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南中学 202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一)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时,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
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4.考试时间 150 分钟,总分 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
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
度十分关注。《礼记》记载:“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
理的记录。
②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
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敦燔其余……
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立即焚毁,否
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
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
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
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
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③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
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
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敞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
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
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
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
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
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这一民间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
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并帮助官府征收商税。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
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④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
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炸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朝《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
追究。
B. 《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立刻焚毁剩余的
肉食。
C. 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市场的不断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专门设立了行会这一一官方机构,并引入行会管
理办法。
D. 针对故意出售有毒肺肉而致人死亡的情况,唐、宋两代在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细节上作出了完全相同的
规定。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时间为序,谈及四个朝化食品安全的监管策略,这对现今我国构建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具有借鉴意
义。
B. 第①段运用引用论证法,以《礼记》中对周代食品交易的相关记载来论证周代统治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
C. 第②段将汉唐时期为保障食品安全而制定的法令条文进行对比,进一步论述了唐代食品交易活动的频
繁。
D. 第③段列举不法商人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行为,以此论述宋代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律》将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处罚,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已较为详
尽周密。
B. 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到宋代形成了完全由政府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的食品安全管
理体系。
C. 宋代商人们按照经营类别组成不同的行会组织,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相关费用是行会的职
责之一。
D. 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唐宋法律对今人
的启示。
【答案】1. B 2. C 3. 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宏大丰富的文献,波澜壮阔的党史
百年党史宏大丰富,档案文献浩瀚繁杂。没有深厚的功力,很难在梳理和阐释时做到深入浅出、举重
若轻。本期读书周刊封面对《文献中的百年党史》的作者李颖做深度访谈。
读书周刊: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际,遭遇很多外界因素的干扰乃至破坏。一大通过的第一个纲领也缺失
了第 11 条的内容。对于这个问题,许多权威党史著作均未涉及。您为何要在新书第一章对此展开梳理、分
析?
李颖:回顾建党百年历程,从中共一大讲起显然是合适的。但要讲得有角度、有新意,并不容易。今
天,中共一大的直接或间接当事人大都不在人世了,一大纲领中第 11 条缺失的问题也越来越难以找到直接
佐证材料。我希望通过这次梳理和研究,可以让这一“悬案”早日有新的突破。
读书周刊:从现有研究来看,第 11 条可能是讲什么内容?
李颖:根据一大其他文件和中共一大后的革命活动等,学者们对缺失内容给出了不同的推断:比如,
关于党的宣传工作。从行文上看,第 9 条规定党的地方委员会组织架构,第 10 条是组织工作,第 12 条是
地方委员会的财务等要受监督,唯独没有专条谈宣传。这与一大通过的第一个决议精神不符。又如,有关
中共和其他政党的关系。一大通过的决议指出,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后来之所以
被抹掉,是因为一年后我们党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又和孙中山的国民党实行了联合,为了不致造成言行
矛盾,故而删去相关内容。
读书周刊:延安时期可以说是百年党史中的一个“高光”时刻。1938 年,印度援华医疗队员看到崎岖
山路上一队队奔向延安的人流时不禁赞叹:“这简直是奇迹!”通过梳理文献资料,可以看到怎样的细节?
李颖:当年,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找不到一栋好房子,日军的飞机时不时飞临上空。然而,这
一切都没能阻止有志青年和知识分子“到延安去”。到 1938 年底,赴延安的知识分子达 10 万多人。许多
人在赴延安前就已经是名人、名家了。
读书周刊:从 50 多人发展到 9100 万党员,我们党何以能凝聚全民族最优秀分子,拥有全民族最广泛
的支持与拥护?
李颖: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 56 个民族、13 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
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
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其次中国共产党的优势是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
成果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等,将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从而有力引领
承载着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再说领导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发展中大国,既要政治过硬,也
要本领高强。特别是,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全党步调一致,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
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增强凝聚力、战
斗力。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任何时候,只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我们党就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读书周刊:在“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的进程中,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并维护这个核心的权威为
什么显得尤其重要?
李颖:当前,我们处于世界格局深刻调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条件下,处在改革全面深化、发
展全面推进的重要时期,“四大考验” 是长期的、复杂的,“四种危险”是尖锐的、严峻的,治国理政担
子之重、难度之大超乎想象,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是
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越是接近目标,越需要增强信心、劲
力同心,越需要保持忧患意识、增强斗争精神。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对中共一大纲领所缺失的第 11 条的内容进行了合理的推断。
B. 延安时期无数有志青年和知识分子“到延安去”,足可证明中国共产党凝聚力强。
C. 李颖多角度多方面分析和解读了党何以能凝聚优秀分子并拥有最广泛的支持与拥护。
D.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是当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大党纲所缺失第 11 条内容可能有关党的宣传工作,也可能有关和其他政党的关系。
B. 李颖作品回顾建党百年历程,从一大纲领缺失的 11 条内容开始,角度好且富有新意。
C. 访谈结构清晰,选取不同时期重要具体事件谈党史,党史波澜壮阔,文献宏大丰富。
D. 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并维护这个核心的权威与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形势的需要有关。
6. 请结合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能够赢得广泛的支持与拥护的原因。
【答案】4. A 5. C
6. ①从历史角度: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坚守共同的理想信念,具有远大理想和使命担当。②从党的角度:
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思想、深厚的群众基础、坚强的领导核心。③国情的角度:中国是社会主义大国,发展
中国家,需要有强大执政能力及忧患意识的政党的领导。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黎明
罗广斌 杨益言
漆黑的夜,连星光也照不进地下牢房的铁窗。小萝卜头蜷曲在床头,早已进入梦乡。
……小萝卜头觉得自己在公路上走着,特务看守员正把他带进城去。那个城真大,墙很高,还有城门:
两扇厚实的铁签子门。城墙上面有电网,电网烧得红红的,很是吓人。街的两边一长串一长串的房间,都
有门,门也是用铁条子钉起来的,中间有个方洞,可以伸出头来。
“抓人呐!抓人呐!”
小萝卜头听见有人在喊。天上蓝蓝的没有云,只有几只鹰在盘旋。唉呀,不是鹰,是特务长了翅膀!
突然,一个特务扑下来,一伸手一手上的爪子又钩又尖,从门洞里抓了一个人出来。小萝卜头看见那个人
的眼珠一下子掉出来了,大大的眼珠,黑白分明,落在地上滚了一阵,突然停住,死死地盯着他。小萝卜
头忽然害怕了,心里通通直跳,不禁恐怖地狂喊起来:“妈妈!妈妈!”
紧紧地抱住妈妈,小萝卜头从噩梦中吓醒转来,浑身冷汗。微弱的光线,从石墙上的小窗口透进房间,
地下牢房厚厚的墙外已经是早晨。
小萝卜头是个九岁多的孩子,头长得很大,身子却很纤瘦。看见他的人,都爱摸着他可爱的脑袋,叫
他“小萝卜头”,连爸爸和妈妈也这样叫他。只有一个人,他的老师黄以声,才从小就叫他的名字——宋
振中。
在特务看守长的监视下,妈妈正在收拾东西。把衣服和那些零碎的用具收捡起来,把他每天读的书也
一一包好。小萝卜头站在妈妈身边,没有去帮忙,他心里想着许多事情。
“妈妈,我要出去……”。“走慢点,别摔倒了!你去给黄伯伯辞行呀。”“是,妈妈。”小萝卜头
答应一声,跑进了牢门外那条漆黑的隧道。他早已走熟了,在又黑又长的隧道里,不要灯就可以跑得出去。
小萝卜头爬上了楼,走到黄以声的门口。每天早上他来上课的时候,都要得到允许,才跨进门去。这
回大概黄伯伯还不知道,他今天不是来读书,而是来告诉他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小萝卜头在黄伯伯的牢房里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走出来。黄伯伯递过来一本书,他抱在怀里,又紧
紧地拉着黄伯伯的手。
过了一会儿,小萝卜头又向黄以声隔壁的牢房走来。成岗看见小萝卜头,就走到门口,蹲下来,隔着
牢房的签子门,招呼这个可爱的孩子。小萝卜头今天穿着一身干净衣服,整整齐齐地,像有什么重大的事
情。
“告诉你,我们要走了。”孩子的声音里,带着神秘和激动。
“哪一天?”“就是今天。”
成岗阴沉地望着小萝卜头——这个没有幸福童年的孩子。成岗想起了第一次看见他的情景,那是将近
一年以前的事情一到白公馆的第二天早展,成岗发现了一个孩子站在牢门前。他在门口站了好久,似乎不
想走开。成岗好奇地端详着这孩子。孩子大胆地把圆脑袋伸进了风门:“喂,你姓什么?”
成岗眨了一下眼睛。“我叫成岗。你是谁?”“我是小萝卜头!”
成岗忍不住笑了起来。真像个“萝卜头”呀!可是成岗接着又沉默了,无言地注视着这个营养不良的、
畸形的孩子。
“你受刑了吗?”“没有。”
“你说谎!”小萝卜头机灵的眼睛,从成岗的脸上,找到了伤痕,像命令一样地用认真的声音说道:
“把手伸出来我看!”
成岗没有懂得他的意思,伸出了手。小萝卜头看见了成岗被扭歪了的指头。他用一种在他这样的年纪
还不应该有的,充满悲哀和痛苦的眼光,同情地望着成岗。
“你没有说吗?”“没有。”
“那……你是好人。”孩子用他自己最简单的纯洁的心灵,准确地辨别着人的种类。
“你是共产党不是?”孩子又问了。
成岗不想和一个孩子谈这样的问题,可是他又不能欺骗这个纯洁而又过于早熟的孩子。
于是反问道:“你看我是不是呢?”
“我看?”小萝卜头大睁着眼,闪着又信任又快活的眼光叫了起来:“啊!我晓得了!”
“你晓得了什么?”“我晓得你……可是我不说!”小萝卜头似乎很有把握。成岗愉快地看着这个聪
明伶俐的孩子:这孩子,太可爱了。
现在,小萝卜头要走了。成岗的脑海里,又闪现出那些难以忘怀的印象……
“你看!这是我画的。”小萝卜头把一张纸从门洞里递了进来。“你留着吧,做个纪念。”
一张鲜明的水彩画。顶上是一片蓝天,过多的颜色,把天空涂得浓浓的。下边是金黄。的山,翠绿的
森林,山头上露出半个大太阳,放射着耀眼的红光。角上写着两个丰满的字:“黎明”。
在这离别的瞬息,成岗来不及表露自己的许多联想,也无法把心中激动着的感情告诉孩子。他不能让
孩子感到诀别的悲哀,他只能默默无言,紧紧地、紧紧地抓住小萝卜头的手……小萝卜头依依不舍地向成
岗说:“我走了。真的走了。”“再见啊,小萝卜头。”成岗始终捏着小萝卜头的小手不放,强迫自己笑
眯眯地说:“小萝卜头,你回来的时候,一定再给我们一张画。”
“什么画呀?”
“那时候,你画一张——”成岗抬起头来,衷心地说:“你要画一张祖国的黎明。”
(节选自《红岩》,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插叙成岗与小萝卜头相识的情景,现实与回忆相交织,极大丰富了小萝卜头的形象。
B. 面对小萝卜头的告别,成岗感情复杂但极力掩饰,不愿意让小孩子看到自己的脆弱。
C. 黄以声一直以来称呼小萝卜头以大名宋振中,对小萝卜头充满着爱护、尊重和期望。
D. “黎明图”色彩艳丽意境深远,长期身处牢狱的小萝卜头心中蕴藏无限憧憬和抱负。
8. 小说开头用大量篇幅描写小萝卜头的梦,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 本文节选自长篇小说《红岩》,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红岩精神”的理解。
【答案】7. B 8. ①交代了共产党员处境的险恶,渲染了恐怖压抑的气氛。②突出了敌人的残暴凶狠,反
衬了共产党人的坚强无畏。③吸引读者,用梦制造悬念,增添故事的紧张感和神秘感。
9. ①身处逆境,宁难不苟。面对敌人的严刑拷问,成岗的脸上有伤,手指被扭歪了,依然保守党的机密。
②友爱互助,团结一心。对战友真诚友爱,互帮互助,为了祖国的明天,心与心紧紧的连在一起。③坚定
信念,锲而不舍。即使身处黑暗之中,仍不放弃,始终抱有坚定的信念,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麴允,金城人也。与游氏世为豪族,西州为之语曰:“麴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楼。”
洛阳倾覆,阎鼎等立秦王为皇太子...于长安,鼎总摄百揆。允心害鼎功,且规权势,乃与冯翊太守纬等攻鼎,
走之。会雍州刺史费正为屠各所杀,允代其任。愍帝即尊位,以允为尚书左仆射、持节..、西戎校尉、录尚
书事,雍州如故。时刘曜、殷凯、赵染数万众逼长安,允击破之,擒凯于阵。曜复攻北地允为大都督骠骑
将军次青白城以救之曜闻而转寇上郡允军灵武以兵弱不敢进曜后复围北地太守麴昌遣使求救允率步骑赴
之。去城数十里,群贼绕城放火,烟尘蔽天,纵反间诈允曰:“郡城已陷,焚烧向尽,无及矣。”允信之,
众惧而溃。后数日,麴昌突围赴长安,北地遂陷。允性仁厚,无威断,吴皮、王隐之徒,无赖凶人,皆加
重爵,新平太守竺恢,始平太守杨像、扶风太守竺爽、安定太守焦嵩,皆征镇杖节,加侍中、常侍,村坞
主帅小者,犹假银青、将军之号,欲以抚结众心。然诸将骄恣,恩不及下,人情颇离,由是羌胡.因此跋扈,
关中淆乱。刘曜复攻长安,百姓饥甚,死者大半。久之,城中窘逼,帝将出降,叹曰:“误我事者,曲、
索二公也。”帝至平阳,为刘聪所幽辱,允伏地号哭不能起。聪大怒,幽之于狱,允发愤自杀。聪嘉其忠
烈,赠车骑将军,谥节愍..侯。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鞠允传》,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曜复攻北地/允为大都督/骠骑将军次青白城以救之/曜闻而转寇上郡/允军灵武/以兵弱不敢进/曜后复
围北地/太守麴昌遣使求救允/率步骑赴之
B. 曜复攻北地/允为大都督/骠骑将军/次青白城以救之/曜闻而转寇上郡/允军灵武/以兵弱不敢进/曜后复
围北地/太守麴昌遣使求救/允率步骑赴之
C. 曜复攻北地/允为大都督/骠骑将军次青白城以救之/曜闻而转寇上郡允军/灵武以兵弱不敢进/曜后复围
北地/太守麴昌遣使求救/允率步骑赴之
D. 曜复攻北地/允为大都督/骠骑将军/次青白城以救之/曜闻而转寇上郡允军/灵武以兵弱不敢进/曜后复
围北地/太守麴昌遣使求救允/率步骑赴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皇太子,即太子,一般指预定继承帝位的皇子,秦汉时也指诸侯王国的预定继承者。
B. 持节,指官员或使臣外出时持有皇帝授与的标志威权的节杖,后逐渐演变成官职名。
C. 胡,古代泛指居住西北部的少数民族,《苏武传》“时汉连伐胡”中“胡”指匈奴。
D. 谥,帝王、大臣等有特殊地位者死后所获评价性称号,麴允之谥“节愍”含赞美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麴允出身豪族。当地歌谣说他家牛羊数不清,宅邸大门漆朱、墙壁漆青,富贵逼人;晋愍帝即位前,麴
允已经官至雍州刺史。
B. 麴允颇有战功。晋愍帝即位不久,敌将刘曜、殷凯、赵染等人率军进攻西晋京师长安,麴允击败他们并
在战场上活捉殷凯。
C. 麴允仁厚但缺乏威断,希望用高官重爵团结属将,但他不辨人物贤否,恩惠不及一般士兵,结果事与愿
违,终致关中大乱。
D. 麴允忠于帝室。长安难以坚守,晋愍帝出降受辱,被押至平阳幽禁,麴允伏地痛哭不起触怒刘聪,被关
进监狱,含恨自杀。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允心害鼎功,且规权势,乃与冯翊太守纬等攻鼎,走之。
(2)纵反间诈允曰:“邵城已陷,焚烧向尽,无及矣。”
【答案】10. B 11. A 12. D
13. (1)麴允心中妒忌阎鼎的功劳,又想要谋取权势,便与冯翊太守纬等人攻打阎鼎,把阎鼎赶跑。
(2)刘曜派出间谍欺骗麴允说:“郡城已经陷落,焚烧将尽,要救援也来不及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而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①(节选)
唐·李白
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
长风鼓横波,合沓蹙龙文。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
酣歌激壮士,可以摧妖氛。握齱②东篱下,渊明不足群。
【注释】①康楚元叛军逼进华容县,诗人观摩洞庭湖水军演习后作。②握齱:急促的样子。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重阳日天空清澈,万里无云,诗人登上巴陵山极目远眺,楚山汉水,了了可见。
B. 长风阵阵,湖而上汹涌的波涛犹如长龙,以如此背景衬托军事演习,更见气势。
C. 远远就可听到洞庭湖上的声声战鼓,这从侧面突出了洞庭湖上军事演习的盛况。
D. 洞庭湖演习激动人心,诗人对平叛充满信心,临风饮酒,摘菊赏菊,兴致高昂。
15. 诗人为什么说“渊明不足群”?这透露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回答。
【答案】14. D 15. ①陶渊明是隐士,国家多事之秋,最需要能承担社会责任、为国出力的人,故云“渊
明不足群”(渊明不值得为伍)。②对身当国家动乱之时却只顾隐逸自乐的一类人的贬斥和愿为国效力的热
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云,“小知不及大知”。比如鹏鸟海运徙于南冥,蜩与学鸠对此十分不理解,质疑说“_____”;
斥鴳也不理解,质疑说“_____”。(《庄子·逍遥游》)
(2)韩愈《师说》认为,圣人“_____”,当时一般人却“_____”,所以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
(3)白居易谪居浔阳,虽有山歌村笛,但“_____”,欣赏了琵琶女的演奏后,感觉“_____”,于是要求
琵琶女再弹一曲。(《琵琶行》)
【答案】 (1).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 彼且奚适也 (3). 犹且从师而问焉 (4). 而耻学于师
(5). 呕哑嘲哳难为听 (6). 如听仙乐耳暂明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远望号船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综合性航天远洋测量船,主要担负火箭、卫星等航天器发射和飞行时
的海上测量及控制任务。海上测控看似只有短暂的几百秒,但对于高速飞行的火箭、卫星来说,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正是凭借着_____的科学精神,远望人在没有任何预案的条件下_____,创造了一项项海上测控
奇迹,取得了海上测控成功率 100%的骄人成绩。远望号船的驾驶室墙上挂着一幅世界地图。地图上_____
的航线,记录了远望号船护送北斗的时刻,也见证了远望人对未知海域的探索。与有相对固定航线的远洋
商船不同,航天测量船多是向大洋深处进发。( )从使用传统的航海仪器到新加装北斗导航设备,远望
号船的任务经历了从测控北斗卫星到_____北斗导航系统的变化。 每次海上测控任务短则一月、长则数月。
桅杆上系着梦想,甲板上书写人生。尽管在星辰与大海的征途上,有一些无奈和艰辛,但我国航天事业的
参与者、见证者,能够把北斗系统建成并贡献一份力量,航天人为此自豪。他们将继续追求卓越。
17. 依次填入文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精雕细琢 力挽狂澜 盘根错节 考验
B. 精益求精 力挽狂澜 纵横交错 验证
C. 精雕细琢 扭转乾坤 盘根错节 验证
D. 精益求精 扭转乾坤 纵横交错 考验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执行每次海上测控任务,尤其是开辟新的航线,远望号船都面临着一次挑战。
B. 执行每次海上测控任务,尤其是新航线的开辟,对远望号船来说都是一次挑战。
C. 每次执行海上测控任务,尤其是新航线的开辟,远望号船都面临着一次挑战。
D. 每次执行海上测控任务,尤其是开辟新的航线,对远望号船来说都是一次挑战。
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见证者、参与者,能够为建成北斗导航系统贡献一份力量,航天人为此自豪。
B. 但我国航天事业的见证者、参与者,能够建成北斗导航系统并贡献一份力量,航天人为此自豪。
C. 但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参与者、见证者,能够为建成北斗导航系统贡献一份力量,航天人为此自豪。
D. 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参与者、见证者,能够建成北斗导航系统并贡献一份力量,航天人为此自豪。
【答案】17. B 18. D 19. C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进入老年,①_____,但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病,身体状态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因此老人锻炼身
体千万要注意安全。(甲)以健走为例,老人健走时不要与他人比速度,以走路时气息微喘但不影响说话为
宜,以免导致膝关节损伤。(乙)健走时肩部和手臂都要放松,摆动幅度应适当,幅度太大,容易使颈肩僵
硬、受损。那么,②_____?专家的回答是,步幅以身高的 45%至 50%为最适度,比如一个人身高为 1.75 米,
步幅应为 0.78 米左右。(丙)另外,健走时常会出汗,③_____,而身体一旦缺了水,人就会感觉疲劳,且
血液浓度升高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健走前,可先喝 1 至 2 杯水;健走过程中或刚走完时,若感
觉口渴可补充 1 至 2 口水,要小口慢咽,防止因喘息出现呛咳。
20.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21. 请概括并强调上述材料甲乙丙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答案】20. ①尤其需要锻炼 ②步幅以多大为适度呢 ③身体就会缺水
21. ①老人健走时速度要慢 ②老人健走时步幅要适中 ③老人健走时要注意喝水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成人”是人生最重要的分水岭。古人极为重视,要举行隆重的成人礼。典籍规定:女子十五岁及笈
(绾发插簪),男子二十岁加冠(盘发戴冠),以示成年。自此,女子可以婚嫁,男子可以参政、参军和参
与祭祀。今天很多中学在高考之前也要为高三学子举行成人礼,学子们集体穿过“成人门”“成才门”和
“成功门”,然后向父母献花、向老师敬礼……
关于“成人”,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成人意味着什么?成人前与成人后的我有什么区别?成人后我
的路该怎么走?……请写篇日记,表达你的思考。时间:2021 年 6 月 7 日,星期一。天气:晴。要求:自
拟题目,格式正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范文】
2021 年 6 月 7 日 星期一 晴
十八岁的成人礼
今天学校举行了“成人礼”,站在十八岁的门槛上,忽然发现,有很多话想说。
作为高中的学生,我见证了这一神圣而光荣的时刻。十八岁,意味着要有更多的责任去背负;十八岁,
意味着要有更多的目的等待着被实现;十八岁,意味着要有更远的未知道路在等待着我们去探求。十八岁,
太多太多。法律意义上十八岁表示自己是成年人了,应该履行和承担一切法律范围的权力和义务。十八岁
是分水岭,左边是过去的十八年来所有童稚和梦想堆砌的美丽的梦幻庄园,而右边,是我们即将踏上的,
充满神奇和未知诱惑的,一条终点由自己决定的人生之路。
这就是十八岁,谁也抢不去,谁也夺不走。韶光易逝,青春难觅。哲人说,时间很短,一个人从生到
死也不过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是的,昨天已经过去,今天正在进行,而明天,属于自己。十八岁的
青春同样如此,过去的已经过去,而将来,正等待着我们去耕耘,父母创造的只能是我们的此刻,而我们,
要创造的却是自己的将来。没有谁能够掌握我们的命运,是我们,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那世界。
十八岁,代表着心智上的成熟,是一种能够放眼将来,能够正视逆境和现实的宽阔胸襟。十八年的成
长历程中,有很多自己不愿见到的发生的事情和一些相对来说是逆境的境遇。但是,我们十八岁了,不能
再去想着如何逃避和摆脱这些搅扰。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茁壮,
而那些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十八岁了,应该有一些实际的想法和对生活的希望。不需要说一
些豪气冲天的话语,也不需要轰轰烈烈地做一番大事,十八岁,是一个人迈向成功的坚硬基石,脚踏实地,
一步一个脚印,足矣。
十八岁不再患得患失、不再自谴己过;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思考,对价值的思忖,对人生的反思。当我
站在十八岁的门口回头欣赏,温度都保存在心里面,未能让自己每天都舒心,如果十八岁的我开始学会善
待自己,学会为生活考虑,学会让人生升级,学会用知识武装,那么十八岁,我最想对自己说: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
谁都不希望在以后漫长的人生岁月里虚度光阴,所以,前十八年已经过去,后面的精彩将由我们自己
去呈献,用汗水写下人生的宣言,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诺言,老矣时,还能够想起自己在十八岁成人礼上
的肃穆宣誓:十八而志,青春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