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高考作文时事素材积累----大爱无言,国家使命
-
目录:
01 不负时代使命 不忘社会责任——写在两院院士大会召开之际
02 追授彭士禄“时代楷模”称号
03 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
04 医魂——献给人民医学家吴孟超
05 科技托起强国梦
正文:
0 1 不负时代使命 不忘社会责任——写在两院院士大会召开之际
光明日报记者 齐芳 金振娅
5 月 22 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相继辞世。
历史或将永远记住这些瞬间——长沙街头,雨幕中“袁爷爷,一路走好”的声声呼
喊;东方肝胆医院外,层层叠叠的白菊静静守望,诉尽哀思。
他们是学术泰斗,是中国最优秀科技工作者的代表,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院
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
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他们,代表中国各领域科技实力的制高点。
不负时代使命、不忘社会责任,新时代,两院院士用创新书写成就,带领中国科技界
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上奋力向前,为国家重大政策的制定提供坚实科学依据。
顶天立地做科研,做顶天立地的科研。两院院士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科学的
方法求索科学,辐射、影响社会,努力成为改变中国人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的重要力量。
他们是“领军人”,率领科技界攀登世界科技高峰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翟明国的办公室摆满了石
头,他对每一块都如数家珍:“这块石头有 38 亿年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石头。目前发现
的世界最古老的石头是 40~42 亿年。这些石头携带着地球最古老大陆形成时的信息,不仅
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地球的形成与演化,也让我们对地球的未来作出判断。”
已过古稀之年的翟明国依然每年要出几趟野外。“搞地质研究怎么能不出野外呢!”
这份在很多人看来非常辛苦,甚至有生命危险的工作,他却甘之如饴。
很多院士都像翟明国一样,始终活跃在科研一线。他们不仅身体力行做科研,还是团
队的领导者,甘为人梯,培养扶持青年才俊。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就是这样。他带领研究团队在大气污
染成因、防治技术等方面取得诸多重大成果,但他关注的不仅仅是具体的技术或工程,他
思考更多的是大气污染控制如何与现有国情结合在一起,环境治理如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
协调。在这个过程中,他培养了百余名研究生,不少学生已经成为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带头
人。
除了本职工作,作为科技界的“领军人”和“定海神针”,院士自然要比普通科技人
员肩负更多:
——他们在科技界面临的共性、关键问题上发声,表明中国科学家的态度和立场,约
束科学共同体的行为。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中,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一时间发布
《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关于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的声明》,坚决反对
任何个人、任何单位在理论不确定、技术不完善、风险不可控、伦理法规明确禁止的情况
下开展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临床应用。
——他们把脉学科发展,加强顶层设计。据统计,2016 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学部共组
织完成了 99 个学科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的部署和研究工作,参与院士 578 人次,相关研究成
果出版“学术引领”系列丛书 41 册。这些成果能够帮助提升中国学术工作的整体水平,也
为科技管理部门遴选优先领域和制定发展规划等提供了重要参考。
——他们着力提升中国科技期刊水平,增强中国科技界的自主权。由中国工程院主办
的《中国工程科学》系列院刊在国内外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主刊进入国际一流科技期刊行
列,现有 10 本英文期刊均进入国际公认的期刊索引并提高办刊质量。中国科学院学部强化
“学部平台办刊”支持力度,推动《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整体迈上新台阶,部署了
《中国科技类期刊发展战略研究》和《中文科技期刊困境与发展思考及对策建议》等研究
项目,为我国科技期刊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提出建议。
——他们加强国际交流,不断提升中国科技界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
新介绍,中国工程院深度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与国际知名高端工程科技智库联系和交
流更加紧密,与国外国家级科学院、医学科学院合作进一步深化,努力实现与目前国外国
家级工程院、重要国际组织全部建立联系与交流。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委员会副主
任委员梅宏院士说:“学术交流有助于学术繁荣,中国科学院学部在学术交流上花了很大
精力。”例如,创办了雁栖湖会议,探索了国内小型、高端、精品的国际化学术活动的新
范式。
他们是“智囊团”,为国家重大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直至今日,已过耄耋之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永福,还珍藏着来自唐古拉山的雪水和
泥土。那是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从海拔 5072 米的青藏铁路唐古拉山垭口,专门采集送给他
的,情深意重,弥足珍贵。
曾任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的孙永福回忆起那段岁月,依然激动不已,“从格
尔木至拉萨段,全长 1142 公里,面临多年冻土、高原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技术
难题,地震、滑坡、风沙、雷击等灾害严重。”在团队的联合攻关下,难题都被逐一攻
克,取得系列创新成果。
此后,孙永福带领团队研究编制了我国首个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主持《中国铁路
“走出去”发展战略研究》等多个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项目,为国家铁路战略规划提供了
坚实的基础。
多年来,大批两院院士凭借着深厚的学术造诣,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人工
智能 2.0”“颠覆性技术”“战略性新型产业”“制造强国”“能源战略”“新材料”
“生态文明”等十余个重大方向,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一体化”“长三角一体
化”“东北振兴”“乡村振兴”“雄安新城”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躬耕一线,深入调
研。
“十三五”期间,中国科学院部署了近 200 个咨询项目,报送百余份咨询报告,60 余
份院士建议;中国工程院设立战略咨询项 700 余项,报送研究报告 200 余份,上报院士建
议 244 份,为国家制定重大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这些项目要求科学家们看问题角度高远,提供国家层面的战略咨询。”邓秀新介
绍,针对一些热点或者亟需解决的问题,比如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工程院第一时间
成立应急团队,钟南山、张伯礼、王辰、黄璐琦、陈薇、乔杰等多位院士主动在疫情防控
前线奋战,为疫情防控、科学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
同样在第一时间,中国科学院学部也快速反应部署了“我国大城市公共卫生体系存在
的薄弱环节与对策”“大数据科技与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等多个咨询项目。两院还联合
开展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的科技能力建设”咨询项目,有 40 余位院士参
与,为国家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饶子和院士看来,学部是国家在科
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院士群体来自于国内外不同单位、行业和地域,学部天然具
有面向全国的开放性特点和优势;而院士们在咨询中,也能保证客观性和科学性。为了能
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这种优势,“‘十三五’期间,中科院学部在咨询评议工作中加强了咨
询项目选题工作的顶层设计,注重发挥学部平台的统筹协调作用,不断提高咨询工作流程
管理规范性、强化咨询报告质量把关和质量提升机制。”
如今,中国科学院学部与中国工程院已经成为中国特色新型高端智库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在推动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
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是“指引者”,成为塑造中华民族新时代精神面貌的重要力量
5 月 22 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作了一场题为《加
强基础研究、助推电动中国》的科普报告。在他深入浅出的讲解中,这一新能源在大家眼
前变得鲜活起来。
院士做科普,已经是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上的“保留节目”——国家最高科学技术
奖得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院士等都
曾登上这个特殊的讲台。
“院士为什么要做科普?”曾庆存回答:“科普是科技工作者的应尽职责。大家对院
士们也更信任。我们要向公众说清楚我们做了什么,这也是在播撒科学的种子,希望能让
更多人爱上科学,让更多人了解科学精神,提升全民族的科学素养。”
像曾庆存一样,越来越多的院士投入到科普工作中。“十三五”期间,由中国科学院
学部组织的“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先后组织 200 余位院士专家,开展了“创新
驱动发展”等重大主题巡讲、科学思维与决策讲座、科学道德与学风宣讲、院士专家视频
公开课、院士与中小学生面对面、院士专家进高校等各类特色活动 500 余场,直接听众数
十万人。中国工程院的“青少年走进工程院”科普活动,已经成为品牌,开展了 120 余场
活动,两万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生走进中国工程院,与院士面对面交流。
院士们不仅用科学知识塑造、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更在精神上影响和指引公众乃
至社会。
将毕生事业留在戈壁高原的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赵九章,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
上的袁隆平、李振声……多年来,院士们新老相继、精神传承,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
同育人,他们用行动为“科学家精神”作注。
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评价: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
是的,一代又一代中国科学家饱含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
视角,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祖国大地上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凝结着广
大院士的智慧、心血和汗水。
他们,理应是新时代的榜样。就在袁隆平院士吊唁现场,鲜花如海,众人写下这样的
心声:“青年定当不负您所望”“我们会顶起国家的未来”“我们会继续努力,做到‘医
食无忧’”……
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几代中国科学家铸就的独特精神气质,汇集成中国革命精神谱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塑造中华民族新时代精神面貌,一股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光明日报》( 2021 年 05 月 28 日 01 版)
02 追授彭士禄“时代楷模”称号
《 人民日报 》( 2021 年 05 月 27 日 第 04 版)
新华社北京 5 月 26 日电 在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全党深入开展
党史学习教育之际,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彭士禄同志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
楷模”称号。
彭士禄,男,汉族,1925 年 11 月出生,中共党员,广东海丰人,我国著名的核动力
专家,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是党的早期领导人、我国农民运动的先
驱彭湃烈士之子,年幼时父母牺牲,8 岁就被国民党反动派投入监狱,此后颠沛流离,几
经辗转到达延安,在党的培养下成长成才。上世纪 50 年代,他响应党中央号召,隐姓埋名
投身核潜艇研制事业,担任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主持了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设
计、装备、试验以及运行的全过程,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
开放后,他负责引进大亚湾核电站,组织自主设计建造秦山核电站二期,引领我国核事业
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曾任原第六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原水利电力部副部
长、党组成员,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科技顾问,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2021 年 3
月在北京逝世。
彭士禄同志个人成长和家庭发展,历经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各个历史时
期,见证党的建立、巩固、发展的百年奋斗历程。他继承先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赓续
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始终保持着对党和人民的赤子之心。他以
身许国、科技报国,求实创新、敢于拍板,践行了“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铮铮
誓言,为我国核动力事业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高风亮节、淡泊名利,永葆初心、不改
本色,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不息、躬耕不止,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
良作风,生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
彭士禄同志的先进事迹广泛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特别
是科技工作者普遍认为,彭士禄同志是红色家风的优秀传承者,是科学家精神的杰出践行
者,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时代楷
模”为榜样,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从党百年奋斗中感悟信仰的力量,把个人成长奋斗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以优异成绩庆祝中
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追授彭士禄同志“时代楷
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他先进事迹的短片。中央宣传部负责同志为彭士禄同志亲
属颁发了“时代楷模”奖章和证书。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协、中国核工业集团党组负责
同志,广东省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以及干部群众、科技工作者、青年学生代表参加了发布仪
式。
03 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
本报记者 谷业凯 蒋建科 吴月辉 《 人民日报 》( 2021 年 05 月 28 日 第 07 版)
在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全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中央宣传部追
授我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彭士禄“时代楷模”称
号。彭士禄的先进事迹,连日来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
彭士禄以身许国、科技报国,求实创新、敢于拍板,践行了“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
出来”的铮铮誓言,为我国核动力事业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彭士禄
为榜样,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
深度进军,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
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二所研究员张震表示,彭士禄引领我国核工业实现从
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历史性跨越,他的崇高品德和精神境界是核工业人的宝贵财富。作为
新一代核工业人,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继承发扬彭士禄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优良品
格,在国家重大工程主战场、核科技攻关的最前沿建功立业。
彭士禄青年时期曾就读于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大连理工大学
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大鹏说,彭士禄以实际行动深刻践行了科学家精神,为广大
科技工作者和高校师生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学习彭士禄身上的‘拓荒牛’精神,瞄准
‘卡脖子’问题,潜心科研、久久为功,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在一无图纸资料、二无权威专家、三无外来援助的条件下,彭士禄带领团队从零开
始、自力更生,破解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使我国成为拥有自主核动力技术的国家。”
深圳优必选科技公司创始人周剑认为,彭士禄的先进事迹将激励企业坚持科技自立自强,
攻克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造更多一流科技成果。
彭士禄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科研一线,他高风亮节、淡泊名利,永葆初心、不改本色,
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不息、躬耕不止。大家普遍认为,彭士禄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
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生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
拓进取的伟大品格。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说,彭士禄隐姓埋名投身核潜艇研制事业,不慕
虚荣、不计名利,无怨无悔、奉献一生,这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应该秉持的价值观和治学态
度。“我们要学习彭士禄的高尚精神境界,勤奋钻研,力争实现更多原创突破。”
“彭士禄甘于埋头苦干,公事上一点都不马虎,私事上一点都不计较,是共产党员的
优秀代表。”中国航天科工四院十七所研究员颜安说,作为新时代的国防科技工作者,要
从彭士禄的先进事迹中汲取奋进力量,把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神圣使命扛在肩上,把党和
国家的需要与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
作为党的早期领导人、我国农民运动的先驱彭湃烈士之子,彭士禄继承先辈遗志,传
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始终保持着对党和人民
的赤子之心。大家纷纷表示,要通过学习彭士禄的先进事迹,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感悟
信仰的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常丽君表示,彭士禄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让人感动。
“我们要以彭士禄先进事迹为生动教材,让红色成为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培养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清华大学钱学森班学生蒋琪表示,彭士禄矢志创新、至诚报国,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脊
梁。面向未来,青年学生要珍惜机遇、勇担使命、接续奋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04 医魂——献给人民医学家吴孟超
“啪”,护士递来的手术刀,与他手掌轻轻相击。
6 号手术室。又一次,老人伸向血肉深处,静静摸索。
剥离、阻断、切除,他双手取出肿瘤,缓缓托起。这一刻,这个重达 5 斤的肝癌
肿瘤,不过是一枚枯萎的毒果,而曾经被它肆意吞噬的肌体,已然跨过重生之门。
这是一双白皙、修长的手,不颤不曲,灵巧有力。唯有右手食指指尖微微向内侧
弯,那是常年握止血钳的结果。
这双手曾在马来西亚割过橡胶,曾在抗战烽火中为建筑大师梁思成描过图,曾被
人称为天生的艺术之手。但,它们最终选择在一个与生命最近的地方劳作。
这双手在肝脏的方寸之地破译生命密码,把 1 万多名病人拉出了人生的绝境。许
多患者千里迢迢赶来,仿佛握一握它们,就看到了生之亮光。
这双手属于吴孟超,一个从医 68 年的医生,一个有着 55 年军龄和党龄的军人、
共产党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
得者,中央军委授予的“模范医学专家”……吴孟超有众多头衔,但病人都叫他“老
神仙”,学生们称他“老爷子”。
吴孟超今年 89 岁,身高 162 厘米,背有些微驼。他至今仍保持着年平均 200 台的
手术量——这或许是世界上做手术时间最长的纪录了。
他忘记了时间,时间也忘记了他。
他和时间一起,诠释着那守护生命高地的两个大字:医魂。
柳叶刀尖
“如果有一天我要倒下,就倒在手术室里,那将是我最大的幸福。”
快,准,狠。
——在吴孟超的手上,诞生了享誉中外的“吴氏刀法”。
没有申请专利,但得了真传的弟子外出做手术时常常让同行惊叹:“你是吴孟超
的学生吧?”
2011 年 1 月 17 日上午,62 岁的费新根躺在了吴孟超的手术台上。
3 个月前,在某家医院里,这位严重的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白白地“挨”了一刀—
—肚子打开,才发现肿瘤长在最复杂、最危险的中肝叶,而且包在主血管上,医生不
敢切。要家属签字做肝移植——40 万元,这个普通家庭哪里拿得出来?只好又给缝上
了。
面对辗转找来的病人,吴孟超 3 次 B 超查看,召集专家会诊,最后决定:根本不
需要肝移植,肿瘤能切除,而且由我来亲自切。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吴孟超时而定睛挥钳,时而探向看不到的地方,摸准了,又
是一刀,嘴里还不住嘟囔:“没好好检查就把人家肚子切开……怎么会有这样不负责
的医生啊……”
仅仅两个小时,肿瘤成功摘除。患者几周后康复出院时结账,2 万元。
并不是所有的手术都波澜不惊。
1986 年的一次手术中,病人巨大的血管瘤突然破裂,出血不止。助手们想用丝线
结扎,但就算用最粗的线,也扎不住瘤子如冻豆腐一般薄脆的壁。
这是此前从未遇到过的险情,病人命悬一线。吴孟超一把取过盐水纱锭,剪下一
缕宽布条,扎住了破裂的血管。
在助手严以群的记忆里,这样止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唯大师才有这般果
敢!
手术台上的一幕幕,吴孟超的学生们津津道来。
别人先处理枝蔓,他一上来直奔主题;别人边做边想,他几无停顿;别人两个小
时完成的手术,他能缩短为一个钟头。
“手术时间越短,病人的身体恢复越快!”有一年去法国观摩手术,法国医生不
紧不慢,吴孟超倒是急出了一身的汗。
他的雷厉风行,像机器设定般熟练精准,又如高山流水作画作诗般一挥而就。
即使是最富想象力的作家,也难以描绘出肝脏结构的复杂程度。
进出肝脏的 4 支管道,是肝部血管的主干。主干分出更多密密麻麻的小血管,如
同一棵大树,枝叶繁茂而难以尽数。
作为内脏中最大的器官,肝脏强大而又脆弱。主干和主要连接是不能碰的,哪一
处捅坏了,病人都可能活不了;肝静脉壁更是比纸还薄,钳子一触就破。
肝外科医生们的手术刀,就是在这纵横交错、险象环生的血管间游走,逢山开
路,遇水搭桥,斩关夺隘!
“开刀就像编篮子,有的人没编几个就很圆,有的人编了一辈子都是扁的。”吴
孟超开玩笑说,外科医生是有天赋的。
“其实大家都知道,吴老手术厉害,是因为肝脏在他眼里早就是立体、透明的
了。”第二军医大学校长刘振全说。
他清楚每条血管的走向,如同将军了解战场上的每一道河流山川。
上个世纪 50 年代末,肝脏的内部结构还是一个无人知晓的谜。在一间临时搭建的
草棚里,吴孟超和同事们反复试验。
怎么做出真正的肝脏血管模型?
1959 年春天,容国团在世乒赛上为中国夺得首个世界冠军的消息,点燃了吴孟超
的灵感。他把乒乓球剪碎了泡入丙酮溶液,再把溶化后的胶状物注入肝脏血管。
定型成功!肝脏血管构架像珊瑚一样呈现在面前。
这些美丽的珊瑚,开启了吴孟超向肝胆外科进军的历程,也是中国一代代肝胆外
科人的启蒙教材。
半个多世纪以来,吴孟超创立的“五叶四段”解剖学理论,奠定了中国肝脏外科
的理论基础;创立的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提高了世界肝脏切除术的安全性;他完
成了第一台成功的肝癌切除手术,创下了世界肝母细胞瘤切除年龄最小的纪录……
当人们把“中国肝脏外科之父”的美誉送给吴孟超时,他同样对这项事业报以深
深的感激。“能用学到的技术为人民解决痛苦,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也是我毕生最大
的追求。”
“您已经功成名就,别再做手术了。万一碰上失败,毁了一世名声咋办?”有人
劝告耄耋之年的吴孟超。“老爷子”很火:“我的名声和病人的命放在一起,你说哪
个更要紧?”
吴孟超至今坚持每周做 6-8 台手术。哪个星期手术排得少了,他就不高兴。结束
得早,他会趴在别的手术室窗户上往里张望,看到不满意的事,还得“骂”两句才
走。与那些可以算作自己“孙辈”学生的助手们一起工作,吴孟超觉得自己年轻了,
而每挽救一个肝癌病人所带来的愉快,更是无法衡量。
有年春节,护士长程月娥看到吴孟超走出手术室的洗澡间,很是奇怪:“这几天
没有手术,您上这儿干吗呀?”
吴孟超捋捋湿漉漉的头发:“没事,来转转。”
程月娥大笑。“老爷子”这是在家里憋慌了,来手术室过把瘾呢!
上个世纪 80 年代,吴孟超曾担任第二军医大学的副校长。
“最不喜欢别人拿着一堆东西找我签字!”吴孟超的性格直爽而简单。常常是会
开到一半,他站起来就往外走:“我开刀去了。”碰到不开心的事,他也总说:“开
完刀就好了……”
“我是个外科医生。如果有一天我要倒下,就倒在手术室里,那将是我最大的幸
福。”吴孟超离不开手术台,就像战士难舍钢枪,农民恋着自己的庄稼田。
这份爱如此浓烈,尽管步履已不如年轻时轻捷,岁月竟没有在他的双手上留下痕
迹。同事们说,跟几十年前相比,吴老的手一点儿不抖,精气神丝毫不退,技术还更
加炉火纯青!
“我不能拿病人的生命逞强。要是不能保证完成手术的话,绝不会上手术台!”
吴孟超对自己的能力了然于胸。
不熟悉的人,多少有些疑惑。
日本的同行来过,端着摄像机把吴孟超的手术从头拍到尾,也没能弄清楚他那双
手是怎样成就了“第三只眼睛”;
美国的教授来过,手术连看 3 天,最后还是不相信:“他真的有 80 多岁了?”
他是天生的外科医生,他是柳叶刀尖的舞者,他是特殊材料铸就的铁汉,他是让
时光驻足的强人。
2005 年以来,吴孟超每年都参加“健康军营行”活动。下连队,上哨所,白发的
将军为年轻的战士们查体看病,成为多少边防军人最温暖的记忆。
98 抗洪,他坚决要求到前线。10 年后的汶川救灾,他又提出和学校医疗队一起奔
赴灾区,背包都打好了,最后还是被留在后方救治转运而来的伤员……
2004 年,陈汉教授去世。4 年后,裘法祖院士去世。
一个是他的同事与好友,一个是他的恩师与至交。
比他更年轻和比他更老的老头走了。似不经意间,吴孟超向跟随自己 20 多年的程
月娥说了一句:“我的有生之年恐怕不多了。如果哪天我真的倒在手术台上,你知道
我是爱干净的,给我擦擦,不要让人看见我满头的汗。”
闻者泪湿襟衫,吴孟超的目光却依旧清澈如水。
医者仁心
“医生没有挑选病人的权利,只有为患者解除病痛的义务。”
最终找到东方肝胆医院和吴孟超的,大多是无路可走的重症病人。
2004 年,正在北京外国语学院求学的湖北女孩甜甜生命垂危——她的中肝叶上长
了个巨大的海绵状血管瘤,稍有不慎,就会因血管破裂大出血而死亡。
多家医院拒绝收治。尽管早在 1963 年,吴孟超就成功实施了中国和世界上第一例
中肝叶切除手术,直到 21 世纪,仍少有医生敢涉足这一“禁区中的禁区”。
好心人说,上海有个吴孟超,你们找他试试吧。这个 20 岁出头的花季姑娘,就这
样站在了吴孟超面前。
要进手术室了,父母抓住甜甜的手不肯放,甜甜也告诉自己,这恐怕是今生最后
一面了!吴孟超立即弯下腰轻声说:“不要紧张,你醒来的时候,我们都在你身
边……”
两天后从昏迷中苏醒,甜甜看到的第一个人是吴孟超,听到的第一句话是“你没
事了”。
生命还在!
甜甜这时才知道,手术做了整整 10 个小时,吴老创造的肝门阻断,前所未有地在
一个手术中实施了 4 次,才将那个重达 9 斤、足足有排球那么大的瘤子切下来。
5 年后,甜甜把自己的婚礼选在了从吴孟超刀下获得新生的那个日子——9 月 24
日。
国外的文献中,直径 4 厘米的血管瘤就被定义为“巨大”。然而,吴孟超面对
的,几乎都是“超级巨大”的肿瘤。
1975 年,安徽农民陆本海挺着像临产孕妇一样的大肚子前来求治。12 个小时手
术,吴孟超和同事们大汗淋漓地切下一个 18 公斤的瘤子。
直到今天,这仍是世界上切除的最大的肝部血管瘤;直到今天,陆本海仍健康地
活着。
翻开吴孟超的履历,他在无数个本可以拒绝的病例中创造出了一连串的“之
最”。无论是在几十年前还是今天,无论在中国还是海外,这些教科书般的经典案例
都是难以复制的奇迹。
“做手术不是做病理解剖,而是面对一个活生生的人。”许多外科手术教程都是
这样开头的。“治疗病人,犹如将他们一个一个渡过河。”老师裘法祖的这句话,更
是让吴孟超记了一辈子。
一个冬夜,吴孟超忙完一天回到家,已是晚上 11 点多。跟随他多年的秘书李捷
玮,第一次从吴孟超口中听到了一声叹息:“我累得腿都抬不起来了……”
李捷玮扶着他上了楼,吴家门口却守着好几个病人。一问,都是来请吴孟超看片
子的,等了半天了。
“这么晚了,你们怎么还在这里?吴老也要休息啊!”李捷玮有些生气。
吴孟超也说:“你们能不能明天再来……”话说了一半,又改口:“进屋坐
吧。”
一到吴孟超出门诊,门诊部主任满晓波就揪心。好不容易见到大夫,病人总是反
反复复地倾诉,生怕医生没听明白自己的病情,但吴老一个上午要看 10 个病人,其中
大多数还要亲自做 B 超呐。
满晓波心疼,偶尔会忍不住打断病人。这个时候,吴孟超总是狠狠地瞪他一眼:
“你多什么嘴?”
“一个人得了肝癌,整个家庭往往都垮了。跟病人多说句话,跟他握握手,就能
给他和全家人信心。”吴孟超说。
一个日日目睹生命苦难的人,胸怀一定是博大的。否则,他的心怎能盛得下那么
多孤注一掷的托付?
冬天查房,吴孟超会叮嘱学生,先把听诊器焐热了。每次为病人做完检查,他都
帮他们把衣服拉好、把腰带系好,弯下腰把鞋子放到最容易穿的地方。每个大年初一
早上 9 点,他会准时出现在病房,双手握住病人的手,一个不落地向每个在这里住院
的人道一声:“新年好!”
历经岁月积淀,大医之风成就无数传奇与传说。
医院门口,常有人见到吴孟超就扑通一声跪下,递上带来的 CT 片。年近九旬的吴
孟超就那么在太阳底下站着,一看就是半个小时,然后朗声道:“还有救,来住院
吧!”
对方无不欣喜若狂,泪流满面!
在很多被病魔折磨的人们心里,吴孟超是神仙,他那双金手轻轻一动,就能让人
起死回生。
吴孟超当然不是神仙。怎样才能治病救人?他说,一要爱病人,二要有技术,三
要踏实地工作。
对工作的要求,吴孟超近乎完美。
集体会诊,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开刀。吴孟超会一个个询问,你们都说开刀,麻醉
选择什么?器官插管准备好了没?肚子开了拉不上怎么办?他要求大家像放电影般一
步步预想手术过程,想好了,才能确定做不做、怎么做。
即使手术方案已经无误,手术前一天,吴孟超还会与 B 超室医生一起再次进行病
灶确认。晚上躺在床上,他会拿着 B 超图设想手术部位的三维画面。第二天进了手术
室,还要再读一次片。
将军不打无准备之仗,吴孟超不做没把握的手术。
按理说,像吴孟超这样的大师,是不需要全程手术的。助手们把准备工作完成
了,病人的腹部打开了,他再来也不迟。
但,吴孟超往往会比所有人提前 20 分钟到达。洗手,规定时间 3 分钟,他要洗上
5 分钟,还管别人——“你怎么这么快就洗完了?”肿瘤切除了,他还不走,坐下看
学生们缝合——“你怎么选那么粗的线?间距是不是太大了?”
对于收红包、拿药品回扣的事,吴孟超深恶痛绝。他给自己的医生们定了不少规
矩:如果病人带来的片子能诊断清楚,决不让他们做第二次检查;能用普通消炎药,
决不用高档抗生素;手术缝合尽量手工——吻合器要好几千块,手缝虽然多花 20 多分
钟时间,不要钱……
在这所医院,肝癌手术所有费用不过 2 万元左右,远远低于国外和国内大多数医
院。一位卖了房产来求医的病人接到账单时感慨:“没想到大上海会有这么低的收
费!”
“我们要用技术对病人负责,为病人省钱。”这是吴孟超从医一生的习惯。经营
医院,怎能不考虑“创收”?面对这个看似矛盾的问题,吴孟超的解决办法很简单—
—节约。
纸张用正反两面,会议不提供一次性水杯和茶叶,晚上下班发现走廊的灯还亮
着,吴孟超会从头到尾一个个关上……
他说,医院是治病救人的,怎么能想着从病人身上捞钱?
农民、工人、学生……吴孟超救治过的病人,很多成了他一生的朋友。
蒋声和两次手术时隔 33 年,都是吴孟超主刀。医院大楼建成,吴孟超过生日,这
位八旬老人都会从浙江赶来。
5 年前成功手术的女孩尚蕾蕾,结婚时给吴孟超寄来喜糖,生了孩子又送来红
蛋。
还有朱科娜,来到吴孟超身边当了一名护士。28 年前,当她是一个出生仅 4 个月
的婴孩时,正是吴爷爷冒着巨大风险为她切除了肝脏肿瘤。
——那次手术,又是一次震惊医学界的“世界之最”!
“我看重的不是创造奇迹,而是救治生命。”吴孟超说,“医生没有挑选病人的
权利,只有为患者解除病痛的义务。如果过多考虑自己的名利得失,无数病人就可能
在我们的犹豫中抱憾离世。”
大爱无言。
国家使命
“我们能不能把‘肝癌大国’的帽子扔到太平洋里去?”
“我们建议,以‘两弹一星’和‘神舟六号’攻关精神和运行机制为榜样,组成
打破部门界限、学科界限的肝癌攻关协作组……”
2006 年春天,吴孟超联合其他 6 位院士向国家有关部委呈送报告。
此时,他刚刚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医学家。
站在人生辉煌的顶点上,吴孟超牵挂的是整个民族的未来。
中国集中了占全世界半数左右的肝癌病人,每年有新发肝癌病例近 40 万。尽管我
国肝癌术后 5 年生存率已从上个世纪 70 年代的 15%提到了今天的 50%至 60%,仅靠
手术和各个单位的分散工作,发病率的下降和治愈率的提高仍然十分有限。
报告引起重视。很快,卫生部将肝病研究纳入“十一五”重大传染病专项。2010
年的最后一天,“国家肝癌科学中心”正式落户上海。吴孟超多年来设想的“集团会
战”有了全国性的项目和平台,中国肝癌治疗的“航空母舰”即将起航。
“我们能不能把‘肝癌大国’的帽子扔到太平洋里去?”从吴孟超发出第一声追
问至今,已过去半个世纪。
“吴老迈出的每一步,都紧扣时代脉搏,是我国肝胆外科事业的里程碑。”第二
军医大学政委陈锦华说。
半个世纪前,中国的肝胆外科事业,正是从吴孟超和他的同事们手中艰难起步。
世界第一例肝脏手术发生在 100 多年前的德国。到了 20 世纪 50 年初,中国的肝
胆外科领域还是一片空白。一个日本医学代表团访华时断言,中国的肝脏外科要达到
日本的水平,至少也要二三十年!
在听到这句话的当晚,吴孟超向学校写报告,阐述向肝脏外科禁区进军的重要性
与紧迫性。末了,写上 16 个大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勇攀高
峰。”很快,他率领“三人小组”开始了肝脏外科的探索。
1978 年 3 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作为代表参加会议的吴孟超,欣喜地迎接着科
学的春天。第二军医大学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肝胆外科,吴孟超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他先后培养出的 260 多名硕士生、博士生,成为了我国肝胆外科的骨干。
上个世纪 90 年代,在吴孟超的建议下,肝胆外科扩充为肝胆外科医院。又过了几
年,这所医院进一步发展为独立的专科医院和研究所。这个世界一流、国内最大的
“院所合一”肝胆基地,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东方”……
“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我们的科研没有理由不站到世界的最前沿!”
这是一位卓越医生的大志,这是一位科学大家的眼光,更是一位老共产党员心系国家
和民族的情怀!
“开刀顶多是开一个、救一个,没有基础研究,我们就不能真正搞通导致肝癌的
病因病理,更找不出彻底解决肝癌的办法。”吴孟超坚信,临床与基础研究是肿瘤诊
治的两翼。
“文革”结束,当人们都对“手术刀”充满向往时,他却鼓励一些学生转向基础
研究。
他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实验室。就是从那间逢下雨就变成一片汪洋的小平房里,走
出了王红阳、郭亚军、从文铭、沈锋、钱其军等基础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对于吴孟超这位严师,学生间流传着一个说法——被他“骂”得越多的学生越有
出息,如果不挨“骂”,就说明你没有前途了。
博士生杨田把自己将在国外杂志发表的文章校样交给老师审阅。此前已经看过这
篇文章的吴孟超伸出食指点着字行,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发现了一个问题——“这
个逗号,应该改成分号。”
杨田听了没作声。这算是哪门子的错误啊?
吴孟超知道他的心思。“不能小看这多一点少一点。我们做手术,少一点,肿瘤
就切不干净,多一点,可能弄破别的血管!”
这个经常“骂”人的可爱老头,也有着慈父的一面。
一次手术,李爱军一针下去,扎在了吴孟超的食指关节上,皮都揪掉了一块。没
想到,吴孟超换掉手套再次上台后,不仅没有责备自己的学生,还反复叮嘱:“你们
还年轻,以后千万要注意,别被扎着了……”
“我的技术没有专利。”“衡量导师是否合格,最终的标准是学生能否超过自
己。”吴孟超就是这样为一代代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生们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是吴孟超送到国外深造的学生之一。1996 年冬天,正在德
国科学院工作的她接到吴孟超电话,说自己在德国出差,要来看看她。
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气温低至零下 20 多摄氏度。直到晚上 10 点多,吴孟
超才赶到王红阳的住处。顾不上抖落身上的冰雪,顾不上喝口热水,老师从包里取出
厚厚的一摞病例交给她:“这是国内最新的典型病例,你可能用得上……”
吴孟超盼着他们学成归国。在与学生们的通话中,他会一遍遍讲——“医院新楼
已经盖好了,马上就要搬进去了!”“我们今年的门诊量和手术量翻倍啦!”“新的
学科刚刚起步,你们大有可为!”
一批批学子如约归来。多年前,吸引着吴孟超回到祖国的,同样是这激情似火的
召唤。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英勇作战的事迹,成为马来西
亚华侨们的热议话题。吴孟超和同学们把毕业聚餐的钱捐给延安的八路军总部,竟然
收到了毛泽东和朱德的回信。
初中毕业,18 岁的吴孟超和 6 名同学相约回国抗日。到达云南后,由于日军和国
民党的封锁,他们一时去不了延安,只好留在昆明求学。
发生在回国途中的一幕,吴孟超至今无法抹去。
在越南西贡过海关时,验关的法国殖民者要求吴孟超一行在护照上按手印,而同
时过关的欧美旅客只需签字。
“为什么不让我们签名?我们会英文,会中文,会写自己的名字!”吴孟超质问
验关员。
“黄种人签什么字?你们是东亚病夫!”法国人吼道。
吴孟超紧咬下唇,不让泪水流下来!为中华民族争气——这颗朴素的报国心,从
此伴随他一生的选择:回国,从医,入党,参军……
国外的朋友曾不止一次劝说,你这么大的名气,出来办医院,早就是大富翁了!
吴孟超淡淡一笑,他志不在此。从回到祖国的那一天起,从目睹解放上海的大军
露宿街头的那一刻起,他已为自己的忠诚、自己的挚爱找到了扎根一生的土壤。从
1996 年起,他就将个人积蓄和社会捐赠的资金设立基金,用于鼓励和表彰年轻的科研
人员。目前,基金已发展为“上海吴孟超医学科技基金会”,总额达到 1500 万元。
1979 年,在美国召开的国际外科学术会议上,吴孟超的发言,让世界肝胆外科界
第一次听到了中国的声音。今天,我国的肝病诊断准确率、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
位居世界领先,中国人当之无愧地攀上了肝胆外科的峰巅!
吴孟超不愿停下来。在他的蓝图里,5 到 10 年间,肝癌术后 5 年生存率要提高到
80%,30 年到 50 年间,中国人要为全世界找到治疗肝癌的根本途径。
又一个春天悄然来临。55 年前,同样是在这样一个草长莺飞的季节,吴孟超先后
参军、入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军旗党旗下发出的
庄严誓言,与他从医时宣读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一起,在吴孟超的生命中刻下了最深的
印记。
正是这些铭记誓言的人们,筑成了一个国家前行的基石。
05 科技托起强国梦
实现“中国梦”是中华儿女的美好夙愿,是科技工作者的理想追求,离不开科技的
驱动,离不开知识的力量。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
素,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先决条件。“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包括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三点的前提首先是“强军梦”。军强则民安,这是自鸦片战争
以降 170 多年来中国命运跌宕起伏的深刻教训,也是中国人民在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中
得到的经验启示。军强国富靠的是什么?靠得就是科技,只有强大的科技力量才能铸就
起钢铁长城般的国防力量,只有强大的科技力量才能承载着中国经济的飞速腾飞,只有
强大的科技力量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真正的伟大复兴。
内江市农科院的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理想、淡泊名利,献身科技事业,投身国家建
设,以不懈奋斗精神和卓越科技成就实现了自己的报国之志,实现了内江农科院昨日的
辉煌。我院现今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也追逐他们的足迹,为实现内江市农科院的再次腾飞
而不断弘扬科学精神,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潜心钻研,努力实现自己心中那伟大的
“中国梦”。
我身为内江农科院蔬菜所的科研工作者,我热爱我的工作,我的“中国梦”是通过
科研育种,繁育出更多更好的甘薯蔬菜新品种,并研究出相应的高新现代化配套栽培技
术,并加以推广示范,能够为农户带去丰厚的收益,为四川特别是内江地区特色保健蔬
菜产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身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排头兵”——科技工作者的一员,我将在科研工作中志存
高远、脚踏实地、潜心钻研,通过实干铸就自己心中的“中国梦”。古人云: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古今兴盛皆成于实。“梦”就是理想,就是目标,光靠说,梦永远是梦,只
有实干,坚持不懈地向着“梦”前进,“梦”才能变为现实,才能实现。实干才能真正
铸就科技强国梦,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