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高考作文时事素材积累-----新长征路需要精神力量
目录:
01 准确把握中国精神的内涵与外延
02 好新长征路需要精神力量
03 【地评线】世界地球日,中国好声音
04 科技成果评价要更加精准务实
05 人民时评:以共享拆掉政务信息的“烟囱
正文:
01 准确把握中国精神的内涵与外延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2021-05-28 09:50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建构了一个个精神坐标,
形成了独特的精神谱系,这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宝贵财富。在迎接中国共产党
百年华诞之际,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光明网理论部将陆续推出系
列理论稿件,阐述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形成的伟大精神,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当
代价值。敬请关注!
作者:杨国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社科处副处长、教授)
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来,我们用鲜血和汗水凝练升华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需要
深入学习研究。因此就存在四个问题,为什么要搞中国精神研究、怎么样进行中国精神研
究、中国精神目前研究的成果如何以及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为什么要搞中国精神研究,为什么一定要抓住本质内涵去搞研究?习近平总书
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了一个很鲜明的命题,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
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那么赓续的精神究竟是什么,我们能不能一把抓住,以及如
何赓续,都需要有回答。
第二,中国精神的真正内涵以及每一种精神都有自己的表达,对于内涵的表达不一致
的时候应该如何抓住本质,这些需要提出问题。
第三,对中国精神本质内涵的揭示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解决,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工欲
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需要有先进的方法和理论武器才能把这个问题揭示出来。首先需要有
科学的思想方法及辩证思维,从而抓住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并对其进行总结概括。其次
需要使用理论武器,明确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用非常精准的思维来开展研究。最后,对中
国精神的研究还需要进行实践探索。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当中,借助于理论武器和思想方
法,中国精神的内涵得到了表达。但一个概念不光需要有内涵,还要有外延,中国精神的
外延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求真、向善、尚美的价值取向,求真即实事求是、掌握客观规律;
向善即符合绝大多数人利益,体现在中国精神中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尚美即符合感受
性,在中国精神中表现为舍生忘死,无私奉献。中国精神的凝练是守正创新的,同时可以
回答和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第四,对中国精神的研究有利于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理解和把握,有利于为
凝练中国精神提供借鉴和方向,对中国精神的概括更有利于增强党的理论自信。因此,对
中国精神的研究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而进行的,具有一定的理
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02 好新长征路需要精神力量(望海楼)
“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
记近日在广西考察时,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这样强调精神力量的作用。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
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长征路上,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英雄的红军击退了上百万穷
凶极恶的追兵阻敌。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长征的胜利,靠的是红
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
气概和革命精神。
如今,中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
军。新长征路上,实现新的伟大目标,需要强大的力量支撑。
坚实的物质力量是前进之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 40 多年的不懈奋
斗,中国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在综合实力上,中国
经济总量迈上 100 万亿元的新台阶,人均 GDP 超过 1 万美元。在制度建设上,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在执行力上,中国擅长制定长
远规划并把蓝图变成现实。当前,“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已成为全国各族
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面向未来,中国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综合实力必将再上
新台阶。
走好新长征路,除了物质力量、制度优势,更需精神力量。中国曾经“钢少气多”,
现在“钢”多了,“气”要更足。这“气”,就是精神力量。伟大的理想信念是精神之
“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
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锤炼出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
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
这种风骨和品质,锻造出百年大党的精神谱系。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
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
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的精神谱系,为党继续团结带领人
民奋进新征程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
这种风骨和品质,激励人们不断增强信仰、信念、信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
大变局,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战胜前进路上的风险挑战,需要不断从党的百年奋
斗史中汲取精神滋养,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信念,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
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身之主宰便是心”。新长征路上,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至关重要。不断赓续伟
大精神血脉,坚定理想信念,凝聚精神力量,我们就一定能够办好自己的事,锲而不舍实
现既定目标。
(作者为本报评论员)
03 【地评线】世界地球日,中国好声音
作者:辛人
4 月 22 日,是第 52 个世界地球日。当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领导人气候
峰会,并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气候变
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
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勇于担
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共商应对气候
变化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硬道理所在,同时首次提出了“构建人与自
然生命共同体”这个关乎人与自然和谐,天地人共生存、同发展的重要行动理念。如何行
动,践行理念,治理好、守护好我们的绿色星球,习近平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色发展”“系统治理”“以人为本”“多边主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六
个坚持”。
“六个坚持”不仅是全面而又系统阐释全球环境治理行动理念的内涵,更是中国好声
音在世界地球日的唱响和传递。我们知道,当前,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严峻挑战,全球环
境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极端天气直接威胁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其生命安全与身体
健康遭受伤害。当然,气候治理,优化全球环境,不是一两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各国的共
同责任。人类只有一个家园,那就是我们的绿色星球,必须守护。不管你是发达国家,还
是发展中国家,或是欠发达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都要积极参与其中,为绿水青山、天
蓝地绿做有利的事情。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在此次峰会致辞中直言:“我们需要一个绿色的星球,但世界
却亮起了红色的警报。”面对全球恶劣环境的尖锐挑战,习近平提出的行动理念和“六个
坚持”,再一次展现出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问题上,中国一直
是以一个系统、整体、全局的思路着眼考量的。同时,也是以一个负责、实干、推进的言
行着力做实的。而在中国,随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引
领,也率先逐步实现减排行动目标。在中国很多地方,满眼绿色已不是未来,而是现在。
中国行动对世界气候的治理、环境的优化,起到了极其关键性的重要引导、示范、推进作
用。
“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一切生物的摇篮”“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
“我们要按照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习近平这样作出客
观、深刻阐释。他在所作的重要讲话里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可见,气候变化问题是地球健康“亮红灯”最明显的征兆之一,但解决问题,要找到病
根。对此,“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正是从认知源头找到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
键。这也是国际社会对习近平重要讲话的热议与响应,包括“六个坚持”的行动理念等,
在全球不断深入人心,深得人心。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领导人说话算数,中国行动更是坚定
不移。
比如:中国将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坚持走生
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而中方又宣布力争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
碳中和,也是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需
要中方付出艰苦努力,常抓不懈。这是中国在全球治理行进的关键时刻作出的有力选择,
利人利己利长远。目前,中国正在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广泛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支持
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
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中国的行动更加务实有效。
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
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方将在今年 10 月承办《生物多样性公
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中方通过多
种形式的南南务实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放与合作,公平与正
义,落实与行动,进展与效果,互信与共赢,中国政府和人民始终扛起了责任与使命。
中方还将生态文明领域合作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内容,持续造福参与共建“一
带一路”的各国人民。不管世界变局如何“露脸”,挑战如何严峻,中国就是这般“咬定
青山不放松”,凸显出大国胸襟与气派。“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人类必将能够
应对好全球气候环境挑战,把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领导人气候峰会,习
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和中国方案给出了全球治理的新思路。世界地球日,中国好声音再一
次响彻各国。(辛人)
04 科技成果评价要更加精准务实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2021-05-26 16:23
作者:马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5 月 21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
了《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将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作为提升科
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国际经济格局复杂多变,全球疫情大流行和中美贸易摩
擦,使构建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如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解决关键核心科技“掐脖子”
的难题,尽可能降低中国高新科技的对外依赖度,就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科技成果评价
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挥棒,所谓“指哪打哪”,科学合理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有利于引导
和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
科技成果评价涉及评价什么、谁来评价、如何评价和评价结果如何使用等关键问题,
正确回答这些问题,才能做好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真正发挥其正确的“指挥棒”作用。不
可否认的是,当前科技成果评价存在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包括评价笼统化、指标单一
化、标准定量化、结果功利化等。唯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端正科技成果评价取向,
增强科技成果评价效能,使科技人员可以心无旁骛地投身科技活动。
科技创新的每个阶段都会形成不同的成果,并需要采取有差别的评价指标和标准,而
不能“一刀切”地笼统评价。基础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期刊论文,而应用研究的关键成果则
凸显为可以转化和商业化的发明专利。简单化地使用论文级别和数量这种单一指标来衡量
科技成果,就可能使科技人员只注重发表了几篇论文,而不关心科技成果是否可以得到转
化并产生经济社会效益。这会扼杀了科技创新的转化潜力,使科技活动看似成果斐然,实
则难以得到应用。因此,要建立多阶段、多层次和多维度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对科技成
果进行精准化评价。
科技创新不是以数量论英雄,而是要凸显科技创新的原创性和影响力。依靠“工分
制”来考核科技人员,通过数量来激励科技人员,都是不可取的做法。要进一步破除“五
唯”等不良科技成果评价导向,减少简单化、数量化和功利化的评价手段,使科技成果评
价回归注重质量和原创性的本位初心。
科技成果是产出,更是结果和影响。要将科技成果与科技活动区分开来,对其评价要
注重结果导向。科技投入和科研项目不是科技成果,不应将其作为科技成果评价的“分
子”或加分项;恰恰相反,要将其视为科技成果的“分母”或减分项。如此进行评价才能
破除科技人员的“课题情结”,避免重投入轻产出的错误科技导向。
学术同行和市场主体对科技成果的评价最有发言权,要发挥专家和企业对科技成果的
评价专长,避免评价的过度行政化。一篇论文的质量如何,不应仅仅以是否发表在国际顶
级期刊来评价,而也应以其是否得到了学术同行的认可来评判。一项应用研究的价值如
何,要请风险投资者和企业家来评价,并接受市场的检验。
在科技成果评价结果应用方面,既要包容科技创新的失败风险,又要提供强有力的多
元激励,使科技人员有动力和勇气去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将科技成果评价与薪酬奖励简单
直接挂钩,固然可以增强科技人员的激励力度,但却可能扭曲其激励结构。这可能使科技
人员更加注重确定性和安全性很高的短期研究,而不愿长期追踪高风险的研究课题。长此
以往,科技创新的原创性不够,关键核心科技“掐脖子”的问题也无从破解。
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意味着要破除“出身论”的狭隘观念,真正做到“英雄不问
出处”。要确立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地位,在科技成果评价时不对其
另眼相看,真正凸显评价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比如,在科技人员和科技奖项的评选中,
要向真正在创新一线的企业科技人员和团队倾斜,凸显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视和引
导。
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好不好,要让科技人员来评判。要定期对科技成果评价机制进行评
估和检讨,倾听科技人员的感受和认知,及时纠正不合理的评价导向和做法,避免评价机
制扭曲失灵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良的评价机制很难即刻清除,良好的评价机制也无法在一
夜之间建立起来。需要长期不懈地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形成和巩固良性健康的评价文
化,使评价机制持续促进科技创新。
05 人民时评:以共享拆掉政务信息的“烟囱”
张 璁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跳不出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就看不到“一盘棋”格局之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巨大
红利
去年一则证明“我妈是我妈”的新闻曾闹得沸沸扬扬,其戏剧化的荒唐感,戳中了老
百姓遭遇各种“奇葩证明”时的痛点。“奇葩证明”之所以存在,除了一些单位和工作人
员不作为,一个更加深刻的原因,其实是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共享遭遇壁垒。
国务院近日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政
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的原则要求、主要任务和监督保障作出规定。特别是明确了各政务部
门按办法规定负责本部门与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联通,并按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向共享平
台提供共享的政务信息资源,从共享平台获取并使用共享信息。“以共享为原则,以不共
享为例外”的宗旨,保证了信息共享工作源通流畅。
信息化是现代行政的必需,但政府内部各部门信息之间的壁垒森严由来已久。许多区
域、部门的信息化建设都是自搞一套,加之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造成了政府各部门的政
务信息自成体系的现象。对此,有学者形象地将其称之为“数据烟囱”:一个部门一个
“烟囱”,“烟囱”与“烟囱”之间互不连通。如果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那么信息
化越是向前,政府内部各部门间的信息鸿沟就越深,也越容易固化这种部门分割的“纵墙
横壁”。
数据要是跑不动腿,百姓就得跑断腿。许多普通民众都有过类似的遭遇:为办一件小
事,不得不在不同地区之间来回折腾;明明是同样的个人信息,却被要求在不同政府部门
之间反复提交。这些问题的存在,无一不有政务信息处理上各自为政的影子。
恼人的“烟囱”总也拆不掉,症结不在于技术水平,而在部门利益。现实生活中,一
个部门的权力往往体现在审批过程及其背后对政务信息的垄断。这就让政务信息在一些部
门眼里几乎成了“私产”,生怕一旦资源共享,部门信息垄断的优势会被瓦解,部门利益
也就难以实现。更何况,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也意味着行政过程的透明化,透明必然带来
的监督也被一些部门视为压力。
跳不出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就看不到“一盘棋”格局之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巨大
红利。其实,当前每个部门都对政务信息的共享有巨大的需求:国税部门可能需要地税、
房产等部门的数据;海事部门可能希望共享海关、交通航运、水利等部门的数据;法院执
行判决时需要的信息肯定更是多多益善……通过降低行政成本、加强行政监督、推进政府
信息化,共享政务信息资源能够倒逼政府职能转型、实现行政流程的再造,为打造现代法
治政府提供强劲的助力。
当然,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也回避不了信息安全的问题。新出台的《办法》里,按照
资源共享属性,将政务信息资源分为无条件共享、有条件共享、不予共享等三种类型,同
时也严格规定“凡列入不予共享类的,必须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政策依
据”。如此规定,既是划出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不同边界,也在于杜绝个别单位随意搪
塞、该共享不共享的弊病。
在今天这个时代,信息数据就如同具备生长能力的土壤,一旦有效整合,能够大幅提
高生产力,而且可以直接激发无穷的创新。上有顶层设计的明确方向,下有民众诉求的迫
切渴望,更加之大数据时代的滚滚潮流,那些还残留的“烟囱”,会随着其他“烟囱”们
的倒掉而变得越来越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