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思辨性表达在作文中的运用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说:“行动是必需品,思辨是奢侈品。”这句话告诉我
们:“思辨”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能力。思辨能力是指通过对事物或问题进行
分析、推理、评估,最终达到解决问题、形成决策或结论的能力。不具备思辨
能力,就无法获得独到的见解,或无法与不同看法进行交流并达成共识;不具备
思辨能力,就无法掌握科学方法的实质,或无法为今后持续学习和研究奠定基
础;不具备思辨能力,甚至无法让自己成为一个思想独立、有价值判断的人。所
以,培养思辨能力对每个人的思维发展和人生规则特别重要。写作活动始终与
思维活动相伴随,思辨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写作能力。因此,增强思辨能力对提
高写作水平大有裨益。
孤独之辨
周 彪
孤独,是一个很寻常的词语,字面意义浅白,解作“独自一个人,孤单”。
但在我们这个民族过去、现在的语境里,孤独不仅仅是一种心理特征和生存状
态,更是一种有深厚内涵的历史现象和文化积淀。作为一种心理和生存状态的
孤独,很多人或许有过短暂的体验,但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的孤独是一种什么样
的况味?(文章开头,先对“孤独”一词作字面上的诠释,继而深入发掘其文
化内涵,为下文探究其与“寂寞”的本质区别作铺垫)
常听人说:我孤独,因为我很寂寞。不错,寻常意义上的孤独和寂寞常是
连体兄弟,因为二者都有一种相同或相似的心理感受。不过,这一语境下的孤
独和文化意义上的孤独完全是两码事。(点出“孤独”和“寂寞”在“文化意
义”上是有区别的)
在我的潜意识里,寂寞是一种人人都可以体验的心理状态,而作为一种文
化现象的孤独却是特立独行者才能拥有的一种精神境界。寂寞反映的是一种世
俗心境:失意时会寂寞,得意时也会寂寞;群聚时会寂寞,独处时也会寂寞。而
文化意义上的孤独则是一种超越了世俗情感的境界,它与空虚、寂寞、无所事
事毫无瓜葛,它是崇高精神的载体,它浸润着一种人文精神,它沉淀着一种历
史的精华,它是一种高贵精神和超凡人格的象征……所以,我一向认为,文化意
义上的孤独是超凡脱俗者的精神体验。(具体分析“孤独”与“寂寞”之间的
差异,突出“孤独”乃是“超凡脱俗者的精神体验”这一本质特征)
垂钓濮水的庄子是一位高傲的孤独者。面对楚王“愿以境内累矣”的巨大
诱惑,竟然“持竿不顾”!——他视高官厚禄如敝履,宁愿与秋水游鱼为侣,
让自由的心灵遨游于广阔的宇宙,将自在的精神凝铸成文学与哲学的丰碑。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是一位觉悟的孤独者。放着好好的县令不干,宁愿
守着那几间茅屋几亩薄地与“飞鸟”为伴,与“南山”为邻,过着“结庐在人
境,而无车马喧”的清贫日子。最终,将现实的苦闷幻化成一座美轮美奂的空
中楼阁,给后世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狷介之士营造了一处精神的庇护所。
大卫·梭罗是一位清醒的孤独者,一位生活在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的哈
佛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在别人狂热追求财富和地位的时候,他却独自一人到瓦
尔登湖畔过着半隐居的生活,“侣鱼虾而友麋鹿”,在山林湖泊间寻找人生的
坐标和答案。一部《瓦尔登湖》成为美国文学史上少数几部没有争议的名著之
一。一百多年后,潦倒一生的梭罗居然成了美国芸芸众生的偶像和政坛商界成
功者的“精神教父”。
由此可见,真正的孤独,不是消极的厌世和避世,而是一种灵魂的觉醒,
是一种道德的升华。(作者精心选取了古今中外三位高傲、觉悟、清醒的“孤
独”者,以他们惊世骇俗的言行证明了“真正的孤独,不是消极的厌世和避世,
而是一种灵魂的觉醒,是一种道德的升华”这一观点,让读者对“孤独”的内
涵有了更形象、更深刻的理解)
思考,是孤独者共同的内在品质,而一个用心灵遨游宇宙、洞察万物的思
想者是永远不会寂寞的,也是永远不会孤独的。(此段中的“孤独”指的是文
化意义上的孤独,是灵魂的高蹈,而“寂寞”则是世俗意义上的空虚寂寥。两
个词对举,有助于读者对二者的更深入细致的体味)
高歌“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的李白,算不算孤独者?我认
为他不是,因为他并不了解圣贤先贤,他以己推人,用自己“不遇”的寂寞解
读圣贤的孤独。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苏轼算不算孤独者?我认为也不是,因为他
的“孤愤”是建立在叹“年华老去”、惜“功业无成”的基础之上的。(连举
两例,与上文三则例子形成对比,进一步阐发“孤独”与“寂寞”在成因上的
差异)
真正的孤独是与功名利禄等世俗的情感没有任何瓜葛的,我以为。(总结,
归结出“孤独”的本质特征——“与功名利禄等世俗的情感没有任何瓜葛”)
杂文家周彪的这篇短文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思辨性表达。文章通过对“孤
独”与“寂寞”这两个常常被一般人视之为“同义词”的词汇进行的辩证分析
和比对,指出了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异——“孤独”是一种“超凡脱俗者的精神
体验”,而“寂寞”则是一种“世俗心境”。同时,借助举例和对比的论证方
法,将两者之间的差异深入浅出细致明白地呈现给读者。整篇文章,思维缜密,
考虑全面;观点鲜明,持之有据;条分缕析,表达清晰。这篇文章无论对中学生的
思维训练、时事分析,还是对其议论文写作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忍之道,非常道
陈春卉
世人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这里的“忍”本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正因为有所忍耐,有所退让,所以
可以收获更为广阔的人生大境界。
然而现代很多人往往误解了这个“忍”字,他们忍的常常是一些不该忍的
东西。他们看到有人结伴闯红灯,心想这是中国人的“习惯”,于是忍住了前
去制止的脚步;他們看到路人随手抛掷杂物,肆意踩踏草坪,心想反正事不关己,
便忍住了上前劝阻的话语;他们看到有人凌辱弱小,心想吃亏的并非我的亲人,
便忍住了见义勇为的冲动……
现实中诸如此类的事情还少吗?细思之,这样的忍,已不再是忍,而是麻
木不仁,是鲁迅先生大半个世纪前就为之痛心疾首的国民性格中的一大弱点!
不该忍时就不能忍!
龙应台在《野火集》一书中勇敢地揭露了生活中人们恣意破坏自然、为了
谋利而损害环境的各种丑态。那痛心疾首犀利泼辣的批评背后是她对生活的一
腔浓浓的爱。她在书里深情地写道:“我不愿描写那些虚假的美好,我也无法
写下,因为面对这些社会中的状况,我心急如焚。”她的“不忍”促使了更多
人的醒悟。
与季羡林、金克木并称为“未明湖畔三雅士”的张中行先生,即使到了晚
年,也无法做到对文坛上一些恶劣的现象熟视无睹。他在垂暮之年,仍然多次
发文批评当今文坛某些所谓的“大家”不求文章精进只求蜗角虚名的肤浅之举。
如此举动,被人称为“后五四时代”的勇士。张中行先生的“不忍”,为文坛
营造了健康向上的风气。
无论是龙应台还是张中行,他们对于社会中的丑陋现象深恶痛绝,不该忍
时便勇敢地站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当然,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一些事情又必须忍,也只能忍。因为在很多
情况下忍也是一种生存的必需,也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苏轼在《留侯论》中曾如此评价张良:“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
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矣。”此言一语道破了张良之
忍的真谛,揭示出张良隐藏在顺眉善目之下的那颗不甘平庸的心。其实,无论
是甘愿桥下拾履的张良,还是甘受胯下之辱的韩信,一时的隐忍都是为他们远
大的志向作铺垫。忍一时,退一步,为的是给他们的鸿鹄之志创设一个发芽滋
长的空间,最终他们都赢得了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
“谁将百岁人间事,只换山中一局棋。”身为中国人的吴清源在日本棋坛
曾经遭受到常人难以想象的排挤。為了心爱的围棋,面对恶浊的社会环境,他
选择了忍耐,他留给世人的是在恶劣的人际环境中一心钻研围棋的萧瑟的背影。
一枰亏成,两奁黑白,多年的隐忍终于爆发出极为绚丽的光彩,他最终使日本
人心悦诚服,获得了昭和棋圣之美称。
忍如山间流水,遇高则落,遇阻则转,绵延无尽;不忍如屋上冰凌,坚硬挺
拔,棱角分明,晶莹剔透。懂得忍与不忍的人,他们的目光会放得很远,他们
的道路会铺展得很宽,他们会忍但不是一味忍耐,他们有信条但不拘泥于信条
——
上“忍”若水,因时而变。
忍之道,也正该如此。
思想、材料和表达是写作的三要素。而思维和表达的思辨性则是使思想深
刻全面、表达客观明晰的前提。而要训练自己思维和表达的思辨性,就需要我
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辩证全面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拒绝褊狭偏激;在阅读中注意
汲取他人思维方面的长处,借鉴名家分析问题的辩证和理性;在写作中讲求构思
和表达的思辨性,摆脱率性和随性的陋习。
思考问题的思辨性,会让我们的作文更理性客观;同时,注重作文的思辨性,
也会提高我们的思维品质,使我们向着思考问题全面、理性、客观的方向发展
——二者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