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宁区 2021 届高三语文二模作文写作解析及范文展示(4 篇)
【原题】
25.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满心欢喜地学到或总结出一种作文审题方法,但
面对一个新的作文题时,却发现原来的问题仍未解决。人们总是热衷于寻求能解
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最后却往往发现,拥有了很多方法也未必能解决好某一个
问题。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解析】
审题
关键词:方法
论题:为什么拥有很多方法也未必能解决好某一个问题?
标题:方法论·论方法
提纲
起:论题:为什么拥有很多方法也未必能解决好某一个问题?
观点:更理性,更深入的认识到方法与问题解决间复杂的关系,才能解决这样的
困扰
有一句流传很广的名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讲与其给人鱼,不如给
人捕鱼的方法。但是,学到捕鱼方法的人,都能补到鱼吗?答案,怎么也不可能是肯
定的。那我们就必须面对一个问题,我明明已经拥有了很多方法却为什么解决不好某
一个问题?
承:首先,必须确认你要解决的问题是合理的,是可以通过方法探索得到解决的。
当然,如材料中的归纳审题方法就是可以研讨的问题。但类似于——“有什么方法能
让我拥有魔法?”不是哈利波特的电影,不是玄幻小说,这个问题在现有的认知中是
无论如何都解决不了的。所有,先要确立你探究的问题的正确性。
其次,我们才要理性的来看待我们总结出的方法为什么没有能解决问题
1.不难意识到,我们总结方法的方式是归纳性的。“归纳谬误”,是逻辑学上的
常识理论。归纳法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但世界不是线性的。单纯的我们的生
活基本上都是不可归纳的,能够归纳的东西必然具有很多特殊的性质,想当然的去对
事物做归纳往往会得到一些会被现实打脸的错误结论。
我们的认知层次受限,过去的规律和经验所总结的方法不一定能够帮助我们解决
当下的困境。
此处实例可以呼应材料分析,得出作文审题的标准不能解决所有作文审题问题的
根源就在此。
用总结方法的方式解决问题是不符合逻辑原理的,是存在先天谬误的。
得出——我们要“因事(题)而异”的来寻求方法,处理问题。我们要清楚的认
识到方法对事物的问题的解决,秉持一份质疑精神,认识到所有的确信都是暂时的,
一旦对某些事物产生路径依赖,或是“想当然”,就可能面临失误。必须是一事一思
考,一事一对应的,不能生搬硬套。
2.还要应进一步意识到,这世界上最复杂的就是人,有可能事情是很简单的,其
实应该是很容易解决的,但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就可以呈现出其难以琢磨的复杂性。
就像这次新冠疫情,中国的国情使得我们可以如“壮士断腕”一般,让武汉封城,
让全国近 14 亿人口极大限度地做到不流动。但是在西方很多国家却做不到,他们无法
用中国的方法控制疫情。因国体和社会意识的不同,使得他们致今也解决不了这个问
题,也造成了我国天天都有境外输入的病例。
例子:课内《石钟山记》——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不同的人,不同的认识层
次,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即便是苏轼也不是最终的答案,可以说他们都没有解决这
个问题。但他们给后人留下了勇于探索的精神。
得出——我们要“因人而异”的寻求方法,处理问题。俗话说:“只要思想不滑
坡,方法总比困难多”可见人在解决问题,寻求方法上是如何的重要
转:在认知心理学中有一种讲法,说归纳法不能去归纳正面的实例,因为推翻太
容易,但是归纳错误的实例,得出的方法往往都是能解决问题的。也就是所谓的“归
谬法”。运用到材料中,也许我们不应该去总结审题的类型的方法,而是应该去总结
审题容易错误的规律,才是解决每一个新的作文题审题的正确方式(回扣材料)
结:方法归纳实例,以求帮助人们更便捷的解决身边的问题。但凡是都有“例外”,
而我们就是要正视例外,分析例外,战胜例外。形成适合自己的“方法论”
试卷答题情况:
答卷总体情况:偏题率较低,学生能就题干中的现象做原因分析,并就解决问题的
其他必要条件做阐述。且不少学生能去肯定“人们总是热衷于寻求能解决某一类问题
的方法”,即对归纳方法的正面意义给予肯定,有一定的思辨性。
区分度的考量:在大多数学生可以得到基准分的基础上,首先以其论述层次的丰富
性及每个层次论述的扎实度为主要考量依据;其次考量学生能否从题干中“某一类”
“某一个”“未必能”等词着眼,谈出思辨性;当然,有其他亮点,如语言运用上、
引证例证选用上的亮点,会再酌情加分。
偏题情况:此次偏题卷主要表现为就一个原因对“拥有了很多方法也未必能解决
好某一个问题”进行简单思考,并以自己思考的原因为核心词,抛开题干,只在形式
上对题目呼应,“穿靴戴帽”。如谈“创新的必要性”“坚持的必要性”等等。
另需对 48-50 分段做一下说明:这个分数段的学生主要是对现象的原因或对策的
分析较为简单,着一点,且是较为浅显的一点来行文,但确实是就题干中的现象谈问
题,不离题。
最后,整理学生答卷中对“拥有了很多方法也未必能解决好某一个问题”原因及
对策的分析,罗列于此:
1.问题是复杂且变化的,事物总在发展变化中,方法是需要与时俱进的。
2.解决问题的人总是抱着“套公式”的心态做事,急于求成,学习方法时也往往
功利心非常重。
3.解决问题的人没有聚焦问题的本质,而是停留于问题表面,或是把注意力放在
方法本身。
4.解决问题的人实际未能学以致用,对方法没有真正理解、掌握。
5.缺乏不断钻研、屡败屡战的精神,解决问题本身就不可能一帆风顺。
6.方法多不代表能力强,人们在寻求能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应该磨
砺自己的能力,尤其是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对问题抽丝剥茧的思维能力、创新思维
能力等),有再多方法,没有能力,还是无法解决好问题。方法是技,是术,是鱼,
而思维能力是道,是渔。
7.解决问题需要全局把握问题的能力,没有去整体把控,不能设计出解决问题的
整体方案,方法再多也是无用的。
8.有些问题确实不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那么执着于方法亦是徒劳,不妨暂时搁
置。
【范文】
异术御道,游于无穷
人们从古至今,总为一些小“术”沾沾自喜,或是受高人点化总结出一种作文审题
方法或是经习题磨炼归纳出的一种解题捷径,这些方法术在某种程度上的确让我们尝
到了甜头-----在某次考试中偶尔得了高分,于是我们变本加厉地追寻,拥有了很多方
法,可在某一个瞬间,我们突然发现我们拥有的那么多方法,竟有时对一个小问题束
手无策,
方法是经验的总结,但方法并不是全部,也并非万能。人类用坚船利炮征服了地球,
但却对脑中一簇名为“朊病毒”的蛋白质束手无策,这并非由于人们的坚船利炮无能,
只源于野蛮的方法未必对此类问题有效。
正因如此,当有些人将上述情形归结于无能,发了疯似的寻找各类方法,最终只得
发现,问题仍未解决。
可见,“术”之一字,最终竟像茧一样把人困在牢笼中。
况且,这世界上有太多事务远不是仅凭“术”便可触及的。川端康成发觉海棠花未
眠难道是靠作文方法合成来的?鸠摩罗什凉州观日,难道是修行方法打磨出的?更遑
记康德眼中通萨的星空,尼采笔下的狮子骆驼,普鲁斯特回忆中斯万家那边的青草地。
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定有一种存在,超过了“术”之所能,统御着方法,改名为“道”。
“道”不是玄玄之道,不是人道、大道,而是由更多对于经验与方法进行形而上的
归纳得出的更普适,更有效的体悟。
以道御物,似乎一切都更明晰些。之前琢磨不透的作文审题,恍然间发现只消心中
所想,根据信息的指引,便下笔成章了。王阳明格竹数日不眠不休,一朝功成,洗尽
铅华。“尔不看此花,则此花与尔同寂”、“吾心光明,亦复何言”以道御物,远比
以术御物更有人生体验,对问题的覆盖也更全面。
但并非所有人都能触及“道”之真谛,而且得“道”的前提仍是对“术”的总结。
正如鲁迅说天才出世的第一声啼哭,不是一首好诗,任何认知都有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点心中必须明确,否则仍会步入疯狂求索而不得的歧路。
艾略择曾言:“我们将不断探索到最后,才会发现,物归初始,比境初识。”因为
我相信,同为满心欢喜,总结出“术”的欢喜,与归纳出“道”的愉悦,此是远不及
的,此境初识,却已是螺旋上升的新的认知。
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以。”我却想说:“异术御道,游于无穷。”
思维惯性与工具理性的泛滥
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经历,满心欢喜的学到或总结出一种作文的审题方法,但面对
一个新的作文时,却发现原来的问题未解决。于是便产生这样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总
是热衷于寻求能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最后往往发现拥有了很多方法也未必能解决
一个问题,自以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思维的惯性及人们的思维存在一定惰性。
在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上》中就曾提出思维惯性这一概念,思维惯性与思维
惰性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在人们寻找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时,会不断加深自身对于
该种方法的印象,而在应对新的问题时,仍用一陈不变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在此
过程中,人们不愿尝试新工作的原因在于对庞杂信息的无效处理与对于应对新问题的
畏惧与无法运用新思维的无力感,于是人们自以为总结出一套类似万金油的思维方式,
却殊不知在这样固化的思维模式中只会越陷越深,逐渐封闭自我。
而在人们拥有许多方法也未能解决好一个问题时,我们是否通过那许多方法的表层
看到其中的思维模式是相同的或近似的?因而看似许多方法在我的脑海中,但却都只
是换汤不换药的相同思维模式的固化。
同时在解决问题时,人们总是一味的追求不变的套路的原因,同样在于工具理性的
过度使用。
理性可分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在于只注重过程中用何种方法与手段能
使结果最优而价值理性则在于更注重最后的目的,即为目的的价值多少。而当今社会
的发展当然离不开工具理性。正是由于工具理性,使得个人不再是个人,而为一个集
体,而提高社会发展时,确实提升了效率与公平。可当我们解决问题时,不应让工具
理性单方面扩张,也必须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结合,正如人们都向往的“财务自
由”。从中可获得“诗和远方”,可在解决财务自由时,一昧的追求赚钱之法,让自
己迷失在多种生财之道时,是否也同样丢了“诗与远方”呢? 因为最终尽管实现了“财
务自由”也并没有解决最终目的——“诗与远方”。不要让对方式的追求淹没对目的
的追求。
马克思·韦伯说过,人都是悬挂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固话的思维于对
于工具理性的过度追求,使自我凝结在自己意义之网上,无法动弹,也无法解决好一
个问题。
正如王小波的“市侩心理”所言,每个人都应保持“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在
冷静的外表下,蕴含着一颗对于新事物,新挑战的灼热的心。不要让“思维惰性”,
“工具理性”的过度扩张来冰封这样一个灼热之心。
为每个问题私人定制
“寻求能解决某一个问题的方法”,似乎是公认的最有效率的学习或办公之道,确
实如果学会了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就能够顺势解决成千上白个同类型的问题,那何
乐而不为呢?可是,为什么尽管我们总结了一套作文审题方法,却在面对一个崭新的
作文题时不知所措呢,由日常的经历不难发现,以一种解决之道,处理上百种问题,
只是不切实际的“鸡汤”。
且不能确定,更谈何寻找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呢?
可为什么这个方式如此虚妄却还有这么多人不认命地飞蛾扑火?这就又不得不谈
人们爱偷懒的劣根性了。只掌握一种方法,便可在同类型问题面前游刃有余,若这可
行,那确实是一系不可多得的捷经,但是不妨细想一下,我们每天要解决的问题不计
其数,其种类更是杂乱无章,那么,当问题与问题的类别多到一定程度时,寻求解决
一类问题的方式这一捷经似乎也名存实亡了。这时候,若是仍执迷于“以一代类”只
会得不偿失,倒不如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可是“以一代类”这个办法并不好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这既有客观因素
也有主观因素。
客观而言,问题之间有共性也必然有个性,而很多时候,问题的解之道往往在于抓
住其特性。林巧稚在研究妇科癌症时也不会将其与妇科肿瘤视为一美,甚至将妇科癌
症又细化到一个又一个具体的问题。她不试图“以一代类”而是为每个问题私人定制。
主观而言,这一方法的失败也在于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要想抓住这类问题的几个
甚至很多共同点也许不难,但要抓住所有共性呢?如此想来,寻求能解决一类问题的
方法,以此解决同类型的具体问题倒有些“曲线救国”了。
当今时代,社会快速发展,快捷节奏的威压之下,人们试图寻找便捷与捷经似是无
可厚非的,我认为塔索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本身并非坏事,只要合理运用,确实能
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但是,可怕的是我们在掌握了一类问题的解决之道后便自以为
拥有了“全世界”,从而在看到了相类似的问题时便先入为主地运用我们自认为可行
的“万金油,如此,又怎么能够解决问题呢?所以,放下想要偷懒的小心恩,为每一
个特定的问题私人定制独属于它的解决之道吧!
跳出笼子思考
人们总是热衷于寻求能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最后却往往发现对于某一个问题的
解决方法仍然缺失。不仅对于作文如此,这一现象十分普遍。
“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意味着对矛盾的普遍性的思考,“某一个问题”就是矛
盾的特殊性。在以“某一类”为名的方法下,我们容易去寻找某一个问题和这些方法
的相似性、相同点,同比对的结果评判解决的可行程度 我而,“按图索骥”恰恰就讲
了这类只讲求相似性的思路的弊端和其引起的错位之误。这不免让我们疑惑:这种经
验的总结与提炼好像成了一个牢笼,对我们解决具体问题造成障碍而不是提供帮助。
诚然,寻找“某一类”与“某一个”的相似点是一种途径,但是会造成使我们忽略
问题中的灵语变化甚至某些重要前提的后果,不仅使问题无解决,还会使我们更加不
安与惶恐。其实,我们热衷于寻找某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的过程,实则是我们在力求
构建一个笼统、全面的体系的过程,并希望这个体系能给我们不论何时都能指出清晰
的道路。这种对于体系的关注不知不觉中变为对构建体系的执着,而或多或少脱离了
解决问题的实际,导致在面对某一个问题时,我们即使拥有很多方法却还是茫然不安。
米兰、昆德拉有言:现代人最大的无知是对既成思想的不思考。这种思想、体系往往
是由我们自己亲手构建,为自己的思考装上笼子,从而忽视具体问题中的变化,甚至
放弃独立思考。
由是,产生了对于“跳出笼子思考”的呼唤。这并不是说一个经由总结、概括,体
炼的体系没有意义,而是指我们是它的使用者,而不是被控剂者和驱使者。体系的相
对固体意味着我们要重视事物变化发展的部分。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反映了我们对条
件与谜题的深度思考,而不并只是停滞在笼统的体系中。让思考陷于经验构成的沼泽
中。
有面对市场经济泡沫毅然采取新思路、新方法的罗斯福新政,也有治理社会时一味
求经济增长,忽视环境治理的错误实践。跳出笼子意味着深思慎取,意味着对不断变
化的现实的灵活思考与变通,才能在问题接连不断的现实中:站稳脚跟,少一点迷茫,
多一点绍慧。
我们倾向于去寻找完首的体系,却容易忽视忽于思考的缺乏前进动力的思考,最后
为“笼子”所困。所以跳出笼子思考正是在提醒着我们勇于突破既成方法,在现实问
题中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