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高考语文考前押题《最后一卷》新高考版
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优秀的革命者、建设者们常常以笔为犁,以梦为
马,用革命的诗词记录着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
气概。毛泽东诗词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毛泽东诗词以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充分抒发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主义情怀。1925 年前后,大革命
高潮风起云涌,青年毛泽东勇立潮头。他在橘子洲上以一篇(沁园春·长沙》,讴歌壮丽的秋景,发出了时
代之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而回答又是无比坚定的,是“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
因为他们是革命理想的象征,是新世界的开创者,只有他们,才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
候”;只有他们,才能担负起“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崇高使命。
1936 年 2 月指挥红军东征的毛泽东,在陕北的一个小山沟里又写下《沁园春·雪》。北国的茫茫寒雪,
在他如椽的巨笔下,气势恢宏,气象万千;北国的晴日,在他浪漫的想象中,“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当时的红军依然困难重重,但毛泽东对革命斗争充满激情,对革命前途、革命胜利充满信心。秦皇汉武、
唐宗宋祖,俱往矣,那么,到底谁才是主宰历史浮沉的主人?谁才是这个时代的风流人物?毛泽东再一次
回应了十年前自己的时代之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千百万劳动人民,无产阶级大众,才是历史
和时代的真正主人。
毛泽东诗以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深情书写了中国革命与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与内在精神。毛泽
东的诗词创作好似一幅幅长篇画卷,浓墨重彩地记录了中国革命斗争与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特别是记录
了若干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堪称一代诗史,史诗。随着岁月的迁转,有些警言佳句早已成为
人们耳熟能详、时时吟诵的名句名篇。这些充满强大战斗精神的火红诗句,这些高度凝练中国革命与建设
各个不同阶段奋斗精神的史诗篇章,已经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之一。
毛译东诗词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生动刻画了共产党人高昂的战斗意志与斗争风骨。五次反围剿,
敌强我弱,战斗是残酷的,但在毛泽东笔下,“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菩
萨蛮·大柏地》)。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与人类历史的英雄传奇。红军战士突破重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
终于取得伟大胜利。在毛泽东笔下,长征的千山万水,深沟险壑,不过是“泥丸”“细浪”,充分体现出
藐视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魄。展示了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革命斗志,这就是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的战斗意志与斗争精种,它体现为“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的藐视一切因难的战略
定力,体现为敢于“扫除一切害人虫”的强大自信,体现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加快社会主义建
设的坚定决心。
中国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这一进程中表现出
伟大的理想主义情怀,英雄主义斗志。毛泽东以他的壮丽诗篇对这一历史进程、伟大实践进行了高度概括
与总结。1965 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写下(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三十八年前,他在这里缔造中国工
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领导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三十八年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又面临着
种种重大挑战与考验。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更好地创造未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
就是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伟大的历史总结,也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前进动力。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
的目的也一定能够达到。
(摘编自康震《风展红旗如画》)
材料二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巅峰之作。“惜秦皇汉武,略输文宋;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
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以“惜”字起笔,对秦始皇、汉式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成吉思汗等
封建统治者的代表人物进行评说。1958 年年底,他在《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上批注道:“雪:反封建主义,
批判二千年升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
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
就个体而言,他多次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中国过
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人超过他的。”他甚至说过:“解决中国的问题,须马克思加秦始皇。”他在《七
律·读呈郭老》中写道:“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毛泽东评价汉武帝刘彻:“汉武
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式、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毛泽
东对唐太宗的战争指挥艺术非常推崇。“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东征
西讨,毛泽东称其是“一代天骄”。
(摘编自汪建新《毛泽东诗词中的帝王将相》)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毛泽东诗词记录了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诗词中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
文气概。
B. 面对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浪潮,青年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无比坚定地表示,革命青年能担负历史
使命。
C. 随着岁月流转,毛泽东诗词中的佳句被人们吟咏铭记,世代流传,缘于毛泽东诗词革命现实主文的风格
特点。
D. 在毛泽东笔下,长征途中的残酷现实,不过是“泥丸”“细浪”。这充分体现其藐视一切困难的大无畏
精神。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国雪霁的壮美景色,在毛泽东诗词中以写实手法表现为“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体现他对革命斗争
的激情。
B. 毛泽东诗词对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的历程做了高度概括与总结,为后人更好地面向未来、创造未来提供
前进动力。
C. 材料二中,毛泽东在回复郭沫若的诗里提到,人们对“焚书坑儒”可能存在误解,说明“焚书坑儒”并
非事实。
D. 材料二中,毛泽东在诗词中肯定古代帝王的历史功绩,特别是多次指出秦始皇在军事力面的高超指挥才
能。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毛泽东诗词现实主义风格的一项是( )
A.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B.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C.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D.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
4. 结合材料二内容,谈谈毛泽东对古代帝王的评价对我们有何启示?请简要分析。
5. 请简要分析梳理材料一的行文结构。
【答案】1. C 2. B 3. D
4. 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善于分辨,切忌盲从。如:毛泽东不主张对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人云亦云。②应
多方面结合史实对人物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如:以秦始皇为例,毛泽东提到不应盲目地批评秦始皇,应
全面客观评价。
5. 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安排。①第一段总说,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的诗词表现出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
毛泽东诗词是其中杰出的代表。②第二至五段分说,毛泽东诗词以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抒发了共产党人
的理想主义情怀;以革命现实主义风格,书写了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内在精神;以革命英雄主义
的气魄,刻画了共产党人的战斗意志与斗争风骨。③最后一段总说,以毛泽东诗篇为例,体现中国共产党
和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表现出的伟大的理想主义情怀、英雄主义斗志。
【解析】
【1 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C 项,“毛泽东诗词中的佳句被人们吟咏铭记,世代流传,缘于毛泽东诗词革命现实主文的风格特点”理
解有误。选项前后文句内容是因果逻辑关系文句,阅读材料一第四段文句“毛泽东诗以以革命现实主义的
风格……随着岁月的迁转,有些警言佳句早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时时吟诵的名句名篇。这些充满强大战
斗千精神的火红诗句。这些高度凝练中国革命与建设各个不同阶段奋斗精神的史诗篇章。已经成为中国革
命与建设事业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之一”分析得知,原文只是概括了毛泽东诗词的特点以及对人们的影响,
原文内容无选项中因果关系,故此项强加因果了。
故选 C。
【2 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章内容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
A 项,“在毛泽东诗词中以写实手法表现为‘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理解有误。阅读材料一第三段文句
“在他浪漫的想象中,‘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分析可知,原文是“浪漫主义手法”,非“现实主义手
法”,故“现实主义手法”表述错误。
B 项,此项内容是对文中作者观点的高度概括,此项正确。
C 项,“说明‘焚书坑儒’并非事实”理解有误。依据材料二文句“就个体而言,他多次肯定秦始皇的历
史功绩,‘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他在《七律•读呈郭老》中写道:‘劝
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分析得知,文中语意是毛主席的看法,说此话是为了佐证“在中国历
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这个观点,并不能由此推出“说明‘焚书坑儒’并非事实”之结论,故
此项表述错误。
D 项,“材料二中,毛泽东在诗词中肯定古代帝王的历史功绩”理解有误。依据材料二文句“以‘惜’字
起笔,对秦始皇、汉式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成吉思汗等封建统治者的代表人物进行评说”分析可知,原
文表述是“评说”,但并不意味着“肯定”;另外“特别是多次指出秦始皇在军事力面的高超指挥才能”
的表述也与原文不符,依据原文文句“就个体而言,他多次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分析可知,毛泽东只
是“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但不等同于“秦始皇在军事力面的高超指挥才能”。
故选 B。
【3 题详解】
此题是对文章艺术手法的考查。也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题干要求“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毛泽东诗词现实主义风格的一项是”。
A 项,“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意思是“任凭敌军团团围困,我依然岿然不可撼动”,体现
了毛泽东诗词中斗志昂扬,坚守阵地的乐观的革命现实主义风格。
B 项,“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的意思是“军马踏在山路上发也细碎的哒哒声,军号的声音时断
时续,深沉悲壮”,此暗示了战斗的壮烈。能体现毛泽东诗词现实主义风格。
C 项,“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意思是“回到过去,我和我的朋友,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
里漫游。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能体现毛泽东诗词现实主
义风格。
D 项,“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不能体现毛泽东诗词的现实主义风格。这两句诗节选毛泽
东的《贺新郎.别友》,写于 1923 年 12 月,党中央通知他回上海转广州,准备参加将于 1924 年 1 月举行的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时杨开慧正在娘家坐月子,而毛泽东奉命要到外地工作。于是,他写了这
首词赠给爱妻杨开慧。此句句意是“像昆仑山崩倒悬崖绝壁,像台风横扫整个宇宙一样”,诗中,“昆仑
崩绝壁”和“台风扫寰宇”,表达了作者(毛泽东)为革命事业献出全副身心的豪情,以及作者所预想的
未来革命风暴的猛烈壮阔诗人运用革命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这是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的表现,反映了
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胸怀。
故选 D。
【4 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探究的能力。
题干要求“结合材料二内容,谈谈毛泽东对古代帝王的评价对我们有何启示?请简要分析”。
具体分析,材料二的主要内容侧重于毛泽东诗词中对帝王将相的评价。①阅读文句“‘惜秦皇汉武,略输
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惜’字起笔,对秦始皇、汉式
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成吉思汗等封建统治者的代表人物进行评说”可以概括总结,毛泽东在诗词中肯定
古代帝王的历史功绩,但同时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对他们评说;②阅读文句“就个体而言,他多
次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
二个人超过他的’他甚至说过:‘解决中国的问题,须马克思加秦始皇’”可以概括,毛泽东认为不应盲
目地批评秦始皇,应全面客观评价;③阅读文句“毛泽东评价汉武帝刘彻……毛泽东对唐太宗的战争指挥
艺术非常推崇……元太祖成吉思汗毛泽东称其是‘一代天骄’可概括得出,毛泽东认为应多方面结合史实
对人物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答案不是唯一,考生若能围绕原文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5 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的行文脉络的能力。因此应先从整体上把握,确定中心观点,然后按照说理顺序进行梳
理。答题思路为“文章先写了……再写了……最后写了……”,在此框架内,可以对说理的角度和方面再
进行细化。
具体分析,材料一共有六个文段,阅读文本可知,文章结构是总——分——总的结构安排。第一段总领全
文,引出话题,“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的诗词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毛泽东诗词就是
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文章第二至五段分说,作者分别从两个角度分说,其中二至三段,依据原文“毛泽
东诗词以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充分抒发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主父情怀”,这是毛泽东诗词以革命浪漫
主义的精神,抒发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主义情怀,且举例论证;其中四至五段,原文“毛泽东诗以以革命现
实主义的风格,深情书写了中国革命与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与内在精神”这是以革命现实主义风格,
书写了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内在精神,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刻画了共产党人的战斗意志与斗
争风骨。也分别列举了毛泽东诗句加以证明;最后一段总说,作者以毛泽东诗篇为例,意在证明中国共产
党和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表现出的伟大的理想主义情怀、英雄主义斗志。在结构上和
第一段相呼应。文章思路清晰,论证严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夜的黑
王剑冰
在乡村,夜总是比城里的黑,不信你来看看,你看不见什么的,天上有星星还好些,没有星星的时光,
你就知道乡村的夜是什么样的了,其实我给你说也说不好,但你可以伸出手来试试,你是看不见你的手指的,
你只是看到了自己的半截胳膊,那半截就伸到夜里去了。
你在村子里走,看到一个火头一闪一闪,你以为那是谁的烟头,你问了是谁,那火头不说话,一忽站
着一忽蹲下的,好像与你玩着把戏。等你近前了,那火头又远了,你不知道,那是一只萤火虫。你一会感觉
有个地方亮闪了一下,揉揉眼睛再看时,闪的地方又黑了。你可不敢再往远处去,野地里不定有什么东西,
尤其在这样的夜黑时光,你好不容易看到一处光亮,走去就知道,那是牲口屋。几个没事的聚着一堆火喷
闲空儿。柴火不太干,潮潮的一会儿火大一会儿火小,白色的烟顺着芦草冒出来,熏得人睁不开眼睛,睁
不开眼睛闭着也不行,眼泪也不听使唤。关键是嗓子眼也痒痒,于是就不停地咳咳地咳嗽,你一声他一声
的,让一个牲口屋像一列火车,搞得牲口闹不清人的意图和兴趣。
乡村的夜。你看村子和田地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因为黑成一块了。房屋和树、田地和河流、人和动物,
都黑成一块了。你在村头坐着,你也是夜的一部分。你走着或躺着,都一样,都不会影响夜的黑。
夜是有声音的。夜的声音同白天的声音不一样。白天太嘈杂。夜就像一个大筛子,把那些嘈杂过滤了,
留下来纯粹的东西。你现在听到的,就是那种纯粹的声音。平时可能不注意,或者你的心不静,那些声音
就在你的耳边滑走了。由此我理解那些被火车轧住的人,火车的轰鸣都闻而未闻的人,他的内心不知是怎样
的世界,他一定沉浸到内心的烦乱之中了,所以我也明白,内心凌乱的人是听不到夜声的。
夜刚刚来临的时候。夜声还不是太明显,一旦夜得深了,夜声才显现出来。夜静得会让你睡不着,夜
是给那些没有思想的人准备的。有思想的人受不了这夜,越听到夜声越睡不着。只有还回到烦乱的世界才
能睡着。对于这样的人,村人就说,这人心慌了。你如果听到噗嗒的一声,而后又是噗嗒的一声,你就知
道,那是露水从窗边的葵子叶上滑落了。叶子很大,露水聚多了,才会落下来,从上面的叶子滑到下面的
叶子上,就发生了连锁反点。还有就是躲在叶子下面的一个纺织娘会被惊醒。叽叽咕咕地叨叨几句,又继
续睡它的好觉。
一声婴儿的啼哭是夜声里最亮的,它压倒了一切的声音,穿透了每家的院墙。村子就知道,又一个生
命来到了这块土地上。鸡的嗓子也不是都好,有的鸡打一个长长的鸣,末了还会扔一个弯,而后在那个弯
处猛然销声,有的只会拖一个长音,不会拐那个弯。看来拐那个弯是个技术活,有的连长音也不行,生就
的不行。就像我唱歌总唱到茄子地里去,也就不再唱。鸡不行,鸡唱得好不好,都得唱,鸡要是不唱,就
会被其他的鸡看不起,主要是被那些母鸡看不起,破晓时分,它必须当一只雄鸡。
夜黑里还是有东西在村子走路,那都是白天不敢进村子的,像貛、黄鼠狼、狸猫之类,这些东西你挡
也挡不住,它们几乎都不带出声音,跑的时候像黑色的电,这电一闪过谁家的下水道或者墙头,第二天你
就听着骂街吧,骂归骂,这些东西是听不见的,骂街的只是为个心理平衡。
在晚间跑着的还有老鼠,几乎哪一家都养着一群老鼠,而且没有一家是自愿的。老鼠这是欺负人哩,
所以人要是逮住了老鼠,就是点了它的天灯也没有谁上前做一回好人,求你放了这货。二妞她爹那次打一
只吃了他家鸡娃的野猫,就有人劝说着,让放了算了。老鼠也许知道这一点,所以老鼠很有自知之明,尽
量避免同人照面,以免人骂出贼眉鼠眼之类的话来,为了这一点,老鼠总是在夜黑里出来寻找吃食。问题
在于老鼠的吃食同人的吃食差不多,老鼠要是像牛羊一样也就没有这些事情了。人越是没啥吃的时候,老
鼠也最饥慌,老鼠更不要说像狗那样懂人,可以不吃人吃的东西,还可以吃人消化掉不要的东西。所以老
鼠在人周围的动物里算是一样好处都不沾。
其实,夏天里,还有那些叫叫油、蛐蛐啥子的叫,声音小点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蛤蟆的叫声却是嘹亮
得很,好像一村子都是它的嗓音。
(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忽站着一忽蹲下”富有情趣,既能让人联想乡下人在夜里吸烟的习惯,又从另一个侧面展现夜晚的
黑暗。
B. 文章中写“你可不敢再往远处去,野地里不定有什么东西”,表明当时乡村治安较差的境况及乡下人胆
小的性格特点。
C. “内心凌乱的人是听不到夜声的”体现黑夜里“内心凌乱的人”内心的躁动,令人感受到看似平静的乡
村中存在的不安。
D. 文章写婴儿的啼哭“压倒了一切的声音”,意在表明新生命的到来给乡村注入一股力量,为贫困落后的
山村带来了生气。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在乡村,夜总是比城里的黑”点明题意,而后面的伸手不见五指,把读者拉到了乡村漆黑的
夜晚中,使人如临其境。
B. 文章对葵子叶上水滴的描写细致入微,以此来展现乡下夜晚的安宁与静谧,在写作手法上与“梧相更兼
细雨”相似。
C. 文章倒数第二段写在乡下猖獗的老鼠,并提及“吃了他家鸡娃的野猫”,意在衬托普通人家世代平凡生
活的艰辛与苦难。
D. 作者以好奇的眼光探寻着乡村的生活,表现了乡村的世俗生活气象;文章语言质朴无华,字里行间充满
浓郁的乡土气息。
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写法方面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9. 本文从哪些角度写乡村的夜?请简要分析。
【答案】6. B 7. C
8. ①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人们的咳嗽声比作火车的轰鸣声,更加形象生动,牲口“闹不清人的
意图和兴趣”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烘托出乡下夜生活闲适的气氛。②用“顺着”“熏得”“闭着”等词,
表现未干的柴火燃烧的状态和人们对此的反应,词语使用十分准确传神。
9. ①文章前半部分主要从视觉方面写乡村的夜。开篇直写眼前的漆黑,而后又用夜晚的微光反衬乡村夜晚
的黑暗。②文章后半部分主要从听觉方面写乡村的夜。作者写到夜晚的水滴声、婴儿的啼哭声、动物的活
动声等,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表现乡村之夜。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
B 项,“表明当时乡村治安较差的境况及乡下人胆小的性格特点”错误,根据“等你近前了,那火头又远了,
你不知道,那是一只萤火虫”和“你可不敢再往远处去,野地里不定有什么东西,尤其在这样的夜黑时光,
你好不容易看到一处光亮,走去就知道,那是牲口屋。几个没事的聚着一堆火喷闲空儿”可知,这部分描
写了乡村夜间的景物,写出了夜的静谧、安详,没有“表明当时乡村治安较差的境况及乡下人胆小的性格
特点”。
故选 B。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和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
C 项,“意在衬托普通人家世代平凡生活的艰辛与苦难”错误,由“老鼠这是欺负人哩,所以人要是逮住
了老鼠,就是点了它的天灯也没有谁上前做一回好人,求你放了这货。二妞她爹那次打一只吃了他家鸡娃
的野猫,就有人劝说着,让放了算了”可知,这部分内容意在表现老鼠欺负人,抢人们的粮食,人们厌恶
它,但是村人很善良,他们会放过“吃了他家鸡娃的野猫”。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
“柴火不太干,潮潮的一会儿火大一会儿火小,白色的烟顺着芦草冒出来,熏得人睁不开眼睛,睁不开眼
睛闭着也不行,眼泪也不听使唤。关键是嗓子眼也痒痒,于是就不停地咳咳地咳嗽,你一声他一声的,让
一个牲口屋像一列火车,搞得牲口闹不清人的意图和兴趣”中,“让一个牲口屋像一列火车”运用比喻修
辞,把人们的咳嗽声比作火车的轰鸣声,将“牲口屋”比作“火车”;“搞得牲口闹不清人的意图和兴趣”
运用比拟修辞,赋予牲口以人的动作心理,生动形象地写出乡下夜生活闲适的气氛。
用词精准,“顺着”“熏得”“闭着”准确传神地表现了未干的柴火燃烧的状态和人们对此的反应;“一
会儿火大一会儿火小”“熏得人睁不开眼睛,睁不开眼睛闭着也不行”生动形象地写出人们被潮湿的火熏
到的情景。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行文思路、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
本文 1-3 段写作者看到的乡村夜景,首段通过“在乡村,夜总是比城里的黑,不信你来看看,你看不见什
么的”等句子表现乡村夜晚的黑;接着描写夜晚见到的萤火虫、牲口屋等乡村夜景,表现乡村夜晚的黑暗、
宁静;第 3 段通过“乡村的夜。你看村子和田地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因为黑成一块了。房屋和树、田地和
河流、人和动物,都黑成一块了”表现乡村夜晚的黑。
本文 4-9 段描写乡村夜晚的声音,第 5 段写夜深时分露水落下的声音,纺织娘的声音;第 6 段写婴儿的哭
声,鸡的叫声;第 7、8 段写夜晚动物的走路生,老鼠偷东西吃的声音;第 9 段写叫叫油、蛐蛐、蛤蟆的叫
声。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表现乡村之夜。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晏球字莹之,洛阳人也。梁遣李霸将千人戍杨刘霸夜作乱自水门入晏球闻乱不俟命率龙骧五百骑击
之贼势稍却末帝登楼见之呼曰此非吾龙骧军邪晏球奏曰:“乱者,李霸一都尔,陛下严守宫城,而责臣破
贼。”迟明..尽杀之,以功拜.澶州刺史。庄宗入汴,晏球以兵追之,行至封丘,闻末帝已崩,即解甲降唐。
明宗兵变,自邺而南,遣人招晏球,晏球从至洛阳,拜归德军节度使。定州王都反,以晏球为招讨使,讨
之。都遣人北招契丹,契丹遣秃馁将万骑救都。晏球立高冈,号令诸将皆橐弓矢、用短兵,回顾者斩。符
彦卿以左军攻其左,高行珪以右军攻其右,中军骑士抱马项驰入都军,都遂大败,自曲阳至定州,横尸弃
甲六十余里。契丹又遣惕隐以七千骑益都,晏球遇之唐河。是时大雨,晏球出师逆战,惕隐复败,追至易
州,河水暴涨,所在陷没,俘获二千骑而还。契丹自中国..多故,强于北方,北方诸夷无大小皆畏伏,而中
国之兵遭契丹者,未尝少得志。自晏球击败秃馁,又走惕隐,其余众奔溃投村落,村落之人以锄耰白梃所
在击杀之,无复遗类。惕隐与数十骑走至幽州西,为赵德钧擒送京师。晏球攻定州,久不克,明宗数遣人
促其破贼,晏球以谓未可急攻。其偏将..朱弘昭、张虔钊等宣言曰:“晏球怯耳!”乃驱兵以进,兵果败,
杀伤三千余人,由是诸将不敢复言攻。晏球乃休养士卒,食其三州之赋,悉以俸禄所入具牛酒,日与诸将
高会。久之,都城中食尽,先出其民万余人,数与秃馁谋决围以走,不果,都将马让能[注]以城降,都自焚
死。晏球为将有机略,善抚士卒。其击秃馁,既因败以为功,而诸将皆欲乘胜取都,晏球返,独不动,卒
以持久弊之。自天成三年四月都反,明年二月始克之,军中未尝戮一人。以破都功,拜天平军节度使。
(节选自《新五代史·王晏球传》有删改)
[注]马让能:人名。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梁遣李霸将千人戍杨刘/霸夜作乱/自水门入/晏球闻乱/不俟/命率龙骧五百骑击之/贼势稍却末帝登楼
见之/呼曰/此非吾龙骧军邪/
B. 梁遣李霸将千人戍杨刘/霸夜作乱/自水门入/晏球闻乱/不俟/命率龙骧五百骑击之贼势稍却/末帝登楼
见之/呼曰/此非吾龙骧军邪/
C. 梁遣李霸将千人戍杨刘/霸夜作乱/自水门入/晏球闻乱不俟命率龙骧五百骑击之贼势稍却/末帝登楼见
之/呼曰/此非吾龙骧军邪
D. 梁遣李霸将千人戍杨刘/霸夜作乱/自水门入/晏球闻乱/不俟命/率龙骧五百骑击之/贼势稍却/末帝登楼
见之/呼曰/此非吾龙骧军邪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迟明,是黎明的意思,即天快亮的时候,与“平明送客楚山孤”中“平明”的意思相似。
B. 拜,在文中表示授予官职的意思,与“辟、授、转、除、征、荐”等意思相似。
C. 中国,指中原地区,上古时代,我国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
D. 偏将,指偏将军,偏将军这一官名始于春秋,在将军中的地位较低,多由校尉或裨将升任。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晏球作战立功,封官授职。梁末帝时他率军平定李霸叛乱,控制危局,立下战功,被任命为澶州刺史;
后因打败王都立功,被任命为天平军节度使。
B. 王晏球统兵有方,军纪严明。平定王都叛乱时,他站在高岗上,亲自指挥,警告军士退却者处死,督促
诸将奋勇杀敌,最终使敌军惨败。
C. 王晏球英勇善战,爱护士兵。他大败秃馁,击溃惕隐,使契丹余众四处溃逃;他和将士同甘共苦,让士
卒休养,拿出他的俸禄与将士同享。
D. 王晏球颇有智谋,指挥若定。攻打定州时,明宗多次催促,部下也以言相激,但他认为不能急攻,坚持
围而不打,终使对方自乱阵脚。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惕隐与数十骑走至幽州西,为赵德钧擒送京师。晏球攻定州,久不克。
(2)晏球乃休养士卒,食其三州之赋,悉以俸禄所入具牛酒,日与诸将高会。
14. 王晏球“果断”的性格主要体现在哪些事件中?请简要概括。
【答案】10. D 11. B 12. D
13. (1)惕隐和数十名骑兵逃跑到幽州西面,被赵德钧擒获送到京师。王晏球攻打定州,很久没有攻克。
(2)王晏球于是让士卒休息调养,用三州的赋税来供给军队,把自己获得的全部俸禄用来备办牛肉酒食,
每天和各位将领大宴宾客。
14. ①李霸叛乱,王晏球没等皇帝的命令到达就果断下令出击;②梁末帝驾崩,王晏球当机立断,投降后唐;
③惕隐率兵进犯,天降大雨,王晏球仍果断出师迎战。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命”跟在“不俟”后面,作“不俟”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据此排除 A、B 两项。
“率”是“率领”的意思,主语是“晏球”,而后面是“贼势”“稍却”,主语不同,应在“贼势”之前
断开,据此排除 C 项。
句意:梁派遣李霸率领一千人戍守杨刘,李霸在夜间发动叛乱,从水门攻入。王晏球听到有人作乱的消息,
不等命令下达,就率领龙骧军五百名骑兵迎击叛军,叛军的攻势稍微退却。梁末帝登上城楼看见这种情形,
高呼道:“这不是我的龙骧军吗!”
故选 D。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B 项,“与‘辟、授、转、除、征、荐’等意思相似”错误。“转”是调动官职,不是授予官职。
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 项,“坚持围而不打”错误,原文说的是“晏球攻定州,久不克,明宗数遣人促其破贼,晏球以谓未可
急攻”,没有提到选项中所说的“坚持围而不打”。
故选 D。
【13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的能力。
(1)“走”,逃跑;“擒”,擒获;“克”,攻克,攻取;“为赵德钧擒”,“为”表被动,被动句。
(2)“休养”,休息调养;“悉”,全、都;“具”,准备,备办;“高会”,大宴宾客。
【14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和整合文本内容的能力。
题干问的是“王晏球‘果断’的性格主要体现在哪些事件中”,纵观全文内容,筛选相关内容,用自己的
话简要概括。如结合“晏球闻乱……率龙骧五百骑击之”分析,王晏球听到有人作乱的消息,不等命令下
达,就率领龙骧军五百名骑兵迎击叛军。
结合“庄宗入汴,晏球以兵追之,行至封丘,闻末帝已崩,即解甲降唐”分析,庄宗进入汴京,王晏球率
兵追击他,抵达封丘,得知梁末帝已死,就放下武器向后唐投降。
结合“是时大雨,晏球出师逆战,惕隐复败,追至易州,河水暴涨,所在陷没,俘获二千骑而还”分析,
这时天降大雨,王晏球出兵迎战,惕隐又败,(王晏球)追赶到易州,河水暴涨,淹没契丹军的所在地,王
晏球俘获两千骑兵而回师。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
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
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
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
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
和含义。
参考译文:
王晏球字莹之,是洛阳人。梁派遣李霸率领一千人戍守杨刘,李霸在夜间发动叛乱,从水门攻入。王
晏球听到有人作乱的消息,不等命令下达,就率领龙骧军五百名骑兵迎击叛军,叛军的攻势稍微退却。梁
末帝登上城楼看见这种情形,高呼道:“这不是我的龙骧军吗!”王晏球上奏说:“作乱的,是李霸这一
都的军兵罢了,陛下坚守宫城,责令我打败反贼。”黎明时杀光了全部叛军,凭借这一功劳被授予澶州刺
史的官职。庄宗进入汴京,王晏球率兵追击他,抵达封丘,得知梁末帝已死,就放下武器向后唐投降。唐
明宗发动兵变,从邺城向南进攻,派人招请王晏球,王晏球跟随明宗到了洛阳,被授予归德军节度使的官
职。定州王都反叛,明宗任命王晏球担任招讨使,讨伐王都。王都派人去北面招来契丹,契丹派遣秃馁率
领一万骑兵救援王都。王晏球站在高岗上,号令各位将领都装备好弓箭,使用短兵器,回头看的即斩首。
符彦卿率领左军攻打敌军左面,高行珪率领右军攻打敌军右面,中军的骑士抱着马颈奔驰着冲入王都军中,
王都于是大败,从曲阳到定州,横陈的死尸和丢弃的盔甲绵延六十多里。契丹又派遣惕隐率领七千骑兵增
援王都,王晏球在唐河和他们相遇。这时天降大雨,王晏球出兵迎战,惕隐又败,(王晏球)追赶到易州,
河水暴涨,淹没契丹军的所在地,王晏球俘获两千骑兵而回师。契丹从中原发生很多变故以来,在北方强
大起来,北方各少数民族部落无论大小都畏惧服从他们,而中原军队遇上契丹军队的时候,未曾有稍微获
胜的。自从王晏球打败秃馁,又使惕隐逃跑之后,契丹其余的兵众溃逃到村落,村落里的百姓用锄头棍棒
到处击杀他们,契丹的兵众没有幸存的。惕隐和数十名骑兵逃跑到幽州西面,被赵德钧擒获送到京师。王
晏球攻打定州,很久没有攻克,明宗屡次派人催促王晏球攻打叛贼,王晏球认为不能急攻。他的偏将朱弘
昭、张虔钊等扬言说:“王晏球害怕了!”于是驱使军队进攻,军队果然被打败,伤亡三千多人,从此各
位将领不敢再说进攻。王晏球于是让士卒休息调养,用三州的赋税来供给军队,把自己获得的全部俸禄用
来备办牛肉酒食,每天和各位将领大宴宾客。时间久了,王都城中的粮食没有了,先赶出他城中的百姓一
万多人,屡次与秃馁谋求突围以逃跑,没有成功,王都的将领马让能率领全城投降,王都自焚而死。王晏
球作为将领有机智的谋略,善于安抚士卒。他攻打秃馁的时候,已经扭转败局取得成功,但是各位将领都
想趁着胜利攻打王都,王晏球回军后,独自按兵不动,最终凭借持久战使王都的军队疲困。从天成三年四
月王都反叛,第二年月才攻克下来,军队中不曾杀戮一人。王晏球凭借打败王都的功劳,被授予天平军节
度使的官职。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贾客词
刘驾【注】
贾客灯下起,犹言发已迟。
高山有疾路,暗行终不疑。
寇盗伏其路,猛兽来相追。
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歧。
扬州有大宅,白骨无地归。
少妇当此日,对镜弄花枝。
【注】刘驾,晚唐诗人,与曹邺友善,俱工古风。其诗敢于抨击统治阶级的腐化昏庸,能够反映民间疾苦。
15. 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开篇以同情笔意再现贾客灯下起身赶路,表现出经商艰辛。
B. 贾客故事里寇盗可谓凶残,侧面反映出晚唐社会动乱、经济凋敝,以及百姓朝不保夕的命运。
C. “终不疑”语谓贾客未料夜行而会身入死地,一如既往地走捷径,为悲惨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D. 扬州是唐时繁华都会,也是商贾集散地,诗末点明住地扬州有深意,可使悲剧更具普遍意义。
16. 结合全诗,赏析“少妇当此日,对镜弄花枝”场景较为丰富的艺术效果。
【答案】15. B 16. ①末尾巧写“少妇当此日”,让少妇上场而话分两头;②少妇的红颜对镜和贾客的白
骨无归,形成强烈对比,一乐一悲,而倍增悲情,再现了贾客及其妻子的悲惨命运;③捕捉少妇不知悲剧
已然发生而对镜打扮的细节,如此鲜活的形象暗示了晚唐社会动乱所带来的民生凋敝。
【解析】
【分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概括诗歌内容的能力。
B.“侧面反映”错误,以贾客遭遇盗贼的悲惨命运来反映社会状况,应该是直接反映。
故选 B。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少妇当此日,对镜弄花枝”两句,与前文“扬州有大宅,白骨无地归”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方尸
骨已抛弃在荒山僻野,那一方尚对着镜子梳妆打扮,等待贾客归来,贾客悲,少妇乐,等待贾客归来的少
妇却不知贾客已遭遇悲惨命运,便将这悲相形得更加悲戚。
“当此日”三个字把两种相反的现象连接到一起形成对照,就更显得贾客的下场可悲可叹,少妇的命运可
悲可怜。
诗人以少妇不知贾客命运,依然对镜梳妆打扮的细节,真实自然地表现了唐朝贾客(商人)及其亲人的所
遭受的悲惨命运。其更深层次的内涵则是表达了诗人对唐朝中晚期的社会经济凋敝的悲哀和伤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以“___________”一句总括了雄关固若金汤的形势,又以一句
“____________”形象表现了历史的盛衰无常。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问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控诉了秦帝国对人民的残酷剥
削和无情掠夺,抨击了统治者的挥霍无度。
(3)屈原在《离骚》中叙述自己的选择时说,他之所以委屈心志、抑制感情,并且“___________”,是
因为他清楚地知道,“__________”才是为古圣先贤所称道的做法。
【答案】 (1). 山河表里潼关路 (2).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3). 奈何取之尽锱铢 (4). 用之如泥沙
(5). 忍尤而攘诟 (6). 伏清白以死直兮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重点字:潼、阙、锱铢、尤、攘、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紫禁城不只宜雪,也宜雨。它的设计里,早已纳入了雨的元素。宏伟的大屋顶,在雨季里,成了最适
合雨水滑落的抛物线。雨水最快的速度可以坠落到殿前的台基上,螭首喷出,带着造型的曲线进入排水道,
注入内金水河。贯穿紫禁城的金水河北高南低,相差 1.22 米,具有自流排泄能力,收纳了建筑中流下的水,
注入护城河(又称筒子河)。哪怕最强劲的暴雨来袭,护城河的水位也只上涨一米左右。三大殿不止一次被
大火焚毁,但紫禁城从来不曾被水淹过。大雨自天而泻,而宫殿坦然接受。
雨水那一天,我见证了紫禁城的雨。或许紫禁城的空间太过浩大,所以下雨的时候,雨点是以慢动作
降落的,似从天而降的伞兵。在紫禁城宏大的背景下,雨点迟迟难以抵达它的终点。( )不似罗青(台湾
诗人、画家)笔下的伦敦阵雨,雨粒大而稀疏,身手好的话,可以如侠客般,从中闪避而穿过。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紫禁城巨大的空间衬托下,雨点是以军团为单位降落的,更显出声势浩大。
B. 在紫禁城巨大的空间衬托下,以军团为单位降落,雨点更显出声势浩大。
C. 但雨点是以军团为单位降落的,在紫禁城巨大的空间衬托下,更显出声势浩大。
D. 但雨点在紫禁城巨大的空间衬托下,以军团为单位降落,更显出声势浩大。
19.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B.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 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 D.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20.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18. C 19. D
20. 雨水可以最快的速度坠落到殿前的台基上,经螭首喷出,带着曲线的造型进入排水道,注入内金水河。
【解析】
【分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根据上句“从天而降的伞兵”分析,此处是说雨点不是像伞兵那样一个一个降落的,而是以军团为单位降
落的,前后句之间是转折关系,所以“但雨点是以军团为单位降落的”要在首句,这样跟上文内容在语意
上更连贯;然后再根据前句“在紫禁城宏大的背景下,雨点迟迟难以抵达它的终点”选用“在紫禁城巨大
的空间衬托下,更显出声势浩大”这样的句序,因为这样句式对称整齐。
综上分析,排除 A、B、D 三项。在紫禁城巨大的空间衬托下,雨点是以军团为单位降落的,更显出声势浩
大。
故选 C。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大雨自天而泻,而宫殿坦然接受”使用拟人修辞手法,“坦然接受”赋予“宫殿”以人
的行为动作和心理感受。
A.“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更胜天空的碧蓝,还可以在有彩绘的船上听着雨声
入眠。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神游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伤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没有使用
修辞手法。
C.“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主人公起床后的行动:懒懒地打扮,慢慢地梳洗。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D.“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可叹那桥边的红芍药,年复一年不知是为谁而生。“知为谁生”运用
拟人手法,“知”把“红药”赋予人的动作行为。
故选 D。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错误有三:一是语序不当,应把“可以”调至“最快的速度”前;二是成分残缺,“螭首喷出”前缺
少介词“经”;三是搭配不当,“造型的曲线”应改为“曲线的造型”。使用,最后修改正确的句子是:
雨水可以最快的速度坠落到殿前的台基上,经螭首喷出,带着曲线的造型进入排水道,注入内金水河。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最近“冷静期”这个概念挺“火”。北京市对休闲健身行业预付费服务交易合同示范文本进行修订,
① ,其间只要消费者尚未开卡使用,便允许无条件一次性退费。此前,已有不少地区推行“健身卡办卡 7
天冷静期”,不少消费者直呼“暖心”。
“冷静期”并非什么新鲜事物,只是“后悔权”的一种形式。在网购等消费场景中,设立冷静期已成
惯例。如今, ② ,可谓把准了行业脉搏,切中了预付式消费的痛点,实实在在地迎合了消费者的需要。
“大浪淘沙始见金”,休闲健身行业是朝阳产业,需要提质增效的“冷静期”。经营者不妨多下点功
夫, ③ ,多花些心思,有效引导人们养成健身习惯。如此“冷静期”将成最好的引流方式,为行业健
康发展打下行稳致远的根基。
2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22. 请依据文段概括休闲健身行业推行“冷静期”的影响。每句不超过 10 个字。
【答案】21. ①提出“7 天冷静期”的规定;②将“冷静期”引入健身行业;③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22. ①让消费者感到暖心;②迎合消费者的需要;③为行业健康发展打基础。
【解析】
【分析】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填空①,由后文对“7 天冷静期”的解释,可知此处应该填写“推出冷静期规定”这类话;
填空②,由前文“在网购等消费场景中,设立冷静期已成惯例”以及“如今”,再结合本文段在谈休闲健
身行业也开始推行“冷静期”,故此处可填:将“冷静期”引入健身行业;
填空③,由前文“多下点功夫”,后文“多花些心思,有效引导人们养成健身习惯”以及“如此‘冷静期’
将成最好的引流方式”可知,此处是想表达“提供顾客好的服务”之类的话,故可填写:为客户提供优质
的服务。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
由第一段的末尾可概括出第一点:让消费者感到暖心;
由第二段“可谓把准了行业脉搏,切中了预付式消费的痛点,实实在在地迎合了消费者的需要。”可概括
出第二点:迎合消费者的需要;
由第三段“如此‘冷静期’将成最好的引流方式,为行业健康发展打下行稳致远的根基”可概括出第三点:
为行业健康发展打基础。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岁月长河奔涌民族精神,百年沧桑砥砺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大学》提出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出中国人特有的逻辑与情感 。
近日,H&M 造谣中国强用劳动力,抵制中国“新疆棉花”事件引发全民愤慨,国人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网名们纷纷发声力挺“新疆棉花”,HM、耐克、阿迪等代言明星纷纷解除合约,外交部、商务部更是强硬
回应,纯白无暇的新疆棉花绝不容许任何势力玷污抹黑。
面对国外势力的造谣抵制,作为中国青年,你有何感触?请向世界发出属于中国青年的声音,展现真实、
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现青年风采、重塑中国形象。请写一篇文章在班级主题班会上交流分享。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必修使用引用论证;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重塑中国形象,展露中国风华
这几日,中国主流媒体曝光了又一起境外敌对势力造谣抹黑中国和中国人的恶性事件,这让平时潜伏
在海外的负面势力再次浮出水面。面对国外势力的造谣抵制,作为中国的青年,我们一定要坚信“中国有
中国的好,而且越来越好,别当别人的奴才蓄意抹黑祖国”。
尼采说:“我们的眼睛就是我们的监狱,而目光所及之处就是监狱的围墙。”总会有人因为自己知道
很多而自鸣得意,却不知自己所知的东西,就如同一个圆圈里的内容,而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是圆圈之外
的无限空间。正如西方某些品牌以劳工为荒谬理由,抵制新疆棉花,以历史上自己做过强迫黑奴采摘棉花
的丑事来以己度人,不可取;带着偏见去认知和荒谬抹黑新疆棉花,更加不可取。
做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重塑中国形象,展露中国的新风华。
重塑中国形象,必以典型的案例呈之。
绿野仙踪,荫荫夏木,阡陌纵横,这是中国的乡村;水电便利,绿色生产,机械耕植,这是中国的乡
村;乡规民约,共评模范,自己当家,这是中国的乡村。犹记西方人曾语:“中国的农村,秽物遍地,人
民愚昧不堪,经济极度落后”;而今,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计划,“黑土麦田”青轻人,滚一身黄土、
践共富誓言,手握改天换地、脱贫攻坚的巨笔,打造出了一座座生态美丽、民风淳朴、生活富裕、传统与
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自然风光与现代科技水乳交融的美丽村落。中国的乡村,早已不是西人口中的蛮荒僻
壤,反而能媲美于北欧童话镇。外国朋友,你能瞧见吗?
重塑中国形象,必以生动的伟业览之。
来,乘上复兴号列车,于“波澜不惊”中领略我国大好河山;瞧,三十六峰的天险上人头攒动,那是
老百姓们富足精神的娱情;看,人民广场上衣袂翩飞,那是大爷大妈们健康生活的标志;品,那城市里的
绿色车浪,是中国企业共享创新的奇思妙想……暂且休息,我还将带你穿梭繁忙的车间,惊叹于大国工匠
的执着;我将带你纵横捭阖,于故宫中看王希孟的绿水青山;我将带你跋涉塞罕坝林场,飞上九天,一览
中国对世界环境之贡献。然后继续我们的高铁之旅,从连云港出发,横贯中亚,西抵荷兰,中国一带路给
人们带去欢颜;中国世贸,万国云集,你将看见人类命运共同体给世界人民带去的红利。远渡重洋,重走
郑和的线路,你将发现一个不一样的生机盎然的中国。
重塑中国形象,必以客观的事实贯之。
也许你已深深陶醉于乡村之富饶,城市之繁荣;但我也敢将不完美之处大方暴露。高创之力,我国工
业亟待升级;医疗不公,底层人民苦于药价;贫富差距,教育鸿沟逐渐扩大;社会转型,不正三观隐于中
国。但是,我敢剖析给你看。只有新鲜暴露的伤口才能结痂,正如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突破遮羞布,中
国政治才会淀污澄清。我们不是厚颜,将伤口示人;我们是自信,让你们能目睹,我们必会将弊病一点点
革除。
但是,当下还有一些朋友仍然戴着“有色眼镜”观察中国、传播中国,导致他们眼中的中国与真实的
中国仍相去甚远。亲爱的外国朋友,请你们去看,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中国,我们绝不遮掩;亲爱的外国朋
友,请听中国说,生动准确地说出我们的当下故事。
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新的中国形象,还请拭目以待!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这是一道材料+任务驱动作文。写作以前最重要的是审题立意环节,若说写好了作文语文便成功了
一半,那么立意确定准确也意味着作文成功了一半。任务驱动型作文包含两部分内容,其一为材料,其二
为任务和要求。
首先解读所给材料:
材料一引用《大学》中的话,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出中国人特有的逻辑与情感。儒学提
倡家国同构,即强调家庭和国家在内部构造机理上具有同质性,强调家庭在社会组织中的重要性,促使人
们形成爱家、爱乡、爱国的民族心理。从天然亲情开始,中国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把仁爱扩至他人、桑梓、邦国,凝练为关爱同胞、经世报国的思想意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内忧外
患,家国情怀成为中国人民抗击外敌与建设国家的坚强精神力量。
材料二是社会热点问题,涉及 H&M 造谣中国强用劳动力,抵制中国“新疆棉花”事件。针对这一事件,许
多网友力挺“新疆棉花”,表现出了极强的爱国热情;HM、耐克、阿迪等代言明星纷纷解除合约;外交部、
商务部更是强硬回应,纯白无暇的新疆棉花绝不容许任何势力玷污抹黑。
根据求同存异法确定材料共同指向为“家国情怀”。
然后看任务和要求:
情境任务:向世界发出属于中国青年的声音,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现青年风采、重塑中国形
象。
文体任务:题干没有对文体有具体的限制,但要求写出“面对国外势力的造谣抵制,作为中国青年”的感
触,更适合写议论文。
【立意】1.家国情怀,便是爱家爱国;
2.勇担责任——爱国爱家;
3.不爱家何谈爱国?
4.一颗红心献给伟大的国和温暖的家;
5.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大中国是我的家;
6.重塑中国形象,展露中国风华。
【素材】1.《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
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正因为感念个人前进与国家命
运的同频共振,所以我们应该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修身齐家的义务走向济世
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中国梦与个人梦有机结合,以小
我来成全大我。
2.鲁迅先生曾说过:“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每个人就如同一只萤火虫,虽然小,但是也可以在黑暗中发光,星星点点照亮世间的黑暗。在新疆棉花被
荒谬抹黑之时,在祖国和人民的名誉被诋毁污蔑之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站出来发声,就好比微博热搜话
题——“我支持新疆棉花”有千千万万转发与点赞!我们每一个个体或许真的无法像火炬那般指引前方,
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聚沙成塔,终将会比火炬还要灿烂,终将让黑暗无光的天空重新拥有色彩。
3.家与国,哺育了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亦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归属。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身在何处,小家
与大国,始终是镌刻在中华儿女灵魂中永不磨灭的印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国情怀如同一条
柔韧的纽带,将每个人的成长与家国紧密相连,个人的命运、家庭的幸福、国家的前途,同频共振、相偎
相依。家国情怀,与其说是一种宏大的英雄 t 气概,毋宁说是一种历史积淀的生命自觉, 千百年来,已成
为中华民族最纯朴的气质。它驱使着新时代青年将个人志向融入到家国使命之中沿着无数前辈的奋斗足迹,
勇敢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