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
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
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
惘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
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
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
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
域,称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摘编自魏家俊《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材料二:
在高歌民族复兴的今天,怎样认识中国文化传统,是我们的重大课题。因为体大,自然思纷;为求其
真,仁智之见,我们都应该研究。历览前贤著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
和而不同,厚德载物。重视人与自然之间,族群、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所谓“天人合
一”是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
在观念上形成了“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善于化解对立,主张仁爱、
和为贵。
刚健自强,生生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指人要向天地学习,以“刚毅”的精神,
生生不息,奋斗不止。中国人因此而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文明,而且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文明。
仁义至上,人格独立。我们以仁义为最高价值,崇尚君子人格,肯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弘扬至大至刚的正气,强调人人都有内在的价值与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意志,守
正不阿,气节凛然,甚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主义肯定人民是主体;人君之居位,
必须得到人民的拥戴;保民、养民是人君的最大职责。
整体把握,辩证思维。中国思维有两大特征,一是整体观,二是阴阳观。前者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或对
象的全体及内在诸因素的联系性、系统性,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者重视事物内在矛盾中阴阳等关
系的对立与平衡。
经世务实,戒奢以俭。我国有现世与实务精神,强调知行合一,经国济民,兼重文事武备,明理致用,
反对空谈高调。尊重劳动,倡导勤俭节约,力戒骄奢淫逸,鄙视不劳而获。
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实际上,
中国古代文化可以作创造性的现代转化。例如中国古代的社会理想,或者说中国梦,代表话语应是《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
这是儒家所设想的远古时期“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人的梦想,这就是“天
下一家”的社会理想。
两千多年来,平民子弟通过宗族祠堂与家庭教育世代传承的精神信念,其主流价值仍然是仁爱、孝慈、
正直、忠信。百姓接受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忠臣义士的故事和蒙学读物、族谱
家训、民谚民谣中的廉洁勤俭、与人为善等观念,如《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四书”中的一些内容。这
些价值通过唱戏的、说书的,通过家人乡亲口耳相传,逐渐在民间扎根。
(摘编自郭齐勇《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
材料三:
信息化、数字化既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也为其重焕生机提供契机。为什么从前人们喜欢
看戏,现在不喜欢呢?这变化的背后就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在信息、交通都不发达,文化娱乐
活动匮乏时,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得以较好地传承发展。随着信息和交通的便捷,尤其是
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后,地域色彩浓厚的传统文化面临巨大冲击,当人们打开智能手机,就可以观看
电影、电视、视频时,很多人就不愿意走进剧院看那些古老的地方剧种了。传统戏剧如此。其他领域和门
类的传统文化亦然。但是,信息化、数字化是一种技术力量。它们打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限制,使其有可
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知音。如 3D 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从 2014 年登陆好莱坞杜比剧院后热度一直
不减。这种蕴藏着强烈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码、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
的文化语境里被认同、被赞叹,真正走向了世界。
(摘编自封寿炎《数字时代,传统文化如何保护传承》)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人们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
B. 中国文化体大思纷,我们应当充分研究诸多前人观点,才能较为完整地总结出其精神特质。
C. “天人合一”是区分天人、物我之后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顺其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
D. 中国思维具有整体观与阴阳观,其内涵有相同性,都主张内在的联系性、系统性与平衡性。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文化强调民为邦本,“民为贵、君为轻”,民与君的关系恰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 传统美学观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称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
的标准。
C. 中国梦是以中国文化精神为底蕴的,“天下为公”“天下一家”是其社会基础。
D. 《三字经》《千字文》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蒙学读物,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
3.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 文化本身也是一种信息,信息越发达文化传播也就广泛
B. 传统文化要在网络文化时代持续发展壮大,就必须有所创新。
C. 在数字化信息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会彼此冲击,形成干扰。
D. 一个民族保存着还是抛弃了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是它将要强盛或者衰落的标志。
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文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B 2. A 3. A
4. 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开门见山,表明写作对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然后分六段指出了
特质的具体内容,最后论述传统文化精神特质与中国梦的关联以及传播方式。②运用了大量的理论论证、
引用论证(或答“道理论证”)。在具体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质时,作者引入并阐释了很多传统文化名
句,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使论证更明确,更有说服力。③运用了举例论证。点明中国文化和
而不同、厚德载物,并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上分析。通过中国梦来证明,中国古代文化
可以做创造性的现代转化。
5. (1)提炼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通过故事、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的形式加以固化,运用民间
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2)对蕴藏着强烈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码、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作品进
行数字化、信息化处理,使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3)做好传统文化的数字
化整理工作,展示文化的多样性,推动文化的传承,促进文化与科技整合,推动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
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
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A 项,“人们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错误。结合“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
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分析,缺少限制范围,“一
般观念上都”。
C 项,“不是征服自然”错误。原文第二段说“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
D 项,“其内涵有相同性”错误。结合“中国思维有两大特征,一是整体观,二是阴阳观。前者从整体上
把握世界或对象的全体及内在诸因素的联系性、系统性,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者重视事物内在矛
盾中阴阳等关系的对立与平衡”分析,思维的整体观与阴阳观内涵不同。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
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
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B 项,将“已然”当“未然”,原为“成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选项中是“将成为”。
C 项,“天下为公、天下一家是其社会基础”错,原文中说“历史文化基础”。
D 项,“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错。结合“两千多年来,平民子弟通过宗族祠堂与家庭教育世代传
承的精神信念,其主流价值仍然是仁爱、孝慈、正直、忠信。百姓接受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是带有儒
家文化密码的忠臣义士的故事和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中的廉洁勤俭、与人为善等观念,如《三
字经》《千字文》以及‘四书’中的一些内容”分析,原文没有说“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能力,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
达的细微差别。题干问的是“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材料三观点是“信息化、数字化既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也为其重焕生机提供契机”,B 项,
主要讲传统文化要发展壮大,就必须创新。
C 项,主要讲不同文化的冲击干扰等。
D 项,民族和“历史、传统文化”的关系。
只有 A 项是从信息化数字化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作答的。
故选 A。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论证的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材料一是怎样进
行论证的?请简要说明”,论证特点分析一般从三个角度答题:论证思路:①提分解式:提出论题(论点)、
分析问题(展开论证)、解决问题(得出结论);②驳论式:提出错误观点、批驳错误观点、提出正确观点。
论证的结构模式:a、总分式结构;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也有可能是两种结
构相结合,称作综合式。论证方法:掌握几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表达效果。如引证、例证、比喻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等。
选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篇表明写作对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然后分六段指出了特质的具
体内容,最后论述传统文化精神特质与中国梦的关联以及传播方式。论证方法方面相对比较容易判断,主
要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
结合“历览前贤著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分析,先开门见山,表明写作对象是“中国传统文
化精神的特质”;结合“和而不同,厚德载物”“刚健自强,生生不息”“仁义至上,人格独立”“民为
邦本,本固邦宁”“整体把握,辩证思维”“经世务实,戒奢以俭”分析,分六段指出了特质的具体内容;
结合“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实际
上,中国古代文化可以作创造性的现代转化”“百姓接受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
忠臣义士的故事和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中的廉洁勤俭、与人为善等观念”“这些价值通过唱戏
的、说书的,通过家人乡亲口耳相传,逐渐在民间扎根”分析,最后论述传统文化精神特质与中国梦的关
联以及传播方式。
结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
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等分析,论证方法方面相对比较容易
判断,主要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
结合“重视人与自然之间,族群、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所谓‘天人合一’是经过区分天人、
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等分析,运用举例论证。
【5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答案来源于材
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
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
据材料二原文“百姓接受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忠臣义士的故事和蒙学读物、族
谱家训、民谚民谣中的廉洁勤俭、与人为善等观念,如《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四书”中的一些内容。
这些价值通过唱戏的、说书的,通过家人乡亲口耳相传,逐渐在民间扎根”可概括出“提炼传统文化的精
神特质,通过故事、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的形式加以固化,运用民间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
据材料三原文“但是,信息化、数字化是一种技术力量。它们打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限制,使其有可能在
全球范围内获取知音。如 3D 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从 2014 年登陆好莱坞杜比剧院后热度一直不减”
可概括出“对蕴藏着强烈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码、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作品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处
理,使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根据材料二原文“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
基础。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化可以作创造性的现代转化”可概括出“做好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整理转化工作,
展示文化的多样性,推动文化的传承,促进文化与科技整合,推动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
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
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
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
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
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
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
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
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
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
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刘姥姥初进荣国府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很似打箩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
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似的,却不住地乱晃。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东西?有啥用呢?”正发
呆时,陡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倒吓了一跳。展眼儿接着一连又是八九下,方欲问时,
只见小丫头们一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平儿与周瑞家的忙起身说:“姥姥只管坐着,等是时候儿,
我们来请你。”说着,都迎出去了。
刘姥姥屏声侧耳默候。忽见周瑞家的笑嘻嘻走过来,招手儿叫她。只见那凤姐家常带着紫貂昭君套,
围着那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
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一个小小的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儿。
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地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抬头要
茶时,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立在面前了,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满面春风地问好,又嗔周瑞家
的:“怎么不早说。”刘姥姥在地下已是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凤姐忙说:“周姐姐,快搀住不拜罢。
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周瑞家的忙回道:“这就是我才回的那姥姥了。”
凤姐点头。刘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下了。板儿便躲在背后,百般的哄他出来作揖,他死也不肯。
这里凤姐叫人抓些果子给板儿吃,刚问些闲话时,就有家下许多媳妇儿管事的来回话。周瑞家的回来,
向凤姐道:“太太说了,今日不得闲儿,二奶奶陪着也是一样,多谢费心想着;白来逛逛呢便罢,若有甚
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都是一样。”刘姥姥道:“也没甚说的,不过是来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亲
戚们的情分。”周瑞家的道:“没甚说的便罢,若有话,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样的。”一面说,一
面递眼色与刘姥姥。
刘姥姥会意,未语先红了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勉强说道:“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
却不该说的,只是大远地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不得说了……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
爹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说着又推板儿道:“你那爹
在家怎么教你了?打发咱们做啥事来?只顾吃果子咧!”凤姐早已明白了,听她不会说话,因笑道:“不
必说了,我知道了。”便命快传饭来。一时周瑞家的传了一桌客馔……
刘姥姥已吃毕了饭,拉了板儿过来,舔唇咂嘴的道谢。凤姐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
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待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但如今家里杂事太多,太
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况是我近来接着管些事,都不大知道这些个亲戚们。二则外头看着
这里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了。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和
我张口,怎好叫你空手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嫌
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
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想头了;后来听见给她二十两,喜得眉开眼笑道:“嗳!我也是知
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哩!”周瑞家
的在旁听她说得粗鄙,只管使眼色止她。凤姐听了,笑而不睬,只命平儿把昨儿那包银子拿来,再拿一吊
钱来,都送至刘姥姥跟前。凤姐乃道:“这是二十两银子,暂且给这孩子做件冬衣罢。若不拿着,可真是
怪我了。这串钱雇了车子坐罢。”……刘姥姥只管千恩万谢,拿了银钱,随周瑞家的走到外边,仍从后门
去了。
(选自《红楼梦》第六回,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刘姥姥家因为生活困窘、衣食不济,前去贾府寻求经济帮助,作者设置刘姥姥这个角色进贾府,形象地
说明了“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的道理。
B. 周瑞家的传达王夫人的意思,要刘姥姥“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并再次暗示和催促她,但刘
姥姥却迟疑再三,言非所想,这是她的谨慎性格所致。
C. 刘姥姥通过周瑞家的进了贾府,在等待凤姐的时候,只见小丫头们一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这
一描写体现了凤姐在贾家的地位、权势和威严。
D. 刘姥姥说到为难之处,推出板儿说话,作者刻意安排他成为行乞的幌子,缓解了刘姥姥的窘态,让人不
觉得她的话语那么突兀。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运用了“忙欲起身,犹未起身”等动作描写,显示了凤姐的虚情假意。
B. 运用“不接茶”“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等动作描写,说明凤姐确实不知道刘姥姥已经来了,
衣着描写体现了凤姐的俗气。
C. 运用了“嗔周瑞家的”等语言描写表现了凤姐表里不一的性格特点。
D. 作者安排刘姥姥进贾府,就是以一个外人的眼光来描写贾家的奢华,自鸣警钟,凤姐珠光宝气的打扮,
传来的一桌客馔,都写出了荣府的豪奢。
8. 小说中刘姥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9. 小说第一段写刘姥姥刚到贾府就见到一个“匣子”的细节,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6. C 7. B
8. 刘姥姥是一个贫穷质朴、没见过世面、言语粗俗,但又有些自尊、求人难以启齿的农村老妇人形象。
9. ①为王熙凤的出场做铺垫;②反衬了刘姥姥初入贾府的心情;③渲染环境氛围;这一细节描写通过刘姥
姥的听觉和视觉来渲染王熙凤的出场,由此可见贾府盛极一时的荣华富贵。
【解析】
【分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A.不是为了说明“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的道理,这与主旨不符,本文最后刘姥姥得到了帮助,应该
一是说明贾府的奢华,二是凸显王熙凤权势地位。
B.“这是她的谨慎性格所致”错,因为她一见面就张口求人,情有所难。
D.“行乞的幌子”评价不当,最多是“求助”;“话语那么突兀”之说不当,刘姥姥此番来,周瑞家的和
凤姐都心知肚明,前有周瑞家的话“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后又递眼色暗示,故刘姥姥的求助
的话不突兀。
故选 C。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的能力。
B.“确实不知道刘姥姥已经来了”错,写出了凤姐的富贵和傲慢。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
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
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个什么东西?有甚用呢?’正呆时,陡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倒
吓得不住的展眼儿”,可见刘姥姥没见过世面。
“你老拔一根汗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呢”“周瑞家的在旁听见他说的粗鄙,只管使眼色止他”,可见刘姥
姥语言粗俗。
“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了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道:‘论理,今日初次见姑奶奶,
却不该说的;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少不得说了……我今日带了你侄儿,也不为别的,只因他爷娘
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天气又冷了,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可见刘姥姥是个有自尊心,不好
意思张口求人,但又因为家中贫困“连吃的都没有”不得不向亲戚开口“乞讨”的老人。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情节作用的能力。
小说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情节的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分析。
文章第一段写刘姥姥刚到贾府就见到一个“匣子”,文中说她不认识这个稀罕之物,“刘姥姥心中想
着:‘这是个什么爱物儿?有啥用呢?’”,这首先说明刘姥姥没有见过这些东西,显示出她的见识少,当然
也与她当时的心境有关,她进了这个大户人家,内心紧张是难免的;
“陡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得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方欲问时,只见小丫
头子们一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钟声与王熙凤的出场联系到一处,为王熙凤出场做铺垫,显示出
排场之大;
自鸣钟在当时属于稀罕物件儿,文中提到这一物事还衬托贾府的奢华富贵。
【点睛】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良尝游下邳圯上,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 “孺子,下取履!”良鄂然,
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
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
“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
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
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穀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
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毂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留
侯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太史公曰: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
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上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余以为其人计
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乙)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
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
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注]之间。当此之时,
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
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
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颗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选自苏轼《留侯论》)
【注】“一击”指张良为韩报仇,在秦始皇东游时,张良与客狙击秦皇,误中副车一事。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B.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C.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D.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11.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鸡鸣,指平明之后的一段时间,相当于凌晨 1 至 3 时,与丑时相对应。
B. 伏腊,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
C. 高祖,古代帝王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文中指汉高祖刘邦。
D. 匹夫,泛指平民百姓,也指有勇无谋之人。文中之意是后者。
12. 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前文主要表现圯上老人对张良忍耐品质的考验;后文主要论述圯上老人“意不在书”,在“折”张良不
忍之心的观点,两文都着眼于“忍”。
B. 从圯上老人处获得兵书,张良功成不忘本,将黄石取回“葆祠之”;后人每逢扫墓以及冬夏节日祭祀张
良的时候,也同时祭祀黄石。
C. 司马迁原以为张良是高大威武的样子,等到看见他的画像,却发现相貌像个美丽的女子,由此可见不可
以貌取人。
D. 苏轼认为张良有盖世之才,可以像伊尹、姜太公之一样施行安邦定国的谋略,并认为他刺杀秦始皇之举,
事虽不成,其勇可嘉。
13.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l)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2)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
14. 综合两则材料分析,老人为什么用傲慢无礼的态度对待张良?
【答案】10. C 11. A 12. D
13. (1)第二天一看老人送的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因而觉得这部书非同寻常,经常学习、诵读它。
(2)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锋芒是不可以触碰的,而当他处于强弩之末时则有可乘之机。
14. ①张良虽有盖世之才,但不能忍受一时之愤,难成大事。②老人想让张良懂得,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必先
学会隐忍。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文言阅读与断句的能力。做好本题,要掌握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①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
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②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
都断开。③ 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句子的翻译是:贵族子弟,不会死于干盗贼这类事上,这是为什么?因为他的身体值得珍惜,而不值得为
干盗贼之类的事去死。“于盗贼”是介词短语,做“不死”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何者”是一个独立
的问句,在其前后断开,“盗贼”与“不足以死也”是主谓关系,“之”用在句子中作助词,取独,故中
间不能断开,排除 ABD。
故选 C。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
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
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A 项,“指平明以后的一段时间”说法错误。指天明之前。
故选 A。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
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
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
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D 项,“其勇可嘉”错。苏轼认为张良刺杀秦始皇之举是匹夫之勇。
故选 D。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
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
注得分点:
(1)旦日,第二天;乃,是;异,意动,以……为异。
(2)太急,过分严厉;犯,触碰;其末可乘,当他处于强弩之末时则有可乘之机。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此题的答题步骤为:认真审题,弄清楚问的是什么;根据问题筛选
相应的答题范围;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合并组合或归纳概括;根据题目要求,对整合的信
息,用自己的话组织成答案。
分析老人用傲慢无礼的态度对待张良的原因,要结合两则材料,前文主要表现圯上老人对张良忍耐品质的
考验;后文主要论述圯上老人“意不在书”,在“折”张良不忍之心的观点,两文都着眼于“忍”。根据
“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
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颗以就大事”概括,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即可。。
【点睛】文言文翻译常见问题:一是翻译不周全,一是语序混乱,一是不注重上下文。翻译时要注意。文
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
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
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
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
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
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
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参考译文:
(甲)张良曾经徜徉于下邳桥上,有一个老人,穿着粗麻布短衣,走到张良(所在)的位置,径直把
他的鞋落到桥下,看着张良说:“小子,下去把鞋捡上来!”张良有些惊讶,想打他。因为见他年老,勉
强地忍了下来,下去捡来了鞋。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已经替他把鞋捡了上来,就直着身子跪
着替他穿上鞋。老人穿上鞋,笑着离去了。张良十分惊讶,随着老人的身影注视着他。老人离开了约有一
里路,又返回来,说:“你这个孩子可以教导教导。五天以后天刚亮时,跟我在这里相会。”张良于是觉
得这件事很奇怪,跪下来说:“嗯。”五天后的拂晓,张良到了那里。老人已先在那里,生气地说:“跟
老年人约会,反而后到,为什么呢?”老人离去并说:“五天以后早早来会面。”五天后鸡一叫,张良就
去了。
老人又先在那里,又生气地说:“又来晚了,这是为什么?”老人离去并说:“五天后再早点儿来。”五
天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过了一会儿,老人也来了,高兴地说:“应当像这样。”老人拿出一部书,
说:“读了这部书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十年以后就会发迹。十三年后你到济北见我,毂城山下的黄石
就是我。”说完便走了,没有别的话留下,从此也没有再见到这位老人。第二天一看老人送的书,原来是
太公兵法。张良因而觉得这部书非同寻常,经常学习、诵读它。
张良当初在下邳桥上遇见那个给他太公书的老人,在别后十三年张良随高祖经过济北时,果然见到了
毂城山下的黄石,便把它取回,奉若至宝地祭祀它。留侯去世,与黄石一起安葬。以后每逢扫墓以及冬夏
节日祭祀张良的时候,也同时祭祀黄石。
太史公说:学者大多说没有鬼神,然而又说有精怪。至于像留侯遇见老人赠书的故事,也够神奇了。
高祖遭遇困厄的情况有多次了,而留侯常在这种危急时刻建功效力,难道能说不是天意吗?皇上说:“出
谋划策于营帐之中,决定胜负在千里之外,我比不了子房。”我以为此人大概是高大威武的样子,等到看
见他的画像,相貌却像个美丽的女子。孔子说过:“按照相貌来评判人,在对待子羽上就有所失。”对于
留侯也可以这样说。
(乙)张良在桥上接受一位老人赠兵书的传说,这件事太怪诞不经了;那又怎么能知道不是秦代隐居
的君子,出来考验张良的呢?观察桥上老人用来含蓄地表达心意的言行,都是当时圣贤互相警示提醒的道
理,世俗之人未能明察,把桥上老人看做鬼神,又大错特错了。
而且老人的用意并不在于授予兵书上。当韩国灭亡,秦国正处在强盛的时候,秦国用刀、锯、鼎、镬等种
种酷刑来对待天下有才能的人,平白无故遭到杀戮的人真是难以计其数,那时即使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
士,也无法施展他们的本领。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锋芒是不可以触碰的,而当他处于强弩之末
时则有可乘之机。然而张良却不能忍耐一时愤怒的情绪,想凭一人之力,用大铁锤的一击来达到目的。当
时,张良虽然侥幸没有死,但实际上生死之间连一根头发也容不下,那是何等危险啊。贵族子弟,不会死
于干盗贼这类事上,这是为什么?因为他的身体值得珍惜,而不值得为干盗贼之类的事去死。张良凭着他
压倒世人的才华,不去策划伊尹、姜太公之类安邦定国的谋略,却只想采用荆轲与聂政那样行刺的小计谋,
企图在侥幸中保存性命,这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惋惜的原因。正因为如此,老人才故意用傲慢无礼的行为
来刺激他,张良如果能够忍受的话,然后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所以老人才说:“这孩子是可以教育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杏帘在望①
林黛玉(曹雪芹)
杏帘招客饮②,在望有山庄。
菱荇③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注】①这是《红楼梦》中元妃省亲时,林黛玉替贾宝玉为大观园中一处景点“杏帘在望”所作的诗,
元妃认为是宝玉所作四首中最好的。②“杏帘”句:从明代唐寅《题杏林春燕》一诗中“红杏梢头挂酒旗”
化用而来。帘,酒店作标志的旗帜。招,说帘飘如招手。③荇:荇菜,水生,嫩叶可食。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出句用典,传达出春风中红杏梢头酒旗飘扬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对句自然引出山庄景色,表达
了诗人对世外桃源式的农庄生活一片向往之情。
B. 一畦畦韭菜于春风中长得翠绿欲滴,一片片稻田飘溢着阵阵花香,好像在预告丰收的年成。颈联描绘了
这片理想的乐土远远望去幸福而安谧的景象。
C. 尾联借景抒情,以“颂圣”结束全诗,流露出对没有饥荒的太平盛世的颂美之情,这也体现了应制诗粉
饰现实的一面。
D. 全诗点面结合,笔法细腻,动静相间,色味协调,充满了一种怡然自得的农庄生活气象。
16. 颔联在写景上运用了哪种手法?描绘出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5. C 16. 名词排列/意象叠加/列锦的组句手法。本诗颔联上句由“菱”“荇”“鹅儿”“水”
四个名词(意象)排列组成,下句由“桑”“榆”“燕子”“梁”四个名词(意象)排列组成。鹅儿在长
着菱角和荇菜的水面上嬉戏,燕子飞越桑榆之间,取树枝在梁上筑巢,描绘出一幅生动活泼的农庄图。
【解析】
【15 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综合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都有考点,几乎
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
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
中,C 项,“尾联借景抒情”错误,尾联无景物描写,抒情方式应是直抒胸臆或者直接抒情。故选 C。
【16 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综合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的能力。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
的方法。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
是兼而有之。(1)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的鉴赏。
(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4)
解释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运用该手法的好处。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
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表达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形成流畅优美的赏析。解题格式:赏析修辞方法:
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
么情;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常犯的一个
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
运用。如本题“颔联”很明显全是名词,说了九种事物,学生很容易联想到《天净沙·秋思》。我们把诗歌
中堆砌名词意象的方法叫做名词排列或意象叠加或列锦。所谓列锦,即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
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鹅
儿在长满莲藕和水草的水中自由嬉戏,房前屋后桑榆成荫的人家里,燕子在房梁上呢喃。虽然没有用动词
在景物名词之间建立明确的联系,但并不影响诗句的自然流畅,而且还拓展了诗句的表意空间。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
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类似的情感;
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情感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
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
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
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______”可以看出子路的性格率直,从冉有述志
时说的“______,以俟君子”可以看出其谦虚的特点。
(2)《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
语句是:“______,______!”
(3)庖丁解牛有三个阶段的不同境界:初始境界是“______”;较高境界是“______”;最高境界是“以
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答案】 (1). 率尔而对 (2). 如其礼乐 (3). 秦晋围郑 (4). 郑既知亡矣 (5). 所见无非全牛
(者) (6). 未尝见全牛(也)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
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
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
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
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
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率尔、
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看看蝙蝠,就使我想起小时的往事。那时我住在大陆北方的农村。①______________,人们白天多不
敢外出。因而一到晚上,家家户户,人手一把芭蕉扇,纷纷坐到门前的瓜架豆棚边纳凉进晚餐。这种情景,
正如某田园诗人所写“晚时爱风凉,家家豆棚坐”。不过我们孩子不怕热,总是三五成群,在打麦场上追
逐嬉戏,或脱下鞋子,抛上天空兜蝙蝠。一面口中还高唱着当地的一支童谣:“蝙蝠早来,给你草鞋,蝙
蝠迟来,给你皮鞋……”果然,蝙蝠一见到抛上去的鞋子,立即争相往鞋窝里钻。②____________,又都
急急往外飞去,因而始终兜不到一只。不过大家却乐此不疲,以此为夏夜的玩乐。然而一晃间,三十多个
夏季,就在蝙蝠的翅膀下抖落了。这些童年旧事,如今在异乡的夏夜里偶然忆起,不禁带给我悠悠如水的
乡心,丝丝如缕的客梦!
18.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引用、拟人、借代 B. 引用、夸张、借代
C. 对比、夸张、比喻 D. 对比、拟人、比喻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如今在异乡的夏夜里偶然忆起的这些童年旧事,不禁带给我如缕的
客梦,像水的乡心!”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答案】18. D 19. ①原文是短句,句式活泼,有韵味。②原文先是“乡心”,后是“客梦”,符合事物
的逻辑顺序。③原文的修饰成分“悠悠”“丝丝”的描述更生动形象。
【解析】
【分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通过分析可知,文段中主要运用了引用、拟人、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 “晚时爱风凉,家家豆棚坐”等
歌谣是引用,蝙蝠“钻”是拟人,“悠悠如水”是比喻,大人和孩子的行为形成对比。没有借代、夸张的
修辞,故排除 ABC。
故选 D。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句子的表达效果,其实指的是句子在文中的优点、特色、作用等。解答本题可从语言表达方面入手,看是
否运用修辞,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
比较两句话可看出它们有三处不同,第一处,两句话主语虽同是“童年旧事”,但改写后的句子在其前面
加了很多的定语,读来韵味全无,不如文中原句用短句的形式表达显得活泼。
第二处,原文使用“悠悠”“丝丝” 等叠韵词语来作修饰,描述更生动形象,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
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叠词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它的恰当运用,能和谐音律,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
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三处,两句中的“乡心”“客梦”顺序颠倒,根据事物的逻辑顺序判断,原文中的顺序更恰当。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是《红楼梦》中薛宝钗题咏柳絮的诗句。同样的情境和期待也颇适合于放
风筝。当然,风筝最终能否高飞入天,①______________。首先在风筝的形制上。如风筝有软翅硬翅之分,
硬翅容易飞高,软翅不兜风,飞不高。因风筝材质、形状的区别,制作要诀不尽相同。②______________,
放风筝同样需要技巧,要审风度时,适时地放手、抖线等。③______________,风筝高飞还依赖于风力、
风向等因素,适度的风才能将风筝送上青云。
【答案】 (1). 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 (2). 做风筝是一门技术 (3). 除了个人能力外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
第①处横线的后面主要写了三个方面的因素,因此补入的内容应是“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
第②处横线后面“同样需要技巧”,此处必然要谈“做风筝”的技巧问题;
第③处要注意前面说的是人的技巧,后面说的是风力、风向因素,需要填写一个过渡句。
21. 阅读下面文段,准确摘抄与脂砚斋每条批语相应的语句。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
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
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
脂砚斋批语四句:
A.写尽天下疼女儿的神态。 B.自然顺写一笔。
C.书中人目太繁,故注明一笔,使观者省眼。 D.傍见一笔,更妙。
(1)与脂批①相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2)与脂批②相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
(3)与脂批③相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4)与脂批④相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A (2). B (3). C (4). 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 是关于神态的细节描写,B 是侧面描写,C“也”是过渡之语,D“——”表明解释说明。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22. 下图是某社区预防接种站的工作流程,请你介绍此流程图。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
过 90 个字。
【答案】登记室医生核实接种对象,确定没有生病、过敏者后,接种对象到接种室接种疫苗,医生做好接
种记录,并让接种对象在留观室休息,以观察反应。最后医生完成整理、消毒接种现场等后续工作。(意思
对即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中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运用语言、驾驭语言的能力。具体
而言本题属于流程图(框架示意图)。这种题的图文转换思路是:首先,整体把握图表,结合题干要求确定
叙述对象及叙述中心。其次,读懂框架关系,理解每层点的具体内容。特别注意箭头横线或框线,它们提
示着发展的趋势、走向或范围;横线上的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起过渡作用。最
后,确定叙述顺序,注意箭头横线的箭头或框线以及横线上的词语。可适当增补字词,组织语言叙述。框
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不能被遗漏。题干要求介绍某社区预防接种站的工作流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
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90 个字。按照箭头方向,从左到右,由上到下的顺序介绍即可。预防接种先在登
记室看接种对象是否生病或是过敏体质,如果没有生病且无过敏史,则开始到接种室接种疫苗并做登记,
接种完毕需要在观察室休息、观察有无不良反应,最后由整理、消毒接种现场。注意不重不漏。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诗经》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材料二:屈原的初心是“虽九死其犹未悔”;范仲淹的初心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飞的初心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苏轼则说“守其初心,始终不变”。
材料三:现如今许多中国人秉持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遵旨,奋战在新时代的最前线。
而我们每一个普通的个体,在人生路上,都会遇到挫折和苦难,那支持你我努力走下去,永不放弃的精神
力量,如同灯塔一般照亮人生。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适当引用材料中的名言。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
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固守初心,永不放弃
《诗经》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苏轼则说“守其初心,始终不变”。今天,许多中国人秉
持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宗旨,奋战在新时代的最前线。
固守初心,处变不惊。
华为公司首席执行官任正非 44 岁被迫创业,却成就“世界第一”,这与他坚守初心的思想和管理能力
是分不开的。华为不受外界诱惑或压力影响,坚守信息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的初心。用任正非的话说,华
为“只对准一个城墙口冲锋”。无论外部风云如何变幻,企业内部应该始终坚持上下同心,专注做好自己
的事情,坚持自主创新,坚持艰苦奋斗,如此才能迎来辉煌。正因这一份初心,华为在面对美国封杀、暂
停合作的严峻局势下,任正非也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临危不惧,处变不惊,使得华为从一个一穷
二白的初创企业,成长为中国今天最优秀的民营企业和科技企业之一。
固守初心,越挫越勇。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青年时期就抱定科研报国的初心。1935 年他赴美留学,并在留学期间取得优异
的成绩。美国政府设下重重关卡也无法阻止他回到祖国的渴望,为了祖国,他多次接受各种审问,被特务
跟踪,甚至成了南太平洋岛上的无辜囚徒。但他越挫越勇,义 无反顾并机智地与特务周旋,因为他始终没
有忘记科研报国的初心。钱学森回国效力,使得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 20 年,他因此获
得“两弹一星” 功勋奖章。
固守初心,创造奇迹。
首位夺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屠呦呦,面对世界性难题坚守初心,经过 200 多种中药的 380 个提取
物的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了青蒿上。提取青蒿素用去了屠呦呦大半生的光阴,为了科研她曾将孩子寄
养,为了实验更是以身试毒,在经历了 190 多次的失败后,青蒿素得以问世,填补了医学.史上的空白,挽
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以三流的条件创造了一流的成就,其间艰辛难以言表。正是
由于屠呦呦不忘治病救人的初心,百折不挠的毅力,默默奉献的信念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在艰苦的环境中,
努力探索,最终才创造了奇迹,为人类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虽九死其犹未悔”是屈原执着的初心,“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是岳飞坚定的初心,“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初心。而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许多中
国人的初心,无数人的初心凝聚成伟大的中国梦,我们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不息,勇往
直前。身为高中生的我们,也应携着这份初心加入民族复兴的滚滚洪流中。
【解析】
【详解】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
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对于名言警句、诗句、
歌词等材料,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
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该则作文是一篇多材料任务指令性作文。审题时要分析三则材料的内涵,找到它们的联系,然后
再联系提示语和写作要求展开作文。第一则材料是说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到达终点,做出成就;第二则材
料引用历史上坚持本心的人物言论,强调初心的价值;而第三则材料针对我们每一个个体,材料中“那支
持你我努力走下去,永不放弃的精神力量,如同灯塔一般照亮人生”的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最初的发自内心
深处的信念和坚守。写作时还要注意要求中“适当引用材料中的名言”这一写作任务。
【立意】初心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源泉;砥砺前行,勿忘初心;愿将初心同筑梦,且以实干共践行;青春需
要信念的支撑,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精神力量(初心)是人生旅途中的指路灯;等
等。
【结构】题目切题《固守初心,永不放弃》,第一段点题,“今天,许多中国人秉持着‘为人民谋幸福,为
民族谋复兴’的宗旨,奋战在新时代的最前线”。第二段围绕“固守初心,处变不惊”,用华为公司首席
执行官任正非创业的事迹来说明;第三段围绕“固守初心,越挫越勇”,写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青年时
期就抱定科研报国的初心;第四段围绕“固守初心,创造奇迹”,写首位夺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屠呦
呦,面对世界性难题坚守初心。最后提要求,“身为高中生的我们,也应携着这份初心加入民族复兴的滚
滚洪流中”。
【素材】1.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我们党确立为之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不忘曾积贫积弱的中国经历了壮
丽的反抗史、斗争史、革命史,发展至今是近代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期。我国当下战略资源丰富,
科学技术取得多方面重大突破,打开国际原油市场,建立以人民币为中心的金融组织,打通海上丝绸之路,
这不都是我们一代又一代具有强烈使命感的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奋发作为所取得的成就吗?这一切足以使
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前列,也足以使我们每个中国人感到骄傲自豪。
2. 初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树立和坚持的理想信念。如果
丢弃自己的初心,就会迷失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就会像一盘散沙而丧失凝聚力,就会失去精神支柱而自
我瓦解。我们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更不能忘记我们党的根。
3. 心中坚守初心,胸中牢记使命,工作就会充满激情,一个充满激情的人,无论环境怎么艰苦,条件多么
困难,都会始终如一,永不放弃。在今后工作中,我会时刻不忘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牢记一名共产党员
的使命,全心全意把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扎根基层,踏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
1.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
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
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
2.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
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
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
背景、写作目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