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名师课堂:好作文如何叙真事,说真话,诉真情
好作文必须叙真事,说真话,诉真情,这当然是对的。但是,叙哪些真事,说什么样
的真话,诉怎样的真情,这些可大有讲究。
根据我的经验,学生作文最好不要过多地叙述社会阴暗面的“真事”,说负气、泄气、
意气用事的“真话”,诉不理性、不健康的“真情”。
为什么呢?
首先,是认识水平所限。
当今社会,乱象纷呈,成因复杂,千头万绪蕴藏其中,缠绕夹杂,诸多事情都是牵一
发而动全身。发发牢骚没有什么意义,一味批评又容易变成夸夸其谈。
其次,违反了审美原则。
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跟所有艺术创作一样,作文,尤其是征文,人们更愿意接
受阳光、美好的一面。我们看著名画家齐白石、潘天寿、吴冠中、韩美林等的作品,尽管
风格迥异,但是在“美”这一点上,是惊人相似的。
是否可以这样说,尽管世间确实不乏“虚伪、丑陋”,尽管生活喧嚣嘈杂、一地鸡毛,
有的甚至肮脏血腥,但也时时有“美”,处处有“爱”,而 描写“美”、歌颂“爱”,则是一
种很高雅的审美趣味,最容易拨动读者的心弦。所以人人都会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
是缺少发现。我们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而我更要说,高明的作者应时时牢记:“人间温暖,点滴收藏”。
先说一段影响我写作的经历。
我小时候住在外婆家,那是衢江边上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村庄。整个童年時代,我都在
那里生活、读书。记得那时的一年四季,都会有乞丐登门乞讨。每逢此时,外公外婆就会
叫我,去米缸里舀碗米相赠。如果全家正在吃饭,我们也会盛一碗饭,夹几筷菜,端一条
小凳让他们坐在旁边,一起边吃边聊。若是逢年过节,给了米之后,还会让我拿上几根年
糕或几个粽子,追上去塞进他们湿漉漉的蓑衣口袋里。有时天色已晚,碰到老弱乞丐在雨
雪交加的泥泞里行走,我们还会破破例,腾空柴房,铺些干稻草,留他们住一夜。
虽说生活艰难,乡亲们却大都乐善好施,会很自然地让出食物、床铺,去救助一些素
昧平生的人。每每想起这些,我就心生欣喜。自此,我懂得了人与人的依存关系,我感觉
到了人生的艰难与人间的温暖。
“人间温暖”好理解,而“点滴收藏”中的“点滴”二字,却往往被人忽视。很多学
生常常喟叹写作素材不足,主要是养尊处优、麻木粗糙,万事都觉理所应当,感情自然冷
漠。文章要动人,自己先要动情。一定要常怀悲悯,心存感激,尤其要善于体会“细小琐
屑”,才会发现“爱在当下,情满人间”。
我曾经见过古镇小巷那长长的屋檐,据说,是方便行人、小贩,在每一个风雨交加的
日子中躲避凄风冷雨。
我曾经见过闽北宽阔结实的廊桥,据说,是考虑很多无家可归的乞丐,可以让他们在
风狂雪紧的寒冬御寒安眠。
我还听说,在如巨浪奔涌的十万大山,蛇虫蜿蜒野兽出没的山路,会有一幢没有主人
的木屋,里面有柴火、盐巴、粮食、干辣椒,供孤独无依的行人在饥寒交迫之时,安心地
歇息、饮食。
即使在没有传奇故事,平日里颇为平静的学校,也会有一些值得书写的感人之事:一
个同学在篮球比赛中扭伤了脚,会有热心的同学轮流背他去食堂、上厕所,轮流给他补课、
打水,照顾起居……
“人间温暖,点滴收藏”,才能“聚沙成塔,积水成渊”,从而让人在叙述故事和抒发
情感时做到选材具体、描写细腻,进而才能得心应手、精彩迭出。比如,第 19 届“语文报
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二等奖作品《除夕夜归》,就很能体现这一点。
文章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直接取材于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一
位飞行员的妻子发现自己迁户口的证件照片没拍,她只好在冷清的除夕夜,去照相馆碰碰
运气。留守在店里的老板接待了她,并且亲自给她拍了照,洗了照片,等她丈夫一起来取,
最后,军人一家三口在风雪夜里赶回老家过年。
这么简单的情节,为什么我们读来很感动呢?这是因为文章有不少温暖之处。
我们先来说说特殊的时间节点:
故事发生在除夕,这是我们国家的盛大节日。雪花飘飘,鞭炮阵阵,祈福新年,告别
旧岁。这个万家团圆的特殊时刻,很容易触发人们心中的温情。
再来说说温暖的人事场景:
1.严守军纪的飞行员,守护着我们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
2.美丽自尊的军嫂,既要上班,又独自一人带孩子,侠骨柔情;
3.腿伤未愈的店老板,带伤亲自给军嫂拍照,手工冲印照片;
4.来接丈夫回家过年的照相馆老板娘,热情、公道,母爱洋溢;
5.未曾出现的派出所所长,除夕加班,等待给军嫂开迁户口证明;
6.从军嫂的叙述中得知,邻居帮她带孩子,可见融洽的邻里关系;
7.军人的父母亲,顶风冒雪,从家里跑到村口来接孙女儿;
8.十年后的夜晚,全家人聚在一起,回忆那个温馨的除夕夜。
这些陆续出现的人,彼此相助的事,和谐温馨的场景,与除夕漫天的风雪构成了绝妙
的对比。文章摒弃了宏大的叙事、生硬的说教,使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美好的人性,激发
了共振的情感,传递出生命的关怀。它告诉读者,幸福原来就蕴藏在每一个细节中:一次
服务,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点灯火,一片雪花……
那么,是否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拥有这些感人的温暖?不!假如我们有足够的敏感度、
广泛的阅读面及阅读量,就能欣赏到书本中更多取之不尽的典型案例。
散文《鼾声》里写道,好几年没回故乡的“我”,回老家去看望老父,夜里与父亲同眠。
结果,父亲从“月亮在窗外移动”直到“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始终没有发出
平素“惊天动地”的鼾声。于是,我就装作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深。父
亲“欣慰”地起身,替我掖掖被子,并“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我“鼻子一酸”。
文章这样结尾:
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我哽咽着答道:“睡吧。”
故事选择了这样一个精彩的细节,让“鼾声”这个原本平凡至极的生理现象,成了展
示父子情深的精彩细节,表达成年男人之间的挚爱与自尊。
再如日本作家栗良平的小说《一碗阳春面》,写一个三口之家,几次在大年夜去“北海
亭面馆”吃面的情节,讲述的是逆境中奋斗的故事。面馆老板夫妻也不动声色地维护母子
三人的尊严,以示对自强不息者的由衷敬意。
一般在征文大赛中获大奖的文章,写法大都接近文学创作,需要有较丰富的积累;“胸
有成竹”“胸有丘壑”,这些成语都在肯定积累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在行文中,我们还需
要明确以下几点:
一、描绘环境,营造气氛
《除夕夜归》一文注重环境描写,如开头:
街巷人迹全无,唯有一片一片鹅毛雪花,密密地飘着,不时被呼啸的北风卷起,吹向
黑沉沉的空中和空荡荡的雪地。
风雪画面富有动感,细腻而逼真。
文章末尾:
一家人互相搀扶着,走进漫天的风雪里。
画面感强,人情味浓。风雪夜归,主题鲜明。
二、勇于求助,信任是金
文中的军嫂也很可爱,不仅外貌美,心灵也美。除夕夜还在寻找照相馆,并没有因为
街巷冷清而退缩。勇于求助,信任他人。这是纯洁的心灵才有的健康心态,也是智慧的头
脑才有的宝贵经验。这昭示着一个真理:人与人之间本该彼此信任,互相依存;用爱联结,
这个世界才值得留恋。
三、见微知著,真诚感恩
善于捕捉细节,充分挖掘其中的动情点,这需要“滴水见阳光”的提炼本领。请看文
中取照片的场面:
女人把女儿拉过来:“快!谢谢叔叔阿姨!”
老板娘一把搂着女儿:“好孩子!快走吧,老家亲人盼着你们回呢。”
母亲把女儿“拉过来”,让女儿来当面道个谢,感谢之意就有了十分;而老板娘“搂着”
可爱的小姑娘,把陌生人当成了亲人,主顾之间其乐融融,场面异常温馨。
《除夕夜归》的作者,在安静的叙述中,不时地呈现人间的“真、善、美”,也是化繁
为简、化虚为实的高手。
不知从何时开始,“人心不古”这句话就被很多人奉为金科玉律,但其实理性分析,这
话是颇有谬误的。“人心不古”,古代人未必个个是活雷锋。你看,《水浒传》中熙熙攘攘的
北宋都城东京,不是还有泼皮牛二吗?而荒凉偏僻的浔阳江上,不仅有送客的诗人,更有
常常请人吃“馄饨”或“板刀面”的强盗艄公。江湖上既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豪言,
也有“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过”的歌谣。而现代社会的治安,比起古代来实在要好得太
多。而且,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法治社会虽然本质上是陌生人社会,但我们又怎么能做
到“不跟陌生人说话”呢?
我总在想,正如有阳光就会有阴影一样,我们总不能因為有阴影的存在就拒绝灿烂的
阳光。理性的做法是,既信任他人,又始终留一分警觉,总不能让恐惧阻挡你迈向世界的
脚步。没有信任的人间,与地狱何异?
不知为何,我总是怀旧,总是痴迷于早年那些让我浮想联翩的“点滴温暖”!我还总在
想,假如我们有足够的善意,真诚而且理性地与人相处,人间其实就是天堂!