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名师作文辅导】新材料作文细分题型及审题攻略(附:真题剖析)
经过多年的高考实践,材料作文已悄然分化出若干小类型。如果不注意区分其间的差
别,只顾想当然地去作文,后果就会很严重。
不妨先来看看两道题。
甲题: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物理学家曾致力于研究某国家重点课题,因成绩不佳便转换了领域,结果很快获
得了许多新发现。不少同行称赞他“审时度势”,“跨界”思维让他打开一片新天地。
对此,你怎么看?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乙题: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物理学家曾致力于研究某国家重点课题,因成绩不佳便转换了领域,结果很快获
得了许多新发现。不少同行称赞他“审时度势”,“跨界”思维让他打开一片新天地。但上
级领导却认为,他这是置国家任务而不顾,缺少担当和牺牲精神。
你认为领导的评价有道理吗?为什么?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点睛】乍一看,两题均是以“物理学家转换研究领域很快出成果”这一事实为材料;
但仔细一瞧,却发现根本不是一回事。
甲题是让考生针对物理学家的行为,自选角度进行评论。而乙题则要求考生针对“领
导的评价”谈自己的看法。对物理学家个人而言,研究什么不研究就什么,纯粹是一种爱
好,是一道可以自由决定的选择题;但对于国家来说,有些硬骨头必须迎难而上,这是一
道必答题。国家的必答题前面,该物理学家竟然临阵脱逃,当然该受谴责。
如果没搞清楚甲乙两题的区别而匆促作文,就会大意失荆州,掉入跑题偏题的泥淖。
新材料作文的细分类型主要有:正反结合型,矛盾对立型,细节解读型,整体理解型,
指定角度型,等等。材料类型不同,审题思路各异。
一、正反结合型。
所谓正反结合型,是指作文材料由正反两方面的内容构成,两部分材料犹如一枚硬币
的两面,分别从正反角度表现指向同一主题。正反结合型的审题关键是:找准正反材料的
契合点。
【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
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
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
被稀释。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
范围。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剖析】胶片时代,照片少,易变质,但被珍视;数码时代,照片多,不变质,但不
珍惜。正反两方面结合起来,指向科技进步对生活的影响。当然这影响包括好的一面,也
包括不好的一面,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如何扬长避短,需要个人、社会、
国家乃至全人类好好思考。
【雷区警示】
两则材料的正反对比的契合点,是审题立意的焦点。千万不能顾此失彼,只说一头。
【同类】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
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
失败,损失就更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
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
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了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
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剖析】商人得到一块有裂纹的钻石,切割则充满风险:成功则价值倍增,失败则损
失巨大。很多切割师患得患失,惧怕风险,不敢动手,这是反面;睿智师徒忘却价值,迎
难而上,获得成功,这是正面。正反材料的契合点,就是人生该如何面对风险、如何调整
心态的问题。老切割师“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抖”
的话,是材料的点睛之笔。据此可以准确把握材料主题:精彩人生需要直面风险;直面风
险要有经验、技术,更要勇气;不患得患失,就会直面风险的勇气。
【警示】两类切割师的正反对比契合点,是审题立意的焦点。如果只顾其它局部的、
细节的解读,都可能失之偏颇。尤其不能将商人误以为材料的主人公大加引申。其实,商
人不过是材料中的线索而已。
【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地球、太阳等亿万个星球,亿万年来,为什么能在宇宙间相安无事地运行而不发生冲
撞呢?一位天文学家解释道:“因为地球、太阳等亿万个星球都运行在自己的轨道上,都走
在自己的路上。”
那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经常发生磕磕碰碰的事呢?一位人文学家解释说:“因为有的人见
别人的路好走,就想去走别人的路,见别人的路近,就想去抄别人的近路。放着自己的道
路不走而去挤别人的路,怎么会不发生磕碰和冲撞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材料呈现两种对比强烈、饱含哲理的现象:星球各自按照自己的轨道运行,
相安无事,这是正面;人与人之间常因为走别人的路、抄别人的道而导致磕碰和冲撞,这
是反面。正反材料的契合点,就是如何走路的问题。
天文学家、人文学家的解释,是打开材料主题的金钥匙。据此可以准确把握材料主题:
不走自己的路,而去挤别人的路、抄别人的路,就容易发生磕碰和冲撞。材料中的“路”,
既可以理解为实实在在的有形之路,更可以理解为种种的无形之路,如思路、出路、人生
之路等等。材料中的“磕碰和冲撞”,也应该从象征义、比喻义上去引申。
二、矛盾辨析型。
所谓矛盾辨析型,是指材料由矛盾对立的内容构成。看似矛盾对立的两个观点,实质
却不在一个层面。这就考察考生的理性精神。这种理性精神包括全面的,完整地看问题,
而不是只讲其一,不及其二;用联系的目光来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找到相互联系的桥梁,
而不是孤立地抓一点;看到事物的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变化,而不是静态的;看问题要通过
现象窥其本质。如上海卷曾考过“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这是两句矛盾对立、
几乎不能同时成立的话。赞成前者,就意味着否定后者;赞成后者,就意味着否定前者。
审题立意的关键:找准矛盾双方各自适用的范围、对象、条件等。
【真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
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
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剖析】从生命的过程来看,生老病死是常态,没有谁的青春乃至生命是不朽的。但
青年人应该抱着青春不朽信念,以雄心壮志去谱写自己的壮美青春,以实现永恒的价值。
也就是说,从价值与精神的角度看,青春确实不朽。朽与不朽,其实并不矛盾,只是各有
各的适用范围,各有各的表达重点而已。
【同类】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
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不少于 800 字。(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
得抄袭,不得套作。
【剖析】世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观点,真理再向前一步就会变成谬误。审题立意
时,建议采用自我追问法,将思考引向深入:古往今来,“老想着你拥有的”和“老想着你
没有的”,分别都是些什么行业、什么身份的什么人?这样的思考方式,给他们为人处世、
成家立业、工作学习、事业成就、精神状态、生命质量、幸福感受等方面都带来了哪些利
和弊?出现利和弊的最深层原因是什么?我们该如何趋利避害?这样溯本追源,就能拨开
重重迷雾,去发现生活的智慧,去掌握做事的秘诀。
【警示】廓清矛盾对立观点的各自适用范围是审题立意的关键。切不可企图用一个观
点搞定天下所有事情。具体行文时,要注意语言的缜密、论证的严密。
【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也有人说,“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阴。”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不少于 800 字。(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审题方略】前者说,有心可以克万难。后者说,无心才是成功的秘诀。这样矛盾对
立的观点,我们该如何取舍呢?还是要采用自我追问法,将思考引向深入:古往今来,哪
些事情是可以凭借有心去克服困难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哪些事情是不能刻意求之而需要靠
无心来成全的?纵观古今,各有哪些经典案例?放眼周边,都有哪些经验教训?我们该如
何趋利避害?这样去思考,就不难准确立意。赞成前者,可写“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心克
万难”“无心事不成”等。赞成后者,可以写“凡事不可太刻意”“过于执著易生乱”“顺其
自然更美好”等。还可以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多层次多角度来写:“有心做事,无意求名”
“用心做,无意成”“成功必定有我,功成不必在我”。
图片
三、细节解读型。
所谓细节解读型,是指作文材料的内涵相当丰富,从不同的侧面、不同角度、不用角
度都可以做出见仁见智的解读。审题立意的关键:紧扣某一细节,以小见大,深入挖掘即
可,而不一定非得面面俱到。
【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农民工老王突发胃穿孔,被送进医院。为救治这名贫困患者,医院开通“绿色通道”
给他做了手术,又进行了十天治疗。虽然老板主动送来 5000 元,老王仍欠下 4000 多元医
药费,而医院默许他出了院。老王刚一康复就回到了工地:“哪怕打工还钱再难,我也得努
力,是医院和老板救了我。”可欠款还是像石头一样压在他心上。最终,老王鼓足勇气找到
医院,说出了想在医院打工抵债的心思。院方深受感动,聘他为陪检员。老王也特别敬业,
作为曾经的患者,他格外懂得怎样帮助病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
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剖析】材料的内涵就很丰富。每一个当事者都是角度,都可以按照“什么人干了什
么事?是好事还是坏事?好事好在哪?坏事坏在哪?有些什么成功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有些什么失败的教训需要汲取?”的思路去审题立意。
如站在老王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老王被医院先行救治后知恩图报,设法还债;
站在医院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医者仁心,践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令人动容;
站在老板的角度,可以褒扬献爱心;站在医患关系的角度,还可以歌颂“爱是相互的”。
【同类】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
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
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但数
日之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有所
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 800 字。
【剖析】这是一则以小见大、内涵丰富、角度多元的材料。审题时,不妨这样切入:
材料中都有哪些当事者?他们分别干了什么事?是好事还是坏事?好在哪或者坏在哪?我
们可以从这些事中,得到哪些经验或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可以用在哪些人和事上面?
具体说来,这则材料的当事者有四:探险者、蝴蝶、蜡烛、山洞。材料的关键词是:
影响。探险者点蜡烛发现蝴蝶后,唯恐影响蝴蝶而想了许多办法(这是好事),但最终还是
影响到了蝴蝶使其退到了山洞更深处(这是坏事)。蝴蝶原本好好地在洞里栖息,但被探险
者和蜡烛影响了(这是坏事),只好退到山洞更深处(这是好事)。山洞这个原本封闭、平
衡的生态系统被探险者和蜡烛影响了(这是坏事)。小小蜡烛,被探险者点燃后影响了山洞
和蝴蝶(这是坏事)。
联想开来,材料的含意就清晰了:任何看似微小的行为,都有可能给他人或环境带来
不可逆转的影响,能不破坏的尽量莫破坏;实在万不得已的,也该在行动之前评估,行动
之中控制,行动之后复原。当外部情况发生变化之后,要像蝴蝶那样与时俱进,应时而变,
尽快适应或调整。以小见大去拓展,以上含意可以广泛适用于自然、家庭、学校、社会。
【警示】细节解读型材料由于角度众多,阅卷者不一定能够全部想到,所以具体行文
时,一定要想办法让阅卷老师在第一时间发现作文主题与材料含意之间的联系。另外,不
要质疑材料中的科学错误。即使你生物学得再好,也不要在作文中考证山洞里的,到底是
蝴蝶还是蛾子。因为这些细节无关材料含意的大局。
【模拟】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山崖上长着一颗树,树梢上挂着一颗红红的果子。一只瘦小的松鼠看着树上的果子,
心里痒痒的,想去摘取它。同伴好言相劝:“你身体虚弱,爬那么高危险。”小松鼠轻蔑一
笑:“胆小鬼。”然后迅速跑过去,飞身上树,结果重重地摔下来,跌得鼻青眼肿。
以上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
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审题】这则材料有三个当事者:红果子、小松鼠和同伴。它们做了什么事情呢?红
果子红得鲜艳,令人垂涎欲滴。小松鼠不顾自身条件和他人劝阻,勇敢为梦想而奋斗,结
果遭遇失败。同伴好心劝阻小松鼠,但没有成功。
红果子、小松鼠和同伴各有鲜明的寓意。山崖上的“红果子”,可以指成功、梦想、金
钱、名望、地位、权势等等令人垂涎欲滴的东西。“从小松鼠的角度可以写:有梦就要追;
战胜诱惑;学会倾听;人贵有自知之明;成功不能只凭勇敢;勇者可贵;要大胆尝试。从
同伴的角度可以写:敢于尝试虽败犹荣;人生最忌裹足不前;成功多在险中求。从红果子
的角度可以写:无限风光在险峰。
图片
四、整体理解型。
所谓整体理解型,是指作文材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局部都不足以反映材料的全
貌,任何分解和割裂都有可能误读材料的主题。审题立意的关键: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内
涵。
【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
这句话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①标题自定,文
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剖析】材料共有两句话,由表示“必要”条件的两个关联词连接。前半句的关键词:
自己,站起来。自己,即意味着自主、自强、自立,强调自己主宰自己,自己决定自己,
不能依赖他人。站起来,表层的意思是身体的站立,深层还指精神的站立,如理想、信念、
追求、人格、气节、操守、思想……。看前半句,仅能“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写成的作
文必定支离破碎。后半句的关键词语是世界、属于他。世界,表层意思是地理的范围、生
活环境,深层是指美好的人生、幸福的生活、伟大的事业……。属于他,就是指被他拥有、
被他享受、被他支配、被他统管。整体把握材料,就不难准确立意:只有站起来才可能得
天下,舍此别无他法。
【同类】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
谈你的思考。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 800 字;(3)不要写成诗歌。
【剖析】材料共有两句话,由两个关联词连接。“但”为转折,按说重点在后;“更” 表
递进,重点也该在后。但是,如果没有前一句,转折便成了无本之木,递进也就成了空中
楼阁。所以,前后两句要统一起来,做整体的解读。材料的关键是:自己的、世界的;重
要的、更重要的。这就启示人们:仅仅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去
做世界上那些更重要的事。进而引导考生盘点生活,反思自身,提高做人做事的境界。
【警示】写作此题,一定要大题小做,将“重要的”、“更重要的”事情,想具体、写
清晰、说明白,切忌空话连篇。
【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哲人说:无论去哪里,无论干什么,都请带上自己的阳光。
对哲人的这句话,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写记叙文或议论文。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
露个人信息。③书写规范。
【审题】审题立意时,应从整理上把握哲人的这句话。“无论去哪里”,是指任何地点;
“无论干什么”,是指所有事情;“都请带上”,是提醒,是嘱托,是劝导;“自己的”,是指
自己本来就有但很容易被忽略、遗漏和忘记的;“阳光”,是指能够驱散阴霾、融化冰霜、
温暖人心、照亮前程……的一切正能量。也就是说,无论何时何地干何事,都要记得带上
“阳光般”的正能量。具体行文时,要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将自己最易忽略却又非常重
要的“阳光”想具体、写清晰、说明白,比如初心、理想、信念、乐观、自信、快乐、活
力、智慧,等等。切忌“阳光”长“阳光”短地空对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