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考语文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

ID:701042

大小: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5-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年高考作文时事素材积累---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 目录: 01 钱学森:那一天,自己激动得彻夜未眠 02 王大珩:“我是时代的幸运儿” 03 雒建斌:攻克摩擦学世界级难题 04 袁隆平院士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05 草原上长出了“圆梦”米 正文: 开栏的话 他们,拥有共和国最高学术荣誉称号,是各自领域的领军者;他们,或忘我奉献,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或学术造诣深、科学视野广,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担负科学报国的时代重任。 术业各不同,但有一点从来都是相同的——与党同心、与党同行,他们初心不改,热 忱不减。 他们就是两院院士。在迎接建党百年的日子里,本报与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中 国科协联合推出《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栏目。让我们一起重温或见证钱学森、朱光亚、 王大珩、彭士禄、袁隆平、欧阳自远、钟南山等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红 色情缘,回望中国科技发展史册上那些坚卓深邃的红色足迹。 01 钱学森:那一天,自己激动得彻夜未眠 “我回国近三年来受到党的教育,使我体会到党的伟大,党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目标 的伟大,我愿为这一目标奋斗并忠诚于党的事业。” ——摘自钱学森的《入党申请书》 (1958 年 9 月 24 日) 作为新中国历史上享有崇高威望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入党故事鲜为人知,而又感 人至深。 1955 年 9 月,回国途中,一位记者问钱学森:“你究竟是不是共产党员?”钱学森回 答:“共产党员是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我还没有资格当一名共产党员呢!” 直到置身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中,钱学森心底蕴藏多年的加入中国共产党的 愿望越来越强烈。中国科学院前党组书记、常务副院长张劲夫生前这样回忆:“一天晚上 (1958 年初春),钱学森同志一个人找到我家里,谈了他在美国 20 年,所有工作都是在 做准备,准备将来为祖国做点事情,所以一美元的保险也不买。回国后,为使人民过上有 尊严的幸福生活,将竭尽全力建设自己的国家,并郑重地提出了入党的要求。” 据钱学森的秘书涂元季记述,1958 年 4 月 6 日,钱学森向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党支 部递交了一份长达 7 页的思想检查。4 月 19 日,钱学森又向力学研究所党支部递交了一份 长达 8 页的“交心”材料。在这份材料里,他进一步谈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对党的各 项方针政策的认识。 鉴于钱学森对党的深厚感情和认识上的进一步提高,力学研究所党支部认真研究后, 决定发展钱学森为中国共产党党员。9 月 24 日,钱学森正式填写了入党申请书。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钱学森传》的作者奚启新看来,钱学森要求加入中国共 产党,并不仅仅是为了追求进步,而是有其深层久远的思想根源。“从青少年时期,他就 开始接受先进思想教育,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结。在交通大学读书时,好友之中就有几 位是中共地下党员,他自己也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到美国后,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虽然身在异国,但心系祖国的抗日战争,对祖国的命运深为忧虑。” “我所接触的党的领导同志,他们看事物的清晰、深刻,使我对他们起了敬佩之 心……总的来说,这时期我对党的认识是很不对头的,党在我心目中只是一个个党员,不 是一个组织。”钱学森曾如此剖析自己对党的片面认识,但回国后参加力学研究所的工 作,特别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工作,以及参加了全国政协会议和访苏、参观、讲学等活 动,目睹了新中国的种种新气象,他对党的认识越来越深化。“这使我认识到党是集体, 是一个可爱的集体,我开始对党有了感情。”“我开始感到人民群众的大家庭,我是其中 的一分子,我一定要拿出一切来为大家的幸福生活而奋斗!” 1959 年 1 月 5 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党总支通知钱学森,他被接收为中国共产党 预备党员。钱学森后来说,在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那一天,自己激动得彻夜未眠。 (本报记者 张蕾) 02 王大珩:“我是时代的幸运儿”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5-28 03:31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 光明日报记者 徐畅 “刻苦从事科学事业,做到又红又专,为了革命的需要,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坚持 原则,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为实现党的纲领,为共产主义事 业,努力不懈,积极工作,奋斗终身。” ——摘自王大珩的《入党志愿书》 (1978 年 10 月) 作为我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王大珩与中国共产党的情缘,起于那段“华北之大, 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的岁月。1935 年,日寇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策动华北 五省“自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发起了抗日救亡的一二·九运动。作为 学生游行的提议人之一,正在清华园读书的王大珩与众多进步青年一起,走上街头,第一 次喊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 此后,虽未直接参加革命工作,但国难当头,王大珩一直都在思考如何让这个贫弱的 国家强大起来。1938 年,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的王大珩考取了留英公费生,赴英国帝国 理工学院攻读应用光学。 彼时,光学的前沿技术在军事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被各国视为要害技术,“竭尽保密 之能事”。王大珩身在英伦,心系祖国,始终坚持将自己的学习研究与祖国的实际需要紧 密结合。尽管学业进展顺利,但为了学习光学仪器的核心材料——光学玻璃的制造技术, 王大珩毅然放弃了在读博士学位,成为英国昌司玻璃公司的一名物理实验师。“不入虎 穴,焉得虎子”,作出如此选择,只因“我的祖国是多么需要这种技术啊”。 1948 年,王大珩回到日夜思念的祖国,参加创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新型正规大学—— 大连大学,并组建应用物理系,任系主任。“在这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上,我选择了到解 放区的道路,我的路子走对了。”回首往事,王大珩称自己“是时代的幸运儿”。 在参与新中国建设的过程中,王大珩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知之愈深,对党的 感情就愈加深厚,王大珩渴望着加入这个代表着人民利益的组织。1956 年,他申请入党, 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认真接受党的考察。“在党的培养下,我对马克思主义有了初步的 认识。更加理解了上层建筑要与经济基础和生产实践相适应的道理;人民作为推动社会进 步的主人,要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上,能动地改造世界;要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并深感 由于专业决定,个人的知识能力是有限的,事业要靠群策群力来完成,一切要服从祖国的 需要。”他在个人自述中表示,“这些思想引导我努力做到以公为先,不计个人名利,爱 惜人才,培养后进,团结协作,以及顺应实际情况,因势利导等,同时也要敢于向错误作 斗争。” 正如《赤子丹心 中华之光——王大珩传》作者胡晓菁所言,随着“科学的春天”到 来,“王大珩深有一种‘是时候了’的感觉”——1978 年,已过花甲的王大珩再次向党组 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当年 10 月 16 日,经长春光机所党委批准,王大珩终于被党组织接 纳,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在随后举行的“王大珩同志入党宣誓大会”上,王 大珩热泪盈眶,他发出誓言,要为中国的科技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光明日报》( 2021 年 05 月 28 日 01 版) 03 雒建斌:攻克摩擦学世界级难题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5-28 03:46 【光明访名家·创新之光】 光明日报记者 邓晖 时针指向上午八点,清华园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雒 建斌早已伏案工作了许久。见到记者前来,身材高大的他立刻起身,笑意盈盈:“欢迎, 欢迎。”态度温和而谦逊。 初夏的阳光从窗户里斜照进来,落在书桌上,桌面摊着摩擦学最新的英文专业书籍和 科研报告。后面的白板上贴满了他最近的工作安排,密密麻麻。 “摩擦学是一门研究物体表面摩擦行为的交叉学科。摩擦现象发生时,往往伴随磨 损。摩擦、磨损会引发能源消耗,给设备、器件、材料带来损失。研究发现,全世界每年 约 30%的一次能源因为摩擦被消耗,约 80%的机器零部件因为磨损而失效,约 50%的机械装 备恶性事故起源于润滑失效和过度磨损。”雒建斌如此解释自己为之痴迷的科研工作意义 所在,“我国是制造大国,机械装备使用寿命较短,低端高耗能装备较多,每年因摩擦、 磨损造成的浪费巨大。” 在将近四十年的科研生涯中,这位国际顶尖的摩擦学家始终为同一道问题的答案而求 索着——如何降低摩擦系数、减少摩擦能耗,让人类社会的绿色发展成为可能。 1978 年,来自陕西农村的雒建斌考上了东北大学材料系,毕业后他进入西安电缆厂担 任技术员。工作中,一个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电缆厂制作电缆,有一道工艺叫拉拔铜 丝。夏天拉的铜丝容易氧化变色、成为废品。我跟工友们就开始研究如何把铜丝的温度降 下来,逐渐对润滑产生了兴趣,还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学术论文。”从那时候起,雒建斌 对摩擦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他先后考取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系硕士研究生、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博士研究生,主攻当时国际前沿的薄膜润滑研究。 三十多年来,雒建斌和团队不懈攻关,获得的成果也接二连三:他们研制了新型纳米 级润滑膜厚度测量仪,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薄膜润滑状态”概念,填补了弹流润滑与边界 润滑之间的理论空白,还在应用基础领域大胆探索超滑和抛光问题,为工业发展解决了一 系列技术难题。 在外人看来,这条科研路可谓走得顺风顺水。可雒建斌却说,其中也有过起起伏伏, 也曾经备尝艰辛。 “比如说超滑研究,1996 年我们就开始做了,但一直没有重要进展。直到 2008 年, 有个学生无意中将酸奶加到实验机上,导致后来我们在酸中发现了超滑现象的存在。有一 次我去杭州出差,喝到了莼菜汤,觉得莼菜滑滑溜溜很有趣,后来果然在其中同样发现了 超滑。”雒建斌饶有兴致地向记者讲起这些小故事:“事实上,我们每一项研究跨度都很 长,中间有着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失败。科研的事,毅力是最关键的。” 除了这份坚韧之外,之所以能够一次次攻克摩擦学领域的世界级难题、一步步带领团 队走向国际前沿,雒建斌坦言,这背后是有“窍门”可寻的。 首要秘诀是,做一流科研,必须瞄准高风险、高难度的问题执着攻坚。“科学研究做 不成的概率是 90%,做成的概率只有 10%,失败是正常现象,成功才是小概率的。如果每做 一个项目都能成功,只能说明其风险度非常低,是不值得投入的项目。”雒建斌要求学 生,搞科研,一定要能“跳起来摘桃子”。 锚定研究方向后,他看重的是“专注”与“静心”。“做科研往往需要把问题想得非 常深,把隐藏在最里边、根深蒂固的因素找出来,需要安静和深入的思考。要有执着的追 求,不要急于求成。”雒建斌的办公室里,一幅内容为“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 空”的字异常显眼。多年来,他严格要求学生每年发表论文不能超过 3 篇,目的就是让学 生沉心静气,保证论文的质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精神。 这几年,除了沉浸在实验室里,雒建斌的身影还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工厂、车间和生 产一线。一流成果做出来后,一定要走出实验室,这才是他眼中科研工作者最大的价值体 现。如今,他的团队里聚拢了三方面人才,有的偏重于理论研究,有的擅长于技术攻关, 还有的侧重于产业化推广。“在我们国家,很多成果做完以后,发一个高水平论文或者得 一个国家奖就算结束了,这是对成果的最大浪费。静下心把成果做出来,但千万不能沉在 实验室里,一定要让它走向工业,才能真正为人类的发展服务。”雒建斌说。 采访快要结束时,雒建斌领记者来到了位于他办公室楼下的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这些年来,宏观把握多了、一线操作少了,但每天只要有时间,他还是愿意到实验室泡 着。 当前,世界上超滑领域的顶尖论文有五六成都出自他的团队。可雒建斌却说,这些还 远远不够:“做科研是我为国家作贡献的最好方式,也让我感到无上光荣。要让中国人在 摩擦学领域中做到最好,我们还需要更加努力。” 《光明日报》( 2021 年 05 月 28 日 09 版) 04 袁隆平院士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 人民日报 》( 2021 年 05 月 25 日 第 04 版) 新华社北京 5 月 24 日电 (记者马卓言、孙楠)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 24 日说, 中国著名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逝世是中国和世界的 巨大损失,他将永远为人们所缅怀和铭记。 连日来,联合国官方微博、粮农组织总干事、世界粮食奖基金会主席等发文缅怀袁隆 平院士,海外媒体和网友也以多种方式表达追思,感谢他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 福民众作出的杰出贡献。 赵立坚在当日例行记者会上说,袁隆平院士逝世后,中外各界都表示沉痛悼念,这充 分说明他对中国乃至世界杂交水稻事业所作贡献受到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 赵立坚说,中国用不到世界 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 1/5 的人口,将饭碗牢牢端在自 己手中。这与袁隆平院士的艰苦努力密不可分。 “在自身粮食增产增收的同时,我们也始终秉持开放和负责任的态度,向世界各国慷 慨分享杂交水稻技术。”赵立坚说,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的输出与对外开放几乎同步。1979 年,中方首次对外提供了杂交水稻种子。40 年后,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亚洲、非洲、美洲的 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推广种植,年种植面积达 800 万公顷。40 年间,袁隆平院士和他的研究 人员还先后赴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缅甸、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美国等国为水稻研究 人员提供建议和咨询,并通过国际培训班为 80 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超过 1.4 万名杂交水稻 专业技术人才。 “上述努力为解决世界饥饿和贫困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金黄沉甸的稻谷让无数人享 受到了吃饱的幸福,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赵立坚说。 赵立坚说,袁隆平院士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毕生奋斗的梦想就是让杂交水 稻覆盖全球,让所有人不挨饿。中国创造了粮食自给的人间奇迹,也有意愿、有能力继续 为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作出更大贡献。“我们相信,在各方的携手努力下,袁隆平院士的梦 想一定会成为现实,饥饿和贫困终将从地球上消失。” 05 草原上长出了“圆梦”米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5-24 04:16 2021 年 5 月 22 日 13 时 07 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 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 91 岁。消息传来,举国哀悼。 与内蒙古有着深刻情谊的袁老,草原人民将永远怀念。 袁隆平与内蒙古这片祖国北方的广袤土地有着深深的缘分。2018 年 10 月 16 日,当时 88 岁高龄的袁隆平不辞辛苦来到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出席袁隆平水稻院士专家工作站 揭牌仪式。“力争 3 年内实现兴安盟水稻每亩增产 100 公斤,助推当地群众增产增收、脱 贫致富。”袁隆平说,将带领专家团队全力支持内蒙古兴安盟水稻产业发展,加快引进推 广最新培育的“耐盐碱杂交水稻”品种和先进技术。 身在远方,心系草原。2020 年 1 月 13 日,正在海南三亚工作的袁隆平,在工作间隙 与阿里巴巴数字农业事业部推出“袁梦计划”,“未来 3 年,在内蒙古兴安盟合作开发耐 盐碱地水稻种植 20 万亩,让当地水稻种植户收入实现翻番。”在此之前,袁隆平团队在内 蒙古兴安盟试种的 1000 亩耐盐碱地水稻大米,袁隆平亲自为大米起名“袁蒙大米”,意为 “圆梦”。 在 2020 年 9 月 27 日举行的 2020 年·兴安盟耐盐碱水稻测产验收暨现场观摩会上,经 测产评估,在兴安盟科右中旗种植的耐盐碱水稻亩产再破千斤,平均亩产稻谷达 533.95 公 斤。袁隆平院士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见证了科右中旗盐碱地水稻测产过程,并宣布测产结 果,祝贺兴安盟耐盐碱水稻取得丰收。 袁隆平院士团队的脚步穿越了内蒙古的东西部。2020 年,袁隆平院士团队在内蒙古杭 锦旗独贵塔拉镇建立盐碱地稻作改良研究示范基地先行先试,种了 1000 亩盐碱地稻作改良 示范田。 袁隆平惦念着内蒙古,内蒙古人民亦对他爱戴倍加。在一片金灿灿的稻田中,手持饱 满的稻穗,阳光照在脸上闪闪发亮,面颊写满沧桑的袁隆平,眼神坚定而刚毅。这栩栩如 生的袁隆平巨幅画像是由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青少年宫美术教师林翔宇带着学生们历时半 年多精心绘制而成,并连同小朋友写给袁隆平的信于今年年初送到了长沙。 袁隆平院士在给孩子们的回信中这样写道:“这幅油画非常传神地再现了我在田间的 劳动场景,画作中硕大的稻穗正是我这辈子不断追求的目标。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 下乘凉梦’,就是要不断地追求高产、高产、更高产,不断地提高单位面积的水稻产量, 用尽量少的土地产出尽量多的稻谷;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也就是要将杂交 水稻推广到全球其他国家,让更多国家的人能吃饱肚子。我希望我的梦想能早日实现,也 希望有更多的青少年能献身农业,造福人类。” 在信的末尾,袁隆平表达了一定应邀到内蒙古的想法,虽然袁隆平不能如回信中所说 再次来到内蒙古,但他与内蒙古的情缘就如画中的稻穗一般沉甸甸地印在了内蒙古人民的 心中。 人间播种子,天上洒甘霖。袁隆平曾多次畅谈“杂交水稻覆盖全球”和“禾下乘凉 梦”的两个梦想。他曾梦见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 大,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如今,中国已把饭碗牢牢 端在自己手里,一代代中国人民正努力书写着不断奔向幸福的故事。 “对袁老最好的悼念就是一如既往地把工作站的各个实验开展下去,用金秋的丰收缅 怀我们可亲可敬的袁隆平院士。”内蒙古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站长王世刚说。 《光明日报》( 2021 年 05 月 24 日 09 版)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