈裟,发出细密的音调。那
音调又仿佛是从空气中滋生的,千丝万缕,像蚕虫爬过桑
叶,像雨点敲击屋檐,像织女手中的纺锤绞着线。这是花
的语言,是花在预告它的新生。
(摘自江苏卷佳作《花的语言》)
【点评】
这段文字描写花开的声音,极富美感。
蚕爬桑叶、雨敲屋檐、纺锤绞线,作者连
用三个比喻描绘花开时细密而又千丝万缕
的欢快声音,意境优美。
三、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大自然每天都是崭新的。我们每天
的生活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
经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民谣,如今早已变成美丽的现实。变化无
时不有,无处不在。
在你的生活中,你都看到或感受到了哪些变化?请据此写
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