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复习导入
1、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
质在于 ;
2、 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使种群的基因频率 并决定生物
进化的方向, 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种群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定向改变
隔离
3、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隔离。
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
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自由交流
2.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1)物种: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
_________________,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________,
并能够______________的一群生物个体。
自学梳理
阅读教材P119-126,完成导学提纲以下内容:
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相互交配
产生出可育后代
共同进化
不同物种 生物与无机环境
基因
物种
生态系统
在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且产生
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1、物种的概念
l一、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如:全世界的人都是一个物种,无论白人
黑人黄种人结婚,都能产生具有生殖能力
的后代。
再如:所有的马是一个物种,所有的驴也
是一个物种。但马和驴不是一个物种,因
为马与驴交配产生的后代骡没有生殖能力。
2、隔离
概念: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
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隔离的类型
生殖隔离
地理隔离
骡
不同物种之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
产生可育的后代的现象。
(1)生殖隔离
例:马与驴的生殖隔离
例:狮虎兽
例:不同“人种”
世界各地
的人虽然各有
不同,但他们
之间可以彼此
通婚,并且产
生可育的后代。
因此,全世界
的人在生物学
上属于同一个
物种——智人。
华南虎
东北虎和华南
虎分别生活在我国
的东北地区和华南
地区,这两个地区
之间的辽阔地带就
起到了地理隔离的
作用。经过长期的
地理隔离,这两个
种群之间产生了明
显的差异,成为两
个不同的虎亚种。
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
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2)地理隔离:
隔离和物种的形成又有何关系呢?
东北虎
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在一个山谷中,生活着一个鼠种群。雌鼠和雄鼠之间可以
自由交配,繁衍后代。后来山洪爆发,在山谷中形成了一条汹
涌的大河。将整个鼠种群分成了两个部分,一半在河这边,一
半在那边。就这样过了几千年。
后来,河流干涸
了,两个鼠种群
又会合在一起。
它们发现彼此大
不相同,它们为
什么会大不相同?
还能算是同一个
物种吗?
例: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雀
加拉帕格斯群岛不同种地雀形成图解
原始
地雀
分布于不同岛屿
上(地理隔离)
各地雀种群出现不
同突变和基因重组
不同种群间
无基因交流
不同种群基因频
率发生不同变化
各岛屿环境不同,自然
选择导致不同种群的基
因频率改变有所差异
长此以往,不
同种群基因库
形成明显差异
最终产生生殖隔离,物种形成
4、物种的形成方式
物种形成的方式有多种,经过长期地理隔离
而达到生殖隔离是比较常见的方式。
原种
变
异
1
变
异
2
变异
类型1
变异
类型2
新种1
新种2
生
殖
隔
离
自然选择1
自然选择2
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地
理
隔
离
物种的形成方式
l 物种的形成都需要
地理隔离吗?
l 如:二倍体西瓜和
四倍体西瓜
l 因此隔离是物种形
成的必要条件。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3、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通过它们的综
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4、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
化的方向;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小结
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概念图
l 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
的。
l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
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
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一)共同进化
资料分析
资料1:达尔文发现一种兰花长着细长
的花矩,花矩的顶端贮存着花蜜,可以
为传粉的昆虫提供食物。他认为这种花
的形成绝不是偶然的,肯定存在这样的
昆虫,它们生有同样细长的吸管似的口
器,可以从花矩中吸到花蜜。否则这种
花就不能很好地完成传粉,这一物种也
就不可能存在。50年后,研究人员发现
了这样的蛾类昆虫。
资料2: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
羚羊进行研究时发现,东岸的羚羊群的奔跑速度比西
岸的羚羊每分钟竟快13米。为何差距如此之大?
经过观察和科学实验,动物学家终于明白,东岸
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有一个狼群,生
存时时处于危险之中。
捕食者的存在是不是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呢?
捕食者所捕食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
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
的作用。
“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
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
“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
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几种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
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
种的多样性。
捕食者的存在是否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
生物进化与无机环境变化的关系
例:
生物的新陈代
谢类型由原始异养
厌氧→自养厌氧→
自养需氧。
生物圈的进化
环境
变化
生物
进化
出现
臭氧层
有氧
环境
产生氧气
无氧
环境
厌氧
生物
需氧
生物
陆生
生物
光合
生物
共同进化
共同进化:
不同物种之间,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
间在相互影响中不
断进化和发展。
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
过程,地球上形成了
千姿百态的物种,多
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基因多样性——物种的个体数量多,个体之间
的差异大,构成基因库的基因种类多。
物种多样性——地球上已经被人类记录的物种
约有200万种左右。估计现在全世界生存着约
500~1000万种生物,许多还没有被人类所发现。
生态系统多样性——不同物种需要不同的生态
环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重要
条件。
简单→复杂
低等→高等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单细胞→多细胞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原始异养厌氧→自养厌氧→自养需氧
水生→水陆两栖→陆生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三)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关于自然选择的作用还存在争论:
1、有人主张,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
性突变的逐渐积累;
2、但更多的学者认为,基因突变并不是
都是中性的,有些基因突变反映在个体的
性状上,与环境相适应的程度有差异,因
此,不能否认自然选择的作用。
关于物种的形成是否是渐变也还存在
着争议。
渐变式进化与跳跃式进化
传统的进化理论认为生物的进化是渐变式的,
但渐变式的进化难以解释下面两个问题。
问题一:生物化石的记录所显示的大多不是
渐变式的进化,而是跳跃式的进化。
问题二:如果生物演变是渐进的,那么各种
适应性的器官结构在尚未发展完善之前,即在还
没有发展到有适应功能之前是怎样逃脱自然选择
的压力的?
所以跳跃式进化理论认为,生物的进化起源
于大突变(特别是某些调节基因的突变)。
当堂检测
A
1.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而是共同进化的。下列
现象不属于共同进化的 ( )
A.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的年老、病弱或年幼的
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但被捕食者对捕食
者的进化没有任何促进作用
B.自然选择有利于斑马种群中肌肉发达、动作敏捷的个体,
同样也有利于猎豹种群中跑得快的个体
C.有长着细长花矩的兰花,就肯定有长着同样细长吸管似的
口器的昆虫
D.光合生物的出现使大气成分发生了变化,这为好氧生物的
出现创造了条件
2.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阻碍了基因交流
B.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C.种群的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
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
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